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优质教案

四年级语文优质教案

时间:2023-02-15 12:20:43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四年级语文优质教案(14篇)

  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优质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四年级语文优质教案(14篇)

  四年级语文优质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词汇。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抓住课文重点,读懂课文,懂得“爱好出勤奋,勤奋出天才”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从球王贝利的成长经历中,受到启迪,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发展。

  三、教学教法

  朗读指导,以读代讲,引导点拨。

  四、教学学法

  朗读理解,自学、自读、自悟。

  五、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等。

  六、教学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揭题

  1.师:首先我们来做两道题,老师先填第一句。

  卡片出示:(1)填空

  车技超的人称为

  歌技超的人称为

  拳技超的人称为

  学生齐说。

  (2)你能读好下面这个西方人的名字吗?

  出示卡片:埃德森阿兰特斯多纳西门托

  师:你能把这个拗口的西方人名念好吗?

  生1 生2 生3

  ……

  师:在巴西人民当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对于巴西人来说,不知道自己国家总统的名字是可能的,但是不知道贝利的名字是万万不可能的。全世界的人民都给予了他的评价,今天我们一起学习12课《球王贝利》,了解他是怎样进入足坛的?

  (3)揭题:12、球王贝利

  教师板书课题

  师:你能读出球王的风采再来一遍吗?

  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1提出要求: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

  (2)给难理解的词语打上自己喜欢的`记号,多读几遍;

  (3)思考:课文写了贝利的什么事?

  2.检查词语

  出示卡片:

  贫民窟 干涸 垃圾 卖劲 祈祷 别墅 真诚

  师:请一位小老师带读一下,其他同学跟读。

  师:这位小老师的口齿真清楚,但有个别字音纠正一下

  师:有不理解的词语吗?(生说)

  师:你们不好意思说是吗?那老师来说。(出示图片,解释。)

  师:除了这些词语,你还有不理解的吗?

  3.师提问:课文写了贝利什么事?

  (1)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进行内容的梳理。

  板书:赠送足球→参加训练→捧回金杯

  (2)根据板书分清段落

  (三)再读课文,深入感悟

  师:在这些词语里面有一个词和“贫民窟”相对,是哪个?

  生:是“别墅”。

  师:你知道什么是“别墅”吗?

  生:是指非常豪华的房子。

  生:是富有人家住的房子......

  师:那住别墅的教练为什么要送住贫民窟的小贝利一个足球呢?默读课文,在文章中划出相关的句子来说明理由。

  生:因为贝利很喜欢足球。

  生:因为贝利的球感很好。

  师:你是从哪些句子里看出贝利对足球的痴迷?

  生读第一段。

  2.读课文第1段:

  在里约热内卢的一个贫民窟里,有一个男孩,他非常喜欢踢足球,可是买不起球,于是就踢塑料盒,踢汽水瓶,踢从垃圾箱拣来的椰子壳。他在院子里踢,在巷口踢,在能找到任何的一片空地上踢。

  师:从哪些词语里能看出贝利对足球的痴迷?

  生:从六个“踢”,“非常”、“任何”。

  师:指导朗读,教师读三个踢,三个在,学生读其他

  师:那后来教练为什么又让贝利到他的训练场上来?

  根据学生回答,指导学生朗读贝利和教练的对话。

  师:我们一起来唱《感恩的心》。

  4.教师范读最后一小节,突出贝利的伟大,从“第一次”等词语。

  师:从“第一次”等词语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贝利的伟大,那他到底有多么了不起呢,下面看看贝利的资料。

  (四)总结全文,感悟启迪

  1、课件出示贝利的简介,主要是获奖情况,体会他真正的伟大。教师配乐读。

  贝利从6、7岁开始踢球,15岁成为职业球员,与队友一起10次获圣保罗州足球联赛冠军,5次巴西全国联赛冠军,2次南美解放者杯赛冠军,2次洲际杯锦标赛冠军。1957年进入巴西国家足球队,在1958、1962、1966、1970年的4次世界杯赛中作为国家队主力参赛,与队友合作,使巴西队获得第6、第7和第9届世界杯赛冠军,让金光闪耀的“雷米特杯”永远留在了巴西。

  贝利在20多年足球生涯中共参加过1000多场比赛,射进1300多个球,被称为“球王”。

  2、全班齐唱《感恩的心》

  3、从“一代球王”贝利的成长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1)学生自由说

  (2)与学生共勉:

  ①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勤奋苦练,才能取得成功;

  ②爱好+天赋+勤奋=成功;

  ③我们应该对帮助过自己的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3)教师小结,板书:爱好出勤奋,勤奋出天才

  (4)学生热情激昂地读这句话。

  (五)课外延伸,丰富积累

  1、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查找贝利或其他名人成长的故事,相信你们会受到更多的启示。

  2、推荐两篇文章:

  ①《十一支康乃馨》

  ②《小象奴奴》

  (六)板书设计:

  12、球王贝利

  赠送足球→参加训练→捧回金杯

  爱好出勤奋,勤奋出天才

  四年级语文优质教案 篇2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包含学习材料分析和学习者分析,其中依据学习的材料分析将确定学习的重点,而学习者分析则可以定出难点,强化重点,突破难点,自然成为学习过程展开的导向。为此,在制定学习目标之前,我认真分析学情,把握学习起点。

  1、学习材料分析:

  1)《摇花船》是四年级第一学期第六单元的第二篇文章,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摇花船这种民间艺术活动,富有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课文共有8小节,第1到第5节是第一部分,介绍了花船的样子、花船姑娘、船老大,以及摇花船的时间、路线、花船队伍等摇花船的常规情况;第6节到最后是第二部分,具体记叙了作者小学毕业那年参加摇花船活动的难忘经历,语言生动形象,能让人身临其境,充分感受到作者在摇花船活动中的“幸福”,及其对家乡浓浓的思念之情。

  2)新课程强调教学中三维目标要融为一体,而品读感悟是达成三维目标的有效方法。在学习中要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描写我当花船姑娘时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一系列语句,品读感悟我在摇花船这一具有浓郁民间特色的祝福活动中的幸福之情。

  3)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让学生学习简要复述课文。本课是单元的重点课文,所以在教学中我设计引导学生根据提示进行简要复述课文。

  2、学生情况分析:

  1)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不少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因此本课的字词学习,我把一部分放在预习中让学生完成,比较难理解的将重点放在在阅读中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

  2)学生对摇花船这一民间艺术活动并不熟悉,对这类借物抒情的课文写法也不熟悉,因此在课前有意识地布置学生去思考相关问题,去理清文章行文线索,为学生在课中更自主的学习打下基础,也让我通过检查学生的预习,来了解到学生的学习难点,才能确定如何“以学定教”。

  3)本班学生喜欢朗读,有一定的品读感悟能力。课中,我将充分发挥学生这方面的优势,让学生处于积极的读书状态,通过自由读、默读、男女生读、细读、细品,来感悟。 学生已经在前阶段学习了几种详细复述课文的方法,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但进行简要 复述,如何掌握好方法,把握重点复述,对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所以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将尝试先用填空式复述作为铺垫,再让学生根据板书提纲进行复述,让学生在掌握复述方法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

  导学目标:

  1、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识记本课生字;联系课文内容及注释理解“娉娉婷婷”、“即兴”、“火铳”、“信天游”等词语的意思。

  2、继续学习复述,尝试从“花船的样子、花船姑娘、船老大”等几方面向大家介绍“摇花船”这种民间艺术活动。

  3、通过研读了解在这么多民间艺术活动中,作者为什么要选择“摇花船”来写,进一步感受摇花船这个活动浓郁的民俗风情。

  4、通过体会作者在摇花船活动中的“幸福”,感悟作者的思乡情,并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去了解自己家乡有特点的事物。

  重点和难点:

  1、按提示复述摇花船这种民间艺术活动。

  2、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摇花船”浓郁的民族风情,感受感受作者“幸福”的感觉。

  导学过程:

  一、简介风俗,揭示课题

  1、咱们国家地域辽阔,不同的地方有很多不同的风俗习惯,逢年过节,人们常常载歌载舞,以此表达心中的快乐。

  2、多热闹啊!这些活动呀都是属于“民间艺术活动”。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种“民间艺术活动”——摇花船。

  二、整体感知,了解选材

  1、在这么多民间艺术活动中,作者为什么要选择“摇花船”来写呢?

  2、学生交流。(家乡独有、最熟悉、经历过)

  3、老师小结

  三、重点研读,感受风情。

  (一)学习1—5节

  1、了解花船的样子。

  自读课文1-5小结,用“____”划出描写花船的句子,用“~~~~~”划出花船是怎样“摇”的句子。

  1)理解词语:火铳、火流星、信天游。

  2)交流花船的句子

  a、生交流

  b、理解词语“竹篾”、“流苏”,感受花船的“轻而美”。

  c、生看图介绍花船。

  出示媒体四:这是一只既轻巧又美观的花船,__________________ 。

  2、了解花船是怎么摇的

  师:这么美的花船是怎样摇得呢?

