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班会教案>心理健康>小学生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小学生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时间:2023-05-11 18:59:29 心理健康 我要投稿

小学生心理健康心得体会14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心理健康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生心理健康心得体会14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篇1

  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养成了事事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上学后,家长、社会、学校都给了他们太多的压力,孩子们很难接受和适应,于是出现了很多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性格养成。与此同时,社会在进步,物质越来越丰富,对人们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培养学生不能只教书。而是要教给他们如何学习,如何接受和处理更多的信息。因此,学生的心理健康十分重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状况是保证

  学生学习知识增强能力的根本。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该是学生健康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健康心理的维护者。作为教师,迎时时为学生减轻负担,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用爱打动学生。

  人们常说:爱之深才能情更诚。教育人也必须使之情动而“解惑”。相信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微笑着面对学生。学生会把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爱是启动教师自身力量和智慧的能源;爱是通向学生心灵深处的桥梁;爱是创设教育环境和心理环境的瑰宝。对学生关爱、尊重、并关注他们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才能将教师的爱通向学生的心灵。

  二、用活动减轻学生心理负担。

  过重的课业负担压在学生的身上,学生埋头于作业堆里,就难以产生对生活的热爱,对他人的关心,难以有舒展的胸怀和创新的精神,就会变得越来越压抑,从而极易走向极端。作为教师,要在让学生学会文化知识的同时,让孩子学会尽情地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放飞心情。

  三、用心营造释放学生心怀的学习环境。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沃土。只有营造一种活泼、和谐的班级氛围,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树立健康的创新意识。

  自评:作为一名教育者,不要把学生看成是一个能雕刻的作品,让他们在你的刻刀下变成精美的摆设,而是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创设一个广阔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地放飞梦想,快乐成长。

  小学生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篇2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知道日益全面和深入,对身体健康之外的心理健康也越趋重视。心理健康的术语和内容也通过各种途径为人们所逐渐认识和了解,特别是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已被纳入到正式的学校教育中去,为孩子的健康,顺利成长奠定良好基础。对此我谈一下我的浅显认识。

  一、气氛和谐,方法灵活。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小,感知、思维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知识体会都非常有限。故而,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形,力争做到深浅适度,精讲巧练,符合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已有的体会。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容忍、宽容学生在学习进程中的偏执,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酷爱、尊重、知道、相信每一个学生,建立民主、同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以夸奖鼓励为主,要善于聆听不同的声音,适时地挑选一个既合本意,又易于为学生接受的实事求是的表达,感动学生的心弦,引发他们的共鸣,使得课堂成为同等、和谐、围炉夜话般的温馨地步,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让学生想说就说,敢于表述不同意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上来看,他们在感知进程中,还不能自觉地调解和安排自己的感知,不善于对物体进行综合分析,目的性不明确,无意性和情绪性明显;在注意上,小学生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固,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异刺激所吸引,此阶段,他们的成心注意也在发展,但还达不到完善的程度。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方法上,应当精心设置,成心注意、无意注意交替显现,教学中可采取直观形象的教具、学具,也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例如多媒体电脑等,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知道。我们还可以推出课本剧,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创造、加工并演出,合适的篇目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评,从而全方位地投入到了语文实践中。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了知识。

  二、建立榜样,陶冶性情。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章。同时也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有勤奋学习,刻苦研究,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奉献的科学家;有为保卫祖国,忠贞不屈,抛头颅,洒热血的民族英雄、钢铁战士;有心肠仁慈,乐于助人,勤勤奋恳的农民;有酷爱学习,人小志大的.红领巾;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民总理等等,古今中外,无所不包。这是一条极其精美、丰富的人物画廊,老师应当让学生在认识这些人物高尚灵魂的同时,引导学生把这些人物形象作为榜样,建立在心中。榜样的气力是无穷的,他们或是具体、明确,或是间接、潜移默化地教育了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进程中,心灵得到了净化,情操得到了陶冶,形成了健全的人格。

  例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观看电影《周恩来》,让学生通过影片初步感知周总理的伟大人格。在学习课文的进程中,老师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包蕴的人民对总理的真挚友谊,并启示学生知道人民为何如此尊重和酷爱周总理。课后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总理生前事迹的资料,并举行一个汇报会,再让学生讨论自己应当怎样学习周总理。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知道周总理一心为公,为祖国、为人民甘愿奉献自己的一切等崇高品行。让学生把这一形象作为榜样坚固建立于心中。

