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3-04 10:05:41 小学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六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六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唐代诗人孟浩然南下吴越,一路观光游览,曾在建德江停舟过夜时写下了一首久诵不衰的绝句:“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当时,诗人远离家乡,在外漂泊,自然会有些离愁别绪,那“新愁”又指的是什么呢?原来,这跟他以前的一段经历有关。

  孟浩然曾经奔赴京城,想得到朝廷的重用,也好施展平生抱负。他经大诗人王维的.举荐,受到了唐玄宗的召见。在唐玄宗面前,孟浩然一展所学,朗诵了几首自己十分得意的诗。哪知唐玄宗听着听着,突然变了脸色……

  原来,孟浩然的诗中出现了“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的句子,意思是说我没有什么才能,英明的君主弃置不用;我身体多病,老朋友也一个个疏远了。这岂不是在抱怨皇帝吗?唐玄宗很生气地说:“我没有弃你,是你自己不争气,没有上进心罢了!”这样,孟浩然求官不成,还碰了一鼻子灰,因吟诗闯了祸,被唐玄宗逐出了京城长安。

  孟浩然只好离开长安,南下吴越游玩。在这样的心情之下,他哪里会有心思去欣赏秀丽的风景呢?想想自己满腹才学,却前程无望,而今又作客他乡,怎能不平添一些“新愁”呢?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用“商量”说一句话。

  3、通过学习能知道小动物过冬的有关知识,体会小动物之间的相互关心。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表演。

  教学难点:

  知道小动物的过冬方式不一样,并能加上动作把小动物过冬的方式表演出来。

  教学准备:

  头饰、小黑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动物过冬》这篇课文,认识了哪三个小动物?(指名答并在黑板上贴图片)

  师引读:青蛙、小燕子和小蜜蜂是好朋友。他们常常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过得很快乐。想和他们做好朋友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在唱什么歌吧!

  2

  (点击出示背景图加生字卡。)

  齐读生字,开火车读并组词。

  二、精读

  (一)教学第二自然段

  1、师过渡:你们真是小动物们的好朋友,可是转眼间,秋天到了(点击出示第二自然段文字加背景图)秋风刮起来了,天气渐渐凉了。一天,三个好朋友又聚在了一起,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呀?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3、出示“商量”,读。小动物在商量什么?

  4、师:前两天我们几个老师还在一起商量校运动会的仪仗队该用什么形式呢!

  还有,过两天我女儿就要生日了,我和她爸爸也在商量今年该给她买什么生日礼物。

  5、小朋友,你有没有和谁商量过什么事?指名说。

  (二)教学第3-7自然段

  1、师过渡:你们作为小动物的好朋友,想不想和他们一块商量商量?自己读读3-7自然段,等会儿说说你们知道了什么?

  2、指名交流,他们过冬的方式一样吗?

  3、师:那他们到底是怎样过冬的呢?先来看看小燕子的过冬方式吧!

  1)(点击出示第三自然段和背景图)谁来读一读这一自然段?

  指名读。燕子的话你听懂了吗?

  自己再读读,找一找文中哪些词句告诉我们小燕子是怎样过冬的。

  2)

  谁来说一说燕子是怎样过冬的?指名答。

  3)

  指导。小燕子为什么要(点击)“飞到南方去“?(点击“暖和”“很多虫子”)

  4)出示:“暖和”,一起把这个词读一读。你是怎样理解这个词的?

  5)是啊!冬天南方比较温暖,虫子也比较多,所以小燕子就飞到南方去了,谁愿意来当当小燕子向大家介绍一下的?(飞上来)指名读。

  还有谁也想当小燕子的,就让我们一起读读吧。

  6)师总结:小朋友,刚才我们读了读课文,找了找文中的词语,最后又有感情朗读了课文,学懂了小燕子是怎样过冬的?

  想不想看看青蛙和小蜜蜂是怎样过冬的.?

  4、先来找一找课文哪一个自然段讲了小青蛙是怎样过冬的,写小燕子的在哪一自然段?

  1)下面,就请四人小组在这两个自然段中任选一种小动物的过冬方式,读一读句子,找一找有关词语,最后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教师巡视,并发放头饰。)

  2)小青蛙是怎么过冬的呢?哪一小组来交流一下?