  1)花船姑娘 2)船老大

  3、了解摇花船的规矩

  1)说一说摇花船“必须”遵守哪些规矩?

  2)生交流“规矩”。

  3)理解词语“偶数”、 句子“视……而定”的意思

  4)再读,体会作者的表达

  4、复述摇花船的过程

  (二)、学习6—8节

  1、自读课文的6—8小节,为什么作者会说有“幸福的感觉”?

  2、生交流理由。

  3、想象说话:乡亲们会对我说:__________________ 。

  四、总结全文,感悟乡情

  1、小结

  2、布置作业

  附课文:

  摇花船

  摇花船是我家乡的一种民间艺术活动,每年的元宵节都要举行。

  花船是用竹篾编制的,形状像船,但没有船底。船的四周扎着各色的纸花,并有流苏从船舷垂挂下来,一直拖到地上。

  坐在花船里的是被打扮成嫦娥、西施一类美女的女孩子,她必须是村坊里长得看的。要是本村没有公认漂亮的'姑娘,也允许到其他村坊去借。一个村坊出几只花船,视漂亮姑娘多少而定。如果漂亮姑娘多,可多扎几只花船,但必须是偶数,以示吉利。姑娘在花船中其实不是坐,而是站的。她两手分别抓住两旁的船舷,慢慢向前走去,这样,船就航行了。当然,因为四周有流苏遮着,姑娘的脚是看不见的。

  跟在船后的是一位手握船浆的“船老大”,他由成年男子装扮。这个“船老大”必须有一副好嗓子,并且有即兴编唱山歌的能力,因为花船姑娘的美丽是要借助他唱出来的。唱得不好,就会影响对花船姑娘的评议。

  摇花船不必统一时间,也没有一定的路线,由各村自己串街走巷地摇去。前面往往由火铳①和火流星开路,接着是锣鼓队,最后才是花船。别村的花船进村,本村就得【děi】给红纸包。

  记得我小学毕业的那一年,村里人选我做了花船姑娘。那一回,我扮的是祝英台,娉【pīnɡ】娉婷婷地站在花船中,慢步朝前走去,只听得身后为我摇船的小舅舅在不停地唱,大意是夸我的皮肤多么白,多么细,多么嫩,就像糕团店里的水磨年糕;夸我的眼睛多么大,多么黑,多么亮,就像大号桂圆核【hé】;还夸我的鼻梁挺,嘴巴小,脸蛋圆……路边看到什么,就将我比作什么,这些都是我小舅舅的即兴创作。现在想来,他很会运用比喻手法,还有点信天游②的味道。

  那一回,也不知是小舅舅唱得好呢,还是我真的长得不错,在观众评议中,我竟成了那一带最美的花船姑娘。人们都来向我祝贺,说我长大了定会福大寿大。我们全家人也很高兴。

  后来,这种幸福的感觉一直保持了很久。

  四年级语文优质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积累本课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表演“我”和车主通话的情景。

  3.认识诚实守信的重要,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努力培养自己具备这种最基本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

  用对话的不同形式改写文中对话的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对话时的不同心情。

  教学用具:

  投影仪,小黑板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二)练习复述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练习复述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语:同学们,你们认为“金钱”重要吗?还有比金钱重要的东西吗?(指名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看看文中讲什么内容?(齐读课题)

  2、板题:这比金钱更重要

  ①“这”指的是什么?这句话是谁说的?

  ②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的?

  (二)带着问题初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

  2、请同学回答问题并强调“这”指的是“诚实和信任”。

  (三)默读课文,准备练习复述。

  1、自己默读课文,练习详细复述。

  2、指名详细复述。(老师给出提示)

  出示投影:

  “我”深夜回家,停车时碰坏了小红车的'反光镜,见四周无人,便留了字条。 → 三天后,接到了小红车主人的电话,表示感谢 → 并说出让“我”铭记的话:这比金钱更重要。

  3、小组内练习简要地复述

  4、根据提示,指名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字词,认读并理解

  压力 毕业 任务 姓名 陌生

  地址 单据 道谢 雨刷 纸条

  1、默写字词并订正。

  2、巩固练习

  (1)写出反义词

  陌生——( ) 居然——( ) 支付——( )

  (2)写出近义词

  陌生——( ) 居然——( ) 感动——( )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复述课文(由详细到简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

  (一)并体会人物对话时的不同心情

  教学重点:练习表演对话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对话时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提问: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这”指什么?(指名回答)

  ①课文主要讲了“我”深夜回家时,撞坏了一辆小红车的反光镜,见四周无人,便写条留下自己的姓名、地址,准备赔偿。三天后,却接到了小红车主人表示感谢的电话,车主不但自己换上了反光镜,还说出了让“我”永远铭记的话:这比金钱更重要。

  ②“这”指的是诚实和信任。

  2.导语:这节课,我们就要听一听他们的对话。

  (二)深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事情的起因;

  (1)师问:这件事情是由什么引起的?

  (2)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

  (3)指名回答:这件事情是由“我”深夜回家停车时,撞坏小红车的反光镜,见四周无人,留条准备赔偿引起的。

  (4)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我”诚实、守信?

  ①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它毕竟是停着的,责任应在我。(主动承担责任)

  ②我环顾四周,不见一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纸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纸条上,我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希望车主与我联系。(便条以便联系)

  2.事情的经过:人物对话。

  (1)分角色朗读,并体会人物心情。

  “噢!是你,很对不起,我不小心把你汽车的反光镜碰坏了。”(抱歉)

  “没关系,已经换上了。我打电话是向你表示感谢的。”(感谢)

  “不,是我要向你表示歉意。请你把购货单据寄来,我把钱寄给你。”(真诚)

  “不用了,没几个钱。你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主动给我留了条。这使我很感动。”(感动)

  “这是应该的,这笔费用应由我支付。”(诚恳)

  “不,人和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我再一次谢谢你!”(激动)

  ①“我”:抱歉 → 真诚 → 诚恳

  ②小红车主人:感谢 → 感动 → 激动

  (3)练习改写、表演这段对话。

  ①用对话的四种形式,可以给对话填上表示心情、神态、声调的词语练习。

  如:我抱歉地说 连声感谢 诚恳地说

  感动地说 真诚地说 激动地说

  低沉着声音说 提高声调说 语气平缓地说

  面带笑容地说 一本正经地说 坚定地说

  ②分角色表演这段对话,可以加上一些动作。

  (4)评选出表演奖。

  3.事情的结果

  (1)齐读最后一段话。

  (2)出示句子。

  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①自由读句子。

  ②讨论:你怎样理解这句话?这句话表现了“我”什么品德?也表现了车主的什么美德?

  ③指名回答:表现了“我”诚实、守信,主动承担责任的优良品德;同时也表现了车主的豁达及善于从别人的行为中寻找做人准则的美德。

  (三)小结全文

  这篇课文赞美了人与人之间诚实、守信的美德。你通过学习,有什么感想和启发?

  (四)布置作业

  小练笔:将你生活中印象最深的事情写下来。

  四年级语文优质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课语文园地主要内容是学会从关键句子中体会作者的想法和情感,学习词语了解几个城市和乡村的不同。并能自主选择图画仿写一段话。积累和理解《卜算子·咏梅》,重点练习写句子和片段。同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多发现,多积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目标】

  1.与同学交流语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2.积累与城市或乡村生活有关的词句,能选用词语说句子;能根据提示想象画面,仿照例句写句子。

  3.积累《卜算子·咏梅》。

  【教学重点】

  1.与同学交流语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2.积累《卜算子·咏梅》。

  【教学难点】

  积累与城市或乡村生活有关的词句;能根据提示想象画面并仿写句子。

  【教学策略】

  1.教学“交流平台”时,结合本单元课文,先总结语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再在实际中运用。

  2.“词句段运用”中的第一题由积累到运用;第二题主要先让学生读熟句子,在语境中体会描写田园生活的手法,再仿照例句写句子。

  3.教学“日积月累”时,先让学生借助拼音把词句读正确,再引导学生想象画面,理解诗意,背诵这首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与同学交流从课文词句中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或想法。

  2.积累与城市或乡村生活有关的词句,能选用词语说句子。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回顾课文,交流方法

  1.师导入: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学了哪些课文?(相机出示《古诗词三首》《乡下人家》《天窗》《三月桃花水》)这些课文都是写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的。哪些语句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呢?今天我们将在“语文园地”中揭开其中的奥秘!大家准备好了吗?(板书:语文园地)

  2.交流平台。

  (1)师过渡:首先我们来学习“交流平台”这一栏目的内容。让我们一起看看,在这个栏目里,几位同学要告诉我们什么秘诀吧!

  (2)师:自由朗读三位同学的话,你发现了什么?

