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4-10 19:00:34 小学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汇编九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汇编九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教材简析

  《南沙卫士》是六年制小学语文北师大版第12册第六单元的拓展课阅读课文。本单元主题是“英雄”,学生通过对本篇课文的学习,一是要在阅读能力及理解能力上都得到进一步提高;二是在思想上受到启迪和教育,重新理解“英雄”的真正含义,从而培养学生为国争光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本文讲述了驻守在南沙群岛的解放军官兵在岛上遭受的种种困难:高盐、高湿、高温,严重缺乏淡水资源,使人的生理机能面临严峻的挑战,与世隔绝的孤独使他们饱受精神上的痛苦。然而,戍守卫士却勇敢顽强地与恶劣的自然条件做斗争,赞扬了他们热爱祖国,艰苦奋斗,追求作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二、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

  1、教学目标

  根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本册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知识学情、智力层次确定本课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重点如下:

  1)快速阅读课文,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找出围绕缺水文章描述的七件事情,进一步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

  2)认真阅读课文,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句子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南沙卫士热爱祖国、无私奉献、不畏艰难的精神和品质,重新认识和把握英雄的真正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重点和难点

  1)快速阅读课文,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找出围绕缺水文章描述的.七件事情。

  2)认真阅读课文,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句子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南沙卫士热爱祖国、无私奉献、不畏艰难的精神和品质,重新认识和把握英雄的真正含义。

  3、教学设计

  本次高年级组的献课研究专题是“长文短教”,这篇文章不仅篇幅很长,而且是一篇拓展阅读课文,重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快速阅读和理解能力上。因此,在设计和教学时,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读促悟。

  首先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以完成填空的方式归纳,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和技巧。

  然后,给学生提出了三个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三个问题自读自悟:

  1、围绕缺水,课文具体讲述了哪几个事例?

  2、缺水该给战士们带来了哪些困难?

  3、面对这些难题,战士们想了哪些办法?

  体现了战士们怎样的精神品质?

  接着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充分地去阅读、研究、探讨,解决这几个问题,教师巡视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完成之后进行全班交流,七个事例学生找得非常准确,描述也比较完整精练,准确地理解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通过找重点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反复感情朗读体会,深刻感悟了战士们高尚的品质。

  在此基础上,我又给学生提出两个问题进行讨论:

  1、面对何正会的遗体,大家为什么流眼泪?又为什么用热水给他擦洗身子?

  2、为什么把太阳花定为南沙的礁花?围绕这几个“为什么”,引导孩子们再次快速阅读全文,抓住课文的重点段落、句子和关键词语反复朗读感悟,然后和同桌认真交流讨论,并边理解边做批注,同时教师给予适时指导,要求学生用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来准确回答,谈自己的理解、感受,从而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最后,我让孩子们在读完这篇文章后重新用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语言来给“英雄”下定义,或者说你心目中认为的英雄,孩子们都认真地写了下来,有的孩子写得非常好,理解非常准确深刻,重新定义了自己心目中“英雄”的含义,实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课后反思

  这是根据教研组研究专题设计和教学的一堂课,长长的一篇课文,丰富的课文内容和思想内涵,用一节课的时间完成,这是一次挑战。但课堂效果证明这种教学方式是值得尝试的,课堂上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体现了教师是引导他们学习的领路人。这种教学方式,最重要的是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地阅读课文,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引领他们理解、分析课文。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应该是本堂课的一个亮点,学生是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深刻感悟战士们的高尚品质之后,才可能用那么精彩的语言给“英雄”下定义。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婉转、磕牙、撩动”词语;积累“丰富而不重复、深沉而持久、清脆而透彻”等词语。

