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小班数学教案

小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8-16 09:50:04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数学教案9篇(集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数学教案9篇(集合)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教案一:5以内的点数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点数活动,大胆回应老师的提问。

  2、能边数边说数字,不漏数。

  3、学习手口一致有序地点数5的数量物,并说出总数。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有点数4以内数量物的数学基础以及排序的概念。

  2、物质材料:小蛇头饰,故事《鸡妈妈孵蛋》课件,篓子;蛋宝宝人手10个,蛋蛋盘人手1个。

  3、环境准备:活动室有关于5以内数的点卡和玩具的区域设置。

  活动过程:

  1、拍手共念《五指歌》,感知点数节律。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打不着,碰到小松鼠。松鼠有几只?一起数一数,一、二、三、四、五。”教师设置去追小松鼠的情景,带幼儿发现地上散落着很多蛋宝宝,引出活动。

  2、“捡蛋”——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的数量物。

  (1) 自由捡蛋。要求:捡一个数一个。

  (2) 放蛋入篓。要求:放一个数一个。

  (3) 再次捡蛋。要求:声音响亮,边捡边数,并把蛋蛋盘的每个洞洞都填满。

  3、“数蛋”——学习有序点数5的数量物。

  (1) 集中点数:盘里的蛋有几个,一边点一边数。

  (2) 引导思考:我也捡了很多蛋蛋,可是我数来数去,怎么也数不清,是先数这个,还是先数那个呢?到底该先数哪个呢?谁来帮帮我?

  (3) 师幼讨论、交流,发现一排蛋蛋盘点数顺序——从最前面的开始数。

  (4) 引导思考:我发现有的蛋蛋盘和我的不一样,这种两排的蛋蛋盘该怎么数呢?

  (5) 师幼讨论交流,发现两排蛋蛋盘的点数顺序——一排一排地数。

  (6) 幼幼互动,巩固点数:找个好朋友数一数,看看他盘子里有几个蛋。

  4、偷蛋——巩固5以内的点数。

  师幼共同玩游戏“小蛇偷蛋”。师:我是一条小花蛇,没事最爱偷吃蛋,“哧溜”一下偷走你的蛋,请你快快数数看。

  5、“孵蛋”——巩固点数,并说出总数。

  (1) 欣赏故事课件《鸡妈妈孵蛋》,学习在点数的基础上说出总数。

  师:孵蛋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我们来听个故事解解闷吧。

  (2) 教师边讲故事边提问,要求幼儿每次都能说出总数,如:鸭妈妈家有几个蛋?怎么数的?一起数一数,有几个?(5个)

  6、“剥蛋”——继续巩固5以内的点数,体验活动的乐趣。

  师:看看我们的宝宝孵出来没有,轻轻地,别伤着宝宝。看看是什么宝宝孵出来了(鸡、鸭、鸟、乌龟等),数一数你孵出来几个宝宝。噢,原来这些小动物都是蛋宝宝孵出来的。现在,我们把蛋宝宝送出去晒太阳哕!请宝宝把剥下来的蛋壳放到篓子里,收拾干净。

  教案二:10以内的相邻数

  活动目标:

  1、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10的相邻数,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2、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相邻数填空卡片,人手一份图纸和1――10的数字头饰。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一些小朋友他们今天很开心,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啊?”“他们是数字小朋友,因为他们今天般了新家,小朋友们想不想去看看啊?”

  2、出示图片

  (1) 教师:“这个房子漂不漂亮啊,小朋友们想不想住这样的房子?”

  (2) “现在让我们走进这座房子,看看数字们是怎么住的。”

  (3)用向小朋友们介绍数字新邻居的方式引出相邻数这个概念。

  教师:“数字们见小朋友们来了都非常的高兴,所以都换上了五颜六色的衣服欢迎我们小朋友的到来。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的新邻居。”

  (4)逐个向小朋友介绍数字们的“邻居”,使幼儿直观的了解“相邻”这个概念

  (5)介绍完后提问幼儿,使幼儿初步掌握各数的'相邻数

  3、发给幼儿表格,让幼儿用根据数字画几何图形的方式让幼儿初步了解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1)教师:“现在有四个数字想请我们小朋友帮一个忙,想请我们小朋友为他们画上和他们数量一样多的三角形、圆形或其他你喜欢的图形。现在我把这几个数字请到了我们小朋友的桌子上,请小朋友拿起你手中的画笔来帮帮他们吧。”

