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06-27 07:24:29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语文教案范文汇编7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语文教案范文汇编7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复韵母。

  2、学会ai.ei.ui 三个复韵母的音和它们的四声,给音节正确的标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复韵母ai ei ui,明确单韵母与复韵母之间的不同之处。

  难点:复韵母既不能读成两个音,也不能不表示口型变化的过程。

  教学工具

  幻灯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小朋友,你们好!就在刚才,我遇见了六位老朋友。听说我来上课,就嚷嚷着要一同来,你们欢迎吗?一起喊出他们的名字吧。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叫什么吗?(板书:单韵母)他们的本事可大了,都可以和声母组成音节,a o e 还可以自成音节,更有趣的是他们还可以两个组合在一起,挪动卡片,组合在一起之后他们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做复韵母。(板书:复韵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复韵母。

  瞧,这几位老朋友还托我带了点礼物来,让我奖给学习认真、勤动脑发言的好孩子。你们愿意得到它吗?老师希望全班小朋友都能成为爱动脑的好孩子。

  二、教学ai -ai eiui教学设计教案

  1、现在呀,老师想请一个小朋友跟我合作表演,其他小朋友猜猜,我俩在干什么? 问:你们发现什么了?

  (出示课件) 你们看a和I也紧紧的挨在一起,组成我们今天学习的第一个复韵母,那么这个复韵母怎么读呢?有的小朋友已经认识了,请你读一读,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是的,我们的身边到处是老师,只要你大胆请教。

  现在请一位小朋友上台来读读看,不会读的小朋友请你小耳朵认真听,小眼睛仔细看,看看你能发现什么?(生示范发ai的音)

  2、师:你发现了什么?

  3、生1:我发现他的嘴巴在动。

  4、生2:我发现他的嘴巴开始是大的,后来变小了。

  5、师:大大的是哪个单韵母的口型?小的是哪个单韵母的口型?

  6、生:大的是“啊”的口型,小的是“一”的口型。师:你们真是神耳朵,亮眼睛。发现了读准复韵母的好方法(演示:a──i的变化。)发ai的时候,就是先张大嘴巴发第一个字母a的口型,马上滑向第二个字母i的口型,口型由大到小是有变化的,读得快一点儿,就是ai── ai ai。请跟老师一起读一读。

  师:老师要表扬你们了,这个好方法是你们自己发现的,我们就用这样的办法,读读

  复韵母ai。开火车读

  如果我们给它戴上小帽你们会读吗?“挨着”的“挨”是戴上了第几顶小帽呢?

  “高矮”的“矮”呢?不过,他们的`小帽该戴谁的头上呢?学生发言讨论

  师:别急别急,声调标在哪啊,我们还是请单韵母姐妹来告诉你吧!欢迎六兄弟上场。(六个学生表演)

  他们还送了一首标调歌给我们呢?(课件演示)

  有 a先找a,没 a找 oe ,i、u 并排标在后。

  现在我们知道ai的声调标在谁的头上吗?出示课件读四声。

  (课件出示小白兔)你们看,这是一只──(小白兔),对,她的名字里就藏着ai,是哪个字呢?(白)

  有一首儿歌是唱小白兔的: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这首儿歌里可藏着好几个ai呢!你注意到了吗?

  刚才我们学习了复韵母ai的许多知识,大家学得又快又好。下面我们一起轻松轻松

  小朋友幼儿园里学过一首歌《拔萝卜》,还记得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唱这首歌,我们还可以加上动作。(听唱《拔萝卜》,师带领学生表演。)

  三、学习ei (6)

  (一)读准ei

  小朋友,拔萝卜累不累?不累,我们这么多人一齐ei哟ei哟地拔萝卜,萝卜一定拔得又快又多。ei哟ei哟的ei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第二个复韵母。 ai -ai ei ui教学设计教案

  出示课件:ei

  谁能在图中找到ei(古树和斧头)

  指名读。请注意,读这个音,口型也要变化,而且要读得短一些。师示范,请小朋友评评是否读的正确。

  再指名读,齐读。

  现在稍微加快点速度,连读三遍,ei、ei、ei。拔萝卜呀──(生:ei、ei、ei),用点劲呀──,齐心协力──,加油干哪──。

  谁有什么好办法记住ei

  (二)读ei的四声

  看哪位小朋友最聪明,第一个知道ei的帽子应该戴在谁的头上?

