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音乐教案>小班音乐教案

小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3-04-24 15:05:20 音乐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小班音乐教案模板汇总七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音乐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小班音乐教案模板汇总七篇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丽水小金星20xx-2011学年下学期托班美术公开课教案

  活动目标:1、学唱歌曲,熟悉歌曲的旋律和内容,感受歌曲第一段和第

  二段的差异。

  2、幼儿探索动作幅度的大小与声音力度强弱的关系。

  3、幼儿尝试创编歌词。

  活动准备:歌曲,大猫和小猫。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入大猫和小猫

  出示大猫小猫的卡片,感受大猫小猫形体上的差异,提问:

  1、它们是谁?它们一样吗?

  2、大猫是什么样子的?小猫是什么样子的?(学一学大猫小猫的样子)

  3、大猫叫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小猫叫的声音有是什么样的'?(学一学大猫小猫的叫声)

  二、幼儿熟悉歌词,用完整的句子形容大猫小猫。

  三、教师领幼儿听歌曲的伴奏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旋律的不同,并将音乐与大猫小猫匹配。提问:这是谁来了?大猫的动作是什么样的?小猫呢?

  四、幼儿学唱歌曲。跟随教师放慢速度演唱歌曲,幼儿模仿学习。

  五、幼儿一边做动作一边演唱歌曲。教师提醒幼儿用不同的力度和动作来表现大猫小猫。

  六、幼儿尝试创编歌词。教师提供大狗、小狗大羊小羊的图片引导幼儿创编歌词。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愿意倾听不同的声音并且能大胆地用肢体动作来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动作,体验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多媒体制作、小兔子,小猪,大象的挂牌、七步舞进阶、篮子。

  活动过程:

  一、 热身活动: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看,今天我们的教室里来了许多的客人老师,我知道你们肯定很高兴!但是客人老师不认识你们,我们来介绍下自己的名字吧!

  教师:你们想用什么方法来介绍呢?

  幼儿:开火车,

  教师:那请火车加点油,今天你们想开到哪里去?那待会要听好音乐,用好听的声音说出自己的'名字,车厢接接好,也请客人老师看看那节车厢最干净、漂亮!

  (游戏:开火车)

  二、 猜猜不同的声音,模仿动作表演

  教师:宝宝们,你们喜欢冬天吗?为什么?

  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出示冬天的flash图片,让幼儿来欣赏美丽的冬天,(树上,地上,都铺上了一层白白的雪)

  教师:冬天真美丽啊,你们听听是谁来了?(先请幼儿猜一猜再播放音乐)

  (第一个动物:小猪)

  教师在幼儿猜出来之后,请幼儿学学小猪睡觉的样子,然后和幼儿一起来进行歌表演。

  2、大象

  教师:你们听还会有谁也来了?(播放音乐,用表情和动作来引导幼儿猜想)

  教师:你们怎么知道是大象,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教师请出大象,请幼儿一起来模仿下大象的样子。

  3、小兔

  教师:已经来了两个朋友了,还有一个朋友也要来了,我们一起来听听他是谁啊?

  (听音乐)教师:你怎么知道是小兔子来了呢?(音乐是跳跳的、听上去很快乐的……)

  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是小兔吗?(出示多媒体)

  幼儿听着音乐模仿小兔动作。

  教师:我这里有两个乐器宝宝,你们来听一听,哪个乐器像大象,哪个像小兔?

  (教师还可以用乐器打出节奏)

  三、 和小动物一起玩动物园

  教师出示黑板:教师:今天一共来了几只小动物啊?

  教师和幼儿一起来数一数。

  教师:这三个小动物请我们的宝宝一起去动物园玩?你们想和哪个小动物一起去呢?

  (让幼儿说一说,并上来在篮子里选择喜欢的小动物,挂在牌子里。)

  教师:到动物园玩,你们的照相机准备好了吗?

  (教师引导幼儿一起来带好照相机,准备好胶卷,在小动物出现后再拍照。)

  先和幼儿坐着一起来试一试照相机,然后和幼儿一起去动物看小动物,拍照。

  四、 活动结束。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认真倾听音乐,理解歌词内容,感受歌曲的情绪变化。

  学习关爱他人,萌发同情心。

  活动准备:各种泥娃娃,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1、介绍歌曲《泥娃娃》,请幼儿安静地倾听歌曲。

  2、引导幼儿说说听了歌曲后有什么感受?泥做的娃娃会说话吗?