  三、纵情渲泄,保持心情。

  心理健康的人也有各种消极的心理体验,此时,人总有表述的愿望,所以说“一吐为快”。小学生的情感易外露,自制力较差,情绪很不稳固,容易激动和爆发。遇到高兴的事就喜形于色,连蹦带跳,碰到困难和挫折就垂头丧气,乃至哭泣。为了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情,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把自己的心事倾诉出来。老师、家长、同学都可以是倾诉的对象。然而这些人不一定就会那么及时地,时地随时随地地聆听你的诉说。从而,作文本便成了学生最忠实的听众。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要设计一些便于学生表达内心情感活动的作文题目,例如《老师,我想对您说》《妈妈,您听我说》《今天我真高兴》等等。鼓励学生要在作文中讲真话,表真情。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写日记,随时记录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在遭到不良情绪影响和干扰时,及时地在日记中渲泄出来,从而摆脱消极的心理体验,使自己的心情始终保持活泼、开朗、稳固、充满生气。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控学生的心理动态,适时进行疏导、教育。

  我的班级曾经有一位女同学。很长时间以来,我发觉她的胆子很小,上课从不敢主动发言,特别对考试很紧张,答题时显得谨小慎微。前不久,我在批阅她的日记时,发觉这位同学对自己的父亲“积怨”很深,认为父亲对自己极为“凶恶”,乃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父亲亲生的,其措词令我很是震动。课后我立刻找到这位同学,同她谈话,对她进行心理疏导。此后,我又赶忙与她的父亲获得了联系,向这位父亲通报了孩子近期的表现,以及孩子的心理负担,并同他探讨了教育孩子的方式问题。交谈中,孩子的父亲主动认识到,自己在教育方法上可能过于简单粗暴,对孩子的学习要求也过于刻薄了,以至造成孩子的心理负担太重,表示要和老师一道教育好孩子。第二天,孩子主动找到了我,告知我,爸爸昨天晚上和她谈了很久。她也认识到,爸爸所做的一切都是期望自己能够成才,只是方法不够好,并表示今后要多知道爸爸、妈妈。在此后一段时间的视察中,我发觉孩子开朗、活泼了许多。

  四、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物质环境。

  给孩子一片空气,让他们自由呼吸;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栽花种草;给孩子一片绘画壁,让孩子自由描画;给孩子一片饲养园地,让他们感受动物的可爱。顺孩子之天性,让他们快乐的成长。

  创设优美、安全、舒服的物质环境。如校园的户外场地富有变化,则具有激发小学生多种体会,诱发小学多种活动行动的功能。在活动场内,设计丰富多彩的设备和材料,使处处充满绿色和生气。教室是小学生主要的活动空间,我们力争使室内宽阔明亮,温馨舒服。所布置的内容随着教育目标、季节变化而变化。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唤起了小学生对生活的酷爱,陶冶了小学生情操,充实了小学生生活,激发了小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乐趣。

  五、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

  校园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是指校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校园校风、氛围等,它包括小学生生活、学习和游戏的人文因素和活动空间。

  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作了这样一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反过来讲,如果离开“情感”这块“肥沃的土地”,也就结不出“良好的发展”的果实。

  1、同等相待学生,跨过陈腐的“代沟”。

  在课程改革环境下,要请教师转变心态,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权威态度,以亲切的面孔、用同等、和谐的口吻与学生交换,缩短师生间的“心距”。学生在这样一个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知道、行动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就可以纵情开释自己潜伏的创造能量,毫无顾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表露出自己的困惑疑问,第一就是创设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紧张、冷漠的气氛会大大抑制学生学习的热情。如何减轻排除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一种良好心态?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解,行动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地展现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爱好、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当学生的思维、乐趣、爱好都有了张扬的空间时,就会走进老师和老师攀谈并成为朋友,为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全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师生真诚相对,知道铸就成长。

  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知作别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作为教师,在学生眼前必须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位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蒙台梭利说:“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由于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知道。成年人期望知道,小孩更期望知道。许多成功的教育案例告知我们:不知道何来教育。我们只有通过各种途径,深入地知道我们的学生,才能到达成功教育的目的。

  作为一位老师,一位心理辅导员,如果不知道儿童的心理情感,不与他们真诚的相处,他是难以顺利展开工作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人的心理也在不断地变化着。社会的因素,家庭的教育都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唯有积极探索,适应新情形,敢于面对新问题,才能不断地发觉儿童的最新动态,走出一条与时俱进而不会落后的道路。现代的教育观认为,教师不应当是教育的主宰,不应当再有权威不可侵犯的思想。命令、逼迫的教育方式其实是把软刀子,不但否定了学生的权益和威严,导致学生的心理障碍,而且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放下架子,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换,用真诚换真诚,让学生切实感觉到你是他的朋友,你才能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使他们从心里接受你善意的意见与建议。

  3、倾注真心真爱,增进感情内化。

  师生心理交融的基础是感性的交情,也是爱的投入。教师应重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由于这些学生常常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心理上遭到压抑,失去安稳,性情比较孤僻,心理也比较脆弱。当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并对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让这种消极的影响降到最小?我认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进行谈心、交换,进而开导学生,聆听学生的内心情感,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老师真诚的爱去关心、庇护每个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寄托,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倾诉,精神得到依靠。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老师应及时伸出支援之手帮助学生,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鼓励,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渐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小学生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篇3

