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7-27 09:44:09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数学教案10篇(集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数学教案10篇(集合)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学习2位数均是下补加法的计算题,并巩固幼儿对下补加法的掌握。

  2、下补加法是变珠式运算,进一步培养幼儿的逻辑性思维。教学准备:题卡、信封、头饰、磁带、挂图、投影仪、算盘

  教学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音乐律动《数字歌》故事引入。大二班的小朋友们今天你们都戴上了好看的头饰,变成了可爱的小动物,杜老师也光荣的当上了森林邮局的鹿局长。好了,小动物们,森林邮局就要开业了,可是邮递员却不够用,我鹿局长要招收邮递员,欢迎小动物报名参加。想参加的小动请你举手。这么多的小动物要参加,我实在太高兴了!可是我要出几道题考考你们,看谁的本领最大,谁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邮递员!

  (二)基本部分

  1、 复习看数读数、看珠读数。第一道题就是记邮编,一个好的邮递员要有好的记忆力,看谁能把我出示的邮编记得最快、最准。354,427,418,785,374,3040,3482,81,207,838,718,3235,1736,73

  2、 复习直加直减题,学习2位数的下补加法题。第二题是查邮件,我们邮递员会收到很多邮件,要请各位小动物把今天的各种邮件的总数算出来。普空挂邮普1321空12挂 110邮55 1498好了,再请你们看看今天送出去了多少件?还剩多少件?总普空挂邮总1498普1201空10挂105邮 30152那我们今天一共收到了多少份电报呢?呀,这道题小动物们不会算了,怎么办呢?没关系,看我们以前学过了1位数的.下补加法,那么请先把口决告诉我(+1,+2,+3,+4)例:14+42,二位数的下补加法题并不难,和一位数的一样,但一定要记住数位对齐,高位算起,先算十位1+4,加4的口决为+4=下5去1,十位得“5”;个位也同样4+2,口诀是+2=下5去3,个位得6;十位是5,个位是6,这个数是56。很好!请小动物们告诉我,我收到了多少份特快专递,又收到了多少张汇款单呢?那一共有多少,这也是一道下补加法题,还是要做到,数位对齐,高位算起。先算十位2+3,+3=下5去2,得5,十位为5;个位该怎么算谁能来告诉我?(请幼儿回答)好,这个数是多少?特21 报纸 33汇+ 34 刊 + 4655 76我要送走33份报纸和46份报刊,今天我一共要送走多少份刊物?请哪个小动物告诉我该怎么算(请幼儿讲解步骤)

  3、练习2位数下补加法题。小动物们,你们已经顺利通过了两次考试,只剩下最后一关了,请你们仔细听,我要出第三道题了,要看看到底谁的本领最大,请小动物们根据我的路线图把信送到小兔家。注意路上有许多计算题,只有答对了才能通过我们先要过小河,请能把小河上的这道题算出来。再爬上高山,谁能解决掉这个问题。然后走过森林,我请小动物们一起来算这道题。我们来到了绿草地,别光顾着看花和蝴蝶,快来算出这道题。请敲开小兔家的门。好的,信终于送到了小兔家,也恭喜你们终于通过了所有的考验,成为了一名真正的邮递员,你们高兴吗?

  (三)结束部分

  1、游戏《送信》巩固复习2位数下补加法。请小邮递员把椅子下面的信封拿出来,把邮编算出来,并写在信封上,算对邮编的小邮递员可以去送信。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为了落实我园快乐学习的教学理念,让幼儿自主探索、体验学习的快乐,本次活动取材于幼儿熟悉并喜爱的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的故事背景,教师精心设计了一场有趣且富有挑战的营救美羊羊的计划,并且将数领域的教育目标融入到营救行动中。旨在让幼儿感觉自己是在进行一个有趣的闯关游戏,提高幼儿的活动兴趣,从而激发幼儿积极思考、主动学习。

  我班部分幼儿已经有单双数的概念,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通过操作理解单双数的含义。对于大班孩子来说,体验关心他人、互帮互助的情感也是非常重要的。希望通过本次营救美羊羊的行动,能让孩子们体验解决问题、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名称:营救美羊羊

  活动目标:

  1、理解单双数的含义,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2、在游戏情景中体验解决问题,帮助别人的快乐。

  重点:理解感受单双数的含义。

  难点:发现单双数的排列规律。

  活动准备:

  1、PPT、1-10数字卡、分类表

  2、幼儿操作材料:1-10圆点卡、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PPT)师:美羊羊被灰太狼抓走了,喜羊羊是她的好朋友,下定决心一定要救出美羊羊,于是喜羊羊出发了。

  2、(播放PPT)灰太狼:哼!想来救美羊羊,没这么容易。一路上我设置了许多陷阱,就等喜羊羊来了,正好把他也抓住。

  二、寻找炸弹、理解含义

  1、(播放PPT)灰太狼:我在彩色的石头路上埋了炸弹。每块石头上有小圆点,小圆点是不一样多的,两个两个数能数完的能安全通过(箭头表示);两个两个数不能数完的就有炸弹(炸弹表示)。喜羊羊只要踏到有炸弹的石头,哈哈!

