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歌》语文教案

《歌》语文教案

时间:2023-03-10 09:41:56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歌》语文教案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歌》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歌》语文教案15篇

《歌》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把汉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进行识字,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和句子。

  3.喜欢读对子,有积累对子的愿望。

  【教学重点】

  掌握会写字的笔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1.生字卡。

  2.构成本课生字的部件卡。

  3.有关识字的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把汉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进行识字,认识本课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和句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

  同学们,我们学习语文的一个主要作用是能认识更多的汉字,而汉字是非常有趣的,我们学习汉字可以从中体会到许许多多的乐趣。如“你”和“我”是相对的两个词,“天”和“地”也是相对的两个词。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些这样的汉字,看一看这样的汉字或词语结合在一起,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感受对子。

  1.生自由读课文。

  ①想一想,不用老师教,自己试着读一读课文,如果在读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呢?

  ②请小朋友们快快打开课本,读一读课文,遇到困难可以请小伙伴帮

  忙,也可以请教老师。

  ③生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

  ①指名读课文。

  ②小老师带读课文。

  3.打节拍读课文。

  ①师拍手示范读。

  ②生自由练习后一齐拍手读。

  三、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读到生字记一记。

  2.出示生字,自由读一读:你认识了哪些生字朋友?

  3.巩固生字:齐读生字,指名读,去掉拼音开火车读,再齐读。

  4.与生字交了朋友,相信小朋友能将课文读得更棒了,现在就请你再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中哪些词与哪些词是相对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云雨雪风

  花树鸟虫

  山清水秀柳绿桃红

  每两个词语中间加上“对”,读一读黑板上的词语。

  5.小结:像课文中这样的句子,我们就叫它对子。

  四、变化形式朗读课文。

  1.老师范读:这样的.词语是不是很有趣?赶紧打开书,翻到《对韵歌》,看着书,听我读。(师范读)

  2.老师带领着学生读,在学生读熟的基础上,采取以下形式检查或练习朗读。

  (1)小组内读。

  (2)同桌相互检查。如:一生读“云对”,其同桌读“雨”。

  (3)老师检查。

  3.在熟读的基础上,老师试着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对韵歌》,感受

  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五、扩展练习。

  小朋友们真棒,一下子认识了这么多有趣的汉字。我想考一考大家,比一比谁聪明,好吗?请用下面的字组词,再说一句话。

  虫云山

  【板书设计】

  5对韵歌

  云对雨雪对风

  花对树鸟对虫

  山清对水秀柳绿对桃红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练写本课“虫、云、山”3个生字。

  2.了解几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语。喜欢读对子,有积累对子的愿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7个生字,这节课我们不但要把课文读好,还要把字写好,有信心吗?

  二、熟读课文。

  1.指学生读课文,评议。

  2.同桌用对口令的方式读一读。

  3.教师示范读,强调韵尾,学生仿读,看谁读得好。

  4.齐读,边拍手边读。

  5.自己试着背一背。

  三、质疑问难。

  1.请同学们思考:通过读,你们发现课文有什么特点了吗?(每句短语都含有一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字或词语)

  2.这就是对子,也叫对联。对联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语言形式。我们在朗读对子时要注意节奏,韵脚要收得干脆,不要拖长。要读出词语的对应关系。

  3.你还知道哪些对子呢?说一说吧!

  四、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说一说这些生字都是什么结构的。

  2.请同学们认真地观察这几个字,然后说一说在书写这些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本课要求书写的字都是独体字,要引导学生观察其中一些细微的差别。

  虫:“竖”在竖中线上,第二横在横中线上,要注意“口”字上宽下窄。

  云:上横短,下横长。

  山:第一笔“竖”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竖不要过长。

  3.教师示范书写。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小组选出好的作业,进行展评。评选“小小书法家”。

  五、拓展练习。

  1.课文中的哪些对子你最喜欢?请你写下来吧!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真棒!我还知道别的对子,我要写下来!

  天对地,室对家,落日对流霞。

  黄莺对翠鸟,甜菜对苦瓜。

  狗尾草,鸡冠花,白鹭对乌鸦。

  门前栽果树,塘里养鱼虾。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板书设计】

  5对韵歌

  虫云山

  【教学反思】

  示例: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识记汉字的方法有很多很多。教学中我不断地鼓励学生用自己最习惯、最喜欢的方法记忆汉字,激发了他们识字的兴趣,使他们喜欢学习汉字。大家都清楚,识字量大了,如何巩固是教学的难点。通过教学,我发现小学生对趣味识字这一环节很感兴趣。在游戏中识字,让他们感受到识字的极大乐趣。学生不但在玩中巩固了本课中的生字词,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以前认识的字,效率较高。

  【相关链接】

  对联趣事

  一天,苏东坡对苏小妹说:“都说你才智不凡,你要是能在一夜对好我出的对子,我就佩服你。”苏小妹笑答:“何须一个晚上。”

  苏东坡看她蛮有把握,就说出他的上联:

  水仙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

  苏小妹听罢,暗称难度大,竟一时对不上。过了一会儿,她见月光下一个丫鬟端来茶水,触景生对:

  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

  苏东坡听了苏小妹对的下联,连声赞妙。这副对联恰到好处地嵌入“水仙子”“虞美人”“碧玉簪”“红绣鞋”“声声慢”“步步娇”六个曲牌名,而且用拟人手法赋予具体形象,出对巧,应对更妙。

  【教学随笔】

《歌》语文教案2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十个生字,重点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写好“渠”字。

  3、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美好的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本课重点是:读懂、读好课文。认识生字,记住字形。

  2、课难点是: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美好的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及录音磁带。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并查找有关江南水乡的相关资料,形成初步感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1、小朋友,你们去过水乡吗?水乡是什么样的,想去看看吗?(教师放音乐,出示水乡风光图,师轻轻地念课文,给图配上旁白。)

  点评: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氛围的营造,不是单靠教师的语言功力就能达到的,它还需要教者借助其他的教学手段、教学艺术,诸如音乐艺术、美术图案…

  2、学生小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初读课文

  1、同学间互相推荐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水乡的什么?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水多

  船多

  歌多

  三、细读课文

  (一)

  1、谁对水多的这部分课文感兴趣?就来读一读。

  2、指导读好问话、答话。

  3、你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水多的呢?先读一读,小小组再讨论讨论。

  点评: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了文章本身要有吸引力以外,还应在教学方法上有所改变。使学生能真正自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为此我在课堂上努力为学生营造自学思考和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恰时采用小组讨论,多让学生各抒已见,多听学生意见,有问题随时提出,有想法随时发表,使生与生、师与生默契配合,达成思维共振与感情共鸣。

  4、根据学生学习汇报情况,教师相机出词:“渠”以及“水渠”的课件。

  指导读“千条渠”“万条河”“一个连一个”等词语,感受水乡水多。

  5、教师在学生学习基础上再次渲染情境,和学生一起读读这段再次感受江南水乡的水多。

  (二)

  1、谁对船多的那部分内容感兴趣,就来读给大家听。

  2、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并根据学习情况相机出词:“驳”以及“驳船”的'课件。

  “像”,为什么说“白帆片片像云朵”?说说你的看法,小小组交流。

  3、教师在学生学习基础上再次渲染情境,和学生一起读读这段再次感受江南水乡的船多。

  (三)

  1、课文最后一部分讲了歌多。自己小声读一读,能不能读懂?如果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大家来研究。

  2、学生读后,质疑:“什么是新生活?”

  “新生活能唱吗?”

  “歌怎么能往箩里装呢?”

  师:同学们很会提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边读书、边讨论你们提出来的问题。“生活”是什么意思,小朋友都懂,在“生活”前面加了个“新”字,说明生活的怎么样?

