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7-25 07:25:29 小学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汇总4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4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教案汇总4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 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板书:竺可桢]

  2. 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两次)

  分别是什么时间?(一年前, 一年后)

  (二)第一次 (学习第1---5 自然段)

  1. 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 讨论(学生可相互解答,教师只作点拨)。

  3. 指导朗读。

  4. 重点指导第3自然段,体会带点词的作用。

  出示投影片:

  “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弯下腰来:说明竺爷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习惯地问”说明竺可桢在坚持长期物候观测的日子里养成了主动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5. 四人小组练读。

  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的话,一个读旁白,一个做评委。

  6. 指名练读。

  (三)第二次 (学习第6---15自然段)

  1. 师述: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带着竺爷爷的嘱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一幅春景图,谁来读读看。

  2. 指名读,突出“绿、皱、鼓”等关键词。

  3. 齐读

  4. 重点放在对话朗读上

  (1) 读第一遍:自由轻声读,想想这是谁说的?帮它加个提示语。讨论之后,出示投影片。

  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

  竺爷爷( )地问:“什么事情呀?”

  小孩子( )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

  竺爷爷( )地问:“什么时候?”

  小孩子( )地说:“刚才。”

  竺爷爷( )地问:“是第一朵吗?”

  小孩子( )地说:“是。”

  (2) 读第二遍:同桌讨论,每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指名说说,归纳答案:

  奇怪、高兴、激动、自豪、半信半疑、肯定。

  (3) 读第三遍:根据提示与读出语气,指导朗读。

  (4) 读第四遍:指名生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子的话,其余读旁白。

  (7---14)

  5.师述: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不难听出竺爷爷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动、非常兴奋。那王老

  师不禁要问小孩子为什么高兴?竺爷爷为什么高兴?

  (小孩子是为自己终于完成了竺爷爷去年交给的任务而高兴,竺爷爷是为自己终于弄清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而兴奋。)

  6. 除了对话部分,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

  出示投影片,朗读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

  “竺爷爷顷刻间象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7.“郑重”什么意思?你从“郑重地计下”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日子又体会到什么?

  (“郑重”的意思是严肃认真。从“郑重地计下”可以看出竺可桢对科学研究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 [板书:一丝不苟]

  师述:是的,“一丝不苟”,竺爷爷的话也证实了这一点。

  四.点明中心 (学习第16自然段)

  1. 出示投影片:

  “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

  2. 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 你怎样理解“精确”一词?(非常准确)能不能结合前文来说说。

  4. 指导朗读

  5. 竺爷爷作为一名物侯学家,他的成就是怎么得来的,你找到原因了没有?

  6. 小结:

  正如竺爷爷所说的,他正是通过长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花的规律。

  [板书:精确观察]

  师补充《竺可桢和自然日记》:竺可桢精确观察大自然:什么时候第一朵花开,第一声蛙鸣,第一次雷声,第一次落叶,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笔记本是大自然的缩影。

  7. 再读读竺爷爷的话,加深体会

  五.总结迁移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总结:课文讲述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3. 学了本文,你觉得应向竺爷爷学些什么?

  六.作业

  搜集有关竺可桢爷爷的故事,下一堂课交流。

  [板书] 第 一 朵 杏 花

  竺 精 确 观 察

  可

  桢 一 丝 不 苟

  设计意图:

  竺可桢是位知识渊博的科学家,又是一位很有建树的教育家。他从小热爱学习,锻炼身体,培养了坚毅、勤奋的好品质。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写日记、观测物候,在气象、物候、地理等方面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科学遗产。课文《第一朵杏花》就是讲述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题为“第一朵杏花”,实际上是从把握第一朵杏花开放的精确时间来说明竺可桢严谨的治学态度。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大板块,分别是第一次看杏花,第二次看杏花,以及竺爷爷意味深长的话。通过学生朗读、讨论、评议,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通过补充资料《竺可桢和自然日记》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第一次”,知道他的笔记本是大自然的缩影,加深对人物品质的感悟。并以此为契机,发动全班搜集有关科学家的故事,举行一次“名家汇萃”的故事会,了解名人故事,体味名人情操,以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

  教学反思:

  课题定为“第一朵杏花”,实际上是从把握第一朵杏花开放精确时间来说明竺可桢严禁的治学态度。

  为了破教学的重难点,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了解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在理解感悟课文内容时,通过学生读,讨论,交流等形式去体会学习。确定了总体的教学思路于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紧紧来围绕文章中的一些语言、动作描写的重点词句来学习。如:抓住“爷爷,你又看花来啦?”“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的问……”等几处语言的描写,引导学生感受竺可桢爷爷研究的严谨、认真以及对待他人和蔼可亲的态度。

  从朗读指导中,我抓住“时间像飞箭……杏树的花苞。”和文中的一部分对话描写。分别从中训练学生有感情的读出自己的感受。放手让学生走进文本,但没有放开。今后应在教学时在放的同时应及时的收回,应抓住学生的回答重点点拨,以加深理解。 皮亚杰说过:“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利用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让学生或演或仿或做,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发展多种能力,体验文章的有趣。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词语、句子)和课文挂图。

