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5-29 09:57:59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模板汇编九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华】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模板汇编九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看看、动动、玩玩中了解一星期的排列顺序,并能正确应用昨天、今天和明天。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教具、课件。

  2、幼儿操作材料:星期娃娃头饰。

  活动过程:

  1、认识一周日及排列的顺序。

  多媒体画面(一)

  (1)、认识一周日

  (1)星期妈妈教师导语:星期妈妈有几个宝宝,他们都叫什么名字?

  (幼儿讲述)

  (2)星期宝宝“星期宝宝们来了,我们一起来数数一共有几个星期宝宝?”

  小结:这七个星期宝宝就组成了一个星期,也叫一周。

  (2)、学习正确排列一周日

  a、教师导语:星期宝宝可调皮了,他们老是排错队。小朋友,你们谁会帮

  他们排队呢?谁排第一个? 幼儿讨论)

  多媒体画面(二)

  b、多媒体演示一周日的排列

  (1)传说故事教师导语:故事讲完了,你们知道哪一天应该排在第一天了吗?接下来怎

  “一周日的由来”么排呢?星期一排在第几天?(幼儿讲述)

  小结:一星期有七天,第一天是星期日,第二天是星期一,第三天是星期

  二......

  (2)星期宝宝们c、幼儿为星期宝宝们排队

  d、游戏“开火车”

  幼儿带上“星期”头饰。

  玩法:请星期日宝宝当火车头,然后去邀请其他的星期宝宝,最后按照一周日的顺序排好成一列“火车”。

  延伸:“你是星期几?”(星期六)

  “星期六后面是星期几?”(星期日)

  (小结:星期是循环的。)

  2、认识今天、昨天和明天。

  多媒体画面(三)

  (1)、教师导语:谁来告诉大家,今天是星期几?(幼儿讲述)

  按顺序排好的.星“再请小朋友想一想,昨天是星期几?明天是星期几?”

  期宝宝们(多媒体演示――相应的星期宝宝会向前走出来)

  (2)、小结:今天在中间,今天的前面一天是昨天,今天的后面一天是明天。

  (3)、游戏“找朋友”

  幼儿带上“星期”头饰。

  玩法:先选出代表“今天”的星期宝宝,请他来找出自己的两个好朋友―― 昨天和明天。

  (延伸:“今天”的内容可假设。如:假如今天是星期五.......假如今天是星期一..... )

  3、小结幼儿活动。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2

  目标:

  1、有益的学习经验

  2、区别里外,增加空间知识

  准备:

  1、1个菜盘,7个杯子

  2、纸盒一个,里面装一个玩具小狗

  3、地上画圆圈、梯形各一个

  活动与指导:

  1、出示纸盒,把盒盖打开,使幼儿能看到里面的`小狗,启发幼儿说出小狗在盒子里。把小狗拿出来,放在纸盒的旁边,启发幼儿说出小狗在盒子的外面。告诉幼儿纸盒里也叫纸盒内。幼儿跟着说:小狗在纸盒里(外)面。

  2、出示盘子和杯子,盘子里摆4个杯子,盘子外面摆3个杯子,让幼儿说出里外各有几个杯子。

  3、指地上的圆圈向幼儿解释,圆把地面分成三部分:圆内,圆外和圆上。请5、6、7个幼儿分别站在圆内、圆外和圆上,请幼儿说出圆内、圆外和圆上个有几人,注意说出里外。按口令,幼儿站到梯形内、梯形外和梯形上,请幼儿说出梯形内、梯形外和梯形上各有几人。

  关上房门,引导幼儿说出我们在房子里面玩,让三个幼儿站到外面,引导幼儿说出外面有3个小朋友。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绳子的不同长度,学习比较绳子长短的方法。

  2.学习借助格子图确定路线的长度。

  3.能通过仔细观察、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活动重点

  学习比较绳子长短的方法。

  活动难点

  学习借助格子图确定路线的长度。

  活动准备

  1.绳子两组(参见:P26附一附二)

  2.操作材料:第19页《比比谁的长》、第20页《远和近》的操作材料、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比较物体的长短

  1.教师出示第一组的两根错开摆放的绳子,引导幼儿观察。

  师:小猴有两根绳子,它准备用长绳子编一个大兜,可是它现在分不清哪根绳子长,哪根绳子短,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2.教师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集体验证是否正确,并引导幼儿发现:比较绳子的长短时,应将一头对齐比较。

  师:你来试一试。你是怎么比较的?

  师:比长短的时候要把两条绳放放平,然后一头对齐,看看另外一头哪根长?

