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美术教案>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时间:2023-04-05 10:33:28 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美术教案范文锦集8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美术教案范文锦集8篇

美术教案 篇1

  美术活动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感兴趣的快乐的游戏,一切教育的概念都应立足于这个现实基础之上。行知幼儿园正在开展生活化美术活动的课题研究活动,通过内容的生活化、环境的生活化、材料的生活化等活动策略,引导幼儿运用多种美术手段表现周围的生活世界。《纲要》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在幼儿自主性美术活动中,我们在为幼儿提供多种工具和材料的基础上,尤其重视一些废旧物品的提供,如:旧报纸,塑料袋,一次性杯碟,碎布条,饮料瓶,包装袋等,孩子们十分乐于摆弄它们,并能用自已喜欢的美术方式进行美术表现活动。比如:我们班发动幼儿带来小时候不穿的袜子,开展了一次有趣的“创意的美术活动”:让幼儿将棉絮塞进袜子里,然后利用小皮筋等将袜子进行各种造型,利用袜子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DIY作品。

  活动一开始当我将自己的一些袜子作品向幼儿呈现时,他们一片欢呼,一下子就猜出来了这是用袜子做得。特殊的材料“袜子”,让幼儿产生了强烈的活动兴趣。孩子们急于想知道它们是怎么制作的。我并没有示范怎么做,或则要求幼儿怎样装饰。而是一一出示了各种材料,让幼儿猜想这些材料分别可以用来干什么?接着出示了一些赛满了棉絮的袜子半成品,让幼儿想想可以把它变成什么动西?于是他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出了许多有趣的想法:“我要用袜子做一个娃娃”“我要用袜子做一条鱼”“我要用袜子做一直小熊”“我要用袜子做一条虫”“我要用袜子做一个电话机”……

  所有制作的材料都已经在活动室的盒子整齐地准备好了,这些也都是课前发动幼儿家长帮助一起准备的。孩子们在投放材料的盒子面前来回走动,搜寻着自己满意的材料,他们边想边说边做 ,一个个兴致盎然。当一些幼儿发愁时,老师给予及时的指点,于是他们又开心地忙碌起来。因为有了丰富的材料为基础,最后孩子们都制作出了各具特色的袜子创意作品。这个趣味的袜子DIY,让孩子们都“动”了起来,孩子们通过这个常见的.生活材料“袜子”,在活动中获得美的体验,形成自然、真实的审美情趣。

  生活化美术教育通过让幼儿亲身去感受生活,亲自去探所他们感到好奇的事物,满足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因此幼儿的参与性非常高。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我们和孩子一样都得到了更多的启示。生活化美术活动的内容形式很多,让我们从生活中寻找更多趣味的材料,用艺术的手段去拓展我们与孩子的思路,相信我们在实施生活化美术的时候,思路会更开阔,内容会更丰富、范围会拓展。

美术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不论是自然的还是人工的,都体现了一种美,如何引导学生去欣赏这形形色色的世界。认识其中的美,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艺术作品中比较常用的一些对比手法。

  2.知道色彩与造型给人的感受大多是源于对比。

  3.能从对比的角度,就作品的造型与色彩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

  能否将在欣赏教材图片中学到的方法运用到欣赏的其他内容中。

  教学难点:

  是否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教学系统、课件和资料。

  学具教材,提前搜集欣赏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施教时间:12月22日——12月23日

  活动一:

  出示课件资料,和学生一起逐一浏览,然后说说“哪张图片最吸引你。”

  和学生谈谈为什么会特别喜欢这张图片。

  活动二:

  设计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形和色的对比。

  两只红色的鸟:在这张画上,你首先看到的是什么?为什么?两只鸟有什么不同?

