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四年级数学教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时间:2023-01-29 18:01:07 四年级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5篇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1.学生复习条形统计图

  师:同学们前几天我们栽了蒜苗,还记录了它在15天内生长情况的数据,昨天,大家把自己栽种蒜苗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制成条形统计图,举在手里,展示一下。

  展示一学生的条形统计图

  生汇报图中数据

  2.提出问题,学生探究作图

  师:如果我们还想了解它从第3天到第15天整个的生长变化的情况,该怎么画呢?老师这有几种统计图,请你仔细观察,看哪一种更合适。(师出示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生任选其一。

  能不能在你作的条形统计图上作一些修改或补充,把它变成这种统计图呢?

  学生在小组内先讨论,再在图上试一试。

  学生作图后展示,汇报作了哪些修改,表示什么意思?

  3.生成新知,揭示课题

  师抓住学生将条形上的.点连线,对比评价,选择优秀的作品,用多媒体演示由条形统计图演变为折线统计图(描点,连线)的过程

  提醒同学们:变成真正的折线统计图还要把原有的条形统计图擦掉

  揭示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读折线统计图,体会特点

  1.读点

  师:图中的点表示什么呢?

  生说点的意义,(课件显示并标数量)

  2.读趋势,

  师:同学们都读出了点所表示的数量(板书数量),由点连成的线呢?

  生说表示蒜苗从矮长到高的生长趋势。

  读局部趋势,从第几天到第几天长得快,从第几天到第几天长得慢(板书趋势)

  3.估计

  根据这一趋势请你估计蒜苗第10天大约长到多少厘米?

  4.预测

  预测第20天大约长到多少厘米,并说说你的想法。

  三、独立制图。

  师:我们会读折线统计图了,那你会画折线统计图吗?怎么画呢?

  出示笑笑蒜苗生长情况统计表,你能将它制成折线统计图么?

  学生独立绘制笑笑的蒜苗生长情况折线图

  汇报评价

  说说图中的信息

  对比自己与笑笑的蒜苗生长趋势,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四、运用延伸

  1.出示北京地区20xx年5月新增病人的统计图

  (1)从上图中你能说说“非典”新增病人的变化趋势吗?

  (2)你能与同学说说产生这种变化趋势的原因吗?

  2.出示小玲家室内气温的变化统计图

  (1)小玲每隔( )时测量一次气温

  (2)这一天从8:00到16:00的气温从总体上说是如何变化的?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3、出示百货大楼一年销售冰箱的总数量统计图

  根据趋势,作出决策

  师:如果你是销售经理,根据今年销售趋势,明年你有什么打算?大约进多少?为什么?

  五、课外拓展

  下课后收集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下节课交流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2

  教学内容:

  课本第72至7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生活实际情景,体验“改商”的过程。

  2、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具体生活情境,体验“调商”的过程。难点: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教学准备与方法:

  课件。情境教学、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某学校要秋游啦,同学们纷纷在做准备,四(1)班有41个学生,老师想让同学们戴上红色的帽子,这样好识别自己班上的学生。超市里有8元、 9元、10元的红色帽子,而班费只有400元,请你帮老师算算,可以买那种帽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购买方案)

  二、自主学习、建立模型。

  出示情境图(课件出示:教材第72页情境图)。根据这幅图,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学生归纳,交流:

  三年级有学生192人,四年级有学生184人,五年级有学生230人;大客车限乘客46人,小客车限乘客24人。师:你认为应该怎样来安排乘车? (1)学生独立试做,然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讨论估计试商。三年级学生都坐小客车,需要几辆车?列式为:192÷24=先估估大概需要几辆车

  (2)全班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明确把除数“2 4 ”看作“2 0 ”来试

  商,初商“9”大了,改商“8”的原因。

  试着用竖式计算一下,看看能不能求出答案。

  让学生独立尝试,用竖式计算。老师巡视,个别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让学生口述试商过程,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把“24”看作“20”来试商,但在具体的计算时,会发现9×24的积比被除数大。积大了,说明商太大了,这是因为把除数看小了,所以商要改小,因此商应该为8。即192÷24=8(辆)。四年级学生都做大客车,需要几辆车?列式为:184÷46=

  试商的过程:把46看坐50,50×3=150,商3······,但是余数和除数一样大,说明商3小了,应该商4。同样的,用竖式试着计算一下,看看结果如何?

