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03-27 09:58:49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语文教案模板集合9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语文教案模板集合9篇

语文教案 篇1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风筝 蝴蝶 拔几根 幸福 托着 ?垂头丧气 半圈

  树梢 歇一歇 ?千呼万唤 ?踪影 ?磨坊

  (课件出示6)教师集体订正。

  2.回忆作者放风筝时的情景,简略说一说过程。这节课让我们细细体会其中的快乐。(板书:风筝)

  二、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1.以读代讲学习第1自然段,请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评。教师注意指导“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板书:做风筝 ?放风筝)

  2.学习第2自然段。

  (1)自读本段,边读边把自己读懂的和不懂的圈出来、写下来。(估计学情:学生能读懂做风筝所用的材料是什么?他们做完风筝后的心情。对于“憧憬”“依然”二词,学生可能不大明白。)

  (2)学生汇报。

  学生在说用什么做风筝时,教师可让孩子结合自身经历及收集的资料谈谈看法。(课件出示7) “憧憬”一词可根据“泡泡”的提示引导学生查字典,或在具体的语境中解决。“依然”一词可用近义词“仍然”,通过换词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3)当学生在谈到书中孩子的.心情时,引导他们读两个句子:(课件出示8)

  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作“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板书:幸福鸟)

  指导朗读:多种形式读,体会作者高兴的心情。

  (4)假如就是你在做风筝,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让学生入情入境)(课件出示9)

  (5)多种方式读全段。

  3.学习第3自然段。

  (1)角色转换: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

  (2)创设情境: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课件出示10)播放多媒体课件,或者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一篇细致描写放风筝场面的文章,让学生入情入境。

  (3)引导表达:刚才同学们欣赏了放风筝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与大家交流交流。

  (4)角色转换:当你奔跑在空旷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飘荡在天空中的风筝,你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板书:兴奋、激动、自豪)

  (5)品味课文:用心多遍朗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文中孩子和我们一样的感受。

  需要精读的句子:

  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课件出示11)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课件出示12)

  注:此二句可根据课堂情况,分析写法,如第一句中动词“托”“牵”的用法。

  (6)深入赏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激动、自豪)再读全段课文。

  4.学习第4自然段

  (1)读一读:用心读读第4自然段,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2)说一说:说说你读后的发现。

  (3)试一试: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可采用多次读的方式进行)

  重点读好这个句子: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课件出示13)

  方式:读、体会、“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可表演。(板书:找风筝 ?大惊失色 ?千呼万唤)

  (4)评一评:你们觉得这些同学读得怎么样,从哪些语词的朗读上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或难受。

  5.学习5、6、7、8自然段

  (1)师:假如你高高飞着的风筝断了,飞了,你会怎样呢!

  (2)师: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请读读5、6、7、8自然段。(板书:垂头丧气)

  重点读好: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3)体验: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难过而又不甘心的情感。(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为主要体会句。)(板书:继续)

  (4)想象写话

  ɑ找到了吗?作者没有给我们答案,请你展开想象说一说。

  b全班交流

  c学生写,教师巡视指导。请同学们把你刚刚说的内容写在纸上。(提醒写字姿势)

  d全班交流。

  三、回顾课文,畅谈感受

  1.放筝时,线断了,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难过、着急,为什么还说放风筝是快乐的呢?你有过这种生活体验吗?

  2.一个提问下,帮助学生再次疏导出全文线索,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并再次朗读几个描写心情的重点句。

  四、课堂练习,小组交流(课件出示14)

  1.把自己玩耍、活动时候的心情告诉大家,写一写。

  2.写几个描写心情的词语,并在小组内交流。

  板书设计:

  16.风筝

  教学反思:

  1.在理解“憧憬”一词时,采用查字典的方法,了解憧憬就是向往的意思。也注重了对学生朗读的指导,通过读,表现文中小朋友心情的不断变化:“想一想孩子们做风筝时会是怎样的心情?”“激动的、高兴的、兴奋的”“那就请你读出小伙伴做风筝时的激动。”

  2.不足之处是千呼万唤:千和万是虚数,不是真正了呼喊了一千遍和一万遍,这一点应该渗透给学生。

语文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一、学生自读本组教材的导语

  1、学生借助拼音读教材的导语,并思考:好孩子应该具有哪些良好品质?