  (2)画完后教室在黑板上挂一张大的挂图亲自进行演示。演示完后请小朋友一起来数一数,引导幼儿自己发现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4、出示相邻数填空卡,进行一场小竞赛。

  “现在数字们想让我们小朋友们来一场小比赛,看谁能又快又准确地说出他们的邻居,而且说出他比他们的邻居是多一还是少一。”

  《看谁抓得多》数学教学反思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看谁抓得多》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是幼儿生活中常会碰到的的事情。本次活动让孩子们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初步了解它们的不同用途,并且学会运用数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这样不仅激发了孩子对数字的兴趣,也培养了孩子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孩子学会记录的方法。所以在整个活动中,我分了三个步骤。1、怎样玩。2、抓玩具。3、猜猜看。在第一环节中利用幼儿每天都玩的积木来引出课题,设置悬念,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主动去想办法,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在引导时交代清楚记录单记录不仅自己能看懂,也要让别人看懂。让孩子带着目的去操作。第二环节幼儿操作记录由于是大班了而且在数学活动中已经多次使用过记录表了因此这次也不例外孩子对记录表格非常熟悉。让孩子玩看谁抓得多的游戏,孩子通过玩游戏自然的导出了数的概念和认知,通过不同的数量进行观察、数数、记录,比比谁的眼力快谁的动作速度快,这样让孩子感受到了数字的神奇和有趣,并将幼儿对数字的理解、运用进一步加以扩展和延伸。因为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必回归生活。通过这一过程,孩子可以进一步体验到数字的妙用,感受到运用数字的快乐,从中也增强了孩子学习数学的信心。

  在最后的猜猜看中我们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如:老师抓了28个我怎么抓了8个等问题值得孩子们进一不去思考。所以我把这些材料投放到区域活动中让孩子继续去探索发现。

  教案三:小猫玩球

  活动目标

  1、认识1和许多,了解他们的关系.

  2、学习滚接大皮球.

  活动准备

  1、小猫头饰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2、两个幼儿一个大皮球.

  活动过程

  1、通过游戏”小猫学本领”,学习认识1和许多,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 出示一个猫妈妈的头饰,启发幼儿说出这是一位猫妈妈.

  (2) 桌子上面放着许多个小花猫头饰,启发幼儿说出这是许多小花猫.

  (3) 请每个幼儿拿一个小花猫头饰戴在头上,启发幼儿说出许多个成了一个,一个的.

  (4) 妈妈带小猫集合去玩球,启发幼儿说出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个.

  2、小猫学滚接球的本领,双手将球向前滚.

  (1)1只小猫学本领.(2)许多只小猫学本领.(3)两只小猫相对滚接大皮球.

  活动延伸

  在计算角内提供许多1与许多的实物或图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幼儿继续学习小猫捉鱼。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逛苹果园

  一、活动构思

  刚入园2个月的小班孩子的注意力还很不稳定,容易分散,不能时时注意教师的讲解,因此我以“苹果”这个孩子最熟悉的水果为主角,采用了活泼生动的情景教学方法,让幼儿在有趣、直观、形象的“逛苹果园”情景中,通过对学具的操作,使幼儿始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感受数量,学习按颜色分类、配对,使幼儿学得轻松、自主。一环扣一环的情节既符合小班幼儿好动的特点,又不断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体验并感知,引发幼儿对数的好奇和探索的兴趣。

  二、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对物品颜色、数量的感知能力,尝试简单的分类。

  2、幼儿在玩的过程中练习用夹子夹物,发展幼儿的小肌肉群。

  3、幼儿能愉快地参与活动。

  三、活动准备

  1、音乐《郊游》、《苹果》。

  2、椅子若干,皱纹纸铺成的小路一条(宽25cm),红黄绿篮子各2个。

  3、彩色苹果夹若干,纸杯制成花状(比幼儿人数多,花瓣数分别为2、3、4)。

  4、数码相机一个。

  5、事先在门口为每个孩子发一张果园的门票,上面印有不同颜色的苹果。

  四、活动过程

  ㈠ 引出活动内容

  1、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一起去苹果园玩玩,瞧,前面有一条小路,我们必须走小路、跨过小沟才能进入苹果园,走小路的时候要当心,千万不要踩到旁边的小草。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2、幼儿走小路,跨过小沟进入苹果园(这个环节使活动更具真实性,同时又锻炼了幼儿的平衡与跨的能力)。

