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美术教案>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时间:2023-04-11 14:20:31 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美术教案模板锦集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必备】美术教案模板锦集7篇

美术教案 篇1

  课题:瓶子娃娃

  备课时间:20xx年10月25日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1.感受废旧瓶子经过装饰变成好看瓶娃娃的造型美。

  2.能灵活运用画、剪、缠绕、粘贴能方式进行创意,创作出有趣的瓶子娃娃。

  3.知道废旧瓶子可以变废为宝,增强幼儿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知道废旧瓶子可以变废为宝,增强幼儿环保意识。

  能灵活运用画、剪、缠绕、粘贴能方式进行创意,创作出有趣的瓶子娃娃。学情分析:本班幼儿在多次的美术活动中,逐步发展了手部的小肌肉。能够灵活的使用剪刀、胶棒等,也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但是对于废旧物品的`装饰创作,变废为宝的活动接触较少。本次活动将在幼儿原有的能力基础之上,进一步通过画、剪、缠绕、粘贴等方式,发展幼儿的手部动作,促进其动手能力的发展。教具准备:废旧塑料瓶、彩纸、剪刀、双面胶、毛线、纸杯、布条等。

美术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知道装饰色彩在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应用,了解民间艺术中装饰色彩的特点和表现方法。

  2、能力目标:学习和掌握装饰色彩的用色方法,运用装饰色彩创作装饰画。

  3、解色彩的写实性与装饰性的区别,在教学体验中感受装饰色彩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民间艺术中装饰色彩的特点和表现方法。学习和掌握装饰色彩的用色方法,运用装饰色彩创作装饰画。

  教学难点:装饰画的造型突出夸张变形,色彩对比强。教学准备:欣赏用的范画资料,绘画工具、材料,拼贴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课件展示:提问:装饰画中的牛与自然界中的牛对比有什么不同

  揭示课题:装饰色彩

  二、新知

  1、讲授装饰色彩。装饰色彩是提取自然形象中的色彩,进行夸张和对比,色彩鲜艳,对比强烈,给人以质朴、真挚的感受。民间的`装饰色彩常用补色的对比关系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

  2、欣赏分析作品

  ①、农民画《耱地》师:装饰色彩常常和现实生活中的色彩不一样。虽然它源于自然,但不是对自然色彩的复制。你看《耱地》里的牛多漂亮!可是生活中的牛真有这么多色彩吗?农民画家敢于把牛画得这么艳丽,显示了他们对色彩的丰富想象力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②、学生优秀作品

  比较写生色彩与装饰色彩上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吗?三、作品展览,激发创作激情

  优秀作品欣赏,强调色彩鲜明、艳丽、明快。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进行评优1、 学生活动:请你介绍一下自己的画,它使用了什么装饰色彩?给人什么感觉?2、 评价作品用色的方法和效果。

  四、课后拓展

  展示其他内容的作品,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学习。

美术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尝试用牙刷表现小刺猬的刺,并在刺猬的身上粘贴上水果。

  2、积极愉快的参与活动,体验操作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画好大小不同刺猬的绘画纸、废旧牙刷若干

  各色颜料、盘子、擦手巾

  (三)活动过程:

  ·情景导入,引起幼儿兴趣,共同回忆刺猬的特征。(已有经验的回忆更利用幼儿创作时表现小刺猬的刺)“森林里的小刺猬们吃了不干净的东西,生病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小刺猬怎么了?它的刺是什么样的?(生病了,没有刺,尖尖的、长长的)它的刺长在什么地方?(背上、身上)

  ·引导观察、认识材料,激起幼儿的`创作欲望。思考:(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熟悉工具、材料更便于幼儿进行创作,更利用幼儿运用材料进行表现“小刺猬们没有刺不漂亮了,它们可伤心了。听说森林女王有一些很神奇的刷子,用这些刷子能帮助小刺猬长出新刺,变漂亮。小朋友们认识这些神奇的刷子吗?用这个刷子怎么让小刺猬的刺重新长出来呢?我们一起去帮助小刺猬好吗?

