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6-05 19:06:50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数学教案汇编六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数学教案汇编六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背景分析:

  1、活动价值:

  从一个特殊的视角来看,直观的物质世界的万物,都是由一定的“数”按一定的“形”和“序”构成的。每个孩子从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和物质的直观的实体世界发生了接触,同时也就意味着开始了与隐藏在实体的物质世界背后的数学世界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儿童凭借着“数”和“形”的中介,实现着对于周围世界的基本结构与秩序的认识与把握。因此,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是向儿童进行数学教育的十分重要的途径,利用日常生活中充满数、量、形知识的内容进行数学教育可以使儿童在既轻松又自然的情况下获得简单的数学知识,引发对数学的兴趣。因此我们选择了孩子最熟悉的逛超市活动,逛超市买东西本身就是一项社会活动,可培养孩子与人交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所买食品包装袋上的数字,可进一步巩固对数字字形的认识;在填写调查表的时候,孩子要动用自己的已有经验去猜测所观察到的数字的实际含义,如果猜不出来也学会了另一种学习的方法——询问;所有的前期调查准备工作很好地利用了家长资源,利用家长实现幼儿园教育的延伸;在活动设计中体现了各领域的整合,幼儿在谈论调查表的时候用语言描述了他是如何填写调查表的及是如何获得新经验的,幼儿在设计包装袋时又融入了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操作能力;

  2、幼儿相关经验:

  本班孩子正出于中班下学期,他们能够认识数字1——10,通过制作数字标记、数物拼板游戏知道它们的外型特征,知道数字与物体的等量关系,这就为本次活动中认读包装袋上的数字并猜测数字的可能含义打下基础。他们会正确点数10以内的物体,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这为借助挂历等辅助物帮助孩子理解抽象的概念做好铺垫。他们还初步了解数字能表示物体的数量及在生活中的用途,但仅限于数字表示数量,今天活动中所涉及的数字表示天数、表示日期、表示重量、表示电话号码对于他们来说正是最近发展区。他们还会用印章做数卡,这又为孩子设计包装袋提供了操作基础。

  活动目标:

  1、观察超市食品袋上的'数字,继续了解数字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2、能大胆表达自己对生活中数字的相关经验。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前期调查准备:发给每个孩子一张调查表,请家长带着幼儿操作、填写。

  2、物质准备:调查表、孩子买的食品盒(袋),挂历、印章、白色信封

  活动过程:

  一、共同交流调查表及包装盒上的数字。

  1、幼儿介绍自己收集的物品和调查表,介绍上面的数字及其作用。

  “你到超市去买什么了?你发现上面有什么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幼:“我发现了数字83184355,这是厂家的电话号码。”师:“你怎么知道的?”

  幼:“我猜的,因为它像我们家的电话号码”)

  (幼:“我找到数字20040208”

  师:“这表示什么意思?”

  幼:“我妈妈告诉我这是日期。”

  师:“你知道是哪年哪月哪日吗?”

  幼:“恩……”答不上来,

  师:“有哪位小朋友知道?”

  幼:“是20xx年2月8日”,教师出示一份20xx年的挂历,

  师:“哪位小朋友来找找这个日子在哪里?”一幼儿上来找,

  师:“从哪里看出这是20xx年?2月在第几张?8号在哪里?”)

  (幼:“我找到一个10天,这是保质期的意思。”

  师:“你买的是什么?”

  幼:“酸奶”。

  师:“酸奶的保质期10天有多长呢?”

  幼:“一个星期吧?”

  师:“一个星期有几天呢?”没有声音。

  幼:“是不是5天?”我又拿出挂历,请孩子们观察,

  师:“一个星期中黑色表示我们上幼儿园的时间,红色表示休息日,黑色加红色,我们数数一共多少天?”

  幼:“7天。”

  师:“那么,我们从这挂历上数10天看是多长时间?”

