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音乐教案>小班音乐教案

小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3-04-22 08:58:18 音乐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小班音乐教案模板汇总九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小班音乐教案模板汇总九篇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记得有句话说的好:培养你的孩子成材,培养我的孩子成材,培养我们的孩子成材,但是培养孩子成材不是我们唯一要做的,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让我们的孩子每天都是快乐的。所以,今天我就选择了适合我班幼儿年龄特点,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快乐手指游戏〈点点豆豆〉,把点点豆豆这首儿歌配上一曲活泼欢快的音乐,让孩子们在欢快的音乐游戏中,发展他们的音乐感受力,〈点点豆豆〉是一首韵律很强的儿歌,孩子们通过各种形式一拍一点,从而发展幼儿的节奏感,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幼儿结伴游戏的能力和遵守游戏规则的能力,使孩子们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本节课采用的都是一些老儿歌老游戏,这些儿歌游戏都是我小的时候和妈妈一起做的,她不仅加深了我们母女之间的感情,而且她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现在还记忆尤心。我也很想让这些儿歌把各位家长老师带回对童年美好的回忆,让我们再一次感受一下老儿歌老游戏的艺术魅力。

  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学唱歌曲。

  2、通过歌唱和游戏愉悦幼儿身心,培养幼儿活泼欢快的性格。

  3、感受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指偶一个。点点豆豆音乐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儿歌〈拉大锯〉,小朋友仔细听听,歌曲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播放儿歌)

  二、基础部分

  2、小指偶唱大戏〈点点豆豆〉幼儿欣赏。

  师:小朋友,他们去姥姥家干什么了?

  幼:看大戏。

  师:那你们想不想也一起看看啊?

  幼:想(教师用指偶在手上唱大戏《点点豆豆》)

  3、学唱歌曲〈点点豆豆〉。

  (1)、教师范唱两遍,幼儿欣赏。

  (2)、幼儿伸出小手当舞台,小指偶在幼儿手指上唱歌 。

  师:小指偶想到小朋友小手搭的舞台上唱大戏。

  4、幼儿学唱歌曲。

  (1)、用不同的手指点豆唱歌。拇指爸爸先唱歌,食指妈妈再唱歌,最后中指哥哥也要唱歌。

  (2)、幼儿边唱边点身体的不同部位。

  师:想一想我们还能在身体哪个部位上点豆豆。

  5、幼儿结伴游戏点点豆豆。

  6、和客人老师一起做点豆豆的游戏。

  师:你们想和客人老师做游戏吗?

  三、结束部分

  7、送指偶回家。

  师:天黑了,我们把指偶送回家里吧!下次再请他们过来玩。

  另附:儿歌《拉大锯,扯大锯》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看大戏,你也去,我也去就不让二妞去。恩……歌曲《点点豆豆》点点豆豆,开花石榴,小狗搬家,喀嚓一锁。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游戏目标:

  知道听简单的音乐信号进行游戏,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游戏准备:

  音乐磁带、椅子围成圈

  游戏过程:

  1.教师扮演宝宝,请两位幼儿扮演爸爸妈妈,教师边唱边和"爸爸妈妈"友好握手、点头示意,等念白完,爸爸妈妈去接被点到名的孩子。

  2.幼儿共同扮演"宝宝",两幼儿做"爸爸妈妈",再一次游戏。

  3.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听清音乐信号:在叫到某一幼儿名字后,该幼儿才能出来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走。游戏若干次,每次可以更换幼儿的姓名。

  活动反思:

  《小娃娃》是托班宝宝第一次接触听旋律进行的律动活动,此活动如果一下子就请宝宝听音乐或模仿老师抱着娃娃做动作,宝宝的积极性不会很高,因此在一开始教师富有童趣的讲述律动所表现的内容相关的故事就是激发幼儿兴趣拓展的好办法,当宝宝被故事的小娃娃吸引后,请宝宝们以小娃娃的角色来和老师一起进行表演,宝宝们就会自然的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抱着小娃娃做抱着娃娃转个圈、双手送给别人的'动作,等宝宝都愉悦地进入表演的状态后再加入小娃娃的旋律带领宝宝们表演,宝宝们自然会体验音乐的快乐和旋律的美,宝宝们随着音乐在涌动成了一个个活泼的小精灵,在反复的表演中宝宝似乎听懂了音乐,随后的活动就开展的很顺利,虽然有些宝宝还不能做到手口一致,做了动作就忘了唱歌,唱了歌就不做动作,这可能是有些宝宝的年龄偏小,动手能力弱的缘故吧,相信以后会改变的。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游戏目标:

  1、能有兴趣地跟着歌曲学做动作。

  2、知道不同动物相匹配的食物,激发幼儿喜爱动物的情感。

  3、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4、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游戏准备:

  动物头饰及相应食物

  游戏过程:

  老师边表演边唱。"小狗肚子饿得厉害吗?"(幼儿学念:肚子饿得︱咕咕︱叫-︱),重点指导这一句。

  幼儿扮演不同的小动物,找到相应的食物。引导幼儿把小动物找食物的故事唱出来。开始时提供的食物是一一眼对应的,之后可以逐步增加难度。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小百科:饿(è),基本字义是 肚子饥饿,想吃东西,与"饱"相对,是长时间没吃饭自然发生的身体需求。如:我不饿,你吃吧!饥饿。饿殍(饿死的人)。有使受饿的意思:注意别饿坏了。

小班音乐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这首乐曲改编自《王老先生有块地》,旋律欢快活泼,节奏鲜明,“咿呀咿呀呦”乐句反复出现,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欣赏需要。新《纲要》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活动设计上,教师力求让幼儿通过调动多种感官充分辨识固定乐句,充分感受音乐节奏,并借助锯木头、擦汗、洗澡等游戏情境帮助幼儿反复体验、感受音乐的性质,从而体现“玩中学”的教育理念。

  游戏情境的营造和幼儿想象能力的激发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教师借助一小块彩色纱巾巧妙地帮助幼儿搭建起想象与表现的平台,丰富了幼儿表达、表现的手段。

  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特点。

  2.尝试辨识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呦”,并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节奏 “×× ××| ×― |”。

  准备:

  1.彩色纱巾、音乐CD、录音机。

  2.事先在黑板上画好图谱,粉笔一支。

  过程:

  一、初步感受乐曲

  (教师和幼儿在脖子上系一块纱巾进场。)

  1.听音乐,寻找其中反复出现的乐句。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段特别有趣的音乐,这段音乐里有一句话特别有趣,看看谁能找出来。

  (师幼一同欣赏乐曲,教师随音乐节奏轻微摆动身体,当出现“咿呀咿呀呦”乐句时,教师与幼儿目光交流、呼应。)

  幼:我听到“……”(幼儿哼唱“咿呀咿呀呦”的旋律)、我找到了“咿呀咿呀呦”。

  师:是这句吗?“啦……咿呀咿呀呦,啦……”(教师哼唱乐曲,突出“咿呀咿呀呦”的乐句。)

  师:你们的.耳朵真灵。我们一起来和它打个招呼吧!听到“咿呀咿呀呦”的时候,请大家挥挥小手,这样我就知道你们已经找到它了。

  (师幼一同再次欣赏音乐,教师把手放在耳边以示专注倾听。当“咿呀咿呀呦”乐句出现时,教师用欣喜的表情和幼儿挥手互动,或用困惑的表情引导幼儿注意并不是每一乐句都会出现“咿呀咿呀呦”的。)

  师:呵,这个“咿呀咿呀呦”有点调皮,有时会出来和我们打招呼,有时我们等它好久都不出来。

  2.根据图谱寻找固定乐句出现的规律。

  (出示图谱,教师随音乐用粉笔沿波浪线描画,在乐句“咿呀咿呀呦”出现的时候,用明显的摆动动作画出锯齿线,以突出乐句和音乐节奏。)

  3用身体动作表现固定乐句。

  师:原来“咿呀咿呀呦”会和我们捉迷藏,它不是每一句乐句都出来的。我们再来听一听、找一找,听到“咿呀咿呀呦”的时候就跳跳舞吧!

  (教师示意幼儿解下纱巾,随音乐自由做动作,在“咿呀咿呀呦”处挥舞纱巾。)

  二、表现固定乐句的节奏

  师:森林里的动物们想要造一座大房子。谁愿意来当小木匠?

  幼:我愿意。

  师:小木匠需要一把锯子来锯木头,变变变,我的锯子变出来。

  (教师将纱巾拉直,幼儿纷纷模仿。)

  幼:我的锯子也变出来了。

  师:好,我们一起来练练锯木头的本领。注意要在“咿呀咿呀呦”出现的时候才能锯哦!