  2、请一个幼儿上前示范操作。

  3、幼儿操作:

  l 幼儿将圆点卡(石头)上的圆点两个两个圈,看是否能圈完。

  l幼儿将圆点卡送到分类表中,并验证。

  4、师小结:两个两个数正好数完的数字是双数,两个两个数还剩一个的是单数。

  三、排查陷阱、发现规律

  1、(播放PPT)灰太狼:气死我了!我还有第二套方案。我在单数的`楼梯下挖了陷阱,喜羊羊只要踩到单数的楼梯,我就能抓住它了。

  2、幼儿和喜羊羊一起分辨单双数。

  3、师: 刚才你们有没有发现单双数排列的秘密啊?

  4、师小结:单数的旁边是双数,双数的旁边是单数,它们是间隔排列的。

  四、成功营救、情感体验

  1、(播放PPT)灰太狼:喜羊羊太聪明了,小朋友也太聪明了,破坏了我的计划。还好我还有最后一个陷阱。这里有两间房子(12号、13号),美羊羊被关在双数的房子里,是哪间呢?

  l 追问:你怎么知道12是双数?

  2、小结:两位数的数字,最后一个数字是单数,这个数字就是单数;最后一个数字是双数,这个数字就是双数。以后我们会碰到很大很大的数字,要知道是单数还是双数,只要看最后一个数字就知道了。

  3、帮助喜羊羊救出美羊羊,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3、4的组成,知道把3分成两份有2种份法,知道把4分成两份有3种份法。

  2、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懂得交换两个部分数的位置合起来总数不变。

  3、在游戏中学习3、4的组成,发展动手能力及观察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

  贴绒数字1、2、3、4及分合号、背景图(3辆汽车和4个圆点图)黑板。

  学具:

  幼儿人手一套操作材料,记号笔一支,一个盘子里装有雪花片3片。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起幼儿兴趣。游戏:"我们都是好朋友"。

  2、初步探索3的.组成。

  (1)小组活动:幼儿自由操作"今天,我们要来玩"雪花片"的游戏,好不好?那请小朋友每次都拿3个雪花片分成2份,试试看你能分出多少种不同的分法。"幼儿操作,老师巡视。提醒幼儿拿3个雪花片分成2份。

  (2)集体活动:汽车开来啦老师小结:3分成两份有2种分法,3可以分成1和2,2和,1和2;2和1合起来都是4。

  3、初步探索4的组成。

  (1)幼儿操作:"分颜色宝宝圆点",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4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2)让幼儿给4个颜色圆点宝宝分成2份。你们会怎么分?有几种分法?

  (3)老师写出4 的分合式: 4分成1和3,还有3和1这两组数都有一个相同的数字几?它们的数字相同,但是它们的位置不同,只要知道了一种分法后,将两个部分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就是另一种分法,左边的数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多1,右边的数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少1,左右两边的数合起来都是4。

  (4)老师小结:4分成两份有三种分法,4可以分成1和3,3和1,还有2和2,1和3,3和1,还有2和2它们合起来都是4。

  4、幼儿操作练习,巩固游戏----"花朵和树叶":3的组成3朵花朵分成2份,4的组成4片树叶分成2份。

  5、集体讲评幼儿操作练习,进一步巩固3、4的组成。

  活动反思数的组成与分解就是加法和减法以及部总关系应用题的基础和潜伏性知识点,所以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要突出分解和组成的过程。从中我体会到,教学不能只光教学当下的知识点,更要为以后的教学服务。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引导幼儿进行分类计数,感知食物简单的按规律排序。

  2、培养幼儿初步的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几何图形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一同观看情境挂图桌子上摆着不同形状的盘子分别放着不同形状的草莓。饼干和蛋糕,中间的大盘子里还摆放着不同数量的苹果、三明治、和鸡腿,后面青碧上挂着小动物们的上衣,加深幼儿对物体的颜色以形状的识别

  2、教师将黑色和白色的圆形按顺序摆放在黑板上,引导幼儿观察并找规律。

  3、请三名幼儿到前面进行操作按照老师出示的规律进行摆放几何图形。

  例如

  A、 按物体的颜色

  黑、白、黑、白、黑、白………

  B、按物体的'形状

  三角形、三角形、正方形、三角形、三角形、正方形…、、

  幼儿探索操作

  1、请幼儿自主观察情境主题《玩扑克牌》

  2、教师提问:图中有几只小动物,他们分别叫什么?他们在玩什么游戏?