  2、抓“随时随地”一词,引导学生整体感知维也纳充满音乐气息;通过具体品读描写“鸟鸣、钟声”的语段,初步感悟理解文章的中心句——“音乐,是撩动人们心情的“神仙的手指”,是维也纳灵魂之所在”; 引导运用总分的写法进行写话练习,写出维也纳充满音乐的气息。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维也纳的生活之美、音乐之美;体会作者对维也纳的赞美与向往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品读描写“鸟鸣、钟声”的语段,初步感悟理解文章的中心句——“音乐,是撩动人们心情的“神仙的手指”,是维也纳灵魂之所在”

  教学难点:

  运用总分的写法进行写话练习,写出维也纳充满音乐的气息。

  教学流程:

  一、初识维也纳

  1、配乐欣赏维也纳的'风情。

  2、板书课题:维也纳

  二、走近维也纳

  1、导入质疑;

  2、初读课文;

  3、解决疑难字词。

  三、感受维也纳

  1、抓“随时随地”一词,整体感知维也纳充满音乐气息。

  2、重点引导品读描写“鸟鸣、钟声”的语段。

  3、小练笔:

  (选择一种声音写★,选择两种声音写★ ★ ,选择三种声音写★ ★ ★ )

  维也纳的清晨,鸟儿的叫声丰富而不重复;教堂的钟声深沉而持久、清脆而透彻;

  使“免费音乐会”达到了高潮。

  第四板块:享受维也纳

  四、激情引读

  1、小结引读,升华感情;

  2、引读:

  2、总结全文,补充课题(板书:生活圆舞曲)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材简析:

  来自北国的同学们或许对海底森林——红树林很感兴趣,那里是另一番绚丽多姿的景象,海风吹来,绿浪翻滚,真是美妙的人间仙境。课文就带领学生畅游这神话般的大花园,感受祖国的伟大。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红树林的神奇美丽伟大,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以提纲的形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1、同学们,你们知道树林是什么颜色的吗?你见过其他颜色的树林吗?激发学生兴趣。

  2、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红树林》(板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划出来读正确,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

  2、检查读词及课文的情况。

  3、师:你喜欢海南的红树林吗?

  4、小结。

  三、学习课文,理解重点部分。

  1.指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红树林的?请你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2.重点练习朗读和复述:通过学习,你能说说你喜欢红树林的理由吗?

  3.练读: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适时板书)

  4.指导朗读:美读

  四、总结全文

  1、学完课文你想说点什么吗?

  2、说一说你这节课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六、布置作业

  作业超市:

  1、摘抄生字新词,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课外阅读

  第二课时

  一、总体把握:

  1、熟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描写红树林的景色的句子。

  2、结合课文,说说你对红树林的认识和理解。

  二、内容探讨:

  你喜欢海南岛琼山的红树林吗?为什么?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红树林的?试着写出课文的提纲。

  三、听写生字生词,纠错

  四、小练笔:描写自己见过的奇观

  板书设计:

  红树林

  神奇

  美丽

  奉献

  课后札记: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 在对对子的过程中,产生识字兴趣。

  三、教学准备

  1、识字卡片。

  2、幻灯片。

  四、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我们都共同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在这个美丽的家园中同,我们可以乍到许多美丽的景象和把地球妈妈打扮得漂亮的花草树木。说说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象。

  那课文中又介绍了哪些美丽的景象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提问:你们愿不愿意自己先读读?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怎么办?

  小结:借助拼音来帮助或者向老师、同学请教都是好办法。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轻声。

  (2)检查读书。

  指名读。

  3、再读课文,了解字词的意思,感受对子的形式。

  (1)学生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过标出生字。标完后,同桌互相考一考。

  (2)说说你画了哪些生字,大声读出来。

  (3)学习第一小节。

  老师出示生字,让学生读出来。

  出示生字“雾”。指名读,集体读。

  提问:你见过雾吗?什么样?什么时候见到的?