  上周五参加了区教育局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学习,让我了解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想我应当深入摸索这几个问题了“期望得到什么成绩、做好哪些准备、如何循序渐进的行动”!时期的发展,对人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具有健康的心理是现代人必须具有的条件和基础。对这次心理健康学习谈一点自己浮浅的体会。

  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行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良好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会;是圣者——不会出错;是权威者——具有比父母还高的权威气力。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遭到深入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惧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所以,教师完善的心理素养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行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动身点和重要原则,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当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通过学习,我也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解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控心理调解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进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当能力;调剂情绪,保持心理的安稳;善于挑选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摸索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公道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爱好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教师良好的心理素养会对学生产生人格上的影响,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但是,如果教师能成心识地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影响会更加深远。因此,教师不仅要具有健康的心理,还应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有些教师缺少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比如,仍有很多教师把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看成是思想品德问题;有的教师虽然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却认为是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事,与自己无关,类似思想观念仍旧普遍存在。因此,只有在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有着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教师才会成心识地培养其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在教师对学生众多的影响中,心理素养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好的影响会形成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不好的影响可能就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人只能由人来建树,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的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因此,教师要运用“同样的东西”对学生“施加影响”,第一教师自身得具有这些“同样的东西”,即常说的健康心理。如果教师自身都心理不健康,人格不健全,影响与培养就无从说起。乃至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如教师情绪不好会影响学生心情;教师若惩罚、报复学生,学生会形成敌视和对抗的习惯等。因此,教师的心理健康是获得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关键。

  在对学生教育管理时,我们要常常想到学生是一位“受教育的人”他应当享遭到老师给他带来的,慈母般的爱,必要时给某个学生要有身体的'接触,比如说学生扭扣掉了,在教室里帮他缝上,他会感到很幸福,在其他学生眼前感到很自豪。别看我学习不好,看老师多爱好我。

  老师大部分,都有偏向心,有的学生的成绩不好,我们要用正常的眼光,去对待他,去发掘该学生身上其它方面的长处,比如劳动,体育,画画等,要用歌颂的语气跟他说话,鼓励他把学习成绩搞上去。

  做为教师要努力使教育合适学生的个别特点,教师要知道的他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价值观,因此在教育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教育策略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成效。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一定会保持一颗健康,公平的心态,关注每个学生,善待每一个学生,关心爱惜自己的学生,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成长,成为祖国的有用人才。

  小学生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篇4

  面对万千变化的世界,许多人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其中包括小学生。如何应对小学生的心理问题?郭启玉老师给了我们一个很好地答案,她以鲜明的事例、新颖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予以我们引导。读罢,不得不赞叹郭启玉老师是一位智慧之师。《如何应对小学生心理问题》这本书告诉了我,要成长为一名智慧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几种能力,而这也是我读了这本书后的体会。

  一、细微观察的能力

  和医生医治病人一样,老师面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也要进行“望闻问切”。在郭老师所撰写的个别心理辅导手记中,我看到了郭老师面对不同的学生作出了不同的诊断,并详细记录了心理问题学生的信息。这些信息的记录离不开老师的细微观察。特别让我印象深刻地是:在《李朦学习行为转变纪实》这篇手记中,郭老师对李朦的日常表现作了详细的记录,这靠什么?细微的观察能力,同时郭老师还对李朦的智力评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这就告诉了我们:要想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细微的观察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二、欣赏学生优点的能力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郭老师的班里,总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学生,他们在心理方面或是个人行为方面都有着较大明显的缺陷,但郭老师善于去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同样在《李朦学习行为转变纪实》这篇手记里,郭老师就指出了李朦社会交往能力很强,重感情,爱帮助人等闪光点,并从闪光点着手去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我想这是我们许多在职业倦怠轰击下的教师所做不到的。

  三、思考应对问题的能力

  很多时候,我们有些教师遇到学生出现问题仅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解决不了问题的根本,因此处理学生同样的问题一次又一次。作为经验不足的我,也经常犯这样的错误。读了郭老师的这本书后,我茅塞顿开:作为教师,面对学生所出现的问题要善于思考症结所在,积极思考应对的策略,才能促使学生健康成长,不要总是一味地批评或表扬,要学会哲学的两面去解决问题。郭老师字字珠玑让我知道了人不能一直停滞不前,要学会边思考边生活,这样才能利己为人。

  四、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如何应对小学生心理问题》这本书里,除了12个详细的个别心理辅导手记外,最让我感动的是郭老师针对学生在情绪问题、人际关系、行为问题、学习问题等方面所开展的心理辅导集体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凝聚了一个老师教育学生的心血,还饱含着一位教师的睿智。38个心理辅导集体活动很好地证明了郭启玉老师的创新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感悟亲情》这个集体活动的设计中,我发觉,郭老师每个方面都考虑到了,她以创新的数学图表来让学生诉说自己的烦恼,加强学生与家长的沟通,促使学生体谅家长,家长能够了解孩子的心中所想,促进家庭成员的有效沟通。