  3、桌子上三角形的盘子里摆着什么食品?分别有几个?

  4、墙壁上的上衣是啊很么颜色的?空的挂钩上应该挂什么颜色的上衣?

  教师引导幼儿做书中练习

  结束活动

  教师收书及整理物品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能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初步理解单双数的含义。

  活动准备

  1、贴绒原片(红色6个,蓝色7个),1—10数卡一套。

  2、每人胶粒若干,《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单双数。

  1、将6个红色圆片两个两个的分,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双数。

  提问:6个圆片两个两个的分,分了几次?分到最后有没有剩下的?

  2、将7个蓝色圆片两个两个的分,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单数。

  提问:7个圆片两个两个的分,分了几次?分到最后有没有剩下的?

  3、小结:什么是单数,什么是双数。两个两个的分,分到最后一个都不剩的是双数,分到最后还剩一个的是单数。

  二、幼儿操作。

  1、操作游戏:分片片。

  请幼儿先数数盘子里有几颗豆子,然后将豆子两个两个的.分,反倒最后看看有没有剩下的,剩几个?并记录下自己的操作过程。

  2、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三、做《幼儿画册》。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区别颜色、大小不同的树叶,并尝试按大小、颜色的不同进行分类。

  2、通过活动。,让幼儿感受妈妈和孩子间的亲情,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认识大小颜色

  活动难点:

  按大小、颜色的不同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背景、树叶若干

  一、活动过程:直接导入,引导幼儿观察、比较

  1、出示两棵树(绿)

  提问:①你看到了几棵大树妈妈?

  ②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这些树叶宝宝是什么颜色的?

  ——那我们给它们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绿宝宝。一起向绿宝宝问好

  ③这些都是绿宝宝,但是它们长得一样吗?大小一样吗?哪个大?哪个小?

  2、出示两棵树(黄)

  提问:①这两棵大树妈妈的树叶宝宝是什么颜色的?

  ——那我们也给它们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黄宝宝。一起向黄宝宝问好

  ②这些黄宝宝长的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二、情境表演

  1、出示小白兔

  ——瞧!谁来了?小白兔出来帮妈妈采蘑菇

  听!什么声音?(播放背景音乐)

  2、利用教具,营造秋风扫落叶的氛围

  ——呀!秋风把我们的树叶宝宝都吹走啦!这可把大树妈妈急坏了

  听!是谁在哭?(播放背景音乐)

  为什么哭呢?

  那我们一起来帮树叶宝宝们找妈妈好吗?

  三、树叶宝宝找妈妈,巩固复习

  1、出示一片黄宝宝(大)

  ——逐一问是这棵树妈妈的宝宝吗?为什么呢?

  出示两片树叶宝宝

  ——分别请幼儿示范将树叶宝宝送到树妈妈的身边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老师这里还有好多树叶宝宝,它们想请小朋友们帮忙找妈妈,你们愿意吗?

  四、围绕课题,小结游戏

  |——大树妈妈和树叶都很高兴,谢谢小朋友们帮助树叶宝宝找到了自己的妈妈,等一下我们到外面去看看有没有迷路的树叶宝宝,也把它们送到树妈妈的身边好吗?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感知正方体的特征,理解三维形体与二维平面图形的关系。

  2、体验合作、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泡沫垫若干、骰子(正方体)、餐巾纸盒(长方体)、杯子(圆柱体)。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辨认正方体

  出示实物(骰子、餐巾纸盒、杯子),请幼儿从中找出正方体的物品。

  二、通过个别制作,感知正方体的特征

  1、出示泡沫垫,请幼儿每人做一个正方体。

  2、分享:用了几块垫子。

  3、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无论从哪一个面看都是正方形。

  三、制作大正方体,过程中深入了解正方体的属性特征

  1、请幼儿两人合作拼正方体,要求:把正方体变得更大一点。

  2、根据幼儿情况讨论:

  第一种情况(未能成功),教师可出示完整的`小正方体,边提问边演示:

  ---正方体有几个面?六个面大小怎样?都是什么形状?

  小结:正方体是有六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组成的。

  ---观察幼儿的正方体,说说为什么不像?六个面的大小、形状一样吗?怎么办?

  ---请幼儿继续将正方体完成。

  第二种情况(基本成功),教师出示完整的正方体,提问:

  ----和原先的正方体比较,是否变大了?怎么把它变大的?用几块垫子拼成一个正方形?

  ----每一面都一样大吗?看不见的下面用了几块垫子?

  活动延伸:

  1、如果给你更多的垫子,能不能做一个更大的正方体?你会怎么做?

