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05-21 19:05:40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语文教案范文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语文教案范文8篇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A、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学习11个新部首“走之儿”;B、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借助拼音阅读课文的能力;B、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C、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情感目标:A、认识阿海真诚善良的心灵;B、学习阿海对待事情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

  二、内容分析:

  《演一棵大树》是语文出版社S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主体课文。它讲了是阿海在表演“小红帽”的故事时,把主角“大灰狼”让给阳阳演,自己只演一棵作为布景的大树,而且演得十分认真。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要引导学生体会:做任何事都要服从整体需要,不可单纯追求个人兴趣;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你认真对待,就能得到别人的肯定。

  三、学生分析:

  通过上册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能借助拼音进行阅读课文了,认字能力和阅读能力也相对提高了,但在交流和评价能力等方面上还有待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还须多锻炼。

  四、设计思路: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特点,将本课设计如下:

  (一)课前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

  (二)识字写字

  1.生字的呈现(结合对课文的朗读和感悟,相机出示“小红帽”等词语卡片,并引导学生进行认读。)

  2.生字的识记(注意引导学生从以前学过的字中发现认字的规律,学会认记新的生字。)

  3.生字的巩固(利用“开火车”和给生字找朋友的游戏方式来巩固识记生字)

  4.写字指导

  (三)朗读指导

  1.引导和鼓励学生借助拼音把课文自读两遍以上,做到读通顺,读准确。

  2.对于文中旬式较长且含义深刻的句子,老师要有重点地进行范读、领读或引读。

  (四)感悟、理解

  这是本课的重点,因此老师要抓住文中“赢直地站”“手举着”“轻轻地摇摆”等写阿海动作的词语,引导学生体会阿海真诚善良的心灵,学习阿海对待事情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

  (五)实践活动

  老师可组织学生排练“小红帽”的故事,同时,司以评一评,比一比,看哪个角色演得最好?并说说为什么?

  教与学的'过程:

  一、谈话引题,导入新课

  1.师:喜欢童话故事的小朋友听说过“小红帽”的故事吗?(生齐:听说过)你们还记得故事中都有哪些角色吗?

  生:有小红帽、大灰狼、奶奶……

  师:看来大家都有去读这些课外书,真棒!

  2.现在,有几个小朋友正在排练“小红帽”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去瞧瞧吧!(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并认读生字“演”。

  二、自由读文,初步感知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找出本课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学习,并在小组内说说你是如何识记这些生字的(如:读半边“帽”、部首比较法“浪~狼”等)。

  3.开展“开火车”和给生字找朋友的游戏,巩固生字。

  4.利用课后“词语花篮”,可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词语补充在“词语花篮”内,引导学生自主积累词语,丰富语言。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自由地读课文,根据你的理解完成填空。

  阿海演一棵大树,演得很()。

  先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词语填空,再引导用课文的语句来说明。在此过程中,老师相机指导朗读(范读、领读或引读)。

  生1:可填“认真”,我是从阿海表演时的动作中知道的。

  生2:我认为要填“精彩”,可以从大家对阿海的夸赞中看出来。

  师:说的真好!这说明大家也和阿海一样认真!

  2.引导学生思考:阿海表演的大树只是布最,为什么大家都说他演得好呢?

  生1:因为表演那天,他穿着绿颜色的衣服,看上去很像一棵大树,说明他很认真。

  生2:他在表演时是直直地站在台上,而手中举着带叶的树枝,还轻轻的左右摇摆着,说明他对表演很关心。

  师:是啊,我们平时在做什么事时,也应该向阿海那样认真对待。

  4.小组讨论交流:如果班里表演“小红帽”的故事,你愿意演一棵大树吗?为什么?

  (在小组内说说,并派一位代表上能汇报。)

  生1:我愿意演,而且我也要向阿海那样演。

  生2:我不愿意演,因为那只是一个布景而已。

  生3:我要演一棵大树,也要很认真地去演,让大家看一看我这棵大树的作用。

  生4:我也要演这棵大树。

  五、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排练“小红帽”的故事,同时,可以评一评,比一比,看哪个角色演得最好?为什么?