  让学生独立尝试,用竖式计算。老师巡视,个别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让学生口述试商过程,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把“46”看作“50”来试商,但在具体计算时,会发现商3是不合适的。因为用3×46得138,被除数184减去138得46,余数46与除数46相等,说明商小了,因此要改商4。即184÷46=4(辆)。三、精讲点拨。

  全班交流,使学生认识到:

  当除数的个位是4或比4小时,可用“四舍”法试商,去掉除数的尾数,把除数当作整十数。由于这时把除数看小了,商往往偏大。当除数的个位是5或比5大的数时,可用“五入”法试商。由于除数变大了,商容易偏小。

  小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如果除数接近整十数,可以把它看作整十数来试商。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73页“试一试”的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全班反馈交流。全班交流时,教师指名板演,并让学生口述试商过程。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深入探索解决问题的具体途径,体会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

  四、知识应用及拓展。

  1、理解试商。

  2、完成“试一试”第2题:认真思考,小组内说一说,试商的时候,什么时候商可能会小?什么时候商可能大?请你举例说说自己的想法。

  3 、完成“练一练”第1、2、3题。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学到了什么知识?引导学生从遇到的问题中揭示新的认知冲突,再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来探索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增强交流,并获得收获成功的喜悦。

  板书设计:

  秋游

  除数是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192÷24= 184÷46=

  教学反思: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是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计算方法和试商法则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难掌握的知识点,加上整堂课都是进行计算教学,对学生来说比较枯燥、机械,学起来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一般。分析教材,通过具体情境和现实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学习调商。学生在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早已知道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在计算除法时,如果遇到商乘除数的积比被除数大,知道“不够减”,这些都是教学调商可以利用的资源。本课教学中,精心设计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数学情境,把那些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带到一定的情境中去,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欲望。以欣赏秋游图片的方式引出情境图,让学生发现信息,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逐步学会概括加法结合律、交换律并能用字母表示,并能用加法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以及自学的能力,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自主学习的.方式探索、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以及自学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

  2、学生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了解黄河的有关知识。请看情境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情境图,了解黄河的走向,弄清楚黄河流域与黄河长度的区别,汇报自己发现的信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师:黄河流域的面积约是多少万平方千米?谁会解答?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二、学生根据图中信息独立列式

  方法一:(39+34)+2=75(平方千米)

  方法二:39+(34+2)=75(平方千米)

  师:黄河全长约多少千米?可以怎样算?

  学生列式:(3472+1206)+7863472+(1206+786)师:观察这两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小组研讨,汇报交流师:这是一个规律吗?想办法验证一下。经过验证这确实是一个规律,叫加法结合律,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个规律吗?

  生:A+(B+C)=(A+B)+C

  学习了加法结合律,加法中还有其他的规律吗?请完成填空,然后观察,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两个加数交换他们的位置,和不变。

  师:这也是加法运算中的一个规律,叫加法交换律,能用字母表示它吗?

  生:A+B=B+A

  师:学习了加法的两个定律,能根据加法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吗?

  三、观察下面算式,想想怎样算比较简便?

  282+63+37

  生:用加法结合律可以简算

  四、自主练习

  第1题。独立完成,说说自己的想法。

  第3、4题。注意用简算。

  五、简要回顾

  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作业

  自主练习3题。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4

  学习内容:

  北师大第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7页。

  学情分析:

  本节课以xxxx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为现实背景,帮助学生理解大数的读、写方法。学生在前两节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万级、亿级等更打的数,了解了数位顺序表为本节课学习大数的读、写奠定基础。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数位顺序表,掌握大数的读、写方法,能正确地读、写大数,同时培养认真读、写数的良好习惯。

  2、经历自主探索大数的读、写方法的过程,提升归纳与概括的思维能力。

  3、密切大数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学习重点:

  能正确地读、写大数,同时培养认真读、写数的良好习惯。

  学习难点:

  能正确地读、写大数。

  教具:课件

  学具:自制数位顺序表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国每隔5年就会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来了解我们国家现阶段的人口数量。你知道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是在哪一年吗?谁知道我国的总人口大约是多少?你知道我们河南的人口数量吗?这节课我们就站在数学的角度来学习《人口普查》(板书课题)。

  生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情境调动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激发学习欲望。

  1、读数方法探索

  课件出示北京、安徽、香港的.标志性建筑图片,再出示文字表示的数据。

  师:我国的人口总数以及北京、安徽、香港人口数都很大,那么如何读这些大数呢?同学们可以借助表,结合万以内数的读法,先独立思索,然后跟你的小组成员们交流交流!

  A、独立思考

  B、小组交流

  C、全班交流

  总结读法:先分数级,然后一级一级地往下读,无论是哪个数级都按照各级数的读法来读,然后再每级的后面添上“亿”或“万”,个级可以省略计数单位“一(个)”

  2、写数方法探索

  课件出示广东、台湾、澳门的标志性建筑图片,再出示文字表示的数据。

  师:刚才大家探索读数方法的精神头可是值得表扬,那你能写出广东、台湾、澳门的人口数吗?借助刚才的读法和数位顺序表自己独立探索吧!

