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08-11 07:32:14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集锦(9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集锦(9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会写生字,能按笔顺规则正确、工整地书写,感受汉字的和谐美。

  2、联系生活经验体会动词,在阅读中感悟词义,在运用中加深对词义的感受。

  3、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喜欢读课文,有主动阅读课文的兴趣。初步形成尊敬长辈、关爱他人的`品格和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本课生字词卡片,教学挂图。

  学生:在音乐课上学习《我有一双勤劳的手》这首歌;在美术课上学画手。

  教学难点

  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设计

  一、质疑激趣,引入新课。

  读课题和文末的一句话,说说你想知道什么。(平平有一双怎样的手?)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平平画了一双小手,长辈们都夸平平的手真能干。)

  三、自主识字,互相评议。

  1、学生自学本课的生字、新词。同桌互查互评。

  2、 交流难点之后,学生自主完成课后练习。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四、再读课文,自主释疑。

  平平有一双怎样的手? (尊敬长辈的手,劳动的手,给人带来欢乐的手。)

  五、升华情感,总结学法。

  1、你喜欢平平吗?为什么?

  2、学了这课,你有什么收获?你用自己的双手做过什么?给大家介绍介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这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和11个词语,会认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白兔和小灰兔的不同表现和收获。懂得“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的道理。

  4、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

  1、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图片

  2、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感知课文大意

  1、(出示挂图)今天老师给同学们找来了两位朋友——小白兔和小灰兔,请同学们发挥想象,编一个小白兔和小灰兔的故事(学生看图自由编故事)

  2、请一两名学生讲自己编的故事

  3、同学们的故事讲得真好听,老师也请来了电脑博士,他也想把他编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你们想听吗?(翻开课本)我们一起来听听电脑博士是怎样讲这个故事的。

  4、老师:听了电脑博士讲的这个故事,有哪些地方你是不明白的?或者你听了这个故事后想知道些什么呢?(鼓励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一遍,并划出有关生字。

  2、同桌互相检查认生字的情况和朗读课文是否通顺情况。

  3、指名试读课文。大家进行评议。

  三、认记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生字,随时纠正读音。

  2、小老师领读生字。

  3、重点指导易读错的生字。

  “翻”是前鼻音,“施”是翘舌音。“浇、挑”是三拼音。

  4、开火车认读生字。

  5、找朋友,给生字组词。

  6、“彩虹过桥”游戏:字——组词——说句训练。

  7、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析这八个字有什么共同点?(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8、小组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评价、订正。

  四、写字指导。

  1、读“我会写”里的字。说说这几个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特点。

  (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每个字均为左窄右宽)

  2、练习给这几个字组词。

  3、教师范写,学生描红。练写。

  五、快乐复习。(课件出示)

  1、快帮小兔找到它们要吃的蘑菇。

  féi jiāo shī hu tiāo fān dān è

  候 挑 担 肥 浇 施 饿 翻

  2、快来帮小兔把山上的词语读准,他就能顺利回家了。

  挑担子 —— 浇水 ——翻松 ——饿了—— 时候 ——施肥

  第二课时

  一、游戏“吃白菜”复习生字(课件:读对一个生字,白菜就没有了)

  二、学习课文

  以四人小组的形式讨论(讨论前先四人小组读课文一遍):小白兔和小灰兔的表现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边提出问题边贴两幅图,并板书“相同”和“不同” )(问题用投影出示)

  1、请小组说一说小白兔和小灰兔的表现有几个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发表意见,先不作出评议)

  2、哪个小组说一说小白兔和小灰兔表现相同的其中一个方面?

  A、相同点之一

  ——老山羊收白菜,小白兔和小灰兔都来帮忙

  1)说说是在哪个自然段找到的(第一段),小组齐读该段

  2)从这里你读懂了什么? (板书:爱帮助别人)

  B、相同点之二

  ——小白兔和小灰兔都很有礼貌

  1)你是从哪里看出它们都很有礼貌的?