  3.教师出示第二组的两根打结的绳子,引导幼儿比较。

  师:这里还有两根绳子,你能分清哪根长,哪根短吗?为什么?

  4.教师将打结的绳子松开进行比较,验证幼儿的判断。

  师;你有什么方法来比较两根绳子的长短?(幼儿想办法)

  师:那我们来把绳子松开看一看,放平、对齐,哪根长?

  5.引导幼儿发现:比较绳子长短时,还要关注绳子的弯曲程度。

  师:所以绳子是不是看着哪根长就是哪根长?我们还要看一看绳子有没有弯曲着,弯曲的越是多,就越是长。

  二、幼儿操作

  1.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比比谁的长。

  师:图上有谁?比一比,谁的尾巴最长、飘带最长、鼻子最长?请在相应的长短线旁贴上合适的标记。

  2.第四组、第五组、第六组:谁先吃到饼干。

  师:三只老鼠偷吃饼干,哪只老鼠走的路最近,哪只老鼠走的路最远?请小朋友在正确的标记上画圆圈。

  三、活动

  1.展示幼儿的操作材料,集体验证。

  2.教师表扬在活动中能够积极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幼儿。

  活动延伸:

  1.数学区可以不同粗细的`圆柱积木、不同长短的绳子,让幼儿自己把绳子绕在积木上,比较绕的圈数的多少,从而体验积木的粗细对绕绳子圈数的影响。

  2.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各种材料引导幼儿进行比较,如比较碗的大小、裤子的长短、椅子的高矮等。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自然物一个接着一个的方法测量出蔬菜的长度。

  2.尝试探索不同的测量方法,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测量的结果。

  活动准备

  1.课件-黄瓜 ,茄子

  2.长长的蔬菜实物若干,各种小型测量工具如小棒等若干,记录纸。

  活动过程

  一、长长的蔬菜

  1.观察图片:黄瓜,茄子

  教师:这是什么蔬菜?

  黄瓜和茄子看上去怎么样?

  (引导幼儿说出长长的蔬菜。)

  2.这些长长的蔬菜有多长呢?你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量一量)

  二、寻找测量蔬菜的方法

  1.教师:用什么量?怎样量?

  引导幼儿回忆测量图形边长的经验。

  2.请幼儿演示用一个接着一个的测量方法测量黄瓜。

  告诉幼儿量好后还要想办法记录下来,怎么记录呢?

  教师:有一根小棒就画一条短线,量出来有几根小棒就画几条短线。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

  让幼儿想一想除了可以画短线来表示,还可以画什么呢?

  (提示幼儿还可以用圆点、图形等。)

  三、测量蔬菜

  1.提出测量要求:

  每张桌子上有两种蔬菜和一种测量工具,先量一种,然后跟小伙伴交换。

  量好了拿出记录纸和笔用刚才说的'方法记录下来。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对记录有困难的进行引导。

  3.交流:

  你们用的是什么工具测量的,你们的蔬菜量出来有多长?

  4.引导幼儿从结果不同的小组中发现问题并讨论:

  为什么两个人用同样的工具量一样的蔬菜,可是量出来是不一样长的呢?

  引出测量方法的问题,师幼一起讨论。

  四、尝试用多种工具测量蔬菜

  1.教师:我们用了一种工具来测量蔬菜,现在请你们互相交换,

  试试用其他的工具去测量,然后也像刚才一样记录验证。

  2.幼儿操作。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5

  目标:

  感知物体的大小与数量的关系

  学习用数字、图形记录结果

  过程:

  一、 为小兔做饼干

  ――出示兔子玩具及饼干,小兔从点心店买来一盒好吃的饼干,它们是什么样的呢?(有大有小)

  ――小兔吃了还想吃,想请我们帮忙再做一些饼干。

  ――引导幼儿用模具在泥块上压印饼干,看看每块油泥能做几块饼干,并用写数字或画图形(圆点、短线等)的方法记录。

  ――在操作中,教师注意观察幼儿做饼干时采用的方法,并引导幼儿探索怎样压印才能多做一些饼干。

  ――从幼儿所做饼干数量的'不同,引导幼儿发现在同样大小的“面皮”上压印的饼干大小与数量的关系:饼干大,数量少;饼干小,数量多。

  二、 谁做的饼干多

  ――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做出的饼干数量,比一比谁做的饼干多,为什么。

  ――找出饼干做得最多的幼儿,请他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模具,怎么做的?为什么能做那么多。

  ――幼儿再次尝试做饼干,将前后2次的操作结果做一比较,发现在同样大小的面积上压印的饼干大小与数量的关系,初步获得如何有效合理地在有限的面皮上印制饼干的经验和方法。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哪块木板厚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哪块木板厚

