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06-09 08:33:06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语文教案范文集合7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必备】语文教案范文集合7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让学生明白儿童小说构思的特点,培养鉴赏儿童小说的能力。

  具体目标

  1、明白本小说的人物性格特点和主题

  2、体味轻讽和夸张在小说中的作用。

  3、咀嚼本小说的语言。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导引

  1、这篇小说贴近学生生活,线索清楚,阅读上不会有大障碍。让学生阅读全文,顺手划出字词。

  2、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3、理解儿童文学(小说)的特点,分组畅谈对奥依达的印象和理解。

  二、活动流程

  1、速读全文。

  2、划出字词。注音解释。

  正音

  1、瘸腿()唬()舷窗()狡黠()撅()煞有介事()

  2、多音多义字

  着陆()一着棋()着火()沿着()

  哽咽()咽喉()咽气()

  露出马脚()露馅儿()

  一圈()猪圈()

  挑衅()挑三拣四()

  解释

  声嘶力竭——

  大名鼎鼎——

  连绵起伏——

  煞有介事——

  3、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一

  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提示:小说以奥伊达的成长为线索,叙写故事,展开情节。

  讨论归纳:

  全文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开端,写小时候奥伊达不用父母取的名字,坚持为自己取名“奥伊达”。

  第二部分,发展,(从“奥伊达上小学的时候”到“自己是坐在爸爸的膝盖上看完电影的”。)写上小学时,奥伊达不要特权,坚持要父母为自己买电影票。

  第三部分,高潮,(从“以后好长一段时间”到“男孩奥伊达的冒险经过”。)写奥伊达混上去瑞典的飞机,去北极探险,成功,可在父母、同学的眼中,成了未来的探险家。

  第四部分,结局,(从“后来,奥伊达上了中学”到结尾。)写奥伊达在父母的启发教育下,懂得了做人首先应成为一个有爱心的公民,并获得了真正的选择上的自由。

  讨论交流二:分组畅谈对奥依达的印象和理解。

  提示:儿童小说的特点。儿童小说除了一般小说的特点之外,还有其自己的特点,即反映儿童成长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点和性格,儿童小说要欢欣明快,生动形象,幽默有趣。本小说就符合这样的特点。本文用轻喜剧的笔法,塑造了奥伊达这个儿童形象。

  4、归纳总结:

  奥伊达,小说的主要人物。他是一个具有独立、自主、创新意识和执着追求精神,但同时又不乏天真、顽皮、好奇、聪慧的天性的儿童形象。作者用轻喜剧的手法,生动刻画了奥伊达的儿童心理和性格特征。

  一、有独立、自主、创新意识和执着追求精神的具体表现:很小的时候,就坚持自己取名;上小学时,最大的理想是不要特权,即坚决放弃小孩可以不买票的特权;之后,又想只身去北极探险,成为未来的一名探险家。

  二、天真、顽皮、好奇、聪慧的表现:坚持为自己取名,可为什么想出这个稀奇古怪的名字,他并不知道,为了放弃“特权”,他无论如何要父母买电影票,可就是这样一个似乎成熟的孩子竟然“是坐在爸爸的膝盖上看完电影的”;他想尽办法去北极探险,这种冒险行为竟然发生在一个“搞不清楚,到底先有地图还是先有探险家”、去北极探险“主要是觉得冰天雪地的北极总归要比澳大利亚好玩”的孩子身上。特别是为了给自己买一双新鞋,竟然想出了要母亲为自己平日干的零活付劳务费的方法。这一系列细节让读者感觉奥伊达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意识是那么可爱,同时又是那么真实、自然、有趣。

  这几件小事在常人看来是很平常的,甚至是可的,但却符合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所特有的心理特征,对一个成长中的儿童来说也是难能可贵的独特的。独立、自主、创新的意识和执着以及天真、顽皮、好奇、聪慧,奥伊达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这些心理特征和性格,既是独特的,又反映了儿童们普遍的心理和性格,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三、活动延伸

  1、课外阅读一篇儿童小说,体味儿童文学(小说)的特点。

  2、抄写字词

  3、思考:(1)什么是幽默?本小说在刻画奥伊达和其父母时用了那些幽默的方式?(2)奥依达父母的教育方法,你有怎样的个性看法?你对当今许多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又有何看法?

  第二课时

  一、活动流程

  1、讨论上课思考题

  (1):什么是幽默?