  找生在黑板上扮演出三个城市的人口数。

  总结写法:在读的过程中了解每个大数有几个数级,每级是多少个、多少万或多少亿,然后一级一级或一个一个地写。注意,千万位和万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的要用0来占位。

  3、讨论巩固如何读数、写数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读数时,可以从低位起分出四位一级,从高位开始一级一级地往下读;写数时,要高位起分出数级,一级一级地写。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5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用具:投影仪、计算器、写有试题的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研究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变化,它们的积如何变化的规律

  1、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时,积怎么变化。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发现了什么?

  62=( ) 8125=( )

  620=( ) 24125=( )

  6200=( ) 72125=( )

  (1)组织小组交流,让每一个学生先把在上面算式中独立发现的规律说给同伴听。学生也许是就题说题,如,左边一组算式,发现的规律是:20是2的10倍,120也是12的10倍;右边一组算式,发现的规律是:24是8的3倍,3000也是1000的3倍。

  (2)组织全班交流。在小组交流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上面算式中积随因数变化的情况,将发现的上述规律用一句话概括出来:两数相乘,当其中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时,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2、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缩小若干倍时,积又怎么变化。

  (1)请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发现了什么。

  804=( ) 25160=( )

  404=( ) 2540=( )

  204=( ) 2510=( )

  (2)引导学生讨论上面算式中积随因数变化的情况,与第(1)组算式的讨论过程相同,最后引导学生概括:两数相乘,当其中一个因数缩小若干倍时,积也缩小相同的倍数。

  3、整体概括规律

  问:谁能用一句话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

  引导学生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并用简洁的话语表示出来: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4、验证规律

  (1)先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再用笔算或计算器验算。P59、3

  (2)举例说明积变化规律。各写两组算式,一组3个,展现积分别随一个因数扩大、缩小的变化情况。

  5、应用规律。完成例4下面的做一做和练习九第1、2、4题

  二、研究两数相乘,两个因数都发生变化,它们的积变化的规律。

  (1)独立思考,发现规律:

  ①请学生完成下列计算,并在组内述说自己发现的规律

  1824= 10545=

  (182)(242)= (1053)(453)=

  (182)(242)= (1055)(455)=

  ②组织全班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发现的规律,然后指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概括。

  (2)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①在○中填上运算符号,在□中填上数

  2475=1800 36104=3744

  (24○6)(756)=1800 (364)(104○4)=3744

  (24○3)(75○□)=1800 (36○□)(104○□)=3744

  ②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56平方厘米,如果长缩小4倍,宽扩大4倍,这个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它的边长是多少?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6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有效的教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下面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希望你会喜欢!

  一、教学内容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P52——P53例4、例5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以及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

  [2.认识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中各种不同数量的求法,会应用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和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以及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

  难点: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和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谈话:同学们,这有一些物品的价格信息,请你来做售货员,算一算要花多少钱?(出示教材P52 例4)

  (二)探索发现

  1、教学例4

  (1)篮球每个80元,买3个要多少钱?

  (2)鱼每千克10元,买4千克要多少钱?

  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指名汇报并板书。

  [师:说一说,这两道题的条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求什么的问题?

  总结:两道题都是讲的买商品的价钱问题,题中篮球每个80元、鱼每千克10元,这样的`每一件商品的价钱是单价(板书:单价),买3个、买4千克这样买的件数是数量(板书:数量),求一共用的钱是总价(板书:总价)。]

  师:找一找,数学书的单价是多少?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的单价。

  师:说一说第(1)题中篮球的单价、数量、总价各是多少,怎样求总价?(2)题呢?

  [从上两题中你能发现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吗?生概括并板书

  想一想如果知道总价、数量怎样求单价呢?生汇报

  如果知道总价和单价又该怎样求数量呢?生汇报

  总结:我们在识记这一组数量关系时,只要记住“单价×数量=总价”就可以根据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就能想出“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2、教学例5

  出示例题,独立解答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

  (2)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10分钟行多少米?

  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指名汇报并板书。

  师:说一说,这两道题的条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求什么的问题?

  [总结:两道题都是讲的行程问题,题中每小时行70千米、每分钟行225米,这样的在一个单位时间里行的路程,是速度(板书:速度),所用的4小时、10分钟是行走的时间(板书:时间),求出的280千米、2250米,这样的一共行的路是路程(板书:路程)。]

  师:说一说第(1)题中汽车的速度、时间、路程各是多少,怎样求路程?(2)题呢?