·交代要求,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尝试帮小刺猬换新刺,教师观察指导。 (引导幼儿用牙刷刷小刺猬的刺并用牙刷添刷小草、果子和太阳)“小朋友们还可以看看森林里除了小刺猬需要帮助还有谁需要我们用神奇的刷子帮助它们。那我们赶快去森林女王那儿借刷子帮助小刺猬们吧!”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沾颜料的方法和刷刺的顺序,最后引导幼儿让小刺猬背上水果运回家)

  ·作品赏析,幼儿自由交流、分享运用材料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思考(及时分享,让幼儿获得成功感的同时学习到同伴的经验。)“小刺猬们都长出了漂亮的新刺,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你帮助了哪只小刺猬,你是怎样让它变得这么漂亮的?(幼儿自由交流、分享运用材料的过程)小刺猬们都变得很漂亮,用新刺背了很多果子回家,它们很高兴,说谢谢小朋友!”

指导提示:1、要注意提醒幼儿一把刷子只蘸一种颜料,不然颜色混在一起影响画面效果,不利于幼儿有美的享受和体验2、刷时注意引导幼儿从下往上刷。

美术教案 篇4

  一、教学目的:

  1、认知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 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富有的图案美及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对京剧 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

  2、实践目标:①学习按步骤临摹京剧脸谱。②根据谱式、颜色所代表 的含义分组合作设计一套京剧脸谱。

  3、情感目标:通过对京剧脸谱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 脸谱艺术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1、教学内容,学习京剧脸错知识、设计制作京剧脸谱。 2、重点: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热爱。(通过多媒体、范画解决)。 3、难点:学习京剧脸谱图案的设计制作,线条要流畅、和谐;色彩要均匀、清爽。

  三、教具学具:

  1、学生:

  第一课时:脸谱资料、铅笔。制作好的脸谱底板。

  第二课时:脸谱资料、水粉色、调色盘、毛笔。

  2、教师:

  课本、京剧脸谱资料、图片、录像、CAI课件。

  四、教学建议:教学对象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学生的感知力、理解力较强,对“ 时、空”观念也比较明确,理解记忆、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想象有一定的水平,有意注意占优 势,并且能长久保持,兴趣稳定。模仿能力创造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对新鲜事物感兴趣 。 京剧脸谱艺术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新的、不十分了解的知识,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 的表现欲望。

  教材分析及教法设计:1、教材分析:脸谱是中国戏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以写实与象征相合的艺术夸张手法 , 鲜明地表现某些男性人物的面貌,揭示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年龄等综合特征。脸谱 又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脸谱艺术历史修久,它是起源与面具有密切的关系。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基本特点。 、

  京剧脸谱通常分净角与丑角脸谱两大类。约有十余种谱式,净角主要有:“整脸”、“ 三 块瓦(窝)脸”、“十字门脸”、“六分脸”、“碎花脸”、“歪脸”等。丑角谱式较少有: “豆腐块脸”、“腰子脸”、“枣核脸”几种谱式。

  京剧脸谱的颜色一般以某一种颜色象征某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这种颜色成为“主 色 ”,它是一个脸谱最主要的直觉表现手段。每个脸谱至少用三种以上的颜色,各种色彩显示 不同的作用与象征,可以表现人物的忠、奸、善、恶,寓意褒贬,爱憎分明。本课选用了学生较为熟悉且具有典型意义的传统京剧人物形象,使学生能够很快的掌握 本课学习内容,能在理解教师意图的基础上完成学习任务。

  2、教法设计 本课教学属于中学七年级工艺制作课,是学生在学习色彩知识的基础上,对色彩知识掌 握的延伸、巩固,并学习运用色彩知识进行创作。 针对学生特点在教法设计上采用:

  ①、观察理解法:七年级学生观察想象能力的比小学生丰富,他们的感受能力很 强,有耐心。在观察事物时能自己思考分析事物,在认识客观世界时具有积极性、主动性。 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由模糊到清楚,帮助 学生完成由抽象的主观认识发展到具象的理解认识。

  ②、分析比较法:七年级学生有恨强的观察理解能力,他们能够分析比较出不同物象之 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寻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比较来认识教学内容,理解教学意图。

  ③、指导制作法:教师要在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绘制京剧脸谱,但不能 越俎代疱替学生选择谱式、色彩。让学生分组讨论后选择自己喜爱的谱式来绘制。

