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6-19 12:01:30 小学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范文合集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范文合集8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课 题

  入学教育课型新授课时2双基

  目标

  1、新生大体了解学校的学习生活,感受教师的温暖、同学的友爱和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2、依据画面提示,进行尊敬老师、遵守纪律、团结友爱、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道德情感目标 教育学生热爱学校、喜欢上学、喜欢老师、喜欢同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喜欢课本、爱护课本。

  教具

  投影片、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从今天起,你们就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你们高兴吗?

  2、让我们一起唱首歌好吗?跟录音齐唱《上学歌》。

  二、讨论学习

  1、你们喜欢学校吗?为什么?

  2、讨论(出示投影):

  (1)看图说说图上都有谁?在干什么?

  (2)小学生在学校里都可以做那些事?你听说学校里还可以做哪些事?

  三、情景练习

  1、那么,图上的老师和小朋友分别说了什么?读一读你认识的字。

  2、鼓励认识这些字的同学,提倡大家向他们学习。

  3、模拟练习

  (1)情境一:师生交流(上学路上)老师:清早,我在上学路上遇见了王小明同学……王小明(起立、鞠躬):老师早!老师:王小明同学,你早!

  (2)情境二:生生交流()A、与同位进行,说明自己的姓名和所在的班级及其他情况。B、游戏:找朋友。学生在班内自由结交朋友,其他同学齐唱《找朋友》。

  (3)情境三:自由交流A、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创设一个情境。想好时间、地点、人物,可以有老师、家长、同学,自由练习对话。B、小组表演。

  3、结合自己谈谈成为小学生以来上学的感受。

  4、口语交际:根据画面内容说一个完整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谁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了哪些内容?

  二、指导观察,了解图画内容。(出示投影片)

  1、讨论:图上画了什么?

  2、指导学生按照图画内容说说图上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3、他们说了些什么?请认识这些字的小朋友来读一读?

  三、看看我们的语文书。

  1、写上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

  2、看看目录有什么用?

  3、怎样找第4课?比一比谁找得又对又快。(找找第16课、第67页、写字表、查字表)

  4、谁来说说你打算怎样爱护课本?(1)轻翻轻放(2)双手要保持干净(3)不乱写乱画(4)包好书皮(5)不乱仍课本

  5、今后我们要经常比一比看看谁的课本保护得最好。

  四、再唱《上学歌》。

  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唱《上学歌》。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 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导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展开合理想象,采用讨论形式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的积极性。

  以游戏的形式创设情景,使学生从做中学,在做中练。

  放手让学生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鼓励认识这些字的同学,提倡大家向他们学习。

  培养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营造活泼、宽松的课堂气氛。作业

  要求 向爸爸、妈妈介绍自己认识的新朋友。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工整地书写11个生字,理解“晶莹、恩赐、节制、枯竭、滥用、威胁、指望、破碎、和蔼可亲”等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说出课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课文中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联系实际思考,“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句话的含义,认识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是迫在眉睫的事。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说明方法,体会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让学生从心灵深处认识“只有一个地球”,从而树立起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读懂课文介绍了地球哪些方面内容,学习文中说明方法、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宇航员拍摄的地球图片

  学生仔细观察图片,然后结合自己对地球的了解,同桌间相互交流。

  2.引入新课,板书课题,(板书:只有一个地球)齐读课题。

  3.释题,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只有一个地球”?是一个怎样的地球?

  4.明确本课时的学习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些方面内容?有哪些让你感触最深?是什么感触?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触?

  (2)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初读课文、读后交流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就自己感触深的词语、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课文写了地球哪些方面的.内容?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与修辞手法?

  3.全班交流(围绕课文写地球哪些方面内容,交流感受、说明方法、修辞手法),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重点内容。板书: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渺小资源有限,生态灾难无处可去,精心保护

  4.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看出这篇文章是关于环保主题的,文章先讲了地球的美丽与可爱,接下来又讲了地球上资源有限,人类的一些行为会造成生态灾难。如果地球被破坏,人类将别无去处。最后提醒人们要保护地球。

  三、再读课文,把握内容

  1.根据板书的内容,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学生概括内容后,老师引导学生说出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四、朗读课文,互相评价

  1.想一想,应该怎样来读这篇课文?