  ㈡ 捡苹果

  1、走进“果园”,师:“呀,昨晚刮了大风,苹果树上的苹果都被大风刮下来了,我们快来帮忙捡苹果吧!”

  幼儿分散捡苹果,老师参与幼儿活动。

  2、幼儿集中,老师请小朋友们摸摸苹果宝宝、亲亲苹果宝宝,满足其好奇心。

  3、老师出示自己捡的苹果宝宝,利用夹苹果的机会让幼儿集体数数。

  师:“瞧,我也捡了几个苹果宝宝,你们来帮我数数吧!”

  4、请幼儿把小苹果夹在自己的衣服上(让幼儿夹苹果,目的一是练习用夹子夹物,发展幼儿的小肌肉群;目的二是为下面的活动更清楚地看到自己和别人苹果数量奠定基础)。

  ⑴师:“哈哈,你们都变成了苹果树啦!我们一起来唱《苹果》歌、跳苹果舞吧!音乐一停小苹果树就不能动喽。”

  放音乐,音乐声停,给幼儿拍照:“让我来看看哪棵苹果树是一动不动的,我来给他拍照。”(孩子都特别喜欢拍照,因此这个环节用拍照的形式能使活动更有趣味性。而且,小班的幼儿是好动的,拍照可以使他们更好地遵守规则。)

  老师提问个别幼儿:“你的树上结了几个苹果?”(巩固幼儿对数量的认识,如果有超过4个以上的,可以让幼儿以“许多”表示。)

  ⑵第二次游戏,要求音乐声一停,幼儿坐下休息:“我们再来玩一次吧,不过小苹果树们刚才站得很累了,这次音乐一停,我们可以坐下来休息一下。”

  放音乐,音乐声停,老师提问个别幼儿:“你的树上结了几个苹果?”

  再次拍一张集体照。

  ㈢ 送苹果。

  1、师:“现在苹果宝宝该回家啦,我们把她们送回去吧!看,那里有什么颜色的篮子?”

  “红苹果宝宝应该送到什么颜色的篮子里去?”

  2、幼儿把苹果送到相应颜色的篮子里去,老师引导幼儿发现送错的苹果宝宝,并请幼儿自己纠正。(幼儿第一次尝试按颜色分类。)

  ㈣ 找朋友

  1、引导幼儿按照自己门票上苹果的颜色去取相同颜色的纸杯花。

  师:“我们在进入苹果园之前每个人都发了一张门票,小朋友看看自己门票上的苹果宝宝是什么颜色的?我们来为它们找个好朋友吧!瞧,那里有许多小花,请你去找一朵花心颜色和你苹果宝宝颜色一样的小花,会吗?”(幼儿第二次尝试颜色配对。)

  2、师:“小朋友们,花心的颜色和你门票上苹果宝宝的颜色一样吗?看看小花上有几片花瓣?”(再次巩固幼儿对数量的认识。)

  “听,那里的苹果宝宝也吵着要和小花做朋友呢,我们来帮帮它们吧。看看老师手里的花心是什么颜色的?那我该找什么颜色的苹果宝宝来和它做朋友呢?”引导幼儿发现可以用苹果夹子做花瓣,并强调一片花瓣夹一个夹子。

  3、幼儿每人拿一只纸杯花,找相应的苹果夹子来装饰,先做好的可以再选择另外的纸杯花。(再次让幼儿用夹子夹物,渗透一一对应的概念,并第三次进行颜色配对的练习。)

  老师巡回指导。(放音乐《苹果》)

  4、拍照留念,发现有错误的进行纠正。(利用拍照使幼儿迅速地集中到老师的周围,同时也便于检查幼儿操作的结果。)