  有益的学习经验:

  认识物体的厚薄,感知厚薄的相对性。

  准备:

  1.长宽相同,厚薄明显不同的木板3块。

  2.长宽相同,厚薄不同的积塑每个幼儿3块。

  活动与指导:

  1.同时出示两块较薄的木块,让幼儿各种角度观察木板尺寸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最后把两块木板并放在讲台上,请幼儿说出它们的不同。在他们说出一块木板“高些”,一块木板“矮些”后,告诉幼儿:小朋友的眼光不错,已经把它们的区别找出来了。不过,由于它们都太矮,所以我们不用高矮,而用厚薄来区分它们。分别在板子上作标记1和2让幼儿说出2号板子厚些,1号板子薄些。

  2.拿出另一块板子标记为3号,与2号板子比较,启发幼儿说出:3号木板厚些,2号木板薄些;把3块木板两两相比后,引导幼儿说出3号木板最厚,2号板子薄些,1号板子最薄。

  3.把木板按从薄到厚的规律排序。

  4.发积塑给幼儿,让幼儿区分它们的厚薄并按厚薄排序。

  5.按教师指令,举出相应的积塑。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6

  【情况分析】

  中班的幼儿已有了粗浅的几何概念,这一阶段的幼儿能正确地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但他们不是从这些形状的特征来认识,而是将其和自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体相对照。因此,我设计了《漫游魔术王国》的活动,让孩子在游戏探索中对图形产生兴趣,并通过观察、比较、想象、动手等,感知不同图形的不同特征。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让幼儿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能够区分三种几何图形。

  2、通过创设愉悦的游戏情节,运用多种感观来调动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3、激发幼儿探索的*望。

  【活动方法】

  以游戏法为主,结合操作法和讲解演示法。

  【活动重点、难点】

  圆形和方形的认识和区分。

  【活动准备】

  1、三种几何图形若干。

  2、几何图形拼组成的图画。

  3、魔术箱、魔法棒。

  4、小鸭、小狗、小蜜蜂的教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教师带幼儿做手指游戏,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魔术王国去,那里啊,会变出好多好多有趣的东西,好了,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看哪个小朋友表现得最好。”

  (教师做示范):“捏拢,放开;捏拢,放开;小手背起来。”

  (二)中间部分:用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认识三种几何图形。

  1、游戏:摸一摸“魔术箱”(编辑:)

  师:“小朋友们,魔术王国到了,魔术王国里有一只奇妙的箱子,你们看,就是这只魔术箱?(出示魔术箱)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藏的是什么秘密吗?好了,我们来看看这只魔术箱会给小朋友们变出什么有趣的东西。

  (1)教师念儿歌:“魔术箱子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摸出来看看是什么?”

  摸出一本长方形的书,问:“这是什么?(书)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为什么说书是正方形的?

  问: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是正方形的?(启发幼儿说出)

  (2)再念儿歌:“魔术箱子东西多,请某某小朋友来摸一摸。”

  当幼儿摸到后,要求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物品?游戏反复进行。

  (3)教师总结:魔术箱里的东西有的是圆形的、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正方形的。(边说边指相应的物品)

  (4)你怎么知道它是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

  (5)老师总结:圆形:圆溜溜,没有角,滚来滚去真能跑;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像座小山立得牢;

  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方方正正本领好。

  2、游戏:谁的本领大

  (1)教师用魔法棒“变”出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组成的图片,请幼儿找出其中的图形宝宝。

  师:“小朋友们,魔术王国里还有好多有趣的东西,你们看,这是魔法棒,(出示魔法棒)它也会变出好多的`东西。变!变!变!咦!魔法棒变出什么了?(边说边出示其中的一幅图画)原来是一幅漂亮的图画。现在,小朋友们来找一找,这幅图由哪些图形组成,比比哪个小朋友的本领大。

  (2)教师用魔法棒依次“变”出另外的几幅图画,请幼儿分别找出各种图形。

  3、游戏:小动物找家

  师:“魔法棒的本领可真大,它还会边出小动物呢!变!变!变!(“变”出三种小动物)小朋友们,你们看都是谁啊?”

  幼:……

  师:“咦!这三个小动物好像再哭,我们来问问他们怎么了。”

  “小狗、小鸭子、小蜜蜂,你们怎么啦?”

  (教师模拟小动物的声音)“我们找不到家,见不到妈妈了!”

  “小朋友们,我们来帮小动物找家吧!你们愿不愿意啊?”