  [从上两题中你能发现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吗?生概括并板书。

  想一想如果求速度,又该知道哪两个条件呢?怎样列式?生汇报

  如果求时间,又该知道哪两个条件呢?怎样列式?生汇报]

  总结:我们在识记这一组数量关系时,只要记住“速度×时间=路程”就可以根据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就能想出“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三)巩固发散

  教材P52-P53 做一做,指名汇报

  (四)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单价×数量=总价 速度×时间=路程

  总价÷数量=单价 路程÷时间=速度

  总价÷单价=数量 路程÷速度=时间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以及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并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认识了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中各种不同数量的求法,会灵活应用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7

  教学课题:

  《统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第二册第七章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进一步学习象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2.能结合具体情境用调查、计数等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并完成统计图表。

  3.在统计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使学生能从统计图表中反映出的数据关系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给以解决,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4. 直观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与同伴交流思想。

  5.培养学生有序观察、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知识应用的意识,体验与同伴合作的欢乐,具有初步的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

  1.通过实例感受统计的必要性。

  2.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关系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题。

  教学准备:

  课件、题卡、小桶、小红旗、旗座、玻璃珠

  教学过程:

  (课前交待插红旗的`个人成功体验与小组团结协作!)

  一、大象生日事例,巩固统计认识

  1、创设故事情境,激趣入课

  你们知道自己的生日是那天吗?生答

  今天也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动物园里正准备给一位小朋友过生日。他是谁啊?(直接入课)

  这么多的客人,他们正给大象胖胖唱生日歌呢。我们也一起来吧!(一起唱生日歌)。(营造气氛)

  2、统计客人数量,完成统计表

  让我们找找,都来了那些客人?(学生指出,老师点出来形成象形统计图)

  数一数各有多少?师课件填表。

  3、问题与解决

  根据统计图,你有什么发现?生:我发现…

  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生提出问题,再解决。

  二、摸珠子事例,教学可能性大小

  1、介绍游戏做法

  (投影仪投影)游戏方法;游戏规则。

  裁评方法:做得又好又快。

  2、小组玩并做好统计,完成统计图和统计表。

  巩固统计图的记录方法

  3、结果分析,导出结论

  请一小组代表发言:根据图表,你发现了什么?(什么颜色的次数最多?)再看实物论证。

  再次发言,引导形成结论意识。

  小组同学根据图表,推测哪种颜色球的多少,再实证。

  三、水果事例,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1、提出问题

  老师有一个水果店,卖了这几种水果(课件出示)。

  你喜欢吃那些水果?生答

  好的!大家到时来的时候,老师请客!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在小组中调查一下,把你们喜欢吃的水果都记下来?

  2、学生调查

  小组活动,完成统计表格。

  3、学生发现情况,解决问题

  根据你们的统计,你能发现什么?

  现在生意特好!我呢,就想再进一点水果?你认为现在可以去进点什么水果才是最好卖的?

  四、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用到了统计呢?

  班上的同学,看一看是男同学多还是女同学多!

  统计学校的老师,知道学校是男老师多还是女老师多!

  看看什么东西好卖!(市场调查,进货)

  天气调查,帮助农业生产!

  比多少!

  …

  五、学习情况事例,就地挖掘教材

  1、统计学习情况

  学生清理小红旗的面数,完成数据收集。

  完成统计表(课件)

  2、学生发现

  你可以看出什么?

  3、教师总结

  六、品牌电视事例,课堂延伸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8

  教学目标:

  1、通过处理实验数据的活动,体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

  2、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的实际意义,能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的`获取信息

  3、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重点: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出示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

  到底谁的蒜苗长的高呢?

  二、探索活动

  解决办法:

  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在一起,就能清楚的比较了。

  我们称之为复式条形统计图

  问题:从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问题: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

  三、画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注意事项:

  1、要有图例

  2、找好间距

  3、一格表示的数量相同

  4、制图名称

  四、完成试一试

  五、课堂小节

  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9

  教学目标:

  ●掌握将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能正确地改写整万的数。

  ●掌握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的方法,能正确地略写非整万的数。

  ●理解、掌握四舍五入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

  ●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增强学生的科普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

  重点:大数的改写和略写。

  难点: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教具:多媒体课件、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 旧知铺垫

  用幻灯出示下面题目。

  1、写出下面各数

  一百二十万二千三百 二百零四万五千 三千零二十万零六百八十 五千八百万零七百 三百六十四万八千

  2、读一读下面各数。

  2000000 3500000 10200000 86000000

  二、讲授新课

  1、教学例5。

  (1)出示挂图或电脑课件展示人体血液的构造,介绍红细胞、白细胞的作用。

  说明在一滴血液中含有多大数目的红细胞和白细胞,教师出示板书。

  一小滴血含有:红细胞:5000000个 白细胞:10000个。

  (2)让学生读一读这两个数。再看看这两个数有什么特点。

  学生交流后,教师说明:这两个数都是整万的数。什么是整万的数呢?