  生: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生:生活改善了。

  师:(引导学生读书、看课件、回忆课前查找的有关资料)你们从哪里知道现在水乡人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生活改善了呢?

  生:我从课文前面讲了“千只船、万只驳,飘满湖面飘满河。”可以想象出水乡人忙碌的场景,不难看出他们生活改善了。

《歌》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赏析重点诗句,体味诗歌的语言美。

  2.理解诗歌主旨,体会诗人的情感。

  3.感知诗歌的表达形式,仿写诗歌。

  教学重点:

  1.品味诗歌的语言特点,赏析诗句。

  2.尝试仿写,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上节课中我们通过对诗句中重点字词的品析,欣赏了两幅美妙的自然图画。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细细地领略一番。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指名学生分节朗读《秋晚的江上》,圈画不懂的地方。

  2.教师出示自主探究题目,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A.想一想:诗歌第1节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预设:引导学生认真朗读第1节,把握其中出现的景物以及它们的行动,在此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面。描绘画面时要善于发挥想象,描述要生动。

  B.理一理: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预设:指名学生回答问题,其他学生可以补充。诗中描绘的景物有归鸟、斜阳、江、芦苇,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黄昏秋江图。

  C.辨一辨:“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这一句诗中鸟儿和斜阳的位置关系如何?具体分析一下。

  预设:首先引导学生明白句子中的主动者和被动者,即“掉”的双方,然后具体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体会其中塑造的鸟的形象。

  明确:诗人原本只注意江上的飞鸟和照在飞鸟身上的夕阳,但随着飞鸟双翅的一翻,才注意到夕阳在江面上的倒影。这夕阳的倒影好像是从鸟翅上掉下来的一样。飞鸟本来已经倦了,但背上还驮着斜阳,并不觉得是沉重的负担。在诗人看来,正是飞鸟驮了斜阳去点染江面。情景十分动人。这两句是第一节情景的继续与开展。不说落日沉入江底,而说落日被鸟翅翻掉在江里,这是极富表现力的。它是极其夸张而又符合逻辑的动态描写,与其说是鸟驮斜阳的自然延伸,不妨看作是诗人想象力的深化,它使夕阳沉入江心这一瞬间的景象更出神入化了。同时,鸟翻双翅,抖落斜阳,在情绪上也是一种发展,它表明鸟不堪沉重的负担,希望过上自由的生活。

  D.品一品:“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这一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种颜色的对比有什么表达效果?

  预设:引导学生体会拟人修辞手法的妙用。“头白的芦苇”呈现“红颜”是夕阳的余晖映照的结果。夕阳的.余晖点染了江面,也点染了芦苇。一瞬间,白了头的芦苇也变成红颜了。白红两种对比鲜明的颜色相衬,更突出江面上的风景之美。

  E.写一写:这首诗歌生动优美,节奏和谐,你们能仿照再写一首吗?

  预设:引导学生明白这首诗歌的写作特点,即选取自然事物组织画面,表达感情。这是仿写时可以借鉴的思路。

  示例:夕阳中的幽径,/飘飞的秋叶,/即使是无力了,/还迎着寒风舞蹈。/双手一张,/把夕晖铺满小路;/金黄的大地,/也收获万物的永恒了。?

  F.诵一诵:多读几遍诗歌,熟读成诵,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感情。

  3.指名学生分节朗读《花牛歌》,圈画不懂的地方。

  4.教师出示自主探究题目,学生分组交流讨论。

  A.议一议:这首诗歌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预设: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诗歌,理解其在表达上的独特之处。这首诗共四节,每一节均以文字相近的诗句开头,“花牛在草地里坐”“花牛在草地里眠”“花牛在草地里走”“花牛在草地里做梦”,使诗歌显得结构匀称整齐,具有回环往复的韵律美。

  B.品一品: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预设:体会诗人的情感要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诗歌主要讲述的是花牛在草地里行动的景象,诗人寓情于景,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C.写一写:这首诗写得非常优美,你们能仿写一段吗?

  预设:引导学生明白仿写的要领。仿写时,应先观察原文的内容和格式,再围绕主题,以相同或相似的格式写出新的描写点。这首诗先写了花牛在草地做什么,随后写了在做的同时,花牛本身或自然环境的状态。可使学生想一想,花牛还会做些什么,结果又怎样呢?

  示例: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了一株红玫瑰。/花牛在草地里眠,/晚霞霸占了半边天。/花牛在草地里走,/耳朵扇得扑棱棱。/花牛在草地里做梦,/月亮到西山的青峰游玩。

  D.诵一诵:指导学生多读几遍,熟读成诵。同桌相互背一背,教师进行点评。

  三、拓展延伸,提升素养

  过渡:同学们,如果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自然,也能像两位作者那样写出那么动人的诗篇。欣赏林徽因的《雨后天》,看看你们能从中欣赏到怎样的美。

  1.出示课外阅读篇目,指名朗读。

  雨后天

  林徽因

  我爱这雨后天,

  这平原的青草一片!

  我的心没底止的跟着风吹,

  风吹:

  吹远了香草,落叶,

  吹远了一缕云,象烟——

  象烟。

  2.阅读与交流。

  (1)这首诗描写的是哪里的风景?(雨后的平原)

  (2)诗中描写了雨后的哪些景物?(青草、风、落叶、云)

  (3)从诗中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对雨后自然美景的热爱)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四、课堂回顾,交了收获

  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同学们,自然中的美景无处不在。夕阳下的江面,翻飞的鸟儿,悠闲漫步的花牛,它们都以美的情致深深地吸引了我们。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去观察、感受,就一定就发现独特的风景。

  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具体学习了两首小诗,从中体验了美的风景。我们还学会了朗诵诗歌,在朗诵中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我们还仿写了诗歌,提高了表达能力。同学们的表现都很不错,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高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歌》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飘”等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验水乡的美,感受水乡人们生活的幸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进入情境。

  1、旧知回顾

  2、谈话导入,进入情境,引入学习。

  【设计意图:切入主题,激发兴趣。】

  二、品读课文,内化积累。

  (一)第一节:水多

  1、同学自读课文

  2、交流读懂了什么?

  3、图文对照,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

  相机理解“荡”字

  4、指导背诵

  【设计意图:通过自读自悟,看看同学理解到什么程度;通过读等形式,理解“荡”字,从而感受水乡的美;尊重同学的差别,渗透背书方法的指导。】

  (二)第二节:船多

  1、生自读这一小节。

  2、交流

  3、通过理解“船多”“飘”来理解水乡人民的勤劳。

  4、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征,营造有活力的课堂,为同学的理解服务,为教学服务。】

  (三)第三节:歌多

  1、质疑

  2、引导解疑

  3、体会朗读,读中体会

  (四)全文回顾,感情升华

  1、小结

  2、朗读或者背诵全文

  【设计意图:加深对水乡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的感受。同时,师生轮读,气氛融洽,增加了快乐读书的体验,在愉快中完成了“水乡之旅”。】

  三、搭建平台,能力迁移。

  1、激发写诗歌的兴趣

  2、编写《柳州歌》(可灵活处置,假如同学一下子说不好,可以作为作业,鼓励同学通过阅读课外书、上网、去图书馆、访问等途径调查了解家乡的特点。)

  【设计意图:学习与生活相结合,引导同学留意自身的生活,认真的观察,通过仿照所学诗歌的形式,激发同学热爱自身家乡的情感。同时根据同学的现有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调控教学,体现教师为同学服务的教学思想。】

  四、课后延伸,自主作业。

  你还想用什么形式把对家乡的热爱表达出来?今天小朋友自身给自身留作业,用自身喜欢的方式完成作业。(诗歌、画画、收集资料、写日记……)