  出示词语:晨雾

  学生读词。

  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山栏着什么样的水,什么样的水伴着什么样的山?你觉得这样的词美不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用上面的方法学习其他的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小节。

  (4)学习第二小节。

  学生自由读第二小节,认读下面的生词。

  白菜 红椒 蒜苗 红薯 豆芽 李子

  让学生读这些词语。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记字。

  让让学生读这一小节。

  4、巩固识字。

  出示幻灯片,指名读字和词。

  5、作业。

  把这些字认会。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巩固会认字,进一步记忆字形。

  2、会写8个字。

  二、教学重点

  写好每个字。

  三、教学难点

  掌握字形,把字写

  美观。

  四、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

  1、复习会认字,自主记忆字形。

  抽取卡片检查。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

  口头组词。

  读“我的词语库”中的词语。

  2、学习会写字。

  巩固认读。

  指导学生书写。

  读帖观察、总结规律、练习书写。

  练习书写时强调一写二看三对照。

  3、在听写本上听写这8个生字。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积累四字词语。初步了解一些农业科技知识,增强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3、初步感知课文按参观的顺序,记叙农业变化的写法。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增强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课文按参观顺序记叙农业变化的写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什么是农业?你们想了解农业的变化吗?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2、学生自主识字、小组交流。

  3、检查识字效果。

  4、出示有生字的长句,指名读。

  5、“开火车”读课后“读读记记”的四字词语。

  6、出示本课生字,检查学生识记生字的情况。

  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农业的变化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农业的变化大?

  二、朗读感悟。

  1、自由读、分小组读课文。

  2、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指导朗读两个难句。

  4、指名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读了这一段你明白了什么?

  5、小组练习:根据图片配上文字,练习解说。

  6、全班汇报,评选最佳讲解员。

  三、积词语。

  逐段画出自己喜欢的四字词语。

  四、实践活动。

  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农作物的大棚。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找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

  2.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3.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摘抄积累句子。

  教学过程

  一、指导看图,引入新课。

  1.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

  2.按一定顺序(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从左到右、从右到左、由远到近、由近到远)说说图上哪些景物突出了春天的特色?

  3.图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画了哪些燕子?小燕子在图中起什么作用?

  学生充分讨论之后,再让学生把这几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鼓励学生把自己从图中感知到的内容和从自然界中观察到的景色联系起来描述,使学生在脑海中对春天美景和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形成比较完整的印象。

  在认真观察图画的基础上,请同学们小声读书,促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是以燕子为线索进行记叙的,具体是按照燕子的外形、燕子从哪里来、燕子的飞行特点和燕子停歇的顺序来观察和描写燕子的。

  二、学习第一段。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燕子的模样的。请一位同学来读第一段。

  学生朗读的同时,其他同学思考:课文描写燕子的模样是从什么写到什么?回答了这个问题,也就弄清楚了这一部分的叙述顺序。

  (这一段抓住了燕子的外形特点,先写了燕子乌黑光亮的羽毛,又写了燕子轻快的翅膀,最后写了燕子剪刀似的尾巴。这几部分连到一起就“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这些描写突出了小燕子与众不同的形象。)

  学生分析到这里就很不错了,但是教师一定要明确告诉学生这就是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顺序。课文先写了整体:一身乌黑的`羽毛;再写局部:轻快的翅膀和剪刀似的尾巴;最后又回到整体:凑成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板书:羽毛 翅膀 尾巴)

  你认为这一段中哪些词用得好?

  (“光滑漂亮”、“俊俏”、“剪刀似的”这些词用得好,因为它们写出了燕子外形的美丽。)

  (板书:光滑漂亮 俊俏 剪刀似的)

  这些词语的确很优美,朗读的时候语调要柔和一些,声音要轻一些。应该怎样读呢?请同学们自己体会,同时想一想这句话在全段起什么作用?为什么说“凑”成了小燕子?