  (爱劳动、爱集体、诚实)

  2、老师相信你们都是好孩子,那么你发现自己的身上还具有哪些好品质呢?能说给大家听吗?

  (说自己的长处,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

  二、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要求:字音要读正确。

  2、再读课文:同桌互读互听。

  3、学生汇报朗读情况:

  ⑴在小组内汇报朗读,互评。

  ⑵指名朗读:对于学生读得不正确的'地方教师要给予指正或者同学间进行互评。

  ⑶自由练习朗读课文:要求读流利。

  ⑷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同学听。

  4、课件出示不注音的课文:让同学们试着读一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三、学习新词,识记生字

  1、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课文边圈出不明白的词语。

  2、交流:哪些词语是你不明白的?

  3、出示词语:读一读。

  4、创设故事情境,感悟“虚心、骄傲”等词语:

  “小刚和小峰是同班同学。小刚学习非常优秀,有了成绩也不骄傲,老师说他是个虚心学习的孩子;小峰学习不认真,取得一点儿成绩就翘尾巴,是个骄傲的孩子。”

  “小刚待人热情,有客人来马上会拿出好东西招待;小峰呢,有客人来连招呼都不打,亲戚朋友都说他是个待人冷淡的孩子。”

  “小刚还是个十分诚实的孩子,从不撒谎;小峰就不同了,有时家庭作业没做完就骗老师说忘带了,小伙伴都说他是个虚伪的孩子。”

  边说边问:你喜欢和谁做朋友呢?为什么?

  5、学习生字:

  ⑴出示生字:

  指名读。

  指导读准字音,如:“诚实、招”是翘舌音,“赞”是平舌音。

  ⑵这些生字中你觉得哪几个是最难记的,动动脑筋,有好方法记住吗?

  ⑶读词:虚假、骄阳、傲气、淡绿、诚心、果实、赢了、称赞、招手。

  ⑷用游戏方法巩固本课生字、新词。

  四、课后拓展

  1、出示课后“我会读”中的对子让学生认读。

  2、鼓励学生背一背。

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尝试用探究性学习辅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了解海豚是怎样救人,为什么能够救人。

  2。领会作者运用的表达方法。

  3。受到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人文教育。

  课前准备

  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引入,揭示主题

  1。师生动讲述:同学们,在奇妙有趣的动物世界里,有一种体型优美、聪明伶俐的哺乳动物,它就是海豚。老师把它们请来了,一齐来瞧瞧吧!

  2。播放海豚表演的录像,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3。海豚可真能干!它们不仅是水族馆里的“表演明星”,更让人惊奇的是,它们还是“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呢!在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探究“海豚救人”这种不可思议的现象。(点击题目)

  4。师板题,生书空题目。齐读题目。

  5。生质疑:看了这个题目,同学们的脑袋瓜子冒出了哪些问号?(生自由提问)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1。归疑并导入初读课文。

  海豚怎样救人!为什么会救人?这些问题的答案课文中都有。那就请大家打开课本38页,津津有味地读一读吧!相信你们会了解到许多有趣的知识。(生自由读课文,交流信息)

  2。交流读书的收获。

  通过刚才的阅读,你们又增加了哪些新知识?(学生交流从课文中了解到的零星内容。)

  三、再读课文,尝试研读

  1。小结引入深究部分,鼓励用不同的学习方法。

  大家一下子就抓住了问题,明白了海豚之所以能够救人,是来源它对子女的“照料天性”。不过,读书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我建议大家(出示)小组里合作学习课文中提供的海豚救人的三个事例,共同探究海豚为什么能够救人。可以自由运用我们以前学习课文的方法。

