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音乐教案>小班音乐教案

小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3-04-04 13:14:58 音乐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小班音乐教案范文合集九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华】小班音乐教案范文合集九篇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名称:小鸭爱洗澡

  设计思路:

  天气逐渐转热,孩子们的运动量也增大了很多。有时我会听到孩子们自己会说:“我已经满头大汗了。”接着会有孩子说:“我晚上洗澡的。”大家都纷纷说:“我也洗的……”于是在孩子们自由讨论中,我设计了这次主题性的音乐活动《小鸭爱洗澡》。能让孩子们通过音乐形式表现表达洗澡的乐趣,并养成爱洗澡讲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通过音乐故事欣赏熟悉、理解歌曲,大胆用动作表现小鸭洗澡,愿意用自然的嗓音、愉快的情绪进行歌唱。

  活动准备:幻灯片、故事、音乐

  活动过程:

  一、音乐故事,引起兴趣

  1、欣赏音乐,体验交流

  “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

  “请你说说从音乐中感觉到什么?”(很开心、快乐)

  2、再次欣赏音乐。请小朋友边听音乐边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的心情。

  二、理解想象,大胆演唱

  1、欣赏音乐故事,通过幻灯片大胆想象理解

  “其实音乐里讲了一个故事,请你们听听音乐中讲了什么故事。”

  2、边放音乐边出示图片。

  “猜猜音乐里发生了什么?”(小鸭子在洗澡)

  3、跟随音乐大胆用动作表达表现

  “是呀,夏天到了,小鸭子到小河里洗澡,真舒服呀!你们想不想也去洗个澡呀?(想)小鸭子们,让我们听着音乐一起去快活地洗个澡吧!请小朋友听着音乐做动作。 ”

  “小鸭子你们刚才是怎么洗澡的?(洗头、搓手、搓脚、搓背)是呀,我们要头、手、脚、背都要洗才洗得干净,我们再听着音乐把身体洗干净!”

  不错的操作要点:教师将幼儿零散的对于鸭子的知识经验梳理成歌词。

  如:请小朋友说说儿歌里小鸭子是怎么洗澡的?(摇摇脑袋、摆摆尾巴)

  4、大胆表现,尝试歌唱

  老师发现有好多小朋友把儿歌唱进歌曲里了,本领真大!其实这是一首好听的歌曲,名字叫《小鸭爱洗澡》。小鸭是个爱干净的乖孩子,我们也是爱干净的乖宝宝,对吗?

  5、跟随音乐大胆表达表现小鸭洗澡,鼓励幼儿歌唱。

  三、游戏《小鱼和大鲨鱼》

  “哟!我们的小鸭都洗的真干净,开心吗?(开心)我们一起来做游戏。”

  幼儿随音乐游戏:

  请一个洗得最干净的乖宝宝来做大鲨鱼。请其他小朋友做小鱼;请小朋友听音乐做游戏,要求小鱼要跟着音乐做动作。当音乐变成鲨鱼的音乐,小鱼马上变成石头或水草不动,鲨鱼跟着音乐做动作;当音乐又变回小鱼的音乐,鲨鱼游走了,小鱼又变回来跟着音乐做动作。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弟,三姐姐,四小弟,小妞妞来看戏,手心手背,心肝宝贝,这是我给小朋友上的一节语言活动《大拇哥》。这首儿歌短蝎悍,内容也较容易。3大拇哥,二拇弟,中鼓楼,四兄弟唱大戏,小妞妞抓住孩子的小手,边点着她的'。对于我们朽幼儿而言,他们的小肌肉发育还不完全,手部的精细动作还相对,取鸡蛋的时候,大拇哥,二拇弟,紧紧把纸拿,轻轻撕一撕,撕开一个校一只小鸡叽叽,抵抵头鸡嘴状点桌面三下吃米米碰碰食指三下;来了,二节,伸出大拇哥碰碰头,你拍四我拍四,大家一起吃两手胸前换位拍手。真正的家庭幼儿园大拇哥幼儿园有爱才有家,我家孩子2岁多去的鲁谷这边的大拇哥幼儿园,家庭式园,老师配比极好,老师对孩子像妈妈一样,吃的很好很干净,很适合小年龄的。