  像:20000 350000 1000000 1020000都是整万的数。

  像:20035 356000 1000005 1025600都是非整万的数。

  (3)明确告诉学生:在生产、生活中人们为了方便读写,常常将万后面的4个0省略掉,换成一个万字。用万字来代替数末尾的4个0,这样就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了以万作单位的数。

  (4)改写。

  板书出示:500|0000个 =500万个

  强调:把个级的4个0省略掉,在500后面写上万字。这样照样读作:五百万个。

  想一想:10000个=1万个。先让学生来说,然后教师添上板书1。

  (5)即时尝试。

  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80000 300000 18000000

  学生独自改写。教师巡视,观察学生是否记住写万字,并当作要点进行强调。

  2、教学例6。

  (1)电脑课件展示太阳和地球图,让学生观察、收集消息,了解太阳和地球的大小关系。

  (2)让学生读出太阳和地球的直径分别是多少,并说一说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多少倍。这时学生感到直接说出这两个大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比较困难。

  (3)启发学生想到:用万作单位的数进行比较会比较方便。

  (4)观察这两个数有什么特征?

  通过观察学生发现这两个数都是非整万的数,很显然我们不能想例5那样将它直接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那怎么办呢?

  (5)介绍四舍五入法及如何用四舍五入法将非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教师:有一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什么是四舍五入呢?如:12756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①找准万位上的数。板书:12756

  ②看万位右边第一位上的数,是2。

  ③说明:根据四舍五入法规定,像这样小于5,把它和右边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

  板书:1275610000。

  说明:因为得出的`是近似数,所以必须用,不能用=。

  ④再把1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板书10000=1万(说明:这里两个数是相等的,只能用=)

  想一想:这样将1389000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先让学生尝试练习,然后教师再逐步引导。

  ①找准万位上的数:1389000

  ②看万位右边的第1位上的数。大于5向前进1,再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

  板书:13890001390000

  ③再把板书1390000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板书:1390000=139万

  教师: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多少倍?

  ⑺即时尝试

  把下面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1264008 1328543 1209000

  先由学生尝试练习,然后教师讲评,如果学生直接略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也可以,但要强调加上。

  如:1264008126万 1328543133万

  三、课堂活动

  1、课文第14页的做一做。

  通过练习,一方面是让学生用刚学到的知识进行改写,进一步掌握新知;一方面通过提供的有关地理知识素材,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知识,扩大视野。

  2、课文第15页的做一做

  通过让学生分别求出同一个大数的不同的近似数,练习使用四舍五入求近似数,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近似数的理解。

  四、巩固练习

  课文练习二的第3~8题。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0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估算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101页例2,课堂活动以及练习十九第5~8题。

  【教学目标】

  1.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并能熟练进行相关估算。

  2.在尝试练习中掌握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具体的数量关系。

  3.在解决问题中学会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现象,并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对数学的认识。

  【教具学具准备】

  主题图片、视频展示台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回顾知识

  1.口算:80÷490÷30800÷20 120÷4540÷903200÷802.

  2.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23866721(省略千位、百位后面的尾数)

  3.估算:79÷459×42 183÷6310×194.

  提问: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该怎样估算?

  教师:今天我们继续探讨估算除法。

  (板书:估算除法)

  [点评: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估算经验,做好知识的孕伏工作;同时为分散本节课的知识难点做好铺垫工作。]

  二、独立尝试、合作研究

  1.出示例2主题图:从重庆出发,普通客船每时行20km,大约( )时可以行207km。口头列式并解答,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要点:将207km看作200km,200÷20=10(时)

  2.出示例2第一组信息。提出问题,连贯的说一说条件和问题。

  从重庆到三峡大坝全长624km,如果乘坐普通客船每时行23km,去三峡大坝大约需要多少时?

  (1)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要点:624里有几个23就要行几时(为小结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作好铺垫)。

  (2)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要点:可以把624看成600,把23看成20,再口算。也可以把624看成620,把23看成20,再口算。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梳理并板书。624÷23≈30(时) 624÷23≈31(时) 600÷20=30620÷20=31

  3.独立尝试练习,例2第二组信息。

  从三峡大坝到重庆全长624km,如果乘坐高速快船每时行52km,回重庆大约需要多少时?