  2。学生分组学习,商议学习方法,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合作。教师巡视,了解学法,并作指导和点拨。

  3。归纳学法,互相启智。

  学生将海豚救人的三个事例列表归纳。

  时 间地 点人 物救人经过

  1966太平洋韩国10名船员一群、沉、游、抬、驮、甩

  1972海面上南非一位姑娘两头、赶跑、护送

  1992大西洋印尼货轮两名船员一群、托、并肩游

  A。师梳理具有代表性的学法组织交流。学法:读一读、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学生画出若干句子品读:

  ①就在他们求生无望之际……营救它们。

  ②不料,海豚却把身子往下沉……背上了”。

  ③“她拼命往岸边游……护送她到靠近港口的安全地带。”

  ④“海豚救人的美德……‘照料天性’”

  点拨:抓住有价值的句子带领全班感悟,美美地品读,感受海豚救人及时、动作灵巧、聪明伶俐及其照料天性等。

  B。学法:列表方法

点拨:

教师将该表投影于大屏幕,吸引全班同学共同关注,看看能从表格中发现什么。例如海豚救人是不分时间、地点、集体的救人行动等等。

  4。殊途同归,融汇理解。

  ①出示句子:海豚救人的美德,来源于海豚对其子女的“照料天性”。读中感悟:海豚照料子女的天性是怎样转变为救人的行为呢?生用书中的语言组织表达。

  ②师小结:海豚出于母爱,照料幼豚浮出水面呼吸,年深日久。这种母爱得到了升华,成了一种见义勇为的救人行为。让我们一齐读读第7自然段,体会体会吧!

  5。师点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说明方法。

  四、激活文本,丰富认识

  1。师启发开拓思路:

  海豚除了救人,还能为我们做什么呢?大家课前搜集出不少资料,能选择有价值的与小伙伴分享交流,更是其乐无穷。

  2。学生简述资料,进一步感受“海豚是人类的好朋友”的丰富内涵。

  五、激发情感,升华认识

  1。师述:这一路学来,我们逐渐了解海豚,(点击海豚图片)它会表演,能救人,会领航,老师忍不住想对它们说:“海豚,你们这群可爱的海中精灵,你们永远是我们的好朋友!”同学们,你们又想对海豚说些什么呢?同桌之间说一说吧!

  2。请若干学生畅所欲言。

  3。师点拨:是啊!海豚爱人类,我们也爱海豚啊!正如同学们所说,我们应该富有爱心,保护地球,让海豚救人的美丽源远流传,让人类与动物友好相处的故事绵延不绝!

  六、作业。

  练笔: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关于海豚的内容,写一篇《海豚的自述》。用上学过的一些表达方法。

  板书设计

  24* 海豚救人

  照料天性 救人行为

  爱护动物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

  2、自主积累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培养学生对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敬佩之情,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渗透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学习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对伟大诗人的敬佩之情。

  3、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试着用“先……接着……然后……再……”练习说话。

  三、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对诗人的敬佩之情,渗透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热爱。

  四、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电影资料。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板书课题“粽子”,出示一个粽子(或图片或实物)。“同学们吃过粽子吗?你知道每年什么时候吃粽子吗?”“今天我们来学习16课。你们不仅能学会包粽子,还能了解吃粽子的`来历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标出自然段。

  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音。

  2、教师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3、分段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段向我们介绍了怎样包粽子?哪段向我们介绍了吃粽子的来历?

  (三)学习课文内容,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第二段:

  (1)读一读课文第二段,找一找哪句话向我们介绍了怎样包粽子。

  (2)读一读第二句话,说一说怎样包粽子。

  句式练习:先……接着……然后……再……

  (3)请同学们用这些词语试着也说几句话。

  提供给学生情境,如:放学后我回到家先……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生活。

  (4)先在小组中说说,然后再全班进行汇报。

  2、学习课文第三段。

  导语:这小小的粽子里面还藏着一个感人的故事呢。

  (1)读一读课文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

  (2)当人们把粽子投入江中时会说些什么?