  学生:课前认识紫丁香树,翻阅资料查找与紫丁香的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导言:同学们,见过紫丁香吗?它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学生说,老师配合并出示课文挂图。)

  2.老师小结:紫丁香树叶对生,卵圆形,花小,白色、紫色,有浓香。丁香花春季盛开,芳香四溢,是庭园中有名的花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株紫丁香》。(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向字典求助。

  2.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见我会读。学生在小组内认读。

  3.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生能解释的.请学生解释,不能解释的教师指导学生边学课文边理解。

  三、朗读感悟,真情互动

  1.自由朗读,想一想,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一株紫丁香?

  2.教师范读,读出师生之间的真挚感情。

  3.学生自读,说说自己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并读读有关的诗句,提出自己不明白或想知道的问题。

  4.分小组合作探究朗读,每组选一节,先准备,再上讲台朗读。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三、四节。

  (1)老师一边有感情地朗读,一边课件出示第二、三、四节。

  (2)引导学生就老师的朗读进行评议,再自己揣摩朗读。

  (3)每组推选一名同学比赛读二、三、四节,由学生互评。

  (4)品味词语。

  课件展示:绿叶沙沙像(),刚开的花儿像()

  将让学生比较朗读,体会到疲倦、挂牵读起来押韵。

  6.学生朗读课文,表达出诗中饱含的感情,直至背诵。

  四、拓展延伸,师生融情

  问题1:老师日夜为我们操劳,我们要怎样感谢老师呢?(学生抢答。)

  问题2:老师,我想对您说(可以说赞美老师的话,也可以给老师提建议。)

  五、生字再现,巩固字词。

  1.同桌合作认读生字和带生字的词语;

  2.开火车认读生字。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了解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命运,激发学生憎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2.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联想来了解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词。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学习了解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

  2.体会凡卡的悲惨遭遇并受到思想教育。

  三、教学难点

  体会插叙部分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四、教具准备

  投影仪、幻灯片

  五、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

  1.介绍作家及写作背景。

  2.检查预习情况。

  3.初步自学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

  4.读议第一段,人凡卡写信前的动作、神态中体会他当时的内心活动。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运用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联想来了解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学习凡卡写信和写信后的内容,体会凡卡命运的悲惨,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任务

  上节课同学们初步自学了这篇课文,按写信前、写信、写信后的顺序理清了文章的层次,并从凡卡写信前的动作、神态中体会出他当时的心情是十分害怕的。这节课我们继续运用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联想来了解人物内心的方法学习写信、写信后这两部分内容。

  (二)情境导读直奔重点

  1.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写信这一部分内容包括信文和凡卡的回忆。下面先请同学们听听凡卡写给爷爷的信(师范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想一想:凡卡在信中写了哪些内容?什幺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板书:学徒生活苦)

  2.课文哪一自然段集中体现了凡卡学徒生活的苦?(第8自然段)

  3.自由朗读第8自然段,想一想:凡卡受了哪些苦?把感触最深的词句划上记号,然后谈体会。(着重从挨打、挨冻、挨饿三方面进行引导)

  ①出示幻灯片(描写凡卡挨打的句子),引导学生抓住拖、揪、揍等动词认真加以体会,再想象凡卡挨打时的惨状,并结合凡卡挨打的原因深入体会凡卡生活的苦。

  ②引导学生从睡在过道里、简直没有、一点儿、稀等描写凡卡挨冻、挨饿的词句中进一步体会他生活的苦。

  ③综合老板、老板娘、伙计们对凡卡的态度,从直戳、捉弄等词中体会凡卡生活的孤独。

  4.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进一步体会凡卡生活的苦。(着重从语气、重音、停顿、心情几方面进行引导)

  ①如果你就是可怜的凡卡,你会用什幺样的语气跟爷爷说?(乞求)指名朗读第8自然段的后四句话。

  ②自由朗读,体会一下把哪些词读成重音更好一些?(再也、发发、跪下等)说说为什幺?再指名朗读。

  ③在这短短的四句话中,作者用了两个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幺意思?(因难过而写不下去)

  ④出示幻灯片(凡卡跪在地上写信的情景)此时此刻,凡卡正赤着双脚,跪在冰冷的'地上,向爷爷诉说着自己的种种不幸,求爷爷尽快地带他离开这个火坑。这点点省略号就像是辛酸的泪珠。(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境,从而懂得朗读带省略号的地方时,停顿的时间要长一些)

  ⑤出示幻灯片(描写凡卡写信时的动作的句子)引导学生撇撇嘴、抽噎了一下这些带点的词语中体会凡卡极度痛苦的心情。

  ⑥全班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前面的四句话。

  (三)进行对比突破难点

  1.凡卡一边写着信,一边想起了和爷爷一起在乡下生活的情景。那么,凡卡想起了哪些事?在他看来乡下生活怎么样?(板书:守夜砍树乐)