  教学反思:

  1.我把课堂导入的环节和调动学生的兴趣紧紧结合在一起,在课堂的初始阶段刨设轻松的学习情境。因为“兴趣”是最好的学习驱动器,学生有了学习积极性,就会产生了探究的欲望,就能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小红帽”这个故事小朋友基本上都读过,因此学生也比较喜欢学习。

  2.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在课堂上,我就尽量多地刨设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发言,例如:在引导学生先自由地读课文,后根据理解完成填空。“阿海演一棵大树,演得很()。”我就先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词语填空,再引导用课文的语句来说明,学生的思维已真正打开了,但在评价上,本课只呈现出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而其他评价的方式来能落实到,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3.本节课,我还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组织了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由于是低年级的学生,所以小组的合作、探究学习还不是很深入,只存在表面而已,特别是在讨论“如果班里表演‘小红帽’的故事,你愿意演一棵大树吗?为什么?”这个问题时,小组只是那几个平时爱动脑的同学说,而其他人就只是坐着昕,那么如何更好地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4.在理解课文时,老师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了朗读指导,如:范读、领读和引读等,使学生在读中感悟,悟出了阿海真诚善良的心灵,学习阿海对待事情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并在悟中读,从而使情感达到一定的升华。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能正确认读4个生字。正确认读生词。

  教学重点:领会课文的主题。

  教学难点:领会课文的主题及表现主题的方法。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炮吗?知道大炮是用来做什么的吗?卡卡王国的城堡上有三尊大炮。一天国王突然下令将三尊大炮掉头面向城堡的广场,卡卡国王要干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将进入卡卡王国的城堡,探个究竟。(板书课题:城堡上的大炮)

  二、自读自悟,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堡(bao)隆(long)震(zhen)聋(long)召(zhoo)臣(chen)

  授(shbu)糖(tang)降(jiong)铅(qion)橡(xiong)凡(fan)

  (2)理解词语。

  风调雨顺和睦喜气洋洋

  2.整体感知,梳理文章的层次。

  (1)学生朗读课文,思考:

  ①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②梳理文章的内容。

  (2)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①文章讲述了卡卡国王在新年钟声敲响时,用三尊大炮与居民们狂欢的故事。告诉我们和平年代,百姓是么幸福、快乐,应热爱和平,珍惜和平。

  ②文章的`内容及层次。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卡卡王国城堡上有三尊大炮及现状。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孩子们了解三尊大炮的来历及威力。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至结尾):卡卡国王用三尊大炮与居民们狂欢。

  (4)指导朗读。

  ①选择你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②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阅读文学作品对人的成长的意义,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感情。

  2、朗读感受本文优美的语言,体会文章蕴含的丰富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感情

  二:课前准备:

  1、学生搜索有关作者的资料。

  2、自学字词,按照一般预习要求阅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推测写作意图,感受文章特色

  3、圈出文中大量运用的成语与名言佳句,理解其意思。

  三、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四、自学成果检查交流

  1、介绍作者:

  指名学生朗读自己搜索的作者资料,教师投影作者的照片。

  2、检查字词

  3、学生自由谈论阅读这篇文章的感受。

  五、指名配乐朗读

  六、学生分组讨论:

  A、预习要求中对课文三个方面的认识B、自己阅读课文产生的'问题

  (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整理成文字)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提出问题,寻求解答。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抓住某一个问题适当讨论。

  七、思考概括文中回忆了少年时期哪几件往事,各自的感受是什么

  (在预习基础上的进一步思考归纳,整体感知课文)

  参考:

  回忆了四件往事:

  1、小时候观图如身临其境、乐在其中

  2、学生时代读书美不胜收

  3、老师讲课入情入理,激起我课外阅读的兴趣

  4、老师教导令我受益终身。

  同学小结:文章采用了对比引出回忆——回忆往事——收束全文的结构形式。

  八、思考:

  作者回忆的几件往事,都与读书(画)有关,你从中获得哪些启发?你能从她的依依往事探寻到她成长的源头吗?