  幼:……(编辑:)

  师:“你们看,这些都是小动物的房子,现在我们来帮小动物找找家。”(把三种几何图形的卡片发给幼儿)

  师:“小动物的‘房子’了吗?”让幼儿把正方形的卡片举起来。

  师:“小朋友们做得真好,都帮小鸭子找到家了。小狗说,它们的房子是三角形的,小朋友们看到三角形的‘房子’了吗?”让幼儿把三角形的卡片举起来。

  师:“小狗也找到家了,小蜜蜂说,它们的房子是圆形的,小朋友们看看圆形的‘房子’在哪里?”让幼儿把三角形的卡片举起来。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也帮小蜜蜂找到家了”。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都帮小动物们找到家了,小狗、小鸭子、小蜜蜂可高兴了,唱着歌快快乐乐地回家去了。”(把三种小动物分别“送到”相应的“房子”里)

  (三)结束部分:让幼儿巩固对三种几何图形的认识。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在魔术王国认识了好多的图形宝宝,小朋友们说说它们是谁啊?”(依次出示三种几何图形的卡片,让幼儿说出图形的名称)。

  师:“魔术王国里还有好多好多奇妙的东西,下次老师再带你们去,好不好?我们也唱着歌回家吧!”

  活动延伸:

  1、让幼儿把小动物的‘房子’分类放到区域角中。

  2、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找出其他的图形。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7

教案目标:

  1、通过活动,学习按某一特征有规律地间隔排列规律排列。

  2、在探索寻找活动中,选择不同的方法尝试有规律排序。

  3、培养幼儿有初步的推理能力,发展幼儿创造力。

活动准备:

  1、各种排列规律的卡片。

  2、各种颜色的木块、几何图形、贴绒图案若干。

  3、操作卡片每人一份。

活动预设:

一、自由探索。

1、以游戏:“寻宝”引入活动。

  让幼儿寻找藏在“草地”上的卡片,打开卡片看看上面有些什么?

2、讨论卡片上不同的变化,说说它们的排列规律。

二、发现规律。

1、观察卡片上物体的排列,让幼儿感知物体排列的次序规律。学习按颜色、几何图形、图案间隔排列的方法。

2、请幼儿补规律。找出卡片上物体的规律,想想接着应该排什么?

3、幼儿动手操作,把缺的补上去,将规律补完整,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补。

三、尝试自由排列。

1、介绍各组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第一组:按颜色排列。选择两种或三种颜色的木块进行间隔排列。

  第二组:按几何图形排列。选择两种或三种几何图形进行间隔排列。

  第三组:按图案排列。选择两种或三种图案进行间隔排列。

2、幼儿自选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地尝试进行有规律排列。

3、请幼儿介绍自己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课后反思:

  我对幼儿园上了公开课《找规律》,这是一个比较独立的学习内容,活动的设计我以游戏、操作贯穿于整一节课,这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

  第一个环节我以“听词做动作”的游戏导入,让幼儿听我说两组词(①小鸟啄虫、小鸟啄虫、拍手、拍手。②小鸟飞、跺脚、跺脚)做动作,然后让他们思考每一组动作继续做下去该怎样做,许多小朋友都做对了,我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xx小朋友说:“我照着前面做的就往后做了。”

  xx小朋友说:“小鸟啄两次,拍两次手是按顺序做的。”

  xx小朋友用响亮的声音说:“这些动作是固定重复的,所以后面的动作也是这样做。”多么好的回答!我请全体小朋友给予他们热烈的掌声!

  接下来我让小朋友听音乐来做上面的动作,小朋友们把自己当成了小鸟,开心极了。最后我引导小朋友用图把上面的动作表示出来,让他们知道这样有顺序的排列就是有规律的排列。

  第二个环节我分几个层次进行教学。

  首先让幼儿观察物体的排列找出排列的规律,然后继续排下去。接着让幼儿来玩“有规律排队”的游戏。最后让幼儿在教室里找一找有规律的'东西,这个环节小朋友们非常的活跃,都要抢着回答。

  xx小朋友说:“墙上的米老鼠排列是有规律的。”

  xx小朋友说:“钢琴的琴键排列是有规律的。”

  xx小朋友说:“墙上的KT板排列是有规律的。”

  xx小朋友说:“我身上衣服的花纹是有规律的。”

  xx小朋友说:“头顶上的脸谱和链子排列有规律。”……

  第三个环节我提供了许多材料让幼儿进行创造规律。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对“规律”的感知、体验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小朋友们都摆出了各种各样的规律,他们学得积极、投入,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思维活动,发展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大部分的孩子都比较认真、积极参与和守纪律,但是还有四个孩子不够理想,按要求进行活动的意识还不够强,不过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已进步了许多,要他们达到我的要求,这是我以后要面对的一个工作重点,因为我的目标是要让全班所有的孩子都表现得令我满意!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数游戏使孩子们初步感受和理解一些数概念。

  2、培养孩子们对数活动的兴趣,愿意和同伴一起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经验。

  活动准备:窗花(雪花片)每组一筐,六格窗户底版人手一份(16开纸教师用记号笔分六格),幼儿活动材料(数字卡片),教师用卡片一套

  活动过程:

  一、复习数型歌及相邻数

  1、请孩子们正确区分6和9,2和3等数字的开口朝向

  2、我的邻居在那里?

