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3-06 10:52:05 小学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锦集8篇

  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锦集8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略读课文,通过略读了解课文大意。

  2、理清文章的脉络,体会作者的写作思路。

  3、品味重点词句,理解题目“颤抖的羽毛”的含义

  4、结合课文,联系实际体会“自悟、自省”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品味重点词句,理解题目“颤抖的羽毛”的含义

  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体会“自悟、自省”的重要性。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一个淘气的孩子所干的一件淘气的事——“捅马蜂窝”,这节课还有一群淘气的孩子在等着我们去认识,他们又闯了什么?赶紧打开书,学习第三课。

  二、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读读课文,按照起因、经过、结果几方面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指名2~3名同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师生共同将内容概括为小标题并板书“美好愿望”、“捉鸡拔翎”、“捞鸡上岸”、“真诚弥补”。

  三、 深入探究,重点感悟。

  ⒈ 再读课文,说说大公鸡和“我”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出来的?

  生可能回答:大公鸡羽毛漂亮、动作敏捷、掉进水池时很可怜、很无助……“我”很淘气、做事不计后果、知错就改、懂得弥补自己的过失等等。并读出相关语句。师随机板书。

  ⒉ 指导朗读:用朗读把你的理解表达出来。

  生读找出的句子。

  ⒊ 如果你是本文主人公,会记住这次深刻的教训吗?

  (学生一定会记住,他们不会忘记大公鸡落水后害怕、无助的样子,他们明白好不容易换回的信任不能再失去。)

  ⒋ 想想课文的题目为什么叫“颤抖的.羽毛”?

  ⒌你觉得大公鸡应该原谅“我”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回答。

  四、总结升华。

  师:同学们真是有爱心的,宽容的孩子。我们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如果因为我们的错误伤害到了别人,我们就应该及时真诚地想办法去弥补自己的过失,这样就会重新得到别人的信任。

  五、 板书设计。

  3、颤抖的羽毛

  美好愿望 攀比

  捉鸡拔翎 后悔

  捞鸡上岸 愧疚

  真诚弥补 原谅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快。

  2.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3.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的内容,培养自读能力,并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既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先学后教

  1.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会获得许多的乐趣,但你有没有品尝过劳动的快乐?就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作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那他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槐乡的孩子》(板书课题)。

  2.课件出示“我会读”,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二、合作交流,整体感知

  1.配乐、配图朗读,整体感知。

  2.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长句、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3.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每个成员在小组里朗读一遍课文,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评选最佳选手。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披文入情,品读体验

  1.结合课文插图介绍槐树、槐花。

  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花和果实可以制黄色染料。花、果实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药。

  2.讨论:

  a.槐树什么时候开花?那花苞什么样的?文中又称槐花为什么?

  b.槐米有什么用处?

  c.课文哪部分介绍了槐米?

  读读相关的课文。

  3.出示重点段落并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槐乡的孩子,( )就和槐树结成了伴。槐乡的孩子( )槐树,( )海边的娃娃( )大海,山上的孩子( )石头。

  勤劳的槐乡的孩子是不会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的,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 )来的。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体会槐乡孩子的勤劳懂事。板书:勤劳懂事

  4.八月份,天很热,这炎热的天气大家都经历过,谁能描述一下这种情景。

  描述后读句子,交流感受,体会槐乡孩子的吃苦耐劳。(出示重点段落美读: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知了(指导学生读出天气的炎热);槐乡的孩子不怕热……就已经爬到小山了。)使学生感受到:天气这么热,可孩子们却不怕热,上山采摘槐米。可见他们能够吃苦耐劳。板书:吃苦耐劳

  指名读,评价,再读。

  5.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体会采摘槐米的快乐。(出示重点句、段来理解:1、男孩常常是爬到树上,用长长的钩刀一下又一下地削着槐米。2、一簇簇槐米落下来了……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板书:以苦为乐