  ㈤ 回家,自然结束

  师:“今天我们来到苹果园做了好多事情,大家都是能干的小朋友,现在现在让我们带着小花回家吧!”(播放音乐《郊游》)原路返回。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重点领域:图形与空间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初步了解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2、激发幼儿对图形的兴趣,学会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分类。

  活动准备:

  1、黑板

  2、用彩色纸剪成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数个。

  3、幼儿知识准备:(小班上学期已认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课前让新入园的幼儿认识这三种图形。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1、做《小手拍拍》的游戏集中幼儿注意力。

  2、做《手指头变魔术》引出小点点变魔术。

  基本部分:

  (一)、认识三角形

  1、知道3个点连成三角形

  A、在黑板上点上三个点。把不在一条直线上的3个点用三种颜色的`彩笔连在一起,会变成什么图形。

  提问:三个点连起来变成了一个什么图形?(三角形)

  B、再画上两个不同形状的三角形

  C、在同一条直线上点一3个点.

  请幼儿想一想在同一条直线上的3个点会不会连一个三角形?

  小结:把不在一条直线上的3个点连成的图形是三角形。

  2、认识三角形的特征(知道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

  师告诉幼儿:三个点连起来的直线是三角形的边,小朋友们数一数三角形有几条边?

  告诉幼儿尖尖的部分是三角形的角,(边说边用笔标出来)引导幼儿说出三角形有三个角

  小结: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反问幼儿:三角形是什么样子的?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

  (二)、空画三角形(操作)

  1、将准备好的三角形拿出来,请幼儿用手沿着三角形的边画线,用手指头亲亲3个我。以体会三角形的外形。

  2、请幼儿比一比你和小朋友的三角形一样大吗?

  告诉幼儿无论尺寸大小,无论是什么颜色的,凡是3个角的图形都是三角形。

  (三)、归类游戏:送图形回家。

  1、出示正方形娃娃和圆形娃娃

  A、出示正方形娃娃:我是正方形,我也想和小朋友们一起玩。

  B、出示圆形娃娃:我圆圆的,我是圆形

  师:小朋友们欢迎圆形、正方形娃娃和我们一起玩好不好?

  2、看谁举的对(教师和幼儿一起玩图形)

  3、让幼儿自由玩排图形的游戏

  4、送图形娃娃回家

  A、图形娃娃累了,想回家了。小朋友们送图形娃娃回家好不好?

  我给小图形准备了三个家,看看是谁的家?(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B、教师先把娃娃送回家

  C、现在我请小朋友们将图形送回家。(注意提醒幼儿有秩序)

  (幼儿送完图形,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查。)

  结束部分:

  谈话:

  小朋友们,刚才我们认识什么图形?(三角形)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

  小朋友回家后,请爸爸、妈妈帮你找一找什么东西是三角形的,再上课的时候,老师用三角形和小朋友们一起画画。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背景:

  在每天的早点时,都会有小朋友问我:“老师,我们吃的饼干是不是圆的?”“今天我们吃的是方饼干吗?”“桌子是不是方的?”我发现幼儿对身边的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有渴望了解图形宝宝的欲望。针对小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这一节以认识图形和图形分类为主,课件和游戏贯穿全课的科学课。

  教学目标:

  1、认识圆形、方形和三角形,感知各形状的不同。

  2、能初步根据饼干的形状进行分类,乐意并大胆地喂小动物吃饼干。3、在游戏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准备:

  1、课件,《找朋友》的音乐。方形、圆形、三角形卡片一张。

  2、三种形状的实物(与幼儿人数相同)。贴有三个形状的托盘各一。

  3、饼干图形与幼儿人数相同,嘴巴分别是圆形、方形和三角形的三个小动物。教学过程:

  一、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基本了解各图形的不同。

  1、师:小朋友,形状王国里来了几位朋友,大家想认识他们吗?(课件:圆形、方形、三角形分别做自我介绍。)

  (1)、大家好,我是圆形,我的身体呀胖乎乎的,一个棱角也没有。你们瞧,我的眼睛、嘴巴也都是圆形的呢。

  (2)、嗨,我是方形,我的身体有四条边和四个角。非常高兴能和大家做朋友。

  (3)、小朋友好,我是三角形,我呀有三条边,三个角,大家愿意和我做朋友吗?

