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06-04 11:34:14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范文集锦7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范文集锦7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120-125页 数的世界、图形王国、统计天地、应用广角

  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负数和小数的认识,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比较小数的大小,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

  ⒉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和笔算;会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

  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的含义,能正确进行土地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⒌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作用,能对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⒈小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⒉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

  课时安排:6课时

  第一课时 数的世界(1)

  教学内容: P120 1—5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负数和小数的认识,能正确使用负数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能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用小数描述一些简单的事物,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重点复习(板书课题)负数的认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通过复习,我们要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二、复习负数和小数

  1.提问:什么叫负数?什么叫小数的含义和小数的性质?请大家举例说明。

  2.完成P120第1题。

  学生反馈,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再说出一些用正、负数表示的数量。

  3.完成P120第2题

  请学生讲清楚思考的过程,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4.复习数位顺序表。

  指导学生完整的说说小数点左右两边的数位顺序、计数单位,以及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5.完成P120第3题

  小黑板出示,学生口答。

  三、复习小数的大小比较

  1.提问: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2.完成P120第4题

  学生反馈。说说为什么4.3和4.300是相等的。

  3.把下面的小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

  0.8 0.807 0.078 0.87 0.78 0.087

  4.学生板演。

  四、复习小数的改写和求小数近似值的方法

  1.提问:小数改写的方法是什么?再怎样求它的近似数?

  学生口答。

  2.练习小数改写的方法。

  引导学生比较“改写”与求近似数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3.完成P120第5题

  反馈。

  五、作业:

  完成练习册“数的.世界”

  第二课时 数的世界(2)

  教学内容: P121 6—9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笔算相应的小数加、减、乘、除法式题,会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能应用运算律和其他一些运算规律进行小数的简单计算,能应用学过的小数四则混合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情境合理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加、减法计算。

  (1)做p121第6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2)让学生说一说每组中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提问:为什么每组题里数字相同,得数不一样?这两组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数点对齐相加减)

  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板书:小数加、减法,把小数点对齐)

  二.复习小数乘法计算。

  ( 1)做p121第9题前三题。

  提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 2)提问:这两题先都看做什么数乘?都看做 48×67,为什么积里小数部分的位数不一样?

  小数乘法的关键是什么?(板书:小数乘法,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三.复习小数除法计算。

  (1)做p121第9题后三题。

  指名一人极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2)提问:这一组的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怎样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怎样算的?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商的小数点的位置是怎样确定的?(板书:小数除法,除数有几位小数,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几位;商的小数点和转化后的被除数小数点对齐)

  四.小结。

  小数加、减法把小数点对齐,按整数加、减法计算。小数乘法看做整数乘法算,因数里一共几位小数,积里就有几位小数。小数除法,除数是整数的,按照整数除法算,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小数点对齐;除数是小数的,移动小数点,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算。

  五、练习计算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每种验算方法的根据是什么。

  指出:要保证计算正确,每次计算后要进行验算。验算时可以根据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加法和乘法也可以根据交换律来验算。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复习的什么内容?小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哪些和整数相同,哪些不一样?小数各种计算的关键谁再说一说?

  七、作业

  练习册相关练习

  第三课时 小数的四则运算

  教学内容 P121 第10-14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前一节课,我们复习了小数四则运算,掌握了小数四则运算的法则和关键,已经能熟练地进行小数的计算。这节课,继续复习小数的四则运算。(板书课题)通过这节课的复习,除了要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外,还要能正确地求积和商的近似值,能运用运算定律、规律进行简便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二、练习四则运算

  1.口算。

  (1)p121第12题。

  指名学生口算,结合口算,选择3~4题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2)小黑板出示。

  0. 25× 4 12. 5 ×0. 8

  0. 2 ×0. 5 3. 74+ 6 26

  2.说出下面的得数比第一个乘数(或被除数)大还是小。

  2.6×9.3○2.6 1.02÷1.2○1.02

  3.做p121第10题。

  提问:怎样用“四会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指名4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两题。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求积或商的近似值的。