  (3)生交流后师小结。(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l

  r课文中的一些语句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l

  r课文的中心句集中表达了作者的想法。

  l

  r课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也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体现。

  3.师指名结合课文语句说说自己的感受。

  4.师:你还能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小组讨论交流)

  示例1:“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示例2:“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交流、谈感受的方法,增强对“从重点语句中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语文素养的理解,加深印象,并运用到阅读中。

  板块二

  认读词语,体会不同

  师过渡:语文园地还藏着什么奥秘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词句段运用”吧!

  1.指名认读,发现规律。(出示课件)

  (1)生自由读词语。

  (2)师指名读词语,重点指导认读“璀、璨、煌、沃、谧、炊、袅、犬”。

  (3)发现词语规律。

  ①师引导生找一找:这两组词语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示例:第一行词语是描写城市生活的,第二行词语是描写乡村生活的。

  ②师引导:你知道这些词语的含义吗?(课件出示词语意思)

  ③师:这些词语让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示例1:从“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灯火辉煌”中,我感受到城市生活的繁华、热闹。

  (课件出示车水马龙、高楼林立、城市灯火辉煌的图片)

  示例2:从“依山傍水、静谧、炊烟袅袅、鸡犬相闻”中,我感受到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

  (课件出示乡村依山傍水、炊烟袅袅、鸡犬相闻的图片)

  (4)生交流体会到的乡村生活或城市生活。示例:每当夜幕降临,整座城市一片繁华。高楼林立的大街上车水马龙,到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到处闪烁着璀璨的灯光,红的,绿的,蓝的,黄的,聚成一片,就像一簇簇绽放着灿烂光华的鲜花。

  (5)师再出示词语,指名认读,相机指导注意读出词语中蕴含的感情,读出对它们的理解。

  2.师小结:大家读得真好。这节课,我们通过抓住关键词句,学习了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同时也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刚刚学的`词语中。大家读出来的词语也有了感情、有了温度,这就是汉字的魅力。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这一板块的教学,我先让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找一找有什么规律,猜一猜它们有什么含义,想一想描绘了怎样的画面。适时运用生动直观的多媒体手段,呈现了词语给我们带来的画面感,并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画面,力求识用结合。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根据提示想象画面,仿照例句写句子。

  2.积累词《卜算子·咏梅》。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仿写句子,描绘画面

  1.师导入:上节课大家发现了词语的秘密,那么句子中又藏着什么奥秘呢?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探寻“词句段运用”的奥秘。

  2.师指名读题目。

  3.生自由练读课本中的例句。(出示课件)

  (1)师指名回答:你体会到了什么?

  示例1: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自然景观的赞叹。

  示例2:排比、比喻的手法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2)全班齐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4.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中的3幅插图。

  (1)仔细观察图中画了些什么,同桌讨论后全班交流。

  (2)选择其中的一幅图,四人一组讨论、练习,仿照上面的句子说一说。

  (3)仿写练习。

  师引导:同学们说得真好,现在请大家将这些句子写下来吧,看谁写的句子最精彩。

  (4)师指名交流。

  示例: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高耸的雪峰、奔驰的骏马、静立不动的羊群,它们和碧绿的草地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草原风光图。

  5.师小结:同学们,透过文字我们能看到画面,我们也能运用文字把精彩的画面描绘出来,语言文字真奇妙!

  【设计意图】仿写是写作的起始阶段,尤其是四年级学生,需要学会仿写进而有所感悟,逐渐有自己的收获。为了让学生了解怎样仿写,我先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熟读句子,发现句子的特点,再将说和写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同时也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板块二

  诵读诗句,积累经典

  1.师过渡:又到了“日积月累”栏目,在这里我们读过不少名言警句,诵过无数诗词佳作,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赶快去看看,这次“日积月累”呈现给我们的是什么呢?(出示课件)

  2.播放《卜算子·咏梅》朗读音频。

  3.生自由练读;师指名读,相机正音。

  4.简介创作背景。(出示课件)

  5.师:再读整首词,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6.全班交流。

  示例1:这是一首词,“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题目。

  示例2:我读懂了“犹”是“还,依然,仍然”的意思,“俏”是“俊俏,美好的样子”的意思,“烂漫”是“颜色鲜明而美丽、坦率自然”的意思。

  7.师指名读,引导生读出自己的体会;引导生背诵。

  8.师总结:同学们,“语文园地”指引着我们发现了许多学习语文的奥秘,我们在探索的过程中,也提升了学习语文的能力。其实,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还有许多值得探寻的文化宝藏在等待着我们,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探寻!

  【设计意图】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此板块的设计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培养语感,加深对语言的体验和领悟。

  【教学反思】

  “交流平台”训练中,我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了3位同学的读书方法后,还启发学生回顾自己平时的一些阅读方法,帮助学生总结,获得阅读技能。同时,将这一方法运用到“词句段运用”与“日积月累”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从语句中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词句段运用”训练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以理解“感受生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围绕中心进行语言表达。另外,还适度地把学生引到“语文园地”外,仿写句子,表现不同画面所呈现的美丽风光。

  四年级语文优质教案 篇5

  教材解读:

  《塞下曲》是古时边塞地区的一种军歌。唐朝很多诗人尤其是边塞诗人用过此题写诗。卢纶的《塞下曲》共六首一组,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等军营生活。语多赞美之意。我带领孩子们学习的是其中的第三首,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本诗情景交融。敌军是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大雪满弓刀”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一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渲染出来了。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因此,我的教学思考也是从景入手,由景入情,前两句重点品读“夜”,由夜黑、夜深、夜静到雁惊感受单于惊恐的心情与狼狈的样子;后两句由“满”入手,感受雪大、环境恶劣,将士不畏艰险,奋勇追敌的豪迈气概。

  教学目标:

  一、读通诗句:读准字音,书写自己认为比较难写的字,读出诗的节奏。

  二、品读诗句:了解诗所描写的将士雪夜准备追敌的情景,由景入情,感受诗人对将士不畏艰险、英勇无畏气概的`赞美之情。

  三、发挥想象,叙写古诗。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由题入手,简要了解《塞下曲》以及诗人卢纶。

  二、引入古诗学习,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的是这六首《塞下曲》中的其中一首,第三首。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古诗(3遍),要求借助注释,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正音:这首诗中,有些字在读的时候需要注意,出示:单于、遁逃、欲将、轻骑,指导学生读准字音的基础上,了解字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2、自主选择比较难写的字词写在田字格中,并说说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

  3、请个别同学朗读,纠正读音,读出诗的节奏。

  三、理解诗意:通过读并借助注释了解诗所描述的一件事情。

  这首诗究竟写的是什么呢?请你根据注释了解一下,然后,我们看看谁能把这首诗读成简单的一两句话:单于趁着夜色逃跑,将军率领轻骑追赶。(板书)

  四、品读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1、解读“夜”:夜晚、黑夜、深夜,此时的夜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夜?由夜黑、夜深、夜静,宿雁惊气感受单于逃跑时惊恐的心情与狼狈的样子。读出单于溃败的样子。

  2、解读“满”:满字用在这里,写出了什么?由满感受到突如其来的雪很大,天气严寒,塞外环境恶劣,将士们不顾严寒,英勇无畏的精神品质。读出对将士的赞美之情。

  五、叙写古诗。

  1、诗读到这儿事情却还没有讲完,作者跟我们买了个关子?将士们最后究竟是追到了单于呢还是没有追到?(发挥你的想象来写一写,学生叙写并交流。)

  六、这首《塞下曲》是通过描述将士雪夜追敌来展示将士英勇无畏的气概的,那么剩下的5首塞下曲又写了什么呢?课后同学们自己读一读,交流交流。

  四年级语文优质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中独立认识本课生字,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功臣”“祸首”“糟蹋”等在文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简要概括在凯巴伯森林里发生的事。

  3、理解“枪声打破了大森林的宁静”的真正含义,说清楚狼对保护森林和狼做出的贡献。

  4、初步懂得自然界中的“食物链”维系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人们不能违反自然规律,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新的一课,齐读课题。

  板书:39狼和鹿

  2。狼和鹿之间有什么关系?

  (板书:吃天敌)

  3。鹿这种动物大家都很喜欢,(出示)看,这就是鹿。你看到它,脑海中会出现哪些形容鹿的词语?(出示:活泼而美丽)读

  4。那么狼又给了你怎样的印象呢,也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出示:贪婪而凶残)读。

  5。狼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就是贪婪而凶残的形象。在小说、故事、童话中,它更是一种罪恶的化身。人们非把它赶尽杀绝不可,可是你们知道吗,真的有一天,当人们把狼赶尽杀绝之后,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来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出示:

  ①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②边读边找出课文中描写一百多年前狼和鹿共同生活的这片森林景象的句子。

  2。学生读课文。

  3。交流出示:

  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

  ①这片森林给了你怎样的印象?(“生机勃勃”变红)

  ②(引读)的确,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生机勃勃,那里的树木——,小鸟——,活泼而美丽的鹿——。这样的景象,多么令人向往呀。

  ③指导朗读。

  4。可是,过了二十多年,这片森林又是怎样了呢?