  (1)列式并估算。

  (2)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若有不会的同学,可以请教同桌、同组同学或老师。

  (3)集体交流——分两个方面。

  第一,为什么用除法?(624里有几个52就要行几时)

  第二,你是怎样估算的?(把624看成600,把52看成50,再口算) 624÷52≈12(时) 600÷50=12

  [点评:让学生在猜测中学会迁移能力,并在与同学的交流中达成对猜测能力的.认同感,在不断地观察和交流中,从具体逐步过渡到抽象。学生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逐步上升为估算知识的理性思考。]

  三、小结提升、完成板书

  小结:(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怎样估算?被除数看作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除数看作整十数,再相除。

  (2)从解决上面的问题中你发现了怎样的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

  四、练习巩固、熟练估算

  1.第102页课堂活动。

  (1)180÷90=2(时)为什么这样列式?路程÷速度=时间。

  (2)581÷7=83(千米)又能发现怎样的数量关系?路程÷时间=速度。

  (3)762÷75≈10(时)怎样估算的?

  2.教科书第103页5~8题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1

  教学目标:

  1.复习角的计算。

  2.通过对一些特殊角的计算和探索,为以后有关角的性质作铺垫。

  3.小组合作,通过验证得到相等的角,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

  重点难点:

  通过计算找到相等的角。

  能从平面图形中找出相等的角。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昨天我们复习了角,并求了角的度数,下面我们先来做一道练习

  已知∠COB=90°∠COD=38°,求:∠AOD=?

  生1:∠AOD=∠AOB-∠COB-∠COD

  =180°-90°-38°

  =52°

  生2:∠AOD=∠AOC-∠COD

  =90°-38°

  =52°

  师:为什么∠AOC=90°?

  因为∠AOB是一个平角,∠COB是一个直角,所以∠AOC必定也是一个直角。

  ∠COB和∠AOC都是90°的角,它们是一组相等的角,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出示课题:相等的角。

  二、新课探究

  探究一

  师:两条直线相交会形成几个角?在这四个角中有什么小秘密吗?

  例:如图,两直线相交,得到的角分别为∠1,∠2,∠3,∠4,如果∠1=30°,∠2,∠3,∠4这三个角中哪一个角能马上知道度数了,为什么?

  ∠3是不是等于∠1的度数呢?能不能用我们已有的本领去想想办法能证明呢?四人小组讨论。

  生1:解:因为∠1+∠2=180°,

  所以∠2=180°—30°=150°,

  因为∠2+∠3=180°,

  所以∠3=180°—150°=30°。

  生2:解:因为∠1+∠4=180°,

  所以∠4=180°—30°=150°,

  因为∠4+∠3=180°,

  所以∠3=180°—150°=30°。

  小结:有的同学先利用平角求出了∠2的度数,再根据∠2与∠3的关系求出了∠3的度数;也有的同学是先利用平角求出了∠4的`度数,再根据∠4与∠3的关系求出了∠3的度数,不管从什么角度去思考,最终的结论是一致的,∠3=30°。

  师:在你们刚才的探究过程中,还发现了什么?

  生3:(∠2和∠4也是一组相等的角。)

  跟进练习

  两条直线相交会形成两组相等的角,这个结论是否带有普遍性呢,还是仅仅是偶然?下面我们把这一题的条件做些变化,请你再一次通过计算,看看是否存在两组相等的角?

  例:如图,两直线相交,∠2=145°,请你通过计算验证一下∠1和∠3,∠2和∠4是否是两组相等的角。

  学生独立练习。

  生:(略)

  小结:两条直线相交,必能形成两组相等的角。

  探究二

  生:解:因为∠1+∠2=90°,

  所以∠1=90°—60°=30°,

  因为∠2+∠3=90°,

  所以∠3=90°—60°=30°,

  ∠1=∠3=30°。

  师:如果∠2=65°,∠1与∠3还相等吗?

  生:因为∠1+∠2=90°,∠2+∠3=90°,

  ∠1和∠3都等于90°—∠2=25°,

  所以∠1=∠3。无论∠2等于几度,

  在这题中∠1和∠3的度数都是相等的。

  跟进练习

  两人一组动手操作,用两把一样的三角尺摆一摆相等的角,对你的同桌说说理由。学生操作演示。

  小结:要摆出一组相等的角,我们首先要找到三角尺中两个一样大小的角,将这两个角部分叠放,没有重叠的部分所形成的两个小角它们必定是一组相等的角。

  三、课内练习

  练习一

  找一找下图中有没有相等的角,说一说理由。

  生1:∠1 = ∠3

  生2:∠2 = ∠4

  练习二

  找一找下图中有没有相等的角,说一说理由。

  生:∠2 = ∠3

  练习三

  找一找下图中有没有相等的角,说一说理由

  为什么第三幅图中没有相等的角呢?

