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音乐教案>小班音乐教案

小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3-07-05 12:59:49 音乐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音乐教案(优秀)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音乐教案(优秀)

小班音乐教案1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初步学习演唱歌曲。

  2、体验开着“橘子船”与大家分享水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用的苹果、梨子、菠萝、橘子各一,配套图标一套(如图)。

  2、幼儿人手一个橘子。

  3、幼儿已熟悉《橘子船》旋律,会唱《水果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着《橘子船》的旋律做律动“摘水果”。

  师:果园的水果成熟了!我们一起来摘果子吧!

  2、演唱《水果歌》。

  幼儿根据教师逐一出示的水果,演唱《水果歌》进行练声。如,教师出示苹果,幼儿演唱:“来来,我是一个苹果,果果果果果果……”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想象。

  师:橘子瓣儿像什么?(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句大胆讲述,并根据幼儿的讲述引出橘子船,出示图标一、二)。

  2、理解歌词内容。

  (1)橘子船要开了!它要开到哪里呢?请你们听老师唱一首歌。

  (2)教师范唱后提问:小船开到谁的嘴巴里了?(幼儿回答后,教师出示图标三、四。)

  (3)教师再次范唱,一边唱一边逐一指图,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歌词。

  3、学唱歌曲,体验与大家分享水果的快乐。

  (1)幼儿在“开小船”的游戏情景中,学唱歌曲。(教师在幼儿面前巡回“开”着“橘子船”,带领幼儿学唱3~4遍,后面两遍教师可适时地将“船儿”开进幼儿的'嘴巴里。)

  (2)幼儿大胆想象并替换歌词演唱。

  师:小船除了可开到妈妈的嘴里边儿,还可以开到谁的嘴里边儿呢?(幼儿如说“开到爸爸嘴里边儿”,就替换原有歌词引导幼儿集体演唱。)

  (3)讨论和交流。

  师:为什么小船要开到妈妈和其他人的嘴里边儿呢?

  三、结束部分

  幼儿自己剥橘子,师幼一起唱歌,幼儿将橘子船开到教师或同伴的嘴巴里。

  附:橘子船

  剥个橘子瓣儿,

  像只小黄船儿。

  小船开到哪儿?

  妈妈嘴里边儿。

小班音乐教案2

  教材分析:

  下雨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而孩子们特别喜欢雨天,他们喜欢听雨的声音还经常跑到雨中手舞足蹈,用小手接接雨滴、用小脚踩着水坑等等。针对孩子们对雨的这一兴趣爱好,我开展了本次的打击乐活动《大雨小雨》。

  《大雨小雨》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歌词模仿了大雨哗啦啦和小雨滴滴答答的声音。歌曲旋律流畅、节奏简单,音乐形象鲜明,富有童趣。本次活动我从幼儿的生活和兴趣入手,引导幼儿学习用肢体动作、打击乐器的不同力度表现大雨小雨音乐的强弱,从中激发幼儿参与打击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肢体动作和打击乐器的不同力度表现大雨小雨。

  2、喜欢参与游戏,体验打击乐带来的乐趣。

  重点:

  学习用肢体动作和打击乐器的不同力度表现大雨小雨。

  难点:

  拍准节奏型,表现出节奏的强弱。

  教学准备:

  《大雨和小雨》演奏图谱一份、铃鼓9个 碰铃9对、教棒1根、磁带及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倾听《大雨小雨》的音乐,感受雨声的强弱。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请你们来仔细的听一听,你在歌曲里听到了什么?

  1、播放音乐一遍,引导幼儿仔细倾听。

  教:好听的歌曲唱完了,谁能告诉卢老师

  2、提问:(1、)你在歌曲里听到了什么?(幼:大雨小雨)

  (2、)大雨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哗――啦;哗――啦)

  (3、)小雨的声音又是怎么样的?(滴滴答答)

  (4、)小雨和大雨的声音一样吗?不一样在哪里?

  教师小结:大雨的声音“哗啦、哗啦”,听上去很大声,很响亮;小雨的声音“滴滴、答答”听上去轻轻的'、小小的。

  (二)、教师引出基础游戏,示范玩法,并请幼儿游戏。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看图谱。

  师:今天大雨点和小雨点来到了我们班上,他们想要请小朋友一起玩一个节奏游戏。

  教:这是大雨点和小雨点在唱歌呢,你能用拍小手的方法来表现吗?(请个别幼儿说说并学学)

  2、分句哼唱,练习大雨点和小雨点的节奏。

  3、播放音乐,完整练习。

  4、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拍节奏。

  播放音乐,拍肩练习打节奏

  (三)、运用乐器,练习拍节奏。

  1、出示铃鼓和碰铃,学习用乐器打节奏。

  2、出示铃鼓和碰铃,教师分别敲打铃鼓和碰铃,并提问:

  谁能告诉老师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像大雨?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像小雨?(大雨――铃鼓;小雨――碰铃)

  3、教师小结。

  教:小朋友都发现了铃鼓的声音比较响亮,就像大雨的声音,一对小铃碰在一起发出“叮叮”的响声就像小雨的声音。(教师边小结边出示铃鼓和碰铃的图谱)

  4、引导幼儿看乐器图谱。

  5、用乐器完整练习拍节奏一遍(教师清唱歌曲,幼儿拍打乐器)

  6、交换乐器,再一次听音乐演奏

  师:小朋友能听着音乐将图谱的节奏拍正确,表演的真棒!请你们相互交换乐器再来合奏一遍这首好听的歌曲吧!