  (独立思考,自由讨论)

  九、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课文(在笔记本上形成文字)

  十、课外阅读:田汉《南归》

  十一:检测题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听广播的意义

  2、掌握听广播的要求

  3、熟悉听广播的技能训练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广播的意义

  听广播是提高学生听话能力的一种活动形式,在我们的听说能力的培养中,要因势利导,利用这种形式来有限的提高学生的.听话能力;良好的听话能力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基本能力。

  听广播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能让你及时了解天下大事;能让你潜移默化的陶冶情操;能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二、听广播的要求

  听广播是要做到以下三点:

  1、听得快:要集中注意力,快速跟上,声声入耳,句句到心。

  2、听得全:接受信息要全面,接受信息要完整。

  3、听得准:要培养听觉感受,注意语句的停顿和语气的变化,听清语意,防止误听。

  三、听广播的技能训练

  1、调动原有信息,接受新的信息

  2、攫取主要信息,记住关键语句

  3、记听重要信息,学会速记技巧

  四、速记方法

  1、速引式

  2、符号式

  3、浓缩式

  4、首尾式

  5、提纲式

  另外还有: 跳行记、留空记、画线记等听记技巧。

  教学后记: 教学中由易到难地让学生练习速记本领先听记故事――听记文章;听记继续性文章――-听记说明性文章――听记议论性文章要求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养成边听边记要点的好习惯。

语文教案 篇5

  【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教学点:

  ⑴ 掌握课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了解虚词的作用。

  ⑵ 理解课文大意及借景抒情,发表议论的写法。

  2、能力训练点:

  能在反复诵读仔细品味文章的佳处。

  3、德育渗透点:

  学习古仁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的旷达胸襟。

  4、美育渗透点:

  感悟作者运用对偶写景抒情之美。

  【学法引导】

  反复诵读,要读得顺畅而声情并茂。然后仔细品味其中某些名句的含义及作者的政治抱负。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通过反复诵读,正确理解文中的难词、难句、解决本文的.重点。

  2、分析本文借景抒情,发表议论的写法。

  3、理解文中对偶修辞手法的作用。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将词、句写成投影片,用投影,放碟片等。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再自读。

  2、查找工具书,弄清疑难字词,对照古今词汇比较不同。

  3、体会并理解作者(古仁人、滕子京)的远大政治抱负。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掌握书下生字词。

  (2)培养学生自读课文自己质疑的能力,提高学生口语表达、对文字的概括、加工能力。

  (3)培养学生欣赏建筑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贝聿铭大师在建筑设计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教学难点:

  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所表现出来的革新创造和他的一片爱国之心。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在世界建筑历史的长廊中,一个人的名字被书写在了顶级大师的行列,他就是美籍华人贝聿铭.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建筑大师.(展示多媒体课件---贝聿铭简介)

  二、解题

  华夏顾名思义指,谁展示了文化的魅力?展示了什么文化的魅力?

  三、检查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并解释词语:

  剔透轩然大波 · ·

  遴选萦系 ··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说出:

  (1)在美国的建筑界,贝聿铭

  (1)是怎样一步一步初露头角的?

  (2)在人们的非议中,贝聿铭设计的哪些建筑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3)你对贝聿铭的初步印象是什么?

  四、研读课文

  〈一〉感悟贝聿铭的杰出艺术成就。

  1、(1)出示快速阅读方法,学生快速阅读课文。

  快速阅读方法:即不出声,不四视,眼光沿中轴线左右移动,视幅要宽……

  (2)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章中能体现贝聿铭杰出建筑艺术成就的句子。

  (3)学生交流所找到的句子,教师及时评析。

  2、(1)教师展示所收集到的图片,学生直观地感受贝聿铭的杰出成就。

  (2)学生讨论:作为一名导游,如何带领游客游览贝聿铭所设计的著名建筑。

  (3)学生上台表演。

  〈二〉感受贝聿铭的一片爱国之心。

  1、学生找出文中能表现贝聿铭的爱国之心的句子。

  2、交流体会。

  3、情景感悟。

  放歌曲《我的.心》,学生在歌曲中再次感悟贝聿铭的一片爱国之心。

  五、迁移:

  1、学生谈本节课的体会。

  2、学生谈还可以通过哪些形式展示自己的爱国之心。

  六、:

  从刚才同学们的谈话中,老师感受到了大家的爱国之情,我们只要立足现实,打好基础,在学习上精益求精必能像贝聿铭那样拥有高超的技艺,定会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走进贝聿铭、了解贝聿铭,请看本节课的作业。