  幽默是智慧的表现。

  它是用一种轻松、有趣、乃至荒诞的形式表达人物喜怒哀乐的情感以及社会生活的方式。幽默的特点:表现的东西看似离奇古怪、哭笑不得,实则兴味盎然、妙趣横生,让人回味久远。

  这种表达,通常是通过悖谬的方式,即表现出人们目的与行为,手段、过程与结果的矛盾,事物现象与本质的矛盾等等,让人发出会心的笑,并在笑中体味其中的寓意哲理。

  幽默往往和童心连在一起的。天真活泼的孩子,他们往往更具有天然的幽默感,童真的乐趣。而好的儿童小说,也往往是要表现孩子们的这个特点的。

  儿童小说里如何表达幽默呢?常见的方法是:

  一是童年情态和童言稚语的描摹。如上一课,我们把握奥伊达形象时已经知道了一些。(还可以再分析探险情节中的一些儿童心态和行为加以证明。)

  二是“一惊一乍”的事件或突发事件的表现。

  如本文取名字的情节。

  读104页到106页第三行有关文字。

  思考:本小说在刻画奥伊达和其父母时是怎样运用幽默方式的?

  讨论

  归纳

  奥伊达的爸爸、妈妈,这是一对既平常又特别爱儿子的父母。对刚出生的儿子,他们同其它父母一样,对他寄予了无限的希望。可他们的方式却与别人不同。在爸爸的世界里,儿子是小“拜伦”,未来的.大诗人;而在妈妈的心目中,儿子是“小杰克逊”,明天的超级名星。为给奥伊达取一个表明自己希望的名字,两个人争得面红耳赤,最终达成协议,各喊各的,互不干涉。爱和美好的愿望,让爸爸妈妈有了超乎常理的行为,可结果呢,奥伊达的伙伴无所适从,不能理解,奥伊达本人也很苦恼,最后不得不声嘶力竭地给自己取了个莫名其妙的名字。奇怪的是,这个结果爸爸妈妈竟然接受了它,而且大加赞扬它。这又不得不让奥伊达纳闷。

  取名字的情节,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了父母美好的愿望与离奇言行之间的矛盾冲突,让人发出会心的笑意,同时也让人回味这些妙趣横生的情节中的深意:望子成龙成凤,愿望固然是好的,但必须合乎常理,顺乎自然,切不可以家长的主观愿望强加孩子。

  文章中描写这些愿望与言行悖谬的情节,或者说惹人发笑的情节比比皆是。如当奥伊达提出要为自己买电影票时,妈妈哄他,爸爸唬他,因为在他们眼中,小奥伊达是个孩子,可当觉得拗不过奥伊达时,只好又暂时屈从于他,为他买回了电影票。这种不听/从便/顺从的做法是当今太多父母在教育子女时所采取的方法。当奥伊达成了探险“名人”之后,爸爸妈妈又都认为,应该改变原来的想法,决定齐心协力把儿子培养成真正的探险家。他们就是这样,寄希望于儿子,深爱着儿子,但他们的爱都是从成年人的角度所给予的爱,是脱离孩子需要的爱,是一种宠爱,甚至错爱,因而往往表现得离奇夸张,让人发笑。当然,这种爱是几乎天下所有父母爱子的那种方式。

  小说的可贵之处在于,作者不仅善意的表达了奥伊达父母在目的与行为方式方法上的矛盾,更重要的是表现了他们的觉悟。当奥伊达的父母从儿子给他们那份账单上发现了他们爱的错位时,于是能够借助回账单这种巧妙的方式给予奥伊达一种真正的爱,一种成功的教育。这是我们今天多数做父母的所不能做到的。

  所以说,这篇小说的成功在于,不但塑造了奥伊达这一典型的儿童形象,同时还塑造了一对重感情而又理智的父母形象,启发人们应如何做好父母。

  讨论问题

  对奥依达父母的教育方法,你有怎样的个性看法?你对当今许多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又有何看法?(如果这题来不及讨论,或可以写篇250字左右的小作,或开一个演讲辩论会也可。)

  分组讨论

  总结归纳评讲。

  三、活动延伸

  1、继续进行课上的问题(2)

  2、继续阅读中文儿童文学中的名篇佳作。

  3、自己创作一篇童话、寓言或者儿童小说。500字左右。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反思:

  1.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懂。

  3.感受童话的语言美、美、意境美。

  4.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这句话有所感悟;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难点:

  能读懂鸟儿心情的变化,通过相关句子,读懂它的内心世界。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引入。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二、自主读文,初步感知。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懂。

  2.个体质疑→组内探讨→集体释疑。

  3.抽读、评议、正音。

  4.感知内容:学生畅谈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____________。

  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__________,于是就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对话朗读,培养语感。

  师引:这童话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

  (鸟儿、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他们还会说话呢!

