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3-13 09:38:32 小学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汇总八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汇总八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认识2个生字,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想想课文描述的情景,感受珍珠泉的美丽和可爱。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珍珠泉的美丽和可爱,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了解课文记叙的顺序。

  教学构想

  首先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学生自学课文,交流学习体会;再通过练习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并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片。收集有关泉水的资料。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泉水是从地下冒出的水,它是那么清澈,那么明净。它是大地母亲的乳汁,源源不断地为人们提供生命的泉水。作者家乡有义演清泉,泉水不但又绿又深,而且谭底还会不断冒出一串串彩色的、像珍珠一样的水泡,乡亲们称它为“珍珠泉”。(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放课文录音,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听到的景象,然后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2 学生谈谈自己想象到的景象,再次激发阅读兴趣。

  三、学生自读课文,交流学习体会,学习生字。

  1 先读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再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珍珠泉的神奇景象,并把自己认为好的语句画下来。

  2 对第一次的想象内容进行补充,并让学生读读画出的有关语句,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根据学生选择的句子进行组合,把选择同样语句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一气浪读,讨论自己的体会。有特殊见解的学生可以独立学习,教师与他们交流。

  (2)各学习小组汇报交流情况,反复诵读,教师进行点拨、启发、引导、品位,随机教学生字“嵌”和“筛”。提醒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来体会,并通过读让其他同学听出你们的理解,听出你们的情感。在指导朗读描写珍珠泉周围景物的语句时,启发强调“绿”字,和三个“那样”,读出珍珠泉的绿、深、清,读出作者的喜爱之情;指导朗读描写潭底冒水泡的句子,引导学生读的轻松一些,好像在夸奖活泼可爱的小孩,读好两个“照在”、一个“照在”和三个“!”,读出变化,突出作者的赞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讨论交流中,对第一次想象的内容进行补充。

  (3)让有独特见解的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鼓励其他同学倾听,对他们的想法进行补充、质疑。

  (4)齐读全文。

  四、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

  1 (出事投影)课文先介绍了珍珠泉在 ,接着重点描述了珍珠泉周围的 ,以及谭底冒出的 ,最后抒发了作者对珍珠泉的 之情。

  2 学习小组讨论完成练习,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

  五、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让学生摘抄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要求自己工整、端正,不遗漏标点符号。

  六、小结,激发习作和课外阅读的兴趣。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欣赏了美丽的珍珠泉,它是多么清、多么绿、多么美啊!我们被这美妙的景象所陶醉。其实我们家乡、我们祖国还有许多美丽、神奇的地方,它们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宣传。希望同学们向本文的作者学习,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心去体会,用手中的笔来描绘祖国、家乡美丽的河山。也可以去调查、查找资料,如果有类似的文章,可以推荐给同学,大家一起欣赏,一起学习。

  作业设计

  摘抄优美的词语和句子。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炼字艺术。

  2、抓住主要意象,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体会诗中那种豪迈而不悲伤的情感基础。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味诗歌语言领会诗人所运用的手法及抒发的感情。

  教学方法:

  诵读法 品读鉴赏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忆所学过的李白的送别诗,并说说这些诗句分别体现的情感。提示:诗句有《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渡荆门送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送友人》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诗人与友人策马辞行,情意绵绵,动人肺腑。

  二、诵读与品味

  1、学生自读体会

  2、引导学生展示

  3、诵读语调交流

  三、品读鉴赏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1、赏析“横”和“绕”的表达作用。点拨:如将“横”字改为“矗”和“屹”有何差异? “矗”“屹”写出了山的挺立与高耸,但却少了雄伟的气势。“横”字写出了山的横亘与绵延,写出了青山横亘外城北面的雄伟气势,突出了山的静态美。

  2、赏析“绕”字的表达作用。点拨:如换成“流”字如何?