  教:小朋友和大雨点、小雨点玩节奏游戏真开心,那你们想不想挑战一下自己。(想)好,现在老师把图谱拿掉,看看你能不能听着音乐拍对节奏,小朋友准备好,看老师的指挥,听好前奏。

  (四)、活动结束

  1、教师小结

  教:小朋友这么快学会了拍节奏的游戏,但幼儿园的很多小朋友还不会,我们去找他们一起来玩这个游戏吧!

  2、播放《大雨小雨》音乐,全体师生在音乐声中离开活动室。

小班音乐教案3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节奏,能随音乐一拍一下做动作。

  2、尝试将生活活动创编到律动中。

  活动重点:

  随音乐节奏做动作。

  活动难点:

  创编律动。

  活动准备:

  幼儿生活照片、律动音乐。

  活动过程

  1、播放音乐,幼儿随音乐拍手、拍腿、拍肩,充分感受音乐的节奏。

  2、模仿刷牙。

  ⑴老师出示幼儿刷牙的生活照片,用食指代替牙刷,模仿刷牙。

  ⑵老师带领幼儿随音乐一拍一下的`模仿刷牙。

  3、模仿生活中的其他动作。

  ⑴看图片,模仿洗脸。

  ⑵模仿梳头、穿衣服、脱衣服、洗脚、洗手等生活动作。

  ⑶老师领导幼儿一起模仿生活动作。

  4、放音乐,幼儿随老师一起模仿生活中的动作。

  5、老师小结,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后细心观察成人的生活动作,进行模仿。

小班音乐教案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动物之间浓浓的亲情,体验“抱抱”的愉悦之情。

  2.懂得拥抱是表达爱的一种方式,能主动拥抱自己的`亲人、老师和伙伴。

  活动准备:

  绘本、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律动活动,体验拥抱带给人的愉悦感受。

  1.倾听音乐,做律动《爱我你就抱抱我》。

  师:我们刚刚唱的是什么歌?

  2.讨论:平时你最喜欢和谁抱抱?为什么?

  二、观察画面,为绘本阅读做准备。

  1.观察教师出示的两幅画面,从动作和表情上观察。

  师:你看到了谁?谁正抱着谁?

  师:妈妈怎么抱宝宝的?是什么表情?

  师:宝宝心里会怎么想?会说什么?

  教师总结:原来我们宝宝都很爱自己的妈妈呀,那我们回去记得和妈妈说:“妈妈,我爱你。”

  2.观察教师出示的小猩猩,猜测事件。

  师:看看小猩猩现在是什么心情?学一学小猩猩的表情。猜猜它怎么了?

  师: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三、师生共同阅读绘本,理解作品的含义。

  边看绘本,边将自己的感受说出来。

  师:刚刚我们听的故事叫什么名字?

  师:现在知道小猩猩为什么不开心了吧?

  师:这一路上都有谁帮助小猩猩了?

  师:小猩猩最后找到妈妈了吗?

  四、再次体验,抱抱的呼唤。

  师:你们看了小猩猩的故事,你们想和你的好朋友抱一抱吗?

  师:我们也来跟客人老师抱一抱。

小班音乐教案5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学习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2.在理解歌词内容的基础上学习创编合适的歌表演动作。

  3.增强爱妈妈、关心妈妈的情感。

  4.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5.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教学准备:

  1.音乐磁带一盒。

  2.请一位配班老师做好情景表演的准备。

  3.简单的场景布置(小桌一张、上面放一只茶杯,小椅子一张)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活动:

  师:妈妈工作了一天,辛苦吗?回到家,我们应该怎样关心、照顾妈妈?(引导幼儿大胆地谈一谈怎样关心、照顾妈妈。)

  二、学习歌曲:

  1.欣赏视频。

  师:我们来看看这个小朋友是怎么关心她妈妈的。(播放视频)她做了什么事?