  2)区别“您”和“你”的用法,明确“您”表示尊敬,有礼貌

  3)明确它们都很有礼貌 (板书:有礼貌)

  4)分别请男女同学读一读两只小兔子对老山羊说的话,注意读出礼貌的.语气。

  过渡:讲它们相同的表现还有没有其他地方呢?那它们共有几个相同表现?分别是?(指板书齐读)我们继续找它们表现不同的地方

  C、不同点之一

  ——小灰兔收了老山羊送的白菜,小白兔却向老山羊要了菜子

  (板书:要白菜 要菜子)

  为什么小白兔不像小灰兔那样要白菜而要菜子呢?(同桌讨论)

  D、不同点之二

  ——回家以后,小白兔辛勤劳动,自己种白菜,小灰兔却什么也不干,饿了就吃老山羊送的白菜 (板书:自己种 光吃不干活)

  1)回家后,小白兔辛勤劳动,它干什么呢?

  2)它是怎样种白菜的?请你做小老师带全班把课文写小白兔种菜的过程读出来(可配合动作)

  3)课文说小白兔常常给白菜浇水、施肥、拔草、捉虫,为什么要常常这样做呢?常常这样做会有什么结果?(课件)

  4)小白兔经过努力,白菜很快就长大了,可小灰兔拿了老山羊送的白菜就不干活了,这样下去会有什么后果呢?所以它们还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呢?

  E、不同点之三

  ——小灰兔吃光了老山羊送的白菜,又去要;小白兔却挑着一担白菜给老山羊送去。 1)小灰兔由于什么也不干,最后白菜都吃光了,而小白兔由于自己种白菜,所以它不但吃不完,还给老山羊送去 (板书:吃不完 吃完)

  2)看图4,小灰兔看到小白兔给老山羊送菜,觉得很奇怪,它对什么事感到奇怪呢?

  3)找学生把小灰兔问小白兔的话读出来(注意读出奇怪,惊奇的语气)

  4)小白兔最后对小灰兔说了一句什么话?你能说一说你的体会吗?

  (找学生读最后一句)

  5)如果让你选择,你是喜欢小白兔还是小灰兔?

  四、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想:假如你是小灰兔,听了小白兔的话你会怎样想?怎样做?

  2、提出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像小白兔那样,用自己的劳动换取成果。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2、联系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感情。

  3、认识课文中的二会字,会写四会字以及理解部分重要的四字词。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欣赏《梅兰芳舞台艺术》邮票。

  师述:这套邮票的主角不是别人,正是“京剧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为了缅怀他卓越的艺术成就,邮电部发行了这套邮票。

  2、课件出示句子“茫茫青史,为了爱国摔破饭碗的优伶,有几人欤?”

  师述:梅兰芳不仅技艺精湛,更有高尚的情操。著名画家丰子恺就曾经这样评价过他——(出示句子)

  (1)指名读。

  (2)齐读。

  3、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中有哪些事例可以看出他“为了爱国摔破饭碗”?

  (拒绝播音 拒绝演出 )

  4、揭示本节课学习任务:继续学习5—13自然段,感受梅兰芳的爱国情怀。

  二、品读感悟,个性解读。

  (一)自读自悟,理解内容。

  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

  自学要求: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5—13自然段

  (2)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梅兰芳“为了爱国摔破饭碗”的事例。

  (3)、从讲述事例的自然段中找出体现爱国情怀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

  (4)、有感情读读找出来的句子。

  2、学生根据要求勾画圈点,加深自己的感悟。

  (二)汇报交流。

  1、指名汇报:从哪件事可以感受到梅兰芳的爱国情怀?