  (出示课件)自己读一读。顺序、倒序。指名读。分大组读。

  游戏:听老师说一个词语(送给),想想ei藏在哪了?

  小耳朵真灵。老师再说一句话,猜猜里面的ei是第几声?

  四 、学习复韵母ui(6)

  1. 打电话的小游戏

  师:小朋友都会打电话吧?下面开展打电话的游戏(伸出大拇指和小指作电话状放在耳朵上。)

  师:丁呤呤,电话铃响了,小朋友接电话。(喂,你好,请问您是谁?)

  师:我是妈妈。

  生:您有事吗?

  师:没什么事,想问你学了哪几个复韵母?

  生:我们学了ai ei。

  师:其实还有一个,你们也已经会了,就是“喂”,(出示课件)ui。齐读,挂电话。

  2. 你在图中找到ui了吗?

  3. 指名读,分组读。发音方法:ui是在ei前加了u的音,在书写时我们把中间的e省略掉了;所以在读时先发u的音,再过渡到发i的音,中间气不断

  4.想想要给ui标上声调小帽该扛在谁的头上呢?

  出示ui的四声,以舞蹈的形式读ui 的四声。戴上帽子的小ui特别想乘车去兜风,大家想一起去吗?好,大家作好准备咯,我们已经在公路上了, 真不错!请你停下来,前面有陡坡,有信心开上去吗? 对,开上去,不要滑下来。接下来,要考考大家的驾驶技术了。下坡又上坡,我想请一个小朋友操纵一下这个高难度的动作。最后一个路线是这样的。你来开。 非常好,现在你能根据老师的指挥来开吗?(边开边说词语)

  小结:在生活中含有ai、ei、ui的音有许多,你们去找找,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课间休息,老师发卡片)ai-ai ei ui

  五 、复习巩固,书写 ai ei ui (8)

  三个韵母宝宝玩累了,想回家了,我们一起送他们回家吧!开书,我点我读。

  1、请你仔细观察三个复韵母,你们发现了什么?(都有i,并且都在后面,声调都不扛在i上)

  2、看来小朋友都记住了ai ei ui的形状,那写起来就容易多了,下面老师在黑板上书写,请小朋友拿出课堂练习本学着老师的样在本子上每个写两个。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读准2个多音字,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讲解第二段大禹治水的。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投影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读讲第1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谈话: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传说,课文中的主人翁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民族英雄。

  2、板书课题:16 大禹治水。指名读“禹”(yu)

  3、简介大禹: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一位民造福的英雄。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轻读课文。要求:

  碰到生字用笔圈出来,多读几遍。

  碰到难读的句子用笔画出来,努力读通。

  2、检查自读情况。指名逐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下列生字的读音要强调:

  治、制(zhi翘舌音) 姓、洪、通、形、姓(后鼻音) 理(li边音)雄(三拼音)仔(平舌音) 淹没(mo多音字) 冲倒(dao多音字) mo (淹没) dao(倒下 )

  没 mei(没有) 倒 dao(倒立 )

  3、范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了大禹的什么事?

  4、口头填空。课文主要讲的是大禹为了( ),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

  三、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讨论:

  (1)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从哪儿看出洪水很凶猛?(滔滔淹没,冲倒)。看图说说洪水的疯狂。理解:滔滔,淹没。

  (3)“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自己的房子被冲倒了,没有地方居住。)

  (4)这些情况发生在什么时候?