  (3)想看看当时的情境吗?(播放电影片断)

  理解屈原“悲愤”的心情。

  (4)说一说“屈原是一位()的诗人”。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在学生说的过程当中教师指导朗读。

  (5)指导朗读,读出对伟大诗人的热爱之情。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你还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传统节日?可以向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了解一下。

  (五)板书设计:

  粽子

  包来历

  先……接着……然后……再……屈原

  爱国诗人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复习旧知。

  (二)复习生字。

  1、教师出示课件演示:请学生带读生字词,指名认读生字。这些字宝宝回到课文中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2、请学生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三)记忆生字。

  1、小组学习:选择自己喜欢的最有效的识字方法记忆生字。

  2、汇报自学情况:说一说,你们记住哪个字了。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3、及时评价:教师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学生自主记忆生字的方法很多,教师要善于发现,及时点拔,总结、提升学生的认识。如以旧代新记忆,加、减部件记忆,编儿歌、猜谜语记忆等。)

  4、质疑:你们认为哪个字比较难记忆?

  5、针对学生的质疑,进行教学,师生共同想办法解疑。

  6、如果学生没有疑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记忆。

  7、教学课件演示:字宝宝都回到课文中去了,请学生自由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

  1、请学生看看课本中的“田格”字帖,说说希望老师帮你们写好哪个字。

  2、通过学生反馈,教师演示教学课件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书写。

  3、通过教学课件,重点指导:“拿和前”的书写。

  (1)拿:请学生注意观察这个字在田格的位置,瘦长不容易写好看。

  (2)前:注意左下部分是硬月,不要写成月字。

  4、请学生当堂进行写字练习:一个字写一遍,遇到难写的字可以多写几遍。

  (教师在行间巡视,了解学生书写情况,可以做有针对性的个别同学的辅导。)

  (五)词语积累。

  1、读读“我的词语库”中的词语。

  2、你还想从本课中积累哪些词语?

  (六)作业。

  认真抄写本课的字和词。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①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②能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并说出其作用。

  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内容的能力,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课前准备

  教师可阅读有关法布尔的传略及法布尔写的《昆虫记》,并制作相应的课件,制作有关昆虫特别是蝈蝈的动画形象,给学生以直观的形象理解。学生注意本课的语言积累,并注意观察,准备向同学介绍自己最熟悉的一种小动物。

  ○教学内容

  绿色蝈蝈》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科学观察随笔。文章把绿色蝈蝈放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介绍,介绍了它的外表特征、生活习性。阅读本文,不但可以掌握科学知识,而且可以体味到浓厚的文学色彩,从中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好地理解、体味说明文的情趣。

  ○教学设计

  1、情景导入

  同学们,也许你还记得童年时看蚂蚁搬家时的情景吧?也许还记得在夏夜里在草间提着灯笼捉萤火虫吧?还有唱歌的知了、飞舞的蝴蝶,这些大自然的小昆虫。也许你已经从各类文章中体会到蜜蜂、小鸟等各类小动物生活情趣,这些美好的昆虫、动物也许都是伴随你成长的好朋友。今天,大家再去拜访一位昆虫朋友绿色蝈蝈。

  2、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课题:绿色蝈蝈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a.绿色蝈蝈外表有哪些特征?

  b.作者主要写了绿色蝈蝈的哪些习性?

  (以上要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学生自读,小组讨论发言,教师也可参与讨论,并及时点拨指导。

  教师指导明确汐L表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习性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

  3、重点研读,质疑问答,合作交流

  学生可再读课文,并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疑问。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学习探究一下自己最喜欢的美词佳句,或有哪些好的拟人手法的运用等。

  学生依据问题组,自由质疑。

  a.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段落?为什么?

  b.你最喜欢哪个词语或哪个句子?为什么?