  2、结合具体的句子,谈理解,带着体会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A、学习梅兰芳在“避港拒演“中爱国情怀的体现。

  1、抓住重点句子理解:“他宁愿每顿只有一碗饭、一点点罐头食品或者一小块咸鱼,宁愿时刻提心吊胆地面对头上呼啸而过的炸弹,也不愿失去作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所应当具备的民族气节。”

  提问: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学生谈出自己的体会。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梅兰芳选择的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哪些词很好的说明了这点?

  2、 梅兰芳原本可以过一种怎样的生活?(课件出示句子“只要梅兰芳答应登台演戏,一切奢华的生活唾手可得。”)

  (1)、理解“唾手可得”。

  (2)、想象:“奢华的生活”是怎样的生活?(出示课件口头填空)

  (3)、体会日本侵略者“粉饰”的是什么?

  3、师生根据幻灯片的提示合作读句子。

  (小结:对比写法更显强烈的爱国情怀)

  4、理解句子:尽管他视艺术为生命,但在民族存亡关头,他毫不犹豫地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课件出示)

  a、体会出梅兰芳爱戏曲艺术,更爱中华民族,更爱自己的祖国,他视民族存亡,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警示和启发,激发阅读仿生学等科普读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蝙蝠和雷达》一课让我们了解到:人类在蝙蝠夜行本领的启示下,发明了雷达,使飞机能在茫茫黑夜中安全航行。是的,大自然不仅风光无限,而且是“人类的老师”,既给了我们许多的警示,又启迪了人类的智慧,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的启示》这篇课文,去获得新的认识吧。

  二、阅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2.出示生字词,同桌两个互读。

  3.指名学生读,引导学生运用一定的识字方法准确认读。

  殃 帚 腐 壤 翼 略 键 鲸

  不折不扣 枯枝烂叶 异想天开 机毁人亡 轻而易举

  引导学生自主识记形声字:“殃.腐.翼.键.鲸”等,读准后鼻音“殃.壤.鲸”。

  3.默读课文,说说每篇短文主要讲什么?分别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是林务官异想天开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三、了解内容,自主探究

  1.再读两篇短文,哪些句子给你启发,在文中画出来。

  2.交流汇报,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

  出示重点句,小组合作探究大自然中的.事物是怎样相互联系的。

  (1)“原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2)“现在,飞机设计师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飞行的情形,研制出了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飞机。”

  (3)“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6.说说自己的体会,带着自己的体会再读这句话。

  7.小结学法:①划出感受深的语句写批注,②相互交流,得到了关于大自然的启示。

  四、小结

  谈谈你学完本课的收获。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第12课,明白了人与大自然应和谐相处,虚心地向大自然学习,就能从中得到启发)

  五、拓展延伸。

  1.认识仿生学。

  2.大自然给我们许多启发,你能说一些有关这方面的例子吗?

  六、布置作业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识“初、眉”等十个生字,会写“北、南”等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谚语的美。

  3、树立主动积累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了解谚语、懂得自然常识。留心生活,热爱科学。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谈话导入:

  师生互谈有关谚语的知识。

  2、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

  1、圈出生字。

  2、试读课文。(读准、读顺。)

  3、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4、反馈识字。

  三、朗读感悟

  1、教师应从日常生活入手,引导学生了解课文:

  ⑴那位小朋友知道早上太阳从什么地方升起?

  ⑵谁能说说大雁排着队往南飞,天气要怎么样了?

  ⑶请大家读读课文,看谁能从课文中找到写太阳升起和大雁南飞的句子。

  2、教师范读或领读。

  3、用读读、想想、说说的方法,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感悟:

  ⑴要求学生轻声读课文,读后给同桌说说自己读的那句谚语是什么意思。

  ⑵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⑶请学生提出不懂之处,教师根据反馈情况相互帮助理解。

  四、试背课文

  1、小组内合作学习,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快速背诵课文。

  2、反馈背诵情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背诵比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齐读课文,回忆课文内容。