  2、一个面,可能需要用几块垫子?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对形体的认识不是仅仅依靠感知过程而实现的,而是通过视觉和触觉的联合活动,并借助语言表达来实现的。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能促进儿童建构起关于形体更准确的认知。在本次活动中教师也提供了幼儿熟悉的材料在进行活动,那么,老师们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参考一下抛问一起来交流哦!

  抛问:

  1、你是如何利用生活中的材料,组织幼儿开展几何形体学习的?

  2、在合作游戏中,如何兼顾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数学活动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比较抽象、枯燥的活动。在长期的中发现:已渐渐不满足于以传授为主的模式、不满足于教具与学具的操作、不满足于学习10以内的数、不满足于有章有节地学习数学、不满足于在活动室内学习数学等等,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老调动不高。《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提到: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于是,我开始思考:如何让幼儿在生活中与游戏中轻轻松松地学习数学;如何变“传授为主 ”为“以幼儿为主”的学习方式,让幼儿真正地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于是,我尝试设计并实施了以下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活动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学会用自己的.方法分类统计生活中物品的数量,从中体验数学的有趣及重要。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活动准备:

  事先选择好实践的场地(幼儿园内),并亲自实践一遍做好记录,心中有数;纸、笔。

  活动过程:

  (一)复习巩固:

  1、你能从1数到几?数数看。

  2、更快的数数方法:5个5个地数10个10个地数。

  3、100以内的随便一个数你会写吗?试试看(请几个幼儿到黑板上听写)。

  (注:此环节的目的在于了解幼儿在实践活动中必备的一些相关知识掌握如何,以便在活动中更好地把握。)

大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认识相邻数,感受自然数列中每一个数都比它前面一个数大1,比它后面一个数小1。

  2.探索发现相邻三数之间的关系,锻炼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一)中1~10的数卡,教学挂图(二)中1~10的.竖长条子点卡。

  2.新房图(10间相连的房子),实物卡,铅笔。

  3.第24页《空缺处填什么》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数字娃娃住新房。

  ★教师将1~10的数卡散放在绒板上。

  教师:数字宝宝都出来散步了,看看它们都躲在哪?

  ★引导幼儿观察新房图。

  教师:这里一共有几间房间?第一间房间在哪里呢?

  ★请幼儿按顺序给房间贴上数字,确定每一间房在序列中的位置。

  2.体验相邻三数之间的关系。

  ★请幼儿给竖长条点卡匹配数卡。

  ★引导幼儿观察、体验相邻三数之间的关系。

  ★教师:数字5有邻居吗?它的邻居是谁?和5靠得最近的是几和几?5比4怎样?5比6又怎样?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后总结:与一个数相邻的两个数,后一个数比它大1,前一个数比它小1。

  3.了解2~9的相邻数。

  ★引导幼儿寻找2~9的相邻数,明确每个数都有两个相邻数,即比它大1或小1的数。

  4.幼儿操作活动。

  ★找朋友(将自己的好朋友找到)

  ★填空缺(将空缺处补充完整)

  ★寻邻居(根据题版数字,贴上相邻数)

  ★印标记(通过提示,印相邻标记)

大班数学教案 篇10

  一、活动目标

  1、讨论、分析并懂得用不同测量工具测量同一个对象,得出的结果不同;

  2、运用已有经验,进行多种工具的测量,尝试简单记录;

  3、感受测量活动的趣味性。

  二、活动准备

  1、直尺、卷尺、皮尺、小棍、书本、橡皮、铅笔等测量工具若干。

  2、幼儿用书。

  3、教学PPT

  三、活动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幼儿测量的兴趣。

  师:大家看黑板上的图片是什么呀?

  幼:小朋友在擦桌子。

  师:我们平常是完饭也经常的'这样擦桌子,但是小朋友知道我们的桌子有多长吗?

  2、幼儿讨论,教师帮助幼儿小结测量的方法。 师:小朋友们都知道如何测量我们的桌子呢? 幼:尺子、米尺、指头……

  师:非常好!其实我们还可以用我们身边的物品来进行测量。比如说我们桌子上的书、铅笔、橡皮。下面老师告诉小朋友们如何用这些物品来进行测量,老师测量的时候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数。请看黑板。

  3、指导幼儿用书、橡皮、铅笔再次测量桌子。

  师:那现在请小朋友们开始测量吧!

  (启示幼儿测量物体需要从物体的最头端起开始测量,测量时用手暂时记录长度,下次测量需要紧挨手部最后端起开始测量。)

  4、幼儿记录测量结果。

  5、分析测量中的问题。

  四、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们回家测一测父母和自己的腰的尺寸,并尝试记录下来。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06-27

大班快乐数学教案04-02

大班对称数学教案04-02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7-21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20

大班数学教案07-20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2-04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24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11-06

排序大班数学教案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