  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用歌词来小结。

  2.教师范唱。

  师:今天我们就要学一学这首好听的歌曲,它的名字叫《好妈妈》。现在听老师来唱一唱。

  3.幼儿轻声跟唱。

  师:请你们轻轻跟着老师来唱一唱,老师想听听小朋友好听的.声音。

  4.完整学唱歌曲。

  师:小朋友来自己唱一唱。

  三、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

  1.大胆学习创编动作,并请创编好的幼儿带领其他幼儿表演。

  师:请你听着音乐想一想可以做什么动作。(边放音乐边想动作)请一个小朋友来和老师表演。老师扮妈妈,小朋友做孩子。

  2.幼儿做孩子,老师扮妈妈,边唱边表演。

  3.请一半幼儿扮做妈妈,一半幼儿扮做孩子,边唱边表演。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小百科:"妈妈"(拼音mā mā)是母亲的口语。"妈"从造字上看,妈是形声字,从女,马声。本义是称呼母亲,重读仍为原义。母亲,简称母,是一种亲属关系的称谓,是子女对双亲中女性一方的称呼。《广雅·释亲》:妈,母也。《康熙字典》"俗读若马,平声。称母曰妈。"在历史长河中,"妈妈"这个词的含义经过变化,但是必须强调的是:"妈妈"不是外来词,人类的各种语言中,MAMA的发音总是用来称呼母亲的,因为这是人学会的第一个音节。在上古汉语中"母"发ma音。

小班音乐教案6

  活动目标:

  1、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初步学会歌表演的动作。

  2、培养幼儿边唱边表演的兴趣。

  3、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4、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头饰人手一个,录音。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

  今天好热闹,听,小小鸡在蛋壳里唱起了欢快的歌。

  1、“小鸡出壳”歌曲复习,用好听的声音唱。

  2、唱第一句“小小鸡蛋把门开”时,要用点力,出来的歌声要柔柔地,好听。――每二遍唱。

  (二)“看,有只小鸡真的出壳了,大家要仔细看小鸡是怎么从蛋壳里钻出来的。”

  1、老师戴上头饰示范动作一遍。

  2、幼儿讲讲,小鸡是怎么出壳的,并学着做这几个动作。

  3、第二遍示范

  把未讲出的动作讲出来并学习。难点:转身跳过来。

  4、请几个能力强的幼儿一起来出壳。带上头饰,其他幼儿看看他们有没有和音乐一样,该出壳的`时候出壳,要不然太早了,没长好,太晚了,要在蛋壳里闷死的。

  5、再请多点幼儿上来学做。

  6、全班幼儿学着歌表演,用歌声帮助可有力气出壳。

  (三)复习律动:小星星

  小鸡出壳,看天黑了,星星真多真亮呀,让我们一起去数星星。――复习律动:小星星。

  1、第一遍,一起数别漏了。

  2、第二遍,小摇篮要摇的柔柔地,轻轻地,天黑了,小鸡回家了――结束。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的节奏感比较弱,老师只是纯粹强调要跟着音乐的节奏来跳,小班幼儿对于节奏的概念可能还不是很清楚,如果根据音乐的节奏,配上形象、生动的儿歌,让幼儿有节奏的边念儿歌边做律动。这样一来幼儿就可以跟着儿歌的节奏从而有节奏的做动作了。

小班音乐教案7

  【 活动目标】

  1、学习叠词,能用准确的肢体动作表现儿谣。

  2、从生活知识的获得,认识食物与排泄物的关系。

  3、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4、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食物图片、小毛巾、橡皮泥、软垫

  【 活动过程】

  1、《小毛巾》音乐入场

  幼儿跟随教师做肢体律动。

  教师与幼儿打招呼

  2、出示毛巾,引出故事

  (1) 教师出示毛巾,询问幼儿毛巾的用途,告诉孩子,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关于毛巾的故事。

  (2) 讲述故事,让幼儿猜猜小云妖到底是不是生气了呢?

  3、倾听音乐,提问

  (1) 师:云妖生气了吗,他去干什么了?

  (2) 老师归纳总结,原来小云妖大便去了。

  (3) 它大便的时候发出了什么声音?告知幼儿poopoo=大便

  4、语词活动,学习模仿

  (1) 师:肚子会发出什么声音?

  请幼儿发表肚子发出的声音,并模仿。

  (2) 教师示范语词动作,幼儿模仿。

  (3) 听音乐学念语词

  5、音乐游戏

  出示道具软垫 ,用软垫当小马桶。

  (1) 软垫散放,听到叠词走动,其余语词屈膝微蹲。

  (2) 人手一块软垫,听到叠词走动,其余语词屈膝微蹲。

  (3) 双人游戏,叠词走动,其余语词,去接同伴的poopoo。

  6、了解食物与粪便的关系

  (1)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大便有哪些形状的?幼儿自由回答,老师进行记录

  (2) 告诉幼儿 长条的poopoo 说明你吃了有营养的食物(蔬菜、水果)