  2、认读生字卡片,分析记忆方法。

  二、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

  2、教师范写。

  3、学生描红临写。

  三、实践活动

  1、课前指导学生搜集谚语,学完本科后在班级进行交流,比一比,看谁找的多,看谁记得牢。

  2、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学生晚上观察北斗星,然后互相说说北斗星的样子。

  四、布置作业

  收集谚语,将你喜欢的谚语制成谚语卡片。

  结合词语、句子、图画和生活实际来理解字义。新教材的编写生动有趣,图文并茂。学生在学习中发现,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看看插图,动动脑筋,这样会比较容易想出来的。在《识字8》中“朝看太阳辨西东”,学生不大理解,只知道应该是与太阳有关的。我引导他们看插图,再适当点拨:“‘朝’是‘早上’,‘辨’是‘分清’。”学生说出:“早上看着太阳能分辨出东西南北。”我加以肯定。有学生马上记起以前学过的儿歌:“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利用边读边想,结合图画,联系课文或生活思考,就不用害怕了。

  识字教学说难不难,说易不易。但如果我们能教会学生识字的方法,指导学生不断积累、发现,寻找规律,学生的识字能力一定会在实践中逐步提高,同时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真是一举两得。

  一、识字写字

  指导读准以下几个字:“初、转”是翘舌音,“即”字读第二声,“斗、转”二字是多音字,在本课都读第三声。

  建议按以下教学步骤进行教学:

  1、在学生读通课文、基本读准字音以后,出示带音节的词语卡片或小黑板,指导认读。

  2、去掉音节认读。

  3、单独出示生字卡片或小黑板,指导认读。

  4、指导学生在文中画出生字,再连词、连句读。

  5、组词练习。

  6、认记练习:

  认记生字,可以指导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自编谜语等。比如,“赛”下“贝”走来两点(寒);“传”旁“人”去“车”来换(转);“蝴”蝶“虫”跑“水”来伴(湖);“十”上两“点”上下串(斗)。又如,两边辛苦,心在中央,用心辨别,永远不忘(辨)。

  7、写字指导:

  本课要求写的字,以左右结构为主,可在简要复习左右结构的字基本书写规律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认真描红和临写,从整体上感知汉字结构。本课有两个带三点水的字“江、湖”,要提醒学生注意,写好三点水的关键是要把第二点写得靠外一些,三点的外沿呈一条弧线,不要把三点写在一条垂线上。

  二、朗读感悟

  教学可以从日常生活入手,如:

  1、哪位小朋友知道早上太阳从哪个方向升起?

  2、谁能说说大雁排着队往南飞,说明天气要怎么样了?

  3、请大家读读课文,看谁能从课文中找到写太阳升起和大雁南飞的句子。

  接下来,教师可以范读或领读。

  在学生读熟课文的基础上,可以采用读读、想想、说说的方法,指导学生自读感悟,理解课文:

  1、要求学生轻声读课文,读后给同桌说说自己读懂的那句谚语是什么意思。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请学生提出不懂之处,教师根据反馈情况相机指导。

  词语的理解。一些简单的词语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行理解,较难的词语可作适当讲解。如,娥眉月:娥眉,细而弯的眉毛。本课是指弯弯的月亮。朝:早上。北斗:即北斗星。畔:边。

  句子的理解。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简单了解其中的科学常识。如,月初的月儿弯弯,月中的`月儿圆圆;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东边,落下的地方是西边;北斗星在北边,相反的是南边。

  指导朗读时,不仅要指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还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读出韵文的韵味,体会其韵律美。比如,朗读时可以让学生从每句韵文的最后一个字中找到韵母相同的字(圆、南、畔、前、暖、寒、棉),然后再让学生读读课文,体会韵文的特点是押韵,就是这些韵母相同的字在起作用。本文具有七言诗的特点,所以指导朗读时可以教给学生语气停顿的方法──“前四后三”。如:

  初三初四/娥眉月,十五十六/月团圆。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三、实践活动

  1、课前指导学生搜集谚语,学完本课后在班级进行交流,比一比,看谁找得多,看谁记得牢。

  2、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学生晚上观察北斗星,然后互相说说北斗星的样子。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巩固本单元的生字,积累词汇。

  2、丰富积累词汇,培养观察能力。

  3、通过语言环境了解、积累反义词。

  4、进行填词语读句子的练习,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5、进行排列句序的练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6、通过交易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能清楚地向别人介绍交易物品的口头表达能力、面对变化的应变能力和说服能力等。

  7、进行想象作文,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表达能力及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想像写话。

  教学难点:想像写话。

  课时: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本单元的生字,积累词汇。

  2、丰富积累词汇,培养观察能力。

  3、通过语言环境了解、积累反义词。

  4、进行填词语读句子的练习,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5、进行排列句序的练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进行语言积累语言训练

  教学难点:

  进行语言积累语言训练

  教学过程:

  一、第一题:

  1、复习本单元生字。

  2、朗读题目,理解题意

  熟字加偏旁再组词:例:至室(教室)必秘(秘密)

  3、让学生思考后汇报。

  教师提示:可以组本单元词语,也可以组其它词语。

  4、请学生写在书上。(书写要认真。)

  二、第二题:

  1、朗读题目,理解题意

  2、让学生读词,读准字音。(读不准音的,可用查字典的方法解决。)

  3、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组是反映北方秋天特点的词语。

  第二组是反映北方冬天特点的词语。

  4、你了解哪个词语的意思,介绍给大家。

  5、试着背背这些词语。(困)

  6、你还知道哪些反映四季特点的词语,说一说。

  7、建议:随时往采密集中收集好词、好句。

  三、第三题:

  1、朗读题目,理解题意。

  2、让学生朗读并说说带点词语的反义词。

  “熟悉”反义词“陌生”;“柔弱”反义词“强壮”

  3、把词语填写在括号里。

  四、第四题:

  1、朗读题目,理解题意(填搭配合适的词语读句子)

  2、让学生朗读句子,试着填词。(读句子,填词)

  3、班内交流。分别读句子,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看哪个词语更合适。(揣摩用词的准确)

  五、第五题:

  1、指导学生先理解题意。

  2、通读全文,想事情发生顺序。

  3、排列句子。

  4、自读,检查是否通顺合理。

  5、全班交流。

  六、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进行了丰富积累词汇和排列句序的练习,我们的观察能力、运用语言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希望大家做个有心人,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积累好词佳句,多看有益课外书,相信你的听说读写能力会很快提高。

  第二课时(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通过小小的交易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能较清楚地向别人介绍交易物品的口头表达能力,面对变化的'应变能力,为达成交易的自信心和说服能力,以及文明礼貌的举止等。

  教学重点:进行语言训练,培养交际能力。

  教学难点:进行语言训练,培养交际能力。

  课前准备:

  1、与家长联系,取得支持配合。请家长协助孩子挑选交易物品。

  2、请学生做好交易准备:

  (1)所选物品要征得家长同意。

  (2)想一想,怎样介绍物品别人才能同意交换。

  3、提醒学生保管好自己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引路示范:

  教师与学生展示交易过程,其余学生观察---怎样进行交易的?要求学生想一想:你认为怎样做更好?你打算怎样介绍自己的物品?

  (观察交易过程,思考更好方法,自己怎样交易。)

  二、实践练习:

  1、让学生进行交易,教师巡视,对于交易困难的予以指导。(5分钟时间)

  2、你交易成功了吗?与你的伙伴一起谈谈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和体会。(困)

  交易成功和失败的同学分别谈体会,大家评议,归纳如下:

  1)介绍物品要简明、清楚

  2)认真倾听对方的介绍,了解对方心理。

  3)说服别人时要注意态度和方法。

  4)可以进行多边交换,达到交易目的。

  3、应用大家归纳的方法,改变交易策略,再试一试,也许你会成功。

  三、汇报总结:

  说说经过交易,你学会了什么?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的:了解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增强爱护大自然、维持自然界生态平衡的意识,激发探索生物世界的兴趣。

  重点难点: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教具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概括课文的大意

  二.精读课文,体会写法

  《课程标准》提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教师在教学时,首先应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自读自悟。可以采取小组合作设计生态金字塔示意图的形式,并通过比较各组所画的生态金字塔,理解:什么是生物世界的食物链?