  七、作业:

  围绕“爱国”这一主题,请你写一文章、画一副画、或者用其它的形式来表达你的爱国之情。

  八、板书设计: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杰出的艺术成就赤诚的爱国之心

语文教案 篇7

  复习目标

  1.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语文教案-五柳先生传(复习教案)。

  2.体会本文朴素洗练的语言风格。

  3.学习并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

  复习重点

  1、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2、学习并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

  复习难点

  体会本文朴素洗练的语言风格

  难点突破

  可通过反复朗读,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写法,对课文内容中的难点,教师应予以注意:“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不能仅将这句话的'意思理解为一种读书方法,即读书不抠字句,而要求其真谛。“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不仅写出陶渊明安于贫困,而且含蓄地说明作者以古贤颜回自况,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可谓含而不露,有弦外之音,非常含蓄。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字数不多,但寥寥数语却把五柳先生的形象刻画得非常鲜明。全文共两段,前一段以记叙为主,重在表现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后一段以议论为主,重在对五柳先生的品德进行歌颂和赞扬,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五柳先生传(复习教案)》。阅读这篇课文,要学习文中五柳先生“不慕荣利”、“忘怀得失”的优秀品格,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学情分析

  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不少的文言词汇,在复习本课时,可让学生反复朗读,重点掌握“晏如”“萧然”“汲汲”“戚戚”等词语,文言文的常用词也适当练习。有些句子只要了解整体意思即可。

  复习过程

  一、导入复习,板书课题 五柳先生传

  二、出示复习目标

  三、检查预习情况(可据学生情况处理)

  四、知识点梳理

  1、文学常识

  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

  2、掌握重点字词句(侧重课下注释)

  3、反复朗读,回答问题

  (1)、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特点。

  五柳先生对名利看得很淡,对物质生活没有过高的的追求,安贫乐道,文中反映他这种思想性格特点的句子是“闲静少言,不慕名利”。

  五柳先生是作者的自画像,因此这样的性格和思想正表现了陶渊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安于贫穷的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崇高气节。

  (2)、本文写人的方法与特点。

  文章虽短,但抓住了五柳先生的主要特点,并围绕其主要思想性格特点来组织材料,因而写得栩栩如生,寥寥几句话,五柳先生的鲜明形象便跃然纸上。

  本文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围绕五柳先生的性格特点,记叙了他“好读书”、“性嗜酒” “常著文章自娱”这三个爱好,这样的爱好正体现了其淡泊名利,“不汲汲于富贵”。文中在表现五柳先生安于贫穷的方面,也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环堵萧然,不蔽风日”描写了他的住宿的简陋,“短褐穿结,革瓢屡空”。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

  2、了解作者,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唤起学生对李大钊先生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点

  欣赏文章浩荡雄奇之语言,仰先生博大磊落之英雄气概。

  教学准备:李大钊先生名言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历史的车轮滚滚驶进了崭新的二十一世纪,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在黄河之滨写下了一首回肠荡气的壮丽的史诗。中国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辉煌与骄傲。正因为此,有一些人,我们应当永远怀念,是他们赋予了共和国新生;有一些话语,我们应当永远铭记……

  二、了解作者:

  你了解李大钊吗?——学生介绍完毕后教师作适当补充。

  三、新课学习:

  (一)李大钊先生在1927年不幸被反动军阀杀害,他的身影离我们已经很远很远,但历史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们。当我们阅读他的遗作,仍然能感觉到他的心跳和呼吸,倾听到那超越时空的激情澎湃的心声。下面听教师范读。

  思考:A、勾画出应该掌握和不能理解的词语。

  B、文章的语言有什么样的特点?

