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8-23 09:30:52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数学教案集锦(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数学教案集锦(5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容积守恒,对量的守恒感兴趣。

  2、能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容积守恒问题。

  3、乐意参加讨论和交流,能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

  活动准备:

  1、 大小、形状不同的透明瓶子、杯子若干,大小相同的杯子若干。

  2、蜜蜂胸卡(红、黄、蓝、绿、橙),《小蜜蜂》视频资料,圆形吸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蜜蜂采蜜”引入活动主题。

  (幼儿根据胸卡的颜色分别到不同的地方“采花蜜”)

  二、幼儿操作探索活动

  1、将各组的蜂蜜放在一起观察并讨论:

  (1)哪组小蜜蜂采的蜂蜜最多,为什么?

  (2)出示记录表,幼儿自由选择项目进行投票。

  (3)想一想用什么最好的方法来比较到底哪组的蜂蜜多?哪组的蜂蜜少?还是一样多?(幼儿自由讨论)。

  2、幼儿探索思考,感受容积的`守恒

  (1)教师提供相同大小的杯子,每组请出一名幼儿将自己组的蜂蜜倒入杯中,看看到底哪组的蜂蜜多?哪组的蜂蜜少?还是一样多?

  (2)讨论:各组的蜂蜜倒入大小相同的杯子中,你发现了什么?各组的蜂蜜一样多吗?为什么大家刚才说各组小蜜蜂采的蜂蜜不一样多呢?(帮助幼儿理解瓶子水位的高低与瓶子的粗细、大小有关)。

  3、幼儿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容积的守恒。

  (1)每位幼儿在大小、形状不一的瓶子中选一个瓶子,观察各自瓶子的不同。

  (2)教师为幼儿提供一个大小相同的杯子,并在杯子中注入相同数量的“蜂蜜”。 比较讨论:杯子中的蜂蜜一样多吗?

  (3)请幼儿将杯子中的蜂蜜倒入各自的瓶子中,观察讨论:瓶子中的蜂蜜一样多吗?

  (4)小结:我们杯子中的蜂蜜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无论倒入什么样的容器中,水位的高低如何,水的总量是没变的,所以,小蜜蜂瓶子中的蜂蜜是一样多的。

  三、游戏活动:小蜜蜂,嗡嗡嗡。

  活动延伸:

  请小蜜蜂们把采来的蜂蜜拿去与其它小动物共同分享。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逛超市活动中学习6以内的加减运算。

  2、鼓励幼儿积极参加“逛书店”的游戏活动,理解“付钱”和“找钱”的关系。

  3.能将自己的活动过程清楚正确地填写在表格中,初步感知用表格的好处。

  4.能相互协作,做文明顾客。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书,上面标有价格。

  2、若干二元币、一元币。

  活动过程:

  一、引入:小朋友们你们看我们的“宝贝书店”已经开张了,里面有许多好看的书,你们想去买吗?(想)那你们知道买书需要什么吗?(钱)

  1、介绍银行

  师:我们应该到哪取钱?(银行)在银行设置有两个窗口,一个是一元钱的.窗口,一个是两元钱的窗口。

  2、分配角色

  师:小朋友去买书时,想一想我们怎样去买?(可以是一家有爸爸、妈妈、孩子,或跟好朋友一起去买书。)

  要求:不管几个人合作去买书,最多只能取6元钱。

  3、理财单

  教师示范讲解表单。

  二、逛超

  在孩子们相互协商找到合作伙伴并在表单上填上要取的钱数后就可以陆续进入书店选购书刊了。

  1、教师在书店内观察幼儿怎样选书。

  2、在收银台观察幼儿交钱和找钱的过程。

  3、选好书交钱回“家”后,要在表单上记录今天你都买了几元钱的书,还剩了几元?

  三、幼儿对照表单讲述取钱、用钱的过程。

  教师小结附:表单

  取钱数

  买书花了多少?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图形的两种(三种)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2、培养幼儿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操作兴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第一次操作:颜色2种圆形、正方形图片若干个,第二次操作:颜色2种,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正方形图片每二位幼儿一份。分类图。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能根据图形的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活动难点:引导幼儿合作进行分类并记录。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闯关游戏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1、老师带领一起去图形宝宝家做客。

  2、让幼儿说说图形宝宝家有哪些宝宝。

  二、第一次操作:分家家进行二次分类。

  1、请幼儿自己选择一种图形宝宝扮演这个图形宝宝。

  2、请图形宝宝们想想怎么样分分家?

  3、请幼儿根据图形的一种特征进行一次分类。并请幼儿说说是怎么按什么特征来分类的,教师进行记录。

  4、观察分完后的图形,看看它们现在都一样嘛?看看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可以怎么分分家?