  指出:求积与商的近似值,只要看要保留的位数后一位,用“四舍五入法”求出来。

  4.做p121第11题。

  学生练习,做在练习本上。

  小黑板出示,学生口答计算结果,老师板书。统计都做对的人数。

  三、复习简便算法

  1.根据运算定律或规律,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母,在圆里里填上恰当的运算符号,并说一说各表示什么运算定律或规律。板书:

  a十b=b+a

  (a十b)十c=a十(b+c)

  a×b=b×a

  (a十b)×c=a×c+b×c

  a-b-c=a-(b+c)

  a÷b÷c=a÷(b×c)

  追问:这里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整数和小数)

  2.做补充题。

  指名4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做,各是依据什么来做的。

  指出:应用运算定律或规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在计算时,要根据数据和运算的特点,能简便运算的就用简便算法。

  (2)学生讨论:前面3题可以怎样简便计算?

  四、复习循环小数的概念

  1、2÷3的商用循环小数的简便形式表示是( ),保留两位小数是( ).

  2、2.3÷3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 ),循环节是( ),保留三位小数是( ).

  3、2.89,2.89,2.89中,最大的一个数是( ).

  五、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在小数乘法和除法里,怎样求积和商的近似值?应用哪些知识,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六、作业:

  练习册

  第四课时 图形王国

  教学内容:P122 第15—20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含义,能正确进行土地面积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三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

  先让学生说说各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再整理出来。两种方法:

  1、制表:

  3.做p122第16题

  请三位同学板书,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

  二、复习相关应用题。

  1.一个长方形菜地,长21.4米,宽13分米,这个菜园的面积和周长分别是多少?

  认真审题,找出其中的关键字,要注意些什么。

  (要将长与宽换算成统一的单位,面积计算方法“长乘宽”,周长的计算方法“长加宽的和乘2”。)

  2.做17题

  提醒学生按要求取近似值并与估算结果进行比较,以相互验证。

  3.做18题

  先让学生说说各是什么形状,再进行计算。

  三、复习平方千米与公顷

  1.提问:你能说一说不同计量单位的名数换算的方法吗?

  板书:

  乘进率(小数点右移)

  高级单位的数低级单位的数

  除以进率(小数点左移)

  说明:在乘进率或除以进率时,如果进率是10、100、1000的,只要按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或1000倍移动小数点

  2.感受平方千米和公顷的大小

  3.做15题

  学生反馈

  4.练习

  0.09平方千米=( )公顷

  120平方分米=( )平方米

  8.002公顷=( )平方米

  7吨50千克=( )吨

  40千米800米=( )千米

  5.006公顷=( )公顷( )平方米

  4.7吨=( )吨( )千克

  6.08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分米

  888小时=( )日

  2.2时=( )时( )分=( )分

  6.3世纪=( )年

  320秒=( )分=( )分( )秒

  2.5年=( )月= ( )年( )月

  8.5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 )公顷

  6米6厘米=( )米=( )分米=( )厘米

  20.08千克=( )吨=( )克=( )千克( )克

  5.做19题

  审题。完成后学生口答。

  6.做20题

  让学生观察发现规律。

  四、作业

  练习册相关练习

  第五课时 统计天地

  教学内容: P123 第21—22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作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复式统计表、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能对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重点复习简单的统计,包括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同时复习用计算器计算。通过复习,要能比较熟练地用计算器计算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和四则混合运算;进一步掌握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加深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复习计算器计算

  1.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计算后交流每题的得数。

  2.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混合运算。计算后学生说说每题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交流每题的结果。

  三、复习复式统计表,复式条形统计图

  1.这学期学过了什么统计表,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是怎样表示统计结果的?

