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08-20 11:39:46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语文教案(精品)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的语文教案(精品)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

  3、学习生字“棋”,读准音、认清形。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懂得读书学习要专心致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师在黑板上板书“其”,认识这个字吗?给它找找朋友

  2、现在老师来变个魔术——在“其”旁边加个“木”,你认识这个字吗?齐读。

  (1)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字?(期、欺、旗、淇、琪)

  (2)你了解什么棋?说给大家听一听。

  简单介绍围棋——围棋是我国传统的棋种,围棋在战国时就有了,它分白子和黑子,后来围棋又传人日本和欧洲,现在呀,它已列人体育运动竞赛项目了,很多人都爱好它。

  3、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题目就是——学棋。(教师指导书写“棋”)

  4、过渡:读完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质疑)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学习策略

  1、请你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生字新词,二类字,并做标记。

  2、小组内交流。

  展示交流

  (小组进行交流一类字、课后词)

  A生:一类字(出示生词卡片,帮助学生学习。)

  棋qí 艺yì 围wéi 棋qí 能néng 手shǒu 专zhuān 心xīn 致zhì 志zhì

  另lìnɡ 一yí 个ɡè 天tiān 鹅é 弓gōng 箭jiàn 动dònɡ 作zuò

  B生:交流一类生字

  C生:交流课后词语

  D生:交流词语意思

  ①围棋:棋类运动的一种,棋盘上纵横各十九道线,交错成三百六十一个位,双方用黑白棋子对着(zhāo),互相围攻,吃去对方的棋子。以占据位数多的为胜。

  ②能手:本文指对下围棋很有研究,棋艺高超的人。

  ③远近闻名:很有名,远处的人、近处的人都知道。

  ④走了神儿:精力不集中;注意力分散。

  过渡:同学们学的真认真,认识了课文中的字词,了不起,那现在让我们比一比读课文,看看那个组读的`声音洪亮,有感情。

  任务二: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学习步骤

  1、同桌对读课文,一人读一段,相互纠正字音;

  2、想想课文讲了古时候两个学生向秋学习( ),一个( ),结果( );另一个( ),结果( )。

  展示交流

  小组进行读课文

  (随文识字:“能”“致”“鹅”)1、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向谁学棋?板书:秋、一个学生、另一个学生2、秋是个什么人?你从哪儿知道的?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用自己的话说说秋是个什么样的人?(下围棋的能手、棋艺远近闻名)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有关词语:闻名遐迩举世无双独一无二

  (2)你还知道谁是哪方面的能手,说给大家听听,如:姚明是打篮球的能手。

  (3)小结:正是因为秋是下围棋的能手,所以他的棋艺——远近闻名。

  3、齐读第一段。

  4、秋的棋艺是这样的高超,跟他学下棋会学得怎么样呢?谁来说说看。(一定也能学到高超的棋艺)这两个学生学的结果怎么样呢?出示最后一段,指名读。

  板书:出色的棋手

  任务三: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学习步骤

  1、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进行描红;

  2、在练习本上仿写两个。

  3、在小组里说说自学这几个生字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4、老师进行重点字的指导。

  致:左边的最后一笔是提,右边是四笔“反文”。

  鹅:学习新部首“鸟字旁”,表义。

  左半部分请你自己看书中的笔顺表,练习写一写。

  5、在生字本上写这些生字的字头,老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语文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目的要求: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2.分段、.总结段意。

  3.学习课文一、二段。

  重点:

  1.分段、.总结段意。

  2.学习课文一、二段。

  难点:

  了解地球有关知识,受到初步的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理解题意。

  1.导入新课。

  我们学过了《太阳》,知道太阳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今天我们再学一篇课文,也是讲和我们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的地球。

  2.理解题意。

  一.本文为什么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

  二.默读课文,找出生字新词,利用字典、联系上下文解释。

  三.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四.学习第一段。

  1.理解词语。

  宇航员(图片)、遨游、遥望、晶莹透亮、水蓝、和蔼可亲、半径、一叶扁舟、很小很小。

  2.理解句子。

  (1)为什么作者把地球比作“母子”和“摇篮”?在量词的使用上有什么不同?

  (2)课文从哪些方面说明了人类活动的范围小?

  3.总结。

  这一段从三个方面介绍地球:一是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二是地球的大小。三是人类生活的陆地在地球中的比例。这一段主要是强调它的小,说明我们要更加爱护它。

  五.学习第二段。

  1.理解词语。

  上帝的恩赐、甚至、再生、生态、基地、火星(图片)、月球(图片)。

  2.理解句子。

  (1)请找出第四自然段的关联词语,理解句与句之间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2)比较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a.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了吗?

  b.再说,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问题4: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课文讲了哪几个方面?

  问题5:矿产资源为什么不能不加节制地开采?

  问题6:人们毁坏自然资源,滥用化学药品导致了怎样的后果?

