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8-04 11:34:37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数学教案必备[9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数学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数学教案必备[9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幼儿在回忆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钟面的观察与操作了解秒针、分针、时针的运行关系。

  2、认识整点、半点及的读法及记录方法。

  3、在活动中诱发幼儿形成遵守时间与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5、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1、教具:有关各种时钟的幻灯片;时钟一面,可活动钟面一只;表示7、8、9、10点钟的钟面各一只,时间记录卡各一张。

  2、学具:幼儿观察记录表每人一份,活动钟面每人一份;实物时钟4只。

  活动过程:

  一、调动已有经验,回忆相关知识。

  1、前段时间我们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了有关时钟的调查,知道时钟有好多好多种。现在请你看看老师从网上下载的钟,看看你认识它吗?

  2、依次出示幻灯片,幼儿讲名称。

  3、刚才我们所见到的只是时钟家族的一部分,它可能还有其他的种类,我们以后再来探讨。

  4、上次我们已经认识过钟面,来告诉大家,最长的针叫(秒针),有点长的针叫(分针),最短的针叫时针。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数字(12),最上面的是数字12,然后依次是1、2……11。请你好好回忆一下,时钟里的.指针是朝哪一个方向走的?(1……12)对了,这样的方向就叫顺时针方向。

  二、交流调查表,说说自己在什么时间,正在干什么?

  1、小朋友们说的真好,那你知道我们人为什么要使用钟吗?

  2、钟与我们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前几天我们小朋友已经做过了一个调查,将自己活动的时间记录了下来,现在请你拿出自己的调查表,说说你在什么时间在干什么?你只要说出长针在几,短针在几的时候,你在干什么?好我们先自己说。

  3、谁愿意上来说给大家听。(请3—4个小朋友上来说)。

  4、说的真好,钟面上的指针在不停的发生着变化,它们在运行中有什么关系呢?

  5、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几个时钟,请你看看里面有几根指针,(两根)你猜猜看是哪两根针呢?(分针与时针),那秒针在哪儿呢?听(滴答)声就是秒针在跑。那他们两在运行时有什么关系呢?下面请我们小朋友们去玩一玩,看看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秘密?注意,拨指针的时候一定要按照顺时针方向拨。

  6、说说看,你们都发现了什么?说的真好,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这就表示一个小时。

  7、那么长针、短针指着的数字又是表示几点钟呢?别急,老师来向你们介绍。

  三、认识整点、半点以及它们的记录方法。

  1、好,先请你们听一个好听的故事。

  2、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小明秋游》,边讲边出示相关时间的钟面。

  3、讲述后提问:

  1)、小明去秋游了吗?为什么没去成?

  2)、他该几点钟起床,他是几点钟起床的?

  3)、小明到幼儿园是几点钟了?

  4)、他为什么会迟到,他是几点钟睡觉的?

  活动反思:

  幼儿对整点的认识很明确,但是对半点,时针的位置无法正确拨出。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学习5的分解,发现5的分解规律。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 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5颗糖果、3 个动物头饰。每个幼儿一张记录纸,铅笔。

  活动过程:

  1、 每个幼儿有5颗糖果,两个动物头饰,一张记录纸和笔。教师利用布偶向幼儿提问:5 颗糖果要分给两位好朋友吃,请小朋友分分看,共有多少种分法,并请小朋友将分类的方法记在记录纸上。

  2、 请幼儿介绍糖果的分法。

  3、 老师在白板上把分糖果的情形记录下来,并引导幼儿回答:

  (1)5颗糖有多少种分法?(4 种)

  (2)5的分解怎样排列才更有规律?