  五、与家长沟通交流的能力

  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问题,它还包含家庭教育方面的因素。因此,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也非常重要。从郭老师12个详细的个别心理辅导手记看,她都与家长进行了详尽的沟通,如在《厌学的小纪——小学生不爱学习行为矫正》里,郭老师就与小纪的父母进行了沟通,将小纪在学校、家庭的表现进行双向交流,并有技巧的暗示家长在家庭中该如何教育、面对子女。

  从这,我也深深地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智慧的教师,必定在与家长、学生的沟通方面下功夫。掩卷沉思,有些愧疚,有些欣喜。愧疚的是,年轻的我未能很好的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欣喜的是,领导让我们获得了一本好书,一些好经验,也让我明白了:想要成为一名智慧教师,单单富有学识还是不够的,还要具备多种能力。

  小学生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篇5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习惯观后感

  一直以来,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强烈的好奇与探寻欲望,学习了《中小学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使我感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为此,我们作为教师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如:遇到了学生有自卑心理时,我们不能不关心他们,我们要多鼓励他们,使他们知道自己在班里面也是有

  用的人,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这样他们就会和同学们友好的相处。

  二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做到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小学低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小学中、高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那么,我们就要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来设计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如:我是教学二年级的学生,那么我可以教会学生要善于和老师交流自己心理的想法,和同学们友好的相处,会与人分享自己的成果。

  所以,我们作为教师,就要时时刻刻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在和谐的校园里,拥有健康的心理快乐的成长。

  中学生如何从长辈的溺爱中解脱出来?

  溺爱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在亲人的情感世界中,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们对孩子的溺爱屡见不鲜。

  溺爱,危害极大。前苏联伟大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溺爱虽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却会使孩子遭到毁灭。"其一,会毁灭孩子的志气,使孩子丧失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丧失要求做成某件事情的气概。遇事畏首畏尾,依赖家长,依赖他人。其二,会毁灭孩子与生俱来的天赋。胸无大志,必然懈怠,与生俱来的天资会在懈惰中渐渐泯灭,这就是所谓娇子难成才。其三,会毁灭孩子的情操。所谓情操,是指由感情和思想综合起来的,不易改变的心理状态。受溺爱的孩子,我行我素,颐指气使,对社会对群众冷漠,难于形成高尚的情操,甚至会六亲不认。中学生群体中无论是否被长辈溺爱惯了,都应该记住马卡连柯的箴言,使自己的头脑更清醒些。中学生要理智的从父母及长辈的溺爱中解脱出来,很有必要知道一些溺爱的表现。

  长辈对孩子溺爱的范围很广,在生活、学习、工作等多个层面都会有溺爱的温床。凡是父母和长辈对自己百依百顺、处处呵护、甚至明知自己的孩子做错了事还要百般袒护等等,都可谓是溺爱有加了,值得警惕。若自己仍无自知之明的话,劝君不妨从学习自立入手,或许更有利于自己从溺爱中理智地逐渐地解脱出来。

  二、"留守孩子"怎样排解孤独和失落感?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村剩余劳力的转移,成千上万的下岗工人和农民工远走他乡打工谋生,在原居住地留下了一群"留守孩子"。

  "留守孩子"跟随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生活,往往一年或更长些的时间才能见到父母,难免有惆怅的心绪,孤独、失落之情会时常袭上心头。特别是生活上遇到不顺心、学习上遭遇困难挫折的时候,思念父母、向往父母的情绪会异常激烈的涌动,年幼一些、脆弱一些的"留守孩子"会伤心落泪,情绪低落、学习开小差。而且一个"留守孩子"的情绪会感染其他"留守孩子",一人落泪,众人陪哭。

  对于"留守孩子"的心态调理,可从两方面着手:

  其一:构建关爱和谐的环境。学校、社区要充分关注"留守孩子",从生活、学习、身心健康诸多方面予以指导和帮助。尤其在学校,哪怕是老师一个细微的形体语言,哪怕是同学的一声嘘寒问暖,哪怕是学校领导一个关爱的小举措,暖流都会在"留守孩子"的心中油然而生。

  其二:"留守孩子"要努力学会自强、自立,要在内心呼唤自己:"我是一个留守孩子,我学会坚强,学会独立,就是为家庭分愁解忧。我就是《红灯记》中的小铁梅!安徽省合肥市"留守孩子"全国十佳少年谭海美有过许多失落和伤感:出生不久妈妈离家出走,爸爸伤残后还要外出打工挣钱以偿还欠下的医疗费用……但她选择了自强自立。她把学校的留守孩子组织起来,成立"留守中队",生活上互相帮助,学习上互相鼓励,节假日还相互支撑,帮助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他们生活变得充实而丰富多彩,他们的人格绽开花朵而升华,他们在留守中成长。