  谁先读一读句子?(点击出示第5自然段)你们组找到了哪些词?(根据学生回答点击重点词:“吃得饱饱的”,“睡上一大觉”)青蛙吃得饱饱的会是什么样的,谁能学学它的样子读一读句子?

  是啊,青蛙吃饱了就钻进泥土里舒舒服服地睡上一大觉,这一觉呀一直睡到了什么时候?(理解“来年春天”)还有哪一组也是学习小青蛙的,那就一起来读读句子,让你们的好朋友们一下子就知道你的过冬方式?

  (师走到戴小燕子头饰的学生身边)问:小燕子,你想不想知道你的好朋友青蛙是怎样过冬的?那就请你来问问青蛙吧?(点击出示第四自然段)

  你是怎么称呼小青蛙的?(你真有礼貌!)哪只青蛙愿意回答它的?指名分角色读。

  还有谁想当燕子的,谁当青蛙?请到台上来表演。(学燕子和青蛙的样子)

  男女生合作读。

  师:知道青蛙是用什么方式过冬了吗?老师也想当当小燕子(戴头饰),你们一起当当青蛙回答我好吗?(师生合作读)

  3

  )师过渡:冬天到了,我还有一个朋友小蜜蜂在哪里呀?(边说边找,:噢,在这儿呢!还有的在哪儿呀?学习蜜蜂的小组让他们戴上头饰。)

  师问:(点击出示第五自然段)“蜜蜂妹妹,冬天地上都是冰雪,没有鲜花,你怎么生活呢?”

  (点击出示第六自然段,指名读2-3

  )。我懂了,你们听出来了吗,蜜蜂是怎样过冬的?(根据学生回答,点击重点词:“采了很多蜜”,“藏在蜂巢里”,“一个冬天”)我们一起把句子读读。

  师小结:蜜蜂真勤劳,它早早地把蜂蜜采好,藏到蜂巢里,这样就能过个安稳的冬天了。

  哪只小燕子也想问问蜜蜂的?说话可要有礼貌呀!谁来回答?分角色朗读。

  4)三个好朋友过一段时间就要分开了,多么舍不得呀,于是他们商量好之后,有了一个约定,这是什么约定呢?(点击出示第七自然段)我们一起读一读。

  三、分角色朗读全文。

  1、师:这三个小动物多要好啊,有朋友的日子真不错!下面让我们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好好读读,等会儿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

  2、指名分角色表演。用“我是(),冬天快要到了,我()”来说一段话。

  五、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三种小动物的过冬方式。小燕子是(贴板书:飞到南方去)过冬,到第二年春天再飞回来,这种过冬方式叫(贴板书“迁徙”读)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也用这种方式过冬的?小青蛙的过冬是吃得饱饱的,(贴板书钻到泥土里),美美地睡上一觉,这种过冬方式叫“冬眠”(贴板书),看看下面的图片,你知道谁要冬眠吗?(点击出示图片)那小松鼠和小蚂蚁又是怎样过冬的?对了,它们和小蜜蜂一样,非常勤劳,早早地把粮食准备好,(贴板书:备粮、藏在自己的家里),这样就能过一个舒舒服服的冬天了。

  2、你们还知道其他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吗?指名交流。

  3、是啊!动物过冬的方法还有很多,小朋友只要多去收集,多做有心人,一定会掌握更多的知识。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小动物过冬》第二课时教案之一,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理清脉络

  3、学习理解词语的方法

  二、教具准备: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由生字“宿”导入,揭题

  板书“宿”,师:认识这个字吗?你能组哪些词?哪个词是“夜宿”这个词中“宿”的意思?

  晚上住宿就是“夜宿”,昨天你们夜宿在哪?外出旅游一般夜宿何处?古时候把旅馆叫做客栈,有位古人出门在外不夜宿客栈,却夜宿古寺,这位古人就是—李时珍(板书课题)

  学生介绍李时珍。

  师:《本草纲目》在课文中简称《本草》,李时珍写《本草纲目》三次易稿,前后花了近三十年时间,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其中的一幕。