  C、艰难的国运是怎么样的一种命运,请联系文的具体语言来回答。

  1、出示应该掌握的词和不理解的词,清除阅读障碍。其经历亦复如是固是高高兴兴地往前走奇绝壮绝的境界老于旅途的人以成其浊流滚滚魄势阻抑

  2、初步把握语言特点。(指名回答)-----本文语言气势磅礴,铿锵有力,

  3、“艰难的国运”的含义:对二十年代的国家命运,作者在文中是怎么样比喻的,你了解当时的历史吗?----------了解写作背景

  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国内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二)指名朗读各段,每读完一段即归纳各段内容---------研究写了什么、怎么阐述

  1、历史的道路崎岖不平,全靠雄健的精神冲过去。

  2、民族生命的进程就像江河的进程,是曲折坎坷的。

  3人类的历史生活正如旅行,在奇绝壮绝的境界才能感受到冒险的美趣。

  4、中华民族的道路崎岖险阻(国运艰难),需要有雄健的精神才能欣赏到壮美的趣味

  5、中华民族国运艰难,需要我们发扬黄河那种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三)揣摩文章的语言:

  1、喜欢哪些句子呢?请它推荐给大家。

  2、联系课后练习二,理解文中比喻的含义和作用。(讨论下列比喻句的含义)

  A……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乐趣。

  B第四节的含义

  C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你是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的含义的?深刻理解“趣味”的含义:

  A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挑战艰险,征服旅途,无限风光在险峰。

  B国难当头,挺身而出,英勇斗争,做一个大写的人

  C为民族的新生而奋斗,奉献生命的.光和热,谱写壮丽的人生之歌。

  李大钊先生在他的作品里,表达了他对这种乐趣的理解: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与球,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重点突破:

  1、朗读并理解乐趣的含义。你能联系历史事实来谈谈你的看法吗?

  2、联系第五节,谈谈“雄健的精神”的具体含义。

  从课文的标题来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要提示两者的关系,你能结合文章,把作者言而未尽的意思说出来吗?————-理解写作目的。

  在国运艰难的时候,要发扬雄健的精神,为民族的尊严和发展而奋斗、奉献。

  3、你从李大钊先生的文章中感受到他怎样的人格风范?

  他的信念、忠诚、追求、勇气、执著、热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4、李大钊先生用他的生命诠释了“雄健的国民”的含义,那就是一种像高山一样巍峨、像黄河一样浩荡一样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朗读名言,唤起学生对李大钊先生的崇敬之情)

  教学目标:

  1.能理解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的“雄健的精神”

  2.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比喻说理。

  教学步骤:

  一、预习情况反馈

  1.正确书写词语

  逼狭崎岖阻抑丛山叠岭绝壁断崖亦复如此

  2.文章写作背景和作者情况介绍,互相交流,共同认识:李大钊是党的创始人,与陈独秀并称为“南陈北李”,李大钊逝世后陈毅写诗悼念他。这篇小品散文,写于20世纪20年代,中华民族真如“大病初愈的病人,千疮百孔,步履维艰”,当时,有部分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重新陷入迷惘之中,李大钊站在时代制高点上,预见到中华民族正逢新的转机,于是号召国民去开创历史新纪元。

  二、朗读课文。先找位男生范读,以慷慨激昂的情绪感染大家,然后齐读共同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

  三、为什么说这是一篇用散文形式写的“黄河颂”,它是如何歌颂我们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的?

  通过已学过的《黄河颂》和本文比较阅读,得出雄健的精神就是不畏艰险伟大坚强的黄河精神。所以李正西称之为:振奋民族精神的雄文

  四、思考文章行文思路的特点:

  层层深入地表达思想感情:人类历史道路→民族生命过程→人类历史生活→中华民族史路→中华民族精神

  五、问题研究

  1.文中多次提及“趣味”,该如何理解?

  可联系高尔基《海燕》一文中“战斗的欢乐”一句来理解,种种趣味就指经历艰难险阻之后的幸福与快乐的感受。

  2.关心比喻说理,文章通篇运用比喻,增强了说理的透辟性,情感的生动性和语言的形象性,使作品的意蕴丰富。

  让学生划出所有比喻,联系上下文分析含义与作用。完成练习二。

  六、联系历史和现实、国际和国内、社会和个人谈一谈读本文后的感想

  七、作业

  仿写课文第三段。把“旅行”改成其他比喻,并学习“有时……有时”“愈……愈……”的句式。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变脸》教案03-16

语文繁星教案03-15

语文试讲教案03-19

《语文天地》教案03-23

语文诗经教案10-22

语文翠鸟教案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