  幼:“是一个星期还带3天”。)

  2、幼儿自由结伴,相互交流。

  (幼:我这上面有32,表示3块饼干和2块夹心奶油,这是我自己猜出来的。)

  3、集体讨论:你还有哪些看不懂的数字?

  (幼:“我看不懂150是什么意思?”我拿过他的调查表一看,原来是150克。

  师:“是表示你买的东西有150克。”

  幼:“150克有多重呢?”别的孩子也来了兴趣,我请那位提问的孩子把他买的饼干给全体孩子轮流掂量了一次,孩子们一副很满足的样子。)

  (幼:“我这上面有很多数字,915231110012,是什么意思呀?”幼:“是条形码吧。”

  师:“条形码,条形码什么意思呢?就是每件商品都要有自己的代号,用数字来表示,就像我们小朋友的名字一样。)”

  二、操作游戏:设计包装袋。“在信封上贴上一个标记,表示是什么商品,再用印章印出数字,印好了以后告诉大家是什么意思。”幼儿操作。

  三、教师小结,激发幼儿继续关注生活中数字的兴趣。

  活动反思:

  1、数学教学整合化。课程是统整的,提供儿童领域均衡发展的机会,在数学活动中融入社会调查、语言描述、表达自己观点及动手操作能力。

  2、学习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为儿童准备一个可以活跃探索以及与成人、同伴、教材互相作用的环境。在本活动中,没有教师事先备好的教材,有的是孩子与家长的前期探索经历、有的是教师提供一个向同伴讲述自己的发现、向教师提出疑问并在教师帮助下解决疑问的机会。

  3、教师在语言和材料上提供支持,促进并加深加广儿童的学习。教师事前对食品包装袋上的数字进行了研究,发现了时间和日期是涉及较多的问题,想到用挂历来帮助孩子理解抽象的数概念,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那么多孩子看一份挂历,看不清楚,应保证每个孩子都有一份台历,可便于每个孩子都能动手操作。

  4、学习活动与材料是具体的、真实的,并与儿童的生活有关。数学教学首要的任务即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具有自然性、实用性与意义性的特点,不仅可增进儿童概念理解,而且还可以缩减儿童对数学的心理距离,不致对数学产生惧怕。

  5、教师协助儿童尝试着自己做推论,并以具体操作物、图画、表格或语言来讨论并证明他们的推理。比如说在谈到“10天是多长时间时,教师先鼓励孩子进行猜测,然后提供操作物——挂历,讨论并证明他们的推理,孩子们很有兴趣。但在孩子对重量的讨论中,我在活动中的处理模糊了一些,让孩子们掂量一下150克重的商品,我不知道是否应该提供一杆秤,让他们在操作中加深对重量的理解。我想如果孩子们很感兴趣的话,可以把秤放在活动角,让孩子继续探索。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现在的孩子在家里有很多爸爸妈妈课余的知识指导,简单的数字1和2幼儿基本认识,但是幼儿很难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很多幼儿似懂非懂,我选择了学习“1”和“2”这个活动。对于刚入园三个月的幼儿,我从他们感兴趣的水果入手,在这个教学活动中,为了引起幼儿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创设了“摸一摸”的游戏、分组自选活动,从而有利于培养他们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会手口一致点数2以内的实物并说出总数。

  2、认读数字“1”“2”,初步理解数字的意义。

  3、能根据实物范例、圆点卡片、数字卡片等取出相同数量的物体。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1)数字“1”“2”卡片。(2)糖果罐(罐子上贴一个或两个糖果标记)、小篮子(篮子上贴一个或两个圆点标记)、瓶子(瓶身贴一个或两个圆点标记,瓶盖上贴着1或2的数字标记),珠子和自制的糖果若干。

  2、材料配套:教育挂图《领域活动*科学*认识*“1”和“2”》.

  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中的苹果和梨的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

  引导语:老师带来了水果,看看都有什么水果?