  大拇哥、二拇弟、中山羊、四小弟、小妞妞去。放进场音乐手指家庭幼儿与教师做动作走进教室围坐地垫上。天手指娃娃还给我们带来一首好听的歌儿呢,名字叫大拇指。咦,你们的小手在哪呀?小手上都有什么呀,大拇哥、二拇弟、中山羊、四小弟、小妞妞。五根手指五根手指转转转,变成大老虎,大拇哥,二拇弟,中山羊,四小弟。本文分享了幼儿园朽9月份的教学内容,涉及了语言、音乐、数学、品德、英语等教育,大拇哥,二拇弟,中三娘,四小弟,小妞妞,来看戏,手心、手背。我有一只小小手,小小手,大拇哥,二拇弟,中三娘。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表演唱歌曲《小蝌蚪》。

  2了解小蝌蚪是青蛙的后代,从而保护青蛙和小蝌蚪。

  教学准备:磁带,小蝌蚪头饰。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边唱律动《小动物的叫声》边做动作,集中幼儿注意力。

  2做发声练习。

  1 3 5 3 ┃1 - - -┃1 3 5 3 ┃1 - - -┃

  啊 咦

  二、故事导入

  1小朋友们爱不爱听故事呀?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蝌蚪找妈妈》,教师放故事磁带。

  2故事听完了,小朋友们喜爱小蝌蚪吗?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老师教你们唱一首歌,歌的名字就叫《小蝌蚪》。

  三、教授歌曲

  1教师范唱。先听老师给你们唱一遍,教师戴上小蝌蚪头饰范唱。老师唱完了,这首歌好听吗?小朋友想不想学?

  2一边拍手练习歌曲的节奏,一边手熟悉歌词。好,跟老师拍手说:

  × ×┃× -┃× ×┃× -┃× ×┃× -┃× ×┃

  小 蝌 蚪, 大 脑 瓜, 黑 身 子, 细 尾

  × -┃×××┃×××┃××××┃××┃×-┃

  巴。 水里生,水里长,长着长着 起变化。

  小朋友拍手拍得真好!努力!努力!我要努力!耶!!!

  3老师教唱歌曲。

  小朋友喜爱小蝌蚪吗?应该带着喜爱小蝌蚪赞美小蝌蚪的感情去唱,让听你唱歌的`人都喜爱小蝌蚪,好不好?!!!

  4教授第二段,方法同上。

  四、创编动作

  1给小朋友戴上小蝌蚪的头饰,激发跳舞和模仿小蝌蚪的兴趣。

  2启发小朋友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五、表演巩固

  1分组表演唱。

  2个别表演唱。

  3创设情境表演,用绿色的地毯当池塘,小朋友头戴小蝌蚪头饰,唱歌跳舞真快乐,好像一群快乐的小蝌蚪咱们再来唱一遍。

  4积极评价,表扬、赞美、鼓励。

  六、总结延伸

  小朋友这首歌会唱了吗?你们喜爱小蝌蚪吗?小蝌蚪是青蛙的孩子,它长大后就变成青蛙了,捕捉害虫保护庄稼,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对待它们?所以我们要保护小蝌蚪,保护青蛙。

小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老师的帮助下,迁移已有经验理解歌词内容,初步学唱歌曲。

  2、通过图片和老师的动作记忆歌词。

  3、体验与同伴结伴表演的快乐情绪。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片。

  活动过程:

  一、复习律动

  T: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玩玩吧!

  二、新授歌曲

  1、范唱,熟悉歌词

  T:很多小动物到了冬天都会冬眠,那今天我们来看看又有谁要冬眠了?

  T:你刚才听到了什么?(幼儿说内容,老师出示图片)

  2、巩固歌词

  T:真有趣,原来冬天到了,小青蛙就怎么样拉?

  T: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说说这件有趣的事好吗?

  T:我们都会说了,那能跟着音乐一起把它唱出来吗?让我们一起来试试!

  3、提取学习策略

  T:小朋友们今天真能干,都能记住歌里唱了什么,那你们是怎么记住的呢?

  T:那好,现在就用一个我们刚才说的方法记住歌词,再来唱唱好吗?看看这个方法好不好,是不是真的能帮助我们记住。

  三、结束舞蹈

  T:很快,冬天就要过去了,小青蛙们就都会从小屋里出来了,他们有又能开心的和好朋友们在一起玩了,小青蛙们让我们一起出来玩玩吧!

  T:小青蛙们玩的开心吗?让我们去换个朋友再玩玩吧!