  在学生的讨论研读中相互补充,共享品味赏析的乐趣。教师可总结指导。

  也许有的同学喜欢窃窃私语、津津有味、酷爱甜食毫不犹豫地都接受这些拟人的写法,给人以亲切自然的形象生动的感受;也许有的同学喜欢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钓,它们之间从不争吵这拟人化的描写,它亲切自然,充满了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文艺笔调生动;语言传神形象;拟人贴切自然;比较突出特征。

  4、拓展延伸,应用反馈

  请同学们灵活运用本文的写作特点(或语言生动,或运用拟人等)说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5、课后练习

  a.读读法布尔的《昆虫记》节选本。

  b.以自己熟悉喜爱的小动物为内容写一篇小短文。

语文教案 篇6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蜜獾和导蜜鸟、海葵虾和红海葵、鳄鱼和千鸟互惠互助的事。

  3、激发立志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感情。

  二、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哪些动物之间互惠互助?

  2、这三组小动物的故事很有意思,让我们先来学习蜜獾和导蜜鸟的合作情况。

  (二)讲读第二段:

  1、蜜獾和导蜜鸟在什么事上互助呢?打开书,请一个同学读第2自然段。

  2、它们合作捣毁蜂巢,各自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3、这就是它们互惠的一面,那它们怎样互助呢?

  4、导蜜鸟凭什么能发现野蜂的巢?它又怎样传信号给蜜獾呢?

  5、蜜獾得到信号后怎么做呢?

  6、导蜜鸟目光敏锐,能发现蜂巢,蜜獾听觉灵敏,能听到信号,去捣毁蜂巢。它们配合默契,真是太聪明了,让我们齐读。

  7、戴上自己做的头饰,找到小伙伴,表演一下导蜜鸟和蜜獾的互惠互助。

  8、谁愿意来表演?

  9、太精彩了!了解了蜜獾和导蜜鸟的合作,你们还想了解谁和谁的互惠互助?

  10、请大家按自学要求再次合作。

  11、小小组学习。

  12、交流:

  (1)请研究海葵虾和红海葵互惠互助的同学来汇报一下。

  (2)还有谁想补充吗?

  (3)女生齐读。

  (4)凶猛的鳄鱼和千鸟之间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5)哪一句体现了它们的互惠互利?这里的关联词和本文哪一组关联词意思相同?

  (6)它们更为有趣的地方表现在哪里?指名读。齐读。从“只要……就……”中你体会到什么?这两句话生动地表现了鳄鱼和千鸟的'亲密关系,这比前面的事例更生动。

  (7)男生读。

  (8)谁来补充介绍一下。

  13、小结:蜜獾和导蜜鸟、海葵虾和红海葵、鳄鱼和千鸟在合作中互相帮助,从中得到了好处。

  (三)拓展知识:

  1、大自然奥秘无穷,互惠互助的小伙伴还多着呢!汇报一下你课前收集的例子。

  2、小结:是呀,关心就是关心他人,关心他人就是关心自己。我们在互助时肯定能互惠。在众志成城,共抗“非典”的时刻,我们更应学会合作,学会奉献!

  (四)课外作业:

  1、熟读课文,将文中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仿照课文“先概括再具体”的写法改写文中一则故事。

  (五)板书设计:

  蜜獾导蜜鸟

  海葵虾红海葵

  动物的互惠互助

  鳄鱼千鸟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借助注释,读懂课文大意,感悟课文中所讲的学习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刚学过了两则古代寓言故事,学到了一些古文知识,也掌握了一些学习古文的方法。今天,我们就来独立阅读一篇古文《关尹子教射》,看大家能不能自己把短文读懂。

  二、自读自悟,理解内容

  结合注释,弄懂每句话意思,遇到不懂的词、句同桌讨论解决,仍解决不了的'请教别的同学或老师。

  三、老师简单串讲文章大意,学生结合自身理解学习方法

  哪些地方是正确的?哪些地方理解不正确?从中你悟出了什么?(比如翻译时词序的调整、增添必要的字词等)

  四、总结

  1.再读课文,自悟后小组讨论:从关尹子教射箭这件事情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2.在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吗?

