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04-13 19:04:58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语文教案模板7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语文教案模板7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认真阅读例文《我的班主任》,领会作者怎样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把人物描写得细腻感人的。

  2、能通过讨论交流,学会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能自拟题目。

  3、学会写好人物动作神态的要领,做到细腻感人。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围绕中心选择和组织材料。

  教学难点:把人物动作、神态写得细腻感人。

  课前准备

  1.放大抄录《我的班主任》全文。

  2.布置同学们回忆老师关心帮助过你的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师恩难忘》,明确写法

  1、指导学生重读《师恩难忘》。

  (1)师恩“难忘”,师恩“深重”,田老师教了作者4年,发生的事很多,作者选择了什么事来写?为什么要回忆这件事呢?

  (2)读了文章,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受呢?

  2、学生朗读思考,教师检查点拨。

  3、师生共同小结:由此可见,写人要选好典型事例,还要把人物写生动,写具体。

  二、学习例文《我的班主任》,领悟写法

  1、自读例文,想一想:

  (1)作者选择的事例有什么特点?

  (2)作者是怎样把人物写生动、写具体的?把描写冯老师动作、神态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

  2、分小组讨论、交流。

  (1)选取生活中的日常小事,从“小”处见“大”。

  (2)写时抓住了人物动作、神态来描写,细致人微,具体感人。如“一只温暖的手扶着我的'前额”,“慢慢地向上抬起”,“一双眼睛望着我”……

  (3)相应地写出“我”的感受和反应。

  三、阅读习作要求,运用写法

  1、指导学生阅读习作要求:“我们的成长无不渗透着老师的心血。像上面上课时纠正写字姿势之类的事,哪个老师没做过?”启发学生回忆所有教过你的老师(包括课外兴趣小组的辅导老师)。确定其中一个,选择他(她)帮助、教育你的一两件事,认真想一想后再写下来。

  2、引导选材:老师关心帮助你的事有哪些,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

  3、组织讨论: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叙述得具体生动?

  4、拟题,完成初稿。

  5、组织修改。

语文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1、识字学词,朗读课文。

  2、本课特色及学生起点:语句凝练、含义深刻,学生与文本有一定距离

  采用策略:抓关键词,引发想象,补充资料,充分进行情感体验,使大禹的形象不断丰满。

  3、渗透阅读方法:前后观照,一唱三叹;抓住数字,读懂数字背后的内涵,感受治水的艰、智、功、情。

  一、复习

  1、齐读课题,生书空

  2、引入谈话:洪水会带来怎样的灾难?读一组词语再来回顾:

  滔滔 洪水 淹没 农田 冲倒 房屋 百姓 无家可归

  洪水真的太可怕了,它把老百姓害惨了,传说洪水来了,人们只能住在树上、山上,餐风饮露,还要随时提防野兽的袭击。看到老百姓如此悲惨的生活,禹心里怎么想的?

  出示句子,齐读。

  二、学习第二节,感受治水之“艰”“智”

  1、禹为了治水都做了些什么?生自读课文,画出句子,交流。

  2、理解“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这句话中你有什么不理解的词语吗?

  结合生质疑,图、师讲述理解“水流”“地形”“千山万水”“走遍”

  3、引导想象大禹走遍千山万水的'过程中可能会吃哪些苦?

  师补充:禹走遍了九州,由于走的路太多,他的腿上划出了道道血痕,脚底磨出了厚厚的茧子,人晒黑了,背累驼了,但他仍拄着拐杖一步步走遍了千山万水。他吃了那么多苦,书上也有一个词,你发现了吗?

  理解朗读“千山万水”及这句话。

  4、这只是治理洪水的准备工作,更大的辛苦还在后面。出示文中句理解:“九”“劈开”“挖通”禹为了治水吃尽了千辛万苦,那么禹是用什么办法来治理洪水的,课文中有一个词语很好地概括了他的方法(引导)。

  5、禹怎么会想到这个办法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段资料介绍。禹的父亲是用什么方法来治理洪水的?他成功了吗?禹是用什么方法来治理洪水的?(怎样引导洪水流入大海?)现在你觉得禹是位什么样的人?