  2.读给同桌听,然后相互评价。

  3.指名一位同学读给大家听,师生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书写生字词语。

  2.抓重点词句,深入研读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诗歌,导入新课

  1.学生齐读诗歌《地球累了》(节选),读后谈自己的感受。

  2.教师总结,导入新课:那是一种心理的纠结,那是对人类愚昧无知的感叹,那是一种对环境的忧虑。宇航员遨游太空,也发出感叹。读出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二、围绕感叹,研读课文

  1.地球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1)学生齐读宇航员遨游太空所见的地球。

  学生齐读:“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2)联系实际,认识“地球太容易破碎了”这一观点。

  补充资料: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破坏,以及带来的后果。(臭氧层对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有极强的吸收作用,能吸收高强度紫外线的99%,从而挡住了太阳紫外线对地球上人类和生物的伤害。一旦臭氧层遭到破坏,紫外线便会增强,则全球气候会变暖,人类生命健康堪忧。)

  2.地球的“渺小”

  (1)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

  (“宇宙”与“扁舟”对比,想象出地球的渺小。)

  (2)结合地球的一些实际数据,认识“地球太容易破碎了”这一观点。

  半径:约六千四百千米

  表面积:大约5.1亿平方公里

  世界人口:截止到20xx年1月4日,全世界有70.57亿人

  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

  可供人类居住:约0.8亿平方公里

  3.地球“自然资源有限”

  (1)矿物资源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无私地、慷慨地向我们提供矿产资源。体会地球太可爱了。

  (2)联系实际,人类不加节制地开采矿产,必将加速矿产资源的枯竭。那时人们将没有煤、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人类需要的工业原料就没有了,进而认识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4.地球的“生态灾难”

  (1)人类生活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服务的。何为“本来”?去掉“本来”,读出地球的可爱;加上“本来”,读出这句话的言外之意。

  (2)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主要有哪些?联系实际展开会议与想象,体会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污水排放,乱砍滥伐,捕杀野生动物,废气排放,滥用化学品等。并由此展开联想,想到不堪的后果。

  三、层层深入,得出结论

  1.科学家证明什么?是何意?科学家设想什么?是何意?

  (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说明人类要保护地球;科学家设想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这是为了让读者想象,假如有移民基地,人们都去居住也是不可能的事情,进一步突出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2.展开想象,说说人类别无去处的结果?

  3.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列出保护地球切实可行的办法。

  四、书写字词,拓展练习

  1.正确工整地抄写课后11个生字,15个词语。

  晶莹、遥望、恩赐、慷慨、毁坏、目睹、交错、贡献、节制、枯竭、滥用、威胁、指望、破碎、和蔼可亲

  2.谈谈对“如何去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的想法。

  板书内容

  只有一个地球

  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渺小

  资源有限,生态灾难

  无处可去,精心保护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要重视综合知识的整合与运用,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探求新知,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构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议、练、说、评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乐中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读门票,引导学生查字典自学汉字。

  (2)练习词语接龙,巩固、积累。

  (3)读背古诗《游子吟》,体会母爱的伟大。

  (4)交流采集本,介绍小知识。

  (5)阅读短文,口语交际,进行献爱心教育。

  (6)看图写作《放假的第一天》,培养观察、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教给方法,巩固、积累。

  (2)读写结合,体会爱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兴趣。

  (2)教育学生助人为乐、奉献爱心。

  教学重点难点

  (1)“能说会道”训练口语交际能力。

  (2)“笔下生辉”训练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实物投影仪

  教学设计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

  1、练习查字典,培养学生认真查字典的好习惯。

  2、激发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

  3、完成读读背背。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自学汉字

  1、说说平时你遇到了不认识的字,是用什么方法去认识它的。

  2、学生轻声自由读题,明确题意。

  3、自由读“自学汉字”部分,看看“门票”上的字你有哪些不认识,动笔把它们圈出来,然后查字典学会它,看谁学会得最快。

  4、同桌互相交流:说说用什么方法查字典,理解字意。

  5、自由读一遍这张门票上的内容,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6、教师巡视检查。

  7、指名反馈。其他同学注意听听这位同学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你能比他读得更好吗?