  (师幼手持纱巾坐在位子上,听音乐在固定乐句出现的时候来回拉动纱巾,以表现锯木头的情景。)

  师:本领练好了,看看这里有没有木头?(教师将纱巾盖在头上,伸展肢体)呀,这里有一棵大树,哪个小木匠先来试试锯木头?

  (教师请一幼儿合作演示锯木头。教师一边哼唱,一边示意该幼儿在“咿呀咿呀呦”的乐句处来回在教师手脚关节处拉动纱巾。随后,教师做出手臂、肩膀等处关节突然垂落的动作,以表示木头被锯断了。)

  师:大家想不想来锯木头?被我摸到头的小朋友赶紧到前面找个空位置变成一棵大树吧。三、二、一……呀,出现了一片森林!

  (被邀请的幼儿模仿教师将纱巾盖在头上,伸展肢体扮演大树,教师调整个别幼儿的站位。)

  师:其他小朋友都来当神气的小木匠,带上小锯子,去找一棵大树,站在大树的身边。(其余幼儿一一对应地寻找合作伙伴,教师根据情况调配,以便每位幼儿都有合作表现的对象。)

  (幼儿随音乐合作表现。)

  师:好喽!木头锯好了,抱着自己的木头回家吧!(幼儿相拥着回到位子上。)

  师:锯木头好辛苦,赶紧拿毛巾擦擦汗吧!

  (师幼一同随音乐表现拿毛巾扇风的情景,在“咿呀咿呀呦”出现的时候,按照节奏在脸上轻拍表示擦汗。教师和个别幼儿互动,按节奏给幼儿擦汗。)

  师:休息好了,我们接着锯木头。刚才当小木匠的小朋友现在赶紧变成一棵大树吧!

  (幼儿互换角色,合作游戏。)

  三、结束活动

  师:木头锯好了,小木匠们出了许多汗,一起来洗个澡吧!

  (教师高举纱巾并抖动,以表示莲蓬头,幼儿自然聚集到教师身边。)

  师:拿好你的洗澡海绵球,一起来搓搓搓……

  (幼儿将手中纱巾团成团变成小浴球,和教师一同随音乐表现洗澡情景,在“咿呀咿呀呦”乐句处有节奏地搓洗身体的各个部位。)

小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初步学习演唱歌曲。

  2、体验开着“橘子船”与大家分享水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用的苹果、梨子、菠萝、橘子各一,配套图标一套(如图)。

  2、幼儿人手一个橘子。

  3、幼儿已熟悉《橘子船》旋律,会唱《水果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着《橘子船》的旋律做律动“摘水果”。

  师:果园的水果成熟了!我们一起来摘果子吧!

  2、演唱《水果歌》。

  幼儿根据教师逐一出示的水果,演唱《水果歌》进行练声。如,教师出示苹果,幼儿演唱:“来来,我是一个苹果,果果果果果果……”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想象。

  师:橘子瓣儿像什么?(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句大胆讲述,并根据幼儿的讲述引出橘子船,出示图标一、二)。

  2、理解歌词内容。

  (1)橘子船要开了!它要开到哪里呢?请你们听老师唱一首歌。

  (2)教师范唱后提问:小船开到谁的嘴巴里了?(幼儿回答后,教师出示图标三、四。)

  (3)教师再次范唱,一边唱一边逐一指图,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歌词。

  3、学唱歌曲,体验与大家分享水果的快乐。

  (1)幼儿在“开小船”的游戏情景中,学唱歌曲。(教师在幼儿面前巡回“开”着“橘子船”,带领幼儿学唱3~4遍,后面两遍教师可适时地将“船儿”开进幼儿的嘴巴里。)

  (2)幼儿大胆想象并替换歌词演唱。

  师:小船除了可开到妈妈的嘴里边儿,还可以开到谁的嘴里边儿呢?(幼儿如说“开到爸爸嘴里边儿”,就替换原有歌词引导幼儿集体演唱。)

  (3)讨论和交流。

  师:为什么小船要开到妈妈和其他人的嘴里边儿呢?

  三、结束部分

  幼儿自己剥橘子,师幼一起唱歌,幼儿将橘子船开到教师或同伴的嘴巴里。

  附:橘子船

  剥个橘子瓣儿,

  像只小黄船儿。

  小船开到哪儿?