  (引导幼儿发现递增递减的`排列顺序——一边的数字越来越大,另一边的数字越来越小)

  请小朋友按照这个顺序自己将记录纸上 5 的分解重新排列。

  4、 与幼儿重温 3、4、5 的分解方法。

  5、 请幼儿观察分解的现象,说出其中的规律。( 3 有 2 种分法,4 有 3种分法,5 有 4 种分法。)

  活动评价:

  1、能找出 5 的分解方法。

  2、能说出分解的规律。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8的加法。

  2、乐意参与活动,并能用清楚的语言讲述实物图所表示的意义。

  3、养成认真倾听口令、遵守活动规则的习惯。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5、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

  1、教具:一组ppt课件。

  2、学具:铅笔、材料纸、幼儿操作图等。

  活动过程:

  一、 导语引出小白兔的困难,复习8的组成。

  帮助小白兔过难关。(边演示ppt(1)边复习8的组成。)

  二、看图列算式,学习8的加法。

  (1)分别出示ppt(2)(3),请幼儿讲述ppt上图示所蕴含的意思,并列出算术题,学习8的加法。

  (2)将ppt(4)理解以后,列出3+5=8和5+3=8以及4+4=8

  三、游戏:捉蝴蝶,巩固8的加法

  玩法:幼儿分组比赛捉蝴蝶。将得数是8的蝴蝶才捉回来,展示在树上。

  四、小组活动:过难关得红旗

  玩法:幼儿选择教师提供的作业纸,做完了小朋友相互查一查全对了到老师这里来拿小红旗。

  难关内容:

  (1)给小熊涂色:算一算,算出来以后看一看应该涂什么颜色。(复习8以内的`加法)

  (2)看图列算数题:这张看一看图式该列出怎样的算术题。(巩固8的加法)

  (3)房子图:这张房子图又该怎样填呢?(复习8的组成)

  五、教师展示幼儿作业,讲评作业,小结活动。

  活动反思:

  成功之处: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指导学生用准确、简洁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述的良好习惯,并通过学生说三句话以及算式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思让学生真正明白了加减法的算理。

  不足之处:在第一个环节,让孩子说的还是不够,8,9的组成不够熟练,在教学中,引导得少。

  改进措施:多正确引导,让孩子自己自主思考,并给他们足够多的时间。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2、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为入小学作准备。

  二、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分钟能干什么”。

  2.幼儿操作材料若干,如珠子和绳子,套环,弹珠和筷子。

  三、活动过程:

  1、交流:一分钟有多长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谜语请小朋友猜一猜。滴答滴答当当当,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他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面钟请小朋友看一看钟上有什么?

  幼:有数字,还有针师:有几根针?

  幼:3根针师:这3艮针分别有不同的名字,最粗的是时针。最长的,有点粗的教分针。短的叫秒针。秒针从12走一圈就走了一分钟。那一分钟有多长,我们请秒针走一圈,我们静静的等一等。

  2、体验:一分钟能干什么。

  师:小朋友一分钟到了,你觉得一分钟时间长吗?

  幼1:我觉得一分钟有点长幼2?:我觉得的一分钟有点短总结:一分钟其实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在一分钟的时间里你能做些什么呢?

  幼1:我能在一分钟时间里我能折5个纸船。

  幼2:我能在一分钟时间里写10个字。

  师:小朋友你们是个能干的孩子,在一分钟的时间里做很多事,那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串珠要请小朋友帮忙穿一下,要请小朋友在一分钟的时间里看一看你能穿几个老师说开始的时候大家一起动手,老师说停大家就要停下来。你们听明白了吗?

  (每张桌子上放一珠)幼儿动手操作。

  师:小朋友,时间到,请小朋友数一数你穿了几颗珠子并把它,记操作纸上,记录在操作纸上。(老师请小朋友,开火车来说一说。)师:小朋友,谁穿的最多?谁穿的最少?

  师:为什么在同样的时间里,有的小朋友穿的多,有的小朋友穿的少?

  幼1:有的小朋友,没有找到串珠的孔。

  幼2:有的小朋友一边做事一边玩。

  幼3:有的小朋友穿的快,有的小朋友穿的慢。

  师总结:小朋友讲的真好,在同样的时间里,大家在做同一件事的时候,如果你做事情认真,掌握了串珠的,你就会比别的小朋友穿的多一些。那么,小朋友你还想再试一次吗?