  2、出示水果图片,学习“1”、“2”。

  学习“1”。

  拿出一个苹果卡片贴在黑板上,提问:“黑板上有几个苹果?”(引导幼儿共同说出:1个苹果。)

  学习“2”。

  (1)拿出一个梨卡片贴在苹果下方,提示:“黑板上有几个梨?”(引导幼儿共同说出:1个梨。)

  (2)比较苹果和梨的数量,引导幼儿说出:“一样多”。

  (3)再拿出一个梨贴在第一个梨的旁边,引导幼儿直观感知1个梨添上1个梨是2个梨。

  (4)引导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现在有几个梨?让我们一起数一数。

  3、认读数字“1”和“2”,初步了解数字的意义。

  认读数字“1”。

  (1)出示数字卡片1,引导幼儿认读,说说1像什么。

  (2)将数字贴在苹果旁边,让幼儿知道1个苹果可以用数字1表示。

  认读数字“2”,引导幼儿认读,说说“2”像什么。

  将数字2贴在梨旁边,让幼儿知道2个梨可以用数字2表示。

  4、游戏:摸一摸,这是多少?事先把积木放在盒子里,教师出示“1、2”数字卡片,让幼儿不用眼睛看,从里面摸出相应数量的东西。

  5、分组自选活动。

  第一组:装糖果。投放贴有糖果标志的罐子,让幼儿根据罐子上的`糖果数量,装入相应数量的糖果。

  第二组:装珠子。投放贴有圆点标记的小篮子,让幼儿根据圆点数量取出相应数量的珠子放入篮子中。

  第三组:盖瓶盖。投放画有一个或两个圆点,大小相同的瓶子两个,让幼儿根据瓶子上的圆点,匹配贴有相应数字的瓶盖。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1、将“装饼干”的材料投放到数学区,让幼儿操作练习。

  2、将“装糖果”“装珠子”“盖瓶盖”等活动材料投放到数学区,让幼儿继续操作。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把物体平均分成二分,知道整体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体。

  2.乐意探索多种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的喜悦。

  3.初步了解等分的概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活动准备:课件、各种图形(心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本袋(每袋8个本)。

  教学过程:

  1.利用故事引入、随故事内容出示课件。

  提问:故事中大黑和小黑为什么会让狐狸大婶帮忙分面包?

  (他们要平分面包)结果怎么样?(面包让狐狸大婶骗着吃了,哥俩只剩下一点点面包)

  他们是不是两只笨狗熊?假如请你帮忙,你怎样分呢?

  2.教师操作,二等分圆形,引出概念二等分。任意对边折。

  怎样验证圆形二等分?折好后完全重叠。说明两份一样大。

  (课件讲解,实物展示。)

  引出概念:把一个图形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就叫图形的二等分。

  小结:详细说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分出来的一份和原来的相比哪个大?哪个小?幼儿讲述,然后老师演证。

  出示两个一样大的半圆形和一个完整的圆形,重叠比较得出结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叫二等分,分后的每一份都比原来的小。

  3.教师操作,四等分圆形,引出概念四等分。

  两只小熊如果把看到的干面包分成四份,每人吃一份在留一份,怎么分呢?教师用圆形纸操作,说明两次对齐折叠的操作方法。

  (课件讲解,实物展示。)

  小结:观察分开的和整体的关系。

  平均分成一样大的四份叫四等分,分后的每一份都比原来的小。

  4.出示正方形,引导幼儿思考并操作把正方形进行二等分、四等分。

  圆形的.面包我们会二等分、四等分了,如果大黑和小黑看到的是方形的饼干,你能帮他们二等分、四等分么?给发图形幼儿操作探索,教师观察指导。提问“你是怎么分的?”幼儿操作后,课件展示各种分法。

  小结:平均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叫二等分,平均分成一样大的四份叫四等分,分后的每一份都比原来的小。

  5.指导幼儿分组用折叠的方法进行三角形、心形二等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四等分,并观察讲述。

  圆形和正方形可以二等分四等分,那么如果我们用长方形、菱形、心形、三角形能不能二等分四等分?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好多材料,小朋友自己动手分分看,要怎样才能把它们进行二等分和四等分,有几种分法?然后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你是怎样分的?