  3.小结:这一段从两个方面介绍地球的资源情况,一是地球的自然资源形成困难,如果对矿产资源不加节制开采,资源必将越来越少。二是人类生活需要的某些资源本来可以不断再生,因为人类滥用化学药品,破坏生态,给人类带来威胁。这就要求我们应该保护自然资源。

  六.课题练习。

  七.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第三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目的要求:

  1.通过了解地球和人类的关系,懂得应该精心保护它。

  2.学习这一课怎样围绕中心把意思说清楚。

  重点:通过了解地球和人类的关系,懂得应该精心保护它。

  难点:学习这一课怎样围绕中心把意思说清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课文一、二段讲了什么?

  2.思考回答课后第一题。

  二.学习第三段。

  1.理解词语。

  破碎、目睹。

  2.理解句子

  问题7:课文哪些方面说明人类不要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3.小结:除地球外,人类没有其它星球可住。

  三.学习最后一段.

  (1)地球真的.会“破碎”吗?它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为什么用“破碎”这个词?

  (2)“别无去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如果地球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3)为什么要精心保护地球?

  (4)小结:这一段说明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

  四.总结课文内容和写法。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课文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3.填空,理解课文各段和中心的关系.

  (1)因为地球美丽壮观、很小,所以()。

  (2)因为地球资源有限,所以()。

  (3)因为地球资源可以不断再生,所以()。

  (4)没有别的星球可以供人类居住,所以()。

  五.漫谈体会。

  学到这里,我们对地球有了一定的认识,对地球、资源和人类的关系也有了一定的理解,大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说说你看到或听到哪些是破坏地球的行为,为什么?哪些是保护地球的行为?

  六.课堂练习。

  七.总结。

  1.学习了这一课,理解了地球和人类的关系,懂得了应该精心保护它。

  2.学习这一课怎样围绕中心把意思说清楚。

  八.布置作业。

语文教案 篇3

  一、导入新课

  在师生问好后,我先给学生们讲了一个故事,以此导入新课。我讲道:“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作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侯一段经历的启示。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个人是谁,经历的是怎样一件事吗?”

  由于在早朝读的时候我让他们读过这篇课文,因此我的话音刚落下来,就有学生抢答,“他是莫顿。亨特。”“爬山”“爬悬崖……”我想学生们对课文可能还不是十分熟悉,因此,我接着说:“对,他就是莫顿亨特,那么他小时候到底经历了一件怎样的事情呢?下面请大家先仔细朗读课文,然后请大家代替他说出故事的大致内容。”

  在学生读完后,复述前,我还问学生:“你们说复述这个故事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有学生说:“这篇文章是记叙文,所以我们应该讲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说得很好,那么,从详略来看呢?”我接着问。学生中有人补充说:“应该重点复述我是怎样在爸爸的指点下走下悬崖的,还应该重点描述一下我当时的心理活动。”我在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后,就让学生们在四人小组中相互复述。

  其间,我在教室中穿插走动,不时倾听学生的复述,我发现他们基本上都是按提示复述的,看来学生们对课文内容已经十分熟悉了,我想已经可以进入下一个环节了。

  二、自主、合作、探究

  在对学生们的复述进行总结后,我说:“现在同学们对课文已经十分熟悉了,这是我们学好文章的基础,那么,你们再说说这篇课文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内容呢?”

  学生们听后,面露难色,似乎不知从何说起。于是,我决定让同学们从我们已经学过的课文中找到思考的方向。

  我说:“大家回顾一下我们本单元学过的《滋味》,看看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稍作思考后,学生就纷纷发言,有的说:“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在写作文的时候应该注重人物的动作、心理的描写,这样才能使文章生动、具体可感。”有的说:“我明白了生活原本就是有滋有味的,关键在于我们要去品味、体验、感悟。”

  ……

  “大家说得很好,你们再想想这些知识我们分别使我们在哪些方面有所收获?”我又问。

  “使我们在思想认识上有了收获。”

  “使我们在写作上有了收获。”

  “不对,你说得太片面了,应该说使我们在语文知识方面有了新的收获,因为,写作只是语文的一个方面。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最后我就总结说:“看来大家一致认为,面对一篇新的课文,我们都应该从两个方面去学习,一是看在语文知识方面能学到什么;二是看在思想上有什么收获。”“明白了这些,你们再说,今天的这篇课文,你能有些什么收获呢?你们快速浏览一遍课文,再告诉老师。”我又把那个问题抛给了学生们。

  有了刚才的讨论,学生们一下子就找到了感觉,阅读时自己体会最深的东西就找到了归属。

  有的说:“作者对自己的心理描写刻画的十分细致”。

  有的说:“文章的细节描写很生动,对人的心理把握很准”。

  有的说:文章的语言……语言……我觉得有些句子写得很好,值得我们学习”。

  这位学生似乎不知道如何表达她的意思,但但是她又显然感受到了什么。于是我让她念一下她体会到的句子。

  于是她念道:“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噗噗乱跳。”

  “你体会到这个句子写得很好,好在哪里,你能说说吗?”我说。

  “瘦骨嶙峋正是表现了我体质的瘦弱,与前面的8年来我一直有病相照应,而噗噗乱跳则反映了我这时恐惧的心情。这一句话就把这两层意思都表现出来了。”学生答道。

  “还有没有这样的句子?”我问。

  又有学生念道“我听见有人在啜泣,正在纳罕那是谁时,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好在哪里?”我问。

  学生说:“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当时极度恐惧的表现,因为恐惧所以产生了幻觉。”

  接下来我又让学生们自己在下面读两遍,进一步体会。

  我看到学生们都体会到了这些句子的妙处,于是,我问道:“刚才靖雯同学只是体会到了句子的妙处,却不知道怎么表述,你们知道吗?”