  2、师:(课件)刚才三个形状朋友介绍了自己,现在,你们认识它们了吗?能说出它们长什么样吗?(请幼儿分别讲述三种形状的特征。如讲述有困难,链接到前该形状再自我介绍)

  幼A:圆形它是圆圆的,没有角。

  幼B:方形它是方方的,有四个角,有四条边。

  幼C: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师:我们再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三个朋友,好吗?(师生共同小结)

  二、按物体的形状进行分类

  1、音乐游戏:找朋友

  (1)师:小朋友看看胸前,你现在是什么宝宝呀?是什么形状的`?随音乐一边唱《找朋友》一边找到和自己的图形宝宝一样的小朋友做好朋友。

  (2)将图形送回家请小朋友将图形宝宝送到与他相应的托盘里。

  2、《喂小动物吃饼干》

  师:小朋友,你们和图形宝宝做游戏,开不开心呀?有三个小动物也想和我们一起做游戏,猜一猜?他们是谁?(小猪、小兔和小青蛙)它们来我们班做客,我们是不是要拿出我们最好吃东西来招待它们呢?出示:饼干(三种形状的饼干)每个小朋友发一块饼干。圆形嘴巴的小青蛙喜欢吃圆饼干,方形嘴巴的小猪喜欢吃方饼干,三角形嘴巴的小兔喜欢吃三角形饼干,请小朋友喂小动物饼干吧!

  结束:

  小动物吃的小朋友送的饼干高兴极了。谢谢小朋友!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教会幼儿区别高矮,初步掌握高矮的相对关系。

  2、教幼儿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区别高矮和一样高及学习比较高矮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高矮的相对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三副、布一块、日常生活中能比较高矮的实物若干

  教学过程:

  一、教幼儿区别高矮和一样高

  1、出示课件一,图为由于生活习惯不同,健康情况不同,长得高矮不同的两个娈生姐妹,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她们的不同点(结合卫生习惯教育引入高和矮)。

  2、逐一出示实物,让幼儿比一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

  3、请两个小朋友上来比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再请全体幼儿互相比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

  4、请幼儿说说自己熟悉的东西中什么是可以比较高矮的。

  二、教幼儿一些比较高矮的方法

  1、请一高一矮两个小朋友,矮的站在凳子上,前面用一块布遮住,让幼儿判断,谁高谁矮。教案来自:大;考吧幼;师网.当幼儿发生错觉时,揭开谜底,并告诉幼儿比较高矮时要把物体放在同一高度。

  2、出示课件二,图上有一棵树距离近,一棵树距离远,让幼儿判断树的高矮,当幼儿发生争论时,拉回较远的那棵树,让幼儿再次进行比较,然后告诉幼儿比较高矮时,要把物体放在相近的地方,否则比较的就不正确了。

  3、出示课件三,一只长颈鹿在地上,一只猴子爬到树顶,猴子低下头对长颈鹿说:瞧!我长得比你高。提问:猴子的话对吗?为什么?

  三、告诉幼儿简单的.高矮的相对关系

  1、请一高一矮两个小朋友比较,再让高的小朋友跟老师比较或让矮的跟更矮的小朋友比较,使幼儿知道:高的小朋友跟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跟老师比是矮的,矮的小朋友跟高的小朋友比是矮的,但跟更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告诉幼儿单独的某样东西是不能定高矮的,要看它跟什么比较。

  2、请三个小朋友上来,再请一个幼儿为他们从高到矮排队,并说出谁高谁矮,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3、发给每个幼儿纸和笔,请每个幼儿依次画高矮不同的三棵树。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通过三个活动环节,让幼儿感知物体的高矮,比较高矮;学会运用高高的、矮矮的、比较高、比较矮、最高、最矮等语词,并理解物体高或矮的相对关系;初步尝试将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有序排列。我认为本次活动设计是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请两个幼儿上台比较高矮,让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比起图片来更直观,先让幼儿自己来比较,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再来观察图片比较高矮,最后进行排序。幼儿学起来是层层递进的,对高矮概念掌握的较好,完成原先设立的目标。

小班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教会幼儿区别高矮,初步掌握高矮的相对关系。

  2、教幼儿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判断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区别高矮和一样高及学习比较高矮的方法。