  3、指导朗读:要用急切的语气读出洪水凶猛的态势,其中“滔滔,淹没,冲倒,无家可归”要重读。

  4、指名试读,学生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过渡: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下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四、教学部分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治,洪,姓。

  2、指名认读

  3、对照田字格,自己看看,想想,说说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4、全班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5、教师范写并指出注意点

  6、学生在书上练习描红

  7、在练习本上练写。

  五、作业

  练习读课文

语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政治家王安石。在有关春节的古典诗歌中,没有一首能像王安石的这首《元日》那样流传至广,影响深远。

  这首七言绝句之所以获得历代人的喜爱,不仅在于它节奏明快,语言流畅,雅俗共赏,更主要的是在于它通过对春节风俗的描绘,表达了全民族欢度佳节的美好祝愿和共同追求。特别是诗歌中“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句中的“总”和“换”字,表达除旧布新不可逆转的规律和坚定的信念。

  题目《元日》。元日,本意为吉日,我国古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日,为一年的第一天。

  “爆竹声中一四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是说在欢快的爆竹声中又送走了一年,在送暖的春风中,合家欢饮屠苏美酒。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句说在守夜中,千家万户迎来了曈曈红日,然后用新的桃符来换去旧符。

  曈曈:太阳初升时光亮的样子。

  教学目标

  1、认会5个生字,写会5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和默写。

  2、查字典,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

  3、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气氛,体会人们的美好愿望。

  教学建议

  关于课文

  1、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学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不要直接讲解。可以让学生试着讲讲诗句的意思和自己的理解。不懂的地方,要指导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小组或全班讨论等方法解决。

  2、古诗的学习除了要加强朗读和背诵外,还要引导学生结合诗句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先把诗句变成画面,加强情感体验;然后再把画面变成语言,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以达到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发展语言的目的。

  3、学习本诗之后,可鼓励学生查找资料,了解诗中提到的过节的各种习俗的来历。

  关于生字

  本课的几个生字,“爆、曈、符”都可以用记形声字的方法记忆。“换”字右边的撇不出头,不要写成“央”字。

  课时安排

  建议教学1课时。

  拓展习题

  1、默写古诗。

  元日

  ,。

  ,。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像画面,并把想像到的内容用通俗的语言描述出来。要求句子通顺,描写形象。

  相关资料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人。宋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后,曾任过地方官,后任参加政事、宰相等职。世称荆公。

  他的文学成就很高,影响甚巨。他的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内容亦能反映社会现实。词虽不多,却风格高峻豪放,感慨深沉别具一格。散文雄健峭拔,旧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

  教案精品

  元日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有关春节的诗句;录音《新年好》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析题。

  1、听唱《新年好》后,教师激情导入:是呀,过新年时我们唱歌、跳舞,心里多高兴呀!你们知道吗?过新年时还有很多更让人高兴的事。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元日》吧。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说说对课题的理解。

  二、自学诗歌、感知大意。

  1、读通古诗。

  1)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初读情况,正音。

  2、读出问题

  1)轻声再读古诗,想一想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交流读懂了什么?

  3)不懂的问题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4)汇报解决不了的`或意见不统一的问题,师生梳理、归纳出重点解决的共性问题。

  三、精读品味,理解诗歌。

  1、自主学习,读中感悟。

  1)自读自悟,看看前面提出问题哪些能自我解决。

  2)借助工具书,试想想诗句的意思和自己的体会。

  2、同桌交流,互相说说自己的理解。

  3、全班交流

  1)交流要求:先读诗句,再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自己的体会。

  2)教师对学生的不同体会给予肯定,并相机引导A理解除:除去,过去。B、曈曈:太阳初升时光亮的样子。C、体会“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总”“换”表达除旧布新不可逆转的规律和坚定的信念。D、感受诗中全民族欢渡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4、吟诵古诗,启发想像。