  一粒一粒的poopoo 说明你吃了油炸类的食物

  无法成型的poopoo 说明你吃了苍蝇粘过的食物

  (3) 教师出示食物图片,让幼儿进行归类。

  (4) 生活卫生常识讲述

  引导幼儿喜欢吃各种营养的食物,培养孩子饭前洗手,饭后擦嘴与漱口及常喝水的习惯。

  7、退场

  教师出示橡皮泥,引导幼儿到教室后用橡皮泥模拟捏出各种粪便的造型。

  【活动反思】

  这节课进过两次的园内试教,从中对存在的问题及活动的目标进行了修改,但对活动的把握还不是很有信心,在正式上课时,发现孩子不能给出自己需要的答案,所以有些心慌,环节还是很顺利的.下来了。在课后,老师们也是给我了很多宝贵的建议,让我很受用。课程存在的问题:

  1、在游戏过程中,老师没有将游戏规则很清楚的告诉幼儿,以至于在游戏时有些混乱,游戏时没有提醒幼儿念语词peepeepoopoo。

  2、在学念语词的时候,老师需要简单的解释语词的意思,帮助幼儿能更快的记住语词。

  3、每个环节过的太快,在放慢一些可能会更自然。

  4、可以让幼儿更多的去感受节奏。

  5、目标还要更明确。

  6、让幼儿说出自己肚子发出的声音后,将语词放入儿谣让幼儿念一念,体验创编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7、生活常识可以从食物入手,幼儿的经验可能更多。也就是不要出示食物图片,先问幼儿喜欢吃什么,这些食物会拉出怎样的poopoo。

  在老师的帮助下,让我对奥尔夫的课程更加了解,对于上课的把握上有了信心,希望在以后的活动中,有更多的机会,让我不断的成长。

  小百科:毛巾是由三个系统纱线相互交织而成的具有毛圈结构的织物。这三个系统的纱线即是毛经、地经和纬纱。随着科技的发展,又出现了经编毛巾织物,这种毛巾毛圈固结牢,但形式相对单一,市场上的绝大部分为机织毛巾。

小班音乐教案8

  活动名称(学科或领域):音乐游戏活动:小毛巾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歌词,感应休止符的特点并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2、喜欢听音乐做游戏,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3、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活动重点:理解歌词,学会唱歌曲《小毛巾》。

  活动难点:能感应休止符的特点,学会在休止符的地方用动作来表示。

  活动准备:

  音乐、图谱、每人一块毛巾活动过程:

  一、出示毛巾,引出课题。

  小朋友,有一个好朋友每天在早上和晚上都跟我们小朋友见面呢,你们知道是哪个朋友吗?(幼儿各抒己见)出示毛巾:你们看是谁呀?小毛巾是不是每天早上和晚上都跟小朋友见面呀?做了什么呢?它都洗了你哪些地方呀?(洗了眼睛、洗了鼻子、洗了嘴巴……)小毛巾洗到的这些地方叫什么呀?(五官)小毛巾帮你洗了这么多地方啊!小毛巾的本领真大!今天,小毛巾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歌,你们想听吗?

  二、教师按音乐的节奏念唱歌曲。

  1、教师念二遍歌曲后提问:刚才老师念的《小毛巾》这首儿歌里都说到了什么呀?

  2、你们听听为什么有的地方是空白的呢?(这里没有音乐空两下的地方叫休止符,我们可以用亲亲的动作来表示。)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念儿歌,到休止符的地方小朋友用亲亲的动作表示。

  三、幼儿人手一块毛巾,学唱歌曲《小毛巾》

  1、小毛巾每天早上和晚上都跟小朋友哪些地方亲亲了呢?这首儿歌不但可以念,而且还可以唱了,我们一起来学习唱《小毛巾》的歌吧!

  2、幼儿与教师一起唱歌曲《小毛巾》,唱到休止符的地方,用毛巾碰一碰五官。(提醒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唱)3、小朋友,你们洗干净了吗?老师来检查一下,看看小朋友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都洗干净了没有。哎哟!小毛巾真能干,把小朋友的五官都洗的干干净净。可是还有几位小朋友没有洗干净,我们一起再来帮他们洗一洗吧!(幼儿一起唱歌曲《小毛巾》)四、音乐游戏:《小毛巾》

  1、幼儿自由结伴,两人一组边唱儿歌,边做游戏。休止处用毛巾轻碰别人的五官!注意提醒幼儿帮助别人清洁的时候更加要轻轻的!