  1.找出角色对话。用“”画出小鸟说的话,用“____”画出、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说的话。

  2.模仿朗读(学生自主尝试)选读喜欢的角色对话。

  3.出示对话,通过个别读、对读、组内演读、师生互读互议等方法来感悟角色,体验心情。

  大树与小鸟

  “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好的。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小鸟与树根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

  “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小鸟与门

  “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树嘛,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运到那边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

  小鸟与小姑娘

  “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4.想一想,说一说:

  伐木人来砍大树的时候,树对伐木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延伸拓展,自主发展。

  1.师:大树还在吗?鸟儿又怎么认为的?

  2.有感情地回读大树与小鸟的对话,再次体验大树与小鸟的情意。

  3.出示:“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出示:跳跃的灯火、抒情音乐。学生自读思考:

  鸟儿盯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鸟儿唱完歌儿,对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静悟,对着灯火说己的心里话。

  第二课时

  一、演一演

  1.小组分角色表演故事,进行,评出最佳演员。

  2.鸟儿明年还会来吗?续编故事。

  二、写一写

  1.你想对鸟儿说些什么呢?请想一想,再写下来。

  2.大家交流,。

  板书设计:

  去年的.树

  树与鸟儿相约

  鸟儿寻找树

  信守诺言珍惜友情

  教学反思:

  《去年的树》是一感人至深的童话故事,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鸟儿和树之间的真挚情谊。在这课文的教学设计中,我确立了两个重要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小鸟和大树之间深厚的友谊,初步体会到诚信的可贵。

  在教学中,把学生带入文本,带入作者的心灵,为了更好地体会每一个角色的情感,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首先让学生走进课文中的种种角色,体会每一个角色的感情.让学生重点抓住课文中小鸟的三次问话的语气,让学生们体会鸟儿和大树分别时的难分难舍,小鸟寻找时的焦急与艰辛,越来越明朗。这样,渐渐地,孩子们走近了这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把握了读的感情基调。再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语言,学生从读中能有所感悟,懂得友情的珍贵。

语文教案 篇3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一年级学生的认字、识字能力不强,而本课识字量较大,对于学生来说有些困难。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依据儿童心理特点,本课教学设计采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抓住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做到识用结合。同时依据教材图文并茂,内容活泼形象的特点,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以富有情境的图画,多种形式的朗读为载体,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语言,启迪孩子的灵性!在教学中体现三个结合:把阅读和巩固识字相结合,阅读和培养语感相结合,阅读与促进学生的发展相结合。

  课前准备

  1.(1)制作有文中景物和生字的课件。(教师)

  (2)制作水珠、蝌蚪、青蛙等头饰。(教师)

  2.生字、生词卡片,收集并认识各种常用标点符号。(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激趣,引入新课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学:(教师边讲故事,边在黑板上画简笔画)孩子们快看,我们的黑板变成了一个美丽的荷花池,荷花池里都有什么啊?(荷叶、荷花、小蝌蚪、水泡泡、一串小水珠)呀!下雨了!这时,从池塘里跳出一只青蛙。它要给我们写诗了!

  2.设疑导入:青蛙到底写了一首什么样的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青蛙写诗》。

  3.教师板书,学生跟着书写,齐读课题。

  4.学习“写、诗”这两个字。通过定位联想法识记生字并组词。同时强调:“诗”是整体认读音节,并且是翘舌音,引导学生反复认读。

  5.认识新偏旁“冖”。

  设计意图:导入环节,犹如一台戏的序幕。利用简笔画画出本课的插图,激发学生的兴趣,讲故事般引出课题,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之中入情、移情、陶情,并认识了生字“写、诗”,分散了识字的量,降低了识字的难度。

  二、初读课文,定位识字

  1.导学:借助拼音自己试着读读儿歌,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把本文要求认读的生字圈画出来。

  2.学生按要求自由拼读儿歌,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圈画生字,并把生字多读几遍。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感知生字的读音及课文的内容。学生重点注意听清自己圈画的生字词的读音。

  4.多种形式读文。先同桌互读纠错,再组内赛读,最后指名读文,其他学生从字音是否正确和语句是否通顺两个方面评价。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环节本着这一原则,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然后与同桌、小组成员合作学习,最后班内汇报学习成果,使学生体会到自学和合作学习的乐趣。

  三、深入读文,随文识字

  1.学习第1小节,认识“点、要”两个生字。

  (1)指名朗读第1小节,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做出评价。

  (2)指导朗读,注意感叹句的读法,要读出青蛙的喜悦之情。

  (3)识记生字“点”,认识新偏旁“灬”。“灬”有时表示尾巴,如在“燕”字中就表示尾巴;有时表示“火”,如在“热”“蒸”等字中就表示“火”。

  (4)识记“要”字,引导学生认读,并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5)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写”“诗”“点”“要”,引导学生多种形式灵活巩固认读。(小老师领读并组词,开火车认读并组词,班内竞赛抢读,猜一猜读。)