  我们先看到两只鸟。因为它们的颜色,绿色是最能衬托红色的艳丽。前面的一只鸟形象比较清晰、具体,我们能够欣赏到它美丽的羽毛和长长的嘴,后面的一只较模糊,我们只能看到平面的色块,这样,使前面那只鸟的视觉效果更加突出,它是画面的主体,在绘画时我们可以借鉴这种方法。

  现代家具:由黑白两个主色构成的家具显得简洁,橙色的靠垫让人感觉愉悦,画面中,三个靠垫没有出现在景物的最前面,但是,为什么我们会特别关注它?是因为三个靠垫的颜色是橙色的,橙色是暖色调中的一个重要颜色,虽然靠垫在黑色茶几的后面,但是由于暖色有前进的特点,所以,在我们的视觉中,还是感到靠垫比茶几醒目,你能找到与靠垫呼应的色块吗?黑色花瓶里的干花以及白色方盒里的菊花都是深浅不同的颜色,与靠垫呼应,这样,在画面中,橙色色块有大有小,显得丰富。

  美丽的衣服:这套衣服让我们联想起在朝霞中化成泡沫的`小美人鱼,你能说说服装的哪一部分让我联想到大海了吗?是那条蓝白条纹的裙子,你能谈谈这条腰带吗?整套衣服是冷色调的,与腰带的暖色调形成对比,衣、裙的花纹,线条较纤细,与腰带的粗矿条纹形成对比,衣、裙、的宽松与腰带的合身形成对比,这三个对比,使腰带成为这套衣服的点睛之笔。

  鲜艳的花朵:眯起眼睛或到稍远的地方观察这张画,谁能告诉我,为什么黄色的郁金香在画面中显得突出?因为黄色最淡而被凸显出来,我们将这称为明度对比。

  彩色暖水瓶:这些暖水瓶的造型憨态可掬,你是否觉得他们与企鹅有些神似?设计师设计工艺品造型的灵感,往往会来自与自然界的某一样物体,这些热水瓶的亮丽色彩,很有现代气息,如果要求你根据你家的厨房或客厅的色调挑选其中的一个,你会挑选哪一个出,说说你的原因。

  北京故宫的角楼夜景:角楼的造型,华丽中带着庄严,霓虹使它生辉,倘若古人看到,定会以为到来仙境。你能从对比的角度解读这张画吗?背景是冷色的,灯光使建筑显出明亮的暖色,对比强烈,背景的深蓝色使橙色光照中的建筑更加流光溢彩,两者的明度对比也很明显,突出了建筑的主体地位。

  活动三:

  学生发散:

  和学生一起欣赏生活中的其他图片,结合生活谈形和色。

  第二节

  施教时间:12月24日——12月26日

  活动一:

  课前动员,看谁的发言多,奖励的kt猫多。

  1、出示两个三角形,问: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形状一样,色彩不一样)

  2、换一个三角形,那里一样,那里不一样?(形状大小都不一样)

  3、看看我们的桌子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

  今天我们就用比较的方法来看看身边丰富的世界。

  活动二:

  1、打开书,看看书上的图片,说说喜欢那张图片,为什么?

  2、老师带来了许多图片,看看什么地方好?(建筑、装饰、装潢、抽象艺术、日常用品、食品)请学生谈谈看到了哪些类型的图片?

  3、我们的世界这么丰富,我们应该怎样来欣赏呢?老师带来了两个好朋友,只要我们找到这两个好朋友,就可以了。看谁先找到!

  4、出示图片,问:你喜欢什么?为什么?(颜色与形状两个好朋友)

  5、形与色构成了我们这个丰富的世界,我们带着这两个好朋友去欣赏丰富的世界。

  活动三:

  1、出示图片:说说哪里最吸引你?(形状)

  2、食品图片:你喜欢哪张?为什么?(色彩)

  3、冰雪图片两张,讨论那里一样,哪里不一样?(颜色一样,形状不同)

  4、分别欣赏书中的图片,用自己的语言来赞美一下。

  5、在生活中你怎样赞美别人装修好的房间。

  活动四:

  练习:七巧板拼摆。不同色彩的图会给人不同的感受

  活动五:

  用我们学到得知识来向全国或者外国友人来介绍我们厦门的滨海道。

  札记:

  七巧板的运用是本课最成功的地方,没有动手练习,学生的欣赏结果就会成为虚无缥缈的东西。只有当将从欣赏中获得的感受实施到实践当中,这次欣赏课才是成功的欣赏课,才是达到教学目的的欣赏课。

美术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变体美术字》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传递我们的心声》“设计应用”中的一个主题活动。本单元以设计制作板报为线索,以美术字设计、版面设计为主要内容。变体美术字应用广泛,实用价值高,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学生分析:

  初一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小学美术课上接触过变体美术字,在生活中也见到过不少变体美术字,上节课已经学习了黑体、宋体美术字的基本特征和书写方法,这些都为本节课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教学方法:

  1.图例的搜集与斟选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加强趣味性、应用性,这样才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

  2.知识要点的讲解,采用提出问题──欣赏实例──分析讨论──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检验检测的方法,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终由理性认识指导设计实践。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师适时加以引导总结,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3.作业的布置结合制作元旦和圣诞贺卡设计变体美术字,体现时效性,知识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这样学生既体会到了学习的价值,也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变体美术字的艺术特征、造型特点和实用价值。

  2.技能目标:掌握变体美术字的变化规律和设计方法

  3.情感目标:感受变体美术字的形态美和意蕴美。

  教学重点:

  变体美术字的变化范围和变化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变体美术字的设计规律设计出变体美术字。

  教具准备:

  1.变体美术字图例。

  2.多媒体教学。

  学具准备:

  1.收集生活中常见的变体美术字。

  2.绘画本、铅笔橡皮、直尺、水彩笔等。

  课型:

  设计应用

  教学过程:

  上课前走到学生中间,检查学生是否收集了变体美术字图例,工具是否带齐,与学生简要交流是否了解变体美术字。

  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几位新朋友,大家看看认不认识它们?(打开,伴随音乐播放生活中学生常见的变体美术字图例:可口可乐、金丝猴、梦幻西游等)

  学生纷纷回答:认识。

  教师启发:它们属于什么美术字,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这些美术字属于变体美术字,看起来形象、生动、活泼、很吸引人。(部分学生能回答出来)

  教师总结:回答的非常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共同学习变体美术字。

  板书课题:变体美术字。

  讲述新课:

  活动一:展示与交流

  每小组选一位学生上讲台在实物展台上展示自己收集的变体美术字字例,并讲解其特点。学生讲完后,教师带头鼓掌,给予鼓励。

  教师总结:同学们搜集的资料非常丰富,讲解的也非常精彩,说明大家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很强。并引出概念:变体美术字是把字的笔画和外形进行变化装饰而形成的美术字,它形象、生动、有趣,广泛的应用在商品包装、广告宣传、报纸杂志等方面。

  活动二:探究变体美术字的变化范围

  本活动采用:提出问题──出示典型图例(观察、比较、分析、讨论)──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检验检测的步骤开展。

  1.提出问题:变体美术字是把字的那些部分进行变化?

  2.出示典型图例:星星诗刊(变笔画)、群星争艳(变字型)、音乐会(字型笔画一起变)

  3.学生回答(教师此时可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

  4.教师总结:A、笔画变 B、字型变 C、笔画字型一起变

  5.检验检测:举出字例,让学生判断是哪种变化方法

  活动三:探究变体美术字的变化方法

  出示多种变化方法设计的变体美术字例,由学生讨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教师总结出变体美术字变化的规律:

  1.笔画装饰

  2.背景装饰

  3.连笔

  4.折带

  5.象形

  6.阴影、倒影

  活动四:我当小小设计师

  (经过活动二、三,学生已经理解了变体美术字的变化规律,活动四即是对前面学习效果的检验,也是打开学生思维,最终完成设计作业的必要过程)

  以汉字 “雪山”为例,启发学生思考怎样把它设计成变体美术字,可以用那些方法设计,鼓励学生表述自己的设计思路。最后出示“雪山”的变体美术字设计方案之一,学生对这个方案可能认同,也可能有不同的意见,对于学生的不同见解,教师要给予肯定,并鼓励其他同学思考是不是还有更好的设计方法,以拓宽思路。