  课堂小结

  四、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找了图形中相等的角,知道了当两条直线相交时会形成两组相等的角;还知道了将两个相等的角部分叠放在一起时,没有重叠的部分所形成的角也是一组相等的角。

  课后习题

  五、课后练习

  在你的生活周围有没有相等的角,请你找一找,并向你的伙伴们说一说。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2

  圆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新教材四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P74~76。

  教学目标:

  ⒈从生活中感知圆,并抽象出圆。

  ⒉通过不同办法画圆,建立圆的初步概念并认识圆心、半径。

  ⒊认识圆规并会用圆规按要求画圆。

  ⒋通过认识圆、画圆和欣赏圆,感受圆的美。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学习活动,认识圆并建立圆的初步概念,认识圆心、半径。

  教学难点:用圆规画圆。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出示PPT)提问:在这些物体中,你都发现了哪个图形?

  2。揭题:生活中我们到处都可以见到圆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圆

  (贴:圆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新知

  1、尝试用简单工具画圆。

  (1)你会画圆吗?你准备怎样画圆?

  问:工人师傅是怎样画圆的?

  也就是工人师傅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一点上,另一端绕着固定点旋转一周就画成一个圆。

  问: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这根绳子用女同学的橡皮筋行吗?为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师说也就是绳子的长度要相等

  (2)学生尝试画圆。

  你会像工人师傅那样的方法画圆吗?

  要求: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图钉和短线,同桌两人合作,一人先画,一人帮忙,开始!

  展示学生作品

  小结:原来一定要拉紧这根绳子。没拉紧绳子,也就是长度不相等。

  (3)老师画圆

  老师也来画画看,你有什么要提醒我的?

  (4)认识圆心和半径

  认识半径:绳子的长度在圆中有个名字,我们叫它半径。

  用英文字母r来表示。

  问:我们画圆是不是只要定好半径就可以了?

  认识圆心:这个固定点叫做圆心用英文字母O来表示。

  提问:这个圆中有几条半径?

  小结:一个圆中有无数条半径

  2.认识圆规,学会用圆规画圆

  (1)认识圆规

  刚才我们小组合作才画了一个圆,用绳子控制不好,效率比较低。聪明的工人师傅发明了这个工具来画圆,它叫圆规。

  (2)尝试用圆规画圆

  下面请你用这个圆规来画画看,想想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学生自己尝试画

  圆规的两只脚有什么作用?

  小结:我们用圆规画圆时首先要定圆心,也就是把圆心固定好;还要确定长度,也就是半径的长度不能有变化;最后绕着圆心旋转一周。

  三.巩固练习

  1、画圆

  (1)随机选取两位学生的作品提问:

  小结:原来半径不一样圆的大小也不一样。

  (2)现在老师规定好半径的大小为2厘米,你会画吗?

  请你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标上圆心和半径

  交流:你是怎么画的?

  2.画一个半径为3cm的圆,标上圆心和半径。

  3.接下来,老师请你在刚刚画的那个圆上,或者圆的边上任意画圆,看谁画得又快又好!。

  展示学生作品,如果涂上颜色的话会更漂亮

  4.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圆组成的美丽图案(出示媒体)

  四.小结

  今天你学习了新知识有什么收获?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3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两步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理解小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作用,能正确进行计算。为了引导学生将旧知迁移到新知上来,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突出了以下两个方面:

  1.注重旧知回顾,以旧引新。

  学生获取的新知应该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在学习三步混合运算之前,学生已有了两步混合运算的学习经历。为了让学生顺利地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复习导入环节设计了7道四则混合运算题,引导学生回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既复习了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又为新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2.用对比来深化,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数学思考是数学学习的核心,没有思考,学习就变成了简单的模仿和练习。在出示每道例题以后,都要求学生来找出这道算式和以前学习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让学生在对比辨析的过程中感受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思考更加深入,思维也更加有序。

  3.在探究中理解。

  合作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通过探究能促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学习内容。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尝试计算,使学生发现:相同的数字,相同的符号,因为有了小括号和中括号,运算顺序就不一样了,计算结果也不一样了,使学生在探究中理解中括号在运算过程中的作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计算下面各题。

  85-26+73   18÷9×8   200-17×7   24×5+12

  师:说一说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计算下面各题。

  185-(51+49)   35×(107-79)

  819÷(108-99)

  师:谁能说一说有小括号的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师:这节课我们就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继续探究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几道不同类型的计算题复习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唤起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记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1.不含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师:每到新学期,同学们都会为自己添置一些新文具,这学期你又为自己购买了哪些文具?