  (引语):禹不光勇敢不怕吃苦,还很聪明,有智慧,他下定决心要治理洪水。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一自然段,读出他的决心、勇敢、智慧。

  三、学习第三节,感受治水之“情”

  1、 过渡:禹治水用了整整13年,流传着许多感人的故事,想听吗?要听仔细了,听完后把你最想问的问题提出来。

  师讲故事。

  2、让学生提问:禹为什么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一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呢?他当时会怎么想呢?

  3、讨论交流。(请小朋友先小组讨论一下,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4、:后来人们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故事(板书:三过家门而不入)齐读。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赞扬像禹这样“不顾小家顾大家,一心为百姓做事的人”。)你听了这个故事想对大禹说些什么呢?

  5、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个故事。

  四、学习第四节,感受治水之“功”

  1、过渡:禹坚持不懈地治理洪水13年,结果怎样了?请大家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禹治水13年,结果怎样了?。

  2、“终于”(这个词用得真好)大禹吃尽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整整13年,现在洪水“终于”被制服了,在这一自然段的第一句中加上“终于”这个词,再来读一读这句话。补充孔子的话“如果没有大禹,我们早成为海里的鱼虾了。”

  3、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呢?请展开你的想像。

  4、:百姓安居乐业,过着幸福的生活,心里__________,从此____________直到今天这个故事还被人们津津乐道、广为传颂。

  五、课文。

  《大禹治水》这个故事讲了大禹为了把洪水引入大海,吃尽了千辛万苦,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后终于把洪水制服了。从此,这个伟大英雄的名字代代相传。

  思考:禹的名字本是一个字,但课题和文章结尾为什么称他为“大禹”?

  六、写字指导

  1、用组词法区分“制”“治”

  2、形声字“被”及书写

  板书:

  千辛万苦看地形,

  挖河劈山引入海,

  三过家门而不入,

  代代相传英雄名。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内容:《想吃苹果的鼠小弟》

  二、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彩图绘本的学习兴趣。

  2、结合语文学习,通过观察想象图文结合创作绘本。

  3、感受小老鼠和海狮的珍贵友情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1、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启发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感受友谊和合作的力量。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老师带了一个小盒子!同学们,咱们来摸一摸盒子里装了什么?

  (有的同学摸出了直尺,有的摸出了手套…..还有的摸出了苹果)

  2、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课就与苹果有关——

  (二)、出示封面,揭示书名。

  1、出示遮去书名的封面。

  仔细看图,你看到了什么?(一棵又高又大的苹果树,秋天到了,树上结满了又红又大的苹果。看到这些苹果,你心里会怎么想呢?真想摘一个尝尝。)

  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它是谁?(课件出示“鼠小弟”)大家还记得他是谁吗?咦!这不是上节课来我们课堂做客的“鼠小弟”吗?

  大家还记得他上次穿着什么来的吗?(红色的小背心)

  3、今天我们的鼠小弟又出来干什么了呢?我们看看——

  他来到了这棵棵又高又大的苹果树下。鼠小弟望着苹果在想什么呢?

  4、书名——《想吃苹果的鼠小弟》

  (三)、讲故事——《想吃苹果的鼠小弟》

  1、我们看一下鼠小弟能吃上苹果吗?

  4、小鸟和猴子按书的正常页数出现。

  5、大象和长颈鹿先出现小老鼠的模仿动作,让学生猜想会是什么动物。

  6、袋鼠和犀牛老师先告诉学生是什么动物,让学生猜想他们会有什么本领。

  (故事内容很简单,前面六个动物的出现是简单的重复,教师可以用不同的出现方法,使故事更充满趣味。避免了简单的重复,又不失学生联想的趣味。)

  7、树上还剩下2个苹果,你猜接下来会出现什么动物呢?

  (让学生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8、继续讲述故事,揭示意义。

  海狮有什么本领呢?

  海狮一个人能拿到苹果吗?