  幼:想师:还是一分钟的时间,看一看这次你能穿几个?能比第一次穿的多一点吗?(全体幼儿进行操作)师:时间到。请小朋友数一数你穿了几颗,并把它记录在操作纸上。(幼儿进行记录)师:谁来说一说。你这次穿了几颗?你第一次穿的多还是第二次穿得多?为什么?

  幼:因为第二次我找到了找到了方法,加快了速度。所以第二次比第一次多。

  师:对了,只要我们小朋友,在做事情的时候,找到方法,加快速度,你就能比别的小朋友快。

  师:刚才小朋友在一分钟的时间里,做了一件事,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用3分钟的`时间完成3件事,你们想挑战一下自己吗?

  幼:想师:第一件事,你们要穿5颗珠子。

  第二件事,要用筷子夹8颗弹珠第三件事,要套8个回形针。(一个一个串连起来)看一看那位小朋友能在3分钟的时间里完成所有的事。,在做事情的时候,先想一想你要先做什么?老师说开始的时候大家一起动手。(幼儿在老师的指令下开始操作)师:时间到,3件事全部完成的小朋友请举手。

  师:你来说一说,为什么你能完成了3件事?

  幼:因为我,速度快,不和别的小朋友讲话。

  师:你真棒。老师希望所有的小朋友要向他学习,做一个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师:我们小朋友在一分钟时间了可以穿5个珠珠,夹8个弹珠、套8个回形针,那大人在一分钟时间里可以做什么事呢?老师在网上查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老师播放PPT)

  ●一分钟人能跑200米。

  师:你们知道200米有多远吗?

  ●一分钟人能踢毽子100多个。

  ●一分钟人能包30个大馄饨。

  师:在相同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动作有快有慢,所以结果也会不同。

  (四)讨论:如何珍惜时间

  (五)老师总结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大班数学教案:正方体与长方体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正方体与长方体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能正确地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名称及特征。

  2、能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观察力以及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3、使在探索活动中提高对认识立体图体的兴趣。

  活动准备:

  正方体、长方体制作材料纸若干张,正方体、长方体积木若干块。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观察两张制作材料,讲述异同。“小朋友看老师带来了两张纸,请你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有6个图形组成。不同点:一张纸上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组成。还有一张纸上有正方形和长方形组成。)

  2、幼儿操作活动。

  “今天老师就要请小朋友用这两张纸来变魔术,怎么做呢?”

  (1)介绍制作形体的方法。

  出示示意图,教师简单讲述制作方法。

  (2)制作后讲述异同,介绍形体名称。(正方体、长方体。)

  “你们做的两件东西像什么?“(积木、盒子)“它们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有的上面都是正方形,有的上面有正方形还有长方形。

  老师手指正方体的一面,这就叫面。我们一起数数它有几个面。(6个)“这6个面都是怎样的?”(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形体它的名字就叫正方体。“请你把你做的正方体找出来,说说它是什么样的?”现在请你们拿出 你制作的另一个形体,数数上面有几个面?每个面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6个面里有正方形和长方形。)它也有名字,叫长方体。

  归纳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是一样大小的正方形。长方体的6个面,有的都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有的4个面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2 个面是正方形。

  3、按特征标记将正方体与长方体分类。

  出示贴有正方体与长方体标记的两个篮子。“这里有两个篮子,篮子上分别贴有什么样的标记?”(正方体、长方体。)请你们把桌子上的各种形体送进带有特征标记的篮子,并说说你送的是什么形体。

  4、搭积木游戏

  数一数我用了几块积木来搭,数的时候要考虑到看不到的积木,提高观察能力与空间知觉能力。

  大班数学:猫捉老鼠

  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运算。

  2、发展幼儿的'灵敏性,培养幼儿良好的游戏秩序。

  活动准备:

  老鼠(背后有式题)、小猫头饰、拱形门、海洋球(球上贴有算式)、投球盒(盒上数字为1-10)、算式题(幼儿、老师都有)、彩旗(旗上有数字)、布置场景、铃鼓一只、雪花片

  活动过程:

  1.老师扮演猫妈妈,幼儿扮演猫宝宝

  师:宝宝们,今天妈妈带你们出去玩,好吗?来,坐上火车,出发啦!(火车音乐)

  进场后转一圈

  2.无意发现鼠迹

  师:呀,这里真漂亮,你们找个朋友玩一会儿吧!