  (两组二等分,两组四等分)

  谈话后小结:生活中很多东西可以直接等分,如布、面包、苹果等,有很多东西可以按数量如糖块、书本、衣服、椅子等,很多东西按重量分白糖、米、面、肉,还有很多东西按容积分如水、油、牛奶等。

  6.启发指导幼儿用刚刚学习的二等分四等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分本。

  生活中很多用品是不能切开、截断分的,椅子截断就不能用了,毛巾剪开就坏了,那这样的物品我们怎么等分呢?可以按物品的数量、物品的重量来进行等分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袋本,(出示准备好的本)想一想按数量怎么等分呢?启发:你手中的本分给两个小朋友,怎么分?每人几个本?你手中的本分给四哥小朋友,怎么分?每人多少个本?

  7.抛出问题,结束活动。

  如果老师再多给你一个本,请你把都分给三个小朋友,怎么分呢?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下节课我们学习三等分。现在跟园长老师们说“再见”。

  活动延伸:如果老师给你一杯水,请你把它分成相同的两份或四份,怎样分?如果给你一大碗的面,要把它分成相同的两份或四份,怎样分?

  教学反思:折纸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这节课我通过让幼儿把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折成相等两份,四份,再把折好的纸剪一剪,比一比,再拼一拼,让幼儿在折、剪、比、拼这些操作活动中,理解二等分,四等分的概念,真正做到了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不经意地学到了知识,锻炼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梳理和提升幼儿口算和心算的经验。

  2、通过与朋友交换电话号码,激发幼儿对同伴、老师的留恋之情。

  活动准备:每人一本通讯录、笔、纸

  活动过程:

  一、破译电话号码

  1、我们在幼儿园已经一起生活了三年了,再过不久,你们即将离开这里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你们现在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舍不得)

  2、恩,大家都很舍不得这么多的好朋友,那你能不能想个好办法,可以经常和好朋友联系呢?(写信,打电话,发短信,上网聊天)

  3、大家都想了很多好办法,老师也想到了用电话联系。但是今天老师留电话号码的方法和平时有点不一样,是一组密码,需要你们破译出来,大家看好啦!

  4、用加减法的形式出示幼儿园的电话号码:我们一起破译这个电话号码吧(口算,复习运算法则:加法算式中“+”号前后的两个数字交换位置得数相同,不需要重复计算,这样能加快速度;破译时要看清楚加减符号,算式题中出现加0或者减0的情况,其得数就等于原来这个数;算式题中减号前后的数字相同,得数为0)

  5、小朋友们真聪明,这么快就完成任务了。那么老师还有一个号码也想让你们破译一下,大家试一试哦!在心里默默的破译,不要发出声音。(出示另一组加减法的号码,得数也是幼儿园的电话号码,心算)

  6、小结:原来这也是幼儿园的电话号码啊,两个相同的号码,但是加减运算题目却是不同的,这告诉我们,一个答案可以由许多不同的`加减运算获得。

  二、自编电话密码

  1、幼儿园的电话号码已经告诉你们了,现在你们是不是也急着想把自己的号码告诉你的好朋友呢?