  教师随意抽出一张1--10之间的数字卡请孩子们找一找它的相邻数是谁和谁?(也可以请孩子来抽取数字卡)。如:3的相邻数是2和4

  二、游戏贴窗花

  1、猜一猜窗格上的数字(六格中的数字都要求孩子们猜一猜、想一想,不要直接告诉孩子,这样可以提高趣味性,使活动更加有趣)请孩子们将猜到的数字用数字卡片和相应多的窗花(雪花片)来表达。如:左边第一格的数字是我们的眼睛加鼻子

  (1),中间窗格里的数字是和我们右手手指头一样多

  (2),下面窗格里的数字像老爷爷的拐杖(数型歌中的7)。右边第一格的数字像小小鸭子

  (3),中间窗格里的数字是我们的双手加双脚

  (4),下面窗格里的数字和我们第一组的宝宝一样多

  (5)检查孩子们排的数字及窗花是否正确(可以请孩子们相互验证)

  2、找规律(单数和双数)

  (1)引导孩子们看看左边三格中的数字3、5、7和右边三格中的数字2、4、6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单数两个两个数总会多出一个孤单的,双数能够两个两个数不多也不少。(是今天活动中需要学习和提升的地方!)

  (2)出示数字卡1--10对照窗格中的数字找出还有哪些是单数,哪些是双数?

  延伸活动:

  可以让孩子们自己玩一玩猜数字贴数字的游戏小组结伴自己玩推荐理由:在"寒冷的冬天"主题中,我发现"贴窗花"的活动可以进行一次有趣的数活动游戏,因为我们中班的一些数概念一般在区角活动中陆续丰富下去了,但是发现孩子掌握的'程度及差异性很大,需要有集体性的数活动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巩固。实践证明这次的数活动孩子们兴趣非常大,有趣的操作活动中孩子们的经验得到了交流和分享,对数概念的理解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所以我推荐我们中班组的另外两个班级也去进行这个有趣的数活动。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了解“一双一对”的概念。

  2、学习进行正确的物品配对,会使用量词“双”“对”。。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60—40

  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一双的概念。

  1、问题情境导入,了解一双有两个。教师:到晚饭的时间了,熊妈妈

  把做好的饭菜端到餐桌上,熊宝宝也帮忙拿筷子。可是应该哪多少筷子呢?熊宝宝挠挠头,跑回去问爸爸,爸爸正在喝水没有说话,伸了三个手指,熊宝宝还是不能确定,又跑过来问妈妈,妈妈说6,熊宝宝更加迷惑了,爸爸说3,妈妈说6,到底应该是多少呢?谁说的对呢?你们能帮帮熊宝宝吗?(教师出示玩具熊宝宝)

  2、请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说一说。

  3、教师:熊爸爸和熊妈妈说的都对,却又都不完整,熊爸爸应该说,拿3双筷子;熊妈妈应该说,拿6根筷子,数字后面应加一个词。一双有两个。

  二、说一说,你知道还有什么东西是一双一对的。

  1、哦,原来是这样,一双有两个,6根筷子和3双筷子是一样多的,你们还知道什么东西是一双的吗?

  2、幼儿自由回答。如:一双鞋子、一双袜子、一双手套、一双手、一双球拍等。

  3、若幼儿说的范围比较局限,教师可以提醒幼儿想一想身上有什么是一双的,穿戴的.东西什么是一双的,体育用品中有什么东西是一双的。

  三、通过特殊例子,帮助幼儿理解一双一对的特点。

  1、教师:一双有两个,一双的两个东西是一模一样的吗?

  2、教师出示两双一模一样的鞋子活手套,同时取出两只右脚或手的鞋子或手套。它们是一双吗?为什么?(其实一双的物品是对称的,有的物品左右方向是相反的。)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优秀数学教案02-07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1-29

【推荐】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1-30

【精】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1-30

【荐】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1-21

【热】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1-21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热门】01-21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排队01-23

幼儿园中班《蜜蜂飞舞》数学教案01-24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荐】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