  【设计意图:同学自身给自身留作业,用自身喜欢的方式完成作业。突显同学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

《歌》语文教案5

  课标要求: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学习目标:

  (1) 了解贺铸的生平及其主要作品。

  (2) 评价这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怀。

  (3) 鉴赏这首诗的艺术手法,体会贺诗的艺术风格。

  学习重点:评价这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怀。

  学习难点:鉴赏这首诗的艺术手法,体会贺诗的艺术风格。

  问题导学:

  一、 结合注释①,填空并识记。

  贺铸(1052-1125), 字————,自号————。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山阴(今————)人。其词作《青玉案》是当时传颂的名篇,其中“一川烟草,——————,————————”尤为人称道。

  二、 了解背景:

  北宋哲宗元佑三年(1088)秋,贺铸在和州(今安徽和县一带)任管界巡检(负责地方上训治甲兵,巡逻州邑,捕捉盗贼等的武官)。虽然位卑人微,却始终关心国事。眼看宋王朝政治日益混乱,新党变法的许多成果毁于一旦;对外又恢复了岁纳银绢、委屈求和的旧局面,以致西夏骚扰日重。面对这种情况,词人义愤填膺,又无力上达,于是挥笔填词,写下了这首感情充沛、题材重大、在北宋词中不多见的、闪耀着爱国主义思想光辉的豪放名作。

  三、 反复诵读,讨论评价这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怀。

  1、 这首词的上阙,具体从哪几方面写少年们的“侠”“雄”的?

  “肝胆洞,……矜豪纵”,着重写少年武士们性格的“侠”。他们意气相投,肝胆相照,三言两语,即成生死之交;他们正义在胸,在邪恶面前,敢于裂眦耸发,无所畏惧;他们重义轻财,一诺千金;他们推崇勇敢,以豪侠纵气为尚。这些都从道德品质、作人准则上刻划了一班少年武士的精神面貌。由于选取了典型细节:“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等,写得有声有色,并不空泛。“轻盖拥,……狡穴空”,侧重描写少年武士们日常行为上的“雄”。他们驾轻车,骑骏马,呼朋唤友,活跃在京城内外。他们随时豪饮于酒肆,且酒量极大,如长虹吸海。“春色”此处指酒。有时,他们又携带弓箭,“呼鹰嗾犬”,到郊外射猎,各种野兽的巢穴顿时搜捕一空。武艺高强,更衬托出他们的雄壮豪健。这两部分互相映衬,写品行的“侠”寓含着行为的“雄”,而写行为的“雄”时又体现了性情的“侠”,非自身经历难写得如此真切传神。

  2、 下阙中“辞丹凤”至“忽奇功”十句在内容表达上有什么变化?

  起初是嗟叹个人的怀才不遇,继而扩大到替包括自己在内的众多武士呐喊不平,最终把锋芒指向了埋没人才的封建统治阶级上层。随着词人激愤情绪的一步步高昂,词的主题也在不断的深化。

  3、本词中作者感情一波三折,结尾三句笔锋突转,体味这三句中词人的情绪有了什么变化?

  结尾三句,词人的情绪由慷慨激昂转为悲凉舒缓,在游山逛水,拊琴送客中宣泄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沉郁,读来令人扼腕感叹。

  4、“剑吼西风”取典于晋王嘉《拾遗记》:“帝颛琐有曳影之剑,……未用之时,常于匣里如龙虎之吟。”作者用词典故有何寓意?我们如何欣赏这一“吼”字?

  作者用这典故,分明是以剑喻人,它象征着自己和一切热血男儿。一“吼”字,“吼”出了爱国军人报国无门的`满腔义愤,真是掷地有声!千载之下,生气犹凛凛然。

  5、 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词中回忆了作者少年时期任侠使气的豪侠生活,抒发了自己仕途失意,爱国壮志难得一酬的愤激之情。

  四、鉴赏这首诗的艺术手法,体会贺诗的艺术风格

  这首词表现出了怎样的艺术特色?

  (1) 运用对比。

  上阙回忆欢乐的少年时光,下阙写悲愤的现实生活,两种不同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

  (2) 全词不为声律所缚,反能利用声律之精密组织,以显示其抑塞磊落、纵恣不可一世之气概。

  (3) 全词句式短小,音节急促,大部分押韵,形成了句短韵密、字音洪亮的特色,很好地配合了此词的豪放风格。

  疑难解析:

  本词中叙事、议论、抒情是如何紧密结合的?

  提示: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答案:词开头记叙了少年时期交结各地英豪的情景,接着选取“豪饮”和“猎射”两个场面突出英豪们狂放的生活。词下阙抒发词人内心抑郁难平的悲哀和壮志难酬、请缨无路的愤恨。

  思维拓展:

  列举几首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古诗词并体会与本首词的异同。

  咏史

  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巩固训练:

  1、 给画线字注音。

  矜豪纵( ) 联飞鞚( ) 斗城东( ) 酒垆( )

  闲呼鹰嗾犬( ) 狡穴( ) 倥偬( ) 鹖弁( )

  2、文学常识填空。

  贺铸,字————,自号————,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善于锤炼字句。代表词作除《六州歌头》外,还有《 》等。

  3、 名句填空。

  (1) 本词中具体表现少年交友及性情的词句是————————————————————。

  (2) 本词中,抒发词人空有满腔热情却报国无门,空遗余恨的词句是——————————————————————————。

  4、 课内阅读。

  (1)上片表现了少年武士怎样的精神面貌?请结合原句简要分析表现其精神面貌的典型细节。

  (2)下片“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六句,是全词的高潮。“思悲翁”,一语双关;既是汉代有关战事的乐曲名,又是词人自称。一个“思”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如何理解“不请长缨”?

  5、 阅读鉴赏。

  青玉案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作者因此词而得名“贺梅子”,其中写闲情的那几句最妙,试问妙在哪里?请写几句与之类似的诗句。

  巩固训练答案:

  1、jīn k?ng d?u lú s?u xué kōng z?ng hé biàn

  2、方回 庆湖遗老 青玉案

  3、(1)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

  (2)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4、(1)“肝胆洞,……矜豪纵”是一层,着重写少年武士们性格的“侠”轻盖拥,……狡穴空”是又一层,侧重描写少年武士们日常行为上的“雄”。这两层互相映衬,写品行的“侠”寓含着行为的“雄”,而写行为的“雄”时又体现了性情的“侠”,他们肝胆相照,极富有血性和正义感,听到或遇到不平之事,即刻怒发冲冠;他们性格豪爽,侪类相逢,不待坐下来细谈,便订为生死之交;他们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答允别人的事,决不反悔;他们推崇的是出众的勇敢,并且以豪放放不羁而自矜。立体地展现了一幅雄姿壮彩,不可一世的弓刀侠客的恢宏画卷。(抓住一点言之成理即可)

  (2)一个“思”字,写尽了对自己被迫半生虚度、寸功未立的感慨。当年交结豪杰、志薄云天的少年武士,如今锐气已销磨许多,然而也成熟许多。表达出作者内心深处仍蕴藏着报国壮志的思想感情。

  不是“不请”,是“不能请”,或“请而不用”。在一派主和的政治环境中,他“请长缨,系取天骄种”的心愿只能落空。而渴望投身疆场的爱国志士,却无路请缨,不能生擒对方的酋帅,献俘阙下,就连随身的宝剑也秋风中发生愤怒的吼声!这几句,壮怀激烈,慷慨悲壮,正气凛然,可歌可泣,把词人的满腔爱国热诚和忧患意识抒写得荡气回肠,感人至深,读来令人感奋不已。