  2、请大家将自己家的电话号码编成密码,记住,千万不能直接把号码写出来哦,也要出点题目来考考你们的好朋友哦!(示范:将电话号码编成密码)

  3、在小朋友不能独立完成的时候,家长可以适当帮助一下,教师巡回指导。

  4、你们的密码都编好了吗?现在,就请你找一个好朋友,让他破译你的电话号码吧,看看你的好朋友能不能完成这个任务。

  三、交换电话号码

  1、看来大家都很聪明,这么快就将好朋友的电话号码都破译了,现在就请你们互相交换电话号码吧,毕业以后记得要经常联系哦

  2、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本通讯录(什么叫通讯录:就是将朋友的电话号码啊,地址啊都记在这本本子上,方便以后联系),等一会交换电话号码的时候你可以先写上好朋友的名字,然后记上电话号码,也可以让好朋友自己写,签名留念哦。

  3、幼儿自由交换电话号码,活动结束。(请幼儿晚上回家打打电话验证一下号码是否正确,有错误的话明天来了幼儿园再修改)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大班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南》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本学期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2—4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他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活动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5的分解组成,掌握的5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

  3、发展观察力、分析力,记录能力,对数学感兴趣。

  活动准备

  花片、小动物的'PPT、五只小兔的图片、两幢房子的图片、山羊哥哥和梅花鹿姐姐的房子、青草、白菜萝卜等PPT

  活动过程

  一、复习2、3、4的分解组合

  (一)“小朋友们、上午好。今天我们来上一节有趣的数学课,在这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之前认识的数字宝宝。”

  (二)“(出示数字)这是数字几?2可以怎么分?为什么?3、4可以怎么分?(利用花片进行分式)”

  二、认识5,给小兔分家,提高幼儿兴趣

  (一)“今天我们班级来了一个新朋友,它的名字“5”,我们赶快去认识认识它吧!”

  (二)“‘5’你好啊,又来了5个熊宝宝、5个牛宝宝、5个蜜蜂宝宝,在写小动物在森林里高兴地生活着。”

  (三)“冬天来了,森林里来了新朋友,我们一起看看是谁(出示5只兔子PPT)原来是5只小兔。但是现在小兔们遇到了一点困难,森林里只剩下2栋房子,不知道怎么分,有几种分法?请小朋友说一说”

  (四)幼儿观察兔子,将5只兔子分在两栋房子里,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分的结果,教师将每一次的结果记录下来

  (五)“刚刚小朋友们都帮小兔分好了家,我们一起看看分的对不对,一座房子住1只小兔,一座房子住4只小兔、、、、、”

  小结:“分对了吗?从刚刚给小兔分房子可以看出,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 ”

  三、学习5的分成和组合

  (一)“新搬了家,小兔们准备了5把青草给邻居山羊哥哥和梅花鹿姐姐,请小朋友帮它分一分。”

  (二)“张老师这有两张图片,一张是山羊哥哥的家,一张是梅花鹿姐姐的家,你们就把青草放在他们家门口,小朋友们去试试吧”

  (三)幼儿操作

  1、“你是怎么分的?(完整说出山羊哥哥几个,梅花鹿姐姐几个)”

  2、“和她分的一样的小朋友把手举起来,你们真棒。”

  3、“谁是跟他们不一样的?你是怎么分的?”

  4、“老师将小朋友分的整理了一下,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四、5以内的组成并运用

  (一)“冬天来了,小兔们准备去‘小猴商店’买粮食过冬,我们一起看看商店里都有什么?(出示PPT)它们的价钱一样吗?”师:“那现在问题来了,小兔们只有5元钱,他们要怎么买价钱合起来是5元?”

  (二)讲解示范:“拿两个3元的胡萝卜行不行?为什么?应该拿几元的?为什么?”

  (三)“现在小兔请你用5元钱帮他去‘小猴商店’买粮食,每种粮食上都有一个数字表示价钱,记住你买的粮食合起来正好是5元,进去商店前把钱放在商店的钱箱里”

  (四)幼儿自由购买,老师观察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五)幼儿交流讨论:你买了几种蔬菜?两种蔬菜的价钱合起来正好是5元吗?师:你买对了吗?为什么?请说出你的理由。

