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音乐教案>奥尔夫音乐教案

奥尔夫音乐教案

时间:2023-04-15 15:04:11 音乐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奥尔夫音乐教案范文集合7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奥尔夫音乐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奥尔夫音乐教案范文集合7篇

奥尔夫音乐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在情景中学唱歌曲《小黄鸭》,并初步尝试用分组唱的形式进行歌唱。

  2、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体验和朋友合共同歌唱的快乐。

  教学重点:

  《小黄鸭合唱队》分为ab两个乐段。重点在a乐段中幼儿对“呷. 呷 呷. 呷 | 叫 —|”附点节奏的掌握。

  教学难点:

  在b乐段中,引导幼儿进行分组唱,让歌唱的衔接更为自然和顺畅。

  教学准备:

  1、ppt课件、《小黄鸭》音乐

  2、增强幼儿对节奏的感知

  教学过程:

  一、水中游来小黄鸭---引入和体验;

  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喜欢玩水的小动物,它是谁呢?它原来是小黄鸭,你们喜欢它吗?老师也很喜欢这只小黄鸭,来听听老师为什么喜欢它?(弹奏小黄鸭a段)

  二、小小黄鸭呷呷叫---感受和游戏;

  1、学唱歌曲a段

  ①我们把这里当成一个大的浴缸,你们一起来做我的小黄鸭,一起来玩水,可以吗?水应该怎么玩呢?大家一起来大浴缸,一起来玩一下,游呀游。来跟着音乐一起来玩一下。(播放小黄鸭a段)

  倾听歌曲,感受旋律、熟悉歌词。

  ②初步学唱,熟悉旋律、记忆歌词。

  那么可爱的小黄鸭,你们喜欢吗?小黄鸭陪我们洗澡是一件高兴的事情,那我们就要把喜欢、高兴的心情唱出来,让大家都听到你们好听的声音,可以吗?

  洗澡还有什么有趣的动作?(幼儿自由单句模仿)让我们一起来听着音乐唱一唱、做一做。

  [评析:从听辨、熟悉歌词到有感情地演唱表现歌曲性质,到根据歌词设计有趣的动作,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体现了歌唱教学的步骤和方法,提高了幼儿学唱歌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学唱歌曲b段

  ①小黄鸭不但陪我洗澡,它还有其它的本领,来一起听一下。

  (引导幼儿听,将 “它会游、它会叫、它会吹许多泡泡” 歌词内容说出来)

  ②师:谁会用动作做一做呢?我们合作试试!

  (启发幼儿念歌词并配动作练习,重点:泡泡动作)

  ③师:可不可以加上有趣的声音呢?

  听听歌曲里面有什么有趣的声音?我们把有趣的声音学一学好吗?

  (引导幼儿在“它会游、它会叫、它会吹许多泡泡”后根据添加象声词“哗哗”“嘎嘎”“bobobo”及动作。)

  [评析:以小黄鸭的本领为主线,学唱时加入了媒体的演绎,让幼儿能快速的理解和记忆歌词,激发幼儿学唱兴趣。]

  ④一起观看幻灯片,完整演唱歌曲。

  看看总共有几只鸭子了?6只鸭子了,你们唱的太好听了,它们都来了,它们是小黄鸭合唱队,它们今天要去沙滩表演,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去沙滩表演,表演之前要排练一下哦。(师生共同歌唱歌曲ab第一遍)

  [评析:通过小黄鸭朝不同方向吹泡泡的方式示范两段结尾处旋律上行和下行的不同,让幼儿在学小黄鸭吹泡泡的过程中很快解决了歌曲演唱的难点。]

  三、分组演唱

  1、交代分组要求

  师:小黄鸭邀请大家组成合唱队一起去演出,你愿意吗?观众要求小黄鸭合唱队分三组来演唱,这可怎么分呢?(幼儿自由选择参加的泡泡队、游泳队和嘎嘎队来进行分组唱)

  [评析:让幼儿参加到“小黄鸭合唱队”之中,利用可以站立的分组标志,让幼儿自由选择想加入的队伍,经过师生共同的规则讨论,得出了歌唱的规则:a段由大家来歌唱,b段分组唱。]

  2、讨论分组唱规则

  师:你们准备好了,我们来排练一下吧!怎么唱呢?“它会游”哪组唱?“它会叫”哪组唱?“它会吹许多泡泡”哪组唱?前面一段谁来唱?(听伴奏变换形式完整歌唱1-2遍)