  6.学习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体会槐乡孩子们的快乐。师出示课件,练习用“槐乡孩子的篮子里满载着________________,满载着________________满载着________________”说话。

  7.你喜欢课文中哪些句子。用笔画出来,练习一下多读几遍,然后全班交流。

  指名交流朗读,并且说说自己朗读的句子写什么内容,自己为什么喜欢。

  四、总结拓展

  1. 快乐不只来自于休闲、享乐,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没有劳动就不能享受,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一样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出示课件:配背景音乐欣赏诗歌《一片槐树叶》,愉悦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

  2.通过课文的诵读,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五、作业超市:

  1.你平时进行了哪些劳动(或活动),它们给你带来了什么收获和快乐?

  2.回顾自己在学校或家里参加某项劳动的经过再把它写下来。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内容简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写小星和同学们到植物园参观,农艺师李叔叔向同学们介绍了几种奇异的植物的事。通过本课的学习,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

  【设计理念】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教学目标】

  1.认识“嚼、醉、蚌”等生字,会写“园、导”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明白不同的植物奇异的地方各在哪里。

  【重点难点】

  1.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这几种植物奇异的地方是什么。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引出新课

  师: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同学们知道的奇异的东西有哪些呢?(学生自由说说)。今天,我们请农艺师李叔叔当向导,去植物园参观一下,看看那里有什么有趣的、奇异的东西。

  二、提出学习要求

  1.自由组合学习小组。

  2.初步认识本课生字。

  3.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音,读通顺。

  2.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从文中画出“会认字”和“会写字”。

  3.同桌互读课文,结合课文插图,想想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种植物。

  4.小组合作,自主识字。

  5.教师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卡片认读)。

  6.指导写好生字。

  (1)观察田字格上的范字,你认

  教案《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奇异的植物世界》教案》,

  为哪些字比较难写?难在什么地方?怎样才能写好?

  (2)学生写字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互相评价。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全文,找出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2.参观完植物园后,能不能说说你的感想?

  3.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的?小组合作解疑。

  五、课后交流,拓展延伸

  课后搜集有关奇异的植物的图片、资料。

  第二课时

  一、小组合作,交流评价

  把你搜集到的奇异的植物的图片、资料在小组内展示,互相交流,选出最好的向全班展示。

  二、自主学习,读中感悟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奇异的植物。

  2.从文中找出这几种植物,理解“奇异”的意思。

  3.小组学习,思考:这几种植物奇异的地方分别是什么?在文中画出来。

  (1)让学生在小组内自由练说,选出说得最好的学生向全班同学介绍。

  (2)师小结。

  4.引导学生理解:同学们见到这些植物时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样做的?体会这些植物的“奇异”。

  5.学生再自由读课文,思考:同学们按照什么路线去参观的。

  6.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7.课堂拓展。

  课文是按同学们参观植物园时行走路线的顺序来写的。在习作中,同学们应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来描写事物。

  三、指导朗读,积累词汇

  1.过渡:同学们见到不同的植物时感受是不一样的,课文分别用了什么词来描写的,请在文中找一找。

  2.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词的意思,并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如理解“奇怪”“惊叫”“好奇”等词的意思以及语气的变化。

  3.自由说说你喜欢哪些词语,并记住了哪些词语。

  4.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总结全文,拓展练习

  1.参观完奇异的植物园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在小组交流。

  2.自然界还有很多奥秘等着我们去了解,去探索。还有些什么呢?同学们可以课后找找课外读物,认真读一读,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3.你还知道哪些奇异的植物?说给大家听。

  教案《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奇异的植物世界》教案》,,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奇异的植物世界》教案-三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认识“锤、堵、获”3个字。会写“育、瓶”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成功、实验”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4、体会到做人要谦让,5、要有先人后己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实验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课前准备

  演示实验的课件。收集你所知道的教育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1、出示课题:一次成功的实验

  2、质疑提问:读了这个课题,3、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学生质疑的问题可能有:

  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什么人在作呢?又是怎么做的呢?为什么实验能取得成功呢?