  回答这个问题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这样思考:羽毛是美的、翅膀是美的、尾巴也是美的,它们合起来就组成了小燕子完整的美好形象。学生能够由此发散思维,得出正确的答案。

  (最后一句话在这一段中起了一个概括的作用。“凑”是几个方面合在一起的意思,用在这句话中非常形象生动。)

  (板书:凑成燕子)

  到此为止,同学们对小燕子有了一个总的印象。如果用“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加上尾巴,凑成了小燕子”与书上的语言相比较,你认为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

  同学们可以把两个句子比较着读读,哪句好一看就会明白。很明显书上的句子写得好,因为它更形象、生动、具体,给人一种活灵活现的感觉。实际上“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这句话既是前面内容的总结又是下面内容的总起,它承上启下,引出下文。我们继续学习第二段。

  (板书:活泼机灵)

  二、学习第二段。

  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在春天里从南方飞来了,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

  2.能看图体会字义,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小诗。

  二、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生字,能按笔顺正确书写,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

  三、教学难点

  看图体会字义,识记生字。

  四、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五、教学时间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正确书写“亭、闻”两个生字。

  2.能看图体会字义,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小诗。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在书写,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

  教学难点:看图体会字义,识记生字。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第一部分

  (一)检查课前三到位情况。

  (二)课前分钟训练:猜字游戏

  一、创设情境,导入古诗

  今天,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小诗,请听。

  1.出示配乐图片,引入小诗。

  2.播放小诗朗读录音。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7。(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请同学们自由拼读课文,然后在小诗里圈画出课文的生字,再把生字放声读一读,不会读的字看着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确。

  2.出示带拼音生字。你们觉得这些生字里,哪个字音容易读不准?

  随机交流。

  3.同桌互读生字。

  4.(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5.过渡:我们读准了字音,接着来学习课文的识字部分。

  三、图字联系,探究规律

  (一)出示第一幅图。

  1.请看书本上的'第一幅图,看看图,再看看字,你发现了什么?请把你的发现与同桌说说。

  2.同桌互说。

  3.指名说。你发现了什么?

  根据生回答演示亭字的演变过程。

  揭示:我们的祖先就是根据亭子的样子造出了“亭”字!

  4.请看图,由这幅图你想到了哪个字?:(课件出示一组字:人——从——众)

  这些图形就像汉字的样子,所以看图可以帮助我们记住字形。

  (二)出示第二幅图。

  1.边演示边讲:一个人走到小亭边停了下来。人和小亭就组成了一个新字——停。(拼读生字)

  2.看看图,再看看字,这图与字有什么联系吗?

  指名说。

  3.请你用停字组词。

  4.停是什么意思呢?指名说。

  5.出示:“亭”和“停”。你能区分他们吗?

  指名说。

  6.出示课件练习:选字填空。

  7.小结(出示课件:学习方法):刚才,我们运用了图文联系、记住字形、理解字义的方法来学习生字。

  过渡:接下来,请同学就用这种方法去学习下面的几个汉字吧。

  (三)出示课文中的后三幅图。

  1、请你仔细观察课文下面的这几幅图,看看图和字有什么联系?把你的发现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

  2、小组交流。

  3、汇报交流。

  (1)预设第一幅图:看看图和字有什么联系?

  小组代表回答。 看到这个字,你能想到是什么意思吗?指名说。

  出示一朵花,演示用鼻子上闻。指名说闻的另一种意思。

  出示课件:电视机正做播放“新闻联播”。引导学生理解“新闻”的意思。

  (2)预设第二幅图:这两幅图有什么联系?

  小组代表回答。

  过渡:像“闻、鸣”这样看图就能知道汉字的字,也有很多,比如,我们学过的笔。

  出示图——笔、尖、看

  (四)小结方法:这节课我们看的几幅图,认识的几个字,都是通过看图认识这些字,记住了字形,理解了字义!

  四、诵读小诗,巩固生字

  过渡:把这些生字放进小诗里再读一读。

  1.自由朗读。

  2.指名读。

  3.齐读小诗。

  第二部分

  一、复习巩固

  认读生字。

  二、指导诵读,理解诗意

  1.学生自由读。

  2.检查生字读音。

  (1)带拼音认读。

  (2)去掉拼音认读。

  3.指名朗读,检查是否正确、流利。

  4.学生自由读,要求:边读边看图,想想这首诗写了什么意思?