  2.做第21题。

  统计表里统计的是什么数据?统计的结果如何?投票来选最受欢迎的学科,汇总填在自己的书上

  你能在本子上的横轴和纵轴上完成条形统计图,表示统计表里的数据吗?

  请大家在本子上完成条形统计图。

  向学生提问题目下面的两个问题,指名回答。

  提问:你认为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用直条表示数量的多少,可以直接看出数量的多少)

  从统计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从统计图中呢?

  3.做22题,投票自己喜欢的课间活动。

  汇总填在自己的本子上并完成统计图。注意提醒男生,女生。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通过复习你进一步明确了哪些

  问题?

  五、作业

  第六课时 应用广角

  教学内容: P124-125 第23—2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应用本册教科书所学习的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评价和反思本册教科书的整体学习情况,体验与同学交流和成功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交流活动体会

  谈话:同学们,你们前几天布置的作业完成了吗?在调查过程中一定增长了很多见识吧?谁来给大家谈你的活动体会?

  学生交流活动体会。

  反馈

  从不同途径获得的信息在小组中交流。

  交流收集到的天气预报的信息,填在书上的表中。

  学生观察统计表提出一些问题,并选择一些自行解决。

  结合具体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在地图上找7个城市的位置:在我国,通常越往北方,气温越低。

  实际测量

  (1)第25题

  分工,明确要求及测量方法。

  小组合作并及时记录测量结果。

  填写统计表并交流体会。

  (2)第27题

  之前填好统计表。

  审题。

  计算结果,观察,推算,得出规律。

  实际应用,理解影长与实际高度的规律。

  四、完成相应实际应用题第28题

  读题。

  学生探索交流

  交流后独立完成

  如果不分等级出售,总收入为“2400×1.8”即4320元;如果分等级出售,至少可收入“1200×2.4+1200×1.6”,即4800元。所以,分等级出售比较合适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2.会利用这些关系对加法进行验算和求未知数 .

  3.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求未知数 的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填空

  ( )+20=50 300+( )=360

  50+( )=86 ( )+200=700

  二、学习新课

  教师谈话:从一年级起,我们就学习了加法,今天我们来研究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板书课题)

  1.教学例1(演示课件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出示第一幅图

  提问:①谁能说一说图的意思?

  ②根据图意怎样列式?

  ③说一说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2)教师板书:

  (3)出示第二幅图

  提问:①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②根据图意怎样列式?

  (4)教师板书:

  60-25=35(本)

  引导学生与第(1)题比较:

  提问:①这幅图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要求的数在第一题里是什么数?已知的两个数在第一题里分别是什么数?

  ③怎样求第一个数?

  教师板书

  第一个加数=和-第二个加数

  (5)出示第三幅图:

  提问:①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②怎样列式?

  (6)教师板书:

  60-35=25(本)

  引导学生与第(1)题比较:

  提问:①这幅图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要求的数在第一题里是什么数?已知的两个数在第一题里分别是什么数?

  ③怎样求第二个数?

  教师板书:第二个加数=和-第一个加数

  (7)归纳

  提问:第(2)题求的是第一个加数,第(3)题求的是第二个加数,它们的关系式都用减法求出,这两个关系式能不能合并成一个关系式呢?

  教师板书: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8)根据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验算加法算式.

  验算:375+89=454

  454-89=365 (差不等于其中的一个加数,说明加法的得数是错误的.)

  正确答案:

  练习:根据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验算加法算式.

  6274+52016=58290 24138+8289=32327

  2.教学例2

  教师:过去我们学过填括号的题,如:( )+15=40,想一想,用上面的关系,怎样算出括号里的数?(根据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40-15=25,所以括号里填25)

  教师指出:括号里的未知数可以用字母 表示,变成例2.(板书:例2 求 +15=40中的未知数 )

  介绍x是拉丁字母,读作〔eks〕,用汉字注音读爱克斯,一般用来表示未知数.

  提问:(1)在等式 +15=40中, 表示什么数?