  教师要以把以上问题写在黑板上。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2、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

  3、学生再读课文,4、用笔画出不5、容易读准、读好的词句,6、然后反复7、练读,8、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9、指10、名11、读课文,12、互相评价。

  13、课文是按照实验的先后顺序来叙述的,14、老师板书:实验之前、实验之时、实验之后每部分重点讲了什么?学生边读边想。

  15、组织交流。

  a.请三个学生分别朗读实验之前、实验之时、实验之后这三部分。

  b.再请三个学生分别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三部内容。

  三、精读感悟

  1、学生自读课文,2、想一想刚才提出的问题,3、你有哪些已经解决了?

  4、组织学生交流已经解决的问题。主要交流以下三个问题:

  a.什么人在做实验?

  b.教育家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

  c.教育家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

  在交流第二个问题时,教师可演示实验过程的课件。

  四、识字写字

  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这些生字。

  2、指3、导观察要求会写的`字。

  a.引导学生分析“绳、险、俩、堵”这4个左右结构的生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左窄左宽)

  b.引导学生分析“瓶、顺”这两个左右结构的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左右一样宽)

  c.引导学生分析“育、系、茶、危、索、获”这6个上下结构的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d.引导学生思考写左中右结构的“激”应注意什么。

  4、学生写字,5、教师巡回指6、导,7、注意即时评价。

  五、实践活动

  演示课文中这个实验的课件,鼓励学生课后与同伴一起做一做这个实验。

  第 二 课 时

  一、继续精读感悟

  1、这篇课文你还有哪些问题已经理解了?

  2、重点引导讨论“实验为什么能取得成功”这个问题。

  a.4人小组讨论。

  组长负责整理本组的意见,代表小组进行全班交流。

  b.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要抓住重点语句,如: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谈自己的看法。通过交流认识到,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一是小女孩具有舍已为人的精神,关键的时刻首先想到的是别人的安危;二是三个学生有合作精神,互相配合得很好。

  3、让学生再质疑,4、再释疑。

  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1、学生先试着自己读一读。注意体会不2、同3、人物不4、同5、的语气。

  6、小组内合作读一读。

  7、各小组毛遂自荐来读,8、其他小组进行评议。

  二、拓展活动

  请你写几句话来赞美一下课文中的这位小女孩。写好后和同学交流,也可贴在班级的黑板报上。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向课余生活安排得好的同学学习,安排好自己今后的课余生活,且认真执行计划。

  2.习作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写好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分享。

  3.发现一些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准确区别。

  4.读“认”,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5.熟读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6.积极参与展示活动,精心准备采用最好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课余生活。

  教学重点

  学习多音字,读读认认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口语交际和习作。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安排: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完成口语交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 我们的课余生活

  1.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族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安排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认真执行计划,这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充实而又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这乐趣与大家分享。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在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自己在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a.可以讲讲课间课后同学间开展的游戏、娱乐活动;

  b.可以讲讲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小制作、小发明、调查考察活动;

  c.可以讲讲自己读了什么好书,完成了多少万字的读书量,摘了多少卡片,增长的见识和受到的教益;

  d.可以讲讲自己在兴趣爱好、个人特长项目上花了多少功夫,有多少长进;

  e.可以讲讲自己随同学伙伴或家人外出游览、休闲获得的新发现、增长的新见识;

  3.全班交流。

  每组推选一位优秀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4.共同评议。

  a.就刚才几位同学们交流的来看,他们的课余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我们评比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是不是就看谁的课余生活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课余生活项目记录得多?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达成共识:看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不是看谁的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记录本上记录得多,而是要看谁的计划安排得切实可行,课余生活计划中的各项安排得到真正落实。

  b.评选出活动新颖、有趣,开展得认真深入,收获丰富、感受深刻、对大家启发大的同学,教师颁发“课余生活之星”奖章。

  c.谈谈了解了他人的课余生活之后自己的打算。

  课后记: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通过看图学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观察画面,并展开想象;运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抓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