  5.反馈讨论:

  (1)这个人来到小亭边做什么?

  (2)为什么他只听到鸟叫声,而看不见鸟儿?

  6.再次朗读,读出树木茂密,环境清幽的意境来。

  7.背诵诗歌。

  三、指导书写

  1.卡片认读,组词。

  2.指导书写5个生字:鸣、耳、深、但。

  3.认读词语。

  4.练写字词。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宋庆龄和她的保姆》是九年义务教育第十二册教材修订后的新增篇目,在教材中被安排在第二组,属略读课文。全文向读者介绍了宋庆龄和保姆李燕娥之间的感人故事,赞扬了宋庆龄尊重热爱劳动人民,真诚平易对待他人的优秀品质。文章截取了她们相处的几个生活片断展开叙述,语言朴实,内容生动,感人至深。教学中应抓住她们之间的身份差别,体会人物语言、行为,进而理解人物的崇高品质和文章的思想感情。

  设计特色:自读点拨拓展感悟

  课前准备:搜集资料,了解宋庆龄和作者柯岩。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体会宋庆龄尊重爱戴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并从中受到高尚情感的熏陶。

  2、抓住人物的具体事例和具体表现,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自主阅读,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综合分析,自主表达的能力。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审题激疑,感知内容。

  1、你听说过宋庆龄这个名字吗?对于她你了解多少?(关注学生认知基础,为新课教学作好铺垫。)

  2、你了解宋庆龄的保姆吗?她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板书课题。

  (自由谈话,有意识地引发对比,在伟大与普通的对比中,激起学生疑问,引导学生从题目的理解中感知课文的内容。)

  二、读书质疑,学读定向,自主研讨,交流感悟。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勾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直接地对话,才能让学生获得独特的理解和体验。也只有如此,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2、针对学生读书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究理解。教师可以学生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参考性题目,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

  如:(1)“晋谒”“搭讪”“绝口不提”“显赫”的意思。

  (2)李燕娥对敌人的利诱,为什么都能一一拒绝?

  (3)通过读文和课下搜集的资料,你认为宋庆龄是个什么样的人?

  (4)你认为,宋庆龄和保姆之间和谐融洽的关键是什么?

  (尊重学生的读书方式,培养学生自读能力,提出的问题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3、汇报交流,深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从人物的崇高品质中受到感染与启迪。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与讨论进行相机点拨。

  三、拓展理解,加深感悟。

  引导学生结合课下搜集的材料,进一步了解宋庆龄,加深对人物精神境界的感知。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畅谈学习收获,联系现实及自身谈感受。

  四、实践活动,指导课外学习。

  1、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把你的感受写成一篇读后感。

  2、读读柯岩的其他作品。

  板书设计:

  和

  充满同情

  宋庆龄多次夸赞保姆

  伟大人物悉心照顾普通百姓

  设计墓地

  尊重爱戴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本课是冰心老人的一篇关于如何读书的文章。课文中作者生动地回忆了幼年和少年时代读书的经历及多年读书的经验,告诉青少年“读书好”,勉励青少年要“多读书,读好书”。课文首先总说作者对读书的感受,体会强烈;接着叙述幼年经历,谈读书好,多读书,说明读书的快乐;然后以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读书的经验体会:读好书;最后概括全文的主旨: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理出文章的内容要点。

  4.联系自己平时的读书实际,加深对读书的认识。交流自己读过的有关书籍和搜集的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初步把握文章的内容。

  2.搜集信息,了解作者。

  (二)教学过程

  1.识字与写字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中“岂”“聊”容易写错;要求认识的字中“斋”和“煞”都是翘舌音,“浒”“觅”也容易读错,要注意强调。

  2.阅读教学

  (1)了解预习情况,联系学生预习或读书情况导入新课后,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找出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再品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围绕“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切身体会,回忆了自己幼年和少年时代读书的哪些往事,然后逐一引导学生精读。在精读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抓住作者讲述自己读书体会的语句认真感悟,认识到读者对一本书的`喜好不是简单地从个人的感情出发,而是从书中读出历史、读出生活、读出人间的喜怒哀乐。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读书的益处。