  5、末尾四句最妙。作者在这里用设问,自问自答说:“我这闲愁闲恨,共有多少?满地的青草,满城的柳絮,漫天的梅雨——你去数数看到是有多少吧!”回答巧妙,紧扣季节风物,用博喻。草、絮、雨皆多极之物,多到不可胜数。用这些可以具体感知的事物来表现“闲愁”这种不可见、不可数的抽象情感,足见愁之多,恨之广,铺天盖地,无所不在。愁本很抽象,但作者化抽象为具体,使愁有了数量。

  类似的例子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长度),“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长度),“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长度)“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重量)

  《六州歌头》赏析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

  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

  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

  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

  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

  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

  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

  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

  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

  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历代诗余卷一百十七引朝野遗记】张孝祥紫微雅词,汤衡称其平昔未尝著稿,笔酣兴健,顷刻即成,却无一字无来处。一日,在建康留守席上作六州歌头,张魏公读之,罢席而入。【艺概卷四】词莫要于有关系。张元干仲宗因胡邦衡谪新州,作贺新郎送之,坐是除名,然身虽黜而义不可没也。张孝祥安国于建康留守席上赋六州歌头,致感重臣罢席。然则词之兴、观、群、怨,岂下于诗哉?【唐宋词格律】例词:平韵莽然:草木茂盛貌。

  征尘:远行时身上所染尘土。

  边声:边塞马嘶、风号之声。

  销凝:①凝神冥思。②愁苦忧伤。

  洙泗:洙水与泗水,昔孔子讲学地。

  膻腥:羊臊气,或指类羊臊之恶臭。膻音山。

  毡乡:胡人所居地也。毡音沾。

  区脱:同“殴脱”。匈奴语称边境屯戍守望之处为“区脱”。区音鸥。

  蠹:音杜,虫蛀。

  神京:京城。

  干羽:古舞者所执。武舞执干楯,文舞执羽扇。《书·大禹谟》有“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后泛指庙堂之舞。干音甘,盾也。格,至也。

  怀远:安抚边远之众。《左传·僖公七年》有“怀远以德”。

  驰骛:奔走趋赴。《楚辞·离骚》有“忽驰骛以追逐兮”。骛音务。

  膺:音英,胸也。

  兴观群怨:孔子论诗之作用,曰“兴、观、群、怨”。

  《六州歌头》诗词鉴赏

  上片回忆青少年时期在京城的任侠生活。“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是对这段生活的总括。以下分两层来写:“肝胆洞,……矜豪纵”是一层,着重写少年武士们性格的“侠”。他们意气相投,肝胆相照,三言两语,即成生死之交;他们正义在胸,在邪恶面前,敢于裂眦耸发,无所畏惧;他们重义轻财,一诺千金;他们推崇勇敢,以豪侠纵气为尚。这些都从道德品质、作人准则上刻划了一班少年武士的精神面貌。由于选取了典型细节:“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等,写得有声有色,并不空泛。“轻盖拥,……狡穴空”是又一层,侧重描写少年武士们日常行为上的“雄”。他们驾轻车,骑骏马,呼朋唤友,活跃在京城内外。斗(dǒu)城:汉代长安按南斗,北斗形状建造,故名;此指北宋东京。他们随时豪饮于酒肆,且酒量极大,如长虹吸海。“春色”此处指酒。有时,他们又携带弓箭,“呼鹰嗾犬”,到郊外射猎,各种野兽的巢穴顿时搜捕一空。武艺高强,更衬托出他们的雄壮豪健。这两层互相映衬,写品行的“侠”寓含着行为的“雄”,而写行为的“雄”时又体现了性情的“侠”,非自身经历难写得如此真切传神。笔法上极尽铺叙,如数家珍,接着仅用“乐匆匆”三字即轻轻收束上片,贺铸不愧大手笔。

  下片开头“似黄粱梦”过渡自然。既承接了上片对过去的回忆,又把思绪从过去拉回到今天的现实中来。过去的生活虽快乐,然过于匆匆,如梦一样短暂。离开京城到现在,十多年过去了,如今已是中年,自己的境况又如何呢?长期担任相当汉代冗从的低微官职,为了生存,孤舟飘泊,只有明月相伴。岁月倥偬,却像落入囚笼的雄鹰。一筹莫展。每天只能做些案头打杂的粗活,其保家卫国的壮志,建立奇功的才能完全被埋没了。而且像这样郁郁不得志的下层武官并非词人一个,“鹖弁如云众”。这就找出了造成这种现象的社会原因,指责了浪费人才、重文轻武的北宋当权者。“笳鼓动,渔阳弄”,点明宋朝正面临边关危机。“思悲翁”,一语双关;既是汉代有关战事的乐曲名,又是词人自称。四十岁不到,他却感到自己老了,一个“思”字,写尽了对自己被迫半生虚度、寸功未立的感慨。当年交结豪杰、志薄云天的少年武士,如今锐气已销磨许多,然而也成熟许多。其内心深处仍蕴藏着报国壮志,连身上的佩剑也在西风中发出怒吼!然而,在一派主和的政治环境中,他“请长缨,系取天骄种”的心愿只能落空。不是“不请”,而是“不能请”,或“请而不用”!于是词人只有满怀悲愤,恨恨地登山临水,将忧思寄于琴弦,把壮志托付给远去的鸿

  雁。词人的万千感慨都寄托在这有声的琴韵和无声的目光之中了,其哀、其愤何其幽深!因为这是一个忧国忧民、报国无门的志士的无奈与悲愤,这是那个时代的悲哀!

  关于这首词创作的时间,一向认为是贺铸七十四岁所作;钟振振先生则认为是贺铸作于三十七岁,持论有据。笔者采取了钟先生的说法,特此说明。

《歌》语文教案6

  活动目标

  1.通过对三年来的有关学习、生活等各种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让学生重温初中生活的欢乐与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2.创设一个学生才艺展示的空间,让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得到表现;

  3.营造一个情意融融、心灵相通的环境氛围,提供学生自主组织、积极参与活动的机会,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活动课程设计

  一、成立活动小组

  1.教师明确本次活动的学习任务:介绍本次综合性学习中他们需要搜集的资料,活动的目的,活动的程序,并就这些内容同学生进行探讨,实现师生间的互动与合作。

  2.有效合理的分组。

  根据活动的需要,成立若干专项小组:

  策划组(2~3人):负责对本次综合性学习的策划、组织和调度,管理和督促其他各小组的工作开展。

  产生方式:提出要求(明确本次活动的目的与意义,有参与活动的热情,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有创新的意识,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调度能力)。同学自荐(学生根据要求自我推荐),师生考评(由教师和全班同学根据其以前的各次综合性学习的情况,进行考核确定)。

  班史编写组:主编一名;编委五名,负责资料的整理、有关图片的搜集和处理、撰写班级英才小传、版面设计等内容。要求有工作的热情、较好的文笔、能熟练操作电脑等;顾问(教师及编写组邀请的'有关人士,如出版社的工作人员等);资料提供;全班同学。

  毕业晚会筹备组:主持同学由策划组同学担任。

  节目组:由全班同学根据其志趣、爱好自由组成,每组人数原则上不超过9人,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负责准备本组的节目。节目要求主题突出、形式多样、有感染力、有创意。并要在一周内将其确定的节目报策划组同学处,以供其统筹安排。

  二、活动准备时间:2~3周

  三、课堂活动

  导入:播放电影《城南旧事》里的那首毕业歌。同学们,听着这熟悉的旋律,大家一定记起了我们在刚跨入初中学习的第一学期学过的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吧,在课文中,当英子小学毕业时,就是伴着这首骊歌和老师、同学们告别的,一眨眼,初中三年的时光已悄悄过去,我们也站到了分离的路口。本次综合性学习,是我们在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中的最后一次学习活动。既是对初中三年生活的一次愉快的回顾,又是对即将展开的新生活的一番美好憧憬。下面,就让我们再次回眸那些一起欢笑共同奋斗过的难忘岁月,重温那份永存于心的旧日温馨吧。