  妈妈嘴里边儿。

小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欣赏音乐、感知ABA的结构。

  2、 感受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3、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 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1、 音乐《划船》。

  2、 课件。

  活动过程:

  1、 故事导入。

  ——今天陈老师要送给小朋友们一首曲子,曲子的名字叫《划船》。曲子里面有大巨人和小矮人,请你仔细听一听,他们在干什么?

  幼儿听完教师讲述小矮人和大巨人的故事。

  2、 幼儿欣赏音乐,创编划船、擦汗的动作和大巨人走路的样子。

  ——这个曲子还有一个非常好看的卡通片,请你听完后告诉陈老师,小矮人在干什么?

  幼儿观看课件。

  幼儿创编划船、擦汗的动作。并学一学大巨人走路的样子。

  ——现在陈老师要用魔法把你们的小手通通变成大巨人的大脚掌。请你们仔细听大巨人出来的'音乐,然后拍出他的脚步声。

  幼儿倾听音乐。

  3、 幼儿完整地进行表演。

  ——陈老师要请小朋友们来帮助大巨人和小矮人一起用劲地划船。请你把小脚伸直坐上我们的小船。

  4、 幼儿分角色进行划船游戏。

  ——陈老师这里有四艘小船,每一艘上坐四个人。每条小船请一个小船长。

  ——我是巨人妈妈,谁来做我的巨人宝宝?

  ——再请一个小船长。

  5、 幼儿独立进行游戏。

  教师扮演巫婆,幼儿游戏。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孩子们虽然较感兴趣,但是他们都一直在跟我做动作,创造表现的机会不多,在学大巨人人走路时没有掌握如何走出沉重的脚步声,而且不能跟着节奏走路。于是我分析了一下我的目标过于笼统,而且重点不明确。所以效果一般。

小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激发对生活中各种声音的兴趣,学习用自然物所发出的音响为录像画面配音。

  2.提高对音乐节奏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活动准备

  1.拍摄一组幼儿熟悉的美丽、有趣的画面,制成碟片。

  2.废旧物品若干,动画片一张。

  3.幼儿对各种自然物体的声音有一定的经验积累。

  活动过程

  一、自由探索、

  尝试 1.出示各种废旧物品,让幼儿自由、自主地探索、发现。提问:生活中的这些废旧物品都能发出哪些奇妙的声音?

  2.启发幼儿尝试、辨别各种物品在不同状态下所发出的不同音响效果。如塑料袋轻轻地摆动、重重地摆动,或放在手里搓揉的音响差别;手敲纸盒、纸盒敲纸盒,或石块敲纸盒的音响差别,等等。

  二、为画面配音

  1.放碟片,引导幼儿看屏幕上的画面(没有配声音)。画面上出现了位于幼儿园附近的古朴典雅的木桥,长长的桥廊上相继出现了孩子、阿姨、老爷爷;桥下流水潺潺,小鸭戏水;桥头的树上有许多小鸟飞来飞去。

  2.提问:

  ①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②你觉得这美丽动人的画面缺少了点什么?

  ③我们来做配音师,用面前的这些物品来给画面配音,好不好?

  3.声音与画面匹配。引导幼儿边玩各种物品边联想,什么物品在怎样的动态下发出什么声音、节奏,最适合给哪个画面配音。

  4.集体讨论、交流。幼儿互相探讨、交流自己的发现和配音。如用手击打硬纸盒,可以给在木桥上走路的人配音,并用不同的节奏型分别为小孩、阿姨、老人配快慢不同的脚步声;摆动塑料袋可以给流水或风吹树叶配音;用石头互相击打可以给高跟鞋走在木桥上配音;用竹筒互相敲击可以给鸭子的叫声配音,等等。

  5.分三段放碟片,请幼儿按不同的音响分组为画面配音。

  6.请全班幼儿为画面完整地、连贯地配音1—2遍。

  三、自我欣赏、评价

  1.教师为幼儿录制配音。

  2.放录音给幼儿听,并请幼儿边听、边看、边想,配音效果好不好?像不像?是否有更改的地方?