  8、齐读门票内容。

  9、说说从门票上读懂了什么?(保护环境、遵守秩序……)

  10、教师小结:我们在看报纸、广告、证书、门票、票据等东西的时候,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要查一查,问一问,这样才能看清上面的内容,不会出差错。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识字,理解词句,感知内容,渗透了多读多思的学习方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交流学习方法,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和理解词语能力。】

  二、照样子组词语

  1、出示题中例子。

  留:(留心)(心意(意思)(思念)

  (1)学生自由读词,说说自己的.发现。(词语接龙)

  (2)认识词语接龙的规则:前一个词的第二个字与后一个词的第一个字为同一个字。

  (3)学生齐读词语,巩固对词语接龙的认识。

  2、出示题中的三个汉字“劝、招、终”加以认读,看看你能想出哪些词语。

  3、自主选择其中一个汉字口头练习词语接龙。

  如:劝:(劝说)——(说明)——(明白)——(白雪)

  (劝解)——(解决)——(决心)——(心中)

  (劝阻)一一(阻止)——(止痛)——(痛快)

  4、指名反馈,评议、交流。

  5、学生独立动笔填词。

  6、教师巡视,及时纠正错误。

  7、投影出示学生组的词,进行评价。

  如:劝:(劝解)(解决)(决心)(心愿)

  招:(招手)(手表)(表达)(达到)

  终:(终于)(于是)(是否)(否则)

  【设计理念:展示、交流的过程是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过程,是教师及时了解学习状况,接收反馈信息,并随时调整教学策略的依据。】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在引导下,自己学会探究;在情境中,自己学会想象;在鼓励中,自己学会表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情意,增强爱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难点:

  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风险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课件等。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会唱《小燕子》这首歌吗?会唱的小朋友举一下手。咱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唱一唱。

  同学们,唱起这首歌的时候,会不会让我们想起这样的情景──这是咱们学过的《燕子》当中的一段话(课件:“阳春三月,……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咱们一起读一读。

  是啊,小燕子的到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然而,就是这么一群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和活力的小燕子,在欧洲的瑞士却遇到了麻烦。

  二、感受燕子所处的艰难环境。

  这样吧,咱们先读一读这段话(课件:“这年春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第一次读的时候,把这段话读通顺,读流利。自个快速地读,好吗?

  谁来读读?

  请你带着大伙把这里的生字新词读一读。(课件出示:麻烦、骤降、长途跋涉、濒临死亡。)

  同学们,这一些生字新词离开了它们的语言环境,你还认识它们吗?

  咱们一齐读一遍。

  你们看,“骤降”的“骤”字,这个字“马”字旁加一个 “聚”,比较难写,大伙把笔拿出来,在纸上写一下。

  什么叫做“气温骤降”?

  最后一个词咱们来读一读。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是呀,这些小燕子濒临死亡,可见当时小燕子的处境非常危险。

  小燕子的处境到底有多“险”,让我们到课文的语言文字当中再去体会。请同学们再自个儿读一读这段话,你从哪一句话中感受到燕子处境的危险?你把这句话多读几遍。

  你想读哪一句?(课件出示: “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同学们,你们知道燕子要飞多长的路吗?老师告诉你们,每年的九月份,成千上万的燕子就要开始出发到南方去过冬了。你们看──(课件出示:燕子迁徙情景)

  一路上,它们要飞越大海、高山、沙漠,行程有五千多公里,每天基本上要飞一百多公里,路那么长。你想,燕子飞得辛苦吗?

  而且还要跋山涉水,肯定非常疲劳。我想,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你再来读这句话的时候,肯定对“长途跋涉”更有感受了。谁来读?

  是啊,路真长啊!谁再来读?

  飞得真辛苦啊!大伙一起读。

  “饥—寒—交迫”,你们为什么这么读呀?

  是呀,它怎么就找不到食物了呢?

  你能联系前面的课文来读书,真好。是呀,大自然里的生物链是环环相扣的,你看昆虫都冻死了,燕子什么吃的都没有了,再加上寒冷,真是──饥寒交迫。

  饥饿极了、疲劳极了、寒冷极了的燕子正濒临死亡,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我听出了你在为燕子着急。谁还想读?

  我听出了你的心情很沉重。谁还想读?

  你在为燕子担心、着急是吗?体会得真好。同学们,还有哪句话也让你感觉到燕子处境的危险?请你再读,再找。(课件出示:“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

  同学们,你们能想象得到当地气温的寒冷吗?(课件出示:寒风飞雪的气候片断。)

  你们看──寒风像狮子那样狂吼,大雪纷纷扬扬地从天空中飘落下来。大家都冻得受不了了。这么冷啊,小燕子是候鸟它怎么受得了?谁再来读这句话。能通过朗读让大伙感觉到天气是那么那么的冷吗?