  五、活动结束

  师“你们都帮小兔们买了粮食,他们为了表示感谢,特意请我们去它家做客,那现在我们小朋友每人用5元钱买个小礼物庆祝他们搬家吧!”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通过创设情景,设置问题,有效地调动了幼儿的探索欲望。活动以复习3和4的组成导入活动。在情景的创设中,幼儿兴趣浓厚,一个个当起了母鸡妈妈的小帮手,通过帮助鸡妈妈摆放鸡蛋及小鸡,引导幼儿分出不同的分合式,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述清楚,并能够进行操作。

  幼儿期正处于数学学习的启蒙时期,幼儿学习的特点是离不开具体丰富的生活经验,因而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与组织离不开生活实际。本次活动,我选取的操作材料来源于生活中常见的雪花片,幼儿在分“雪花片”时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幼儿学习变得轻松而有趣。我觉得动手操作,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的动手操作中幼儿不仅掌握了5的组成,在验证幼儿操作结果时,也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还通过游戏,巩固了5的组成,让幼儿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中体会数学活动的乐趣。

  当然,在本次活动,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

  1、 在操作环节中,因操作前要求提得不够清楚,导致有些孩子无从下手,操作完后没有及时收拾整理。

  2、 游戏环节中,教师可适当介入引导,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3、 在验证环节中,应引导孩子对照比较,集体验证,总结按一定的规律分会更好。

  总之,在每一次的教研活动中,都会学到很多,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希望向专业的老师多学习,在以后的教研活动做得更好。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熟练进行10以内数的合成与分解。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扑克牌,数字卡,纸面教具。

  纸面教具:打印1-9的数字卡若干套,并裁剪;打印《扑克王》作业人手一份。

  材料准备:从A到10的扑克牌若干套。

  活动过程:

  教师拿出一张扑克牌,引导幼儿想办法从下面一排扑克牌中,找出数字加起来正好等于这个数字的牌。

  ——我出示了一张扑克牌8,谁能给我2张总数等于8的扑克牌?

  ——我出示了一张扑克牌7,谁能给我3张总数等于7的扑克牌?

  ——我出示了一张扑克牌10,谁能有不同的方法给我扑克牌?每种方法都要让总数等于10。

  教师组织幼儿玩“扑克王”的游戏,将幼儿分成几组,每组10位幼儿、1套扑克牌,强化幼儿对10以内数的.组合与分解的理解和运用。

  规则:

  1.取走扑克牌中J、Q、K、王牌,将1--10的扑克牌(A代表1)的数字面朝上放在桌子上,第1轮用猜拳的方式决定谁是扑克王;

  2.接着由扑克王抽取一张扑克牌并向其他幼儿提出要求,如“谁能给我2张扑克牌加起来等于x",其他幼儿中,谁能最快将符合要求的牌给扑克王找出来,谁就是新一轮的扑克王。

  教师分给幼儿每人分一张数字卡,组织幼儿玩数字组合游戏。

  随机分,幼儿被分到哪张数字卡就代表他是哪个数字。

  第1轮:从幼儿中随机选出一个数字,请组合起来等于这个数字的2位小朋友手牵手站在一起。

  第2轮:从幼儿中随机选出一个数字,请组合起来等于这个数字的3位小朋友手牵手站在一起。

  第3轮:从幼儿中随机选出一个数字,请组合起来等于这个数字的4位小朋友手牵手站在一起。

  引导幼儿操作《我的数学——扑克王》连线游戏。

  ——让上下两张扑克的数字加起来等于10,你来连一连。

  温馨提示:

  在前面一个活动中幼儿用到的是具体的实物,到了这个活动就要过渡成较为抽象的扑克牌,主要是为了锻炼幼儿的抽象思考能力,进一步提高他们合成与分解的能力。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将扑克牌投放到益智活动区中让幼儿继续玩游戏“扑克王”。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2-04

大班数学教案06-27

大班快乐数学教案04-02

大班对称数学教案04-02

大班数学教案《日历》03-04

最新大班数学教案02-16

大班数学教案:买菜02-18

大班数学教案《测量》02-17

大班数学教案【荐】01-04

大班数学教案【精】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