  活动一:往日重现

  主持人现场采访。

  1.说说你在三年里碰到的最高兴或印象最深刻的事。

  2.校园剧表演:初中三年学习生活的片断(初中生活第一天、八年级的那次运动会、九年级的一次考试)。

  3.佳作朗诵:《我的初中生活》、同学小传──《我班的“体育明星”》。

  活动二:今宵难忘

  1.唱表现青春和中学生活的歌曲(形式上可以是合唱也可是独唱,还可以挑选一些曲子自己填词唱)。

  2.表演学生自编自演反映中学生活的相声、小品。

  3.让学生以舞蹈的形式来反映其学习生活和情感世界。

  活动三:同一首歌

  1.说句心里话(与任课老师深情话别)。

  2.带着祝福远航(师生临别赠言)。

  在《同一首歌》的旋律中结束本次活动。

《歌》语文教案7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享受童谣的音韵美;

  2.激发学生喜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二)知识要点:

  1.学习并朗读这首童谣。

  2.能正确认读本课11个生字。

  (三)学法和习惯:

  1.学习用指读的方法听读识字。

  2.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汉字。

  二、教学重点:

  认读本课的11个生字;通过朗读感受童谣的音韵美。

  三、教学难点:

  两、朋、友这三个字学生不常见,掌握起来是难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你们数学学数字了吗?(学了)今天这节语文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和数字有关的儿歌“数字歌”(老师板书)。

  (二)讲授新课

  1.这首小儿歌非常有趣,里面藏着好多小动物呢!打开书第11页看看你能不能很快找出都有哪些小动物。(训练学生说完整话。)

  2.如果你们能数出这些动物朋友各有几只,他们就会从课本中跑出来和你们做游戏。请用数字标在图旁边。(老师把阿拉伯数字贴在黑板上。)学生汇报动物的只数,(要训练学生说完整话。)学生每说出一种动物老师就在黑板上贴小动物的图片,并把它们贴到相对应的数字下面。

  3.自己小声地读一读,把不认识的字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4.听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尤其要听清你不认识字的字音。在听录音时要用手指着每一个字,听到哪,指到哪。(培养学生指读习惯,渗透听读识字的方法。)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就应这样长抓不懈。如:说完整话;指读方法的训练)

  5.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注意:边读边用手指着。读后,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学有收获的意识。)

  6.自己再读儿歌,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你可以向同桌请教,也可以问老师。如果认识了,就把记号擦掉。

  (教给学生识字的途径)

  7.你们学得真努力,课文里的字娃娃想看看你们是否真的认识它们了。瞧,他们偷偷的溜出了门。(从黑板上的课文中拿出一、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他和谁是朋友?(不按顺序出示,让学生把这些汉字与黑板上的数字一一对应贴。再单独拿每个汉字数字卡片让生读完返还到课文中。)

  8.孩子们,还有几个字在跟我们捉谜藏,来看一看(出示卡片“小朋友”“数字”)每个词两生读,再齐读。

  9.现在更难了,谁还会读?(出示“小”“朋”“友”“数”“两”“只”“个”这几个字让生单独认读。字为红色,读完贴在黑板上课文中的空白处)在读“只”时,老师把“只’字放在课文中:三小羊、四鸡、五鸭,(生读。)谁还能照样子说说?再读“个”时,问生:看看周围,你还能想到什么?(引导生联系生活说出几个用“个”做量词的短语)你们不光字记的好,还能在生活中注意积累,真是很了不起。

  (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学习,巩固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10.我们手里都有生字小卡片,请两个同学一起互相说说“悄悄话”,说说你都认识哪个字了,怎么认识的?不会想想怎么办?

  11.字娃娃都回家了,你们还愿意读课文吗?同桌两个人互相读:如果都他读对了,你就用你喜欢的方式,夸夸他。如果他不仅读对了,而且读得特别好,你可以奖励他一颗小星星。如果他还有不认识的字,你就帮帮他。

  (把评价的`权利还给了学生,为他们交流情感、分享收获、体验成功提供了空间。)

  (三)复习巩固

  1.师生对读。

  2.男女生对读。

  3.做数字拍手歌。(两人结成一组,用你拍一,我拍一的方式,填上数字歌的词,老师可先和一名同学做个示范。)

  (四)小结

  谁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

  (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强化学有收获的意识。)

  你们的收获课真不小,能用你们的收获来帮助小猫解决问题吗?出示第14页小猫钓鱼的图,全班共同作练习。

  图中有:条船两只猫

  个水桶条小鱼。

  (五)作业

  我们的生活和数字密切相关,回家后你可以用数字画一幅画,也可以编一个有关数字的故事或儿歌;也可以找一找有关数字的儿歌。

  五、教案点评:

  这是一个与数学学科紧密联系的单元,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了通过数数来了解插图中的数量,运用已知的阿拉伯数字,来认识对应的汉字。对于课文中的一些汉语中的常用的数量词,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认识,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简单的练习,让学生体会到在生活中处处都能学语文。利用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的优势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在读中识字、边识边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指读的习惯,给学生渗透听读识字,随文识字的方法,为今后的教学打好基础。同时,让学生从图入手,整体感受课文插图的美以及小动物的可,为学生创设快乐的教学氛围。

《歌》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认5个字,注意多音字“见”。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情感目标: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教学重点:朗读古诗,熟读成诵,在朗读中感受诗所描写的景色和牧民的生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画导入课题。

  1.出示插图投影片、挂图或光盘。使学生面对反映北方草原风光的图景,说一说看到的情景,抒发自己的感受。

  2.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描写北方草原美丽风光的北朝民歌——敕勒歌。这首诗写作时间离现在已有1500多年了。写得怎么样呢?

  请同学们听录音——放课文朗读录音。

  3.解题。

  二、读通诗句,认识生字。

  1.自己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在课文中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3.检查识字情况。

  4.检查指导读课文,把诗句读流畅。

  三、读懂诗句,了解字词。

  1.自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词句。学生尝试互相解疑,教师点拨讲解难懂的.词语句子。

  2.教师针对学生质疑讲一讲诗句的大意,学生仿照口述。

  四、反复朗读,体会诗的意境。

  1.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将学生带入情境。

  2.学生自己读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指名读,评议指导,反复练习。

  3.多种形式开展朗读比赛。

  五、看图有感情地朗诵。

  1.再次出示图画,学生看图练习背诵。

  2.小组选代表到台前看图吟诵,评议后齐背。

  六、指导写字。

  七、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歌》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能力提高:

  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使学生在课文情境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情感目标:

  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懂得奉献。

  教学重点:

  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使学生在课文情境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师:现在老师想带领大家看一幅美丽的画面。

  一条蜿蜒的小河向前流淌着,瞧,他穿越高山、平原;它浇灌田野、森林。花开了,草绿了,庄稼丰收了,树木更加茂盛了。

  师:小河哗哗的流淌,他在唱着自己的歌。他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诗歌《小河的歌》----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现在请你们小声自由朗读诗歌,在读时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度的字多读几遍,老师会走到你的身边,听一听你读得是否准确。另外,还要边读边想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河?