  ④、多媒体演示法:本课件采用网页制作,以小结件形式融于网页之中。美术课教学需 要大量使用图片、范画,教师也要示范画给学生看,这需要大量的时间,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利用多 媒体的优势,可以让学生接受到大量的信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教师也可以很快地进 行范画演示,师生互动。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享受和乐趣,对教学内容更感兴趣, 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五、教学多媒体设计:在本课教学中使用了CAI多媒体课件,课件中包含有电影、声音、动画、演示过程等内 容。CAI课件的使用性学生能够更直观、更清楚、更快捷地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效卒。也 使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随时调整教学环节,有效地利用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谱式 步骤一:导入新课〔播放〕:——京剧唱腔片断《铡美案》、《古城会》。 1、提问,哪位同学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你知道这是什么艺术? ②为什么包拯、关羽、曹操脸上都有许多的图案和颜色? 引导学生小结:京剧,角色图案和颜色是用来舞台化妆用的。 2、教师总结,京剧是我国传统艺术,在京剧中有些人物的脸上有一些图案和颜色,是京剧特有的舞台化妆艺术。这种用来化妆用的图案和颜色在京剧中叫脸谱。 (板书:京剧脸谱) 〔课件演示〕:(出示脸谱资料) 京剧——舞台化妆——脸谱 3、教师提问:如此美丽的脸谱,你们想不想把它表现出来? 学生回答。(略)

  步骤二:介绍京剧脸谱知识。点击:〔课件播放〕——古代面具——京剧脸谱资料。 1、起源: 教师讲解:京剧脸谱的起源与画具关系密切,人类早期的战争面具,傩舞面具、汉代百 戏假面具都是戏剧脸谱的远祖。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 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基本特点。 2、意义: 讨论:京剧中为什么要用脸谱化妆?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脸谱是京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是用写实和象证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把人物 的形象进行夸张,以突出、强化人物的`生理特征——面貌及个性,而采用的一种手段,用来造成舞台的效 果。 3、京剧脸谱的艺术价值: (请学生谈一谈京剧脸谱的美感) 教帅总结,脸谱既是一种舞台化妆,同时又是一种装饰性很强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 欣赏价值,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4、脸谱在京剧中的运用: 问:京剧中那些角色运用脸谱化妆?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京剧中的脸谱通常用于“冷角”和“丑角”两大类人物形象的化妆上。生、旦角很少用。

  步骤三:京剧脸谱的谱式: 〔课件出示各种谱式〕学生谈各种谱式的特点。 教师总结:京剧脸谱在应用和发展中,形成了一定的谱式,约十余种,这是其中的五种 。 介绍特点: ①整脸:在整个面部涂一种主色,不勾花纹,而是在主色上画出眉、眼、口、鼻的纹理 ,这种谱式称之为“整脸”。 ②在整脸的基础上,用黑色把眉、眼、鼻等在颜色上突出出来,使前额、左右面颊呈现 出三块明显主色,平整的如同三块瓦,称之为“三块瓦脸”或“三块瓦窝”。 ③从脑门顶至鼻了尖,用黑色或其它颜色的立柱纹与眼窝大体呈“十字”形,额头涂白 ,有灰色小圈眉了,此种谱式称之为“十字门脸”。 ④与整脸相反,脸谱色彩、构图最复杂的称之为“碎花脸”。 ⑤色彩、构图小对称,表现人物形象反常、卫陋的脸谱谱式,称之为“歪脸”。

  步骤四: 1、演示作业过程:〔播放——演示课件〕 ①在画好的脸谱外形上定出左右的中轴线。 ②定出眉、眼、口、鼻的位置。 ③用铅笔勾画脸谱纹样,勾画谱式时注意左右对称(歪脸除外)。 2、完成一副京剧脸谱的设计制作。 3、〔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a、可以独立设计制作完成,也可以与邻近几个同学合作设计完成一套京剧脸谱作业, 具体分工自己两议解决。如:水辩传、三国等。 b、本课时完成谱式的铅笔稿勾画。 c、注意事项:1、自选谱式; 2、左右对称(歪脸除外)

  步骤五:学生课堂练习,教师巡回进行辅导: 定中轴线、五官位置: 勾画谱式: 〔课件同时播放勾画谱式过程〕

  步骤六:课堂总结 选优秀作业让作者自己点品:其余同学提出优,缺点;教师表扬优点,不用自己的观点影响学生。

  第二课时:

  步骤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课件播放〕——京剧脸谱资料。

  步骤二:学习新知识——脸谱色彩知识 1、教师提问:那位同学知道京剧脸谱上的颜色是起什么作用的? 学生回答(略)。 2、教师讲解:在京剧脸谱上有许多的颜色,这些颜色都有一定的含义,不可以随便乱 用。 京剧脸谱的颜色是以一种颜色象征某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这种颜色称为“主色” ,它是一个脸谱最主要的直觉表现手段。艺术家用红、蓝、白、黑、金、紫、银等颜色,以 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突出剧中复杂的人物形象。重在形、神、意三个方面,表现 人物的忠、好、善、恶,寓意褒贬,爱憎分明。 3、你能说出各种颜色各代表什么意思吗? 学生讨论(略) 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京剧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主色一般象征某个人物的品质、性 格、气度。 红色——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关羽。 蓝色一一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如:窦尔敦。 黑色——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 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 绿色——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如:武大虬。 黄色——代表袅勇、凶猛的人物,如:字文成都。 紫色——表现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 金、银色——现各种神怪形象。〔教师讲解同时课件演示——脸谱资料〕

  步骤三:着色方法 〔课件演示——涂色过程〕 1、先从白色入手,将所有白色涂满, 2、再涂颜色,要按由浅入深地顺序涂, 3、最后着墨色

  步骤四:作业要求:〔出示课件〕 1、完成铅笔稿着色 2、注意事项: ①每个脸谱至少有三种颜色。 ②着色时先勾边线再涂染

  步骤五:课堂练习 学生分组完成作业——涂色 教师巡回辅导帮助学生完成。

  步骤六:点评作业 方式:学生将制作完成的作业戴在脸上,学生互相展示、观看、评价,教师鼓励学生 认真完成制作,表扬有创意的作业。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不同形状的楼房,感知房子有高有低;有尖有圆等不同的形状。

  2、激发幼儿对拼贴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引导幼儿学习如何观察事物顺序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不同形状的楼房,感知房子有高有低;有尖有圆等不同的形状。

  教学难点:学习如何观察事物顺序。

  教学准备

  1、不同形状、大小和颜色的各种图形的蜡光纸若干。

  2、胶水、白纸人手一份,各种不同楼房的课件。

  教学过程

  1、教师出示小熊--今天森林里的小熊来到我们的`城市,它没有家不知道位在哪?王老师帮它找到了几幢房子,你们帮它一起来选择,好吗?让幼儿观察楼房,并告诉小熊房子是怎样的?

  教师出示图一:你们看,这是什么?你觉得它是什么样的?(让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引导幼儿由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去观察楼房的形状。最后小结:这些房子是一排排的;矮矮的;房顶都是三角形的等特征。

  教师出示图二:你们看,这是什么?你觉得它是什么样的?(让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引导幼儿由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去观察楼房的形状。最后小结:这些房子前后、左右的高矮不同,房顶的形状也不一样。这是高楼大厦。

  老师可以根据自己身边所拥有的资源,自行发挥。

  2、教师出示不同大小、形状、颜色的图形提问--谁能用这些图形拼出你认为最漂亮的房子。鼓励幼儿大胆开展想象。--教师请幼儿上来拼贴,并说说自己拼了一间什么房子。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巡视时及时表扬有进步和有创意的幼儿,并激发其他幼儿的积极性。

  4、展示幼儿作品,教师进行综合评价--让幼儿把作品贴在后面的墙上,展示幼儿的作品并邀请家长一起来欣赏,相互交流。

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感悟黑白对比的美感。

  能力目标 能以线为主画一幅具有黑白对比效果的作品。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文化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重点 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及造型手法。

   掌握线条的粗细疏密排列,点线面合理安排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学准备 范画若干、粗细黑色或兰色水性笔、若干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范画导入,揭示课题

  1. 你们看,今天的绘画有什么特点呢?

  2. 你能总结它的表现风格吗?

  揭题:线描画 (板书) 学生欣赏。

  装饰风格和写实风格。

  三、新授线描画,感知学习线描画的绘画形式

  1.《鸭子》、《鱼》欣赏,你能感受线条的魅力吗?这些线条分别是怎么表现鸭子和鱼的纹样的呢?