  [评析:教师充当了指挥的角色,让歌唱的衔接更为自然和顺畅,在轻松、快乐地歌唱中掌握了歌唱的要领。]

  创作感悟:

  《小黄鸭》是一首旋律轻快、朗朗上口的.儿童歌曲,是由不同旋律演绎的二段体式歌曲。a段歌曲以小黄鸭附点节奏的叫声为主要歌词内容。b段歌曲的歌词反复两遍,旋律稍有变化,第一遍的结尾由上行旋律推进,第二遍的结尾由下行旋律结束。

  教师在活动中紧紧抓住了歌曲的这些特点,将ab两个乐段分别创设为“我喜欢的小黄鸭”和“小黄鸭本领大”的两个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自然地进行学唱。教师将活动环节设定为ab两个乐段分开学习的方式。

  a 段歌曲的学习中,教师将歌曲中附点节奏的学唱作为教学重点。教师先通过反复倾听音乐并模仿小鸭的动作让幼儿熟悉旋律。再通过两只小鸭不同叫声(平均的四分节奏* * * * | * — |和附点节奏*. * *. * | * — |)的听辩来进行模仿学习小

  黄鸭的叫声(附点节奏)。最后通过边唱边表演的形式让幼儿反复练习,让孩子们尽情、快乐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小黄鸭拍水、玩水、翘尾巴、泼水的动作,加强幼儿对附点节奏的掌握。提高了幼儿学唱歌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b段歌曲的歌词以小黄鸭的本领为主,学唱时教师加入了媒体的演绎,让幼儿能快速的理解和记忆歌词。并且通过小黄鸭朝不同方向吹泡泡的方式示范了两段结尾处旋律上行和下行的不同,让幼儿在学小黄鸭吹泡泡的过程中很快解决了歌曲演唱的难点。就分组唱的形式来说,教师让幼儿参加到“小黄鸭合唱队”之中,利用可以站立的分组标志,让幼儿自由选择想加入的队伍,经过师生共同的规则讨论,得出了歌唱的规则:a段由大家来歌唱,b段分组唱,即游泳队唱“它会游,哗哗”,歌唱队唱“它会唱,嘎嘎”,泡泡队唱“它会吹许多泡泡,bo~bo~bo~bo~”。为了让三组幼儿能够衔接得更加好,教师充当了指挥的角色,让歌唱的衔接更为自然和顺畅。在轻松、自然地歌唱中,孩子快乐地掌握了歌唱的要领。

  整个活动设计巧妙,演绎流畅,不愧为一个歌唱教学的好范例。

奥尔夫音乐教案 篇2

  活动设计背景

  针对小小班的幼儿,幼儿对音乐具有很强的敏感些,特别是动物的叫声,幼儿比较喜欢去模仿这些声音。本节课是“吴老太太的农场”故事为主题,开展的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

  1、 能听懂指令「踏脚」、「拍肩」

  2、 能随着音乐摆动身体

  3、 能模仿动物的叫声

  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幼儿能听懂指令「踏脚」、「拍肩」,并感知音乐的旋律摇摆身体,模仿动物的叫声。难点在于: 幼儿会音乐问好,从未接触过奥尔夫音乐课。

  活动准备

  1、教材:Music Activities 2

  2、教具:小狗、狗、小鸭、鸭子、小鸡、公鸡、母鸡的真实图片

  3、音乐:上课律动、小狗的叫声、小鸡的叫声、鸭子的叫声、吴老太太的农场 ( 附:CD2、CD3、CD4、CD5、CD1)

  4、老师必须要有的背景知识与经验:① 农场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语调高低变化对比强烈 、动作夸张形象

  ② 熟悉小狗、鸭子、小鸡、公鸡、母鸡的叫声,会模仿它们的'叫声

  ③ 肢体动作:小狗(双手五指伸开置于太阳穴处学小狗在地上跑跳)、 母鸡(手肘放在胸部两侧做开合动作)、鸭子(双手置于腰两侧做小鸭子走路)

  ④ 故事儿谣律动:A:手指张开置于胸前双侧做左右摆动状,再双手

  打开画个大圆圈。

  B:学动物叫

  C:双手举高挥舞,自转一圈

  间奏:双手插腰左右摇摆。

  活动过程

  1. 暖身活动Warm-up (5 minutes)

  音乐问好:1 2 3 4 | 5- 小朋友们好 5 4 3 2 | 1- 孙老师你好

  音乐热身律动

  上课律动 (CD2)