  活动反思:

  今天我选的这个活动是“冬天到”主题活动中的一节音乐活动。“小青蛙打呼噜”这个活动中的青蛙是孩子们比较熟悉和喜爱的一个小动物形象,而歌曲中表现了青蛙冬眠的事情正好符合现在的季节特点,又丰富了孩子的科学常识。

  我对这个音乐做了修改,是因为在备这节活动的`时候我发现“闭上眼睛打呼噜”这句最后一个字是2拍,然后紧接着就唱象声词“呼”了,比较赶,不太合适小班幼儿进行,所以我把这个字加了2拍,为4拍。试教结束后就发现歌曲唱的好象没有结束的感觉,原来整首歌曲成了单小节,所以就又加了一个“呼”,加强了歌曲的完整性。孩子的参与和积极性都充分的表现了出来。

小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理解歌词,并掌握短语“我不是懒惰虫”。

  2、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出懒惰虫难受的样子。

  3、幼儿能与同伴共同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知道懒惰虫是什么样的`人

  活动过程:

  l、谈话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师;“小朋友,你们爱劳动吗?你们平时都帮妈妈干什么活呀? (幼儿自由发言)噢,你们可真勤快呀!可是,有一位小朋友,他不爱劳动,他不喜欢帮妈妈扫地,洗碗……更不喜欢冼手、洗脸、洗澡……他呀实在太懒了.所以大家都叫他懒惰虫.突然有一天,懒惰虫的浑身都长满了虫子,小朋友,浑身上下都长满了虫子会怎样?到底谁是懒惰虫?小朋友,是你吗?现在老师要来找找喽,小朋友可要仔细听好了。”

  2、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并引入游戏情景

  示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最后一拍指向老师)

  问:“谁是懒惰虫?你们听听薛老师是怎么说的? (我不是懒惰虫)老师是怎么说的,如果指到你,你会怎么说?那到底谁是懒惰虫呢?我们再来找找吧!”

  3、师幼共同游戏,学唱歌曲。

  4、歌表演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大部分幼儿表现积极,但忽视了能力弱的幼儿的表现,在下次活动中需要个别指导。

  小百科:偷懒是不喜欢费体力或脑力。

小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会用均匀的声音演唱歌曲,和同伴保持音量上的一致。

  2、唱准歌曲中的跳音部分,表现歌曲中的踊跃和连贯。

  活动准备:

  1、木偶人或其他人偶玩具

  2、语言《小池》挂图60—54、cd

  活动过程:

  一、 教师出示木偶人,引导幼儿做“回声”游戏,为演唱歌曲做准备。

  1、 教师:这个人喜欢旅游。这一天他来到一座山上,感觉很精神,就大叫了一下。结果山上响起了回声。他觉得很好玩,就和大山玩起了回声的游戏。现在,我想请你们来做回声,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好吗?

  2、 师生进行回声的游戏。

  教师:喂!你好!

  幼儿:喂!你好!

  教师:亲爱的大山,你好!

  幼儿:亲爱的大山,你好!

  教师:我喜欢旅游。

  幼儿:我喜欢旅游

  3、 教师:回声的游戏好玩吗?这个人在山上玩了一会,又继续往前走。然后他又来到了一个地方,看到了美丽的风景,就像一幅画一样!

  二、 引导幼儿欣赏语言《小池》60-45挂图,感受画面的优美意境,学习歌曲。

  1、 教师出示画面引导幼儿观察,并感受画面的优美意境。

  教师:仔细看看,这个人看到了什么优美的风景?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

  2、 播放歌曲或教师 范唱歌曲一遍,引导幼儿欣赏。

  教师:看到这么优美的.风景,这个人很高兴,他就唱了一首描写这首风景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小池》你们听!

  3、 引导幼儿熟悉歌词内容,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带领幼儿学习歌词内容

  教师:谁能说说歌曲里唱了什么?

  4、 引导幼儿跟着歌曲的旋律朗诵歌词。

  5、 教师带领哟而逐渐把歌词和旋律匹配起来进行演唱,鼓励幼儿用均匀的声音演唱。在演唱的时候要能听到同伴的声音,并和大家的声音保持一致。

  三、鼓励幼儿感受歌曲中前后两部分不同的演唱方法,引导幼儿唱准跳音。

  1、 教师:你觉得演唱这首歌曲要注意什么?