  2.学习第2~4小节,认识“过、给、当、串、们、以”。

  (1)导学:青蛙写诗了,它是怎样写的呢?都有谁来帮忙了?我们来看第2~4小节。

  (2)学生自由读文,圈画出谁来帮忙了。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并贴图。

  (4)出示第2小节,指名朗读。

  (5)导学:在这一节中藏着三个生字宝宝,你能找到吗?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预设:

  过:用加一加的办法记,辶+寸=过。组词:过去过来过年

  给:用加一加的办法记,纟+合=给。组词:送给给你

  当:也可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当。当是一个多音字。

  (6)导学:水珠也来帮忙了,多少水珠来帮忙呀?

  预设:一串水珠。

  ①学习“串”,可以用象形记忆法,两块肉用一根竹签穿起来,就是“串”。

  ②课件演示“串”的古今字变化。学生认真观察记忆字形,理解字义。

  ③运用:有什么东西是成串的?(一串项链、一串辣椒、一串香蕉、一串灯笼、一串葡萄、一串冰糖葫芦、一串羊肉。)

  (7)谜语:门外有人——们。学习“们”字,强调读音是轻声。

  (8)用数笔画的方法学习“以”字。

  (9)导学:这么多小伙伴来帮忙,它们是怎么帮忙的?

  ①学生汇报,教师课件演示: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形状,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发现。(学生说说谁像谁,潜移默化地学习比喻句。)

  ②导学:这些都叫标点符号。让我们用“……像……”的句式说说这些标点符号。

  预设:小蝌蚪像逗号;水泡泡像句号;一串水珠像省略号。

  ③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标点符号?(?;!)(课件播放:标点符号歌)

  3.学习第5小节,教学“成”字。

  (1)导读:有这么多好朋友帮助小青蛙,它终于把诗写成了。出示生字“成”,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记住“成”字。

  (2)指名读第5小节。其他同学要思考:听了青蛙写的诗,你们发现了什么?

  预设:只有一个字“呱”。

  (3)指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青蛙的诗”。

  4.创设游戏情境“小蝌蚪找家”,巩固识字效果。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小蝌蚪,学生认读生字,读正确了小蝌蚪就可以回家了。

  生字回文,与阅读再次结合。

  导学:这些生字放回课文里你们会读吗?

  设计意图:本文生字较多,随文识字的形式降低了学生认字的难度。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了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丰富了学生识字记字的经验。游戏巩固识字,寓教于乐,提高了识字教学的实效。

  四、指导写字

  1.指导书写“们”字。

  (1)引导学生观察“们”的间架结构和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汇报交流,强调“们”字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

  (3)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学写生字“下”。

  (1)引导学生观察“下”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汇报交流,书写。

  (3)学生练习书写。(提醒书写姿势。“三个一”。)

  3.引导欣赏:你认为哪个字写得好,就对它笑一笑,并向同桌夸夸你写的字。

  4.师生共议,展示优秀作业,发“笑脸”奖。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写字指导至关重要。本环节在写字指导的过程中并没有平均使用力量,而是有所侧重。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中,“们”是难点,它是一个合体字,所以在指导时重点指导“们”字,从而帮助学生逐步发现合体字的书写规律。“下”字笔画较少,而且对于独体字的书写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不作为重点指导,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同时在指导书写中培养学生自主观察、评议及正确书写的能力。充分尊重学生的观察体验,并让学生在扎实的书写练习、交流评议中给予“笑脸”鼓励,使学生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五、课堂小结,自主作业

  1.再读思考:通过阅读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当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不懂的地方时,如果是简单的可以当堂解决,其他的内容引入下一课时教学。)

  2.自己给自己留作业:

  预设: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设计意图:在本节课即将结束之时,让学生回顾读懂的内容,并对没有读懂的内容进行梳理,培养学生总结的能力和问题意识,同时也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改变以往的老师留作业的方式,让学生自己给自己留作业,不仅激发了学生作业的兴趣,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巩固生字

  1.(课件演示:青蛙图)引导学生和青蛙交流,打个招呼。

  2.引导学生结合图画,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语。

  (1)课件出示字词:写诗、雨点儿、我要、过来、一串水珠、可以、给你、当心、我们、成了。

  (2)自读、小组内读、全班汇报读。

  3.去掉拼音,利用卡片开火车读生字词。

  4.生字回文,整体感知。

  5.导入:还记得你上节课结束时的疑问吗?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解决这些“?”吧!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孩子对生字记得快,忘得也快,学习的主动性还不强,需要老师有目的地帮助强化复习字词,夯实语文基础知识。通过回读课文,不仅巩固生字词,还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此环节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注重与上节课知识间的联系,从巩固学习内容入手,抓住学生心中的疑问,实现自然过渡,导入新课。

  二、创设情境,感悟课文

  1.学习第1小节——感受雨天的美。

  (1)(课件出示插图的动画)创设情境:快听:嘀嗒,嘀嗒……什么声音?(下雨了)是啊!文中哪句话也写到下雨了?(指生读句子: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你感受到了什么?(雨下得很小。)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2)启发想象:

  ①雨点儿一滴一滴落到了水里,落到了荷叶上,落到了……快把你看到的告诉大家。

  预设:生1:雨点儿落到绿绿的荷叶上滚来滚去的。

  生2:雨点儿落到水里,小河的水呀一圈一圈的可美啦!