  3.再次完整欣赏带配音的画面。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如嘴、手、脚等为动画片配音。 评析 本活动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幼儿始终处在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注意力非常集中,探索、创造的热情很高,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

  1.活动的设计体现了真正“为了孩子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其教育价值取向,强调的是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获得经验,获得发展,获得学会学习的能力,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传统的、成人的知识和技能。

  2.活动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质的变化,其行为从居高临下的“灌输者”和“指导者”变为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和“合作伙伴”。

  3.教材内容取之于幼儿生活。活动中供幼儿操作的废旧材料都是日常生活中幼儿经常接触的、非常熟悉的和感兴趣的。让幼儿配音的画面取之于幼儿园附近的风景点,是幼儿每天路过的或经常看到的,且在视觉上富有音乐节奏的美感。

  4.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的观点。

小班音乐教案 篇8

  教材简介:

  《蜜蜂做工》是中班的一首音乐歌曲,在中班的教材里这并不是一首打击乐,但我觉得作为打击乐来讲也可用于我们小班。这首歌曲调欢快,用词简洁,幼儿们都很喜欢。通过此次活动不仅能让幼儿初步会唱,会跟着图谱用打击乐器打节奏,还能培养他们爱劳动的良好品质。

  目标预设:

  1、初步学会看图谱并根据图谱进行节奏练习。

  2、认识打击乐器,并练习用打击乐器进行打击乐的活动。

  3、乐意与同伴进行打击乐活动。

  4、激发幼儿热爱劳动的情感,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

  5、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6、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从XX X|XX X|节奏变换到X X|X X。

  设计理念:

  春天到了,百花开了,万物复苏,吸引了很多的蝴蝶、蜜蜂等,在之前的教学活动中幼儿就认识了春天,对这些东西都很感兴趣。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带幼儿外出散步、参观,我们小朋友对外面春天的景物、春天的现象及变化都很感兴趣,像蝴蝶啊,蜜蜂采蜜啊等兴趣都很浓厚,结合这些我就联想到了这首歌曲,于是就有了这次的活动。

  设计思路:

  在本次活动中我用开火车去旅行,吸引幼儿看公园里的花(flash)作为导入,引导幼儿思考把谁吸引过来了呢?在看到flash里是蜜蜂被吸引过来后幼儿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来,接着我就导入正题,先让幼儿练习拍节奏。为了让幼儿不感觉到枯燥,并能把节奏从XX X|XX X|变换到X X|X X,我特地设计了幼儿喜欢的花朵节奏图谱,并用过玩游戏,让幼儿在游戏的欢乐气氛中掌握这首歌的节奏。最后在使用打击乐器时整个活动达到了高潮。这个活动我主要是让幼儿初步学会看图谱进行节奏练习,乐意与同伴进行打击乐活动,并激发幼儿热爱劳动的'情感,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花和蝴蝶的FLASH

  2、花朵节奏图谱一张

  3、蜜蜂指挥棒一根

  4、下载音乐《蜜蜂做工》

  教学过程:

  一、导入蜜蜂做工部分教师:

  “小朋友们,天气真好,让我们一起坐着火车去旅行吧!”“公园到了,现在是春天,公园里的花都开了,(打开flash)看,这些花多漂亮啊,你们猜猜看,这么多花,把谁吸引过来了呀?”

  教师:(继续放蜜蜂飞来的flash片段)“哦,是小蜜蜂来了,它来干什么呀?”(采蜜)

  二、完整练习拍节奏

  1、教师:“你们看这些花多美啊,我们快坐坐好来欣赏一下。”(出示节奏图谱)

  2、教师:“你看到了什么?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看到了很多的花朵,有的是一朵一朵的,有的是两朵连在一起的)

  3、(出示小蜜蜂教棒)“看到公园里这么多好看的鲜花,小蜜蜂要来教我们采蜜啦!看好。(教师进行节奏示范,边唱“嗡嗡嗡”边用教棒指花)提问:“刚才小蜜蜂是怎样采蜜的呢?”(引导幼儿说一朵就采一下,两朵就采两下)“谁愿意用你的小手来学一学?”(老师用儿歌帮助幼儿打节奏)

  4.教师:“小朋友学的真好!小蜜蜂告诉我们每一朵花都要采到,两朵连在一起时要采快些(模仿嗡嗡),一朵花时可以采慢些(模仿嗡)“我们一起来试试”试两遍左右。

  5、玩游戏(1)全部幼儿当花朵,教师当蜜蜂,教师边跟着音乐唱边跟着节奏在每朵花上采蜜。注意提醒小花朵们在蜜蜂采蜜时也要跟着音乐节奏晃动身体。第二遍时教师当蜜蜂,选一名刚刚表演好的幼儿当花朵。

  (2)一半幼儿当蜜蜂,一半幼儿当花朵,跟着节奏蜜蜂在花朵上采蜜。第二遍时交换。(花朵注意要跟着节奏晃动身体)

  三、使用打击乐器演奏

  1、 教师:“小朋友们玩的开不开心?”“有一个好朋友看到我们玩的这么开心,它也想来和我们一起玩的,我们一起玩好不好?”