  出示:

  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①指名引读:原来一片葱绿的森林——,仅仅两个冬天,原本在林间嬉戏的鹿——

  ②凯巴伯森林里的鹿最多的时候曾超过了——十万只,现在一下子就死去了——六万只,再到1942年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算一算,前前后后一共死去了——九万两千只。

  ③你想用一个怎样的词语来形容眼前出现的景象。(惨不忍睹、触目惊心)

  ④男女同学来对读这两段话。

  5。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凯巴伯森林有如此之大的变化?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

  1。指名读2、3小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两小节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板书:人捕杀大量繁殖林糟蹋毁灭

  (一百多年的凯巴伯森林里,狼要吃鹿,人们恨透了狼,捕杀了6000多只狼,使鹿大量繁殖。森林被鹿糟蹋了,鹿从十万只锐减到8000只,遭到了毁灭。)

  练习说话。

  3。出示:

  枪声打破了森林的宁静。

  原来,是人们的枪声打破了大森林的宁静。凯巴伯森林从此不再宁静。拿起书,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2小节。

  引读:在青烟袅袅的枪口下,——伴随着哀嚎声,凯巴伯森林的枪声响了20多年,——

  4。人们这么做,是为了保护鹿,希望这片森林能成为——

  出示:

  没有了狼,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

  读句子。

  5。请你想象一下,鹿在自己的王国里是怎样生活的呢?请你用上课文中的这些词语,把这样的景象说具体。

  出示:

  提防、嬉戏、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没有了狼,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抓住“4000”和“100000”,理解“大量繁殖。”

  7。大量繁殖的鹿给森林和自己造成了怎样的后果呢?我们继续往下读课文。

  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饥荒,——的确,十万多只鹿都要吃东西呀,灌木吃完了,就去吃——,小树吃完了就去吃——,嫩枝吃完了只好吃——,最后连树皮也吃完了,一切能吃的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于是——,而人们最想保护的鹿也在短短的两个冬天里就——,到1942年,——。

  8。这一切都是当地的——(出示)

  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的。

  令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的有什么?请大家默读最后一节,用直线画出有关语句。

  9。交流出示:

  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理解“功臣”。(板书:“功臣”)

  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板书:“祸首”)理解“祸首”。

  10。贪婪而凶残的狼为什么成了森林和鹿群的功臣?它对森林有怎样的功劳?对鹿群又有怎样的功劳呢?自己读读最后一节的这段话,用“因为…所以…”“因此…”的关联词把原因说清楚。

  出示:

  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而且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

  (因为狼吃掉一些鹿,所以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因为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所以森林就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因此,狼是森林功臣。)

  (因为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所以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因此,狼是鹿群的功臣。)

  (因为狼吃掉一些鹿,所以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因为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所以森林就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因为森林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所以鹿就不会饿死。因此,狼是鹿功臣。)

  11。同学们,狼、鹿、林这三者之间就是一环扣着一环,互为因果关系。

  齐读第4小节。

  四、总结课文

  1。读到这里,你一定对“枪声打破了大森林的宁静”这句话有了新的理解。(出示)其实,人们打破的到底是什么呀?(板书:生态平衡)

  人类、动物、植物在环境中和谐地生活在一起,这就是生态平衡,而人们杀了狼,其实是打破了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生态也就不平衡了。原来,造成林毁鹿亡真正的祸首是——人,当地的人们好心办了坏事。

  2。现在有什么方法能使凯巴伯森林恢复往日的生机呢?先说怎么做,再用“如果……就……”这个关联词来说这样做的好处。

  其实课文中所讲的这件事,是一件真实的事情,它就发生在100多年以前美国西部的落基山脉,当时的人们就是这样,一边放狼,一边放鹿,一边种树,使森林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3。(出示图片)引读:你们看,现在的森林还是像100多年以前那样,那里的树木——,小鸟——,活泼而美丽的鹿——这样的场景多么令人陶醉!

  我们只有了解了大自然的规律,才能更好地保护大自然,使它永远生机勃勃!

  板书设计:

  天敌

  “功臣”狼和鹿“祸首”大量繁殖

  吃毁灭

  生态平衡

  捕杀糟蹋

  人林

  四年级语文优质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1、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2、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

  1、收集巨人的花园相关的图片

  2、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童话,激发兴趣

  1、师:童话的世界神奇美丽,相信每一个同学都读过很多童话故事。想一想你们都读过哪些童话故事?

  (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

  师:这些童话都有什么特点?

  (拟人化、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充满想象)

  2、今天我们就来读一个全新的童话故事,看看这个童话又讲了一个怎样的神奇故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投影生字词,多种方式朗读。(开火车读、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

  重点指导:

  添、覆、凝、辣字的书写。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洋溢:

  训斥:

  逃窜:

  斥责:

  凝视:

  冷酷:

  脸颊: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童话中有什么人物?在这些人物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读完故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巨人、小孩子)

  2、抓住人物和课文中的关键词,引导学生概括出故事的内容。

  (巨人、小孩、花园、赶走孩子、花园变化、小男孩的凝视、在花园愉快地玩耍)

  巨人的花园曾经鸟语花香,充满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但巨人把孩子赶出花园后,花园发生了变化。最后,巨人在小男孩的凝视下终于明白了,他拆除了围墙,和小孩子们在花园愉快地玩耍。

  3、读了故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对故事的感受、疑问)

  四、精读课文、感受花园的变化。

  1、自由朗读课文,小组讨论,思考:巨人的`花园原本是怎样的?发生了哪些变化?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句说一说。

  句子1: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

  (花园曾经鸟语花香)

  句子2: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的欢乐的笑声。

  (花园里曾经充满欢声笑语)

  句子3: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花园变化1: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句子4:巨人激动地跑到花园里,他看到花园里草翠花开,有许多孩子在欢乐地游戏。孩子们的欢笑使花园增添春意。

  (花园变化2:草翠花开、充满春意)

  句子5: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花园变化3:鲜花凋谢、树叶飘落、冰雪覆盖)(了无生意)

  句子6:巨人的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花园变化4:乐园)

  板书设计:

  9、巨人的花园

  巨人

  曾经 变化

  鸟语花香 狂风大作 雪花飞舞

  花园 欢声笑语 草翠花开 充满春意

  了无生意 成为乐园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1、《巨人的花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展示巨人花园的图片,回顾花园的变化。

  二、精读课文,感受巨人行动和心理上的变化。

  1、自由朗读课文,小组讨论,思考:巨人的花园为什会发生变化?

  (巨人赶走孩子、砌起围墙,竖起告示牌)

  2、找出巨人赶走孩子时说的话,思考,他说话时动作是怎样的?内心是怎么想的?

  句子1: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动作:生气:叉着腰,双目怒视着孩子们)

  (内心:这个花园是我,这些小孩子却随便进来玩,真讨厌。)

  句子2: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动作:发脾气:更加不耐烦,样子更加凶)

  (内心:我等了这么久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我的花园捣乱。)

  句子3:“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

  (动作:双眼睁大,盯着小孩,双手气的发抖)

  (内心:已经再次警告你们不准进来,还敢来,快点滚出去!)

  3、自由读这三句话,体会巨人当时的感情。思考:这三句话有什么异同?

  相同:滚出去、感叹号说明巨人当时非常愤怒。

  不同点:句子1是玩耍,句子2是胡闹,句子3直接说“喂”,一句的语气比另一句更加强烈,说明巨人当时是越来越愤怒。

  4、再次朗读三句话,说说你觉得巨人是怎样一个人?

  (冷漠、自私、任性)

  5、巨人的冷漠、自私、任性让花园再次变得鲜花凋谢,树叶飘落,冰雪覆盖,了无生意。是谁的出现让巨人发生变化,让花园最终变成小孩和巨人的乐园?自由朗读第8自然段,思考小男孩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时,心里想对巨人说什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小男孩:伯伯,这座花园这么漂亮,你却孤单地欣赏着它,即使它再美,久而久之,你不觉得孤独吗?打开花园吧,让我们一起陪你欣赏花园的春天。)

  (巨人:对呀,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我应该和孩子们一起欣赏花园的春天。)

  6、小男孩又对巨人做了什么?巨人又发生怎样的变化?

  (小男孩在巨人宽大的脸颊上亲了一下。巨人感到温暖、愉快并立刻拆除了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

  三、结合生活实际,领悟童话的道理

  1、小男孩的凝视和亲吻,让巨人明白了什么?所以巨人才会温暖、愉快并拆除了围墙。

  (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快乐应该和大家分享)

  2、快乐是应该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加快乐就会更加快乐,那生活中,你有没有和别人分享的小故事呢?

  四、感受童话的魅力,体会这篇童话故事的特点。

  1、再次朗读全文,想一想,这篇童话哪些地方最吸引你,让你最感兴趣?