  师:谁相当校老师带着同学们读,会读哪个就读哪个。(指名读)

  师:这个小老师当的怎样?(读的准确,声音响亮)

  师:现在,我们开火车读生词,“小小火车开起来,开到我这儿来”

  师:“寂寞”是什么意思?“寂寞---孤单”

  师评:用同义词解词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干涩---干燥”“崇高---高尚”(指名答)

  师评:你真聪明,会及时运用。

  师:谁想来读诗歌?其余同学仔细倾听,认真听就等于自己读了一遍。(4人读)

  师: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河?(板书:明亮、快乐、绿色、奔跑)

  师:我发现,同学们都是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总结,这一句话就是每一小节的总起句。这是一种概括意思的好方法。

  师:刚才,我们大体的了解诗的意思,让我们细细品读,你会发现更美的意境。

  三、精读课文,领悟。

  师:请看大屏幕(指读题目要求)

  要求:读读每一小节,你想读哪段就读哪段,想怎样读就怎样读?边读边想:你喜欢的原因。

  师:现在我们分小组进行交流。在交流中,老师会走到你们身边,成为你们的参与者。

  师:现在我们全班进行交流。谁想来谈。

  (一)生谈第一小节:

  师:是呀,小河长年累月的奔腾不息,真是不知疲倦。

  师:一条蜿蜒、明亮的小河永远又走不完的路,唱不完歌的歌,听,他唱着歌向我们走来了。(出示流水的轻音乐声,填空它唱着。唱着。身边伴着 它山谷里在,不管不管)

  师:让我们再自由读一读,感受小河优美、动听的声音。(学生听着音乐朗读)

  师:谁想来读?

  师:(生互评)你觉得他哪里读的好?

  让我们一起唱歌(齐读)

  导:再谈谈你喜欢的内容

  (二)生谈第二小节:

  师评:你的词汇非常的丰富,能结合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你的理解非常深刻,使同学们学习的榜样。不要紧张,想好了再说。

  师:现在让我们看看画面,听一听小河诉说着怎样的故事:

  我是一条小河,我会独自经过险峻的大山,荒芜的沙漠,时常感到寂寞难忍。有时我要忍受着炎热的天气,骄阳的炙烤,常常感到干渴。

  但是,令我惊喜的是我会使黄土重新滋润,草儿因我的.到来绿了,花儿因我的到来开了,因而我又感到无比的快乐。

  师:看完画面,你想对小河说些什么?

  师:一条小河,宁愿自己忍受着寂寞,忍耐着干渴,却给黄屠沙石送上清水,给他们带来绿色的生机,这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板书:无私奉献)

  师:现在让我们有感情的朗诵诗歌,跨跨小河吧。

  师:你觉得她朗读的怎样?(我从它的朗读中听出了这是一条快乐的小河)

  师:让我们一起夸夸小河。

  导:小河听了同学们的夸奖,高兴极了。他说呀,同学们赶快读读后面诗歌,我还想听听你们的夸奖呢。

  (三)生谈第三小节:

  师:小河流入大海,小河浇灌禾苗,小河分享丰收,这是的小河心情怎样?(快乐、愉快、)

  师: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

  师:同桌读。

  “寂寞”“干涩”“崇高”师什么意思?师:想读的我们一起来读。

  导:小河是明亮的,不知疲倦的;小河是快乐、幸福的,它给大自然披上五彩衣,个个农民带来丰收的喜悦。因此,小河要对同学们说,“我师一条奔跑的小河”

  师:让我们齐诵最后一段。

  四、课后拓展。

  小河还会诉说哪些故事呢?

  五、课堂检测。

  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并进行背诵。(基础性)

  仿照《小河的歌》自编一首。(选择性)

《歌》语文教案10

  一、引:聊聊初中生活。

  老师:岁月如歌,今天我们一起聊聊初中生活。现在流行一个词语来形容年少时光,这就是——“青葱”岁月,我觉得这个词语很形象地表现了年少时光的青涩成长和勃勃生机。借用这个词语来形容的话,初中三年的生活使你们由稚嫩的“小葱”成长为青翠的“大葱”了,现在就请小组派出代表来展示自己的“成长变化”。

  学生:(4-8人回答人回答)

  老师展示学生初一时候的照片,总结感受:个子长高了,情感丰富了,学习紧张了,烦恼也增多了。

  二、聊聊初中难忘的人和事。

  老师:由青涩到成熟,由迷惘到奋发,不知不觉中大家都在悄悄长大。在1000多个日夜的轮回中,这个校园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展示学校照片)

  让人留恋的并不是某个地方,而是在那个地方度过的时光和一起陪伴的人。

  我想这一张张熟悉的面庞会永远留在大家的记忆中(展示学生照片),你们一起度过的时光会永远珍藏在心中。请静下心来细细回忆一下你们之间曾经发生的一些事情,我们一起聊聊初中生活中难忘的人和事。

  学生:(4人回答)

  三、交流搜集的`离别诗句,聊聊怎么写留言。

  老师:岁月如歌,这点点滴滴的生活串起了我们美丽的回忆。还有20天我们就要分别了,我想大家的心里都会有些伤感。于是在你们中间悄悄开展了一项“地下活动”——写留言。我不反对写留言,但是我不赞成滥写留言,任何东西一旦泛滥了,就失去了本来的价值。

  今天我们就把这个“地下工作”公开化,来聊聊怎么写留言。

  余秋雨曾深情地说:“来一次世间,容易吗?有一次相遇,容易吗?叫一声朋友,容易吗?仍是那句话,学会珍惜,小心翼翼。”

  真的,同窗好友一旦毕业别离,又何时聚首?应当珍惜!最后的祝福留言也应是小心翼翼,应留下最美好最真挚的话语,临别赠言你又怎忍心胡言乱语?

  看看语文书,有很多留言的范例,迅速看看,有你喜欢的吗?

  生答:有。

  老师:如果你把你喜欢的句子,抄在留言本上,那么就是失败的。为什么?

  生答:缺乏自己的真诚之心。

  老师:所以写留言首先要有真诚之心,表达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离别之意。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用真诚细腻的语言写下了许多著名的送别诗,现在以四人小组的形式,组内交流大家所搜集到的诗句,各自谈谈你最欣赏的诗句,每组要选出一个代表进行诗歌赏析。

  (5分钟学生自由讨论时间。)

  (6人回答)

  老师总结:从大家的赏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美丽的诗句或者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如《再别康桥》;或者是表现作者深入的哲理思考,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所以写好留言还需要你善于捕捉生活的细节,记录那些动情之景,表达独到的哲理之思。现在大家拿起笔来为自己即将来临的离别赋诗一首,最好是写给和自己感情最深、最为难忘的一个人,也可写篇小散文。

  (5分钟写作时间)

  (4人朗读自己的作品)

  老师结束语:三年前,我站到你们面前的时候,看到了程诚的眼泪,杜冰天的笑容,王宇飞的独特和善良,秦铭的认真和宽容,王岳孙悦的可爱的单纯,张丽张雯张晓彤婉约的文笔,等等等等,都让我暗自感慨。现在就要送你们毕业,心中也是留恋,我想送给所有人三个祝愿,一做一个爱读书的人,因为书能美丽我们的生活;二做一个快乐的人,因为快乐的情绪能增添生活的乐趣;三做一个负责任的人,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担负起责任,那么你就是有用的人。

《歌》语文教案1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启发学生体会诗歌语言的简洁朴素,风格的雄浑豪放。

  4.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草原的富饶、广阔和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意,感受意境。

  2.体会这首诗歌的语言特点。

  教学方法:

  朗读悟意,启发想象。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蓝天以其辽阔深邃使人向往,高山以其巍峨雄伟令人震撼,大海以其宽容恒久给人启迪,美丽的草原又将带给我们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北朝民歌——《敕勒川》,感受草原的魅力。

  二、简介《敕勒歌》的文学常识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敕勒族又名丁零、高车、回鹘,是今天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南北朝时敕勒族相当繁盛,史书记载有十二个部落。而歌中的敕勒川就是今天的呼和浩特市周围的广大地区。北有大青山挡风,南有黄河迂曲补水,乃是游牧民族十分向往的冬夏两宜的肥美牧场。

  《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记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和先秦歌谣,共一百卷。传世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

  、1.请学生借助注释扫除字词障碍,正确朗读,理解诗意。

  2.检查;

  ①正确读出下列字词的读音

  敕勒(chì lè)穹庐(qióng)见牛羊(xiàn)

  天似(sì)笼盖(lǒng)

  ②说说对句意的理解。

  辽阔的敕勒川在阴山脚下。天空像一座巨大的帐篷,笼盖了整个原野。苍天辽远空旷,草原一望无际,微风吹过,牧草低伏,露出了正在吃草的肥硕的牛羊。

  强调:见,通“现”,显现,

  四、启发引导学生想象,感受草原的辽阔富饶,体会情感。

  1.通过读诗,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草地、天空、蒙古包、牛羊。

  天空的特点是苍苍,草地的特点是茫茫,这苍苍的天空、茫茫的草地,看上去显得辽阔无边。风吹过来,草低下头,看见了许多牛羊,草的特点是茂盛,而牛羊的特点是肥壮。

  2.“敕勒川,阴山下”一句作为诗歌的开头有何作用?