  师先从板凳底下拿出响板,进行介绍。然后让幼儿们伸出手,先空手和教师一起边听音乐边看图谱边打节奏。

  2、让幼儿拿出各自板凳下的乐器,一起演奏3遍。

  教师:这只响板请来了许多好朋友和我们一起玩,他们就藏在你们的椅子下面,现在每个小朋友都把响板拿出来,放在小手上,响板的大嘴巴朝外面,听着音乐跟着老师一起来一遍。

  3、分组演奏。

  四、结束部分

  教师:现在小蜜蜂要到别的地方去采蜜了,我们和它一起去吧!

  活动反思:

  每当音乐响起,我总能看到孩子们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手舞足蹈。虽然小班的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还显得格外稚嫩,但通过系统的训练,相信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及表现力会不断增强。《蜜蜂做工》的乐曲节奏明快,并富有一定的情节,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在节奏图谱的引领以及教师的启发下,幼儿能够比较快的理解《蜜蜂做工》的乐曲所蕴含的情节,并在音乐的渲染下有节奏的做出动作,初步培养了他们的节奏意识。

  当孩子们有了一定的“节奏意识”后,再以《蜜蜂做工》的乐曲为背景,尝试用打击乐器进引导他们进一步感受并表现音乐的节奏,从而实现了从“节奏意识”到“节奏感知”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能力一步步得到提升。

  整个活动,从选材到活动目标的界定,再到活动的实施,都充分体现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也充分展示出本班幼儿较强的综合的素质。在活动的实施中,也存在了一些问题,比如说应进一步突出重难点,指导幼儿怎样从:XX X|XX X|节奏变换到X X|X X等。

  小百科:蜜蜂在昆虫分类学上属于膜翅目、细腰亚目、针尾部、蜜蜂总科、蜜蜂科昆虫的统称,是膜翅目重要的类群。

小班音乐教案 篇9

  设计背景

  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小朋友们换上了轻松的春装,也到了小朋友长身体的时候,游戏活动可促进幼儿骨骼生长,‘猫和老鼠’,的游戏节奏感强,适合小班朋友,营造快乐泼的学习氛围,培养幼儿对于音乐美的感受。

  活动目标

  1. 使幼儿通过活动,感受节奏快慢不同的音乐。

  2. 引导幼儿根据音乐节奏的不同,表现老鼠的不同形态。

  3. 在猫和老鼠的游戏情境下,让幼儿体验活动的'快乐。

  重点难点

  1. 注意游戏秩序和安全。

  2. 幼儿要按节奏进行。

  活动准备

  老鼠的胡须,猫的头饰,【请个子高的同学扮演猫】幻灯片,cd盘,一副鼓槌。

  活动过程

  开始:教师敲击鼓槌入场,幼儿根据鼓点 坐并步走 坐在椅子上。

  步骤一:播放音乐,,幼儿辨别动物。

  步骤二:播放幻灯片,表现老鼠走路的形态,幼儿模仿老鼠走路。

  步骤三:播放音乐【老鼠夜间偷食物急促的跑步声】

  步骤四:播放幻灯片,幼儿模仿猫捉夜间偷食物的老鼠【老鼠脚步要轻】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操作性强,但对情感倾向较少,随着幼儿的成长在必要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难度:比如,要求幼儿一拍一动或俩拍一动。猫和老鼠的游戏历来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同时也需要教师加以适当,及时的引导,否则容易导致场面混乱,将游戏变成闹剧。活动需要改进的是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如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应暗示幼儿,师生配合要连贯。

【小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音乐教案06-13

小班音乐的教案02-28

小班的音乐教案01-03

小班教案 | 小班音乐:青蛙音乐会08-25

娃娃小班音乐教案03-27

小班音乐教案《苹果》03-19

幼教小班音乐教案03-21

《小马》小班音乐教案12-05

《鱼》小班音乐教案12-05

小班伞音乐教案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