  生3:水里的小蝌蚪们都来啦,它们都把小脑袋露出来了。

  ②如果你是青蛙,想想雨点儿落到了你的身上,你会是什么感觉?

  预设:我会感觉凉凉的,痒痒的,很好玩!

  ③如果你是青蛙,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会怎么样啊?

  预设:高兴极了;觉得景色太美了!

  (3)导读:快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一句: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

  (4)引读:所以青蛙高兴地说——齐读本小节最后一句:我要写诗啦!

  2.学习第2~4小节。分角色朗读对话,感悟童趣。

  (1)过渡:听到青蛙要写诗啦,瞧瞧谁来帮忙啦?

  (2)随着学生回答板书: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3)导学:你是从哪几小节知道的?(2、3、4)自由读这三个小节,思考:它们都帮了什么忙?

  (4)随着学生回答板书:小蝌蚪()——逗号;水泡泡()——句号;一串水珠()——省略号。

  (5)导学:为什么它们能当逗号、句号、省略号呢?

  ①出示小蝌蚪图片,你们发现什么了?(小蝌蚪真像逗号。)

  ②师请孩子吹泡泡,你们发现什么了?(水泡泡圆圆的.,很像句号;我觉得它不但圆,还透明,很漂亮!)

  ③指导学生朗读:多有趣啊!快出声地读一读第2、3小节。(学生练读后指名读。)

  ④引导学生认识省略号。出示图片理解词语“一串水珠”。为什么不说一个水珠呢?

  预设:省略号是六个点,一个水珠不像,我觉得一串水珠排起来很有趣!水珠们很团结!

  ⑤引读:快把你的想法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6)引读:是啊!多有趣的对话呀!多好的朋友啊!快试着小组内分角色有感情地读一读。

  (7)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8)小结:大自然中的事物和我们的生活联系多紧密呀!我们和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好朋友。

  (9)依据板书,引领孩子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的背下来。

  3.拓展延伸,训练语言。

  (1)导学:多有趣的诗歌呀!快根据课文内容,想想大自然中的事物还有什么可以当逗号、省略号和句号?

  (2)通过班级讨论得出:圆圆的( ),当个小句号;一串( ),当省略号;( )带个小尾巴可以当个小逗号。

  4.学习第5小节,美读诗文,启迪灵性。

  (1)导学:有这么多好朋友帮助青蛙,它终于把诗写成了(课件出示第5小节),快大声地读一读,看看自己能发现什么?(诗的内容只有一个“呱”字。)

  (2)导学:青蛙写的诗多有意思,只有一个字——呱。这个字是拟声词。再读,读出不同的语气。

  (3)导学:“呱呱,呱呱”是青蛙的语言,你能不能做个小翻译,给大家解释一下青蛙的诗写的是什么内容?

  (4)学生自由猜测青蛙“呱呱”的内容。

  5.引读全文:雨天的景色多美呀!青蛙的朋友们多团结呀!所以青蛙才能写出这么美的诗,让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经验出发,利用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理解为什么小蝌蚪能当逗号,水泡泡能当句号,一串水珠能当省略号。把识字与理解诗文结合起来,同时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加上适度的拓展与想象,不仅发展了学生的语感,还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启迪了孩子的灵性。这样长期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指导观察,自主书写

  1.指导书写“雨”字。

  2.导学:观察这个生字,书写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预设:中间的四个点的方向要一致。

  3.引导观察“雨”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根据学生汇报,教师范写指导。

  4.引领孩子按“一写二看三对照”的方法主动去写好字。

  5.用投影把写得好的展示给大家看。

  6.观察“个”字,自己尝试写一个。

  7.班内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评价。(重在发现优点,鼓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让学生体会发现的快乐,同时也使写字教学不仅仅停留在指导的层面上,更多的是学生的积极参与。有重点地指导书写和课件演示观察仿写相结合,使生字教学扎实有效且富有趣味,不乏味。

  四、背诵课文,总结全文

  1.学生参看板书练习背诵课文。

  2.齐声背诵课文。

  3.师生谈收获小结。

  设计意图:在课堂的结尾让学生背诵课文谈谈收获,不仅能帮助低年级学生丰富语言积累,还能提高学生的总结和概括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快乐。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融为一体、赏心悦目”等词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重点:

  体会描写聋哑青年外貌和他看望、画鱼的句子。

  第一课时

  一、预习探究:导入新课,提出自读要求

  1、鱼会在哪里游呢?今天我们学一篇课文,题目是“鱼游到了纸上(板书)鱼怎么会游到了纸上呢?