  2、交换游戏伙伴,边唱儿歌,边做动作。在休止符处可以帮同伴轻轻碰碰,也可以碰碰自己的五官。

  设计意图:

  小毛巾每天都跟小朋友见面,是小朋友的好朋友,了解小毛巾的作用,从而让幼儿知道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是小朋友的五官。

  教师利用图谱让幼儿直观的感受歌曲的节奏,并且了解哪个地方有休止符。教师采用念唱的方法,让幼儿感受乐曲的节奏和休止符的.特点,并了解休止符的含义。

  利用小毛巾为教具,激发幼儿学唱歌曲的兴趣,同时也让幼儿注意休止符的停顿,用亲亲这些五官来感受休止符的作用。

  在游戏的过程中,增加了幼儿学习歌曲的兴趣,在帮朋友擦擦眼睛、擦擦嘴巴的过程中记住歌词、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教学反思

  用毛巾律动开始,让孩子们充满了好奇心,在教育活动中都表现的十分积极,活跃,并且在活动中学会了怎样使用毛巾,怎样爱护毛巾。

小班音乐教案9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旋律,初步尝试跟着音乐用肢体表现豆豆发芽的过程。

  2、愿意爱护周围的植物。

  【活动准备】

  《豆豆发芽》的音乐,豆豆发芽过程的视频,幼儿已学习儿歌《钻泥巴》。

  【活动过程】

  一、萌发兴趣。(析: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为他们即将要接受的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

  1、观察发芽的豆豆。

  师:看,我们种的豆豆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你知道豆豆的种子是怎么长成小芽芽的吗?

  2、观看豆豆发芽过程的视频。

  师:豆豆要钻破泥土和太阳公公做游戏。它用力地、慢慢地往上钻。可是,泥土太紧了。看!豆豆都累得流汗了。不过豆豆没有放弃,它用尽全身力气终于钻破泥土,长出两片小芽芽了!

  师:豆豆是怎么长大的呀?(幼儿描述豆豆发芽的过程。)

  二、熟悉音乐。(析:在呈现具象的豆豆发芽的视频后,再播放抽象的豆豆发芽的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旋律。)

  师(播放音乐):你听到了什么?这段音乐听起来和豆豆发芽有关系吗?

  三、动作表现。(析:引导幼儿用肢体表现对音乐旋律的感受。)

  1、自由尝试。

  师:请你跟着音乐来学学豆豆发芽的样子。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模仿豆豆小小、圆圆的样子。例如,教师提问:“豆豆还没发芽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如果有幼儿蹲下来了,教师马上引导其他幼儿观察并探索:“你们能不能变得比他更小、更圆,像颗小豆豆?”

  2、在教师引导下结合经验再次尝试。

  (1)豆豆用力钻泥土。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模仿豆豆用力钻泥土时的动作、表情。例如,教师提问:“豆豆是怎么钻出泥土的'?是轻轻的,还是要很用力?豆豆要怎么用力才能钻出泥土呢?你们来试一试。你用力的时候会有什么表情啊?”

  (2)豆豆慢慢钻泥土。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控制自己的动作,到音乐结束时再长出芽芽。例如,教师提问:“豆豆的芽是慢慢长出来的,还是一下子就长出来的?豆豆的芽是慢慢地、慢慢地从泥土里钻出来的。你们也来试试跟着音乐慢慢地钻出来。”

  3、完整表现。

  (1)教师用儿歌《钻泥巴》引导幼儿跟着音乐用肢体表现豆豆发芽的过程。

  (2)教师重点指导幼儿表现芽芽长出来时的各种造型。例如,当幼儿的手没有伸出来时,教师可说:“这棵小芽大概太阳光还照得不够,再来晒晒太阳,快快长大吧!”或者可说:“我来为小芽浇点水,小芽快长大吧!长得高高的,长得大大的。”

  四、游戏:豆豆发芽

  (析:通过游戏让幼儿对种子发芽与音乐有一个完整、直观的回忆,并在游戏中体验到种子发芽的不易,萌发要保护芽芽、保护植物的想法。)

  1、随教师创设的情景做音乐游戏。

  师:春天来到了,我把豆豆都种到了泥土里。让我来给你们浇浇水,豆豆快长大吧。“小豆豆,种地下,发了芽,钻泥巴。钻一下,动一下。钻啊钻啊,钻得快,钻出两片小芽芽。”

  2、教师总结。

  一颗种子在阳光和雨水的帮助下,用尽力气钻出泥土,才会长成一株小芽芽。不同的小芽芽会长成不同的花、草和树,不同的花、草和树木就能组成地球上一道道美丽的风景。我们可要好好爱护这么美丽的风景,爱护身边的绿草、鲜花和树木。

小班音乐教案10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学唱歌曲并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2.学会听音乐,遵守游戏规则,“小猫”躲好,有一定的自控力,不随意走动。

  活动准备:

  1.已学会小猫走路的动作。

  2.猫妈妈头饰一个。

  3.课件。

  4.教师椅子一把。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活动兴趣

  1.播放视频,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陈老师给你带来一段有趣的视频,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教师提问

  师:你在这段视频里看到了什么?小猫们在干什么?那你们有没有玩过捉迷藏的游戏?