  宝宝,你们快来看哪,这里怎么乱七八糟,是谁干的呀?瞧,这里还有老鼠脚印呢!

  幼:老鼠

  师:喔。原来是老鼠干的坏事情呀,我们来收拾一下(带领幼儿将垃圾捡干净)

  师:宝宝,来,我们坐下来想用什么办法对付他们,好吗?

  幼儿坐好后

  师:宝宝们,你们想用什么方法对付他们呢?

  幼儿讨论回答。

  老师小结:刚才小朋友想得办法真多,现在妈妈就来教你们一些捉老鼠的本领,好吗?

  3.老师教本领

  A.看谁脑筋动得快(看算式说答案)

  师:妈妈现在就来看看哪个宝宝的脑筋动得最快,好吗?

  出算式,幼儿说答案

  B.对暗号(复习对数游戏)

  师:刚才,宝宝们的脑筋动得真快,现在妈妈还要来考考你们,待会儿抓老鼠时,妈妈和你们会有联络暗号,我们的暗号是看妈妈小旗上的数字,听妈妈跺脚,你们接下去跺,让妈妈跺脚的次数和你们跺脚的次数合起来是小旗上的数,好吗?

  C.看谁耳朵灵(听得数出算式)

  师:现在妈妈要来考考你们的听力,看谁的听力最棒,好吗?请你们从小椅子下拿出卡片,妈妈拍铃鼓,你们听是几下,把你卡片上的算式算出答案,如果答案跟妈妈铃鼓声一样,那就站起来,好吗?

  D.打靶(综合练习)

  师:现在妈妈来请你们玩个游戏,把你的小椅子和卡片放到前面来,好吗?

  幼儿摆好椅子后

  师:宝宝,瞧,这里有什么,知道怎样玩吗?谁来说一说

  老师交代要求,幼儿练习投掷,玩后,老师检查对与错。

  4.执行任务

  师:宝宝,你们的本领练得真棒,现在我们就出发去抓老鼠啦!来跟在妈妈后面

  放音乐,走一圈,停下

  师:宝宝们,现在妈妈先去试探一下,待会儿我们用暗号联络,好吗?

  老师悄悄走过去,用小旗挥挥,跺暗号,幼儿回答。

  A.先派一名幼儿抓

  师:瞧,老鼠真狡猾,还有问题让幼儿回答对了才能真正抓住。宝宝把题目算出来,抓住一只就到妈妈这里来领奖。

  幼儿计算后到老师那里那雪花片(老师看幼儿题目是否正确,如正确才给予雪花片)

  老师小结:今天开心吗?谁抓的老鼠最多?

  5、结束部分

  带幼儿开火车回家。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8的形成与数数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练习,培养幼儿对数的兴趣。

  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主动性。

  3、学习8的形成数数,知道7添1是8,认读数字8,并理解8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1、课件:8的数数

  2、课件:趣味练习1-68按照线写数字

  3、图片小蘑菇、小圆片、小萝卜、小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以招待客人的口吻,引出课题:

  教师:今天小兔子要来做客,我们给小兔子准备好吃的萝卜和蘑菇好吗?

  二、展开

  1.幼儿操作,用对应比较法学习7的形成。

  教师以游戏口吻引导幼儿进行操作练习。

  (1)请小朋友拔7个萝卜排成一队,幼儿点数并说出总数。

  (2)再请小朋友采7个蘑菇排成一队,并于萝卜找好朋友,

  幼儿点数并说出总数,

  (3)你拔了几个萝卜?萝卜和蘑菇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讨论:怎样把7个萝卜变成8个? 7添1是几?

  (4)幼儿复述:7添1是8。

  2.课件演示,操作验证。

  (1)出示7个苹果,幼儿点数

  出示7个桃子与苹果一一对应,幼儿点数。

  (2)苹果和桃子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思考:怎样将7个桃子变成8个?7添1是几?

  3.利用课件认读数字:8

  (1)引导8个桃子用数字几来表示?