  11 135 3 |5 3 5 3 |

  我们 现在拍 手 (拍手)(拍手)

  11 132 1 |2 1 2 1 |

  我们 现在拍肩 (拍肩)(拍肩)

  11 135 3 |5 3 5 3 |

  我们 现在踏脚 (踏脚)(踏脚)

  22 253 2 |1 1 1 - ‖

  我们 现在拍 手 要 上 课

  2. 教学呈现Presentation (5 minutes)

  导入:教师手拿照相机夸张的说:“小朋友,老师周末的时候去吴老太太农场参观了,还拍了好多的照片,小朋友们看--”

  在电视上呈现照片:第一张(吴老太太的农场全景照片)、第二张 (小鸡、母鸡、公鸡的照片)、第三张(小狗的照片)、第四张(鸭子的照片)

  3. 教学活动Practice + Activity (10 minutes)

  讲故事 吴老太太的农场

  师:它们都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认真的听故事吴老太太的农场。

  吴老太太有一座很大的农场,她养了好多的动物,每天和她作伴,有小狗、 鸭子、母鸡和小鸡等等。

  老师在讲述故事的时候,请一面翻开习作本的图案,让学生认识动物。老师先介绍,再让学生指图,最后再以CD4~6之动物叫声,让学生模仿动物叫声及模仿动物肢体动作。讲述过程中,力求语调高低变化对比强烈,好让孩子以您的声音来感受故事的情境。

  故事儿谣

  师:让我们和小动物们一起跳舞吧。 (播放CD1 吴老太太的农场)

  A:吴老太太有座很大的农场,养了许多动物,

  「小狗—汪汪」

  B:「鸭子—呱呱」(每次可替换不同的动物名称加叫声)

  C:每天一起嘻嘻哈哈,快乐又逍遥。

  律动:

  A:手指张开置于胸前双侧做左右摆动状,再双手打开画个大圆圈。

  B:学动物叫

  C:双手举高挥舞,自转一圈。

  间奏:双手插腰左右摇摆。

  4. 复习 Review (5 minutes)

  故事儿谣律动

  师:让我们围个圆圈一起游戏吧,老师在中间扮作吴老太太,唱到小动物时,小朋友都向老师围过来,唱到快乐又逍遥时恢复到圆圈形状。

  (故事儿谣律动 CD1 )

  说再见:bye-bye小狗!bye-bye小鸡!bye-bye小鸭 !bye-bye 孙

  老师

  教学反思

  在上本节课的过程中 , 幼儿基本上能够把握重点,感知音乐的旋律,热与参与本次教学活动中。另外,本节课在于应该让幼儿提前熟悉《吴老太太的农场》的音乐,音乐角应提前投放小鸡、小狗、小鸭的头饰。让幼儿在上课之前初步了解这些动物的叫声,并能够模仿。再上课是幼儿就能很好的发挥出来。

奥尔夫音乐教案 篇3

  目标:

  1、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学习语词替换。

  2、认知唱名do、re、me、fa、sol。

  3、学会懂得与别人分享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道具准备:故事挂图2。

  乐器准备:手摇铃、木鱼。

  队形及乐器的摆放:

  幼儿以半圆形式坐好,将乐器摆放在椅子底下。

  教学重点:

  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学习语词替换

  教学难点:

  认知唱名do、re、me、fa、sol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挂图2)

  师:小熊说:“我想送顶草帽给妈妈,因为我的妈妈每天都要接送我上幼儿园,太阳会晒黑妈妈的,我想送定草帽给妈妈遮太阳”。小猫咪说:“我的妈妈是个舞蹈家,在跳舞时要穿漂亮的舞鞋,所以我决定送一双芭蕾舞蹈鞋给妈妈”。小狗说:“我的妈妈是电影明星,我想送一只染发膏给妈妈,希望妈妈越来越漂亮”。宝宝也想到了送给妈妈的礼物,我们一起来听听宝宝送了什么礼物给妈妈?