  难点:理解高矮的相对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三副、布一块、日常生活中能比较高矮的实物若干

  教学过程:

  一、教幼儿区别高矮和一样高

  1、出示课件一,图为由于生活习惯不同,健康情况不同,长得高矮不同的两个娈生姐妹,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她们的不同点(结合卫生习惯教育引入高和矮)。

  2、逐一出示实物,让幼儿比一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

  3、请两个小朋友上来比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再请全体幼儿互相比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

  4、请幼儿说说自己熟悉的东西中什么是可以比较高矮的。

  二、教幼儿一些比较高矮的'方法

  1、请一高一矮两个小朋友,矮的站在凳子上,前面用一块布遮住,让幼儿判断,谁高谁矮。当幼儿发生错觉时,揭开谜底,并告诉幼儿比较高矮时要把物体放在同一高度。

  2、出示课件二,图上有一棵树距离近,一棵树距离远,让幼儿判断树的高矮,当幼儿发生争论时,拉回较远的那棵树,让幼儿再次进行比较,然后告诉幼儿比较高矮时,要把物体放在相近的地方,否则不确。

  3、出示课件三,一只长颈鹿在地上,一只猴子爬到树顶,猴子低下头对长颈鹿说:瞧!我长得比你高。提问:猴子的话对吗?为什么?

  三、告诉幼儿简单的高矮的相对关系

  1、请一高一矮两个小朋友比较,再让高的小朋友跟老师比较或让矮的跟更矮的小朋友比较,使幼儿知道:高的小朋友跟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跟老师比是矮的,矮的小朋友跟高的小朋友比是矮的,但跟更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告诉幼儿单独的某样东西是不能定高矮的,要看它跟什么比较。

  2、请三个小朋友上来,再请一个幼儿为他们从高到矮排队,并说出谁高谁矮,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3、发给每个幼儿纸和笔,请每个幼儿依次画高矮不同的三棵树。

  教学反思:

  生活中大部分幼儿对“大小”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幼儿分辨高和矮的区别,和‘大小”也有相似之处,因而有了先前的基础,并且涉及的知识面不是太广,再次实施起来就有些经验了。可万万让人出乎意料的是幼儿所表露出来的现象却是比较笼统、模糊的。

小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帮小动物晒被子的情境中尝试按颜色和数量(4以内)进行对应匹配。

  2、初步知道晒被子的好处。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事先有晒被子的经验,以及对动物的习性有简单了解。

  2、材料准备:教师演示用ppt课件。展板:一面为草地背景挂有供幼儿"晒被子"的夹子,展板上方有1-4的数字标记;另一面为4幢房子背景,每间房上分别有小动物(狗、鸡、兔、猫)标记,房内各有4张标有数字1-4的小床。操作材料:画有不同数量的小动物爱吃的食物图案的"小被子"若干。(分别为肉骨头图案的黄色被子、小青虫图案的.红色被子、胡萝卜图案的蓝色被子、小鱼图案的绿色被子,图案数量分别为1-4。)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引入主题。

  播放课件第一页,太阳升起来。

  1、春天到了,红红的太阳出来了,小动物们会来干什么?

  点击课件第一页,小动物出现。

  2、哦,原来他们想趁着好天气,把自己的被子晒一晒。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晒被子吗?

  3、一共来了几个小动物?是谁呀?他们的被子是什么颜色的?

  播放课件第二页,小狗拿着被子出现。

  4、小狗的被子真好看,(黄色)上面有什么图案?(肉骨头)原来小动物被子上的图案都是他们最喜欢吃的食物。猜猜小狗把被子晒在哪条绳子上呢?播放课件第三页。

  5、依次帮助其他动物按颜色对应找到他们喜欢的晾绳,其间可让幼儿猜猜某个小动物的被子上会是什么图案?

  依次播放课件第四--第九页。

  二、帮小动物晒被子。

  播放课件第十页,太阳出现。

  1、第二天,又是一个大晴天,红红的太阳暖洋洋,晒晒被子香喷喷,小动物们又来晒被子了。这回,小动物们拿来了许多被子,都忙不过来了,想请我们宝宝一起来帮忙好吗?