  生态金字塔是怎么回事?

  它有哪几个营养级?

  它们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在对生态金字塔有了准确了解后,引导学生深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1.画出课文中介绍生物世界食物链、生态金字塔相关知识的重点词句,认真揣摩。

  说一说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这些说明方法的作用。

  2.画己觉得特别有意思的词句,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教师可将课后练习第2题“读一读,比较带点词的'异同”放到这个环节,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启发学生去寻找相关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生动准确。

  3.引导学生仔细阅读重点段落:

  第一、二、四、五自然段,讨论探究这几个自然段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每段的最后一句起什么作用,它与前面句子有什么联系,从而感悟作者

  在布局谋上的独特。这也是更快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的好办法。

  三.畅谈感受,发出倡议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先让学生认真朗读结尾段,然后引导学生畅谈自己读后的感受,或想象人类将遭到大自然哪些方面的惩罚,或谈谈人类应该为保持生态金字塔的平衡作出哪些努力。最后,可以班级的名义,向学校全体同学发出倡议,写出倡议书,进一步增强学生爱护大自然、保持生态平衡的意识。

  板书设计:

  16生态金字塔

  肉食动物

  爱护大自然﹛草食动物﹜维持生态平衡

  绿色植物

语文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这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全诗只有三句,句句押韵,它以的口吻娓娓道来,亲切自然,学生喜欢诵读。根据教材这一特点,本课教学应加大读的分量,童声范读、教师指导读、自由读、指名读、有选择的读、齐读……力求在不同形式的读中体会小诗的意境,感悟语言文字的优美,激发孩子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可能并不熟悉蒲公英,同时,针对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教学时运用CAI创设情境,激发好奇心与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想象力是智力的重要因素,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要提高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也离不开想象。想象越丰富,对课文的理解就越深刻,表达就越具体生动。小诗最末一句飞呀,飞呀,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飞到哪儿去呢?这很能激起孩子的好奇心,教师可以让他们畅所欲言,自由驰骋在想象的空间,努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小诗,初步了解有关蒲公英的.常识,感受大自然的奥妙;

  2.会认读蒲公英、种子、微风、毛茸茸、飞这五个词语,学会种、毛、呀这三个生字。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看图这是什么?(学生猜测)

  二、初步感知

  1.听童声范读

  回答:我是什么?我是怎么样的?

  2.顺势学习小诗第一句(我是,有一朵毛茸茸的小花)。

  正音:蒲公英、种子、毛茸茸。

  3引读第二句

  看看种子的妈妈--蒲公英。

  三、反复诵读课文

  1.童声范读,学生看书仔细听。

  2.再听一遍范读,学生可跟读。

  3.指名读,其他学生对嘴形。

  4.与小伙伴一起读。

  5.认读字词

  (1)种子、毛茸茸、微风、轻轻、家、离开、哪儿、就是

  (2)种、毛、呀

  (3)蒲公英、种子、微风、毛茸茸、飞

  做动作理解微风的意思。

  想象:如果你是,这时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

  四、欣赏图景

  1.看看蒲公英飞的样子(课件)

  2.观看录像《蒲公英飞舞》,教师配介绍。(带有极轻的伞状的羽毛,可以乘风飞行。每到秋天,漫山遍野的成熟的像雪片一样飞舞……)

  3.质疑问难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问题想问问蒲公英妈妈和?