  3.根据幼儿的回答,总结出:玩捉迷藏时,要有一个人藏,一个人找。藏的人要躲在一个让人找不到的地方,藏好后找的'人才可以去找。

  二、分段播放视频并学唱歌曲,作出相应的动作

  1.教师播放视频,逐句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师:你们是这样捉迷藏的,那你们想不想看看小猫们是怎么捉迷藏的?在看视频的时候,小耳朵要竖起来仔细听,小眼睛也要仔细看,听听看歌曲里面有哪些内容?小猫是怎么捉迷藏的?

  2.教师根据歌词第一段的内容提问,并引导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

  (1)谁来告诉我,这段视频里有几只猫?(许多小花猫),那小花猫是怎么叫的?

  (2)小花猫为什么那么高兴呀?(要和妈妈做游戏。)

  (3)他们在玩捉迷藏的游戏,现在小猫们应该做什么?(是不是要找个地方躲躲好,妈妈快来找)。

  3.教师弹钢琴,引导幼儿跟着琴声演唱歌曲。

  师:让我们跟着老师的琴声再来学一学小花猫们捉迷藏。

  4.播放视频,逐句引导幼儿学唱,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1)现在老花猫要来找了(一只老花猫,喵呜喵呜叫)。

  (2)老花猫对小猫们说了些什么?(我的小猫快躲好,一会儿妈妈就来找)

  (3)猫妈妈是怎么找到小猫的?(找呀找呀找呀找,小猫找到了)。

  5.教师边弹边唱,引导幼儿逐句地学习。

  师:大家真棒,唱得都很好听。我们一起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随音乐,玩《找小猫》的游戏。

  师:你们想不想一起来玩《找小猫》的游戏啊?玩之前,猫妈妈对你们有几点要求:

  出示老花猫的头像,教师进行示范师:陈老师是猫妈妈,小朋友们是小花猫。你们看看陈老师是怎么藏的,小脑袋也要藏在椅子背后,躲好后藏藏好,不要乱动。

  2.猫妈妈找到的小花猫要站到椅子的前面来,而且不能进行下一次游戏。

  师:现在我们开始游戏啦,小朋友们一定要遵守游戏规则哦!

  师:换方式进行表演,一个幼儿当猫妈妈,其余的幼儿当小花猫,游戏结束后,被找到的小猫要到前面来。

  四、结束活动

  小朋友很喜欢玩《找小猫》这个游戏,那回到家可以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玩瞧,我的小花猫今天都玩累了,赶快闭上眼睛休息一会吧!

小班音乐教案11

  目标

  1、鼓励幼儿听着音乐进行大胆的想象,并能用动作来表现。

  2、让幼儿体验游戏的快乐。

  准备

  1、小兔头饰人手一个;兔妈妈头饰一个。

  2、设置情景:小草、小花等

  3、音乐磁带,录音机。

  过程

  1、兔宝宝跟着兔妈妈走路进场。

  (1)孩子们,今天妈妈想带你们到草地上去做游戏,你们愿意吗?跟好妈妈出发喽!

  (2)草地到了,孩子们,赶快找个好朋友,我们来玩《碰一碰》的游戏,好吗?

  2、欣赏第一段音乐,创编小兔在草地上开心玩的动作。

  (1)孩子们,我们玩累了坐下来休息一下吧。

  (1)今天,妈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段特别好听的音乐,是关于小兔子的,你们想听吗?请你们听听小兔在干什么?

  (2)你们听出来小兔在干什么呀?它是怎么跳的`,你把这个动作做给大家看看好吗?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小兔还会干些什么呢?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学一学小兔拔萝卜、吃萝卜、唱歌、跳舞、做游戏……的动作好吗?

  3、欣赏第二段音乐,想象并创编躲大灰狼的动作。

  (1)呀!你们快听,什么声音呀?是谁来了?

  (2)大灰狼来了,我们该怎么办呀?啊!躲起来,大灰狼来啦!赶快躲起来呀。

  (3)如果我们没地方躲怎么办呀,还有其它的办法吗?(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能用动作做出来)

  (4)现在妈妈来做魔术师,我说“变”,你们就变成XX,好吗?那我们现在来变一变。

  (5)播放大灰狼音乐,幼儿听命令变成各种东西。

  (5)孩子们可真聪明,想到了这么多躲避大灰狼的方法,以后让你们自己出去玩,我就放心多了,妈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你们想自己出去玩会吗?小兔随音乐蹦出活动室。

小班音乐教案12

  活动目标:

  ⒈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在图谱的帮助下初步学唱歌曲。

  ⒉尝试边唱边表演歌曲,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歌曲图谱

  活动过程:

  一、熟悉歌曲旋律

  ⒈师:春天天气真好,好多小动物都出来玩了,看有谁呀?