  “这就是说这些句子具有极强的……”---“表现力”,由于在前一篇课文中学到了,因此,大部分学生马上就脱口而出。

  “我们也应该在平时的练笔中去锤炼我们的语言,让我们的语言也富有表现力。这就是我们今天从课文中学习的第一点语文知识。”我边说边板书: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并且把前面两位的发言也板书在黑板上:心理活动及细节描写。我接着问:“你们觉得还有没有其他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学生们又翻了翻书,但没有人举手了,我想那我这节可就按大家体会出来的知识点讲吧。于是我说:如果没有那我们下面的时间就先来体会一下本文的心理描写的妙处并及作用。大家各自先分别找找“冒险爬山”和“脱险”这两部分的心理描写的重点词语或者句子,再结合语境体会一下这些词语或句子的妙处,在书上作批注。然后在四人小组里交流,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

  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就让小组推选代表分别回答。

  一个学生说:“在攀爬悬崖过程当中表示心理活动的词有:全身颤抖、冷汗直冒、心噗噗乱跳、心惊肉跳、哀求啜泣、头晕目眩、恐惧疲乏、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一个学生说:“这些语句刻画了小主人公处于险境中的心理状态。”

  “有些什么心理。”我追问道。

  “有因为胆小而表现出的恐惧”

  “有上不去又下不来的无奈。”

  “有后悔当初不该来的悔恨。”

  ……

  不等那位学生说话,下面就有人说了出来。

  我说:“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这里通过心理活动的描写,生动的刻画出了主人公处于险境中的恐惧、无奈、悔恨,委屈和还有迷茫。但最主要的是……?”——“恐惧”。大家齐声答道。“这样就让我们很分明的看到了一个不仅身体瘦弱,而且连意志品质也那么‘瘦’小的‘我’。我们这里分析的是冒险爬山时的心理,那脱险的过程当中的心理又是怎样的呢?”我接着说,并且又叫了一个小组的代表起来回答。

  他说:“在脱险的过程当中,描写心理的句子有‘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这似乎是能办到的’‘我能办到’。”

  “有什么作用呢?”我问。

  学生回答说“这些句子写出了我当时的心理变化过程,我由最初的.毫无信心,慢慢变得有一点儿信心,最后是信心大增,所以我最后能安全脱险。”我看他能回答得这么好,于是我表扬了他:“刘鳌同学回答得非常好,我们读书就要达到这种效果,将文字中隐含的信息都读出来。要不要给他来点掌声?”顿时热烈的掌声响起,看得出大家得掌声中饱含着钦佩之情。

  我叫大家停下后,说:“刚才我们体会了一些富有表现力得句子,也体会分析了精彩的心理描写,你们说,这些都是我们在哪方面得收获?”学生们回答说:“语文知识方面的。”我又说:“那我们在思想方面又有哪些收获呢?接下来,我们继续进行分组讨论、交流。”

  学生按要求动了起来,经过思考后就互相讨论开来,我也不时凑过去听他们的讨论,看观点多不多、新不新、深不深。

  我看到讨论得差不多,大家得声音也越来越小,于是就组织学生们交流。

  有的说:“我们做事不要老想着最终的目标是什么,而应该先把眼前的做好。”

  有的说:“无论做什么都要有信心,文中我就是在父亲的鼓励下,逐步树立信心,才慢慢走下悬崖的。”

  有的说:“我们要学会鼓励别人,适当的鼓励能给人强大的精神动力。”

  有的说:“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做一件事情。他明明是有病,却怕别人说他是胆小鬼,而跟着去爬山,以致于使得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

  有的说:“我们看到自己的朋友有困难的时候不应该弃他而去,而应该去帮助他。”

  有的说:“我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应该一味的想着多么艰难,而应该镇定冷静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的说:“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应该溺爱孩子,而应该尝试着让孩子自己去做,锻炼孩子的能力。”

  我边听边带着大家评论,最后我说:“大家的发言真是精彩,有的从如何面对似乎无法解决的困难的角度、有的是从朋友如何相处的角度、有的从父母应该如何教子的角度、有的从我们做事应该量力而行的角度、有的从鼓励人的角度分别谈了自己的收获,有一些观点,甚至连老师也没有想到。大家通过交流,彼此就又多了一份财富,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珍惜这些财富、用好这些财富。”就此结束了本课。

  执教感言:

  新的课程标准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教学目标过程化、教学设计意向化、教学组织合作化……特别强调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执教过程基本上体现了这些新的语文教学理念。我最大的收获是找到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突破口。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是说完全的放手不管,否则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失控,如同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这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学生收效甚微。那么到底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呢?我想到了我们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不就是课标为我们指明的方向吗?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他们独自或合作找出要学习的知识点与能力点是完全可能的,让他们讲出自己从文本中所接受到的人文教育也是完全可能的。从教学实际来看,他们也的确做到了。由此我想到:语文教师的确应该充分的相信学生,适当放手,让他们在长期的磨练中,不断提高、不断进步、不断获得新的成就感,这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那么语文教学也就不会再是我们语文教师心中永远的痛。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准确翻译、背诵全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习本文叙事简洁、运用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3、了解更多刻苦读书,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物及其故事。

  教学重难点

  1、准确翻译、背诵全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习本文叙事简洁、运用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备

  复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当我们在评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的功过得失时,我们又常常发现这些英雄的身边总有贤臣相随。同学们能从历史长廊中举出一些贤臣的例子吗?(学生举例,教师可适当补充,并引出赵普并简介。)

  二、检查预习,了解赵普:

  1、走近赵普——学生简介赵普情况。

  赵普(922—992)北宋大臣。字则平。后周时为赵匡胤的幕僚,任掌书记,策划陈桥兵变,帮助赵匡胤夺取政权。宋初任枢秘史,乾德二年起任宰相,太宗时又两次为相,淳化三年因病辞职,封魏国公,他少时为吏,读书不多。相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2、加点字注音

  阖户启箧处决既薨

  发箧龌龊奏牍

  3、加点词解释

  少习吏事寡学术发箧视之

  龌龊明日颜色深沉有岸谷

  三、熟读全文,理解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或指名朗读(朗读水平高的学生)。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正确停顿,准确把握句子的语气语调。

  3、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理解语句意思。要求:小组内全文翻译,其他成员帮助纠错;不理解的字词、语句,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小组内不能解决的,在书上标记出来,举手质疑。教师引导解疑。

  4、词句理解检测教师对一字多义,词类活用等重点词语加以提醒;对特殊句式,如:①、太祖常劝以读书。(省略句、倒装句)②、读之竟日。(倒装句)等句子的翻译可予以指导。

  (注:教师在这一环节可将文言文翻译的常识渗透给学生,如保留法、补充法、调整语序法,并突出词类活用、古今异意、一词多义的字。)

  四、作业

  1、预习课文,解读赵普形象

  第二课时

  初备

  复备

  一、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1、齐读课文。

  2、思考并小组讨论:

  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两件事,并说说从中可以看出赵普的哪些性格特点?你喜欢这个人物吗?

  ②、本文刻画人物语言简洁,且善用细节描写,请举例说明。

  板书

  刻苦读书(读书)--勤奋好学:“晚年手不释卷”;

  “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奏荐人才(荐官)——冷静沉着:“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意志坚定:一奏、二奏、三奏、四奏,“复奏如初”

  以天下为己任

  二、调动积累,拓展延伸:

  1、赵普晚年读书“手不释卷”刻苦读书,请你根据自己的积累,再写出两到三个有关刻苦读书的.成语。

  例如:学而不厌韦编三绝凿壁偷光

  2、“以天下为己任”的人和故事层出不穷,你能分别举出一二,并谈谈他们对你的成长所产生的影响吗?学习了课文,你认为为官者应具备怎样的才能?(学生交流)

  三、课堂总结,勉励学生:

  侧重鼓励学生胸怀天下,努力学习。(这是学生读完全篇最大的启发)

  四、布置作业,理解运用: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课外多收集赵普的有关资料,以《我心中的赵普》为题,写一篇200字以上的短文;

  3、完成相关练习。

语文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认识“术、铅”等9个生字,会写“由、术”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仔细体会人物的语言,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重点:

  理解李丽和林圆圆的四次对话的意思。

  教学流程:

  一、启发导入

  出示一片画好的蓝色的树叶。

  提问:看到这片树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有的可能问:怎么会是蓝色的树叶?还有的更惊奇地问:真有意思,我从来没见过蓝色的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

  对呀?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教师边说边把蓝色的树叶粘在黑板上)。那我们就一起学习19课《蓝色的树叶》,一起读读题目。

  二、初读课文

  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喜欢读的段落多读几遍;同桌合作,读一读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

  2、汇报交流

  (1)指名读喜欢的段落,检查自学效果。

  (2)课件演示摘苹果游戏,识记生字:

  (3)课件演示青蛙过河游戏,读词语:

  三、细读课文

  1、课件出示李丽没画完的画,问:“这幅图还缺什么呢?”

  从这幅图你可以知道些什么?