  “流”字用得过平,没有写出送别地点的突出的地貌特征。而“绕”字却写出了波光鳞鳞的流水缓缓绕过城东潺潺而过的特征,突出了水流的动态美。

  3、“青”“白”颜色词的选用的表达作用? 写出了色彩明丽的送别环境。

  4、总结:诗人运用工整的对偶句,动静结合,写出了送别环境中山雄伟的静态美和水潺潺流动的动态美,描摹了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虽是别离,却全不见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反而给人以色彩明丽、节奏明快的感觉。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理解“孤蓬”这一意象。

  蓬草随风飞转,飘泊无根,而离别远行之人,本如蓬草,离开了家乡也就如同离开了根,随着生活遭遇之风而飞转,前路漫漫而迷惘,更着一“孤”字,怜惜愈甚。此联表达了作者对朋友飘泊天涯的深切关怀。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比喻的修辞手法,天空中的一抹浮云,随风飘浮,好像友人即将远离,行踪不定,任意西东;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勿勿离开大地,好像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形象地表现了依依惜别之情。

  2、诗人表现这种感情的手法是怎样的?有景有情,情景交融,描写了一幅离别的画面,表达了对友人的留恋之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本诗结尾有什么特色? 以场景作结,衬托手法。

  2、效果如何? 班马,离群的.马。诗人离别之情却不明说,却以写马衬托。连马儿临别之时也不禁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

  3、评价诗人送别诗的情感基调。

  新颖别致,不落窠臼。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明丽。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有声有色,气韵生动。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而又豁达乐观。

  四、课堂小结

  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这正是评家深为赞赏的李白送别诗的特色。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动静结合 有声有色

  以景衬情 情景交融

  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诵读、体会诗歌语气并会背诵诗歌,了解李白的创作风格。

  2、能力目标:品味诗歌语言,分析其表现手法,领悟诗歌鉴赏方法。

  3、情感目标:感受诗人通过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朋友的深挚感情。

  重点与难点:通过品味诗歌语言领会诗人所运用的手法及抒发的感情。

  教学方法:引导、交流、点拨。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填写词语,摘录课文中优美的词语或精彩的句段。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感受北海公园的风景如画,知道北海公园闻名于世界。从而为北京有这样美好的地方感到自豪。

  教学重点:感受北海公园的风景如画,知道北海公园闻名于世界。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优美语句的意思。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重点课时)

  体现新课程理念:本文详细的介绍了北海公园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家园林。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园内的湖光山色、园林建筑,展示了北海公园的美丽如画,精致典雅。我用争当小导游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实践中学习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同时配以课件生动真实的展现北海公园的美景,让学生在积累运用语言的同时,体验、感受公园的美,北京的美,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热爱北京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填写词语,摘录课文中优美的词语或精彩的句段。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感受北海公园的风景如画,知道北海公园闻名于世界。从而为北京有这样美好的地方感到自豪。

  教学重点:感受北海公园的风景如画,知道北海公园闻名于世界。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优美语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们都去过哪些公园?生自由发言,说一说自己去过的公园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困)

  2、下面老师要带你们到北海公园看看。(板书)北海公园

  二、新授: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指名读课文。思考:北海公园给你留下最初印象是什么?

  (板书)美丽的

  3、我们到那里看一看怎么美,不过首先得把这节课的字词读准确。

  出示:

  皇家建筑琼岛苍松翠柏宫殿庙宇

  亭台楼阁水面开阔一尊朱红色

  (指名读,领读,开火车读。)

  4、默读课文,思考:介绍了那几个景点?都有哪些特点?你是怎么知道的?