  结合学生的回答,简单总结这篇童话的特点: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充满幻想,故事情节生动有趣。

  板书设计:

  9、巨人的花园

  玩

  赶走孩子

  巨人 胡闹

  砌围墙、竖告示牌

  拆围墙,和孩子玩耍

  四年级语文优质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

  2.自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关于球王贝利的那些事,体会这些事中反映出来的人物精神。

  3.关注日常生活中有关体育方面的信息,以“我喜爱的体育明星”为题进行口语交际活动,感受和学习体育人物身上的高尚精神。

  教学重难点 :

  启发学生要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自由成长,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发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足球吗?你们经常看足球比赛吗?你喜欢那个足球明星?

  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喜欢的球星。

  问:这么多小球迷,那么你们知道球王贝利吗?

  请班上的小球迷介绍球王贝利。

  贝利,身高1.74米,原名埃德逊·阿兰德斯·多.纳西门托,贝利是他的雅号。他1940年1O月12曰出生在巴西的特雷斯科拉索内斯镇的一个贫寒家庭,小时只能赤脚踢球。13岁时,开始代表当地的包鲁俱乐部少年队踢球,使该队连续三年获包鲁市冠军。这位天才少年引起人们注目,1956年,的桑托斯队邀其入队,头一年,即攻入 32个球,成为该队最年轻的射手。

  1957年,未满17岁的贝利首次入选国家队,并首次参加世界杯赛,他以惊人的技巧驰骋赛场,使足坛惊呼:巴西出现了一位神童!在这位神童的激励下,巴西队愈战愈勇,一一击溃强劲对手,第一次为祖国棒回了世界杯。此后,在贝利统领下,巴西队又夺得1962军第7届和197O年第9届世界杯赛冠军,贝利本人也成为至今世界上一位夺得过三届世界杯冠军的`球员。贝利被称为“本世纪最伟大球星”,是世界上第一个3次被评为世界足球运动员的超级球星。多次荣获“世纪十大球员”、“世纪运动员”、“20世纪世界运动员”等称号。曾入大学深造5年,获心理学、运动医学等学科的学士学位。

  20xx年12月,贝利荣获国际足联评出的“本世纪足球运动员”称号。

  贝利在1978年挂靴后曾在1995年至1998年任巴西体育部长。1994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友好大使。贝利爱好广泛,1981年开始进入影坛,出演过十几部影片,并导演过一部影片。

  师:这么传奇的人物,你们知道他是怎么成功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球王成功的经历。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借助注音认识生字,记住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课文写了贝利的什么事?

  学生默读,读后用简单的话概括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四、自由朗读课文,合作探究:

  师:读了贝利成长为“一代球王”过程中的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你发现贝利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1.结合问题自由读课文,思考后和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读后体会,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补充,充实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句在班内谈谈谈自己的体会。

  如:从贝利利用一切机会想方设法练习踢球,可以看出他对足球的热爱和执著;从贝利从买不起球到踢教练送的球再到参加球队踢球,可以看出贝利的勤奋和进步等。

  学生每交流一处,教师引导学生充分进行阅读,再读中再次丰富自己的感受,同时进行阅读指导,通过读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三)了解更多关于贝利故事。听下面的小故事,体会其中的包含的哲理。

  《下一个球》

  球王贝利不知道踢进过多少好球,他那超凡的球技不仅令千千万万的球迷心醉,而且常常使场上的对手拍手叫绝。有人问贝利:“你哪个球踢得?”贝利回答:“下一个!”

  当球王贝利创造进球一千的记录后,有人问他:“你对这些球中的哪一个球最满意?”

  贝利意味深长地回答:“第一千零一个!”

  师:听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悟?

  学生交流自己的感悟,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进行小结。

  人生真悟:

  永远不满足,永远不停止前进的步伐。没有,只有更好。不要放松自己,因为我们应该明白,我们永远是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去迎接你更大地辉煌吧。

  四:了解更多体坛精英,感受人格魅力

  师:你喜欢哪位体育明星?为什么?

  把你搜集到的有关他的感人的事和同学们分享,也可以说说你自己的感受。

  学生可以介绍他们辉煌的成就,也可以介绍他们成功经历中的感人故事。并和同学们谈谈在这些人物身上值得赞扬和学习的地方。

  四年级语文优质教案 篇9

  一、教材分析:

  在茫茫的宇宙中,有一颗美丽的星球,那就是地球——孕育万物的母亲,可是如今她已伤痕累累,蓝天已不在蓝,碧水已不在清。保护环境、热爱地球已经成为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主题。基于此因,《特殊的葬礼》一课纳入了苏教国标版第八册中。

  《特殊的葬礼》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巴西总统及一批热爱大自然的人们为塞特凯达斯瀑布举行葬礼的事。课文讲述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过去的雄伟壮观,现在的惨淡景象,通过对比号召人们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第一段(1)倒叙式开头,简介巴西总统为塞特凯达斯瀑布主持葬礼。

  第二段(2-6)通过今昔对比,写出了瀑布从“雄伟壮观”到“逐渐衰竭”的过程以及原因。

  第三段(7、8)与第一段照应,写出了总统的号召:保护环境,爱护地球。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3.体会课文倒叙式开头,以及前后照应,对比、拟人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情境、对比、体会、朗读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

  2.在葬礼上,菲格雷特总统的演讲饱含深情,动人心弦。根据课文内容,试着写写这篇演说辞。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瀑布的今昔对比中,想象游人的感受;引导学生领悟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爱护地球的重要性;

  3、在葬礼上,菲 雷特总统的演讲饱含深情,动人心弦。 据课文内容,试着写写这篇演说辞。

  三教学重、难点:

  1、能联系课文内容,想象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瀑布的 子及游人的感受。

  2、通过了解塞特凯达斯瀑布由旺盛到枯竭的过程,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的情感。

  四、设计思路:

  1. 复 第一课时有关葬礼的特殊所在;2.了解瀑布雄伟壮观的过去;3知道如今的瀑布联想它的未来;4.体会认为原 成的瀑布的衰竭;5.感受人类的环保的觉醒;6.呼应课文开头的葬礼,理解文 的中心:保护环境,爱护地球。7.试写总统的演说辞

  五、课前准备:课件

  六、教学过程与设计理念

  一、复 旧知,导入新课

  1、读题,注意“特殊”

  2、为什么说这是一个特殊的葬礼呢?

  出示填空:“特殊的葬礼”之所以“特殊”,是 为1.地点“特殊”:( );2.主持人“特殊”:( );3.对象“特殊”:( );4.参 者“特殊”:( )。

  (设计意图:一个问题,即复 了上一课时的内容,又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引领学生进入本课时的学 。)

  二、读中感悟,真情体验

  (一)认识过去的瀑布。

  1、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是一条怎 的瀑布?指名读朗读第三自然段, 正读音。

  2、从这段话中找出一个最恰当的词语来形容这个瀑布。(雄伟壮观)

  3、学生自读这段话。并说说哪些地方最能让人体会出它的雄伟壮观。(流量、汹涌、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从天而降)

  (出示瀑布画面,配瀑布声。)以上词语插入 朗读

  体会:读到“咆哮想到?读到滔滔不绝想到?读到一泻千里、从天而降想到?

  4、指导朗读,表现雄伟壮观的气势。(男生读)

  出示:(插入补充资料:世界水量的瀑布群之一。实际由18个瀑布个组成,平均流量达13200米/秒,洪峰期可四倍于此,水力极为丰富。瀑布总宽90米,总落差114米,跌落声远至40公里。)

  5、面对这 一个大瀑布, 会怎么 ?是的,人们在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流连忘返。他们怎么赞叹??怎么做??

  6、让我们再次欣赏它的雄伟身姿。(瀑布画面)

  (设计意图:从文到图,再从图到文,让学生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直观的欣赏、感受以及感情朗读结合起来,更好地理解、体会昔日瀑布雄伟壮观的景象。)

  (二)感知如今的大瀑布。

  1、(连续放如今的瀑布画面)并范读第五自然段。

  (设计意图:连续播放画面,意在让学生心中出现一种落差,有利于深切认识瀑布的变化,激发起心中的惋惜之情。)

  2、如今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怎么 了?(逐渐枯竭)

  3、(出示第五自然段前两句)如今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没有了当年的雄姿,引读“它在……最后的消亡。”

  4、课文中把瀑布比作了什么?这 写让 感受到了什么?心情如何?出示填空:这段话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瀑布当做一个(生命垂危的老人)来写,让我们心里倍感(沉重、伤感……)

  哪些词语让 体会到伤感?生交流,师小结:生命垂危,怎不令人伤感?……

  5、感情朗读第三(男生读)和第五自然段女生读),进一步感受大瀑布发生的巨大变化,激起学生的情感。

  (三)探究瀑布枯竭的原 。

  1、这个世界流量的瀑布为什么会发生这 的'变化呢?