  2、读讲第2、3、4自然段。

  (1)用笔划出李丽和林园园的四次对话。

  (2)指导读对话部分,理解词语。

  课件出示A李丽小声对林园园说:"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说:"我还没画完呢。"

  重点理解"小声说"、"吞吞吐吐""没画完"等词语。

  课件出示B李丽只好趴在桌子上看林园园画画。等到都画完了,李丽说:"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吗?"园园说:"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李丽说:"我小心一点儿。"

  理解"只好"。这个词是说李丽没有别的办法可想。她已经把房子、小山画好了,只等画树。没有绿铅笔,没法画,所以只好等林园园把画画完,才又一次向林园园借。"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这是林园园的心里话,她担心李丽使绿铅笔时会把笔尖弄断,实在有点舍不得借。

  课件出示C、林园园从盒子里拿出绿铅笔,说:"你要注意,不要削,不要用力画,不要画得太多。"林园园讲了三个"不要",总是担心李丽弄坏,或者使用得太费,舍不得借。听了林园园的话,李丽连忙说:"我只画树叶和小草。"

  理解三个"不要"和"连忙""只画"。("连忙"和"只画",是讲李丽一心想借用绿铅笔,既然林园园肯借给她绿铅笔,就立刻表示同意林园园的要求)

  课件出示D、林园园皱着眉头,说:"还画小草吗?太多了!"这是林园园听到李丽说要画小草,觉得太费绿铅笔了,所以林园园说:"太多了!"意思是你要用,就只准画树叶。

  (读好对话是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李丽说的`三句话分别要用请求、商量、诚恳的语气来读;林圆圆的四句话分别要读出矛盾、担心、吝啬、不乐意的语气。在逐句指导后,再组织学生把林园园和李丽的对话分角色有表情地读,根据课件演示配音读等。)

  3、读讲第5段。

  课件出示课文段落,指名读后,提出思考题:林园园看见李丽画了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使学生理解林园园已经认识到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同学有困难应当热情帮助。她因为羞愧而脸红。

  理解"用心"、"不由得"等词语。

  课件演示从林园园的神情联想“此时,她在想些什么?”,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4、读完课文后,你觉得林园园和李丽是两个怎样的孩子?

  四、书写指导

  1、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关键笔画。

  2、教师范写(请学生帮老师找不足),同学临写,组内互相展示,说说你有什么话要提醒你的伙伴。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联系生活,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获得有益启示。

  3、情感目标:正确处理好亲情、友情关系。学会与他人、父母沟通。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把握人物个性化语言。

  【教学准备】

  学生:

  1、课前请同学们在练笔里写写自己进入中学后在家庭中的变化,准备在班里交流。

  2、课前自读课文,查字典疏通文字,了解文章的大意。

  教师:

  1、查阅指导朗读的资料,教师参与分角色朗读。

  2、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进入中学已半个学期了,如春天的小树在慢慢长大,有的同学在练笔这样写:

  (大屏幕投影出示,请作者读一读)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如果说一个人的历史要用笔来写的话,那么现在应该是我们从父母手里接过笔自己写的时候了。”

  “在不知不觉中,我长大了。不再是那个只会听话的小朋友了。在我脑海的深处,有一颗叛逆的种子在发育、长大。我已有了自己的主见,不再事事听从家长了。”

  (过渡)是的',我们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见,不再事事听从家长了,于是“家”这个宁静的港湾,开始有了起伏的波澜,让我们一起读读张之路写的发生在家中的故事──《羚羊木雕》。

  教师板书课题及学习目标。

  二、检查预习

  初步感知课文:

  1、文中写了一只什么样的木雕?围绕它发生了什么事?涉及到哪些人物?

  2、你认为这篇文章写得怎样?

  要感知课文,就要朗读,朗读有助于体会。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学生四人小组讨论,自由回答问题并明确上述问题。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对文章的初步感受。教师鼓励学生对课文有主动的、独特的感受,随时加以肯定。

  教师小结:

  《羚羊木雕》这篇文章把孩子与父母的矛盾冲突展示在我们面前,矛盾尖锐集中。文章一开头气氛就很紧张,紧紧抓住了我们的注意力,妈妈、爸爸、奶奶先后出场,人物的语言很有特色。这样巧妙的情节,精彩的语言,同学们一定要精读揣摩。

  三、精读赏析

  师生合作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请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听读后进行评价。

  教师用大屏幕投影问题组:

  1、品味揣摩人物个性化语言。

  2、文章结构顺序能否调整。

  (过渡)从大家的掌声和眼神里可以看出,同学们已被文章深深地感染了。哪里有兴趣哪里就有发现、有感悟,进而有创作。小组讨论谁读得好,好在那里,如果朗读中有不足,有什么不足?然后全班讨论。

  全班讨论对人物的理解,其他同学补充或纠正。

  1、品味揣摩人物个性化语言:

  分别对“我”、“妈妈”、“爸爸”、“奶奶”、“万芳”的语言进行揣摩、品味,并由此分析人物性格。

  2、文章结构顺序:

  调整后不好。在叙述这场家庭纠纷的时候插叙了我和万芳的友谊。这样写是对故事情节作必要的交待,能够吸引人,使故事悬念迭起,情节起伏跌宕。

  四、体验反思

  (过渡):同学们在悄悄地长大,在生活中你可能不得不面对与父母的分歧,也许是“剪不断,理还乱”,也许是唱出和谐的主旋律。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

  1、如果你遇到类似“我”那样的伤心事,会怎样处理?