  1、 学习本课生字词。辨析近义词。

  2、 图文结合,说说小守门员和观众的神态、动作。

  教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你看过足球赛吗?看了谁和谁的比赛?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写一群孩子在一块空地上进行一场激烈、精彩的足球赛。

  板书课题。

  二、范读课文。指导分段。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1、 读准字音。

  2、 记忆字形。

  3、 理解词义。

  四、巩固练习。

  1、 读生字,口头组词。

  2、 看图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理解第一段内容。

  1、 读第一句话,说说场地好在哪里/

  2、 读第二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哪个字是经常来的.意思?

  3、 读第三句话,体会意思。

  4、 读第四句话,主要写谁?突出谁?

  二、理解爹人段内容。

  1、 读课文,具体介绍了谁?

  2、 看课文插图,说说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小守门员?

  3、 “真正的小守门员都是这样的。”这句话要说明什么?

  4、 怎么知道他是候补守门员?

  5、 哪句话是作者的想象?

  三、学习第三至第五自然段。

  1、 读课文,说说第三至第五自然段讲了什么?

  2、 课文一共描述了几个孩子,几个大人的形象?还讲了一条什么的样子?

  3、 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对观众作了具体描写?

  4、 怎样介绍左边的五个小观众?从五个孩子的动作、神态可以推断出什么?

  5、 按同样方法学习另外三个观众。

  6、 “精彩”是什么意思?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场球赛十分精彩?

  四、总结全文。

  1、 体会文中表示“看”的词语有什么不同/

  2、 看图,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小守门员和观众的神态、动作的/

  3、 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一场激烈、精彩的足球赛?

  板书设计:

  时间:放学以后

  地点:一块空地

  人物:观众

  赛前准备:分两拨 书包 帽子 做球门

  小守门员;注视 磕破 戴着 分腿弯腰

  观众:探着 伸直 站起来 搂着 挺直 挺紧张 看

  五:教学心得: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一、依托数字网络平台,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意识。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首先要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使学生从被动获知的状态变为积极主动的求知过程。网络技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有其显著的优势,它能呈现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富于变换的文字和图像,为学生营造乐学的氛围。如,教学伊始,教师依托网络优势,由苏州这座闻名遐迩的水上城市过渡到她的姐妹城——威尼斯,接着让同学们随着录像去领略威尼斯独特的异国风情:纵横交叉的河流,古老雄伟的建筑物,姿态各异的桥梁,别致灵活的小艇。舒缓的音乐,绚丽的画面,迷人的风光,清晰的讲解,孩子们深深陶醉了。从他们企盼的眼神中,感受到了他们对威尼斯的憧憬,对知识的渴望。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数字网络平台中的资料室,浏览相关的学习资料。资料室里有精美的风光照片,简洁精要的文字介绍以及课文学习要点。教师在学生浏览资料的基础上,引发他们自主质疑。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筛选提炼,形成三个主干问题:1、作者如何精彩地描写小艇样子?2、又是如何精彩地描写船夫的驾驶技术?3、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艇和威尼斯人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最后请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

  有疑问才能激发起内部已知和未知的矛盾,激起学生认知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地探求未知领域。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特定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体验热情,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的意识。

  二、依托数字网络平台,开展主题搜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构建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不是把知识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构建新的理解。”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我们在数字网络平台中建立了“学习苑”栏目,当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时,只要点击“帮助”按钮,就可获取丰富的学习信息。如,学生进入第一个问题的帮助区,便可看到教师的提示语:“想想作者把小艇比作什么?这样的比喻,使你感受到了什么?”、“看看图,想想小艇还像什么?”、“如果你就坐在小艇里,有什么感觉?会做什么?”……这些提示语给学生提供了自主阅读探究的途径。当反馈交流的时候,学生都能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如,学生交流一:作者抓住小艇的长短、宽窄、深浅写出了小艇与众不同的外形特点;把小艇比作一弯新月,让人感受到小艇的美观;把小艇比作水蛇,形象地写出小艇行动起来灵活轻快。学生交流二:假如我坐在小艇里,仿佛坐在弯弯的月船里,在太空遨游呢!学生交流三:我会在小艇里闭上眼欣赏音乐,美美地休息,那一定很惬意。学生交流四:我会把四周的古老建筑拍下来、画下来,让威尼斯这座古老美丽的城市永远地留在我脑海里。学生交流五:我会在小艇里喝喝茶,聊聊天,那真有乐趣!