  5、汇报:琼岛四面环水

  白塔高大雄伟

  五龙亭造型别致

  三、细读课文:

  自学提示:读你最喜欢的景点。说说是怎么写清楚的`?你准备怎么向大家介绍?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边介绍,老师边出示琼岛的图片。使学生感受琼岛的美丽。

  2、指导朗读。

  3、利用填空的方式指导背诵。

  4、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边介绍,老师边出示白塔的课件。学生感受白塔的高大雄伟。

  2、按由下至上的顺序演示。感受白塔每一层的美丽。

  3、指导朗读。

  4、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学生边介绍,老师边出示五龙亭的课件。学生感受五龙亭的造型别致。

  2、按由中间向两边,再由上至下介绍五龙亭。

  3、指导朗读。

  4、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四、拓展延伸:

  用你收集的图片,按一定的顺序向大家介绍。(由下至上、中间向两边、从左向右等)

  (指导学生把语言组织完整,介绍时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

  五、作业:朗读课文。

  板书:

  22、美丽的北海公园

  琼岛美丽如画

  白塔雄伟精美

  五龙亭造型别致

  课后反思:教师是新课堂的设计者、引领者,要重视教师语言的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话我的重复过多,语言还不够凝练。关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作为教学的补充资源,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帮助学生增加感性意识,辅助学生加强对文本的理解。但是,怎样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文本学习完美融合,我做的还不够。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6个字。学习新笔画:横折、竖弯的写法。学习“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2、朗读课文。指导学生将自己感悟到的情感读出来。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山区的小学生虽然身在山区,但是他们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伟大的祖国。

  教学重难点:

  会认13个生字。会写6个字。学习新笔画:横折、竖弯的写法。学习“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录音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言激趣

  1、小朋友们,你们看到过或者参加过升国旗吗?你们想看国旗护卫队的战士们是怎样升国旗的.吗?请看录像。或者由教师或学生叙述当时的情景。

  2、为了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你看,我们山村小学的同学们也升起了国旗。(引言导入,板书课题)

  二、自主、合作学习课文

  1、请学生给自己已经认识的字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小组交流,把自己认识的字告诉伙伴。(增强自信心)

  2、请学生用“O”圈出自己还不认识的字,并去向自己的朋友求教。

  3、听教师范读儿歌的录音,正音。

  4、教师领读儿歌,学生跟读。

  5、学生试读。

  6、分小组读。

  7、同桌互读。

  8、抽学生读。

  9、自由读

  10、齐读。(只要学生能看着书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学过的词语能连读,遇到句号停一停,读音清楚、声音响亮就可以了。)

三、朗读背诵,讨论解疑

  你知道我国的的国旗、国歌和首都吗?

  (小组讨论后班级交流)

  四、探究学习,养成习惯。

  升国旗时我们应该怎样做?

  第二教时

一、复习导入

  1、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二、学习生字

  1、请学生用“ ”画出生字。

  2、学生自己试读。

  3、小组学习,把自己会读的告诉伙伴,把自己不会读的向别人请教。

  4、师教读,正音。

  注意三拼音“国”、“教”和“校”后鼻音“星”、“升”。

  5、小老师教读。

  6、猜字。

  7、用生字卡片开火车。

  8、扩词扩句。

  三、自主积累词语

  1、学生自己试读。

  2、小组学习,把自己会读的告诉伙伴,把自己不会读的向别人请教。

  3、师教读,正音。

  4、用生字卡片开火车。

  5、扩句。

  四、指导书写

  1、学习新笔画“横折、竖弯的写法。

  2、书空练习。

  3、学习“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4、讨论怎样才能记住?

  五、总结升华。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的品析,学会如何赏析人物;并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伟大的父亲,从他上身迸发出来的伟大的父爱,震撼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与这位父亲相比,梁晓声的母亲又给了他怎样深沉的爱呢?今天,我们就去体会一下大河一样深沉的母爱。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通过自己查资料,读通、读懂全文,能够简述课文大意。

  再读课文、品味语句

  要求:根据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的学习经验,自己把文章当中的描写母亲外貌、动作和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找出来,在自己重分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内交流,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以及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探讨作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整理在练习本上。