  2、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小结:

  学生处理矛盾的方法有差异:有的学生非常冲动,甚至以离家出走解决问题;有的则非常理智地考虑如何避免这样的矛盾出现。这时要因势利导,羚羊木雕就像一架天平,衡量了在不同人心中金钱和友谊的分量。如果在生活中,学会沟通,让父母、他人理解自己,自己也努力去理解父母、他人,这样就能尽量避免出现文中的矛盾冲突。

  五、作业

  1、与父母一起读这篇课文并讨论。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快乐生活一生。

  2、想象“我”要回木雕到家后的情景,模仿课文续写。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积累赞美京剧的四字词语,练习用选择关系关联词造句,学习名言,阅读练习,习作《我的研究报告》 过程与方法:以课本为主适当延伸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学习积累,养成自由表达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养成自由表达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养成自由表达的良好习惯

  【教学时数】 5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积累赞美京剧的四字词语,练习用选择关系关联词造句。

  教学过程:

  一、 读一读

  1.自由读读这些词语 想一想这些词语中都在讲什么?

  2.交流:这些词语都是赞美京剧的词语,且概括京剧的几个方面特点。

  3.读一读,记一记。

  4.你还能试着用四字词来描述自己熟悉的特点?

  二、读一读

  1.自由读句子 先读逗号前的句子,思考这一部分说什么,再读后面的,再思考。

  2.再连起来读句子。

  3.讲解“要么……要么……”表选择一项。

  4.自学二、三句。

  5.你能用这些词再造几个句子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积累名言,阅读练习。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记一记

  1.自由读句子

  2.教师简单介绍含义

  3.练习背诵

  二、读一读

  1.自由读故事,想想“游刃有余”的字面意思和比喻意思?

  2.全班交流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请帮帮我 教学目标:交流求助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创设情境,引出话题。

  二. 交流

  1. 哪些情况下我们要向人求助,说给大家听听。 2. 分组表演,小组交流。 3. 全班展示交流。

  三. 评选出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

  第四课时

  习作:我的研究报告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写清楚研究的问题。 2、能讲述清楚研究的过程和基本情况。 3、表达具体通顺,得出研究结果。

  (二)过程与方法 观察、体验生活法、合作探究法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能写出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调查与搜集来研究它,最后得出自己的研究成果,这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吧! 导出课题。

  二、指导写作

  1.引导学生学习习作范例,认清研究报告的结构,打消学生对协研究报告的恐惧心理,激发写作热情。

  2.学生交流:研究报告该写什么

  3.学生将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列举出来,越多越好

  4.想一想:这些题目中,哪个问题我最想研究,最有研究价值,开展研究。

  三.练习写作

  师巡视辅导 同时选择典型习作随堂讲评 注意从以下方面引导:你想研究什么,用什么方法,得到什么结果。 第五课时 生自由习作、修改誊写作文。

语文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以及本文特点和地位,我把本文教学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体会本文的精炼语言

  3、情感目标: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4、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准确流畅地背诵本文,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二、教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3分钟)

  导入新课:公元755年,唐朝发生了由盛转衰的一场大叛乱,历史上叫安史之乱它给人民带来了无比深重的灾难请看影片

  (背景音乐)同学们,“安史之乱”这四个字一定会刺痛你的眼睛因为那是一场生灵涂炭、哀鸿遍野的战乱,那是一个浸泡眼泪、铺满鲜血的时代在这个苦难的时代里,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用记录历史的真实笔录,用忧患苍生、悲天悯人的圣人情怀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我们今天要来学习杜甫的三吏、三别中流传最广的一篇——《石壕吏》

  请看三幅对联:

  (1)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2)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

  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3)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二)走进作家、了解背景(3分钟)

  请问:这三幅对联所指的人物是谁?(杜甫)大家都说是杜甫,请围绕对联说说理由(由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围绕对联介绍作者)

  附:杜甫(712-770),字子美,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瑰丽精确,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高峰,杜甫则被后世尊为“诗圣”

  他的诗作今存1400多首,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这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反映了人民的疾苦,谴责了统治阶级的残暴,揭示了尖锐的社会矛盾,历来被誉为“诗史”

  请问:杜甫在什么情况下写的《石壕吏》?(生答)

  杜甫就在安史之乱的年代里唐肃宗乾元元年(759)春,郭子仪等率领的六十万大军被包围于安庆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军打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候,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经过此处,就其所见所闻进行了高度的艺术概括,写成了著名的《石壕吏》

  (三)整体感知全诗(8分钟)

  1.请听一听:配乐朗读《石壕吏》

  2.请看一看;下列汉字的正确读音:

  吏:lì 邺:yè 戍:shù 咽:yè 妪:yù 泣:qì

  3.请读一读:配乐朗读《石壕吏》

  4.请理一理:故事情节:

  时间顺序:(暮、夜、夜久、天明)

  事件:(开端:有吏夜捉人、发展:听妇前致词、高潮:请从吏夜归、结局:独与老翁别)

  诗人的行踪:(投宿、住宿、告辞)

  5.请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明确:主要叙述了官吏夜晚来捉人,连衰老的老妇人也被抓去服役的惨事

  (四)语文实践:戏剧表演(理解课文、培养想象)(20分钟)

  请演一演:根据内容,结合体会,加以想像,展示你的才能!这是我的舞台, 秀出我的风采!