  出示数字“8”幼儿认读。

  (2)讨论字形:8像什么?(8像葫芦)。

  4.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1)8除了能表示8个桃子、8个萝卜外,还表示8个什么?

  激发幼儿想象许多能用数字7表示的'物体。

  (2)小结:8可以表示所有数量是7的物体。

  5.趣味练习:请拼凑8

  在方框里贴上还是数量的贴纸,使总数量是7。

  三、结束

  讲评:表扬课堂上积极动脑筋、积极回答问题的幼儿。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星期(7以内的数)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2、了解一分钟能做很多事,懂得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幻灯片,小闹钟,一分钟动画片,涂色卡片,画笔,拼图。

  活动过程:

  一、播放动画片,引出“一分钟”

  1欣赏动画,初步认识时间。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段精彩的动画片,请小朋友们来仔细观察一下吧。

  问:老爷爷是怎么知道到了睡觉的时间?在日常生活中你都在哪里见过钟表?

  请幼儿根据以往生活经验进行大胆的表达。

  2观察闹钟,感受时间的脚步。

  师:今天老师就把它请到了我们幼儿园,它会告诉我们很多很多有趣的事情。

  教师分发闹钟,请幼儿认真观察仔细体会,尝试说出自己所见所听到的感受并请幼儿上前大胆模仿闹钟。

  3观看课件,初步感受一分钟。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分钟有多长么?

  教师播放一分钟时间课件,请幼儿静静感受一分钟。

  小结:长长的指针走了一圈就代表了一分钟,这就是一分钟的时间。

  二、讲故事,感受一分钟的重要

  师:一分钟能够发生什么事情呢?现在老师要给小朋友们讲一个《一分钟的故事》。

  教师讲述故事,请幼儿认真倾听。

  问:贝贝为什么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他怎么迟到了呢?

  小结:如果贝贝不贪睡那一分钟,闹钟一响起就起床的话,他就不会迟到了。这一分钟可真重要啊!

  三、感知一分钟能做很多事

  1唱歌

  师:那我们在一分钟的时间里可以做些什么事情呢?唱一首歌行么?让我们试试看。

  计时一分钟,教师弹琴,请幼儿拍手跟唱。

  2看动画,懂得道理

  师:在一分钟的时间里还能做些什么呢?老师这里准备了一分钟的动画,让我们来一起看一下吧!

  问:一分钟的动画片已经结束了,那动画片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小结:仅仅是通过一分钟的动画片,我们小朋友就了解了这么多的道理。

  3叠衣服

  师: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一分钟的`时间来做些什么呢?可不可以把换衣服叠放整齐呢?

  教师计时一分钟,请幼儿整理衣物。

  小结:小朋友在一分钟的时间里就将衣物整理好,看来一分钟的作用可真大吖!希望小朋友在生活中也要充分的来利用这一分钟的时间。

  四、在活动中感受怎样珍惜时间。

  1涂色

  ⑴师:看看老师手里现在有什么啊?(卡片,小衣服、裙子)

  教师分发涂色卡片,请幼儿在一分钟的时间里来为这些卡片涂上颜色。

  一分钟结束,教师将两名幼儿涂色进行对比,让幼儿了解到没有珍惜时间所以颜色涂的很少。

  ⑵师:现在老师在给大家宝贵的一分钟,看看这次你可以涂多少?

  小结:小朋友们第二次涂色明显比第一次涂色要快多了,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我们抓紧时间,珍惜每一分钟,我们都将会做的更好。

  2拼图

  师:你学会抓紧时间了么?让我们来进行一次拼图比赛吧!

  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比一比,谁拼得块数最多,你就是胜利者!