  重点体会我家里的'贫穷和母亲的大方这一鲜明的对比,(母亲干脆利落的对话)细细品味母亲瘦小的身体与繁重的工作和恶劣的工作环境的对比。

  以读促情、朗诵比赛

  操作: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镜头反复品读、认真体会,每个组选派一名代表朗诵自己喜欢的片断,读的形式自选。

  随堂练笔、人物分析

  要求:通过对文章重点语句的分析,写一篇关于母亲的人物赏析。篇幅不用太长,能够表明观点,说明理由即可。

  读课后连接,谈自己为母亲做过的小事儿

  操作:认真读课后链接,体会诗人对母亲的怀念和爱,小组内交流自己曾经做过哪些令母亲感动的小事。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一、自读课文,小组互助学习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正音。

  2、小组内自查:注意读准翘舌音“省、橱、指、仗”和前鼻音“毯、银”。

  二、认记生字

  指导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发现认记生字的方法。如:

  1、谜语认记:

  毯: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俭节约少花钱。

  店:站而不立,庆而不大,街边一间房,买卖东西忙。

  2、借助偏旁认记:

  “指、接”都是提手旁,字义和人的'手有关;“银”是金属,所以是金字旁。

  三、巩固练习

  1、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猜字游戏:一人被蒙住眼睛,让一个人指某个生字,等全班都看清楚了所指的字以后,让被蒙眼的同学一个一个地指着生字向大家发问。如,问:“是不是橱窗的‘橱’?”答:“不是橱窗的‘橱’!”直到猜对了,全班一起回答:“对对对!就是这个字。”

  3、“摘苹果”游戏:在黑板上画棵苹果树,把做成苹果形状的生字卡贴在“树”上,让学生上台读字音,读对的就可以把“苹果”摘下来。摘对五个以上可奖励一张苹果贴画。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习独立识写本课的10个生字,了解生字、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借助旁批,弄清公路“呼吸”的方法,认识其作用。

  4试着自主阅读,自己动手批读。

  5唤起学生爱护环境、热爱科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弄懂公路“呼吸”的原理。

  2通过对课文的理解,认识公路“呼吸”的作用。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

  师生查阅有关科技环保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读题

  1你知道什么叫“呼吸”吗?(让学生有意识地呼吸,体会人是用肺呼吸)真奇怪,公路也会呼吸?

  2为什么课文题目中的呼吸要加上引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公路是怎样呼吸的呢?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以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下作上记号。

  1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学生互评、正音。

  2同桌讨论不理解的词语,然后全班同学一起解决。

  3交流通过讨论理解的生词。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同学们,让我们借助旁批,自由地读课文,想想公路是怎样呼吸的?

  1自读课文。

  2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呢?

  我读懂了公路“呼吸”是科学家创造发明的、清除空气污染的一种方法。

  读懂了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是——汽车尾气……

  3哪一段是介绍公路是怎样“呼吸”的。请你找出来再读读。你明白了吗?

  让学生先自读、自悟。再分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全班讨论,给学生探究的充裕时间,教师相机点拨:公路两旁的土壤“吸附” 汽车尾气,土壤中的水溶解了尾气中的'一部分“氮氧化物”以“呼”出,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吸收,变成肥料。

  4文中说这真是一举两得的好方法,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多媒体画面展示自学题:

  让公路通过来一些,人们就能,同时还能为土壤增加!公路“呼吸”有两个作用:

  5让学生再读课文,把自己新的感受批在书上。

  6科学家们发明了这一举两得的好方法,你们还有哪些好办法能清洁空气,保护环境,都说出来,我们听听,然后把它批在书上。

  四、拓展思维,提高兴趣

  《会“呼吸”的公路》简洁、明了地给我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正在利用高科技手段改造城市环境,绿化、美化家园。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也做一名合格的环保卫士,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维护我们生存的家园——地球的环境。

  附:板书设计

  16会“呼吸”的公路

  土壤吸附溶解汽车尾气(净化空气)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 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 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 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每的熏陶。

  教学重点:

  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1.激趣导入

  1、 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

  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诗圣、诗仙)