  是不是感觉到有寒气在向我们逼来的感觉,浓不浓?有一点浓了是吗?来,谁读得再冷一些,让大伙都觉得气温是那样的低那么的寒冷。

  你们的朗读似乎把我们带到这冰天雪地中去了。大伙一起读。

  饥饿、寒冷、疲劳使小燕子濒临死亡,处境太危险了。读到这儿老师心情非常沉重、着急、担心,你呢,你是不是这样的?你们都是的,是吗?

  让我们连起来读一读这段话。(课件出示:“这年春天,成千上万只燕子……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同学们,就是这么一群饥饿、寒冷、疲劳极了正濒临死亡的燕子,最后却坐上了专列。让我们走进这个专列。一起读一下这个题目,读──《燕子专列》。

  想读读这个感人的故事吗?这样吧,咱们还是快速地用自己的速度自己的声音读一读整篇课文。先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如果能够一遍后读出感受,那就更好了。

  同学们,真想听听你的感受啊!读完整个故事之后,心情怎样?说说吧。

  是啊,你读到哪儿特别的高兴特别为燕子庆幸,把这一段读给大伙听听。

  读到这儿就高兴了庆幸了,是吗?还有──

  这个用广播用新闻媒体来告诉大伙号召大伙寻找燕子,课文中有个词,叫什么?

  同学们,你想啊,当时的时候,这瑞士政府会怎么通过电视、广播这些新闻媒体向大伙呼吁的呢?怎么呼吁才能把全国人民的爱心调动起来呢?我知道你肯定有好办法。这样吧,先把你想到的话写下来,我们来代表瑞士政府写上几句呼吁的话,好不好?

  咱们先听一听几个同学是怎么代表政府呼吁的,看看谁的呼吁最能唤起全国人民的爱心。

  动情的语言再加上动听的声音,在广播电视里播诵的时候,肯定能唤起很多人的爱心。写得非常棒。

  同学们,当时,瑞士政府就是像你们那样动情的并且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法通过电视广播呼吁全国人民奉献爱心。正是因为有了政府这样的重视,所以才有了这千古奇观──燕子专列。

  三、总结。

  四、作业。

  第二课时

  一、导语

  同学们,经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瑞士政府呼吁全体人民纷纷出去拯救濒临死亡的燕子。在政府的号召下,居民们纷纷出去寻找。

  二、感受人们对燕子的爱

  你们看,这就是当时在救护燕子的现场记者拍到的一幅照片。你能快速地读一读课文,找到课文中的这幅文字照片吗?(课件出示: “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谁来把这幅文字照片念给大伙听听?

  刚才听了她的朗读,你觉得她读哪个词时特别感动?

  小贝蒂不在乎什么呀?

  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说明她非常的──寒冷。但她在乎吗?

  她一点也不在乎。是啊,因为她太在乎谁了?

  太在乎燕子了。你们看看这幅图,看看这幅照片,你觉得她是怎么在乎这些小生命的?看看她的动作,看看她的神情,想想她仿佛在说些什么?

  是啊,你们看,小贝蒂双膝虔诚地跪在雪地上,双手捧着小燕子,嘴里还在向小燕子呵着──暖气。

  她身体里的热气在呵出来,好像在为小燕子祈祷。从她一系列的动作当中,让我们感觉到她是多么珍爱手里的这个小生命啊!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刚才咱们找到的这段话,谁来?

  多勇敢的孩子呀!多么富有爱心的孩子呀!

  这十几只燕子她该跑多少地方呀,大伙一起读一读。

  小贝蒂不在乎自己却在乎燕子。那么,在乎燕子的仅仅是小贝蒂吗?

  你从哪儿看出来?再默读,你感觉到还有谁也在乎小燕子了,把这相关的话找出来。(课件出示: “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同学们,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什么叫做“料峭的春寒”啊?哪里看出很寒很寒?

  又是雪又是冻,怎么能不寒呢?在我们这个地方,冬天没有这么寒冷,是吗?再找一找整篇课文当中描写寒冷的语言,你看看这料峭的春寒到底有多寒?

  有多寒,说吧。

  (课件出示:“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

  除了这儿,还有吗?