  2、请大家带着疑问去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a、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b、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c、“鱼游到了纸上”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是什么意思?

  学生充分自读后小组内交流

  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花港 清澈 一丝不苟 厂徽 聋哑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全班评议,并指导读好长句子。

  3、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看鱼画鱼)

  4、说说对“鱼游到了纸上”的初步理解。

  二、合作交流:

  同桌讨论体会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三、品读感悟:研读课文,体会人物品质

  1、默读课文,思考:你觉得聋哑青年是一位怎样的.青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用笔画出这些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简要写在旁边。

  2、同桌交流,读读画好的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说给同桌听。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并把自己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重点引导学生从下面句子中上体会。(用投影片逐一出示句子)

  a、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老是”“呆呆地”“静静地”都说明了这个青年和其他看鱼的人不一样,入神着迷,到了忘掉自我的程度。

  b、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这句话充分表现了青年的忘我。在围观的人赞叹议论时,他没有任何反应,除因他是聋哑人外,更重要的是他专心致志地作画,眼中所见,心里所想,笔下所画全都是鱼,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条鱼,才把鱼画活了。

  c、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青年看鱼、画鱼持之以恒,勤奋执著,才将鱼画得那么生动形象。

  d、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鱼“知游到了我的心里”,是青年长期观察后,对金鱼特点非常熟悉,在头脑中形成了准确生动的形象,才会下笔如有神。“鱼游到了纸上”是女孩惊奇的赞叹,表明青年画技高超,画得鱼活灵活现,形神兼备,像活的鱼在纸上游动一样。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a、读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青年?

  b、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c、指名评读。

  四、巩固延伸:

  聋哑青年那勤奋专注的形象,一定会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中。那么作者是怎样观察和描写,才使这个人物如此生动的呢?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自己的发现。(作者不仅仔细观察,认真看、仔细听,并且与青年进行笔谈;而且在描写时注意通过外表、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青年人的执著与专注)

  小结:作者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不但观察细致,抓住人物特点,而且描写细致入微,才写出这样生动感人的好文章。

  课堂作业:

  1、(出示插图)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那么人们是怎样赞叹和议论的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插图,展开想象把它写下来。

  2、指名读作文,进行交流。

  3、课外作业:留心观察自己的同学,抓住特点,多看、多听、多问,写在自己的日记本上。

  教学反思:

  学生在认真学习了课文后,了解到了聋哑青年持之以恒的观察金鱼,在心里对金鱼有了大体的印象后才开始画鱼。青年人画鱼时的聚精会神和一丝不苟深深的打动了学生,同学们都学习到了聋哑青年的可贵的精神。

语文教案 篇5

  设计理念

  以“纸条”为突破口,提炼主线,突出重点,引导学生集中地进行研究性阅读。

  课时目标

  1、朗读好“我”与车主的对话。

  2、深读课文,培养学生研究、交流的能力。

  3、懂得“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好。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重要信息(包括隐信息),研读两个专题。

  教学过程

  一、纸条——很关键

  1、同学们,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比金钱更重要》。课文中的“我”和车主彼此都不认识,也没见过面,“我”把车主的反光镜碰坏了,但是车主却没有让“我”赔偿,反而打电话来向“我”表示感谢。这个过程中,有一样东西,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注意,这样东西看得见、摸得着,是什么东西?(一张纸条)

  2、假设你就是课文中的“我”,请你用上自己的姓名、自己家的电话号码,给车主留个条,会写吗?就写在老师发给你的纸条上。

  交流几张学生写的纸条。(将好的一张“纸条”贴在黑板上,板书:很关键)

  3、关于这张纸条的内容,书上是怎么说的?

  (“纸条上,我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希望车主跟我联系。”)

  二、纸条——担责任

  1、 提出第一个研读专题:

  研读专题Ⅰ

  这张纸条上只写明了“我”的姓名、电话,希望车主跟“我”联系。但这次交通小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到底有哪些原因?为什么不把这些原因也写进纸条呢?