  2、 揭题。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一、释题,简介背景

  1、 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介绍背景。

  2、 过渡: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二、学生自学,初步理解

  1、 自读古诗,做到“五不”。

  2、 自读古诗,思考问题,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三、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1、 互读古诗,检查是否做到“五不”。

  2、 交流诗意。

  四、全班交流

  1、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2、老师点拨:“闲”是悠闲的意思,在说句意时,要作词序的调整。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厌”的注释是“满足”。在说句意时要进行适当的变通。

  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答。

  4、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一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用画面表现。

  六、指导朗读

  1、《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表达诗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种轻松感。

  2、多种形式读诗:指名读—同位读—小组读—齐读等。

  七、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自由吟读。

  2、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

  望洞庭

  一、形象感知,揭示诗题

  出图。你知道洞庭湖吗?谁来介绍一下?我们来欣赏诗人刘禺锡是怎样描写的。

  二、自由吟读

  1、 学生边读边参阅课文注释,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

  2、 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普遍性与否,或个别讲解或集体理解。

  三、指名朗读,同桌互说意思

  1、 点拨理解“两相和”,可以让学生结合看图吟诵体会。

  2、 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诵读,体会比喻的.巧妙。

  “镜未磨”写出了一种别有情致的朦胧的美,真是别出心裁。君山如青螺,只因是遥看,这个比喻用得非常妙。

  四、引导赏析

  1、 你觉得哪一句诗写得好,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诗人的心情。

  2、 与上一首比较,体会不同的景致及古诗的借景抒情的手法。

  3、 背诵《独坐敬亭山》、《望洞亭》。

  五、交流课外积累

  1、 说说你知道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2、 课外继续收集山水诗。

  3、 练习

  任选一首,想象景致,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画,并配上诗句。

  第二课时

  忆江南

  一、复习导入

  背诵前两首以及课外搜集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忆江南》是一首词,又描写了怎样的景致,怎样的心情呢?

  二、读课文,理解内容

  带着上面的问题自由读,边读边看图,理解意思。指名读,读准生字,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指名看图说出意思。朗读领悟词义,教师做如下点拨:

  “忆江南”是词牌名,词都有一个牌名。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景色的,白居易曾

  经当过杭州刺史。词中回忆的,就是美丽的江南风光。

  旧:从前。曾:曾经。谙:熟悉。胜:超过,胜过。

  根据提供的词语解释,让学生自己说说词句的意思,然后连起来说整首词的意思。

  三、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四、教师小结

  诗一开头,诗人先说:“江南好”,这是诗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那么,说江南好,是听别人说,还是自己亲眼看到的呢?第二句做了回答:曾经,我对江南的风景是那么的熟悉,那么了解。

  江南风景好在哪里?可先让学生来回答。老师最后归纳: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暖水碧,绿波粼粼。由于红日的映照,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更显出江水碧绿。“蓝”字形容春水深碧。这美好的景象,深深地留在诗人的记忆里,所以词的结尾说——江南风景这样好,能不让人回忆吗?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朗读的感情基调:饱含深情的回忆之情。

  语调处理:一、二句要有昂扬的激情,再转入缓慢回忆,“日出”句声调高昂,“春来”句声调柔合平缓,最后一句声调稍抬高,仿佛是自问,又像是问他人,“能不”语气要果断、坚定。

  在熟读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背诵。

  六、抄写或默写

  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课后反思:本课教学是按照运用插图和老师的导语进入诗境—理解词句、想象画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来进行。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和欣赏,感受,感受南方自然风光的美。在学习《忆江南》这首词时,拓展了另两首,学生对这首词的了解更深入。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分角色,在对话中巩固词义。

  板书:独坐敬亭山:鸟飞云去;不厌敬亭山

  望洞庭:湖光秋月;潭面无风;山水翠;一青螺。

  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教案01-26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1-1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2-04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02-03

小学语文《匆匆》教案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