  (二)听课文范读,要求听准字音

  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三)检查

  1、认读生字词: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药材

  师徒俩

  灰尘

  断垣残壁

  青苔

  破庙

  呃逆

  生嚼涎滑

  生嚼无涎

  前不见村,后不着店

  2、将词语顺序打乱,重新排列

  师徒俩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破庙

  灰尘

  断垣残壁

  青苔

  药材

  呃逆

  生嚼涎滑

  生嚼无涎

  学生认读,找找排列有什么规律

  找一找这些词语中有哪些词语不理解

  再读课文,在文中划出不理解的词语所在的句子。(四句话)

  (四)李时珍过着怎样的生活呢?出示第一句(课文第一段)

  1、“饥餐渴饮”什么意思?再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与此相关的内容。

  出示句子“庞宪用陶碗.......啃干粮”

  读句子,你觉得李时珍吃得怎样,喝得怎样?“饥餐渴饮”(吃不好,喝不好)(联系上下文可以使我们对词语的'意思理解的更准确。)读句子,读出意思。(板书:饥餐渴饮)

  2、用同样的方法理解“晓行夜宿”的意思。

  默读课文,划出文中相关语句。

  出示“这天……晚上到哪里住宿呢?”

  这句话写出了“晓行夜宿”中哪一部分的意思?这么晚他们才找地方投宿,试想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又会干什么?这就叫“晓行夜宿”。

  这种情况可以说在这对师徒身上经常发生。读句子,再读问句。

  3、再读第一段话

  (五)第二句(第4节第一句)

  李时珍夜宿古寺,这是怎么样的一座寺庙呢?指名读句子

  “断垣残壁”这个词语的理解难点在哪?

  理解“垣”,理解“断垣残壁”(通过,理解关键字,帮助理解词语)

  可以用什么词语形容这座古寺呢?

  朗读。

  (六)在这样一座破庙里李时珍简单地吃过晚饭,又干什么了呢?快速在课文中寻找答案,用文中的语言回答。(板书:记下寻访所得)

  出示第三、四句(11小节和12小节最后一句话)

  “刀豆子......呃逆”

  “他接着往下写......无涎......”

  1、你可以通过什么方法理解词义呢?

  2、汇报结果

  (、结合生活实践......)

  3、出示句子:

  1)忍冬花.......

  2)胭脂草......

  3)刀豆子......

  4)鸡肠草......

  学生正确读句子。

  介绍:《本草纲目》一共记载了1892味药,李时珍就是这样一边察访药材,一边及时记下所得,终于完成了这一巨著。

  (七)这节课学到这你有了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八)再读生字词

  (九)生字描红

  (十)作业

  收集常见中药名称及药效

  板书:

  16、李时珍夜宿古寺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理解新词。

  2、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吹泡泡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欢乐。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冰心写自己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吹肥皂泡泡的童年趣事。表达了冰心对自己童年时代快乐生活的留恋之情。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吹泡泡的,体会冰心奶奶是怎样仔细观察事物,把吹泡泡的过程写清楚的。

  教学方法:以读代讲法、图文结合法

  教学过程

  一、出示插图,导入新课。

  观察画面,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的心情怎么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二、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

  说说自己喜欢吹泡泡吗?为什么喜欢吹?

  2、分自然段读,并说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组织讨论。

  ⑴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⑵说说为什么喜欢?

  ⑶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⑷理解句子。

  三、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词:齐读生字、词卡片。

  2.强调易错字: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冰心奶奶是怎样把吹泡泡的过程写具体、写清楚的。

  2、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教学方法:以读代讲法、图文结合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检查复习生字词。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看看作者小时候是怎样玩吹泡泡的,在书中圈圈画画,做上记号。

  2、学习“吹泡泡”的语句,理解词语意思,体会作者用词正确。

  ①出示吹泡泡的句子后,谈谈哪个动词用得好?为什么用得好?练读句子,体会用词的准确。

  ②通过填空练习理解:“慢慢地”吹、“轻轻地”一提、“慢悠悠地”在空中飘游、“轻轻地”扇,用词准确。

  ③感情朗读吹泡泡的句子。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自主学习:你最喜欢的哪种泡泡,为什么喜欢?

  2、学生汇报交流。

  3、指导朗读。

  四、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自由读文,思考:冰心奶奶小时候为什么最爱玩吹泡泡的游戏?

  五、练习背诵4、5自然段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憧憬和为此作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教师提问:①你见过什么灯?它们的形状是怎样的?分别用在什么地方?②这些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如果没有这些灯,生活会是怎样的?有了这些灯生活又变得怎样?