  2、要研究这个问题,咱们得先读第几段?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3自然段。(找到一处原因算不了什么。你找到一处可以在旁边写上①,找到两处写上②,找到三处呢?写上③。

  3、交流,注意:一个同学交流时其余同学要仔细地听,这也是一种学习,听完之后,你可以补充,也可以反对,每个同学都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参考:这一次交通小事故的原因很多——

  (1)天气——“天很黑,又有雾,尽管有路灯,还是看不清。”

  (2)车主——“红色小汽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刚好是反光镜伸出的长度,不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反光镜就不会被碰坏。

  (3)“我”——

  ① 旅途疲劳,精神难以集中——“深夜”

  ② 归心似箭,心情十分焦急——“从外地回来”

  ③ 车速过快,违反交通规则——“从快车道进入慢车道”、“往回走了五六十米”

  三个方面的原因谁能连贯地说一说?

  (这才叫做交流!说一点谈不上交流,说好几点,而且说得连贯,那才是真正的交流)

  “我”为什么不把这些原因写进纸条呢?

  参考:相比之下,“我”的原因是最主要的。在事实面前,在四周不见一人的'情况下,“我”没有逃避责任,也没有推卸责任,而是主动地承担了责任,既然“我”主动承担了事故的责任,就没有必要再埋怨天气,指责车主,更没有必要再解释,再为自己辩护,所以纸条上没有写事故的原因。(这张纸条正是“我”主动承担责任的最好见证!板书:担责任)

  三、纸条——出奇效

  1、咱们再来读第二段(4—10自然段),自由读,想站起来读的同学自己站起来!

  2、提出第二个研读专题:

  研读专题 Ⅱ

  车主拿到这张纸条,看到的只是“我”的姓名、电话,希望车主跟“我”联系。可他并不在现场,根本就不知道这次交通小事故的来龙去脉,为什么还要感谢“我”呢?

  3、讨论,交流。

  参考:车主感谢“我”的原因——

  (1)车主从纸条上看到了“我”的诚实,纸条的内容就已经表明“我”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而且愿意赔偿,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就是诚实的表现。

  (2)车主从纸条上感受到了“我”对车主的信任,留纸条就是信任对方的表现。“我”相信车主会理解自己的诚实和过错,会真心接受自己的道歉和赔偿,不会对“我”敲诈勒索。

  (3)“我”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主动给车主留了条,使车主很感动。“无人知晓”更能看出“我”的诚实。

  (4)与其说是给车主留下了纸条,还不如说是给车主留下了诚实和信任。

  (5)金钱不是万能的,“我”的诚实和信任,对车主来说是无法用金钱来代替的,它远远超出了金钱的价值。(请学生板书: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这张纸条的作用真不小,板书:出奇效)

  4、指导朗读对话(语气谦和、诚心诚意、相互都很客气,有礼貌,跟打电话一样有生活气息)。

  5、同学们,“人和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东西”,这里的“人和人之间”是说谁和谁之间?(不光是“我”和车主之间,还可以是同学之间、同事之间、师生之间、国家和国家之间等等,当然,这里的“人”指的是好人)

  四、纸条——见真情

  1、同学们,就是这一张纸条,毫无痕迹地透露出我的诚实;就是这一张纸条,沟通了我和车主之间的信任,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就是这一张纸条,我们感受到了人和人之间的真诚友好。(板书:见真情)

  2、最后,让我们带着真诚友好齐读最后一段(第11自然段):我很后悔……但他的“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3、同学们,俞老师也写了一张纸条,准备留给在座的每一位同学,想看吗?老师把它“放大”: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

  ——摘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教师朗读。

  同学们,这20个红色的字简洁明了、内涵丰富,其中哪一个词语与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很有联系?(诚信)

  齐读这20个字。

  同学们,作为中国的公民,仅仅知道这20个字还不够,我们应当从最基本的一点一滴做起,做到位、做到家。要在爱国守法中升华精神,在明礼诚信中提升人格,在团结友善中感受欢乐,在勤俭自强中创造生活,在敬业奉献中实现价值,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板书设计

  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学生写)

  见真情

  担责任 纸条

  出奇效

  很关键

语文教案 篇6

  目的:

  1、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课时:

  一课时 。

  重点:

  加强朗读,品味语言。

  难点:

  课文朗读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步骤:

  一、板书课题,简介背景(出示投影片1)

  二、理清思路,划分段落

  1、课文分四个部分:思秋、绘秋、议秋、恋秋。

  2、“绘秋”部分有五幅图画: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依次出示投影片2、3、4、5、6。学生找出有关段落)

  三、品味语言,体会意境

  1、讨论分析“破屋秋色图”。(出示投影片2)

  (1)听录音,找出描写对象、景物色彩和人物动作(出示投影片7)

  (2)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

  1:找出关键词语。

  2、讨论分析“街头落蕊”图。(出示投影片3)