  学生在研究第二个问题时,教师在网页上的提示语是填空式的:在()时候,船夫();在()地方,船夫();在()时,船夫()。学生在完成填空练习时,便能真切感受到船夫那高超的驾驶技术。交流时,教师适时播放相应的录像,引发了学生的情绪,他们对船夫精湛的驾船技术赞叹不已,教师因势利导进行语言训练,让学生赞赞威尼斯的船夫:“假如小艇是威尼斯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果没有船夫的驾驶,威尼斯就会失去一半的美丽。”“了不起的船夫,你们精湛的驾驶技术令人佩服!”“威尼斯船夫,你们是威尼斯的'骄傲!”这些发自学生内心由衷的赞叹,表明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正确理解。

  三、依托数字网络平台,拓展语文学习,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大语文教育”观念下的语文教育,它要求师生从语文知识的微观教学中解脱出来,升华为语文能力、思维发展、创造力的培养以及人格完善的教育。它认为要在学好教材的基础上,把教学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空间,让学生把学习之根扎在广袤的人发展需要的土地上。

  学完课文,学生都已深切感受到了小艇与威尼斯人们的关系是那样密切:当小艇行驶在水面上时,威尼斯的水面上生气盎然,热闹非凡;当小艇休憩时,古老的威尼斯在柔柔的月光下沉沉入睡了。威尼斯的动,威尼斯的静,都充满着独特的情趣。在轻柔的乐曲声中,教师引导学生进入网络平台中的“阅读屋”浏览有关威尼斯的散文,然后请学生谈谈“威尼斯之旅”的感受,夸夸迷人的威尼斯景致,最后把对威尼斯的真实感受、想法写下来。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拓展学习,计算机就像笔、纸、书本一样,成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工具。整个学习过程突破了狭小的教室空间与短暂的课堂时间局限。是一种学习方式的突破。学生遨游网海后,知识面拓宽了,写下了一行行富有情趣的文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因此,教者引导学生搜集被称作“东方的威尼斯”的苏州有关文字或图片资料,比较一下苏州和威尼斯的相同之处。语文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能力”。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苏州也是一座古老而充满人文气息的城市,历代遗留的古迹很多;城内小桥流水,散发着迷人的江南景致。特别苏州园林,结构精巧独特,享誉世界;苏州的刺绣也是遐迩闻名。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撰写了实践小报告和散文。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增强了写作能力,提高了语文综合素养,培养了创造能力。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①能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把香港称为“东方之珠”的原因。

  ③让学生搜集资料,了解香港的历史与今天。

  教学重难点:了解香港的历史与今天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①板书课题。看了课题,你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地方吗?(香港)

  ②香港,她为什么被称为“东方之珠”呢?今天我们就去游览一下,具体感受这颗璀璨无比的“东方之珠”。

  二、整体感知

  ①指名读阅读提示,找出阅读要求: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香港的。

  ②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

  ③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板书: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

  三、诵读体验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自己特别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想想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没有读懂。

  ②交流展示。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语段,说说从课文中了解到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

  ③师生共同释疑。

  四、拓展活动

  举行“香港的`昨天与今天”发布会。

  学生自由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也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读了课文后的感受。

  板书:

  24“东方之珠”

  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

  应有尽有一应惧全举世闻名光彩夺目

  璀璨无比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01-26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02-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2-04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1-11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学语文《匆匆》教案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