  小学生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篇6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和了解,对心理健康也越来越重视关注了。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不同年级的人有各自不同的的性格特点,所以就有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一起来简单看看小学生的健康教育特点。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理解日益全面和深入,对身体健康之外的心理健康也越趋重视。"心理健康"的术语和内容也通过各种途径为人们所逐步认识和了解,特别是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已被纳入到正式的学校教育中去,为孩子的健康,顺利成长奠定良好基础。对此我谈一下我的浅显认识。

  一、气氛和谐,方法灵活。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小,感知、思维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知识经验都非常有限。故而,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力争做到深浅适度,精讲巧练,符合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已有的经验。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容忍、宽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偏执,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热爱、尊重、理解、相信每一个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以表扬鼓励为主,要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适时地选择一个既合本意,又易于为学生接受的实事求是的`表达,打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共鸣,使得课堂成为平等、和谐、围炉夜话般的温馨境地,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让学生想说就说,敢于表述不同意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上来看,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还不能自觉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感知,不善于对物体进行综合分析,目的性不明确,无意性和情绪性明显;在注意上,小学生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异刺激所吸引,此阶段,他们的有意注意也在发展,但还达不到完善的程度。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方法上,应该精心设置,有意注意、无意注意交替出现,教学中可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学具,也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例如多媒体电脑等,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我们还可以推出课本剧,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创造、加工并演出,合适的篇目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评,从而全方位地投入到了语文实践中。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了知识。

  二、树立榜样,陶冶性情。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章。同时也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的科学家;有为保卫祖国,忠贞不屈,抛头颅,洒热血的民族英雄、钢铁战士;有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勤勤恳恳的农民;有热爱学习,人小志大的红领巾;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民总理等等,古今中外,无所不包。这是一条极其精美、丰富的人物画廊,老师应该让学生在认识这些人物高尚灵魂的同时,引导学生把这些人物形象作为榜样,树立在心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或是具体、明确,或是间接、潜移默化地教育了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心灵得到了净化,情操得到了陶冶,形成了健全的人格。

  小学生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篇7

  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中越来越重要。如何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展开成功与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下面就我在心理教育方面的几点心得:

  一、抓认识提高,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日新月异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学生遭到了极大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进程中,缺少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体会,加上小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少易产生心理行动偏差。近年来,小学生常显现嫉妒、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动,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觉,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少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此不能置之不理,不能只重视分数而不管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们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废才,更不是害群之马,因此,我们全校上下形成共鸣:要下足工夫,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抓学科渗透,扎实推动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进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进程。我们严格依照上级要求,开设上好心理健康课的同时,要请教师在各科备课时注意发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因素。思品课,抓好心理疏导的教育;语文课,以教材中大量的优秀文字形象,从这些人物身上体会和感悟良好的心理素养;数学课中研究重点是视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英语课则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使之敢于表现自我,增强学生群体交往意识,发展能力和个性;音乐、美术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给人以美的熏陶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科教学进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遭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养,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进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抓课题研究,从细处着手抓好心理健康教育。

  探索了一系列针对小学生的关爱教育的内容及途径,探索并形成了优化学生情感体验、人格发展的一系列的方式方法。主要是在教师以身示范下,对小学生展开“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通过展开主题活动,抓陶冶、抓体验、抓渗透等展开教育,我们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心理素养、道德情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优化。在校内、班级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干爱、团结帮助蔚然成风,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学生合群,积极参与,团结协作,自尊自信,创新精神等得以充分体现。在家中,社会上,学生都能从小事做起主动关心、爱惜、帮助他人,富有同情心。屡次主题队活动的展开,使学生遭到教育的同时,自身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心理素养明显加强。

  四、抓家庭教育,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理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成效,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气力。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些父母认为孩子长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有一些青少年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理取闹、嫉妒、自卑、不合群等行动。然而,认识的片面性,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乃至采取违抗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觉他们心理有缺点时我们就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改正,并在学校上对家长展开如何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引导家长科学地教育孩子,从而培养孩子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总之,要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学校及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控好心理知识,遵守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总结心理教育的体会,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获得良好的成效。

  小学生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篇8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能够参加20xx年xx月份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我觉得非常的荣幸。自己先前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不是很了解,通过这二十多天的学习和交流,在听了几位名师们独到的见解和讲座,受益匪浅,每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对自己在平时教学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也找到了一些解决策略。尤其是听了李明军老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纲要》的分析之后,知道了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重大。对于问题频出的小学生来说,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我想就此浅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一、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处在儿童时期向青少年时期的转折,像我校中大部分学生是外来工,父母离异,家庭贫困,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心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通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健康不仅指身体上的,而且是能正确的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感受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能平衡过去,最终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做到:

  (1)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的环境,一个和平,积极,温暖的学习环境,避免不利因素的出现。

  (2)在教学中,有效的使用“成功教育”原则。使学生从被动教育走向自我教育,从他律走向自律,使学生由自卑自弃走向自强与自信,让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感到学会,让学生今后用得上,让学生有成功的喜悦。

  (3)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辅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

  学习态度。学好文化知识,长大了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二、作为教师也要加强自身的心理健康

  教师心理是否健康,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通过这次培训,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知道了要用一颗博爱的心去关爱每位学生,从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出发,严格要求自己,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成为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通过对个别典型案例的`分析学习,对识别心理异常现象有了认识,也了解了一些解决策略。所以我们自己要做到:

  (1)尊重每个学生,要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教学活动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的情绪,言行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所以一个心理素质良好的教师,会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他们会在教师的感召下,表现出兴趣,体验到愉悦,充分的展现自我,并表现出对教师的爱戴和尊敬。教师也从而实现了“教书育人”的目标。

  (2)乐于为工作奉献,培养自己的多种兴趣与爱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要善于调节自身对工作的倦怠。在面对学生时要关爱学生,真诚自然,多听少说,不要无故打断学生的话,,站在学生立场,舍身处地了解学生。在面对同事时,要给予别人真诚的赞美,重视互动关系,弹性处理问题,控制与疏导情绪。

  (4)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掌握心理调适的基本方法,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自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会与学生平等相处,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了解和掌握青少年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个性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主要特点,自觉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为提高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努力奋斗。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我感受到的是情感,真实的自我,留下更多的是感悟与思考,只能在以后的工作中,边实践边总结边反思,不断巩固所学知识,真正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使学生了解自我,欣赏自我,在自我赏识的环境下生活,成长。

  小学生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篇9

  今天早晨7:40,我准时的坐在沙发上收看于丹老师的讲座。于丹老师主要讲了四个主题:一是如何培养孩子的孝心、爱心、责任心:二是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的能力;三是如何培养孩子抗击压力、面对挫折及防止被骗的能力;四是家长面对孩子叛逆、发脾气、不爱学习等问题如何与孩子正确沟通。

  于丹老师首先谈到孝。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要对生活充满感恩的心,感谢父母,尊敬老师。孝不但是外在要求,也是内在的一种责任。

  然后谈到自立,自强,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会直接决定人生的轨迹,孩子的成长不是填鸭式的.灌输,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的经验和悟性。不要墨守成规,按部就班,而是要在这个处处混沌喧嚣的社会中,学会发现其中的有效信息。

  小学生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篇10

  一、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活动为主要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让学生学习心理学知识,因此,它主要不是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许多课程普遍采用的教师讲授的模式显然对心理教育是不恰当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而是要实际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样的目的,仅靠教师的讲授是无法达到的。唯一的解决途径主是:使教育内容尽可能直接地与受教育者的自身经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为此,利用活动教学的形式是必须的。我通过班会课让学生讨论、表演、游戏、咨询等多种多样的具体方法,将生活中富于典型意义的情境引进课堂,纳入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便会自然而然地被吸引并投入其中,并在教育者的引导下接受相应的教育;通过讨论、交流、学习有关知识,使学生学会正确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辩论、讨论、模拟,提高自我意识水平,养成正确的人生态度等等。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当以学生的特殊需求为主。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当是与受教育者现实的心理状况密切相关的,要从每个年龄段学生的特殊需求出发来选择、安排教育内容,建立自己的.逻辑系统。这个逻辑系统所针对的是学生个体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可以说,什么因素对于他们的心理状态最具影响力,就应选择和确定什么样的教育内容,而不应当是某种学科知识的体系。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了解一门学科的知识,而是要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

  三、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与家长共同关注。

  今天,心理健康状况对学习、工作及思想的影响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日益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在与学生成长密不可分的家庭,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尚是一片空白。很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只重视子女的学业成绩、只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存在着重智轻德,重身体锻练轻心理保健的误区。个别家庭,不仅不能意识到孩子的心理需要,而且面对子女的反常行为往往采取粗暴简单的教育方式;有的父母则在孩子成长中所面临的各种生理、心理问题时不能及时地给予指导和帮助,导致子女产生心理障碍。

  当然,在教育工作中也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比如,缺乏足够的耐心、情绪左右自己的言行、知识的贫乏等等,所有这些,都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以改正。