  2、让学生轻读这一部分。

  3、讨论原 。出示填空: 为瀑布周围的许多工厂( )。浪费了( ),又 为沿河两岸的森林( ),又 成了( )。所以( )

  (用水毫 节制、森林被乱 乱伐,水土大量流失,流量逐年减少。)是人们的行为让大瀑布逐渐消失,这是多么痛心的事呀!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很浅显,所以,我引导学生抓住这一部分的语言文字,了解原 就可以了。)

  (四)了解人们的表现。

  1、科学家预测,过不了多久,瀑布将完全消失。

  2、当 看到大瀑布的变化,知道其中的原 时, 有什么感受,会做些什么?

  3、人们和 一 感到震惊和痛心,他们宣 保护环境,于是有了这个特殊的葬礼。(齐读6、7段)

  再读第一段,体会前后照应

  (五)齐读第八段,总统讲了些什么?

  1.出示填空:今昔(对比),昔日(雄伟壮观的)瀑布,如今已(逐渐枯竭),人们内心(震惊、痛心),环保意识觉醒,所以要举行这次(特殊的)葬礼,在葬礼上,菲 雷特总统号召( ),这在全文的作用是( )。

  2.从总统的话里, 能了解到什么? 据这部分内容,试着写写总统的演说辞。(提示:1.回忆瀑布曾经的风采;2.感叹瀑布如今的衰竭;3.反省人类自身的问题;4.号召人类环保的觉醒。)

  3.小练笔:试着写写总统的演说辞。

  (设计意图:通过写写总统的演说辞,让学生对前文的内容做一个总结,回顾瀑布前后的景象,深刻认识环保的重要性,同时,也是提供给学生进行一次练笔的机会。)

  4.师准备的总统演说词

  (六)感情朗读课文。

  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领略大瀑布曾经的雄伟气势,一起哀悼它如今的衰亡。指导齐读课文。

  三、总结课文,拓展练

  1、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悲剧已经发生了,这是由于人们不注意保护环境引起的。

  2、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现象,看——(出示环境被 坏的图片)由于人们的这种.种行为,许多自然灾害向人们袭来,(出示洪水、沙尘暴等照片。)

  3、看了这些, 有什么要对人们说的呢?

  4、组织交流。

  5、让我们携起手来,保护环境、爱护地球,让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悲剧不再重演。

  6.出示本文的主题:保护地球,爱护地球

  (设计意图: 据本课的教学目 ,让学生了解大瀑布逐渐枯竭的过程及原 ,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但这个要求并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文的内容上,更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产生深切的体会,才能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更好地从自己做起,保护环境,保护地球。)

  四、布置作业

  1.试写总统的演说辞。

  2、按课文内容填空(第三、四、五段内容)。

  板书设计:

  18 特殊的葬礼

  雄伟壮观 逐渐衰竭

  保护环境 爱护地球

  四年级语文优质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全神贯注》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通过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他的朋友茨威格到家里做客,却因全神贯注修改女像把朋友忘在一边的事教育学生做任何事情都要全神贯注。

  【学生分析】

  班级学生大多数活泼、大胆且独立,他们非常喜欢读书。他们的知识面很广,对许多事情充满好奇。经过几个学期的培养和训练,他们已经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四年级学生正处在这一阶段。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气氛中学习,自主读书、说;在自读字悟中学习,受到教育。

  【教学目标】

  1、学习大雕塑家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的态度。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3、讲读课文时,注意段与段的联系,在训练读写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

  4、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同学们齐声回答“是”)。

  二、读文自学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懂的地方。(自读课文,话出不懂的地方,为下一步学生质疑做准备。)

  2、质疑:

  (根据读文提出不懂的问提,大家一起研究、讨论)

  3、探疑、议疑:

  (同学们把自己的'意见带到小组内讨论,解决问题)

  4、解疑:

  (通过讨论,同学们把自己的意见和还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请其他同学帮助解决)

  三、拓展与巩固

  你还能说出做什么事时需要全神贯注。(请同学说出做一切值得做的事时都要全神贯注,只有这样才能成功。)

  四、总结谈话

  同学们,你们说得真好,作为老师,也同样,我要把教育工作做好,也要全神贯注,让我们一起努力,把我们的事业做好!

  五、作业设计

  努力把课文读得更好。朗读给全家人听,说说自己学到的新知识。

  评析的一开始,就把同学的注意力吸引住了,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开始。

  全文利用解疑四步法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思路清晰,环节紧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实课本践性。所以学习效果很好。

  总之,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个人意义和价值”,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乐于探究学习。教师应该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

  帮助他们架设并构建新的知识平台。这些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和前提。

  四年级语文优质教案 篇11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主题“金钱”单元的一篇课文,记述了20多年前偶然发生在长春的真实事件。课文所写内容和今天学生的生活现状存在较大差距,教师在教学中会有一定难度,可采取让学生对20xx年前人们的生活情况进行调查和访谈的形式,以求课文中的内容能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学生体会当时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爱和互助的优良品质。

  二、学生分析

  目前学生家庭的生活水平较高,对一百元的认识与20xx年前不同。学生可能不完全理解失去一百多元会引发众人纷纷“抢”助的行为和老大爷与“我”的焦急心情,所以之前必须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渗透,这样学生才能理解在这个事件中人们的优秀品质。

  三、教学目标

  1.理解过路行人不约而同地“抢”被风刮跑的钱,再交还给老大爷,老大爷由焦急到欣喜的心情,以及“我”矛盾变化的心理。

  2.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对课文内容进行感悟。

  3.抓重点词进行理解,体会重点词语在文中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教学重点

  理解过路行人不约而同地“抢”被风刮跑的钱,再交还给老大爷,老大爷由焦急到欣喜的心情,以及“我”矛盾变化的心理。

  五、教学难点

  体会重点词语在文中画龙点睛的作用。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七、课前准备

  1.请部分学生对80年代自己家庭的生活进行调查(有照片的同学可以展示给大家),也可以采取今昔对比的方式。

  2.请部分学生和家人进行小会谈,了解当今社会里,家长的金钱观。

  (可采取男女生分别准备某一题,也可让学生自选一题。只要能够达到实效性即可。)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带生入境

  如果路上看到一个人的钱撒落在地上,你认为过路人会怎样做?

  (帮助捡、抢钱、有人抢钱有人帮助捡钱……允许学生各抒己见,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

  师小结:

  这篇文章所写的事情发生在1980年,你们的父母那时还是学生,当时,人们生活水平还不是很高,和现在有很大差别。这些,你们已经通过采访父母了解了一些。一百多元,那时已经是比较大的数目了。失去它,是很大的损失呀!

  多媒体表格:80年代一百元可以做这样的事情:(学生调查展示)

  “80年代我的家”照片展示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钱被风刮众人抢,老汉心急乱如麻――“急”的感受。学习1~3自然段,

  1.请同学读课文的1~3自然段,感受钱被风刮跑了之后的场面。

  多媒体:刮狂风的声音

  2.老师范读2、3自然段,重点读出:

  不约而同、快抢啊、喧腾、突如其来、焦急、和老大爷的话

  3.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当时老大爷会是什么样?失去钱,对于老大爷意味着什么?而这时,“我”又是怎样的心情呢?

  教师可写副板书:(内容要随学生的答案调整)

  师小结:就是说,面对人们不由分说的`“抢”,“我”和老大爷都很着急,也很无奈,你能通过朗读体现出来吗?

  请同学再读第3自然段。

  抢钱者将钱送回,手中钱不少反多――“喜”的快乐。理解4~6自然段。

  方法一:走进课文中的角色,亲身体验。

  1.如果说,钱被人抢了,肯定是一件坏事,如果是你,你会有什么样的心理?(真倒霉、怨天尤人、骂这些人不道德、希望警察出现……)

  第4自然段中,抢后的行为,似乎让我们感到了不同,你发现了吗?

  请学生找到相关语句画出来,再读一读。

  老师点拨:抢后不跑,反而朝老大爷走来,这不是真正的“抢”。文章后半部分,“抢”字加上了引号,请你读一读课文后面的部分,说说你对这个“抢”字的理解。

  师小结学生的回答:当钱在风中飘的时候,任何人的犹豫可能就是老大爷的损失,只能先付之于行动,把钱拿到手里。这时的“抢”是对老大爷的帮助。这个“抢”让我们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帮助。

  2.如果你是那位老大爷,当时你会怎样说?怎样做?你的脸上会有怎样的神情?

  (体会文章通过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的描写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站在旁边的“我”,此时又是怎样的心情呢?

  方法二:通过朗读,感受欢乐。

  能挽回损失,是老大爷的幸运,他遇到了那么多好心人,更有意思的是第5自然段,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当时那欢乐的场面。

  小组分角色读第5自然段。老师请一组同学为大家朗读。

  此时的“我”,文中用了一对反义词来描写心情:

  大家会找到:沉重――轻松

  你能试着用这两个词,表达一下作者的心理活动吗?