  (课件出示:“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找冻僵的燕子。”)

  (课件出示:“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

  (课件出示:“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小贝蒂都冻成这样了,能不冷吗?所以我们刚才找到的这些话都说明这料峭的'春寒“寒”不“寒”啊?这么寒冷的天气里,我们最想做什么?

  是啊,躲在空调房间里躲在被窝里。但是,就是在这样料峭的春寒当中,居民们却纷纷──(课件展示:寒风飞雪片断)

  你们看啊,这一次你们来读这一句的时候,我想你们的体会更深了。

  谁来读?

  大伙一起读吧。

  同学们,你仿佛看到谁走出家门了呀?

  那么多不同年龄不同职务不同身份的人,都纷纷走出家门──(齐读)“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师:你们能想象他们走出家门时候的心情吗?他们是怎么走出家门的?(齐读)

  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会到哪儿去寻找啊?

  所以你想这是一种怎样的寻找啊?你能用一个词来说吗?

  是的,同学们,为了寻找这些冻僵的燕子,居民们就是这样不辞辛苦、艰难、千辛万苦、不怕严寒地去寻找燕子,到那么多的地方去寻找燕子,这就是──“四处寻找”。

  谁再来读这个词?大伙一起读。

  为了拯救燕子,居民们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情这样地寻找。这是一种对燕子的怎样的在乎啊?我们连起来再来读读这段话。

  从政府的呼吁到居民的寻找到最后把燕子送上了专列,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感觉到了瑞士人民对燕子的──(齐)在乎!

  这种在乎,就是对生命的尊重和──(齐)爱!

  爱是一种最神奇的语言,她可以沟通人和动物之间的情感,在人和动物之间架起一座友谊的桥梁。是啊,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文章的第一个自然段。(课件展示: “有一年春天,在欧洲瑞士的一个车站,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准备启程,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人。他们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怎么还用专列送呢?”)

  是啊,此时此刻,(音乐响起,耳畔传来鸟儿愉悦地欢叫的声音。)这些曾经濒临死亡的小燕子呀,现在坐上了专列,恢复了生机和活力。此时此刻,它们在温暖舒适的车厢里面,唧唧喳喳的,你想啊,它们会说些什么呢?如果你就是其中一只幸福的小燕子的话,你会说些什么呢?

  同学们说得太好了,小燕子们此时此刻唧唧喳喳的,有那么多的话想诉说想感谢。这一列充满了爱心的专列马上就要启程了。同学们想啊,当它在大地上行驶的时候,它会牵动多少人的目光,震撼多少人的心灵啊!让我们一起用朗读为它送行好吗?咱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课件展示)

  你们说这个远方会是哪儿呢?

  还在瑞士吗?是的,这远方可能已经不在瑞士了,因为我们知道瑞士这个国家非常的──(齐)寒冷。

  我们可以想象到,小燕子可能会享受到更多国家人民对它们的──在乎。

  有了这么多人对小燕子的在乎啊,我相信,年年春天,小燕子会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生机和活力。让我们再读一读刚才咱们读过的这一段话,好吗?(课件展示: “阳春三月,……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三、拓展说话,感悟升华

  同学们,这个爱心故事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1990年的欧洲瑞士。其实,当我们走出这列专列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之中,人和动物不知演绎过多少这样的感人的爱心故事呢!

  课文学到这儿学完了,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爱心大使史怀泽说过的一句话──(课件展示: “动物是人类的近亲。”)

  四 、所以我们要保护动物,因为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五、总结。

  六、作业。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认读带有木字旁的字,引导学生发现,许多字都有相同的偏旁,可以联系起来记。

  2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认字,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主动识字的兴趣。

  3、学会比较形近字,并能认真书写。

  4 、通过读句子和朗诵古诗,达到巩固积累语言文字的目的。

  二、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利用汉字偏旁表意的特点提高识字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玩一个有趣的转盘游戏。(显示“木”)小朋友们认识这个字吗?