  小学生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篇11

  这次参加了学校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受益匪浅,感想颇多。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没有严格的界限,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人的心理功能遭到阻碍的情形是常常产生的,所以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有可能显现某些不够健康的心理状态。许多天才人物或多或少地具有心理不健康症状。例如荷兰画家凡高生前是一个画坛无名小卒,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孤独中生活,是一个躁狂症患者,曾割下自己的耳朵作为礼物送给自己钟爱的女人,最后不能忍受贫困和疾病的折磨,开枪自杀;苏联著名诗人马雅柯夫斯基具有癔病性人格,情感多变,易激动,感情用事,好空想,缺少理智,缺少自制力,由于他的恋人急着要去上班,没有听从他的意愿留下来陪他谈话而开枪自杀;美国作家海明威晚年患有躁郁症,由于不堪忍受疾病和心理上的重压也是开枪自杀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这充分说明常态心理与变态心理之间没有绝对的鸿沟。每一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心理障碍,只是严重程度和影响学习生活的程度不同而己。教师也不例外。特别是现代高速发展的充满竞争的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教师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更可能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知道学生的行动,更没法奇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第一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劳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习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习作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体会、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增进教育工作。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保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当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当庞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当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不断学习和掌控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控新的教学方法,到达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具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辟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保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小学生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篇12

  所谓健康,有很多人认为只要有强健的体魄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在当今日益复杂的社会中,我认为不仅要身体健康,还要心理健康,二者缺一不可。所以今天下午的讲座,对于我们这些还很年轻的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师生关系。家长关系和同伴关系的不协调是导致当今中小学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原因,其中师生关系是最主要的因素。而当前的应试教育导致了师生关系的异化,要克服这些我们应该做的措施就是调适好师生关系,按照人际关系中的互动的规律去做。其中,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是人际关系的适应,而人类的心理变态最主要的是人际关系的失调。我们可以从以下这几方面去入手:首先是人际互动的心理规律是人偏好正性刺激,就是说无论什么样的人,都喜欢听好听的话,即使心理明白是假的虚的,还是喜欢听。所以我们教师就要抓住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做出相应的措施,比如赏识。赞赏。我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就是因为赞赏可以改善机体气氛,有利于搞好儿童教育,提高教师的领导艺术,可以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但前提这些赞赏必须是真诚的是被在意的,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就是自我性,通常情况下人都是在利益相关的时候为自己考虑的多一些,不过这也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还有就是在某种情况下会出现嫉妒之心,这是很不好的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所以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及时地观察了解学生,尽量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否则有的'后果会很严重。还有一种就是就是羡慕之心,这是产生在一种美好基础之上的还有就是心理归属感。无论是什么样的人都很惧怕孤独。希望能够远离孤独,尤其是差生,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及时地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自己也是这个班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从它的闪光点出发,逐步建立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不觉得孤独。我们每个人都一样都希望自己的情感被共享。被分担,同时也希望自己在不幸或遇到困难的时候能有人相信。之所以我们经常听到现在有很多学生跳楼自杀的离家出走的误入歧途的这些悲剧发生。我也在想如果我们这些教育者能够及时地去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去多关心他们。去教育他们,也许就会减少这些悲剧的发生了。

  通过今天上午李教授的讲解后,让我明白,学生出现逆反。任性等问题,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并非故意和老师作对。而且,出现问题的孩子正是需要我们的包容和帮助,我们老师不应该嫌弃他们,就像医生不能嫌弃病人一样,要真诚地帮助他们。当我们把问题学生当成一个个研究对象〝对症下药〞时,就会觉得有乐趣在其中了。我真得很庆幸能够有这么好的机会去学习,给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所以在最后几天的学习中,我一定会好好珍惜的!

  小学生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篇13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培养出心理素质良好的新时代人才是学校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也是学生今后全面发展和有效接受完整教育的良好基础。

  一、随着社会的重视,目前学校教育已慢慢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

  1、校园主环境建设

  一流教育要有一流主环境建设,环境建设是学校心理健康首要任务。学校主环境,应以崭新面貌出现,尽可能地体现“新颖、整洁、明亮、美丽”的风貌。

  2、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要通过开展各种艺术、文化、体育、学习名人等活动,提高学生兴趣,活跃学生身心,达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师生关系的目的,改善学生心理环境。

  3、学校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四风”建设

  学生的生理、心理、智力、能力等综合素质,在良好的校风校貌这个心理环境中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教师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两位专业教师的事,它还需要全体教师的重视和参与。不仅仅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员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更需要其他各科教师结合本学科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方法充分运用到教学中,两者有机结合,确保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和谐发展。

  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楷模,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较大影响。我认为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还要做到:

  1、教师要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隐私……

  2、每一位教师在上课时都应该时刻记得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

  对学生要和蔼可亲,以诱发其良好情绪;善于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及时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创造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情境,使学生乐于学习;发现并表扬学生的优点,给予不同方式的赞许,鼓励他们进取。

  最后,引用美国斯塔顿所著的《小学生健康教育》一书中的一段话来说明:

  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容忍中,他便学会耐心。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扬中,他便学会自赏。

  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同中,他便学会自爱。

  如果孩子生活在平等中,他便懂得什么是公正。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他便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

  小学生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篇14

  今天早上的七点十分,我和妈妈一起收看了于丹教授主讲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习惯》教育专题节目,感触很深。