  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入云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3.可以表现天高地阔的比喻很多,诗人为什么要选择穹庐?这其中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试想象自己此时若站在草原之上会有什么感受,并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来理解表现出来。

  穹庐是草原的特点,用牧民们日日相伴的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非常亲切。表现出草原牧民们对自己家园的热爱,对草原的赞美。

  4.诗中为什么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上下一片?透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一句你看到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如果你是一位牧民,面对此情此景,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有感情地读一读。

  草原上并非无人,“见牛羊”一句暗示了人的存在。不写人,是为了突出表现草原的浩瀚苍茫的自然特征。这样写使人油然涌起一种生机感、喜悦感、悠然自在感。

  抬头仰望,湛蓝的天空辽远深邃,眼前是一望无际的绿色的草的海洋清风吹过,海面涌过层层波涛,波涛起伏间,显出了正在欢喜地吃草的牛羊。

  我作为牧民想说:“美丽的草原,美丽的家乡,我深深的热爱您。”

  5.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激励学生背诵。(要读出草原的.辽阔苍茫,和草原人的喜悦,热爱之情。)

  五、探究交流:

  这首北朝民歌的在对景物的描写及语言的运用上有何特点呢?

  动静结合体现草原的美。诗的前六句写平川,写大山,写天空,写四野,涵盖上下四方,意境极其广阔恢宏。但是,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没有什么具体描绘,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闷的感觉。但当读到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境界便顿然改观。草原是牧民的家乡,牛羊的世界,但由于牧草过于丰茂,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那绿色的海洋里。只有当一阵清风吹过,草浪动荡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闪现出来。那黄的牛,白的羊,东一群,西一群,忽隐忽现,到处都是。于是,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苍茫一色变为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因此,人们把这最后一句称为点睛之笔,对于“吹”、“低”、“见”三个动词的主动者——“风”字,备加欣赏。

  这首民歌的语言直白如画,音调雄壮,艺术概括力极强。用民族特色的“穹庐”设喻,描写天空的辽远苍茫,朴素新奇。它风格奔放、雄健质朴,寥寥几句就十分生动地勾勒出内蒙古独特的壮丽景色,反映了敕勒族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

  六、拓展交流。

  请学生就自己平时积累的描写赞美草原的诗歌、歌曲进行交流。

  七、布置作业

  赏析名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示例:句中用“天苍苍”和“野茫茫”形容草原上的所见,给人以无限辽阔的感受。而“风吹草低”一句,写出了草原上水草的茂盛和牛羊的肥壮,又把整个画面变成了一幅天人和谐的人文图景,生动异常。语言简练质朴,音调雄壮,风格明朗豪放,雄浑天成,是描写草原风光的千古绝唱。

《歌》语文教案12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 在对对子的过程中,产生识字兴趣。

  三、教学准备

  1、识字卡片。

  2、幻灯片。

  四、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我们都共同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在这个美丽的家园中同,我们可以乍到许多美丽的景象和把地球妈妈打扮得漂亮的花草树木。说说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象。

  那课文中又介绍了哪些美丽的景象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提问:你们愿不愿意自己先读读?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怎么办?

  小结:借助拼音来帮助或者向老师、同学请教都是好办法。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轻声。

  (2)检查读书。

  指名读。

  3、再读课文,了解字词的意思,感受对子的`形式。

  (1)学生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过标出生字。标完后,同桌互相考一考。

  (2)说说你画了哪些生字,大声读出来。

  (3)学习第一小节。

  老师出示生字,让学生读出来。

  出示生字“雾”。指名读,集体读。

  提问:你见过雾吗?什么样?什么时候见到的?

  出示词语:晨雾

  学生读词。

  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山栏着什么样的水,什么样的水伴着什么样的山?你觉得这样的词美不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用上面的方法学习其他的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小节。

  (4)学习第二小节。

  学生自由读第二小节,认读下面的生词。

  白菜 红椒 蒜苗 红薯 豆芽 李子

  让学生读这些词语。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记字。

  让让学生读这一小节。

  4、巩固识字。

  出示幻灯片,指名读字和词。

  5、作业。

  把这些字认会。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巩固会认字,进一步记忆字形。

  2、会写8个字。

  二、教学重点

  写好每个字。

  三、教学难点

  掌握字形,把字写

  美观。

  四、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

  1、复习会认字,自主记忆字形。

  抽取卡片检查。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

  口头组词。

  读“我的词语库”中的词语。

  2、学习会写字。

  巩固认读。

  指导学生书写。

  读帖观察、总结规律、练习书写。

  练习书写时强调一写二看三对照。

  3、在听写本上听写这8个生字。

《歌》语文教案13

  教学目标

  ★要学课文的会认会写生字和笔画。

  ★学习各种识字方法与朗读方法、诵读课文。

  ★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明白人民在勤劳中的智慧。

  教学准备

  ★卡片课文生字词语

  ★课文插图课件

  ★桃树挂图

  教学重点

  ★会认会写生字和笔画

  ★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 结合生活,激发兴趣

  1、用课件出示文中第一幅插图:堆雪人。让学生看图说话,并结合实际说一说自己在冬天里,一场鹅毛大雪过后,最喜欢做什么?相机发展语言。

  2、洁白的雪为冬天披上了神秘的面纱,赋予了冬天童话般的色彩。那么你们知道冬天的节气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冬天节气的谚语《九九歌》。(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圈点文题中的 “九”,这个字是我们要书写的第一个字。谁想说说这个字怎么写?应该注意什么(课件演示“九”的笔顺)引导学生观察九字在虚宫格里的位置。重点在笔顺。师范写,生练习写。(每个写1个)。扩词。

  4、九九歌究竟写了什么呢?我们快快打开语文书看看吧!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读(听字音,语气,节奏)

  领读(读准字音,模仿语气)

  自由读(圈出本课要认读的生字,同桌互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准字音。)

  试读课文,巩固生字,即能够把课文较通顺、流畅地读出来。

  2、什么是九九歌呢?学生汇报。

  3、教师讲解:从冬至开始,每九天为一个九,叫数九,这样从冬至起,一九、二九…………一直数到九九,共八十一天。《九九歌》描写的就是这八十一天的天气,温度的变化。跟节气有关的谚语又叫农谚,是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确气象和农时变化的通俗易懂的固定语句,通常作为他们耕种作息的依据。