  五、总结

  师:今天我们感受到了每一分钟带给我们的欢乐,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珍惜我们身边的每一分钟!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认识“< 和 >”,理解符号的`含义。

  2.会比较10以内的数字大小。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填写对应的数字

  2.数字卡1-10,符号卡片 “> < ”两套。

  活动过程

大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喜欢绘本阅读活动,在欣赏与讲述中理解绘本内容,感受数学活动的有趣。

  2、学会按物体的颜色及大小进行有规律的排序。

  3、懂得并感受与他人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活动重点:在欣赏与讲述中理解绘本内容,感受数学活动的有趣。

  活动难点:让幼儿学会按物体的颜色及大小进行有规律的排序。

  活动准备:

  1、PPT《小刺猬的项链》。

  2、排序练习操作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起兴趣。

  1、看ppt封面图片,提问:

  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在听故事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故事里的主人公。它是一个浑身长满刺的小动物,是谁啊?(小刺猬的图片)

  他就是我们今天故事里的主人公,它的名字叫拉亚。

  2、欣赏绘本故事,根据故事情节出示相应的PPT,讲述:

  教师:小刺猬拉亚生活在美丽的大森林里。它是一个活泼、善良、喜欢交朋友的小刺猬。可是,有一件事情总是让它非常得烦恼,因为,森林里的小动物们总是害怕被它身上的刺扎伤,所以,经常离它远远的。每天,小刺猬拉亚只能孤孤单单地去果园里摘果子;一个人在家里安安静静地用晚餐。拉亚的日子过得好孤单呀,因为没有朋友的陪伴。可是,有一天拉亚去果园里找来了许多的小豆子。

  二、多媒体课件演示,理解有规律的排序。

  1、出示不同颜色豆子图片,引出排序内容。

  教师提问:你们看看,这些豆子长得怎么样呢?有什么不一样呢?(让幼儿观察豆子,引导其说出颜色和大小的区别)

  小刺猬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对了,我可以用这些红豆子绿豆子穿成一条美丽的项链。

  2、出示小刺猬戴项链的图片,了解排列规律。

  教师提问:我们一起看看小刺猬拉亚的项链。你们觉得美吗?美在哪里?你能不能把这个美丽的秘密告诉大家(引导幼儿说出项链里藏着的美丽的秘密是按照"绿红绿红"顺序排列的)

  小刺猬带上了这么漂亮的项链,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动物还害怕它吗?(不害怕了),它们为什么不害怕了呢?(因为它们喜欢它的项链,也想做一条漂亮的项链),小刺猬拉亚看到小动物都不害怕他了,还想跟它学做项链,小拉亚心里很高兴,就带它们一起去捡豆子去了。

  3、出示小兔子戴项链的图片,学习排列规律。

  教师提问:瞧,小兔子的项链做好了,漂亮吗?谁能发现小兔子的项链里藏着什么秘密?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说出颜色和大小的排列顺序。(红黄绿三种颜色排序及按大小排序)

  4、出示小猴子没有串好的项链图片,运用排列规律,帮助小猴子串好项链。

  教师:小猴子看见小兔子有了自己的项链,很羡慕,也想做一串项链,它的项链还没有做好呢?心里很着急,想请小朋友一起帮助他们完成,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猴的项链里藏着什么秘密?(通过幼儿讨论后,说出下面应该串哪颗豆子,然后用多媒体演示的方法完成)

  小猴子的项链做成了,你们看小猴子的表情怎样了呢?笑了。看,小猴子还谢谢大家呢。

  三、幼儿动手操作,巩固排序规律。

  1、教师:森林里的.其他小动物也想要戴上美丽的项链,请你们帮助他们一起串成美丽的项链,怎么样才能串出漂亮的项链呢?提出串项链要求(可以按照颜色的规律,也可以按照大小的规律,还可以藏着两个秘密,即有大小的规律又有颜色的规律),幼儿讨论出自己串项链的方法(按照什么规律进行排序的)。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幼儿展示作品,体验与他人分享的快乐。

  幼儿完成后并与他人一起分享,并请小朋友说说自己项链的排列规律。一起把做好的项链送给小动物。

  教师小动物们都戴上了美丽的项链,他们可开心了,你们帮助了它们,感觉到幸福了吗?一起来听音乐拍拍手吧,播放音乐《幸福拍手歌》活动结束。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06-27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2-04

大班快乐数学教案04-02

大班对称数学教案04-02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7-30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24

大班数学教案07-20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20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7-21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