  活动五:设计实践

  布置作业:运用刚刚学过的变体美术字的知识,把“元旦快乐”“圣诞快乐”设计成变体美术字,应用到下节课元旦贺卡和圣诞贺卡制作上。

  (多媒体上出示与元旦和圣诞相关的图片素材,让学生作为参照。)

  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巡回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表现。

  (临近元旦节和圣诞节,根据学生的要求,加入了贺卡制作的教学内容,本次作业的设计,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学生情绪很高,非常乐意完成)

  活动六:评价与拓展

  学生完成作业后,在四人小组内展示交流,进行自评和互评,并推举一到二人的作品拿到实物展台上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由设计者讲解设计构思,并由全体同学评议,教师以鼓励为主,给予相应的评价。

  课堂小结:同学们,大家设计的非常好,希望你能把自己设计的变体美术字应用到下节课的贺卡制作中,也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留心观察,设计出更多更好的变体美术字作品!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是一个静止的文本,课堂教学却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有效的教学需要巧妙的教学设计,但仅仅有教学设计并不一定能上好一节课。课堂动态生成的情况总是在变化的,高效率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灵活的应变能力,要能够驾驭课堂上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

  本节课基本上是成功的,但由于教的班级比较多,各个班的情况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比较大,怎样适应各个班级不同的情况,怎样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仍是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促进幼儿动手能力、想象能力的发展。

  2.让幼儿学习用盒子印画,体验用不同工具印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情景图、范画一幅。

  2.绿色颜料,抹布,白纸、每组各一份;每人一个盒子。

  3.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故事《小兔不见了》,引出幼儿绘画的兴趣。

  1.教师一边讲故事一边演示小兔在草地里玩。

  2.出示大灰狼,远处来了一只大灰狼,小兔子怎么办呢?

  小朋友讨论

  小结:小兔子看见那边来了一只大灰狼,它想:怎么办呢?它看见旁边有一片草丛,它赶紧躲到了草丛里,大灰狼找来找去没找到小兔子,就灰溜溜地走。

  二、出示范画,激发兴趣:

  1.这里又来了两只小兔子,大灰狼还没走远呢,旁边有没有草丛,怎么办呢?今天老师要在它们旁边变很多草,把它们藏起来,不让大会狼发现,如果被大灰狼发现的'话,会被吃掉的。

  2.教师示范讲解:

  师:小朋友,草是什么颜色的?(绿色)你们看老师怎么变草的呢?老师这里有一个盒子,老师用手拿住这个盒子,把这个盒子放颜料框里按一下,然后拿过来在小兔身上按一下,在按一下,按到按不出了,再在颜料筐里按一下,再来变草。变得越多越好,把小兔子藏起来。

  三、幼儿动手印画:

  1.幼儿认识印画用具:颜料盘、白纸、抹布并了解其使用方法。

  2.引导幼儿在整张白纸上印画.

  3.鼓励胆子小的幼儿大胆作画,教师可帮助其完成作品。

  四、教师讲评:幼儿将作品贴到展板上,教师再次组织幼儿欣赏。

  1.教师引导幼儿找出画面安排得当的作品,给以表扬。

  2.教师引导幼儿找出想象力丰富的作品,给以讲解。

  师:今天小朋友们用盒子变出了绿色的草地,把小兔子藏在里面,这样大灰狼就找不到小兔子了,小兔子也就不会被大灰狼吃掉了。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学会画向日葵。

  知道按图解顺序画向日葵。

  活动准备

  画好的向日葵。

  活动过程

  1、向日葵

  ——小朋友们喜欢向日葵不?

  ——这朵向日葵漂亮不漂亮啊?

  ——你们想学画向日葵啊?

  2、画向日葵

  ——先画个圆形,当向日葵的头。

  ——在给圆里面横竖的'画上格。

  ——把圆的外面画上花边。

  ——向日葵的头下画上茎。

  ——向日葵画完后,涂上花色和绿色。

  3、小结

  我们把这朵漂亮的向日葵带回家,送给自己最喜欢的人吧!