  (学生联系实际,在说的过程中已经对“我”漫步天安门广场感到“光明”和“温暖”有了具体的认识。)

  二、理清课文脉络。

  1.读课文,弄清人物间的关系。

  2.读课文,通过填空弄清火光与灯光的关系。

  (1)战斗间隙,郝副营长划着______,借着______看一本书,书上的插图画的是______。他充满了对未来的______。

  (2)守敌的围墙被炸开一个______,突击连马上______,后续部队在黑暗里______,在这______的时刻,郝副营长划着火柴,点燃了______,______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3)战斗胜利了,现在孩子们能够在______学习,可他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______。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使学生体会到微弱的火柴亮光使郝副营长对灯光充满了无限的向往,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用点燃那本书的微弱火光照亮了通向胜利的道路,也照亮了他人生最光辉的`时刻。)

  3.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三个“多好啊”的句子,加以体会。

  (1)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对天安门广场“灯光”的赞叹,引起“我”的回忆。)

  (2)“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郝副营长看了书中插图后,对图上的孩子能在灯光下看书深感羡慕)

  (3)课文第七自然段。(说这话的依然是郝副营长,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三、指导朗读(指读、组内读、齐读等形式)

  1.指导学生读回忆部分(3——11自然段)。

  郝副营长的话要读出沉思、询问、回忆、憧憬的语气;

  激战部分要读出“猛烈”、“着急”;

  战斗结束部分,语速放慢,读出对战友无限崇敬之情。

  2.指导朗读课文首尾段。

  这部分总的基调是流畅,读出对战斗深沉的怀念。

  3.感情朗读全文。

  四、延伸拓展

  1.简介作者,鼓励课外阅读。

  2.写出学习本文后的感想。

  五、布置作业

  鼓励学生课外阅读《七根火柴》、《三人行》。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的宽广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学习先烈无私奉献的精神。难点是理解作者由具体的事物而产生的联想。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时理解和感悟郝副营长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回报社会的思想感情。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

  1、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学习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2、理清课文条理,了解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抓住“飞”和“夺”,通过理解红军“抢时间”和“攻天险”两部分,体会到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1、投影天险:两岸高山峻岭,大渡河水流湍急,涛声震耳欲聋,铁索桥在风中摇荡。

  教师引语: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北上必须夺取的泸定桥。(板书:泸定桥)于是,为攻夺天险,长征中一场最为悲壮的战斗打响了!(板书:飞夺)

  2、昨天,我们很多同学都提前预习了课文,现在让我们再一起走进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吧!请同学们打开书122页,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围绕课题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讲的?并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二、自读自悟,交流汇报

  1、课题“飞夺泸定桥”中关键词是什么?“飞”、“夺”各是什么意思?

  2、通过刚才的阅读,谁能围绕课题来说一说课文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讲的?

  教师随机板书:抢时间攻天险

  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主要写了红四团28日早上接到紧急命令,经过一天一夜的急行军赶在敌人前面,攻下天险泸定桥,消灭了守城敌人,获得胜利。

  3、同学们,在刚才读课文中有问题吗?现在可以把你们读书思考后仍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但要注意,看谁提的问题质量高。

  学生可能会提出:

  为什么说“抢在敌人前面,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敌人为什么要喊“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课文本来应该主要写攻天险泸定桥,作者为什么要用较多篇幅写时间紧迫、路途艰险和泸定桥令人胆寒这两部分内容?

  ……

  刚才大家提了很多很不错的问题,咱们随着课文的阅读,看看能不能自己解决,如果不能解决或者老师遗忘了的话,你们最后再提出来,好不好?

  4、现在,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说“抢在敌人前面,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请同学们读一读有关段落,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够自己解决。(学生读书思考)

  谁为说说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学生谈看法。(学生可从天险角度、敌人情况、时间紧、路程远、任务重等方面说)

  同学们真了不起,自己就能把问题解决了。

  三、体会“抢时间”,初步释疑

  1、请大家再读读第4、5自然段,思考:红军战士是怎么抢时间到达泸定桥的?

  ①用“——”和“~~”分别画出红军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怎样克服困难的?