  (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淘气和笑笑来到文具店,想给希望小学的小朋友们买一些文具(揭示课题:买文具)。从图中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取与本节课有关的数学问题)

  (1)课件出示问题:买3个计算器和1支钢笔要多少元?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想一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算法,互相说一说自己列出的算式的每一步所表示的意义。

  (2)学生汇报,展示不同的列式方法。

  预设

  生1:我用的是分步计算,先求出3个计算器的价钱,再求出1支钢笔的价钱,最后把它们加在一起就是用的总钱数。

  22×3=66(元)   24÷4=6(元)   66+6=72(元)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4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利用电子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知道用电子计算器计算顺序和笔算顺序是一样的。

  3、让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数学的秘密,能够对一些有规律的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

  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懂得观察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利用计算器计算:

  386+179=

  说说你是怎样使用的。

  (先按“386”,屏幕上显示386,再按“+”,屏幕显示不变,再按“179”,屏幕显示179,按“=”,显示结果565。)

  试试ce键有什么功能?(清除)

  自己试试看:

  26×39= 312÷8=

  l、你觉得使用计算器需要注意些什么?

  看清数,别摁错了;每次计算前要清0。

  2、计算。

  54+46= 60×2=

  198÷49= 50+30=

  38×79= 201+99=

  计算后说一说你怎么算的这么快?(并不是任何时候用计算器计算都是的.,像可以直接口算的、能简算的题目,就不需要使用计算器了。)

  3、做一做练习。

  让学生在小组内做一做,然后同桌做一做。

  二、观察发现

  1、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

  9999×1= 9999×2= 9999×3= 9999×4=

  说说你为什么做的又对又快。

  观察上面的算式和结果,你发现什么规律?

  生畅所欲言。

  师:根据你们的发现大胆猜测,能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答案吗?

  9999×5= 9999×7= 9999×9=

  师总结:碰到9999乘9以内的自然数(0除外)答案都是五位数,位和个位就是自然数与9的乘积,中间三位数都是9。

  三、练习

  做一做。练习30页的第11、12题。

  第11题用比赛的方式进行,以巩固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

  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5

  教学目标:

  1、认识平行线,理解平行线的含义,掌握平行线的特征。

  2、理解互相垂直、垂线、垂足等概念的含义,掌握垂线的特征。

  3、使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平行线的特征和垂线的特征。使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 学具准备:直尺、三角尺、长方形纸,长方体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复习直线的特点(主要让学生回顾直线可无限延长的特点,为学生认识两直线相交准备)

  二、新授

  1、画直线,提供研究素材

  同学们都认识直线的特点了,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直线,不过今天我们不是研究一条直线,而是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现在请你们在纸上画两条直线,你能想到几种情况?请把他们画在纸上(生独立完成)

  2、展示作品,交流看法

  先小组交流自己的作品,对他们进行分分类

  3、整理分类,认识“相交”、“不相交”

  刚才同学们画出了( )组不同位置的'两条直线,其实只要其中一条直线的位置变动一下,又组成不同的图形了,你们能画完么?(不能) 老师这里选取了其中最有代表的几种,课件出示:

  同学们能把他们按刚才的标准分类么?

  (学生汇报)

  三、 研究“平行”

  1、我们先来研究不相交的两条直线,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不相交的直线都有什么特点呢?(引导学生发现:延长后,有些直线不相交,有些直线延长后就相交。咱们把延长后也相交的直线也归为相交这一类)

  2、像这样的两组直线,怎么延长后都不相交,咱们给他取什么样的名字呢?(平行线)

  试着说一说,什么是平行线。

  3、请同学们看看书上是怎么定义平行的,(读)刚才同学们说的和书上说的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

  对于书上的定义,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么?(主要引导学生理解:在同一个平面内、互相的意思)

  同一个平面可用长方体模型帮学生理解

  4、用完整的语言说一说一组平行线的位置关系

  四、研究“垂直”

  1、观察相交的直线,有什么特点?你能把他们进一步分分类么? 特点:都有交点,都相交成4个角

  分类:引导学生把相交成锐角和钝角的分成一类,相交成直角的分成一类。

  2、在数学上,对于相交,而且所成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的这样两条直线,也有特别的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垂线)

  3、自己的语言表述什么是垂线

  4、读书上的概念:你知道了什么?

  5、用完整的语言说一说一组垂线的关系。

  五、小结:

  今天我们研究的是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关系,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相交的和不相交的。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书上怎么说的,多读几遍,你能把它记下来么?

  六、练习

  1、基本练习:说一说图中的平行线和垂线,说一说生活中的平行线和垂线(引导学生表达清楚,谁和谁互相平行、垂直)

  2、巩固练习:找一找图形中有几组平行线,有几组垂线。

  3、拓展练习:用长方形的纸折出平行线和垂线。

  七、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平行和垂直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还会研究有关平行和垂直的更多知识。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上册教案01-15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09-15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01-29

四年级上册数学的教案12-15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9-07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05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01-26

四年级上册数学优秀教案01-25

数学四年级上册优秀教案02-17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