  3、学习歌曲《泥娃娃》,先教歌词,然后学唱歌曲。

  4、教师放录音幼儿随音乐边唱边自由表演。

  5、教师分发给幼儿适量的泥,让幼儿尝试泥塑,教师提醒幼儿可以使用辅助材料,使幼儿能够学习搓、捏、压等技能。

  6、将幼儿的成品放在架子上,建议幼儿互相欣赏,表扬泥塑做的好的`幼儿。教师同时提醒幼儿收拾材料、桌面,养成好的卫生习惯。

  7、教育幼儿爱护自己与同伴的作品,欣赏时轻拿轻放,欣赏完物归原处。

小班音乐教案 篇4

  目标

  1.分辨音乐角色,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

  2.乐于参与角色扮演,并尝试合作地表演。

  准备:

  音乐、角色小卡片,表演用的帽子、铃鼓、纱巾、手套以及场景布置。

  过程:

  一、幼儿听着音乐划船进入很活动室。

  二、谈话引题:教师按照音乐的情节讲故事:春天到了,小鸟……,小鱼……,农夫……,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三、欣赏、理解A段主题音乐,并用动作表现。

  1.幼儿听音乐一遍。提问:农夫劳动的音乐有什么不一样吗?(有轻有重)

  2.再次倾听并验证音乐的强与弱。提问:音乐重重时,农夫在干什么?(耕地、挖土,并让幼儿学学耕地的动作,提示要有力)音乐轻轻时,农夫在干什么?(播种,学一学)

  3.跟着音乐师生共同表演。

  四、完整欣赏,了解其中的音乐形象。

  1、完整欣赏音乐,要求幼儿听到农夫的音乐时就学做农夫的`动作。

  教师边听边引导幼儿听听“谁来了”

  2.交流:音乐中除了农夫外还有谁?(小鸟、小鱼、打雷,教师出示小卡片)

  3.农夫出来了几次?再次倾听音乐,师生共同根据音乐逐一出示音乐角色,并排成结构图谱。然后教师指点图谱讲故事。

  五、戏剧表演

  幼儿在规定的场景中分角色进行表演。

  场景:稻田、池塘、大树

  道具:农夫——帽子、铃鼓(铃鼓朝下是锄头,铃鼓朝上是小篮子)

  小鸟——纱巾

  小鱼——手套

小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活泼欢快的声音及动作来演唱和表现小青蛙。

  2、探索用动作表现小青蛙捉害虫的情景。

  3、积极的投入到活动中,体验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青蛙的胸饰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歌表演

  难点:跟着音乐做动作

  活动过程:

  一、在情景中学唱第一段歌词创编动作,初步用动作表现歌曲《小青蛙》

  1、根据教师的提问,胸饰的暗示创编歌词。

  2、学唱歌曲第一段,创编与歌曲相对应的动作。

  3、集体模仿反馈的动作。

  4、两两结伴坐在池塘边随音乐边唱边做动作。

  二、探索用动作表现小青蛙捉害虫

  1、说出青蛙的本领,并模仿小青蛙捉害虫。

  2、根据老师的体态的暗示,在乐句句末处捉害虫,并尝试用语言描述捉害虫的动作。

  3、在池塘里,有节奏的捕捉害虫,体验捉虫带来的快乐。

  三、 完整的进行表演

  1、在池塘边和老师的暗示下,听音乐用歌声、动作、表情表现小青蛙、仔细听害虫的声音以及捉害虫的情景。

  2、完整的进行结伴歌表演,进一步的`体验与同伴游戏、劳动的快乐。

  活动反思:

  此次音乐活动是创新的,给予孩子的是全新的体验,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主动学习。

小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有趣的音乐故事情境中,感受不同的音乐形象,体验用串铃表现小蜜蜂的快乐。

  2、乐意唱唱动物的歌,模仿动物的动作。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大象和小蜜蜂》。

  2、小蜜蜂叫声的录音。

  3、打击乐器:串铃幼儿人手一个;多音滚筒一个;大鼓一个。

  4、大象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一、听赏低沉缓慢的音乐,感受大象的音乐形象。

  1、在森林的媒体背景中,出现低沉缓慢的.音乐——猜猜谁来了?

  2、幼儿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各种大大的动物——大大的动物是怎么走路的?

  3、媒体出现大象背影,引发幼儿猜猜讲讲。

  “谁来到了草地上?”“你为什么觉得是大象?”

  (鼓励幼儿边讲边做大象的动作,如:“大象大象,你的耳朵大又大!”)

