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初二下册《雷电颂》语文教案

初二下册《雷电颂》语文教案

时间:2023-05-25 12:55:33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教版初二下册《雷电颂》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初二下册《雷电颂》语文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初二下册《雷电颂》语文教案

人教版初二下册《雷电颂》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诵读,注意语气、语调,在诵读中把握人物内心情感及性格。

  2、引导学生感悟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3、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找出文中所用的修辞手法、象征手法,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2、理解文章语言所包含的深意。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利用书籍或网络,了解屈原,了解郭沫若,了解《屈原》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接触戏剧。

  2、课前初读:要求学生通读课文2—3遍,弄懂生字词,熟悉课文内容。

  二、导入新课:

  1、历史故事导

  2、作家及历史背景简介

  三、整体感知:

  1、课堂范读:播放《雷电颂》的朗诵带。要求学生注意不同句子、不同语段所使用的语气、语调、语速。

  2、你觉得本文在气势上有何特点?

  明确:

  激情澎湃,气势雄浑。

  3、模仿朗读:根据刚刚所听到的录音,仔细揣摩语气、语调、语速,自由朗读全文。

  4、与以往的课文相比,这篇课文在形式在有什么特点?

  明确:是屈原的内心独白。

  5、结合课文背景,根据你的理解,谈谈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明确:课文的内容可分为两个大的方面。

  第一层(从“风!你咆哮吧!”到“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愤激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

  第二层(从“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到文末)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四、品味语言:

  1、精读:

  讨论:《雷电颂》既然是屈原的内心独白,那么我们就能够从这些话中读出屈原的内心世界。请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或段落,朗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这里写出了屈原怎样的内心情感。

  注:要求其他同学对发言同学的朗读及分析分别给予评价。教师可加以点拨。如:

  (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这几句对风的呼喊,流露了屈原对风的急切的渴盼!风即是改变黑暗的变革力量,对风以及后面的雷、电的呼唤实际也就是对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的呼唤。朗读时应把握急切、渴望之情。

  (2)、“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一连串的反复,“爆炸了吧!爆炸了吧!”、“劈吧,劈吧,劈吧!”、“劈开,劈开,劈开!”一个比一个强烈、一个比一个坚决,我们朗读时语气应不断加快、加重,以表达屈原想要冲破黑暗的急切而又果断的决心。

  (3)、“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这几句是屈原对光明的狂热的呼喊,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向往与追求。朗读时应把握那如火一般炽热的感情及雷霆万钧的气势。

  (4)、“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把你这云中君烧毁了吧!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你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啊,你,你完全是一片假!”深刻地指出了产生的根源,“土偶木梗”实际上就是指的世间昏庸腐朽、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当权者和官僚统治集团。表现了作者鞭挞一切污秽、横扫一切邪恶的顽强战斗精神,体现了他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

  2、概括:

  通过前边的朗读及对屈原内心情感的分析,你认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明确: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着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的人。

  3、在前面的朗读中,我们还发现,课文中作者将很多事物都赋予了其它的含义。归纳一下,作者究竟赋予了这些事物以什么特别的含义?这又是一种什么手法?

  明确: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

  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

  无形的长剑:指坚定的信念

  “土偶木梗”的群像: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象征手法。

  4、讨论:

  《雷电颂》这段独白激情澎湃,气势雄浑,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点拔:从句式,修辞等角度

  明确:

  A、运用拟人兼呼告,最直接最有力地表达了爱憎。

  B、运用排比与反复,使句式整齐,铿锵有力。

  C、多用短句,表达激烈的情感,急促的语气。

  5、配乐朗读:全体学生配乐朗读,再次体会屈原忧国忧民、英勇无畏的伟大精神。

  五、拓展延伸:

  举办朗诵会。同学们自行选取《雷电颂》中的片段进行朗诵,优胜者给予奖励。另:有兴趣的同学还可结合《屈原》的剧情,进行话剧表演。

人教版初二下册《雷电颂》语文教案2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

  3、培养初步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民俗导入:

  每年农历端午,我们都会划龙舟、吃粽子,同学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一风俗习惯吗?为了纪念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郭沫若的戏剧作品《屈原》,走进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

  (二)伟人掠影:

  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查找有关屈原和郭沫若的资料,并制作成课件进行展示,了解屈原和郭沫若。