  1、明确活动目的要求

  全班分为四组,每组至少两人以上

  (1)组内全员参与

  (2)想象丰富,有创意,合情合理

  (3)补充一些事实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

  (4)表演符合人物身份

  (5)配合默契

  表演时,一组表演,另外三组的每一个同学根据文意和要求评分,满分是五分三组的评分结果相加为该组表演的总得分

  2、疏通文意,组织表演

  各组准备,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排练

  首先,疏通文意, 理解诗歌内容

  (1)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己疏通理解文意,提出疑难,共同解决

  (四人小组合作,提出疑难,共同解决)

  (2)齐读诗歌,

  其次,当好编导

  请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两个人物,给文中人物设计一份出场简历

  导:历史,就是一串串真实的故事杜甫是编剧,我们也可以作导演如果你是导演,请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两个人物设计一份出场简历表根据故事情节进行编排人物出场简历表

  文中人物 出场时间 出场道具 主要事件或关键动作

  杜 甫 暮 天明 投 登 别

  老 妇 夜 拐 杖 看、啼、致词

  老 翁 夜、天明 / 逾、走

  吏 夜 佩刀、棍棒等 捉、呼

  同学们编好剧是演好剧的前提,课文是诗歌的形式,要编出来,得好好地领会文学的留白艺术

  点拨:留白,顾名思义,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画画需要留白,予人以想象之余地写诗也是如此,给读者留下一些思考,想象的空间这种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它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我们阅读时要仔细体会

  请想一想:

  (1)“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夜的景色可以根据故事内容合理想象同样,“暮”、“夜久”、“天明”都可以合理想象出来

  (2)老妇的“致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吗?据此想象吏与老妇对话的情景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运用藏问于答的手法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使用于答

  明确: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从“致词”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u”,“i”.“en”、“u”四个韵),明显地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多次“呼”,一再逼问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对吏与老妇对话的情景,要充分想象,都是可以的

  (3)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未写泣者是谁,我们能推知是谁吗?

  明确:从“独与老翁别”中知道老妇已被捉走.老翁已经归家,那么那位吞声饮泣,不敢放声痛哭的,自然是给孩子喂奶的年轻寡妇了

  第三,分角色排练

  第四,表演

  3、点评(以课文为参照)

  学生评分,培养鉴赏评价能力

  评分标准,客观、公正,并且言之有理、持之有据

  主题,作者感情

  请谈一谈:故事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全诗通过对有吏夜捉人的形象地描绘,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反映了战争给人民的苦难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对战争给老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深切同情,对统治者压迫老百姓的残暴行径极度憎恨

  (五)拓展:

  1杜甫忧国忧民的诗句还有哪些?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这个故事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那么,你如何看待战争和平呢?

  战争会给人民带来数不清的疾苦,道不完的灾难,我们要珍惜和平,保卫和平,让白鸽飞遍全球,让全世界的人民生活在和平安定的幸福之中!

  (六)背书比赛,事半功培(3分钟)

  A、形式男与女的比赛,组与组的比赛

  B、进行比赛

  结束语:读《石壕吏》,要读到情难自抑,涕泪满襟,你才真正读懂了“诗史”的含义;读杜甫,要读到悲天悯人、忧患苍生的情怀,你才真正读懂了“诗圣”的份量!

  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对课文、对杜甫的深刻理解,再一次齐诵课文

  (背景音乐)学生在朗读中结束新课

  教师寄语:国家不幸诗人幸,赋到沧桑诗更工从来发动侵略引起战争都是统治者的过失或罪恶然而他们的过失往往要百姓来承担胜,百姓苦;败,百姓苦但愿历史进入二十一世纪,文明战胜野蛮,世界铸剑为犁,让三吏三别的惨状从地球永远绝迹吧!

  (七)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文

  2.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提示]石壕史和老妇人是诗中的主要人物,要善于运用想象来刻画他们各自的动作、语言和神态;还要补充一些事实上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

  3.学习这篇课文一事一议,从一个具体的事例发现一个道理的写法。

  4.激发学生对怀特森的赞叹和敬佩之情。

  5.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

  探究怀特森先生是我最好的老师的原因。

  【课前准备】

  搜集关于不迷信权威的科学事例。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前文,导入新课

  在前几篇课文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一位位不怕困难、苦战攻关、善于发现、极具科学精神的科学家。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极有个性的科学课老师──怀特森先生。他是作者心目中最好的老师。(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步理解“最好”

  1.默读课文,想一想:

  ①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

  ②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老师”?划出课文的中心句。(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迷信书本、也不要不迷信权威。)

  三、读议结合,深刻理解“最好”

  1.作者用哪些事实说明怀特森先生是我最好的老师?