  (2)怎样求出 是多少?

  (3)根据什么用减法计算?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两点之间的连线,线段最短。(教材35页—36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能力目标:在创设的课堂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两点之间的连线,线段最短。

  教学媒体

  视频、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出示图片《看图讲故事》。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狗为什么会跑到小主人的.前面吗?

  学生讨论、汇报。

  二、学习新知

  1.数学活动

  在纸上任意点两点,用线联接它们,量一下它们的长短,比较一下谁最短?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后回答。

  2.想一想

  出示图片《看图回答问题》

  (1)小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

  (2)你估计小明到学校走哪条路?为什么?

  指明几个学生回答图中的问题,并说明他们的理由。

  3.量一量

  学生独立完成36页的“量一量,从A到B的三条线中,哪条线最短”。

  学生汇报结果。

  4.看一看

  观看视频《公理(线段最短)》。

  师生共同出结论:两点之间的连线,线段最短。

  教师提出距离的概念: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5.做一做

  问题1.河道长度

  如图《河道长度》,把原来弯曲的河道改直,A、B两地间的河道长度有什么变化?

  问题2.九曲桥

  如图《九曲桥》,公园里设计了曲折迂回的桥,这样做对游人观赏湖面风光有什么影响?与修一座笔直的桥相比,这样做是否增加了游人在桥上行走的路程?说出其中的道理。

  6.教师鼓励学生试着举出类似的例子。师生共同讨论。

  三、

  两点之间的连线,线段最短。

  四、巩固练习

  教材36页“练一练”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利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究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正确掌握已学过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小数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除得的结果有余数,补“0”继续除。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情境主题图

  开学了,班级购置了打扫卫生用具,买6把笤帚共花了18.6元,买4个簸箕共花了24元。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独立计算:18.6÷6 24÷4

  计算后说一说整数除法与小数除法的异同。

  二、对比中探索,交流中生成

  师:复习题中的两道问题同学们解决得非常好,如果老师把它们稍作改动,你还会不会计算呢?

  教师把情境题中的18.6改成18.9,把24改成26.

  1、初步尝试,发现问题。

  请你尝试计算这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2、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师:有余数还能不能继续除下去?该怎么继续除?试算18.9÷6

  3、讨论交流,异中求同。

  (1)在小组内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

  (2)展示汇报。(可能出现第4页中几种不同的方法)

  (3)对比这几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发现,无论是转化成整数,拆分整数与小数分别除,还是竖式的方法,都有一个 共同的地方,就是小数的末尾可以添“0”继续除,在具体的情境中可以解释为,18元里有6 个3元,9?里有6个1角,剩余的.3角可以换算成30分,30分里有6个5分,合在一起就 是3.15元。

  4、应用方法,归纳总结。

  竖式计算26÷4

  (1)引导学生发现,整数除以整数有余数时,可以在被除数个位后点小数点,添“0”继续除,商的小数点一定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尝试总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买16个玩具恐龙花了12元,平均每个玩具恐龙多少元?

  2、错题诊所。

  209÷5=418 10÷25 =4 1.26÷18=0.7

  3、先估算下面各题的商哪些大于1,哪些小于1,再竖式计算。

  32÷8 12÷25 2.45÷3

  4、一只蜜蜂的飞行速度是蝴蝶的2倍,如果蜜蜂每小时飞行11千米,蝴蝶每小时能飞行多少千米?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和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知识技能目标:

  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休的相对位置。

  课时安排:

  4-5课时。

  第1课时前后

  教学内容:

  前后

  教学目标:

  1、助“森林运动会”这一有趣情境,让学生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在学习情境中获得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愉快教学

  一、导入

  森林王国召开森林运动会,许多运动员纷纷报名参加,让我们一起来瞧一瞧。出示挂图。

  二、森林运动会教学

  1、请小朋友们仔细看图。

  2、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请提问题。

  3、说一说:

  鹿在最前面,谁在它的后面?松鼠跑第几?小白兔跑第几?