  2.线条的种类:点(大点、小点);线条(点的延长);面(点的聚集和线条的'增粗)……

  板书:多样

  3.感受作品中线条所产生的对比效果

  (1)《门神》《印第安人》对比,你发现有什么不同?

  板书:线条粗细疏密

  (2)《门神》《牛仔裤》对比,你能发现同样是线描作品,他们又有什么最明显的不同呢?

  (3)想一想,这些黑白作品在画面中有什么作用呢?

  板书:黑白对比

  4.欣赏感悟

  引导学生分析书本学生作品:

  哪幅画对你的启发最大呢?

  能不能谈谈你的感受呢?

  (可以和色彩画相比较) 小组探究,汇报

  线条的粗细不用;线条的疏密排列不用;线条的各种样式不同……

  黑白色块。

  小组讨论相互的感受,分析其线的组织和黑白灰关系。

  四、学生实践

  1. 如此魅力的表现手法,你也先过来尝试一下吗,那你想画什么呢?

  2. 生活中的小物件,动物、植物、花卉、照片、风景、人物都是你绘画的主题呢!

  3.练习用线描述物体,力求表现物体的质感,讲究线的疏密粗细、黑白对比。

  作画步骤:

  (1) 构思

  (2) 起稿

  (3) 线描

  (4) 调整

  学生设计。

  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小结

  展示学生作业,指出优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受秋天树林绚丽的色彩,在创作过程中欣赏色与色交融带来的变化。

  2.学习用纸团印画的方表现秋天的树林。

  3.能合作使用材料,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初步观察过秋天树木的变化。

  2.幼儿已有使用水粉颜料的经验。

  3.课件、白素描纸、水粉颜料、报纸、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观赏图片,欣赏秋天树林美丽的景色。

  (课件一)

  师:这是什么地方?{树林}

  这是什么季节的树林呢?{秋天}

  你从什么哪里看出来的?{因为有的树叶黄了}

  那你还看到什么颜色的树叶呢?{绿的、黄的、红的}

  总结:秋天的树叶颜色丰富多彩、色彩斑斓。

  二、欣赏秋天树林的作品,感受秋天景色的魅力,扩展审美经验。

  (课件二)

  师:树干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有的粗有的细、有的高有的矮}

  总结: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这些树有的粗、有的细,有的高、有的矮,它们长得千姿百态。

  师:老师这儿也有一些树干,是用什么做的'呢?{报纸}对了,就是用我们小班学的撕贴的方法把报纸撕成长条贴到画纸上,就成了树干。

  三、用印画技法表现秋天的树林。

  师:报纸不仅可以用来做树干,还可以用来作画呢。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个新的本领,叫纸团印画。

  1.教师示范作画方法。

  明确作画内容与方式,讨论作画顺序。

  先撕报纸,贴树干,然后再用纸团印画。

  2.个别幼儿示范用不同颜色的纸团印画。

  3.幼儿集体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注意点:

  ⑴作画时注意操作常规:学会使用擦手毛巾;不同的颜色不能混淆;用完的纸团放入纸篓。

  ⑵提醒幼儿注意作画顺序,先贴好后树干再印树叶。

  ⑶注意树叶集中画在树干顶部。

  幼儿作画时,播放音乐《秋日私语》,课件滚动播映。

  四、成果展示,欣赏作品。

  师:画好的小朋友把你们的小树林展览到这儿变成一片大树林吧!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教后反思:

  这是结合季节特征和区域主题《有趣的树叶》而开展的一次美术教学活动。活动设计主要分三个环节:感受秋天树叶的多姿多彩;教师示范新的技法——纸团印画来表现树叶;幼

  儿自主操作。在此次活动的执教中,我发现了不少问题,从而总结了如下几点,以期在以后的教学中能自勉。

  1.教师提问时问题的指向性要明确。

  2.开展艺术活动时应注重引导幼儿对美的感受和表现,

  技能只是表现的形式而已。

  3.教师示范操作时语言要精练,动作要到位,要求要简洁。

  4.在开展美术的日常教学时要注意操作常规的培养。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美术教案--设计邮票01-24

中班美术教案美术中班教案01-07

美术教案-美术:螃蟹01-24

美术教案-电脑美术01-24

美术教案-美术概说01-24

美术教案01-26

美术的教案06-20

美术教案10-16

经典美术教案02-23

《美术》教案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