  1)指生吟读,师生。

  2)师配乐范读,生评。师生交流读好古诗的秘决。除了注意语速、语气外,还要边读边想。这样,才能把诗中的感情读出来。

  3)学生练读,边读边联想。

  4)指生读,评议读、齐读、背诵。

  5)画一画,说一说,把诗中的情景根据自己的想像画出来,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四、延伸拓展,感受民俗

  1、阅读“语文天地”中的《过年》,谈谈自己对过年的认识和感受。

  2、课外搜集有关人过年习俗的资料,同桌交流。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概括内容:

  (1)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的梗概。

  (2)用几个词来概括的故事情节。

  二、精读感悟:

  (一)自由读课文(1-5)自然段。画出:“我”感情变化的句子。

  1.体会丢表时作者的内心感受。

  (1)自读。

  (2)指名读。

  (3)指。

  (4)齐读。

  (5)结合课文内容填空:我丢失的不只是()也不只是()而是()。

  2.体会找到手表时,我感情的变化。

  (1)自读大屏幕中的句子。

  (2)用成语概括这句话。

  (3)谁还能用其他的词语来概括“我”此刻的心情?

  (4)面对黑大哥远去的背影,你想说些什么?

  (二)默读课文(6-12)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第二次相遇时,“我”感情变化的句子。

  1.感受作者和黑人大哥的第二次相遇的情景。

  (1)自读。

  (2)感悟。

  (3)再读。

  (4)句式转换。

  2.体会作者受罚时的感情。

  A.学习第10自然段

  (1)自读

  (2)老师范读。

  (3)指名学生谈感受。

  (4)理解:“我”的'困惑、黑人大哥的遗憾分别是因为什么?

  (5)老师:公德和规则的含义。

  (6)读“这是公德,这是规则!”

  (7)齐读第10自然段。

  B.学习第12自然段。

  (1)自由读。

  (2)指名读。

  (3)抓住关键词,体会课文内容。

  (4)质疑:但那位黑人学生可真是位非常出色的老师!

  (5)读:但那位黑人学生可真是位非常出色的老师!

  (6)齐读老奶奶的话。

  (三)学习最后一段。

  1.齐读、理解词语:翻然醒悟。

  2.自读、说说:“我”悟到了什么?

  3.齐读。

  三、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黑人大哥用迂回的方式,让作者彻底的明白了公德的重要和校规的严格!他让我们明白了什么呢?

  四、回归全文,理解升华

  板书设计

  8、出色的老师

  黑人学生

  公德

  (遵守维护)

  丢表------------得表---------------受罚

  我:翻然醒悟

  伤心-------------高兴-----------------困惑

语文教案 篇5

  全册教案

  第一组:

  第一组教材围绕“春天里的发现”这个主题进行安排,主要由《找春天》《笋芽儿》《古诗两首》《小鹿的玫瑰花》及语文园地一组成。

  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以“多彩的春天”为专题的一组课文,本组课文在此基础上重在引导学生走进春天,发现春天的特点,探索春天的奥秘。课文中有描写美好春光的散文、古诗,有发人深思的童话故事。尽管文章体裁不同,但从内容上都很贴近学生生活。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反复诵读中感悟、积累语言,提升审美情趣。同时还要积极开发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增强学生语文实践活

  动的机会。

  《找春天》图文并茂,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读文中品味美感,积累语言。同时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

  《笋芽儿》语言精美,角色鲜明。由于孩子们对笋芽儿的知识了解不多,课前师生可共同搜集一些相关的音像和图片资料。教学中要创设情境,以读带问,以情促思,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自能读书的能力。

  《小鹿的玫瑰花》是一篇引人深思的童话故事。故事情节曲折,比较贴近儿童生活。教师应重点抓住黄莺和微风的话进一步开发文本,运用“移情”策略,引导想象,使学生在充分的角色体验中受到情感熏陶。

  1、 找春天

  课前透视:

  作者用细腻清新的笔触点染了一幅生机勃勃、绚丽多姿的春景图。从探头的小草、早开的野花、解冻的小溪、飘摇的风筝等景物中我们随处可见春姑娘娇羞、活泼的身姿。文章图文并茂,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孩子们对寻找春天有着美好的愿望,以前又接触过描写春天的文章,积累了一些好词佳句。课前,教师可带领学生走进自然,亲身体验自然的变化,进一步丰富内心感受。课上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在反复读文中品味美感,积累语言。课后扩展知识,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目标:

  1、 会认“羞”等9个生字,会写“脱”等9个字。

  2、 抓住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和反问句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情感,品味美感。

  3、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发现的习惯。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悟读文。

  信息资料:

  教师: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或课件;音乐磁带《春天在哪里》。

  学生:课前观察春天里事物的变化,搜集有关春天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然导入:

  1、谈话导入。轻轻地 ,轻轻地,春姑娘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用美丽的词语去迎接她的到来吧!(学生说出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或句子。)是的,春天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呢?让我们一起去找春天吧!(板书:找春天)

  2、播放歌曲。(播放《春天在哪里》的录音磁带。)

  师:春天在哪里呢?其实春姑娘已经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只有仔细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吧!

  【在音乐声中,教师和学生翩翩起舞,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提供了自由学习的情境。】

  二、自读

  1、春姑娘来到了课堂,她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受春天的.气息。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 同学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了吗?再读一读课文,看看细心的你还能在春天里找到什么?(学生在文中圈一圈,划一划)

  3、 你找到什么?发现了什么?学生畅谈收获。

  【在浓郁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引导发现,畅谈收获,使学生体验到“发现学习”的快乐。】

  三、识字

  1、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看实物猜字——躲、符、鹊;画图认字——嫩

  做动作猜字——羞、遮、掩、探、触

  谜语、顺口溜猜字——一头羊长得丑(羞);一朵花藏身后(朵)

  3、同桌检查读句子,互相评价打等级。

  (1)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2)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3)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利用动作、绘画、语言情境等方式加强汉字与事物的联系,提高了自主识字的质量。】

  四、朗读

  1、快速读文,思考:“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到春天的?指名读——范读——感悟读。

  (重点抓住“脱掉”等表示动作的词语感受孩子们急切激动的心情,读好带“!”的句子。)

  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用换词和做动作理解“害羞”,并说说句子中哪些词写出了春天“害羞”的特点。

  教师相机进行仿词训练: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

  【结合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了解初春的特点,体会课题中的“找”字,初步感受发现的乐趣。】

  五、写字

  指导写“脱、冻、溪、棉、探、摇”六个字。

  1、让学生先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2、学生互相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冻”不要写成“冻”。

  教师根据学生书写实际,重点指导“溪”和“摇”。

  3、学生练写,力求把字写规范、美观。教师巡视,鼓励写得好的学生,奖励小星星。

  4、学生交流评价,互相打等级。

  六、作业

  1.让父母当评委,练习朗读课文。

  2.向父母介绍今天学会了哪些字,有什么发现。

  【发挥家庭教育力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字词:学生自愿展示自己学会的词语。

  2、读文:把爸爸妈妈认为读得好的地方读给伙伴听。

  【自愿展示学习收获,充分发挥自主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朗读

  1、自由读四至七自然段,思考:我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2、引导学生进行问答式的句式训练:

  例: 问: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答: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多像春天的眉毛啊!