  五、朗读全文

  六、附板书设计

  中矣 不知所以中 退而习之

  三年 知所以中 守而勿失

  (知道为什么) (遵循规律)

  教案点评:

  学生自读短文,依据注释弄懂词句意思,与译文对照,看是否理解正确。对较难理解的词句,互相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词句意思。讲解补充学生不能理解的词意。帮助学生理解文中词意、句意,领悟告诉我们的道理。

语文教案 篇8

  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整体感悟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初步感受科学思维及其语言表达的特殊美感。

  学习重点:

  1、整体感悟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学习过程及内容

  1、背诵文章开头的两句名言,并根据你对科学研究的感悟与理解,拟写一则名言。

  2、自主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内容:

  (1)、标识出文章的段落,与每段的中心句。

  (2)、根据每段的中心句,理清本文的思路,并归纳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3)、列出本文的提纳。

  3、阅读体验的.交流,明确“自主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内容”的内容。

  4、收集有关宇宙讨论与作者的相关信息。

  5、为本文拟写一则导语。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体会解说词的文章特征,进一步感受科学思维及其语言表达的特殊美感。

  2、感受科学家的人格魅力,激发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

  学习重点:

  体会解说词的文章特征,进一步感受科学思维及其语言表达的特殊美感。

  学习过程及内容:

  1、文题猜想

  结合第一课时学习的体会,同学们再认真分析题目,思考一下,你从《宇宙的边疆》这个题目当中读出了什么?(简介有关宇宙的一些讨论与作者相关内容)

  2、文体回顾

  本文是一篇电视解说词,联系中央电视台的“动物世界”栏目,归纳一下,电视解说词应该具备那些特征?(提示:语言、表达方式、说明方法、修辞手法等)

  3、学以致用

  根据归纳出来的电视解说词的特征,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这些特征的语句,熟读并进行分析。

  4、请根据你对宇宙的理解与感悟给“宇宙”下一个定义。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看注释,掌握重点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

  体味本文生动的语言,弄明白文中古诗句的含义。

  以屏风为媒介,激发学生审美情趣。

  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屏”的有关知识,体味语言,弄清文中古诗句的含义。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查找有关屏的图片,或上网查找。如果学生家中有屏的小艺术品,也可借来一用,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人新课。

  学生拿着自己找的图片或小屏风,向同学作介绍,语言可能不生动,教师可以就此导人,看做者是怎样介绍的。也可以用古诗词中有描写屏风的诗句导人。

  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教师正音。

  教师配古筝乐曲朗读课文。学生听读并思考:

  a.请用原文给屏下一个定义。

  b.作者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了有关屏的知识?

  听读完后,四人小组讨论明确:

  a.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b.作者从下列三个方面介绍了屏的知识:

  屏风的作用:室外(在院子或天井中)安置屏风,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可以挡风,空间还是流通的;室内安置屏风与帷幕相同。

  屏风的分类:按屏风的建造材料及其华丽程度来分。

  屏的设置:需因地制宜,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一言以蔽之,屏风的功用与设置全在一个“巧”字。

  研读与赏析。

  过渡:屏风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不多见了,可是读了文章,或许你也喜欢上屏风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作者引用了不少古诗,使说明语言生动有趣,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全班讨论明确:

  a.引用《秋夕》诗句,表达了作者幼时对屏风无限地向往与喜爱之情,放在开篇,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牡丹亭》中“银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放在屏风的定义后既补充了屏风的含义,又使语言生动有趣。结尾两处引用古诗佳句,点出“屏”这种古代器具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更好地开发和使用屏风的愿望。

  b.“…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这一句中的“置”是布置之意,是用心安放,若换上“放”字,则无此表达效果;“点缀”是加以衬托和装饰,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准确地说明了屏风在居室中的作用。(学生还可以再举出一些。)