  困难:A、高山峻岭;B、敌人阻击;C、一整天没吃饭;D、对岸敌人出现火把;E、下雨火把被浇灭。

  克服:A、翻山越岭;B、击溃敌人;C、忘记饥饿和疲劳;D、点火赛跑;E、冒雨前进;F、智斗敌人;G、敌宿营,我照进……

  ②说一说在你的心目中,这是一支怎样的红军队伍?

  学生谈看法,结合所画的句子来说。

  如:机智——与敌人的对话;

  顽强——克服重重困难:山高路远、忍饥挨饿、冒雨摸黑、与敌作战;

  ……

  2、和同桌一起配合读一读,把红军的英勇顽强读出来。

  3、我们大家来试一试,女生来读描写困难的句子,男生来读红军英勇地克服困难的句子。(男女生轮读)

  四、体会“天险”,深入释疑

  1、老师发现同学们提出的另外几个问题,都与天险泸定桥密切相关,那就让我们读读第6自然段,看能否再次自己解决疑问。

  同学们,请你们边读边画一画表现泸定桥十分险要的词语,准备谈谈自己的体会。

  ①桥险: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一不小心,就有掉下去的可能)

  ②水急: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桥下水流湍急,掉下去必死无疑)

  ③敌狂: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过桥等于到敌人的枪口上去送死)

  如有同学在课前收集了关于泸定桥的资料,也可以请其读给大家听一听。

  2、小结。

  泸定桥险象环生、大渡河水流湍急、敌人凶狠嚣张。对于红军来说,真的是天险难越啊!同学们,老师很想和你们一起来读读这段,我们大家一起体会体会泸定桥的险,行吗?(教师引读:泸定桥离水面有十多米高……向桥下一看……桥对岸的泸定城背靠着山……)

  3、下面我们再回头来看一下刚才提出来的问题:为什么说“抢在敌人前面,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泸定桥这天险和对岸两个团的敌人,已很难攻打了,若再加上增援的两个旅,这场仗就更难打了。难怪课文里说“抢在敌人前面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五、体会“攻天险”,再次感悟

  1、红军历尽千难万险,终于抢在敌人前面到达泸定桥,但面对天险和敌人的防守,红四团是怎样攻打的呢?请同学们读一读第8、9自然段,看你对这支红军队伍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学生读书后讨论后汇报。

  学生可能会谈到:

  在“抢时间”那几段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红军的英勇顽强;在“攻天险”这两段中,我们可以更深地体会到他们的奋不顾身:失足落水会牺牲;枪弹打中会牺牲;烈火烧身会牺牲……可以说随时都会有生命的危险,但他们还是很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

  这是一支英雄的队伍:从团长、政委到二连、三连,都是那么不怕牺牲。

  最令人敬佩的是二连的22位英雄:他们是突击队员,课文写他们“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正因有了这些英雄们的舍生忘死,在泸定桥上才杀出了一条血路,才保证了战斗的胜利。

  ……

  3、体会得真不错。脚下是涛天巨浪,身边是枪林弹雨,桥头是熊熊大火,对岸是凶狠的敌人,红四团的战士们正是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爱,对敌人刻骨的仇恨,才使他们“飞”过了天险,粉碎了敌人的妄想,取得了长征中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让我们满怀着对英雄们的崇敬之情,一起来有感情地读读8、9自然段吧!

  4、学生充满激情地朗读8、9自然段。

  5、让我们回到1935年,再来看看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吧!

  录像:电影《大渡河》中“飞夺泸定桥”片段。

  6、看得出,同学们的心灵已经被这群舍生忘死的英雄深深地震撼了。战士们“攻天险”这些场面直接给我们展示出了红军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精神。那作者为什么还要描写时间紧、路途险和泸定桥令人胆寒呢?

  学生思考后可能会回答:写时间紧、路途险,更能表现出红军的英勇顽强;正因天险如此之险,居然被红军攻下了,才说明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六、总结全文

  1、同学们,学完了课文,现在能谈谈学了这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学生可从自己所体会到的课文的思想感情、作者的写作顺序等方面去谈)

  2、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3、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通过读书讨论,解决了自己提出来的问题,真能干!老师相信,通过学习这篇课文,红四团的高大形象一定会永远矗立在我们每个人心中!老师更相信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能像红军叔叔一样坚强勇敢!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01-26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02-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2-04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1-11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学语文《匆匆》教案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