  其他三句也可以模仿训练。

  3、采用多种方式感悟读文:引读、竞赛读、表演读等。

  4、春天还会在哪里呢?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教师和学生可以拓展自己搜集的图片和想到的一些诗句。

  【多种形式感悟读文,利于培养语感,陶冶情操。拓展课外学习资料,促进语言积累,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自觉性。】

  三、背诵

  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想象课文描绘的情境,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借助板书背诵、看图背诵、想象情境背诵。)

  【此环节融听、想、品、背于一体,使学生对书面语言文字从形式到内容进行了多层面、立体的审美和积累。】

  四、拓展

  “我眼中的春天”擂台赛: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任选其一。

  读春天: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读出春天的美。

  说春天:结合生活实践描绘自己看到的春天。

  写春天:写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

  画春天:把看到的、想到的春天画出来。

  演春天:唱唱春天的歌、跳跳春天的舞。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需求,为他们搭建广阔的展示平台,在丰富多彩的“寻春、赞春”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好,体验发现的快乐,真正体现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五、写字

  1、学写“野、躲、解”三个字。引导学生发现这三个字左右一样宽。重点强调“身”字做偏旁时的变化。

  2、学生仿写,体会字体的美观、规范。

  2、 古诗两首

  课前透视:

  本课是由《草》和《宿新市徐公店》两首古诗组成。两首诗都是描写春天的绝句,诗句意境优美,语言清新明丽。其中《草》情景交融,重在咏物抒怀,是就荣枯生发,极力表现草的顽强生命力。《宿新市徐公店》动静结合,人与景辉映成趣,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教学中要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诵中生情,吟中入境,充分感受古诗独特的音韵美和节奏美,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逐步形成文化积淀。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古诗积累,对这两首古诗也不太陌生,教师要挖掘学生潜在的学习优势,引导自读自悟,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目标

  1、 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诵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信息资料:生字卡片、相关图片、音乐磁带、学生查找诗人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挖掘积累。由学生课前积累的古诗展开背诵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图片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观察到的内容。

  师:春天的小草蓬勃生长,春天的孩子兴致高昂。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你们对春天有没有新的发现。(板书课题)

  先来学习《草》。

  二、自学

  1、自读古诗《草》,注意读准字音。

  2、小组内互相检查读诗情况,教师纠正字音“荣”“烧”。

  三、感悟

  1、自由读古诗,思考:自己哪里读懂了?哪些字词还不懂?

  2、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不懂的地方(如离离、岁、枯、荣等词语的理解)

  3、全班交流讨论自己对古诗的感悟,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1)“离离”可以让学生看看课件,说说草长得怎么样?从而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它的意思是指草长得很茂盛。

  (2)“岁”可问学生几岁了 ,随学生回答告诉学生从出生到现在几年就是 几岁,“一岁”就是一年。

  (3)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并让学生说说草什么时候是“枯”?什么时候是“荣”?

  (4)“尽”可用简笔画的形式,让学生说出火只能烧光草的叶和茎却烧不完地下的草根。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自主品读的基础上交流学习所得和所惑,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合作意识。】

  四、朗读

  1、自由读:你喜欢小草吗?为什么?(喜欢小草那种生生不息,顽强的生命力。)

  2、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配乐读——竞赛读。

  【在充分地诵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五、背诵

  1、情境背诵:教师创设把《草》背给家人听的情境,引导学生背诵。

  (如“离离原上草”我怎么听不懂呢?怎么不写花,只写草呢???)

  2、师生共同扮演妈妈、哥哥、爷爷等角色进行表演背诵。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表演背诵,既训练了形义较难的字,又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利于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六、练习

  1、按要求分类。

  未 追 店 枯 徐 烧 荣 菜 宿

  独体字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上中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七、书写

  1、学习书写“枯 、荣、烧”三个字。重点指导: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钩要有弯度;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钩的拐弯处要圆润。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评议展示。

  第二课时

  一、回顾

  背诵古诗〈草〉。

  按照以前的学习步骤自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1、读:读准字音,把古诗读通顺。

  2、想:想想自己哪些地方读懂了?哪里还不懂?

  3、说:在学习小组内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二、交流

  1、学生先在组内说说自己读懂和不懂的地方,教师相机介绍诗人杨万里的资料。

  2、班级交流,弄懂全诗的大致意思。

  三、朗读

  1、自由读:你对暮春时节的景色有什么新的发现?