  小结: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抒发了对屏风的热爱之情。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永远散发着不朽的艺术魅力。我们也期待着,屏风在今天的装饰艺术中焕发出青春,重新大放异彩。

  拓展延伸

  在古诗词中,你还知道哪些诗句说到屏,你还找到了哪些图画描绘了屏,全班交流,请你引诗配画作解说。

  比如:李商隐的《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宋代词人柳永《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想像一下,屏风将会有怎样的用途?

  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言之成理即可。

  ■作业

  把课堂上所说的“想像屏风的用途’’整理好,写在作业本上,学着用上古诗词佳句,要用得得体。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回答问题。

  自主回答:

  (1)用文中句子回答什么是屏?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给屏作一解释。

  明确:“屏者,障也。”意思是:屏风,用作遮挡、阻隔的东西。

  解释紧扣屏的用途。

  (2)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那些知识?

  明确:屏的作用,屏的种类,屏在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

  作用:遮挡视线;起分隔作用;艺术点缀;挡风。

  种类: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

  (多媒体展示不同种类的屏的图片,让学生获得直观印象,加深对屏的了解。)

  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

  合作讨论回答

  (3)文中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

  抓住以下关键语句把握:“富有诗意”、“心生向往之情”、“更觉得它实在微妙”

  明确:受古诗词及古画的影响,小时侯就对屏风产生喜爱、向往之情;后来在实际接触和研究工作中,对屏风的认识更深,感情加深。全文多处流露出作者对屏风的赞赏之情。

  二、探究理解文中古诗词的意思,感受浓浓的诗意。

  1、理解诗意

  (1)“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出自唐诗人杜牧《秋夕》诗。全诗如下:“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是一首描写封建帝王后宫宫女生活图景的诗。整首诗描绘出寂静凄清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人物内心世界的痛苦。

  (2)“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出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的“游园”一出。杜丽娘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望。“锦屏人”指闺中女郎。“韶光”指美丽的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忒”读“tuī”“太”的意思。这句话凝聚着主人公心中的无限哀怨。

  (3)“抱膝看屏山”

  出于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填的是“临江仙”的词牌。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

  三、课文多处引用古诗词,有什么好处?

  多处引用古诗词,使全文具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这和本文的说明对象——屏风——这种中国传统器具是相称的。

  (七) 研读赏析

  1、 文中运用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举例子、分类别、引用等

  2、 体味语言,把握写作特色。

  明确:本文是一篇轻松、随意的小品式的说明文。

  (1)作者从欣赏者的角度介绍相关知识,使读者在欣赏文章的同时了解屏风,不觉文章枯燥。

  (2)多处引用古诗词,文白相杂,不仅很好地为说明对象服务,且使说明语言更生动。

  四、总结拓展

  (一)课堂小结

  本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抒发了对屏风的热爱之情。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和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永 远散发着不朽的艺术魅力。我们也期待着,屏风在今天的装饰艺术中重新大放异彩。

  (二)拓展延伸

  查找积累与屏风有关的诗句。

  例:南朝 《闺怨篇》“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

  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柳永 《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

  李贺 《洛妹真珠》“金鹅屏风蜀山梦,鸾裾凤带行烟重。”

  《屏风》“月风吹露屏外寒,城上乌啼楚女眠。”

  板书设计:

  避免直视

  屏的作用: 艺术点缀

  可以挡风

  说屏 屏的分类:按屏风建造材料及其华丽程度来分 巧

  屏的设置:需因地制宜

  教学后记:学生对屏的知识把握,审美情趣的培养等方面有较好的效果,但对作者的情感体会得不是很深刻。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诗经教案10-22

语文关怀教案06-21

《语文识字》教案02-26

语文翠鸟教案09-03

语文《检阅》教案11-07

《语文园地》教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