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04-13 13:25:10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锦六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锦六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认识6和7的组成。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6、7的'组成

  一、引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6和7,说一说你观察到身边有哪些事物可以用6或7来表示的

  二、新授

  1、出示苹果和人像挂图

  老师这有6个苹果,我想把它分给两个小朋友(或小猴)你能帮我分一分,有几种分法吗?

  小组互相讨论有几种分法?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学生汇报,师板书分法

  2、总结分法

  看到这些分法,你能发现什么?我们可以将这些分法总结成这样3种。

  看到每一组,你可以想到什么?

  3、7的组成

  刚才老师拿掉了一个苹果,应该是7个,7个苹果怎样分给2个小朋友的?请拿出7个学具来分分看,有几种分法?

  汇报分法,师板书分法,看到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

  三、游戏巩固

  1、猜数,师左手拿几个苹果,右手和左手合起来是6个,知道右手是几个吗?

  2、一生出3个手指头,另一个出一个数能和他组成6(7)

  3、拍巴掌,学小猫叫等游戏组成6和7

  四、作业

  48页第1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学习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

  1、结合参照物,感知东、南、西、北四个方位。

  2、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判断能力和方位意识。

  3、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这五种常见的平面图形。

  过程与方法:结合已有生活经验,感知方位,建立方向感;结合操作活动,体验平面图形的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探究辨别方位的过程,体验合作探讨问题的乐趣。在图形拼摆和欣赏活动中,感受图形美。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知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认识常见平面图形。

  难点: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判断能力和方位意识

  教学准备

  情境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识与回顾: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学生交流,教师有重点的板书:

  方位:东西南北

  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二、观察情境图

  1、学生观察这幅图上都有什么?

  2、根据要求涂颜色

  3、涂完颜色后,数一数,每种图形给有多少个。

  师:重点指导房子的侧面,在实际生活中,房子的侧

  面是长方形的`,而在图中,房子的侧面是由平行四边形组成的。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辨。

  4、集体交流,引导学生说一说每种物体各由什么图

  形拼成的。

  三、本单元的收获

  学生自评自己在本单元中的收获,再在小组中互相评一评。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教材p73--75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生活中万以内数的调查、收集、整理,让学生初步感受多位数,培养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

  2.使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会正确地读出万以内的数。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能力。

  5.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教学过程:

  一.课前收集资料,感知四五位数

  学生课前收集资料,写在卡纸上,并贴在黑板上。

  昨天同学们都收集了电脑的价格,现在请同学将它们贴到黑板上来,让大家来看看你的成果。

  二.分类

  师:黑板上有这么多数,请你先轻轻的试着读一读,然后观察这些数的特点,并给这些数分分类。

  生:这两类数一类中有零,另一类没有零。

  三.读法

  1.没有零的`数的读法。

  师:你觉得哪一类数读起来比较容易?谁能来读一读?

  读这些数有什么好方法?

  出示板书:

  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

  万位上是几就读几万,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是几就读几百……

  2.有零的数的读法。

  师:这些有零的数你会读那一个?你能找出和他同一类的数吗?

  学生小组讨论。

  师:每个人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交流。

  师将黑板上的数移位。

  师:读这些数有什么好方法?

  板书出示: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师:你还会读哪一个数?(末尾有0的数)找出末尾有0的数,

  师:读这些数,又有什么好办法?

  板书出示: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师:刚才我们已经找到了有零的四、五位数的读写的方法。你能写一个中间和末尾都有零的数,让大家来读一读吗?

  师:你为什么这样读?

  现在请同桌互相出题,考考对方。

  四.写法

  师:刚才还有一些小朋友收集的价格还没有展示出来,现在我就请这些同学来报一报,看你们能不能记下来。

  学生订正。

  师:你是怎么写下来的。

  出示板书:几万就万位上写几,几千就千位上写几,几百就百位上写几……

  师:谁还能来报一报。(有0的数)

  学生试写。

  学生订正。

  师:你是怎么写下来的。同桌两人交流一下。

  学生汇报。

  出示板书: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五.练习与巩固

  1、p75“做一做”1、2

  2、p76“做一做”1、2

  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到了什么?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自己动手摆、动脑想和动口说等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发现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若干、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若干、自制1号2号长方形学习卡片、报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复习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我想考考大家,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你能说一说什么是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

  (2)请你用手比划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

  (3)说一说黑板的面积、操场的面积、书本封面的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明确不同的面积单位在什么情况下适用。

  二、情境导入

  1、为学生提供一张报纸,想办法测量这张报纸的面积。

  师:这是一张报纸,它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

  你知道这张报纸的面积吗?估一估

  生1:大约有1000平方厘米。

  生2:大约是几十平方分米。

  生3:大约是1平方米。

  师:究竟面积有多大?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的办法量出来。在量的时候应选择什么样的面积单位最合适?为什么?(平方分米)

  生交流选择平方分米的原因。

  师:小组合作,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测量出他的面积。

  学生小组研究测量的方法并动手摆一摆。

  汇报展示各组的测量情况。

  小组1:

  小组2:

  师:怎么回事?为什么要用5乘4?

  生:因为一行能摆5个,可以摆4行。横着数这一行刚好5个,竖着数这一列刚好4个。这就表示有4个5.