  屈原(约前340~约前277)名平,又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传为湖北秭归人。出身贵族,曾做左徒、三闾大夫,怀王时,主张联齐抗秦,选用贤能,但受贵族排挤不见用,遭靳尚等人毁谤,被放逐于北,于是作《离骚》表明忠贞之心;顷襄王时被召回,又遭上官大夫谗言而流放至江南,终因不忍见国家沦亡,怀石自沉汩罗江而死。其忌日成为后人纪念他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重要作品有《离骚》、《九章》、《天问》等,对后代文学影响极大。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全诗共二千四百多字。是一首浪漫主义作品。比喻生动,语言瑰丽,夸张大胆,诗中融入大量的神话传说及历史人物故事,使诗篇波澜起伏,千变万化,雄伟奇观。屈原创造了骚体,即“楚辞”,为后世诗人的创作开辟了无限的空间。

  郭沫若,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他从抗战的现实斗争中深切感受到人民的呼声和时代的责任,又从往昔的历史回顾中汲取着斗争的力量与澎湃的诗情。

  (三)朗读感悟:

  1、根据课后“参考资料”了解戏剧基本剧情。

  2、播放《雷电颂》朗读:

  不同句子、不同语段所使用的语气、语调、语速,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点评论。

  3、你觉得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点?跟以往课文相比,这篇课文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参考:激情澎湃,气势雄浑。全文都是屈原的内心独白。

  4、根据刚刚听到的录音,仔细揣摩语气、语调、语速,假设自己就是屈原,自由朗读全文。

  5、结合课文背景,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情感。

  参考:第一部分(从“风!”……“烧毁了吧!”)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愤激和对光明的礼赞和向往。第二部分(从“把你这”到文末)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教学反思

  《雷电颂》是郭沫若历史剧《屈原》中的一个片断,它既是主人公屈原的心灵独白,也是一首激情澎湃的抒情诗,文章通过对风雷电的呼唤表达了主人公对光明和渴望和对黑暗的憎恨。文中出现的一系列事物都有着象征意义,这是学习本文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在教学这篇文章之前,我虽然仔细地备过课,但总觉得知识点繁多,也没有把握能够讲好,似乎不管怎么备,心里也没底。到了课堂上,我抱着临场发挥的念头,期望着能在课堂上上出一点惊喜。

  第一课时我先让学生介绍和课文有关的文学常识,如戏剧的知识、作者情况和主人公屈原的相关信息(提前布置学生回去搜集),介绍完这些信息已经过去了半节课的时间。接下来,我给学生范读了课文,并尽量做到声情并茂,其实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我的脑海里反复在想下一步怎样做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课文读完后,我发现学生好象没有马上从课文的意境中回过神来,于是我停了片刻,没想到片刻之后学生竟然鼓起掌来,“老师,你读得太好了。”一个平时课堂上很活跃的男生喊道。这是我事先没有料到的,于是我抓住这一契机,说道“谢谢大家的夸奖,但是我读的'好在哪里呢?”“语调、语气处理的好。”“太有感情了。”经大家这么一说,我问道“那你从我的朗读中听出了什么感情?”学生举手人数众多,发言踊跃,有的说“一种强烈的愤怒”,有的说“对好的事物的追求”,并通过互相补充,归结为是对“光明的热烈追求和向往。”

  其实这就是这篇文章内容方面的重点,紧接着我们根据这两种感情将课文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并概括出了两部分的主要内容。

  结束这节课之前,照例有一个质疑问难的环节,我说“这节课同学们都表现得相当好,那么谁还有什么疑问吗?”这时一个平时并不爱发言的学生,起来问道“老师,文中对光明的渴望表现在哪里?”虽然象征这个知识点没有涉及,但从表面上来回答这个问题还是比较简单的,所以有的学生就回答说“因为文中反复在大声地呼唤风雷电,而风雷电代表的就是光明。”最后我总结说“这个同学提的问题很有价值,也是我们下节课要解决的重点。”就这样一节本来没有多大把握的课,顺理成章地完成了重点,并自然过渡到了下一节课的内容。

  其实在我们的课堂上有时不经意间的一个火花,就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当然前提必须是教师要充分地备好课,将教材的内容装到脑子里,只有这样才会在思维的火花闪现时及时抓住并有机地融会贯通。

【初二下册《雷电颂》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黄河颂》教案08-25

语文初二下册教案11-04

初二下册语文教案11-10

语文初二下册教案15篇11-04

语文初二下册教案(15篇)11-05

初中语文黄河颂教案08-26

黄河颂的语文学习教案08-26

初中语文《黄河颂》教案08-25

初二物理下册教案11-02

初二下册语文教案15篇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