  二、“我会认”出示转盘

  过渡:听到同学们的回答,“木‘字的朋友也来了,你们瞧。(点出转盘)

  A、你们认识吗?(引导学生自由认读)

  B 、请3—4位同学大声认读。(注意读准字音)

  C、学习小组开火车认读。

  D 、这8个字里藏着一个秘密,聪明的小朋友一看就知道。(引导学生观察转盘上的8个字与木的关系)

  E、为什么这些字里都有个“木”字呢?请各小组的同学讨论。如“机”,原来的意思是织布机,后沿用为机器。“休”,可以理解为人*在树旁休息。

  F、做游戏“玩转盘”,猜字谜。

  G 、课外延伸:除了老师带来的这些字以外,你还能想出哪些字是木字旁的呢?(想一想,找一找,记一记。)

  三、“我会读”

  1 、激趣导入;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一个有趣的地方,在这个地方,有许多小朋友们常见的字。(点出“我会读”)

  A 、小男孩在读什么?(出示电影院)你会读吗?你是怎么会读的?(引导学生说)

  B 、引导学生观察:标牌大都挂在大门边或大门上,你们注意过吗?结合图,出示书中的6个标牌,学生自由读。

  C 、出示6幅图,学生互相讨论,交流选出合适的标牌贴在图上。

  2 、识字比赛。

  在展示台上有很多标牌,请各小组的同学找到自己会认的字后,把它轻轻地摘下来,等一会儿介绍给大家。如果你遇到不认识的字,也可以先问问同学或老师,再把它记下来。最后看哪个小组对的字最多。

  A 、分小组活动,讨论,认字,摘卡片。

  B 、活动交流

  C 、教师抽查奖励

  3 、引导学生发现识字发法。

  A 、小朋友们会人这么多字,能不能告诉老师,平时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些字?

  B 、原来,在商店的广告牌上,路标上,高楼大厦上,我们都可以认识很多很多的字。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

  C 、模拟情境表演:现在我们在大街上,这位同学遇到了不认识的字,可以怎么做?

  4 、巩固练习,做游戏“爬好汉坡”

  A、每小组发一张空白山坡图,小组的每位同学都贴出几张自己准备的标牌,读一张上一级,看谁先爬到山顶,谁就是可以拿到山顶的“好汉旗”

  B、各小组做游戏,教师巡视,检查。

  四、扩展练习:

  从家中的包装袋,废报纸或纸盒上找出汉字,剪贴到自己的识字本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区分字形相近的字,力求书写美观、工整。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比一比,写一写

  1 、出示生字。

  A 、请小朋友们仔细比一比,这些排在一起的字有哪些地方不同,自己选择说一组。

  B 、学生在小组内自由说,教师巡视、参与。可以引导学生用猜字谜的形式说。如:多一笔:“十”字下面加一横“土”

  “日”字里面多一横“目”“小‘字去钩多一撇“少”

  变一笔:“天”的捺笔变弯钩“无”

  “手”的竖钩变弯钩“毛”“田”上出头下弯钩“电”

  写字。

  A 、强调关键比画。

  B 、注意强调写字姿势,教师巡视。

  C 、请同学把自己感觉最满意的作品摆在实物投影下,让全班同学欣赏、评价。

  二、我会读

  1、出示三句话。

  A 、看谁读得最认真,能发现这三句话中相同的地方。

  B、学生自由读,再同桌互相读。

  2、教师抽查。

  A、指名学生读。

  B、这样的句子我们好象在哪里见到过,考考谁的记性好?(南瓜越老皮越黄)

  C、扩展

  加入几幅电脑动画,如:刮风的`画面,风越来越大,小朋友的个子越长越高。夏天到了,越来越热。

  三、读读背背

  1 、激发背古诗的积极性。

  过渡:同学们平时都很爱背古诗,现在就请把自己爱背的古诗展示给同学们,看看哪位同学记住得最多。

  A 、学生自愿参与。

  B 、背完后,评选出背古诗的小能手。

  2、今天又要介绍一首新的古诗《锄禾》,一定有同学听到过这首古诗,会的同学可以跟着老师一起读。

  A、出示挂图,配乐,范读。

  B 、吸、引学生并激发他们读的兴趣,引导学生自发跟读。

  C、学生自由选择一种方法把古诗读正确。(自己读,与同桌互读,4人小组和读)

  D、教师抽查。

  E 、学生评议,纠正个别读错的字音。

  3、感悟诗意。

  A 、学生反复朗读后,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并根据个人感悟做动作。

  B 、学生做擦汗的动作,可以借机点拨,引导学生体会诗意。(天人、活重)

  C、知道背诵,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避免拖腔拉调的齐读。

  四、课后延伸

  找一找还有哪些诗或儿歌是写农民伯伯的,读一读,背一背,看谁记得多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理解古诗意思。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进一步巩固给熟字加偏旁的识字方法。

  4、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1、同学们,谁还记得《锄禾》这首古诗?能给大家背一背吗?