  (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鼠小弟和海狮合作拿到了苹果,你猜鼠小弟会怎么办呢?

  (体会分享的快乐。)

  他们两个拿到苹果会怎么办呢?

  出示最后一页。

  (四)、揭示道理,小结,

  1、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通过合作我们就能做到平时一个人无法完成的事情。分享是快乐的,一个人的快乐分享给10个人,就会变成10份的快乐。

  2、你能说说你在平时生活中和你的朋友之间有哪些快乐合作和分享的事情吗?

  3、如果这时又来了一群小动物,他们都很想吃苹果,可是树上的苹果已经没了啊,你想鼠小弟会怎么做呢?

  (通过联系实际,让学生懂得分享的重要性)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但是,现在情况却有了变化,有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克隆”,或许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克隆是什么呢?它奇妙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奇妙的克隆”。我们先来看一下大名鼎鼎的克隆羊多莉是如何诞生的。(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动画“克隆羊多莉的诞生”)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学生听读,整体感知全文。

  2.检查预习:请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并出示问题,供小组讨论。

  问题:

  a.课文使用了四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

  b.“克隆”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c.第二小节写了许多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材料?

  d.“多莉”的诞生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和影响?

  e.克隆技术能够给人类带来哪些益处与弊处?

  明确:

  a.课文使用四个小标题,使全文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思考。

  b.理解“克隆”的关键是: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

  c.作者没有用时间顺序来介绍“克隆”实验,而是用两条线索来组织材料:一条是以中外科学实验为线索,这样写突出了中国科学家在克隆实验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贡献;一条是以实验对象即由鱼类、两栖类到哺乳类为线索来安排材料,这样写便于认清克隆技术发展的脉络。

  d.“多莉”的诞生标志着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而且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

  e.课文从三方面来写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第三,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并没有沉浸在盲目的乐观当中,而在结尾处提出了关于“克隆”牵涉到道德伦理问题的冷峻思考。

  三、内容研读:

  1.明确什么是克隆?

  (1)找出上述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的共同点,用自己的话说说克隆是什么?(不是由生殖细胞结合产生的后代)

  (2)齐读课文第一部分,找出文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语句。(“都是生物靠自己的一分为二……这就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也叫‘克隆’。”)

  2.讲解说明方法:在介绍“克隆是什么”时,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子、下定义、作诠释、列数字)

  任何说明方法都是为说明事物特征服务的。“克隆”属于前沿科学知识,对一般人而言生僻难懂。作者通过列举大家熟悉的事例,再加以细致的解释,最后用简洁、准确、概括的语言定义它,使它的特征清晰、明了地展示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知道了“克隆是什么”。

  探究:(1)如果课文一开始就告诉大家克隆是无性繁殖,名称来源于希腊文,效果好吗?

  (2)举孙悟空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明确:科普短文重在“普”,作者从常见且容易理解的生物现象写起,将高深的科学技术说得生动形象,明白晓畅。接着又从词源追溯“克隆”原意,进一步弄明白了克隆含义。用《西游记》中妇孺皆知的故事,更将科学技术写得富有趣味。

  四、布置作业:

  1.了解你周围的某一动、

  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奇妙的克隆》教案》,来自网!

  植物,按照一定的顺序,选用适当的说明方法,介绍它的特征及生长过程。

  2.字词,读一读写一写,课后研讨练习。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本文是一篇科普文,“科”为其“科学性”,重在内容;“普”为其“普及性”,重在语言。二者完美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说明了深奥尖端的生物技术。

  二、复习:

  研读第一小节“克隆是什么?”思考:

  a.用一句话告诉大家“克隆”是什么。

  b.如果课文一开始就告诉大家克隆是无性繁殖,名称来源于希腊文,效果好吗?

  c.举孙悟空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d.这一小节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三、合作探究:

  1.第二小节与第三小节有何关系?

  2.请找出这两小节中表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找出使用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并明确)

  4.“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时间的先后来写呢?文中这种安排有什么好处?