  2、 教师小结:这首歌曲前面两句在演唱时,要注意有很多的跳音,后面两句则比较连贯。

  四、 师生再次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小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放声唱与默唱交替的方法唱歌。

  2、用各种水果替换原歌词,并根据歌词自编表演动作。

  3、注意倾听他人的歌声和伴奏,努力与集体相一致。

  活动准备:

  苹果树一棵。

  已认识苹果,知道其特征。

  活动过程:

  1、在歌曲《秋天》音乐的伴奏下,做小树叶飞舞进教室。

  2、学唱新歌。

  出示苹果图片,让幼儿在歌曲音乐的伴奏下做摘苹果的动作。

  在音乐伴奏下,老师边朗诵歌词,边做摘苹果的`动作。

  老师带领幼儿随音乐有节奏念歌词,并边做摘苹果的动作。

  老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学唱歌曲,练习过程中要求幼儿注意倾听前奏,并努力与大家的歌声一致。

  3、放声唱与默唱交替。

  边唱歌曲边拍手。

  不唱歌曲,在乐曲的伴奏下拍手。

  唱一句,默唱一句,默唱时用拍手表示。

  4、创编新歌词。

  引导幼儿迁移生活经验,说说见过的其他水果,以及它的颜色、形状和其他有关特征。

  老师帮助幼儿把新的水果及特征替换原歌词并唱出来。

  5、即兴歌表演。

  鼓励幼儿边唱歌边做表演动作,并让做得好的幼儿单独表演,还可以组织幼儿自由结伴,和好朋友一起边唱边表演,表达快乐的心情。

  苹果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乐。

小班音乐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学习用自然,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够主动和同伴拥抱,体验相亲相爱的快乐。

  3.借助小图谱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4.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活动准备:

  1.两种颜色的小鸟各一个,两种颜色的小鸟头饰卡两张。

  2.《两只小鸟》音乐。

  3.多媒体。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树和小鸟导入。

  1.认识两只小鸟,知道他们的名字。

  2.和小鸟一起做律动。

  一、出示手偶,激发幼儿兴趣,学习歌词。

  1.教师将两只小鸟的.手偶套好藏在背后,分别出示两只手偶,像小朋友介绍红色的是"丁丁"和蓝色的"冬冬",他们是相亲相爱的好朋友。

  2.教师有节奏的朗读歌词一遍。

  二、听音乐,会用自然、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1.教师把自己当成大树,两只手带着手偶,边唱歌边用手偶做动作,引导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唱。

  2.询问幼儿它们在玩什么游戏?什么游戏要多起来呢?(捉迷藏)

  三、集体玩捉迷藏的游戏。

  1.分组女孩扮演丁丁,男孩扮演冬冬,教师来当大树,手上戴着手偶,给幼儿以指示。

  2.幼儿自由选择扮演丁丁,冬冬,并带上头饰,游戏再次进行,提醒幼儿主动和同伴拥抱,体验相亲相爱的快乐。

  教学反思:

  《两只小鸟》是一个韵律比较欢快的音乐。以幼儿感兴趣的故事情节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通过图谱帮助幼儿理解歌词。总的来说本次活动思路清晰,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但在环节的衔接上还有所欠缺,教师的音乐基本功和应变能力还有待提高,形式显得有些单调。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吸取经验,改进缺点,将教学活动组织得更好。

小班音乐教案 篇9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欢快的旋律和愉悦的情绪,学习有表情的'演唱。

  2、对改编歌词有兴趣。

  二、活动准备:

  田地一块、小鸡、小鸭、小狗图片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清情景谈话

  1、出示图片(小鸡、小鸭、小狗)

  师: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幼:田地

  师: 王老 先生在这里养了许多的小动物。我们来看看这些小动物在干什么呢?

  2、教师一边唱,一边贴图片。(边学习节奏)

  师:这首歌曲好听吗?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3、教师引导幼儿边指图片边学唱歌曲,(2遍)

  (二)、分角色演唱;

  师:宝宝们真聪明,把这首歌曲学会了。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好吗?

  1、师幼分角色演唱歌曲。

  师:我来扮演歌曲中的 王老 先生,请宝宝们来唱歌曲中的小动物。

  2、师幼共同做游戏。

  (三)、仿编歌曲;

  师:宝宝们的声音真好听,引来了许多的小动物,它们也想来唱歌,我们来看看它们是谁呢?

  1、出示图片。

  师:哎!是XXX,它是怎么叫的。(鼓励幼儿给小动物打招呼。)

  2、哎呀!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个小动物是谁?“同上”。

  3、教师做听动作。(杨老师听到有一个小动物在说:“小朋友你们唱完了么,该轮到我了吧!请小动物出来,并让幼儿一起表演动物的叫声。)

  4、好了,我们宝宝真是聪明,都会自己来编歌曲了,我们一起把这些小动物也唱进我们的歌曲吧!

【小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音乐教案06-13

小班的音乐教案01-03

小班音乐的教案02-28

小班音乐教案12-31

小班教案 | 小班音乐:青蛙音乐会08-25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03-01

《小马》小班音乐教案12-05

《鱼》小班音乐教案12-05

小班音乐春教案12-16

小班音乐教案【热】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