  二、语词游戏,语词替换及感应休止。

  1、练习A段的语词替换及休止

  师:在歌曲里面宝宝想到送什么礼物给妈妈呢?除了送礼物给妈妈,请你们猜猜他还想送礼物给谁?(幼儿说出新语词,老师用钢琴伴奏A段旋律。如:“我爱爸爸”、“我爱爷爷”等。)

  2、用肢体感受B段的8个乐句

  师:宝宝很爱爷爷,他会帮助爷爷做些什么事情呢?(幼儿说,老师用语言提示带动做律动。如:帮爷爷捶捶背,扶爷爷下楼梯等。)

  3、结合A段的语词替换和B段的肢体律动,分配角色感受整首歌曲

  师: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给XX送礼物吧!(两人先分配好角色再听音乐送礼物)

  三、肢体乐器,听音乐做肢体律动。

  师:我们都懂得了关心别人,现在请两个好朋友一起来跳舞吧。

  A段:旋律节奏 拍手、拍膝;

  休止两人对拍手。

  B段:两人肢体互粘共舞。

  A段:旋律节奏两人亲手走出节奏;

  休止自拍两下或原地跳两下。】

  四、乐器演奏,手摇铃和木鱼。

  师:有一些乐器也来为这首好听的歌曲伴奏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谁来了?(手摇铃、木鱼)他们也想来和我们一起玩游戏。请小乐手们拿好乐器,我们要开始在舞台上演奏了。(在拿放乐器或演奏时注意常规的培养)

  A段:旋律轮手拍膝敲手摇铃。

  休止符拍手敲木鱼。

  B段:探索手摇铃音色,或以木鱼槌于空中画圈。

奥尔夫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开车歌》

  2.分辨行进与停止的交通信号并做相应的动作。

  重点难点:

  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CD《开车歌》,红色、绿色交通灯纸模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和幼儿讨论有关交通信号灯的作用,请幼儿自由表达想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汽车遇到红灯时,该怎么做?(红灯停,绿灯行)

  2.小朋友在过人行道时,该怎么做?(红灯停,绿灯行)

  二、播放CD,请幼儿倾听并学唱歌曲。

  1.你听到了什么?(叭叭叭,汽车开来了)

  2.看见红灯怎么样?看见绿灯怎么样?

  三、反复学习歌曲。

  四、游戏:请幼儿扮演汽车司机,教师扮演交通警察,幼儿伴随音乐开车子,并根据教师出示的交通灯颜色决定行进还是停止。

  1.请幼儿扮演小司机,并说说自己开的是什么车?

  2.你开的什么车?(鼓励幼儿想象并说出自己喜欢开的车)

  3.请幼儿从教室的某一处出发,沿着一条路线前进,教师同时播放音乐。

  4.教师说“红灯”,并出示红色纸模,幼儿原地踏步,停止前进;直到教师说“绿灯”并出示绿色纸模,幼儿再开始继续前进。

  五、活动延伸

  幼儿到户外,自由组合进行游戏。

  活动反思:

  1.由于在活动前做了较好的准备,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学习和练习歌曲,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歌曲,还能根据歌曲与游戏的指示做出停止、前进的'动作,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2.由于幼儿较多,在游戏室内奔跑不开,临时做了游戏的调整,将孩子们以组别编号,模仿车辆限号进行分组游戏,但是由于孩子们没有这样的经验积累,同时,小班孩子对数字的理解有差别,所以大部分孩子不能理解限号行驶的游戏规定,可以加强这方面的巩固与练习,这也是大班额下幼儿分组游戏的一种方法。

奥尔夫音乐教案 篇5

  活动构思

  我们还尝试了多种歌曲演唱的形式。在小班下学期的时候,孩子们就能够熟练的进行对唱。所以我们在中班上学期就进行了以往传统音乐教育里只有大班和学前班才进行的轮唱活动也是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进行的因材施教。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卡农练习的含义。

  2.学习轮唱歌曲的方法,初步感受轮唱歌曲独特的美。

  3.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并能运用说、唱等形式表现。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的珠子及相应的`指示卡

  2.每人三套白天、夜晚的图片

  3.系着橙色和绿色相间的蝴蝶结的彩带一条(蝴蝶结的数量同幼儿数量)

  4.《D大调卡农》音乐片段、《保卫黄河》音乐片段

  5.按图卡指示穿珠子

  蓝色和红色的珠子各5个,按照图卡指示穿珠子,通过动作练习初步感受轮流的含义。

  6.排图片

  每名幼儿白天和夜晚的图片各三张,请幼儿尝试排图(排列图片中出现白天、夜晚、白天、夜晚的排列比较多的时候),进一步感受自然现象轮流出现的情况。

奥尔夫音乐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能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幸福拍手歌》。

  2.能够较为准确的演唱连续附点节奏,内心节奏感得到强化。

  3.学会生活技能拧瓶盖。

  教学重难点:

  感受音乐作品欢快的情绪、用歌声及恰当的肢体语言表现这种情绪;创编歌词。

  教学准备:

  空瓶子、松子、歌曲范唱和伴奏。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

  和幼儿以边唱边跳的形式演绎儿歌《爱我你就抱抱我》。

  老师:宝贝们想一想当爸爸妈妈亲亲你、夸夸你、抱抱你的时候你们幸不幸福啊。

  幼儿:幸福。

  老师:今天啊、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三个好朋友、先让我们来问问他们幸福的时候会做什么。(教师分别拿出小熊、小马、小兔子)

  幼儿:(小熊、小马、小兔子)当你幸福的时候你会做什么?

  教师以动物的口吻回答:

  小熊:当我幸福的时候我会拍拍手,请大家跟我一起做,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啊那么大家都一起拍拍手。

  小马:当我幸福的时候我会跺跺脚,请大家跟我一起做,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啊,那么大家都一起跺跺脚。

  小兔子:当我幸福的时候我会拍拍肩,请大家跟我一起做,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肩、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肩,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肩啊,那么大家都一起拍拍肩。

  教师请幼儿回忆小动物们表现幸福的'形式。

  教师:宝贝们让我们用小动物们表达幸福的方式在唱个歌吧?

  播放儿歌和幼儿一起做动作演唱两边。

  二、制作乐器小沙瓶

  教师发给每个幼儿一个瓶子,在发几粒松子,教会幼儿拧开和拧紧瓶盖。

  三、创编歌词认识节奏

  教师:宝贝们你们想一想当你幸福的时候会做什么啊?会不会哈哈大笑啊?

  幼儿:会

  教师:那请大家跟我一起做如果感到幸福你就笑哈哈,哈哈(哈哈的时候摇晃小沙瓶)

  跟伴奏做两遍。

  教师:时间过得真快,马上就要下课了,老师想在歌声中结束我们这节音乐课好吗?记得,要配合我的歌声做动作哦!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点点头,如果感到幸福你就点点头,如果感到幸福一起说声再见吧,那么大家都一起说再见。

奥尔夫音乐教案 篇7

  好朋友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大胆用肢体动作表示音乐节奏,尝试用身体的各部位做动作和同伴打招呼。

  2、感受和好朋友一起参与音乐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CD音乐。

  【活动过程】

  一、肢体点名游戏“宝贝在哪里”。

  师:小朋友们都喜欢和好听的音乐做游戏,我们的身体也做好准备了吗?手到了吗?肩膀到了吗?让我们的身体先来唱唱歌。

  二、肢体意识游戏,故事引出课题,熟悉感受“好朋友”音乐旋律及节奏。

  1、师:有一个小朋友菲菲,第一次来幼儿园,很害怕,因为一个人都不认识,没关系,我们小朋友和他一起做朋友,好吗?

  (第一次听音乐)教师边引导幼儿听音乐,边轻轻叙述音乐中的节奏变化。

  2、刚才小宝找到了很多朋友吗?让我们再来找一遍朋友,看看找到了几个好朋友?(听音乐第二遍)让幼儿倾听并分辨音乐中的节奏变化。听听音乐里每次长音部分找朋友找了几个呢?鼓励幼儿边听音乐边在长音部分做和好朋友打招呼的动作。

  3、刚才小朋友见到好朋友了,怎样和好朋友打招呼啊?

  还有哪里会打招呼?肩膀会吗?手会吗?

  鼓励幼儿大胆随音乐表现并在长音部分做各种打招呼的动作。

  (第三次听音乐)原来可以找那么多的.好朋友啊,做那么多的动作和朋友打招呼呢,一次比一次多呢。

  三、集体互动游戏“我的好朋友”。

  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拉手跳舞随音乐游戏两遍,在音乐中长音部分引导幼儿互相用各种身体动作问好打招呼。(听音乐游戏两遍)

  四、结束:听音乐开着火车和好朋友去外面玩游戏。

【奥尔夫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奥尔夫音乐教案03-22

《奥尔夫音乐》教案02-16

奥尔夫音乐教案03-02

奥尔夫音乐教案【热】02-17

【推荐】奥尔夫音乐教案02-17

奥尔夫音乐教案:《蝴蝶》01-26

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01-23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01-08

奥尔夫音乐教案大班01-11

奥尔夫音乐教案【推荐】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