  提示:

  1.第二小节为第三小节写“克隆绵羊‘多莉”的诞生提供了科学基础,做好了行文的铺垫,并且按由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鱼类、两栖类、哺乳类)的顺序进行说明。

  2.(句子见课文)

  3.有举例子、列数字等,各举例说明。

  4.按照生物顺序来安排的。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符合人们认知的规律。再说,无性繁殖属于低级繁殖。动、植物越进化、越高级,就越难以进行无性繁殖。这一顺序说明克隆技术在不断发展。

  四、拓展延伸:

  分组辩论:克隆人是福音,还是恶兆?

  课文最后一部分的小标题是“克隆技术造福人类”。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这部分内容,思考文题是否恰当。(大家的意见有分歧,书上也说“科学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下面,我们就请持不同意见的双方围绕“克隆技术造福人类?!”的辩题展开讨论。)

  2.组织辩论。

  辩论的要求:

  (1)语言清晰、流畅,声音洪亮;

  (2)观点鲜明,论据充足;

  (3)驳斥对方观点时既要有“理”,又要有“礼”。

  五、小结:

  同学们各抒己见,对此提出了不少看法,或许不够深刻,却是朴素而真实的。坦白地说,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未必比你们高深,你们的发言给了我启发。想阻止科学技术进步是徒劳无益的,科学向未知领域的探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始终要进取。克隆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世界为之轰动,它对我们人类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我们希望“克隆技术造福人类”,我们更期待“许多生物学家,特别是那些从事无性繁殖研究的科学家,会严肃地考虑它的含义,并展开科学讨论,用以教育世界人民。”这篇课文里引用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分子生物学家J.D.沃森的话作结束语,也是我们这堂课的结束语。请大家齐读这段话。

  六、布置作业:

  展开充分的想像,以“我被克隆了”为题,写一篇科幻小品。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8个字。认识“火字旁”“竖心旁”。

  2、了解词语意思。

  3、能照样子进行词语搭配。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结合课文展开想象和联想。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结合课文展开想象和联想。学会本课生字

  课时安排:

  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结合课文展开想象和联想。

  2、能照样子进行词语搭配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1、利用拼音认读生字,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自由读

  2、同桌对读,小组读,引导学生熟读课文。

  (1)汇报读;评议

  (2)指导读

  (3)练习读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二、熟读课文,加强朗读指导

  1、自己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想:

  (1)这首儿歌写的'是什么时候?从那看出来的?读

  (2)晚上,小朋友快睡了,应该怎么读不打扰他?自己练一练

  2、书中的问号表示什么?表示问句的语气该怎么读,自己练一练,看谁读得有语气

  3、最后一句:小朋友睡着了,该怎么读呢?自己读一读体会

  4、理解“遥控”

  遥控( ) 关上( )

  三、朗读课文

  四、背诵课文

  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结合课文展开想象和联想。学会本课生字, 能结合课文展开想象和联想。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去认识本课的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积累以下的词语“一阵大风”、“一阵雨点”、“一只蜘蛛”等。

  2.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蜘蛛织网的不容易和它不怕困难的精神。

  3.引导孩子们朗读课文,培养他们从小主动朗读、主动阅读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能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去认识本课的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积累以下的词语“一阵大风”、“一阵雨点”、“一只蜘蛛”等

  2.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蜘蛛织网的不容易和它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难点:

  引导孩子们朗读课文,培养他们从小主动朗读、主动阅读的`好习惯。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引入新课.

  1.孩子们,你们看过蜘蛛织网吗?

  能告诉大家你的发现吗?

  2.揭题引入新课.让我们一起听听蜘蛛织网的故事.

  3.老师范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书.要求:

  生字连词勾画出来,借助拼音反复认读,并读给同桌听.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采取抽生读,小老师教读,开火车读等形式.)

  3.初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通顺,了解大致意思.

  三、熟读课文,理解内容。

  1.蜘蛛在织网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勾画:一阵大风、一阵雨点、一阵冰雹)

  2.遇到困难后的蜘蛛是怎样做的?

  (勾画:重新、不泄气、不灰心、又大又结实)

  3.你懂得了什么?朗读。

  四、请你夸夸蜘蛛,在生活中你遇到困难是怎么做的?