  ⒉出示蝴蝶。

  师“蝴蝶姑娘飞来了”,提问:蝴蝶姑娘怎么来的?

  带领幼儿边说歌词边学做蝴蝶在琴声伴奏中飞一飞。

  ⒊出示蜜蜂:谁也来了?蜜蜂是怎么叫的呀?(边说歌词边做动作)

  ⒋出示小白兔:看还有谁呢?(学一学)

  二、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⒈老师这里有一首好听的歌曲《春天》,唱的就是有关春天的美丽景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吧!

  ⒉教师演唱,幼儿欣赏。你们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觉?

  ⒊我们再来听一遍,请你仔细的听听歌曲里唱到了哪些春天美丽的.景物。

  ⒋你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图谱,重点引导幼儿理解前半部分歌词)

  ⒋原来春天里有这么多美丽的景物,我们一起跟着琴声把这首歌唱出来吧!(在琴声伴奏下学唱歌曲2遍。)

  三、歌表演《春天》

  ⒈老师看到有的小朋友在演唱时迫不及待的用动作表演,那我们一起来边唱边表演吧!

  幼儿和教师一起尝试边唱边表演歌曲。

  ⒉第二遍表演。

  引导幼儿要一边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来,一边用用优美的动作表演。

小班音乐教案13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说唱结合的演唱方式。

  2、体验一家人亲亲热热在一起的幸福感。

  活动重难点:

  重点:感受歌曲的节奏旋律,学会演唱歌曲。

  难点:让幼儿学着体会爱,进而学着表达爱。

  活动准备:

  1、《亲亲热热在一起》歌曲、伴奏CD,电子琴。

  2、邀请部分幼儿的爸爸妈妈参与活动。

  3、一顶男士帽子,一块女士头巾,一个兔耳朵发卡。

  4、相机一部。

  5、区角创设“娃娃家”。

  活动过程:

  一、猜声音引入课题,交代歌曲名称。

  1、播放门铃声,让幼儿猜一猜是什么声音?什么时候最想听到这种声音?知道爸爸妈妈回来了,你的心里高兴吗?表演爸爸妈妈回家后高兴的样子。

  2、老师把刚才小朋友的表演变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歌名就叫《亲亲热热在一起》。

  3、亲亲热热什么意思?让幼儿表演亲亲热热的样子。

  二、感知说唱结合,理解歌词内容。

  1、放录音,让幼儿完整欣赏一遍歌曲。

  提问:歌曲里都有谁?

  你最喜欢里面的哪一句?(让幼儿知道这首歌中有唱得部分有说的部分,是说唱结合的曲子)

  2、教师范唱,突出说唱结合部分。

  3、让幼儿加上自己的情感表演说唱结合的部分。

  4、幼儿和家长一起听歌曲在娃娃家完整表演歌曲内容。

  5、请三个小朋友分别带上帽子做爸爸,带上头巾当妈妈,带上发卡当宝宝,随歌曲表演,全体小朋友一起完成说唱结合部分。

  6、表演反复进行,提醒幼儿重点学说富有韵律感的念白,逐步提高要求让在念白处表现出激动、快乐的情绪。

  三、掌握歌曲旋律,学会演唱歌曲。

  1、唱一二段。

  ⑴跟歌曲活动身体部位进行演唱。(拍手、拍肩、扭屁股、跳一跳)

  ⑵跟琴唱,唱到“叮咚叮咚时”就在小朋友鼻子上做按门铃状。

  ⑶跟伴奏带唱,到念白部分三个小朋友围成一组,到唱“妈妈回来了”“爸爸回来了”时三人互相拥抱蹦跳做亲亲热热的样子。

  2、唱第三段并自由创编动作。

  3、三段连起来一起边唱边表演。

  四、进行歌曲改编,提升情感体验。

  1、教师弹琴幼儿唱歌。教师看幼儿演唱歌曲的熟悉程度,适当加快念白部分的节奏,以表达期盼的急切心情。

  2、创编歌词:如"我和妈妈在家里,总想外婆来敲门","我和外婆在家里,总想外公来敲门”等等。让幼儿能唱出家里其他人的名称和表达对他们的情感。

  3、随伴奏音乐完整自由演唱、表演歌曲,到念白的部分还是三人组合在一起,并拍照留念。

  五、活动结束

  大家在一起亲亲热热的'样子好美,我们一起到户外拍照吧。

  活动延伸:

  1、回家和家人一起表演、创编,拍照。

  2、将老师课上拍的照片和家长拍的照片张贴在“亲密一家人”主题墙上。

  设计反思:

  小班孩子年龄小,为了更好的让孩子区分歌曲中“说”“唱”部分的区别,我多次利用表演的方式,将说的部分重点突出出来。提醒幼儿重点学说富有韵律感的说唱结合部分,逐步提高要求让在说唱结合部分表现出激动、快乐的情绪。