  2、(出示第一面展板)这是绿绿的草地,这是晒被子的夹子,夹子真漂亮,有些什么颜色呀?(红、黄、蓝、绿)我们可以把红被子夹在红颜色的夹子上,把黄被子夹在黄颜色的夹子上。

  3、这里一共有4块草地,每块草地上还有一个数字标记,你们认识这些数字吗?(认读数字)

  4、师示范晒被子。

  5、幼儿分散晒被子,师随机指导。(看清楚可以晒在几号草地?用什么颜色的夹子?)

  6、集体检验并纠错。

  三、给小动物送被子。

  点击课件第十页,太阳下山。

  1、太阳下山了,我们该收被子了,收好被子,我们再帮小动物把被子送回家好吗?

  2、(出示第二面展板)看看这分别是谁的家?(请幼儿辨认房子上的动物标记,如,小狗。)应该把什么样的被子送到小狗家?(有肉骨头图案的被子。)

  3、师示范取一条肉骨头图案的被子:小狗家有好几张小床,我这条被子应该放到哪张小床上去呢?为什么?(引导幼儿数数有几根肉骨头?如是4,就送到标有数字4的小床上。)

  4、让我们一起来把所有的被子都送到小动物家里好吗?送的时候要看清楚哦:先看看被子上的图案是什么?想想应该送到哪个小动物的家?再数数图案有几个?把被子送到标有相同数字的小床上。

  5、幼儿分散操作,师随机指导。

  6、集体检验并纠错。

  7、还有一张床是空的(是数字5),想想这上面的被子会是什么样的?

小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手口一致点数数量为4的物体,并能说出总数。

  2、学习排除干扰根据颜色寻找一定的路径,发展观察力。

  3、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和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

  2、4的数字卡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数量为4的物体,并能说出总数。

  (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看图)

  老师:小朋友们好,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数学的世界进行探索吧!春天来了,草地上漂亮的花朵都开放了。我们来数数有几朵花?

  (引导幼儿点数)

  老师:来,我们一起来数吧,1,2,3,4我们数到几了呢?对!数到4了!广场上有4朵花!

  老师:我们再来数一遍吧!

  (引导幼儿再次集体点数并说出总数)

  老师:刚刚我们是大家一起来数的,现在哪个小朋友自己到前面来数一数呢?

  (请个别幼儿到黑板前点数,注意引导幼儿要手口一致地点数)

  老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草地上还有什么呀?哦,有小朋友,广场上有几个小朋友呀?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哦,广场上有四个小朋友。

  老师:还有什么呢?

  (引导幼儿观察挂图找出风筝。)

  老师:有风筝!有几只风筝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原来啊广场上开了4朵花,还有4个小朋友,有4只风筝呢。一个苹果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两根香蕉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那四朵花用数字几表示呢?对啦用数字4来表示,小朋友们看一看数字4,跟它打个招呼吧。

  二、引导幼儿排除干扰,根据颜色寻找拟定的路径。

  1、引导幼儿学习排除干扰,根据颜色寻找一定的路径。

  老师:瞧,他们在放风筝呢?不好了,他们的风筝缠绕到一起了!我们来帮帮他们找风筝吧!我们先来找一找第一个小女孩的风筝是哪一个呢?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回答。如果幼儿回答出了是猫头鹰风筝,可以继续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并帮助幼儿总结)

  老师:小朋友说是看到了图画上小朋友手里风筝的颜色,跟着线的颜色找到的!还有一些别的风筝也绕在了一起,请小朋友们上区域活动的时候把它们找出来好吗?

  三、活动结束。

  老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新的数字4,请小朋友们要记住它跟它做好伙伴哦!