  2、这首诗选自《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首,板书课题:悯农(二)

  二、学生自学

  1、投影列出学习的步骤:

  (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2、学生进行自学,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三、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粒、颗、闲、夫、饿、死”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纠正。

  2、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死:第四笔是点,第五笔是撇。

  饿:熟字“我”加上“饣”就是饿。

  颗:熟字“棵”去掉木字旁,换上页字旁,就是“一颗星”的“颗”。

  闲:里外结构(或半包围结构),先写“门”,再写“木”。注意最后一笔是“点”。

  3、动手书空,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师生共同介绍作者:李绅是唐代诗人。《悯农二首》是李绅流传下来的最杰出的作品,思想内容深刻,对比鲜明,富有哲理。

  5、理解字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用投影罗列出来)

  粒:像米一样细小而成颗粒状的东西。

  粟:谷子,小米。这里泛指粮食的种子。

  颗:小而圆的东西。

  闲:无事可做;空闲。

  夫:和农组成农夫,意思是:农民。

  犹:还。

  饿:肚子里没有食物。

  死:没有了生命。

  四海:我国古代认为中国大地四面有大海,所以用“四海”或“四海之内”指全国或全世界。

  6、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

  春种一粒粟:春天种下一粒谷物的种子。

  秋收万颗子:秋天收下千颗万颗的粮食。

  四海无闲田:天底下没有一亩闲荒的土地。

  农夫犹饿死:仍然还有不少农民吃不饱肚子而被饿死了。

  7、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教师请教。)

  8、请学生在全班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四、指导朗读

  1、听配乐朗读,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2、与小组成员一起练习朗读,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示。

  3、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参加朗读竞赛,然后评议出最佳选手。

  4、全体同学伴着音乐进行朗读。

  五、练习巩固

  1、练习按照田字格书写汉字。

  粒:左窄右宽,“立”字略短。

  颗:左右﹑宽窄﹑高低﹑长短一样,“果

  ”字的最后一笔是点。

  “闲、夫、饿、死”让学生说说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写下来。

  天()拉()一颗()

  夫()粒()一棵()

  3、背诵古诗

  (1)自己练习背诵

  (2)指名背诵

  六、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七、布置作业1

  1、在生字本上抄写难字。

  2、背诵古诗,让家长评分,记录在书上。

  附:板书设计:

  1悯农(二)

  李绅

  难字:颗闲饿死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古诗的意思,知道劳动人民是财富的创造者;封建社会的制度是不合理的。

  2、指导学生欣赏诗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劳动人民是财富的创造者;封建社会的制度是不合理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并组词。

  2、同桌之间互相听写词语,写完后,同桌之间对照课本进行相互评议。

  3、背诵古诗:全体同学一起背诵,指名背诵。

  二、进一步理解古诗的意思

  1、让学生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2、提问:读懂了诗的意思,你有什么感受?

  (1)学生默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在书中画一画有关的语句。

  (2)自己组织语言练习说一说。

  (3)结合自己的体会说一说

  (学生可以结合诗句的内容说明:农民在万物生长的春季撒下了种子,他们要为庄稼浇水﹑施肥﹑除杂草,每天是脸朝黄土背朝天,风吹日晒,到了金色的秋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了粮食的丰收,但是他们不能享用自己创造的社会财富,他们吃不饱﹑穿不暖,乃至饿死﹑不能生存下去。)

  (结合插图的内容说明:这农民一家人各个骨瘦如柴,穿着破旧的'衣衫,那位妇人的怀里抱着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农夫站在一边面露难色,无可奈何。)

  3、教师小结: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二十个字,就揭露了当时的社会,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了那么多的社会财富,他们是值得歌颂的﹑赞扬的。但是他们没有权力享用自己创造的社会财富,不合理的社会使他们贫困无助、冻死饿死﹑不能生存下去。这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遭人痛恨的。

  三、朗读古诗

  1、配乐听老师范读并评议诵读情况。

  2、伴着音乐自己练习朗读。

  3、在小组内参与朗读,互相学习。

  4、师生共同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四、练习巩固

  完成书中的第4题。

  五、总结

  六、布置作业

  1、检查第4

  题,进行自评。

  2、把《悯农二首》背给家人听。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一、创造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自学自悟,自得其乐。