  2.指名把凡卡和爷爷一起砍圣诞树这件事快快乐乐地朗读出来。

  3.乡下生活真的就那么美好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引导学生从爷爷冷得吭吭地咳、缩成一团儿、冻僵等词句中得出结论――乡下生活实际痛苦)

  4.乡下生活既然很苦,为什幺在凡卡的回忆中确是那幺美好呢?(引导学生把乡下生活和莫斯科生活进行对比,进而弄懂作者写乡下生活乐是主了衬托学徒生活的苦)

  (四)控究结果深化主题

  1.自由朗读写信后的内容,把描写凡卡动作、神态的词句划上记号,体会他的内心活动。

  2出示幻灯片(描写凡卡寄信的句子),全班齐读,引导学生从只穿着衬衫、跑到街上去了这些带点的词语中体会他当时的急切心情。

  3.出示幻灯片(凡卡做梦的画面及相关的句子),引导学生从怀着甜蜜的希望中体会他寄信以后的内心活动。

  4.凡卡的信爷爷能收到吗?为什幺?

  小结:凡卡甜蜜是希望只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他还得在莫斯科痛苦地生活下去,这就更让我们体会到凡卡命运的悲惨。

  5.全班一起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注意:声音轻轻的,好让凡卡甜蜜的梦多停留一会儿。)

  (五)启发想象渗透教育

  1.联系凡卡的爷爷的情况想一想,假如爷爷通过别的途径了解了凡卡的遭遇,把他接回了乡下,爷爷能帮助他摆脱悲惨的命运吗?

  2.凡卡才九岁,他本该像同学们一样拥有金色的童年,可他的命运为什幺那么悲惨呢?你从中懂得了什幺?(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演示图片:出示相关内容的风光图片:看图说说这是什么季节?你看到了什么?教师板书:秋天的图画。

  (展示图片,将学生带入美丽的秋天,激发学生更多了解秋天的欲望,进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2、 启发谈话。秋姑娘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你们找到她了吗?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秋天的景象。就让我们在这迷人的景象中走进《秋天的图画》吧!(板书课题)

  师生对话

  自读

  1、自由读课文。标出课文共有几句话?

  2、指名分句朗读,读后评议。

  2、 小组合作读,要求读正确。

  (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读书,学习与人合作地读,提高读书的实效性。)

  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自由认读。

  2、借助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读。

  3、小老师领读。愿意当教师的同学到前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带同学认读。

  4、交流识字经验。把自己好的识字记字方法讲给同学听。(用自编的儿歌记字形的是:梨树是木,灯笼有竹;波浪是水,高粱为米;燃烧要火,勤劳靠力。)

  5、 多方式检查读。

  (在识字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合作识字,激发识字的兴趣,学习好的识字方法,进而全面提高识字的能力。)

  朗读

  1、 小组内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2、 寻找自己喜欢的学习小伙伴,读喜欢的句子。

  3、 比赛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多种方式地朗读,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在轻松的氛围中,相互促进。)

  写字

  1、 出示要写的字:丽、灯、波、浪。学生认读。

  2、 观察生字特点,交流写时注意的地方。

  3、 教师示范,学生评价。

  4、 学生练习,同桌互相评价。

  (要引导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第二课时

  对话

  复习

  1、开火车读生字。

  2、选择喜欢的生字组词并造句。

  精读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体会教师在朗读中表达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

  2、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秋天的图画。

  3、小组内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4、挑战读,向你认为读得好的同学挑战,看看谁读得更好。

  (教师的范读为学生提供例子,不能让学生机械的模仿,应给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逐步获得富有个性的`朗读感悟。)

  诵读

  1、出示秋天的图片,启发学生谈感受。

  2、师引读课文: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梨树……苹果……稻海……高粱……谁使秋天这样美丽……

  3、同桌互相提示背诵。

  4、背诵展示。比一比谁背得有感情。

  练习

  1、 出示课后“我会读”,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练习读。

  2、说说句子描写的画面。

  (引导学生读后说感受,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拓展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们也搞一个“颂秋天”作品展,可以像学习伙伴那样画秋天,用落叶做书签,还可以写句子、儿歌、小诗赞美秋天,等等。在班会上我们上台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学生用实践来体会秋天的美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写字

  1、 出示要写的字:作、字、劳、苹。学生认读。

  2、 教师范写,学生观察。波、浪都有三点水,都是左窄右宽的字;灯、作: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灯”字的火字旁“捺”变为“点”;“作”字右边注意上面的一横长,下面的两横梢短;“劳”要与“旁”字区分字形。可这样记:用“力”背起一捆“草”,不在“旁”边看热闹。

  3、 学生练习,同桌评价。

  (加强学生之间写字互评,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相互提高。)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小学语文》教案01-26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1-11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02-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2-04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