  板书:抢“抢”

  沉重――轻松

  (三)精添结尾,体会作者心情

  这也许是“我”意想不到的结果,当紧张的心情放松后,“我”一定有话想说,“我”会说些什么?请你用“我真想说”为课文写个结尾。再读给小组同学听。

  (四)拓展延伸――联系社会现象,发表个人观点

  文中讲述的真实的故事,是否给我们一些启迪呢?在今天的社会中,你有很多所见所闻,请结合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

  (引导学生弘扬正气、帮助他人、懂得关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四年级语文优质教案 篇12

  【设计理念】

  针对《搭石》这篇景美、境远、情深的课文,采用以情境体验为核心,以朗读指导为重点的?导读、练读、评读、赏读?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对文本的"咬文嚼字",力求嚼在经典之处,运用“根据语境判别多音字的读音”、“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抓住关键词语体会画面的美并读出画面的美”、“创编诗歌提升朗读积累语言”“读文句想画面”等学习语言文字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努力体现语言回归课堂这一特色。

  【年段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默读;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关键词句,能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初步感受文章中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本课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3、积累文中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点】

  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一)激趣导入:

  (课前听欢快的音乐)老师:快乐的心情你准备好了吗?带着这份心情,我们来到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课件配乐,师旁述)同学们请看,这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这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郁郁葱葱的树木,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以及散落在小溪边的风情民居,但让作者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

  (二)复习旧知:上节课我们已经熟读了课文,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搭石?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复习旧知,是为了从整体入手,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认识搭石,寻找美

  (一)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脱鞋绾裤)理解“绾”。

  (二)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你体会到了什么?再读什么是搭石。

  (三)读了课文,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自由答。

  (四)你们说得都不错,和作家的心是相通的。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有一个描写搭石很美的句子,找一找。

  生:“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师随机板书)。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意在找出学习课文的切入点,切入点找准了就能统领全文,学生的读、疑、析、议也能轻易激出来了。)

  三、重点精读,品味美

  老师:搭石是怎样的一道风景呢?咱们按课文的叙述顺序来交流交流。

  (一)品味“摆搭石”的'美

  1、你觉得这句美,美在哪?生自由谈自己感悟的美。找你的好伙伴一起来读读。

  2、(出示关键词)感受老人摆搭石的美,师读带点的关键词,生接句读。

  3、当老人急着赶路,却发现搭石不稳时,他会怎么想呢?指名说。

  4、多么淳朴善良的老人啊,他不仅这样想着,还这样做着:(课件出示句子)

  他首先(),接着(),然后(),他深情地(),仿佛()。

  5、你从老人的身上感悟到了什么呢?指名说:奉献美

  (随机板书:奉献美)

  6、想读出奉献美的同学,和老师一起来读读吧!(师带生读)

  (二)品味“走搭石”的美

  1、一行人走搭石

  (1)指导读准“行”、“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这些字词。

  (2)你们从哪儿体会到这幅画面的美呢?生自由说。

  (随机板书:协调美)

  (3)理解“协调有序”:小组模仿走搭石。

  (4)“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在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生谈感受到的美,深情朗读,重点体会“绰”字。

  (5)指名朗读此句,其余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6)推荐同学朗读“走搭石”的小诗,师评价总结:的确是家乡的一道风景。

  2、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

  老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的句子。

  (1)你们从哪儿体会到这幅画面的美呢?生各抒己见。

  (2)重点体会“让对方先走”,感悟每一位乡亲都是这么做的,都具有谦让的美德。 (随机板书:谦让美)

  (3)请两位学生上台模仿走搭石,体验谦让美。

  (4)分两个大组朗读这几句话,读出感情。

  3、青年人和老人走搭石

  (1)“青年人”和“老人”来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生答。引导多读此句,说说哪个词打动了你?

  (2)师生角色扮演“青年人”和“老人”走搭石。

  (3)体会“理所当然”,感悟乡亲们的美好感情,更是家乡的一道风景。

  (随机板书:助人美)

  (三)展开想象,自由说句式:假如遇上……来走搭石,……。

  (四)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过渡:还有很多的“假如”,淳朴的民风已经在你心中播下了种子。真是石如其人啊!这样的搭石和这样的乡亲,构成了一幅美妙的画卷!让我们读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2、在反复的朗读中,悟出无私的搭石正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写照,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

  3、总的感悟搭石默默无语的奉献美。

  (随机板书:爱)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抓住重点段、重点词句反复品读,在读读悟悟、想象说话、角色扮演等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学生体会了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也体会到了课文表面写的是搭石无私,其实赞颂的是乡亲们的默默无闻与无私奉献。)

  四、拓展延伸,联系生活

  老师:是啊孩子们,搭石这么小的事物中都饱含着美,我们从这篇美妙的文章中发现了作者善

  于观察的好习惯,你发现我们身边有美吗?你发现了怎样的美呢?

  (生自由说自己发现的生活中的美。)

  (设计意图:把课堂延伸到我们的生活中,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观察,去发现身边的美,说说身边的美,培养了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能感受到文中的人性美,更能感受到生活中身边的人性美。)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老师:同学们,课文中的美和我们所说的美,其实都是爱的体现。让我们以美的心去对待他人,以美的语言去温暖他人,以美的行动去感动他人,我们将会发现世界处处充满爱,人生是如此的美好!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激情总结让学生的情感得到感染,得到升华。)

  六、作业布置

  小练笔:写写自己发现的平凡事物中的美。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让学生能活学活用,运用文中的写法,抒发心中的情感,积累并学习运用优美的词句,真正起到训练学生语言文字的作用,彰显语文特色。)

  七、板书设计

  21搭 石

  奉献美

  家乡的一道风景 协调美 爱

  谦让美

  助人美

  结语:教案是老师在开展教学工作前准备好的材料,是辅助教师教学的一种材料。以上就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四年级语文搭石教案全部内容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四年级语文优质教案 篇13

  【教材分析】

  本次“语文园地三”主要内容是交流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认识几个古代文人;学习生字;了解描写颜色的短语;学会仿写新诗;积累理解几句名言。重点是练习写诗歌片段,理解并积累名言。

  “语文园地三”中的“交流平台”主要培养学生赏析现代诗歌句子所表达的情感的能力,从例句的感知到方法的指导,层层深入:“识字加油站”从大家熟知的古代文人入手,对汉字进行识记:“词句段运用”中主要对描写颜色的句子进行积累,难点是仿写小诗,指导学生赏析例句特点并进行总结练习:最后在“口积月累”中对关于“诗”的名句的认知和积累,这些都体现了对认知能力和积累能力的考察,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多发现,多积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目标】

  1.与同学交流学习现代诗歌的感受。

  2.能在了解古代文人的过程中,认识“屈、渊”等10个生字。

  3.朗读并与同学交流描写颜色的句子,感悟写法。

  4.诵读诗句,了解特点,并尝试仿写。

  5.积累名言。

  【教学重难点】

  朗读并与同学交流描写颜色的句子,感悟写法;诵读诗句,了解特点,并尝试仿写。

  【教学策略】

  1.教学“交流平台”时,结合本单元诗歌,交流学习诗歌时的感受,初步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2.“识字加油站”列举了8位古代文人,主要让学生在了解这些古代文人的同时会认10个字。

  3.对于“词句段运用”第一题,让学生与同学交流,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其作用。第二题指导学生在读熟诗句的基础上,注意诗句中加点部分的语言特点,再尝试仿写。

  4.“日积月累”中,让学生读熟有关诗歌的名言,进一步了解诗歌的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与同学交流学习现代诗的感受。

  2.能在了解古代文人的过程中,认识“屈、渊”等10个字。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交流平台

  1.导入新课。

  (1)师导入:我们为什么要学诗?因为“人本来就是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受到了真善美的熏陶。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有什么收获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栏目看看吧!

  (2)板书课题。(课件出示:语文园地“交流平台”)

  2.引导生读对话,适时提问。

  (1)生自由、轻声地读教材中几位小朋友的对话。

  (2)交流第一句。

  ①师引导:第一位小朋友告诉我们诗歌有什么特点呢?

  ②预设: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很有节奏感。

  ③出示课件。

  我很喜欢本单元的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很有节奏感。

  ④师引导:哪些诗句让你感觉朗朗上口、悦耳动听,有节奏感?能为大家读读吗?

  ⑤生读诗句后交流。

  (3)交流第二句。

  ①师引导:第二位小朋友解锁了诗歌的什么“密码”呢?

  ②预设:诗歌表达诗人的感受,有丰富的想象,语言表达独特。

  ③出示课件。

  诗歌常常表达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因此,语言表达也很独特,如,阳光是“绿的”,寂静是“朦胧的”,小草“炫耀”着新绿。

  ④师:你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吗?

  ⑤生交流。

  (4)交流第三句。

  ①师引导:第三位小朋友有什么收获呢?