  2.老师在读这篇课文时,也不禁被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所折服,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

  3.怀特森先生的哪些言行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划、议)

  四、回归整体,加深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1.古今中外,善于发现问题并研究问题的人往往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你知道哪些事例?(二年级学的《画家和小牧童》中敢于给戴嵩指出错误的小牧童;四年级学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敢于挑战权威的伽利略等。)

  2.结合本单元前三篇课文,谈一谈你对科学精神又有了哪些认识?

  五、拓展阅读,迁移延伸

  1.阅读《嗅苹果》,读后交流自己的体会。

  2.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不迷信权威的事例。 六、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通过具体的一件事,为我们阐述了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权威,要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道理。科学需要怀疑,需要“冒险”,需要挑战,只有我们才会拥有善于发现、探求真知的能力。

语文教案 篇10

  【学习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

  3、感受卡罗尔善良美好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课前准备】

  1、课件及生字卡片。

  2、学生收集小猫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知道许多动物都是人类的好伙伴,你最喜欢跟什么小动物一起玩耍呢?(生自由畅谈,并出示课件,可爱的小狗、小猫等图片)

  2、有一位叫卡罗尔的外国小姑娘很想有一只自己的小猫,最终她是怎样得到的呢,让我们一起从《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这篇课文中寻找答案。(板书课题,指名读题)

  设计意图:通过一组活泼可爱、生动逼真的动物图片,吸引学生去阅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标出自然段。

  2、教师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并根据情况及时正音:

  ⑴ 你们觉得哪些字音最难读,谁愿意当小老师教大家读一读?(老师抽出生字卡片,指名读,并集体认读)

  ⑵ 读准了字音,我们开小火车读一读词语(课件出示本课词语)。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为阅读课文扫清文字的障碍。

  三、默读课文,了解内容

  1、今天,老师和大家用一种新的读书方法来读这篇课文,默读(师板书) ,什么叫默读?(指名说)小结:不出声,不指读,用眼看,用心悟。边读边想。

  2、学生默读课文(第一次),边读边想: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指名全班交流)

  3、学生默读课文(第二次):

  ⑴ 哪些地方让你觉得有趣,为什么?边读边用―――画下来。

  ⑵ 把自己画下来的句子、段落默默地多读几遍,你一定会觉得其乐无穷。

  ⑶ 指名全班交流:

  老师要注意适时评价,并请学生把自己喜欢句子和自然段读一读。看谁说得有趣,那谁能读得比她更有趣呢?(鼓励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读出有趣,享受阅读的快乐。根据学生说的情况,出示课文插图和段落。)

  3、默读课文最后三段(第三次),想一想伯洛为什么没有离开?你从哪儿知道的?卡罗尔用心地照顾它,和它一起游戏,一起玩耍。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

  4、领悟文章内涵:

  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的植物,植物就会给我们创造绿色的生命;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的动物,动物就会与我们和谐相处;如果我们真诚地关爱他人,别人就会真情地关爱我们。(播放课件)

  5、小结默读的方法:

  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种新的读书方法选好学习了这篇课文,这种方法很好。你在读的时候,可以静静地思考问题。现在老师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就用默读的方法在课外读一读《我的野生动物朋友》。它的作者就是这位法国小姑娘蒂皮,今年12岁,她从小就生活在非洲的丛林里,小蒂皮把大象视为哥哥,和狒狒相伴,与鸵鸟共舞,连危险的豹子她也尝试着去和它接近。她会跟动物说话,用眼睛跟动物交流。希望同学们用默读的方法去感受蒂皮和她的野生动物世界,希望同学们也像小蒂皮一样热爱野生动物,以真诚的.爱心关爱大自然,善待野生动物,去营造一个美好的充满欢乐友爱的未来世界。

  设计意图:本课的重点是指导学生学习默读课文,在默读体会小猫的得失在卡罗尔的内心引起的情感变化。在指导默读时采用分层默读的方法进行训练:初次默读,整体感知全文,速度不必过快;二次默读,画出你觉得有趣的句子或段落,体会其中的趣味;三次默读,感悟、欣赏。

  四、实践活动

  1、我们感受到了卡罗尔和小猫之间真挚的情谊。刚才有同学谈到了广告的作用真大。在生活当中你见过哪些广告呢?(学生自由地谈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各种广告。)

  2、试着写广告词。

  3、课外阅读作品:《我家的小猫》、《内尔罗和爱犬》、《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设计意图:了解生活中的广告:通过课外阅读,进行默读能力的训练,同时感受阅读的快乐与趣味。

  (这是一节区级研讨课教学设计,教学效果很好。请老师们指正。)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诗经教案10-22

语文翠鸟教案09-03

《语文园地》教案10-05

语文《检阅》教案06-10

语文荷花教案09-02

语文《秋游》教案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