  师:同意吗?(学生赞同)鼓励采用这种方法。看来,不用全摆满,只摆1行1列也能知道报纸的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明白只需要摆一行,摆一列,然后用行数和列数相乘即可以得出所需的正方形的个数,从而得出测量的物体表面的面积。

  2、即时练习:用这种方法测量一下课桌的面积。

  三、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1)拿出1号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应该用什么面积单位测量?不用尺子你能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吗?

  学生开始自主探究。

  交流汇报:

  生1:每行摆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1行。每列摆3个1厘米的正方形,摆1列。就是说:有3个5,用乘法:3乘5,得15平方厘米。

  生2:我发现这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因为横着摆了5个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厘米。

  生3:我发现这个长方形的宽是3厘米。

  生4:我明白了,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用长和宽相乘就行了。

  生5:原来只要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就能算出它的面积。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和长、宽之间的关系。

  (2)拿出2号长方形(长7厘米,宽4厘米)。

  师:用刚才大家想出的办法,算出2号长方形的面积。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时,注意单位。

  (3)交流总结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师适机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4)探索正方形的面积

  出示长6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让学生计算它的面积。

  生:6×5=30(平方分米)

  电脑演示将上面的长方形的长变为5厘米,此时的`长方形变成了什么图形?

  生:正方形。

  师 :你能计算出它的面积吗?

  生:5×5=25(平方分米)

  师:想一想正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注意观察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得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生: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师板书。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会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长方形的长变化后(长和宽相等)的面积,从而让学生发现当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时,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长和宽就成了正方形的边长,得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四、巩固练习

  1、课本66页第(3)题。生板演后集体订正。

  2、解决问题,出示:学校篮球场的长是28米,宽是15米。篮球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设计意图】用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检测本节课新授知识的学习效果。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用途.

  2.了解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教学重点

  掌握制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能看图准确地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

  制条形统计图的第(2)、(3)步,即分配条形的位置和决定表示降水量多少的单位长度.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我们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统计数据除了可以分类整理制成统计表外,还可以制成统

  计图,用统计图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使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常用的统计图有条形、拆线和扇形统计图(用投影器逐一显示)五年级的时候,我们已初步认识了条形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

  二、探求新知.

  (一)介绍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及特点.

  意义: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出长短不同的

  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特点:从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教师提问:

  l、图中统计的内容是什么?

  2、图中画有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请你看看水平射线和垂直射线分别表示什么?

  3、每个车间多少人?哪个车间人数最多?哪个车间人数最少?

  (二)教学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1、出示例1 某地1996~20xx年的年降水量如下表.

  年份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xx年

  降水量(毫米)

  920

  860

  1005

  670

  704

  根据上表的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

  2、教学制作方法,师边示范边讲解.

  ①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教师讲述:要制的`统计图有年份和降水量两方面的内容,需要用两条射线来表示.

  先画一条水平的射线(向右)表示年份,再画一条与水平射线垂直的射线表示降水量.

  教师说明:水平射线下面及垂直射线左面都要留有一条空白,因为水平射线下面要注明每个直条所表示的内容,垂直射线旁要注明各直条的数据,两条射线不能画在图纸的中间部位,因为那样会因高度不够画不下,或排不下五个直条.

  ②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

  教师提问:例1的统计表中有几个年份?那么图中要画几个直条?

  ③在垂直射线上根据数的大小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教师讲述:年降水量最高的数据是1005毫米,垂直射线的高度要略高于最大的数量.在垂直射线上方要注明单位.

  ④按照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

  教师讲述:为了准确地表示各个数据,还应在每个直条的顶上注明数量.

  (三)引导学生看图分析.

  1、哪一年的降水量最多?是多少毫米?(1998年降水量最多,1005毫米)

  2、哪一年的降水量最少?是多少毫米?(1999年降水量最少,670毫米)

  3、最多年降水量是最少年降水量的几倍?(1005670,是1.5倍)

  教师提问:对照统计图和统计表说一说,用哪种方式表示的数量关系更直观?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4、25页例题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

  知道加法的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5个圆片、5根小棒。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美的引入

  背一背5以内数的合成与分成。

  二、美的发现

  1.引导观察,感知加法的含义。

  (1)用电脑反复演示,让学生感知到:把3只红汽球与1只蓝汽球放到一块儿。

  (2)你能说说图的意思吗?

  教师引导学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师说明: 3只红汽球和1只蓝汽球放到一块儿就是合起来的意思。(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

  2.学习加法算式。

  (1)由汽球的数量抽象出数字3和1。

  (2)教师说明:把3和1合起来,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数一数合在一起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上4。

  (4)教师进一步说明:把3和1合起来,用加法计算。(板书:加法)

  (5)读加法算式。

  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学生自己读。

  3.看图说算式的'意思。

  观察24页做一做的三幅图,说说这三个加法算式分别表示的意思。

  4.观察25页上图,请学生说说图意。

  原来有3只松鼠,又来了2只松鼠,现在有几只了?把3只和2只合起来,用加法算式怎么写?3+2。

  想想,合起来是多少?

  汇报:

  (1)数数的方法,1、2、3、4、5,共5只。

  从3接着数,4、5。

  (2)利用数的组成,3和2组成了5。

  三、美的升华

  1.看图,填得数。

  2.看图摆一摆,填一填。

  投影出示25页做一做的第2、3题,学生边摆边口述。进一步加强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3.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引导学生通过看算式,摆小棒,进一步理解加法含义。)

  四、小结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