  整个过程考虑到小班的孩子以感性经验为主,设计活动时让幼儿从猜——听——唱——改编,一步一步从易到难。在演唱的过程中从跟CD——跟琴——跟伴奏逐步深入,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歌曲,完成创编。

  本节活动我设计的环节多,可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改编歌词环节完成不了,可以放到下次活动中完成。

小班音乐教案1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模仿小动物走路的活动中获得快乐,并能情绪愉快的参加音乐活动,愿意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大胆的想象,用身体的各个部位表现几种不同动物的`特征,模仿这些动物走路。

  3、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活动准备:

  PPT、小鸡图片

  活动过程:

  一、律动

  1、律动《小鸭小鸡》

  二、导入

  1、今天小鸡要过生日了,它请了几位动物朋友来它家玩,看看有几位小动物?(出示四个小椅子)

  2、会有哪些小动物来呢?

  三、感知理解

  1、第一位动物朋友是谁?(直接出示)小兔是怎么走路的?感知歌词:“小兔子走路,跳跳跳跳跳”。

  2、听听第二位动物朋友是谁?(播放小鸭的叫声)小鸭怎么走路的?;请宝宝来学学小鸭走路。感知歌词。

  3、来的第三位动物朋友是谁呢?(出示乌龟贝壳图片)小乌龟怎么走路啊?

  4、猜猜最后一位朋友是谁呢?“有个小动物,长着小胡子,说起话来喵喵叫,老鼠见了就逃跑。”(出示小猫图片。)小猫怎么走路?一起来学学。

  5、今天这几位动物朋友还为我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来听听。完整欣赏歌曲。

  6、提问:宝宝听到歌里唱了什么?

  四、学唱、表演

  1、再次完整歌曲。

  提问:宝宝听到什么小动物在走路?

  小兔是怎么走路的?依次提问其他动物。

  (出示相应的图谱)

  教学反思:

  1、这次活动根据幼儿对小物们那种特别喜爱,喜欢模仿它们走路的一些动作来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幼儿的发展经验水平以及学习特点,通过音乐活中的唱与跳,使幼儿语言上的表述与动作协调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也增强了幼儿表演的自信与欲望。特别是最后一个游戏环节,到结束,小朋友还玩得意犹未尽。这样为后面的延伸环节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2、小班幼儿因为生活经验少,所以对创编动作有了一定的难度,如果能让家长配合,提前带小朋友多观察一些小动物走、跑的样子。或者做些有更多小动物走、跑的课件,相信这节课就上得更加丰富生动了。

小班音乐教案15

  学习活动:《谁来了》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尝试分角色进行对唱。

  2、体验和朋友一起做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PPT、图片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熟悉音乐。

  1、出示青蛙达达,引出故事情境

  今天达达要过生日了,我们一起来听音乐和达达过生日吧。

  达达还邀请了很多动物朋友一起来,猜猜有哪些动物朋友会来和它一起庆祝生日?

  2、你们认识的动物朋友真多啊!到底谁会来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猜动物,学唱歌曲

  1、小兔(第一段)

  ——长长的耳朵,长长的耳朵,谁来了?谁来了?(播放视频出示兔耳朵,请幼儿猜测)

  ——我是小兔,我是小兔,你好呀!你好呀!(播放视频揭晓答案,完整歌唱)原来是有长长耳朵的小兔子。我们和小兔子一起来唱歌吧!

  2、大象(第二段)

  ——第二个好朋友有一条长长的`鼻子,猜测会是什么动物?

  看看是不是大象?

  3、师幼分角色对唱(巩固前两段)

  ——达达已经请了哪些小动物?你们来做小兔和大象,藏在山洞里,我来做青蛙达达,一起跟着音乐和我打招呼吧!

  4、猴子、长颈鹿(引发联想、幼幼对唱)

  ——达达邀请了有长长耳朵的兔子,长长鼻子的大象。它还会邀请谁呢?谁身上也有长长的东西?

  原来达达邀请的动物朋友,身上都有长长的东西。

  ——如果**要来,它会怎么唱呢?(师幼对唱)

  三、游戏:谁来了

  1、达达的朋友们都来了,和好朋友一起庆祝生日真开心。我们也来玩谁来了的游戏吧!

  2、教师示范:我来选一个我喜欢的动物,藏在树洞里,你们做青蛙达达,把我请出来。

  3、幼儿游戏

  多位幼儿进树洞扮演动物,与其他幼儿对唱。

【小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音乐教案06-13

小班音乐教案06-14

小班的音乐教案01-03

小班音乐的教案02-28

[精选]小班音乐教案07-05

小班音乐教案[精选]07-05

小班音乐教案(精选)07-05

小班教案 | 小班音乐:青蛙音乐会08-25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04-30

《小象》小班音乐教案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