  4.自由想象蒲公英飞到哪儿去了?

  (让学生发挥想象,畅所欲言。)

  五、朗读指导

  1.自由读喜欢的部分。

  2.指名读。

  3.评价、指导。

  4.配上图景读、齐读、背诵。

  六、写字指导

  1.认字。

  2.范写。

  3.书空。

  4.练写。

  5.讲评、作业展览。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松鼠尾巴的用处。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

  2.学会“能、原、别、身”4个生字,理解“觉得、那样、原来。别的、用处、身于”等词语的意思。

  3.会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松、尾、巴、软。读完后抽4人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书写,评议后每个学生各写1个。

  (2)做课堂作业本第2题:多音字组词。

  (二)讲读第1自然段

  (1)出示松鼠的投影片,下面请大家看这幅图,你们看了松鼠的大尾巴后是怎么想的?

  (2)你们是这样想的,那么课文中的小白兔是怎么想的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请一个小朋友把第一自然段念一下。

  (3)谁来说说兔于是怎么想的,兔子心里觉得怎么样,兔子想的话我们应该怎样念?要念得稍微轻一点,慢一点,读出奇怪的疑问的语气来。(试读--评议--齐读)

  (4)练习朗读:下面我们把第1自然段连起来读一下,“......大尾巴”的“大”要念得重一点,强调一些。

  (三)讲读第2、3自然段

  小松鼠的尾巴到底有什么用处呢?(板书:用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2、3自然段。

  (1)请小朋友一边听录音,一边想:松鼠的大尾巴像什么?

  (2)讨论、学句式说话。

  a、幻灯片上出示句子:“那条又轻又软的大尾巴就像一顶降落伞。”

  师,这个句子比较长,我们可以在“大尾巴”后面停一会儿再念,大家齐读一遍。

  b.“大尾巴”怎么会像“降落伞”呢?

  :“大尾巴”和“降落伞”之间有些相同的地方,所以说松鼠的大尾巴就像降落伞。

  c.你能不能用“()就像()。”的句式来说一句话。

  (3)小松鼠从什么地方往下跳,落在什么地方?(演示投影片,转动附片,使画面上的松鼠从一棵大树上往下跳,轻轻落在一棵小树上。)为什么小松鼠从那样高的树上跳下来,是轻轻落在小树上的呢?

  (4)这时候,小白兔会怎么说呢?请小朋友一起读一读第3自然段。读后回答。

  (5)小白兔刚才为什么“觉得很奇怪”呢?现在明白了吗?对,这里的“原来”表示明白了情况,小白兔说的话要读出“哦,现在我明白”的语气来。(指名读--齐读)

  (6)学习生字:“能、原”。

  (四)讲读第4、5自然段

  (1)松鼠的`尾巴除了可以当降落伞帮它从高处往下跳外,还有别的用处呢。请小朋友自由轻声朗读第4、5自然段。

  (2)教学生字“别”。说说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生字?

  (3)刚才小朋友都念了课文,谁知道松鼠的尾巴还有什么用处?为什么松鼠的尾巴可当被子呢?演示投影片:旋转尾巴,尾巴像被子一样盖在松鼠的身上)

  (4)小白兔又明白了什么呢?练习读课文里的最后一句话。

  (五)课文

  (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2)齐读全文。

  (3)做课堂作业本第5题:读拼音写句子。

  (六)作业

  抄写生子。

  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能、原、别、身”4个生字。

  课后习题3、4(谁觉得怎么样?我今天觉得很高兴,为什么觉得这样?今天老师表扬我的字写得好,我觉得很高兴。)

  板书设计:

  32松鼠的尾巴

  特点用处

  又轻又软像降落伞

  的大尾巴

  又软又暖当作被子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复习教案01-16

语文备课教案01-16

语文教案01-17

语文《夹竹桃》教案09-26

语文上册教案01-17

语文园教案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