  (1) 听录音,找出关键词语。

  (2)品味“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句。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2:比较不同句式。

  3、讨论分析“桥头秋雨”图。

  (1)学生朗读、品味。

  (2)归纳品味语言方法3:体会深层含义。

  四、归纳总结,布置练习

  1、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品味语言的其他方法,如:品味语言方法4:诵读精彩文段 等等。

  2、归纳品味语言的四条方法:(出示投影片8)

  找出关键词语;比较不同句式;体会深层含义;诵读精彩文段

  3、要求学生课后诵读,继续品味其他精妙语言,并总结出更多品味语言的方法。

  附板书:

  理清思路 品味语言

  思秋 方法1:找出关键词语

  绘秋 方法2:比较不同句式

  议秋 方法3:体会深层含义

  恋秋 方法4:诵读精彩文段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养成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习惯。

  2.积累季节的词语,丰富自己的词语积累。重点掌握本单元关于秋的词语。

  3.能正确使用钢笔书写,做到正确、规范、整洁。重点指导写好横和竖。

  教学重点:

  1.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养成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习惯。

  2.积累季节的词语,丰富自己的词语积累。重点掌握本单元关于秋的词语。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1.欣赏图片,谈话导入。

  出示漫画:条条大路通罗马。

  为什么所有的路标都指向罗马,难道是路标错了吗?

  学生自由交流。

  预设:通往目的地的道路不止一条,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止一个。

  2.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

  二、交流平台

  1.读书的时候,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会怎么做?

  小组交流。

  2.出示思维导图,训练学生的思维。

  预设:

  可以查字典,查工具书;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可以想一想它的'反义词、近义词;还可以分析这个词语中的关键字,突破重点;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有些合成词还可以用拆拼法理解。

  3.说一说你是如何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的。

  (1)出示课文中的词语“五彩缤纷、闪闪发光、歌韵、辽阔、钥匙、棕色”等,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理解这些词语的。

  (2)出示课本“字词句运用”的第二部分的第一个句子,学生谈理解。

  听了老师的这番话,我憧憬着即将来到的一天,期待着在活动中有出色的表现。

  说一说“憧憬”这个词语你是怎么理解的。

  预设:可以查字典或词典。

  (3)出示课本“字词句运用”的第二部分的第一个句子,学生谈理解。

  小明打碎了家里的花瓶,心中有些忐忑不安,害怕爸爸妈妈会责备他。

  说一说“憧憬”这个词语你是怎么理解的。

  预设:可以想一想生活中你做错了事,担心爸爸妈妈责备时的心情,心里的忐忑不安。

  三、词句段的运用

  1.四季是如此美好,美好的季节用美好的词语来形容,比如,春天来了,我们就会想到“暖和、温暖、春光明媚”等词语。看到这美丽的春天,你还会想到哪些词语呢?一起来分享吧!

  预设:草长莺飞万紫千红繁花似锦春色满园鸟语花香春意盎然百花齐放春花秋月莺歌燕舞含苞待放

  2.相比春天的绚丽多彩,夏天就显出另一种美。一提起夏天,你就想到了哪些词语?

  预设:

  炎热酷暑骄阳似火烈日炎炎绿树成荫汗流浃背挥汗如雨

  3.与夏天相对的是冬天,一说冬天,你想到了什么词语?

  预设:

  寒冷刺骨冰天雪地鹅毛大雪寒冬腊月千里冰封天寒地冻白雪皑皑滴水成冰岁暮天寒风雪载途

  4.除了这三个季节,还有我们这个单元学习的美好季节——秋天。秋天来了,你要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它?

  预设:

  凉爽宜人丰收秋风落叶秋高气爽五谷丰登秋风萧瑟硕果累累天高云淡层林尽染秋收冬藏秋雨绵绵金风送爽

  四、日积月累

  1.出示词语,进行朗读。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秋风习习

  一叶知秋金桂飘香层林尽染

  五谷丰登果实累累春华秋实

  2.你从这些词语中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天气晴好;树叶变化、大地丰收等。

  3.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

  学生试着说说自己的理解,教师结合图片讲解。

  4.把这些词语写到自己的积累本上。

  五、书写提示

  1.使用钢笔,注意执笔姿势,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复习拿笔姿势,强调正确的姿势对于写字的重要性。

  2.出示汉字,进行书写训练。

  横画要写得平稳,竖画要写得端正。横平竖直,字就平稳端正。

  六、我的收获

  学生谈收获。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没有收获新的学习方法?有没有积累生动的词语?有没有写出漂亮规范的汉字?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关怀教案06-21

语文诗经教案10-22

语文翠鸟教案09-03

语文《检阅》教案11-07

语文《夹竹桃》教案09-26

语文园教案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