  五、学习生字

语文教案 篇7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

  这篇文章是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三课。这一单元是游记单元,单元设置的要求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本单元内容,掌握阅读和写作游记的基本方法。它同时也是一篇寄情于景的抒情性散文,课文以优美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一个在高原上充满梦幻般美丽的青海湖。它不仅景色壮丽,而且生物资源丰富。作者通过这一篇散文,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说教学目标

  本课是一篇游记,根据游记这一类型文章的阅读方法,确定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是:

  (1)把握本文的情感线索及观察顺序,培养观察景物的能力。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生动描述的方法。

  (3)通过联系现实生活,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

  二、说教学方法

  本文是第一单元游记中的第三篇,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这种文章体裁的阅读方法,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课文内容,体味文字中蕴涵的景之美、情之美。为了实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这一目标,我采用“1+1高效合作教学模式”中的“主体阅读模式”来进行教学。“主体阅读模式”把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分别是:“自读感知——研读探究——讨论评价——拓展延伸”。教师在准备教案的同时,学生还要准备相应的学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获取信息、提炼问题、解决问题的状态之中。在老师的激励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学、互动,以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师生之间的协调互动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来共同完成这一课的学习任务。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树立“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应该以“学”为中心去预设。主要应该解决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进而形成新的高效课堂运行机制。这节课的具体教学过程是:

  第一个环节:自读感知。

  在这一环节中主要让学生观看青海湖的影像资料、让学生充分预习文本内容。进而让学生对青海湖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所学文本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下一步学习做铺垫。

  第二个环节:研读探究。

  在这一环节中,我主要设计了两个问题:

  1、作者观赏了青海湖的哪些景色?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赏青海湖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思路。

  学生在预习中又相继提出了自己的`问题:1、青海湖哪一处景色最美?

  2、如果让我们自己编排游览青海湖的行程,怎样安排最为合理?

  这些问题一经提出,立即引起学生的共鸣,因而也纳入到学生共同研讨的范畴之中。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分组让学生把自己所找景色及观察顺序板书到黑板上。

  第三个环节:讨论评价。

  在这一环节中,我主要设计了一个问题:同学们,青海湖是美丽的,假如你现在是一名导游,正带领着一个旅游团来到青海湖旅游,请你依据这篇文章,选取青海湖的一个景点,拟写一段导游词。可以灵活地选取文章中优美的句子,添加到你的导游词中。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在充分研讨文本的基础上,自己写出导游词,并交由本组同学加以讨论,最后选出优秀的答案加以展示。

  第四个环节:拓展延伸。

  在这一这环节中,我重点设计了这一道思考题:作者希望人们来到美丽的青海湖游览,又怕这里的环境遭到破坏。想一想:有什么措施既可以开发青海湖的旅游资源、发展当地经济,又不致于破坏青海湖的环境?

  这样的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讨论和思辨。而在讨论思辨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往往会逐渐统一起来。

  学生在自己的学案中甚至还拟了一些保护青海湖的宣传语,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通过这四个环节,师生共同研读文本,充分体会到这篇游记所蕴涵的语言之美、景色之美、人文之美。

  四、说教学设想

  在教学时,教师要十分注重创设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良好氛围,如: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青海湖蓝色的湖水、青青的草地、迷蒙的鸟岛等自然风景,引领学生亲历课文意境。还可以利用课文配乐朗读,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意韵之美。在第四个环节中,如果时间允许,甚至还可以让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教师为学生实现新的发展所创设的有利的教学情境,会很自然的将学生带入到青海湖那神奇而壮丽的风光之中。

  五、说板书设计

  本文的板书设计主要由学生完成。教师在进行第二个环节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分组到黑板上自己去书写从文章中找到的青海湖的美丽的景色。这样既可以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容易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达到师生共同发展、学生主动发展的良好效果。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诗经教案10-22

语文关怀教案06-21

《语文识字》教案02-26

语文翠鸟教案09-03

语文《检阅》教案11-07

《语文园地》教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