  (2)学习本文可以结合课文中所提到的各部书,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

  (3)以下词语可供理解课文时参考:津津有味:形容有滋味;有趣味。知半解: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彻。章回小说:长篇小说的一种,全书分成若干回,每回有标题,概括全回的故事内容。

  3.活动提示

  (1)思考与交流

  “认真读课文,找一找,作者读了哪些书?作者是怎样读这些书的?你是否也读过作者在文中所列举的书呢?”这道题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回答:由一知半解到越来越读懂,到越来越爱读《三国演义》。读文言小说《聊斋志异》及其对自己作文有帮助的事。忆自己读《水浒传》的过程。忆自己背《满江红》和酷爱古典诗词的往事。忆读《茶花女遗事》和对外国文学产生兴趣的事。忆十二三岁时看《红楼梦》与中年时看此书的不同感受。“说一说你对‘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体会。”读书好:生动的情节,鲜明的形象能激起感情,获得美的享受;能扩大知识面;对写作有帮助;能提高人的品德修养。多读书:读书的范围要广博,数量要多,读万卷书。读好书:要对书的优劣比较选择,能感染人,陶冶人,有助于人品,有助于写作,扩大知识面的书是好书。

  (2)拓展与运用

  “与同学讨论,怎样的书才是好书?你都读过哪些好书,它们给你带来怎样的 快乐?”此题可引导学生熟读课文,交流讨论,达成共识:那些能感染人,陶冶人,有助于人品,有助于写作,扩大知识面的书是好书。“文中作者写自己读书过程中或引用书中原话,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书的主要内容或特点,请你们小组合作把这样的内容找出来并试着列一个表格。”此题可引导学生结合“思考与交流”第一题来回答,或引用书中原话,或引用作者自己的话来概括书的主要内容或特点。

  (3)积累

  悬念:欣赏戏剧、电影或其他文艺作品时,观众、读者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很想知道又无从推知的关切和期待心情。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义愤。酷爱:非常爱好。风骨:(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荒唐: (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 (行为)放荡,没有节制。怒发冲冠:头发直竖,把帽子都顶起来了。形容非常愤怒。

  4.课时安排:建议3课时。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忆读书》是冰心老人在八十年代末写的一篇随笔。本文以“忆”为行文线索,记叙了自己快乐的读书生活,读书的感受和认识。文章看起来形很散,但有线索贯穿。学生对这样的构文方式,把握起来会有些困难。教师引导学生理出“忆”这条线索,并抓住它研读课文。这样就能够体会到作者热爱读书,以读书为快乐的情感,认识到“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重要。

  相关资料

  冰心(1900~1999),现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其父谢葆璋是一位参加过甲午战争的爱国海军军官,在海浪舰甲军营中她度过了男装骑马射击的少年生活,1921年参加了茅盾等人发起的“文学研究会”,努力实践“为人生”的艺术宗旨。1923年留学美国,一生创作出了许多举世瞩目声誉不衰的小说诗文。她19岁成名,直至老年,度过80多个创作春秋,“叶里深藏云外碧,枝头都借日边红。曾陪桃李开时雨,仍伴梧桐落后风。”用古人赞玫瑰花开季节长的诗句来比喻她的一生很相宜,她的创作生涯仿佛是一丛葳蕤的玫瑰,长年开放出清露凝香的花朵,她的散文思路开阔,意境深远,她的小说构思灵巧,寓意深邃,她的小诗语言清新,格调自然。她的成功,和她4岁始认字,7岁始读《三国演义》,11岁就读过“多部丛书”,如《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

等古典名著,并且自己尝试着写作有着密切关系。读书创作的经历得出的结论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于是凝成了《忆读书》一文。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教案01-26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2-04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02-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1-11

小学语文诗教案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