  4、你还想知道什么?

  5、跑步比赛的时候,动物赛车比赛开始了。看看他们比赛进行得怎么样?

  6、出示:(小黑板)

  在图中,1号车是第_名,5号车在_号车的后面,在_号车的前面。

  自动独立完成,报名汇报。

  7、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三、巩固练习,练一练

  1、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让学生自己观察,说给大家听;交换位置再观察前后变化。

  2、看图,明题意。

  独立完成,评析。

  3、观察图。

  自己说说:下一站是__。我去动物园,还有_站。

  四、数学故事

  1、看两幅图,用前、后编一个故事。

  2、指名学生说。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乘法分配律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然而乘法分配律又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的运算,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本节课不仅使学生学会什么是乘法分配律,更要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机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到知识。

  学情分析

  学生具有了很好的自主探究、团结合作、与人交流的习惯,学生在学习了探究(一)和探索(二)后,掌握了一些算式的规律 ,有了一些探索规律的方法和经验,有了一定的基础,本节课注重引导,指点,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知识与技能:

  1、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

  2、经历共同探索的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这些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他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

  2、增加学生之间的了解、同时体会到小伙伴合作的重要。

  3、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和求知欲,着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的分配律。

  教学难点:乘法的分配律的推理及运用。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数与算的过程,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性以及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乘法计算的简捷性,初步有符号感。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使学生理解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

  教学难点:

  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加法和乘法间的转化。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

  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喜欢刘谦的魔术表演吗?魔术表演不仅非常神奇,在魔术表演的过程中还隐藏着很多数学知识呢,我们今天就来一起研究隐藏在魔术表演中的数学问题。

  2、学生观察信息窗,搜集有关信息。

  师:从舞台上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3、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师:看魔术师的表演,你能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交流根据信息提出的数学问题。

  二、师生合作探究。

  1、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如:6+6+6+6=24,4+4+4=12,5+5+5+5+5+5=30

  2、初步感知加法算式的繁琐:魔术师变出了这么多宝葫芦,在列式计算时你有什么感觉?

  初步思考:魔术师如果变得串数更多呢?比如8串呢?

  3、明确探究问题。

  学生说出算式,教师板书,在板书时,老师故意写成9个5相加。

  学生发现老师的错误后帮助找出写错的原因。

  师:那我们能不能想一种新写法,既能让人看懂是8个5相加,写起来又不易出错比较简便呢?

  4、小组合作交流,创造数学符号。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

  学生讲述自己创造方法的想法,然后大家来比较每种写法的优点。

  5、引入乘法。

  85=40或58=40

  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意义和读法。

  引导学生观察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

  学生交流。

  师生小结: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是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另一个因数是相同加数的个数。

  师生一起用手势表示从加号到乘号的过程。

  进一步让学生明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三、练习拓展,巩固新知。

  练习1:根据魔术师的表演把写出的加法算式改写出乘法算式。

  练习2:寻找生活中的乘法。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五、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教学反思: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已经学完,也为学生作了相应的检测,总体来说还可以,但也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比如,有许多同学对乘法的意义理解还不透彻,如7个6相加,有些同学列式为6+7.而求8+8+8+8+8+8+8+8的和是多少,有些同学列式为88。另外,学生对生活中的题目解决不够好,(1)一星期有7天,3个星期有( )天。(2)我们每天在学校的时间大约是6小时,一周(过双休)在校学习时间大约是( )小时。这两个题目可以说是拔高的题目,仍有大部分的同学做对了,但也有老师讲解完还是不明白的同学,还需多进行生活实践类题目的指导。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的数学教案03-24

小学数学教案11-04

小学数学教案08-29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07-24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09-28

【热门】小学数学教案12-30

小学数学教案【热门】12-30

【荐】小学数学教案12-30

小学数学教案【推荐】12-30

【热】小学数学教案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