  5、幼儿进行二次分类,教师进行记录。并对这两次分类进行总结。

  三、第二次操作:分组操作拓展幼儿思维。

  1、教师讲述操作要求:两位幼儿一组先两人讨论,一幼儿根据讨论结果先进行一次分类,另一幼儿进行分类记录,同前方法再根据其他特征进行分类并记录。

  2、请幼儿两两分组进行合作。教师个别指导。

  3、对幼儿操作结果进行集体检查。

  四、活动延伸:将各种小动物进行二次分类 。

  1、将各种小动物进行一次分类。(海、陆、空)

  2、再进行二次分类:海分为鱼类和两栖类、陆分为家禽和野生、空分为鸟类和昆虫类。

  引发幼儿活动兴趣,先初步接触活动的内容。

  让幼儿扮演图形宝宝亲身体验图形分类的'有趣。

  让幼儿根据图形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教师一边记录一边运用语言跟进,为幼儿下一步的分组活动奠定基础。

  清楚讲述操作要求,让幼儿能更好的分组操作。

  拓展幼儿思维。

  活动反思:

  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强调让幼儿亲手操作材料,在实际的操作中探索和学习,获得有关数学概念的感性经验。幼儿只有在“做”的过程中,在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可能对某一数学概念属性或规律有所体验,才可能获得直接的经验。我用一个“给图形宝宝分家”的故事贯穿始终,孩子们便于理解,也十分愿意投入其中,加上我给幼儿提供了充分的操作材料,并加以引导,逐步深入,使幼儿真正在操作过程中去发现、归纳“图形的二次分类”的特征,让他们充满激情的完成了一个个任务。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预设目标: 1、尝试观察,感知寻找的快乐

  2、学习按物体的颜色和图形排序

  3、能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能按一定规律接着拍

  活动准备: 1、不同颜色的彩旗1套

  2、不同形状的彩旗图标每人1套

  活动建议:

  一、游戏"声音接龙"

  师: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开运动会了,我们也要去参加它们的运动会,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咚咚 锵 咚咚 锵……幼儿回答:敲鼓的声音,师:小朋友们仔细听,除了敲鼓的声音。还有一种声音,那是敲锣的声音,小朋友们认真听,鼓敲了几次啊,锣敲了几下。

  引导幼儿回答,师:真棒,我们接着敲好不好。和老师一起做,我们为声音配上动作,再敲一次。引导幼儿做动作(如拍两次手跺一次脚,或排两下肩,拍一次手)师:在刚才的游戏中,大家接得非常好!

  :引导幼儿说出声音是有规律的.

  二、插彩旗

  师:小朋友们,请看,小动物们正在布置运动会场呢,可是他们的彩旗还没有插完,请大家帮忙,把彩旗按一定规律插起来。

  幼儿自由插旗,教师引导,请幼儿欣赏,出示彩旗的排列顺序,做游戏,要求:看到红旗拍手,看到黄旗拍腿。

  教师指旗,幼儿做动作。动作由慢到快。

  师:会场其他的彩旗也需要小朋友来完成幼儿自由插旗,教师引导按一定的规律插彩旗。

  师:小朋友做的非常棒,鼓励鼓励自己。运动会就要开始了,会场上的彩旗挂起来了,可是,小朋友们想一想,空白的彩旗应该用什么图标不上呢?(每人一份,幼儿自由贴图标,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完成,展示结果!鼓励幼儿。

  三、去参加运动会

  师:运动会开始了,我们去给小动物们做裁判吧!(起立,排队,带出)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6可以分成5和1,4和2,3和3,1和5,2和4,并知道它们合起来是6。

  2、培养幼儿归雷达能力。

  3、引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数学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用具:6个小熊

  2、幼儿用具:(雪花片,吹塑圆片),作业单,铅笔人手各一份。

  [活动过程]

  1、复习5的组成

  玩碰球游戏

  2、教学6的组成

  ⑴请幼儿观察小熊特征。

  ⑵请幼儿根据小熊特征分类。

  幼儿和老师一起说分合,知道两队调换合起来是6。

  教师小结6的分解

  3、分圆形图片,练习6的组成。

  ⑴教师提示幼儿象刚才分小熊站队那样分。

  ⑵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玩“捉迷藏”的游戏

  ⑴、请6名幼儿藏好,请几个站起来。

  ⑵、幼儿说出藏了几个,并引导说出6的分发。

  6的组成课后反思:

  本节课目标很明确,就是学习理解“6”的组成,懂得交换两个部分数的位置合起来总数不变的规律。因为数学知识具有逻辑性特别强的特点。我们应该在数学活动中应该提供一些渗透着正确的.、幼儿可接受的、可感兴趣的数概念的活动材料,让幼儿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理解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06-27

大班快乐数学教案04-02

大班对称数学教案04-02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2-04

大班数学教案07-20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20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8-02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7-21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8-04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