  于丹老师的讲座主要讲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怎样培养孩子的孝心、爱心、责任心;二是怎样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和坚强勇敢的性格;三是怎样培养孩子抗击压力、面对挫折和防止被骗的能力;四是家长面对孩子叛逆、爱发脾气不听话、不爱学习等问题怎样正确与孩子交流沟通。

  通过于丹老师讲的这堂课,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生最重要的并不是学习,学会做人才是排在第一位的,首先要做一个有孝心,孝敬长辈,尊重老师,关爱他人,对学习对社会有责任心。然后才是学会学习。

  而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是学生学习适应性的表现,而且是其终身学习品质的不可或缺的组成。所以,从今天起,我会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持之一恒地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讲座中提到如果孩子在平时生活中能和父母建立起良好融洽的关系,那么他便容易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反之则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心里留下阴影。,这让我意识到和父母之间存在的沟通问题,希望从现在开始,多和父母沟通,注意沟通交流的方式、方法,以便能促进之间的了解,增进感情。

  观看完于丹老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习惯》讲座,对自己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我懂得了如何提高自己,希望自己以后成为一个有孝心,有爱心,有责任心,坚强勇敢,积极向上的人!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习惯观后感二

  今天,我准时收看了湖南电视台公共频道播出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主讲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习惯》教育专题节目这个讲座的欣赏性和教育性很强,看完之后我体会很深,下面总结一些我的观后感。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习惯》讲座主要讲了三个主题:一是如何培养孩子的孝心,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敬老师,懂得感恩:二是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正确引导在人际交往中的一些技巧;三是如何培养孩子自立、自强、自信以及抵抗挫折的能力。

  她在第一个主题中讲到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小孩喜欢在一棵大树下玩,他每天都来,可有一天,小孩愁容满面地对大树说:你看别的孩子都上学了,每天都有好玩的玩具,可我没有。大树说:你把我结的果子摘了去卖,你就有玩具了。以后,孩子只有秋天才会来大树下。过了几年,小孩成了青年,他对大树说:别人都有房子了,都有家了,可我没有。大树说:你可以把的树枝砍了做房子。又过了多年,青年成了中年人,他对大树说:别人都漂洋过海了,可我没有。大树说:你可以把我的树干砍了做独木舟。他把独木舟推进海里走了。渐渐的孩子长出了一根根白发,他来到树桩前,树桩问他:我已经是一个没有用的树桩了,你也不会理我了吧?孩子说:不,我会一直陪你晒太阳,这是我的心愿,一生的心愿。

  这正是父母完成了对孩子一生的成全。在我们的一生中无私而又不求回报的养育着我们。孝为德之本,我们要懂得感恩,要勇敢承担爱与责任。

  要想成就别样的人生,就要点亮自信的明灯,对自身的力量怀抱坚定的信念。

  看完讲座,我对我的人生有了新的思考,要想成才必先成人!

  怎样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尊重,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尊重每个学生平等的权利。理解,则要求教师以平等的态度,按学生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所感受的本来面目去了解学生。做到了尊重和理解,师生之间达到心灵沟通,从而产生一种遇到自己人的感觉。只有教师尊重学生时,学生才会尊重自己,珍惜自己的成绩和进步,体验到做人的尊严感。而自尊、自重、自信正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特征,是心理健康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如果被教师尊重和理解,他就会信任教师,愿意向老师倾吐内心的思虑、惶恐、苦闷。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心理健康教育获得成效的基本条件。

  贯彻这一原则注意以下三点:

  c 、运用同感的态度和技术加深对受辅学生的理解。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透过受教学生的眼睛看世界,要把对学生的理解和感受反馈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尊重、理解和接纳,从而抛开心理上的防范,把自己内心世界的东西都说出来。

  3 、学生主体性原则。

  在教育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需要为出发点,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唱主角。要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宣泄情感、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应避免说你听我说、我告诉你之类的命令式的口吻,应用鼓励性、商量式的语气说话。如我能体会、原来如此、请继续讲、你的意思是不是这样、请听听我的意见、我想作一点补充、我同情你的处境等。

  4 、差异性原则。

  承认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生要进行分类指导,以满足其不同心理需要。尤其是对有心理问题或行为问题的学生要进行特殊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个别指导。重视学生个别差异,强调对学生的个别化对待,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精髓。教师要注意对学生个别差异的了解,不但要了解学生的共性,更要注重了解学生的个别性、差异性;通过一对一、面对面的接触来真正了解一个学生,恰当处理学生的害羞、自卑、防卫心理带来的沟通障碍。认真做好个案研究。积累个案资料,提高个别教育的实效。根据不同个体制订个别化教育目标。

【小学生心理健康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心得体会12-31

小学生心理健康心得体会01-13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08-22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01-03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02-07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范文05-07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范文03-07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心得体会15篇12-31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心得体会(15篇)12-31

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