美术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二年级下册第五课《五味瓶》(人教版)本课书的学习领域属于设计·应用。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的辨别,学会用各种色彩、图形表现对五种不同味道的感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在了解不同色彩的同时学会如何去以不同的绘画形式来体现“味道”。

  3、审美目标:朋友学生对色彩的敏锐感觉,初步掌握各种色彩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美、感受美。

  4、品德目标:培养学生、爱劳动、爱生活的优良品质。

  5、情感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教学重点:

  对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及爱生活、爱劳动的思想渗透。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绘画、制作等美术形式来表现“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带给人们的感受。

  学具准备:

  五味瓶、彩色纸、颜色、剪刀、胶水、糖、盐、醋、辣椒、药片、范图、多彩泥……

  教学媒体:

  KT展示板、实物投影仪、音乐……

  设计思路: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它是美术课程中覆盖面最宽,分量最重的部分。所以设计本课时,我把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灵活多变上,我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采用了实验、游戏、分组活动等方法,从导入阶段就开始注重培养学生对“五味”的语言和艺术表现能力;在能力培养方面,发展阶段过程中我积极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常识不同的且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表现自己的所感、所见、所闻、所尝、所想,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在评价整理阶段,给学生作品予以肯定并进行小组互评,真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学习方法而达到促进其自主的主动学习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教师活动:以做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闻”、“尝”的方法来认识“酸、甜、苦、辣、咸”这五种味道。(出示放有糖、盐、醋、辣椒、药片的“五味瓶”)

  1、学生活动:体会并口头描述“五味”带给自己的感觉。如:吃到的、闻到的、看到的、身体神经感觉到的……

  〔设计意图〕:以趣味性的实验活动这种方式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2、教师活动:出示板书题图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

  2、学生活动:通过题图初步明确色彩与感觉的关系。

  〔设计意图〕:体会色彩给以我们的直觉反映和思维反映。

  3、教师活动:出示不同颜色的卡片,引导学生分组分析心理感受,并以游戏的形式把对应“味道”的颜色找出来。

  3、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以竞争的形式,对彩色卡片进行分析、讨论。得出与味道对应的颜色是什么的答案。如:红-辣、绿-酸、白-咸、黑-苦、黄-甜、褐色-甜、紫-甜、紫-酸等不同的答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大胆联想,积极参与的态度。

  (二)发展阶段

  1、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讲述自己见过生活中“五味瓶”的外形和作用。(同时出示实物和有关资料图片。

  1、学生活动: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说出“五味瓶”的`用途。

  (设计意图):丰富其感性认识,将认识想理性漫漫培养,帮助学生自主的去发现,去总结。

  2、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通过什么方法可以表现出“味道”。

  2、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得到答案。如:糖、蜜是甜的;葡萄、醋是酸的;辣椒是辣的;盐是咸的;苦瓜、药片是苦的……再如:可以画表情;画颜色;做各种各样的瓶子。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发扬民主,调动每一个学生的潜能。

  3、教师活动:指导学生用不同形式来表达自己对“五味”的认识。

  3、学生活动:自己通过不同形式来完成作品。

  (设计意图):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给学生以指导性的建议。

  (三)评价阶段

  1、教师活动:出示KT展示板(有五种不同形状的瓶子),指导把自己的作品展放在上面。

  1、学生活动:展示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2、教师活动:做课中小结,引导学生欣赏相互评议、欣赏彼此的作品。

  2、学生活动:积极表达并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四)整理阶段

  1、教师活动: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取长补短大胆改进自己的作品。

  1、学生活动:整理自己的作品,组合完成KT板上的大“五味瓶”。

  (设计意图):养成良好学习行为习惯。

  课后拓展:

  在这次课学习后,目的在于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巧妙地利用综合材料进行联想创作,体验创作的乐趣和创造的神奇力量,在生活中发现美,把美术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设计和美化自己的家、自己身边的环境。

  课后反思:

  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创新教育尤为重要,教师应以敏锐的眼光去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教材,引导学生大胆地联想和创造。在生活中我们更注重的是“五味瓶”的实用性,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五味瓶”在造型设计上发生了变化。从形状、大小、材质、功能等方面千奇百怪。这些变化使儿童容易产生联想,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本课教学中,就采用做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口尝一尝“五味”酸、甜、苦、辣、咸,这种简单的探索适合低年级学生,他们乐于自己找到答案并从中获取乐趣。本课以“五味瓶”:为原型的设计方案,体现了学生在课改后的学习模式,主动、乐学、勤思、共进。

美术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 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充分认识“生活中处处存在美、关键要靠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罗丹语)。

  2、 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感受校园环境及建筑的美感,指导学生运用绘画知识表现校园环境。

  3、 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去发现美、创造美。

  活动过程

  1、 风景画欣赏导入。(复习构图、透视知识)

  2、 分组活动写生、师生共同活动。

  3、 课堂小结,学生自我评价、教师适当点评总结。

  一、引课:

  1、课堂内。

  老师:同学们好,老师近日画了一张风景画,大家想不想看一看?

  学生(齐声):想。

  (老师展示风景画。)

  (学生惊叹,产生浓厚兴趣。)

  老师:请用你自己学过的美术知识对这幅画进行评析。

  (学生发言踊跃,通过发言复习了透视、构图知识。)

  (老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鼓励、肯定。)

  老师:自然界处处存在美,要靠我们自己去发现和表现。

  (老师继续展示自己在校园内写生的美术作品。)

  学生(边议论边发言):原来我们经常生活的校园画出来也这么美呀!我也要画一画我们的校园。(此时,学生探索美的兴趣被激发了出来)

  2、课堂外

  学生分组开始校园写生,师生共同活动。(教师循环指导)

  3、课堂内

  课堂小结——学生自我评析——老师点评总结。

  二、课后简析:

  通过对校园环境、人物以及校园内各种活动的绘画表现,加深对校园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体验以及自己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并了解对相关环境、人物活动的最基本的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校园写生课符合新课程理念,导入课题生动自然,学生兴趣高涨,分组写生活动中师生关系融洽,绘画积极性高,课堂小结中,学生发言积极、气氛热烈,使我感到初一新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能力强,对于学生的发言,我一个个给予肯定,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力等方面全面发展。 通过这节课我感到课堂教学,课课都会有不同的情况发生,这就要求老师具有应变能力,使课堂教学收放自如,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成长需求,体验需求和选择的需求。

美术教案 篇8

  课题:大家都来做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节造型与表现相结合的课程,学生通过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品进行排列、组合来表现具象与抽象事物,也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石子、沙子,瓶盖、罐子或一些体育用具,集体排列立体图形。

  2、启发学生利用各种材料表现具象与抽象物体的造型。体验材料的美感。

  3、强调在排列创作过程中,发扬集体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观察各种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发对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教学难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 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可乐罐、沙、石、瓶盖、体育用品等排列材料。

  二、导入新课:

  师生共同交流所准备的物品,及所带材料可排列成哪些物体和造型。

  三、讲授新课:

  1、思考与讨论阶段

  分组展示自己所具备的`物品,引导学生思考座谈、开展积极想像,怎样利用手中的材料,分小组集体一起排列出新颖的立体造型。

  2、发展阶段

  人人参与,把瓶罐重叠或向四周扩展加上碎石、沙土排列成一种抽象或具象的图案与造型。通过组与组参观,相互补充,拓宽思路,了解自己小组所设计排列作品的优点与不足,进行修改。

  3、收拾与整理

  作品完成后,督促学生收拾整理好工具与材料,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四、课后拓展

  1、运用所学到的排列方法,在课后回家利用各种物品进行排列组合各种图形的练习。

  2、在排列时,要大胆想像。造型的内容,材料的运用应更丰富更广泛。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美术教案美术中班教案01-07

美术教案-美术教案--设计邮票01-24

美术教案-电脑美术01-24

美术教案-美术概说01-24

美术教案-美术:螃蟹01-24

经典美术教案02-23

美术的教案06-20

《美术》教案02-17

经典美术教案03-05

美术教案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