  4、引入故事情境一:

  今天,天气真好呀!大象在草地上散步,走着走着走累了,就在大树底下睡着了……(边讲边演示媒体动画)

  “咦?今天的大象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穿着大背心)“这是一件怎样的大背心?”

  二、听辨蜜蜂的叫声,感受串铃的声音。

  1、出现蜜蜂叫声,听听猜猜——谁来了?

  2、出现媒体蜜蜂,听辨魔盒,感受串铃的声音。(教师分别演奏圆舞板和串铃)

  3、音乐的背景中玩玩串铃,哼哼唱唱《我是一只小蜜蜂》。

  三、深入故事情境,体验玩串铃的快乐。

  1、想想说说——小蜜蜂看到了大象的花背心可能怎么想、怎么做?

  2、引入故事情境二:

  小蜜蜂在草地上飞呀飞,突然发现前面有许多美丽的小花,红的、黄的、蓝的、紫的……真是一个美丽的小花园呀!我去采蜜吧!(边讲边演示媒体动画)

  3、大胆想象大象的动作,感受刮奏。

  “小蜜蜂飞到大象身上,大象会怎样?”

  (根据幼儿的想象,教师即时地播放相应的媒体,并配上刮奏。如:甩动鼻子;甩动耳朵;甩动尾巴……)

  4、教师扮演大象,幼儿扮小蜜蜂进行游戏。

  玩法:

  在背景音乐中,幼儿扮“小蜜蜂”一边玩串铃一边哼唱,飞到“小花园”采蜜。当出现刮奏时“小蜜蜂”立即飞回,停止“叫声”。(此游戏可视幼儿情况进行1—2次。)

  5、再次游戏,感受鼓声。

  (幼儿边玩串铃边体验“许多蜜蜂飞来了”的情景,教师可即兴地将歌词“我是一只小蜜蜂”改唱为“许多蜜蜂飞来了……”,并将刮奏改为大鼓。)

  “这是什么声音?这么多小蜜蜂飞来,大象又会怎样?”

  6、出现媒体(大象跺脚),引入故事情境三:

  越来越多的小蜜蜂飞来了,大象忍不住啦!“嘣!”大象跺了跺脚,说“小蜜蜂,我是大象!那是我的花背心,可不是小花园,你们到别处去采蜜吧!”(引导“小蜜蜂”说:“对不起,大象!我们打扰你了。”)

  7、幼儿扮“小蜜蜂”边玩串铃边飞向真正的小花园……(结束教学活动)

小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 愿意和同伴一起参与歌唱活动,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2. 学习简单的仿编并演唱大家听。

  3. 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立体“苹果树”(制作成粘贴式,可随时取放“苹果”)及苹果、西瓜、葡萄、香蕉等水果实物或图片。

  2. 幼儿已对这些水果有初步的认识。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 学唱歌曲。

  1. 出示苹果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讨论:苹果长在什么地方?

  2. 出示立体苹果树,教师边有节奏地朗诵歌词“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边演示把“苹果”一一摘下。

  3. 教师边朗诵“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活”,边把摘下”的.苹果“送给想要的幼儿,鼓励幼儿做出各种吃苹果的样子。

  4. 请个别幼儿摘“苹果“。期于幼儿拍手念歌词。

  5. 教师范唱,幼儿跟唱。

  6. 请幼儿轮流摘苹果,教师与其余幼儿为其配唱。

  二. 仿编歌曲。

  1. 你还喜欢吃什么水果?这种水果长在哪里?

  2.鼓励幼儿把自己喜欢的水果名称编进歌曲中,唱给大家听。

  儿歌:红苹果

  树上许多红苹果,

  一个一个摘下来。

  我们喜欢吃苹果,

  身体健康多快活。

  儿歌:红葡萄

  树上许多红葡萄,

  一个一个摘下来。

  我们喜欢吃葡萄,

  身体健康多快活。

  活动反思:

  《苹果歌》是小班的一个音乐活动,歌词形象生动,旋律简单上口,表演性很强。让幼儿学得生动有趣,并获得更多的发展。我参照课程教案结合我们班幼儿年龄特点,对一些活动环节和细节进行了修改,活动开展的很顺利,在此我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

【小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音乐的教案02-28

小班的音乐教案01-03

小班音乐教案06-13

小班教案 | 小班音乐:青蛙音乐会08-25

小班音乐春天教案09-14

小班蝴蝶音乐教案02-03

小班音乐教案:苹果02-21

小班音乐哈巴狗教案03-21

小班音乐下雨了教案03-22

有关小班音乐的教案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