  二、通过领悟桂林山水的特点,陶冶爱美情趣。

  三、学习作者细致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感悟文章中优美词句的内在美。

  教学方法:

  发挥个性,自主学习;“像”“文”对照,多向导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带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美景中。

  1、播放录像片,配以课文朗读。

  2、学生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谈谈感受。

  3、学生自由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思考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

  1、自由小声读课文,学生质疑问难。

  2、换词练习:区分“观赏”与“欣赏”。

  3、指导朗读,读出赞美的感情和心情迫切的语气。

  三、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

  1、观看投影或录像中的漓江。

  2、读课文,同桌交流:作者用什么和漓江的水比较?比较的目的是什么?

  3、引导学生找合作伙伴,结成学习小组,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表现大海的“波澜壮阔”和西湖的“水平如镜”。

  4、读课文,抓排比句,找出漓江的特点。

  5、引读自悟,学习这个排比句的写法。

  6、指导学生用声音的变化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

  第二课时

  一、朗读第二段,表达自己对桂林的水的特点的感悟。

  二、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学第三自然段,分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1)伴读、轮读或自由读课文,画出描写桂林山的特点的词句。

  (2)再读课文,想一想这一段与第二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3)学生在小组中观察自备的图片或照片,感受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每组推选“优秀小导游”发言。

  2、学生汇报学习情况。

  (1)请学生上板演桂林山“奇”“秀”“险”这三个特点。

  (2)请学生汇报两段文字在写法上的相似之处。

  3、请学生自由发挥想像,动手画一画桂林的山。

  4、指导朗读,体味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的喜爱之情。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看图,启发学生把山水联系起来读。

  (1)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

  (2)理解“画卷”“连绵不断”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等词句。

  2、自读自悟作者的感受。

  4、自主运用多种朗读开工,读出荡舟漓江,被桂林山水陶醉的情感。

  四、课外搜集写祖国名胜、桂林山水的文章。

  第三课时

  一、朗读、背诵最喜爱的段落。

  二、朗读课文摘抄的文章或段落。

  三、自拟题阅读作业。

  例:

  1、找近反义词;

  2、划出一个比喻句,写出本体、比喻词、喻体;

  3、分层(写句序),写出层意;

  4、“这样的水”指的是什么?“这样的山”指的是什么?

  板书设计:

  水静水清水绿

  山奇山秀山险

  舟行碧波画中游,

  桂林山水甲天下。

  教学后记:

  对于这类写景美文,主要还是引导学生多读,特别是多读有关句子。

  资料提供者:丘艾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 通过节奏、视唱、听唱等学习方法感受乐曲的旋律,体验乐曲学习的过程,并通过对乐曲的欣赏、舞蹈动作扮演感受军队乐曲的风格。

  2、 通过对重点乐句的分析,感受乐曲中的重复与变化重复,并通过乐曲分析了解作曲方法,并引导同学运用 1 2 3 三个音尝试作曲。

  教学重难点:

  1、感受体验旋律。

  2、分析乐曲,尝试作曲。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光盘、电脑、投影。设计发声练习。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跳音练习

  51 11 ︱ 51 11 ︱ 54 32 ︱ 1 — ‖

  li lo

  引导同学对气息的感受。

  2、认识节奏

  6 6 5 3 5 ︱ 6 — ‖

  X x x x x ︱ x — ‖

  寻找乐曲中的.节奏。

  节奏的演变过程的感受。

  旋律视唱,学习找音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1、听旋律,找重复乐句

  教师示范演唱乐曲歌谱,请同学根据耳朵找出重复乐句。

  找出重复乐句,听唱 1 2 遍。

  2、哼唱

  师生合作,生唱重复乐句,师唱其他旋律

  用 拉 哼唱旋律,同时可用li lu 等巩固音高。

  3、乐曲分析

  问:几次重复,有何规律?

  师生合作,看谱演唱。

  分析:完全重复 变化重复

  划分乐句,找出乐句相同点、不同点。从节奏、旋律上分析。

  4、填词演唱

  三、结尾

  1、运用 1 2 3 三个音作曲

  尝试用重复与变化重复的方法创作旋律,找出核心乐句,然后从这基础上进行变化重复。结束在 1 上。

  2、拓展

  演唱自身的效果,修改后可填词演唱。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01-26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1-1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02-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2-04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学语文《绝句》教案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