  2、指导读:孩子在捉蝴蝶时是什么心情?(高兴、喜悦)找不到时又是什么心情?(失望)。

  【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展开联想,丰富语言积累,进一步体会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

  3、竞赛读:小组内比赛,推荐一名同学参加班级比赛。

  4、评价读:谁读得好?好在哪里?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吗?

  【诗歌语言凝练,富于韵律感。多种形式的朗读,利于学生体会诗人情感,培养语感。】

  四、背诵:同桌互背、指名背、挑战背、齐背。

  五、拓展

  1、把这首古诗编成一个小故事。

  2、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剧。

  【给学生提供“二度创作”的题材,不仅拓展延伸了文本,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3、和同学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白居易和杨万里的其他诗作或其他诗人描写的关于春天的古诗。

  【古诗是我国文化百花园里的一棵奇葩,教师要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培养课外积累的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六、写字

  学习其它几个生字,重点指导:

  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

  宿——宝盖不宜太宽。

  七、评价

  1、学生练习书写,自我评价:在自认为写得满意的字上做标记。

  2、小组内展示交流,互相评价:根据组内建议把不满意的字再写几个。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评、互评,使学生学会评价 ,在互相学习、借鉴、欣赏中共同进步。】

  3、 笋芽儿

  课前透视:

  这篇童话散文采用拟人化的写法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笋芽儿成长的过程。文章语言精美,角色鲜明,富有童趣。稚嫩的笋芽儿,温柔的春雨姑娘,大嗓门的雷公公和慈爱的竹妈妈,在作者的妙笔下活灵活现。

  由于孩子们对笋芽儿的知识了解不多,课前师生可共同搜集一些相关的音像和图片资料,以弥补学习资源的不足。教学中教师还要创设情境,以读带问,以情促思, 通过读读、说说、演演、评评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自能读书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笋芽儿和春雨姑娘等人物的对话,感受笋芽儿对美好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深入体会乡村生活的美好及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2.学习作者通过描写最普通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好词佳句。

  教具准备:

  优美轻柔的乐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随着作者来到了乡村人家,谁能说说乡人家的哪处景物给你印象最深?

  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瓜藤攀檐鲜花轮绽雨后春笋

  鸡鸭觅食院落晚餐织娘催眠

  二、研读品味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选你喜欢的一处乡村风景美美地读读,并说说喜欢理由。

  2、读时划出你认为最能体现乡下人家迷人。独特的语句并做上记号,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在脑海勾画美丽的画面。

  3、全班交流

  (生交流过程中,师适时点拨,提示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美,并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学生通过“评读”的方式来参与学习。)

  4、请用心去朗读,把乡村的.可爱美景读出来。

  (再请学生读一读,其它学生评读:他读得怎么样?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你还能比他读得更好吗?

  (说明: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只是一个预设,实际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发言为主线,教师的点拨、指导适当地穿插其中,不可越俎代庖,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三、整理回顾

  1.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发现无论在屋前、院子里还是小河里,无论在春天,夏天还是秋天,乡下人家的确具有它独特、自然的美,现在我们再来齐读课文的最后一节,现在,你一定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2、师生齐读最后一节。

  (齐读。指名读。配乐)

  3、讨论探究:“独特,迷人”什么意思?那怎么理解?它在文中什么作用?

  4、请选自己喜欢的一处景象配乐朗诵,在次感受乡村生活的美。

  四、激发兴趣

  1.读了这篇课文,你是否感觉到了农村生活的诗情画意?让我们开展一次“走进田园”的综合活动吧!

  2.读一读书上的提示,然后分组商量一下自己的小组准备怎样开展这次活动(如乡村图片展、收集国内外农村生活资料、乡村诗歌朗诵比赛等等)

  3.各组交流,汇报自己小组开展活动的计划。

  4.教师统筹安排,确定活动日程。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1.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浏览”马观花”造句。

  2.认识读书的重要,了解读书基本方法,学会精读和泛读,努力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所讲的几点意思。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已学过一些介绍读书方法的课文,还记得吗?