  效果分析:

  略

小班数学教案 篇8

  一、 活动目标 1、 感受操作活动的乐趣,尝试与同伴配合操作材料。 2、 在游戏中探索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多少和一样多。 3、 鼓励幼儿在活动中用语言表达多少和一样多的数量关系。

  二、 准备 1、对应的两个物品(碗、勺、盘、叉等)若干组。 2、猫、狗、猴、兔及鱼、骨头、桃、萝卜若干套。 3、小熊头饰一个。

  三、 重难点 学习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多少和一样多。

  四、设计思路 一一对应是比较物休的集合是否相等的最简便、最直接的方式。通过一一对应,不仅可以比较出两个集合之间量的大小,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发现相等关系,这是幼儿数概念产生的一个关键性步骤。活动让幼儿通过操作材料来发现一一对应的方法,并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去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多、少和等量关系。一一对应地比较出两个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一种不经计数比较的前数概念,因为它并不依靠对数的理解,相反,它是这种理解的一个基础。因此,在活动中教师不向幼儿传授一一对应的方法,而是让幼儿自己去发现,这有利于幼儿认知结构的发展,有利于他们以后对数概念的`理解。 整个活动就是一次角色游戏,教师和幼儿在游戏的互动中通过帮小熊准备客人的食物和餐具来探索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完成重难点的掌握。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幼儿该如何做,而是引导幼儿在宽松、愉快的情景氛围中自己解决问题,努力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五、活动过程 1、 创设氛围,引出活动。 教师以小熊的口吻:我今天请客,客人太多,不知道食物准备够了没有。想请大家来给我帮忙,行吗? 2、 幼儿操作,探索一一对应的方法。 (1) 交代要求:你们帮我看看哪一样食物不够,记在心里。然后告诉我:这些食物少了什么?多了什么?还是一样多呢?你是怎么发现的? (2)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3) 集体检查:什么食物少了?你是怎么发现的? (4) 教师小结,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记录结果。

  3、 小组操作,感受一一对应的方法。 (1) 交代要求:客人就要来了,餐具还没整理,你们再帮我理一理吧。看看有没有少了什么? (2)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 讨论:哪一件餐具少了?那一件多了?

  4、请幼儿吃“点心”,感受成功的快乐。

小班数学教案 篇9

  一、说教材:

  《纲要细则》中指出:"教师要利用儿童感兴趣的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 小班的幼儿对图形和色彩非常感兴趣。设计这个活动,是以运用身体拼摆图形的形式吸引幼儿注意力,使幼儿对学过的图形有进一步的了解。进而通过欣赏图片、拼图形等来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更有利于激发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大胆的思考和积极的创作欲望。

  二、活动目标:

  1、在认识圆形、三角形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图形组合。

  2、引导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身体演变圆形和三角形,巩固幼儿对圆形和三角形特征的感知。

  3、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幼儿操作材料:圆形、三角形小图形若干,白纸若干;拼图纸、彩笔若干。

  四、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身体演变出圆形和三角形。

  解决方式:幼儿对圆形和三角形特征的感知。

  活动难点:尝试用圆形和三角形进行图形组合。

  解决方式:通过愉悦的故事情节,

  五、活动过程:

  1、"图形王国"故事导入,引导幼儿感知圆形和三角形的特征:

  (1)出示圆形和三角形,引导幼儿说说圆形和三角形的特征。

  (2)教师小结:圆形有一条边、没有角,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2、引导幼儿用身体演变图形:

  (1)"图形王国"里的三角形和圆形想和小朋友们玩捉迷藏的游戏,请小朋友们来找一找藏在老师的身体上的图形宝宝,并说出它是三角形还是圆形。

  (2)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身体演变图形,找一找藏在小朋友的身上的三角形和圆形。

  3、欣赏圆形和三角形的组合拼图:

  (1)依次出示由圆形和三角形组合拼成的不同图片,引导幼儿说说哪些是圆形,哪些是三角形。并点数圆形有几个,三角形有几个。

  (2)教师小结:图形王国里所有的东西都是由三角形和圆形组成的。三角形和圆形可以组成鱼、小鸡、花、房子等等好多东西。

  4、幼儿分组操作,教师指导:

  (1)第一组,教师引导幼儿用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圆形和三角形拼图形。

  (2)第二组,找出画中的圆形和三角形根据提示涂上不同的颜色。

  5、结束:

  让幼儿为大家介绍一下自己拼出来的或者是涂颜色的是什么图形,让他们都加入到图形王国里面去。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下数学教案06-23

小班数学教案12-30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07-07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07-08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07-08

小班数学教案(精选)07-31

【经典】小班数学教案07-22

(经典)小班数学教案07-22

小班数学教案[经典]07-26

小班数学教案(经典)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