  三、 自主读文,随文、随图识字

  1、课件出示文中的六幅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从中挑选一幅自己喜欢的图画,要求能用简单的话说出图的大意,并能用文中的句子配图。先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组汇报。相机教学文中生字,二类字读准音,一类字记住形。这里重点指导学习“力、边、遍”。在此环节中,应引导学生文、图结合,利用多种方法识字,巧记字形:如学生会说“四”像窗户和窗帘,字理识字,区别形近字方法学习“手”、 “毛”,部件组合法学习力+口=加等。(中间加入休息:边读文边做律动)

  3.学习新笔画“竖弯”,教师在虚格中范写“四”、“六”,生练写。

  4、游戏巩固识字:摘桃子。玩法:挂图出示一棵桃树,树上“结”满了桃子——生字卡片,每个字卡后面是它的读音或词语,大声读对者就可以将桃子摘回去。

  四、指导朗读,体会意义

  1、通过领读、接读、拍手读、看插图背和自评、互评的方式来训练学生掌握朗读技巧,引导学生有节奏的朗读。

  2、引导学生通过图文结合的`方法理解“不出手、冰上走、看柳、河开、雁来,耕牛走”的意思。

  3、在学生充分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将课文读熟,再图文结合,展开背诵。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布置

  1、《九九歌》也因地而异,课后可以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收集祖国各地《九九歌》的资料,体会不同地区不一样的泥土气息和甘醇如酒的亲情

  2、有条件的查一查《夏九九歌》。

  3、我国还流传着许多谚语大家可以查一查或问一问家长。

《歌》语文教案14

  一。 教学目的

  1。 认识本课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 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记住要求会写的字,感知汉字的形体美。

  3。 初步认识反义词,体会反义词意义上的相反或相对,主动积累词语。

  二。教学重点

  通过读课文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字。

  三。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什么是反义词、积累反义词。

  四。 教学准备

  教师:1。生字卡片

  2。大小差别较大的纸(课间发给学生,同方的一大一小)

  3。美丽的苹果树(每个苹果上都写上要认识的.字,共15个)

  学生:课外收集本课以外的反义词,制成卡片。

  五。教学过程:(本课用两课时进行教学,本课时为第一课时)

  一。观察比较,激趣导入

  1。教师拿出黑白相对的纸,提问:孩子们,你发现老师手中的纸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学生说出“黑——白”,教师板书在黑板一角。然后请孩子们拿出老师课前发给的纸,同桌比较,看看两张纸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发现“大——小”并板书。

  2。教师小结:像“大——小、黑——白”这样的一对对词,反映了事物的两个对立面,意思相对或相反,我们把这样的一组词叫做反义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反义词歌。

  二。初读课文,认字识词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一对对反义词,并把自己勾出的这些反义词多读几遍。

  2。小组合作:交流自己刚才找到的反义词,小组成员共同努力,把字音读准,并找出值得注意读音的生字并作上记号。

  3。教师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1)汇报找到的反义词组(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将带拼音的反义词组帖在黑板上)

  (2)指名读

  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引导说出“仔”是平舌音,“深”是翘舌音、前鼻韵,并多读几遍,记住它们。

  (3)开火车读、齐读

  4。互动合作,强化认识

  (1)指名和老师对着读

  (2)同桌对读,加深记忆

  5。小组比赛读,读后师生共议,评出最佳小组,送予流动红旗。让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6。师生合作做反义词“对对子”的游戏,边说边拍手。

  三。摘苹果游戏,进一步检查落实对生字的认识

  教师出示美丽的苹果树,请学生来摘。来摘苹果的同学必须告诉大家你摘到的是什么字,对于不会的或没有读正确的,师生共同纠正。尽可能让多数学生感受都“丰收”的喜悦。

  四。感悟字义,说用结合

  学生再读反义词歌,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对反义词练习说话,先在小组内说,再全班交流,说评结合,加深理解。

  五。拓展延伸,实践迁移

  1。看图说反义词

  2。交流课前找到的反义词,并选择几个写在课后的田字格里。

《歌》语文教案15

  教学目标:

  ★认识本文的8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参照“我的词语库”和课后习题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通过识字、读书活动,引导学生采取多种方法识字;通过诵读课文,展开想象,感悟、积累语言;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识字与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写字;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

  教学准备:

  有关蝈蝈的知识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认识蝈蝈吗?介绍蝈蝈的有关知识。你们听过蝈蝈的歌吗?谁愿意模拟一下蝈蝈的歌?如果让你给蝈蝈的歌取一个好听的名字,你会取什么样的名字?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在豆花盛开的季节,去乡间聆听蝈蝈充满快乐和希望的歌。板书课题《绿色的.歌》。为什么歌是绿色的?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二、初读感悟,自主识字:

  1、初读课文,标出生字词和自然段的序号。

  2、小组合作识字,学文。

  a、对于书上有注音的生字,借助汉语拼音认识。

  蝈、挂、蔫、挚、虑、秧、胳、膊、朴、素

  b、没有注音的生字,通过查字典认识字音,了解字义。

  盛、露、霞、秧、粉

  c、读准多音字的读音。

  盛:shènɡ 盛开

  chénɡ盛饭

  露:lù 露珠

  lòu 露馅

  乐:lè 快乐

  yuè 音乐

  3、学习生词。

  a、联系上下文理解。

  b、通过查阅工具书理解生词。

  圆润:饱满而润泽。

  晶亮:晶莹光亮。

  清凉:凉而使人感觉爽快。

  忧虑:忧愁担心。

  朴素:不浓艳,不华丽。

  真挚:真诚恳切。

  4、检查识字情况。

  5、巩固月字旁的字,找出“真挚”的近义词,“朴素”的反义词。

  三、朗读评比:

  1、教师朗读课文。

  2、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做好竞赛的准备。

  3、学生汇报朗读课文,全体参与评价。

  4、老师评价朗读情况,重点指导第2自然段的朗读。

  四、学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仔细观察。

  2、自由发言: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为什么?

  3、教师范写,学生认真观察。

  4、独立练习,揣摩,老师巡视,指导。

  5、书写评价。

  五、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说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设计:

  1、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2、想想你还听过哪些小动物的歌声?

  3、积累形容词。

  ( )的晚霞 ( )的月亮

  ( )的秋天 ( )的心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导入:

  1、认读生字卡。

  2、出示本课学习任务。

  二、精读课文:

  1、要求学生齐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说说每一段写了什么?有哪些小动物唱歌?

  第1自然段:写蝈蝈在豆花盛开的季节不停地唱歌。

  第2自然段:写蝈蝈的歌很好听。

  第3自然段:写蝈蝈自由自在地歌唱,许多动植物都在听。

  第4自然段:赞美蝈蝈的歌。

  3、哪一段写了蝈蝈的歌好听?画出各个时间蝈蝈的歌有什么不同?找出比喻句。

  4、自由发言:小歌唱家在什么地方歌唱呢?

  5、师读二、三段,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画面。

  6、讨论:为什么说是“绿色的歌”呢?飘着“金色的梦”又是怎么回事?

  三、指导朗读:

  1、激趣:谁愿意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2、重点指导朗读方法。

  3、师生一起在读中感悟。

  四、语文实践活动:

  1、想想,你还听到过哪些昆虫的歌声?由此你会产生什么感受?

  2、抄一抄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五、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是按总—分—总的顺序来写的,写得非常优美,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写作顺序来写作文。

  六、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

  2、推荐学生阅读《金色的草地》。

  板书设计:

  9 绿色的歌

  早晨 像……

  蝈蝈的歌 午后 像…… 绿色

  傍晚 带、飘、伴

  (自然、朴素、真挚)

【《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歌》语文教案03-10

语文《姓氏歌》教案02-25

语文《我们的歌》教案03-18

数字歌语文教案02-05

语文《草叶上的歌》教案11-05

小学语文《大海的歌》教案09-03

小学语文《小河的歌》教案01-12

小学语文教案《水乡歌》01-28

小学语文水乡歌教案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