  ②预设:诗歌往往饱含着真挚的'情感。

  ③出示课件。

  诗歌往往饱含着真挚的情感,如,“永不漫灭的回忆”和“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让我体会到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依恋。

  ④你还从哪些诗句中体会到诗人真挚的情感?

  预设1:“赤着脚,携着手,踏着新泥……”中,体会到诗人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预设2:“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中,体会到诗人对白桦的赞美与崇敬。

  3.延伸拓展。

  (1)出示课件《太阳喝醉了》。

  (2)生自由读诗后与同桌互相交流,运用学到的方法说说感受。

  (3)全班交流,适时评价。

  示例1:运用拟人的手法,极具想象,把太阳想象成喝醉的人。

  示例2:读起来特别有味道,难怪有人说:现代诗,是语言的音乐,读着这样的诗,觉得很放松。

  【设计意图】

  “交流平台”栏目是对本单元内容的回顾,教学时重点从感官描写这个点出发,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情感,联系课文内容加以运用。适当拓展,出示一首小诗让学生诵读体会,以加深学生对现代诗特点的理解。

  板块二

  识字加油站

  1.认识加拼音的字。(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1)生自由认读。

  (2)师指名认读,相机正音。(重点检查“渊、仲、禹、孟、甫”)

  (3)指导书写“韩、禹”2个字。(课件出示笔顺书写视频)

  (4)生在田字格中练写。

  2.了解古代文人。

  (1)师引导:你了解这些古代文人吗?

  (2)生交流课前查找的相关资料。

  (3)课件出示文人资料。

  3.了解文人的代表诗句。

  (1)师引导:你读过他们的诗句吗?

  (2)师指名交流。(课件出示诗句)

  【设计意图】

  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贵有疑,所以在识字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记住生字,适时指导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朗读并与同学交流描写颜色的句子,感悟写法。

  2.诵读诗句,并尝试仿写。

  3.积累有关诗的名言。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词句段运用

  1.导入新课。

  师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组古代文人,这节课我们在“词句段运用”中去学习一组描写颜色的句子吧!

  2.交流描写颜色的句子,感悟写法。(出示课件)

  (1)师指名读句子,相机强调带点的词句读重些。

  (2)师:读带点的词句时,你有什么发现?(预设:这些词句都是描写颜色的)

  (3)师:你还有什么发现?(生自由读句子,交流讨论)

  示例1:第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白桦的高洁。(相机出示:拟人高洁)

  示例2:第二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不仅写出了雾的颜色,还突出了它的轻、薄。(相机出示:夸张轻、薄)

  示例3:第三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绿得娇嫩、黄得蓬勃、蓝得醉人”不仅写出颜色的程度深,还让人感觉那草滩、菜花、湖水是多么富有生机啊!(相机出示:排比富有生机)

  示例4:这样描写颜色,不但使句子生动优美,而且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我也要学习这种写法。

  (4)拓展延伸。师:你还读过哪些描写颜色的句子?(生与同桌讨论、交流)

  示例1:《白桦》第2节: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

  示例2:《绿》第1节: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

  3.朗读诗句,仿写句子。(课件出示诗句)

  (1)师引导:你认为诗中加点的部分有什么特点?

  (2)预设:是作者意象的罗列,不是简单的重复。

  (3)师:你欣赏哪首诗?为什么?

  (4)示例:我喜欢第一首诗。因为这首诗描写的是生活中的画面,表达的是作者的真实情感:对母亲、对童年的美好回忆。读着这首诗,脑海中不禁浮现作者童年在园中、在月下玩耍嬉戏的情景,浮现她坐在母亲的膝上撒娇、听故事的画面。

  (5)仿写诗句。

  ①师引导:读着读着,我们发现原来写诗并不是什么神奇的事,你也可以学着写,就是写平时生活中的一些事,只要我们有一颗童心,能够大胆想象,锤炼语言,就可以写出有趣的诗。

  ②生仿写,师巡视指导。

  ③全班交流。(课件出示仿写范例)

  这些事——

  爷爷的年龄,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写在脸上的皱纹里;

  冰冷的雨中,

  马儿的年龄,

  温暖的双手,

  嚼在嘴里的牙齿里;

  父亲的怀抱。

  树木的年龄,

  藏在肚子的年轮里。

  【设计意图】

  此板块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句子的特点,并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以运用,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板块二

  日积月累

  1.师引导:读着我们自己创作的小诗,才发现原来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学习诗歌,不但丰富了我们的知识,还愉悦了我们的心情。诗歌不但能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还教会我们许多。让我们一起走进“日积月累”,读读关于“诗”的名言吧。

  2.课件出示课本中的名言。

  3.朗读名言。生自由练读;师指名读后全班齐读。

  4.引导理解名言。

  (1)师引导:读了这些名言,你对“诗”有了哪些新的理解?

  (2)生交流。

  示例1:诗是鼓励人们奋发向上的。

  示例2:诗是有节奏的,是语言的音乐。

  5.背诵名言。

  6.拓展延伸。

  师: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诗”的名言?(相机出示课件)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苏轼

  诗品出于人品。

  ——刘熙载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张舜民

  诗人是描绘心灵的画家。

  ——迪斯雷利

  诗必兼才、学、识三者。

  ——方东树

  诗以神韵为心得之秘。

  ——翁方纲

  诗歌是艺术的女王。

  ——托·斯普拉特

  诗是成熟的理性。

  ——歌德

  7.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不仅在“识字加油站”中认识了许多古代文人,了解了他们的代表诗句,还通过“词句段运用”学到了描写颜色的方法,尝试着写诗,积累了许多有关诗歌的名言。希望通过学习,同学们能在诗歌的海洋中尽情徜徉,读更多的诗,了解更多有关诗歌的知识。

  【设计意图】

  此板块通过收集、交流关于“诗”的名言,运用反复诵读、讨论探究等方法进一步了解现代诗,达到了积累的目的。

  【教学反思】

  充分利用“交流平台”中的对话,指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阅读实践活动,充分地了解诗歌,学会发现诗歌的更多魅力,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一幅幅美的画卷。当诗歌中的这些美触动他们敏感的心弦时,他们会欣然产生写诗的念头,在词句段仿写时,一首首充满童趣的小诗悄然流淌在他们的笔尖。

  在“词句段运用”的教学中,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带领学生进入“词语的感性世界”。通过色彩丰富的词语教学,用色彩装扮语文课堂,我们看到了另一道靓丽的风景。

  教学“日积月累”不是单纯地要求学生背诵,而是让学生透过这些有关“诗”的名言,对诗歌有更多的了解,再让学生谈体会,体会诗“美”在哪里,“情”在何处。

  四年级语文优质教案 篇14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叙述导入:有一个寒冷的冬天,北风刮得很猛烈,这时,我骑车撞到了一位老人,手里的钱刮跑了,这可怎么办?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看看到底老人怎么办?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字音是否读的准确。

  2、检查生字读音

  3、再读课文,边听边把自己不懂得问题画出来

  4、质疑解疑

  二、激情引趣,设问引思

  1、指名读2-3自然段

  边读边想,从这里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指名回答

  [板书]

  老人 着急 我 沉重

  2、分角色读

  为什么老人会这样呢?

  想像没有钱,老人的生活会怎样?

  注意老人的表情,读出老人的心情

  三、自主探索,分层指导

  1、默读4-6自然段。

  边读边想,事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我的沉重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了?

  2、听录音读,边听边画出表现人们神态变化的句子来,小组内读读

  3、小组之间交流一下你们的看法,把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说一说?

  结合两个“抢”,谈谈人与人之间真诚互爱的美好品德

  4、全班交流。

  5、说说你学到了什么?

  6、指导朗读:有关描4、5、6段

  7、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迁移拓展,自主发展

  朗读全文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总结课文

  [板书]

  互爱

  假如这件事发生在今天人们会怎样做?

  说一说,写一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定学生朗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

  2、用“轻松”“沉重”说一句话。

  二、交流讨论

  1、小组合作运用假如这件事发生在今天人们会怎样做?

  2、教师参与各小组的学习交流,适当给予指导帮助,

  3、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记叙的?

  4、总结课文

  用所学的字组词并造句,积累词语,练习口头表达。

  当堂听写生字,检查识字、写字效果

  必做:假如这件事发生在今天人们会怎样做?

  说一说,写一写

  选做: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这样的故事,找出来讲给小伙伴们听。

  板书:

  过路行人:“抢”——〉“还”

  钱被风刮跑以后 老大爷:“迟疑”——〉“肯定” 人与人互助互爱

  “我”:“沉重”——〉“轻松”

【四年级语文优质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优质教案01-06

四年级语文优质教案02-14

母爱语文优质教案02-17

四年级语文优质教案14篇02-15

小学语文优质课教案07-25

小学语文优质课教案13篇02-28

小学语文优质课教案(13篇)02-28

四年级优质课《幸福是什么》语文教案03-03

三年级语文优质教案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