  (《“煮书”》、《读书做记号的学问》)掌握了好的读书方法,能使你事半功倍。今天,我们运用学过的读书方法来读一篇新课文——《精读和泛读》。(板书课题)什么是精读?什么是泛读?一边读,一边做记号。

  二、初读指导

  1.朗读课文,画出5个生字,要做到会读会写。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浏览浩如烟海精读梗概走马观花泛读

  3.自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三、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提示:“梗”要读准后鼻音,“浏”的声母是边音。

  2.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

  浏览:大略地看。

  梗概:大略的内容。

  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

  3.指名逐段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4.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说说课文讲了几层意思。

  (1)要积累知识,必须读书,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精读。

  (2)要学会泛读。

  (3)泛读可用较少的时间浏览大量书刊,同时又是精读的基础。

  (4)泛读的一般方法、方式以及要注意的问题。

  (5)精读和泛读结合,就能获得最佳读书效果。

  5.讨论:全文可分几段?各段讲什么?

  第一段(第1自然段):说明读书的重要和“精读”的方法。

  第二段(第2~7自然段):介绍“泛读”的常识和方法。

  第三段(第8自然段):说明只要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就能取得最佳读书效果。

  四、指导书写

  观察田字格中生字,逐个临写,提示:

  浏:左中右三部分。

  籍:笔画较多,左下“耒”字旁的第一笔是横。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段。

  (1)什么是精读?朗读第一段,用横线画出。

  出示: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认真读、反复读,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这就是精读。

  平时我们学课文,就是这样读的'。

  ①这两句话中,哪些词语要在下面加圆点呢?也就是说哪些是关键词语?

  交流,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确定。

  (认真、反复、逐字逐句、深入钻研、透彻理解)

  ②朗读这两句话,注意关键词语。

  (2)齐读第一段。

  2.学习第二段。

  (1)什么是泛读?(大略地读)

  (2)既然精读这么重要,为什么还需要具有泛读能力呢?

  (指名读第2自然段)说说自己的理解。

  引导学生注意:“不可能……更不可能……为了……又必

  须……因此……”,课文用这些词语巧妙地起承转合,将要表达的意思论说得清楚明白。课文后面的叙述中还有类似的用法,大家要注意学习。

  3.泛读有什么作用?读第3自然段,画一画关键词语。

  交流:“通过泛读,可以……从而……获得……”

  朗读第3自然段。

  (4)怎样进行泛读?默读第5自然段。

  四人小组讨论:面对一大堆读物,如何泛读?

  对一本读物来说,如何泛读?

  交流:说说自己的理解。

  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泛读的方法。

  (5)泛读通常采用什么方式?要注意什么?(读第6、7自然段)

  讨论交流。

  3.学习第三段。

  引读,只要我们善于把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就能达到最佳的读书效果。

  三、总结全文

  1.这篇文章中,你还在什么地方做了记号?

  (精彩词画图,如浩如烟海、走马观花)

  (有疑问处画问号)

  2.小结:这篇课文侧重介绍了泛读,泛读的意义、方法、方式、注意点等几方面的内容。

  四、作业指导

  1.课后作业5:同学们,今天语文课外活动时先泛读从图书馆借阅的书,然后交流。交流时先介绍所采用的泛读方法,再说说书的大概内容。

  2.课后作业3:“浏览”是什么意思?(大略地看)可用在看书,看市容等。

  指名造句。

  “走马观花”是什么意思?可用在观察事物,如参观工厂览等。

  指名造句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诗经教案10-22

语文翠鸟教案09-03

《语文园地》教案10-05

语文《检阅》教案11-07

语文教案01-17

语文活动教案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