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8-24 09:21:30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数学教案(常用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数学教案(常用5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在操作活动中认识球体的主要特征。

  2.在活动中让大班幼儿自己说出、找出与球体相似的物体。

  3.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像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布置自选商场场景。(如:皮球、乒乓球、苹果等)

  2.人手一套小筐。

  3.泥土、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进入自选商场选购商品,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们到自选商场去选商品,你们高不高兴?在选商品的时候有一个要求,请你们把凡是可以滚动的东西都放到自己的小筐里面。

  二、幼儿第一次尝试

  1.找出能滚动的.物体。

  师:现在我来看看,你们选了些什么商品,这些所有会滚动的东西又有什么不同呢?小朋友去试一试、滚一滚、想一想。

  2.请幼儿在玩中观察、比较这些能滚动的物体有什么不同。

  3.请幼儿上前玩一玩、讲一讲,并指出哪些能向不同方向滚动。

  三、幼儿第二次尝试

  1.观察比较,认识球体。

  师:(出示皮球与纸片)请幼儿试着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小结:皮球、乒乓球都是球体。

  四、巩固对球体的认识

  1.请幼儿在周围找出与球体相似的物体。

  师:小朋友已经知道了什么叫球体,现在就请你到边上去把与球体相似的东西找出来。

  2.让幼儿说出日常生活中与球体相似的物体。

  五、结束活动

  在复习巩固对球体认识的基础上,让幼儿做出与球体相似的物品。

  师:电话铃响,老师接(经理需要球体的商品),小朋友愿意加工球体的产品吗?在加工之前先要知道怎样做球体,(教师边说边示范)先把和好的泥土或橡皮泥搓圆,做好后还可以试着滚一滚,是不是能朝任何方向滚动,小朋友会做了吗?

  现在就请小朋友们到加工厂去做球体的产品吧?

  (幼儿出活动室)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目标:动力系统:对空间方位感兴趣,积极参与操作和游戏活动。

  能力系统:

  1、能够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前后。

  2、在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下,能够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前后。

  知识系统:认识前后。

  准备:一、教师教具

  1、熊哥哥、熊妹妹、小袋鼠、小刺猬、大萝卜

  2、其他:黑板、磁扣

  二、幼儿学具

  1、《操作册》第20页

  过程:一、导入

  有一天,熊哥哥去菜园里拔萝卜,它使了好大的劲,可是萝卜一动也不动。熊哥哥赶忙叫来了熊妹妹一起拔萝卜,熊妹妹抱着熊哥哥的腰,“嘿呦、嘿呦”使劲儿拔,可是萝卜还是一动也不动。

  小朋友,熊妹妹的前面是谁?(熊哥哥)

  熊妹妹喊来小袋鼠一起拔萝卜,小袋鼠、熊妹妹和熊哥哥一起使劲,“嘿呦、嘿呦”使劲儿拔,可是萝卜还是一动也不动。

  小朋友,熊妹妹的'后面是谁?(小袋鼠)

  熊妹妹的前面是谁?(熊哥哥)

  这时小刺猬跑过来帮忙,和它们一起拔萝卜。大家一起“嘿呦、嘿呦”使劲儿拔。

  小朋友,小袋鼠的后面是谁?(小刺猬)

  小袋鼠的前面是谁?(熊妹妹)

  萝卜终于被拔出来了!今天大家能吃到美味的萝卜汤了。

  二、主体

  1、回顾故事,解析知识点。

  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谁最先去拔萝卜的?(熊哥哥)

  开始时熊哥哥拔出来了吗?(没有)

  谁排在熊哥哥后面帮它拔萝卜?(熊妹妹)

  熊妹妹来帮忙了,这时萝卜拔出来了吗?(没有)

  后来谁排在熊妹妹后面拔萝卜了?(小袋鼠)

  小袋鼠过来也没有拔出萝卜,后来谁又来了呢?(小刺猬)

  谁排在队伍的最前面?(熊哥哥)

  谁排在队伍的最后面?(小刺猬)

  小刺猬来了以后萝卜拔出来了吗?(拔出来了)

  2、幼儿操作和练习。

幼儿自己操作,感知前后。

  发《操作册》第20页,引导幼儿操作感知前后。

  小朋友,看看《操作册》里有什么?(公共汽车和一群小动物)

  原来是一群小动物乘坐公共汽车去旅游,请你看看都有哪些小动物?

  这些小动物分别坐在什么位置上?请你贴一贴。

  小朋友,请你说一说,小动物们是按照什么顺序坐的?(老虎坐在上层的最前面,小牛坐在老虎的后面,河马坐在上层的最后面,小狗坐在河马的前面,小兔子坐在下层的最前面,小刺猬坐在小兔子的后面,熊猫坐在下层的最后面,狐狸坐在熊猫的前面。)

  三、结束

  总结回顾,自我评价。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看实物图,根据图意编10的加法应用题并列式计算,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实际意义。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3、注意幼儿书写时握笔的正确姿势。

  活动准备:

  不完整分合式若干。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复习10的组成。(碰球)

  1、教师:“我们来碰球,你的球和我的球合起来要是9”。

  2、运用拍手游戏和碰球游戏。教师问,小朋友可集体回答,也可小组回答,也可个别回答。

  二、看分合式列算式,学习10的加法。

  1、出示缺少总数的分合式一。

  教师:请小朋友说说这道分合式怎么读?1和9合起来是几?谁会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这个分合式?(引导幼儿列出算式并写出得数)

  教师:这道算式的得数正好是分合式中的哪一个数?分合式中少了哪个数?(教师将分合式填写完整。)

  教师小结:这道算式的`得数正好是分合式中的10,分合式中少了总数。

  2、教师:我们看看这道算式1+9=10,它还可以变出另外一种算式。(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其中两加数的交换规律,即9+1=10).

  教师小结: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可以互相交换位置,所得结果不变。

  3、依次出示其他三组分合式,让幼儿编出算式,然后集中讨论,交流。

  教师:请小朋友说说这道分合式又该怎么读?2和。8合起来是几?谁会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这个分合式?(引导幼儿列出算式并写出得数)

  教师:这道算式的得数正好是分合式中的哪一个数?分合式中少了哪个数?(教师将分合式填写完整。)

  教师小结:这道算式的得数正好是分合式中的10,分合式中少了总数。

  4、教师:我们看看这道算式2+8=10,它还可以变出另外一种算式。(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其中两加数的交换规律,即8+2=10)

  教师小结:这道算式的得数正好是分合式中的10,分合式中少了总数。

  5、集体朗读10的9道加法算式。

  三、编应用题。

  教师:这些算式还可以表示其它的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说说。请幼儿依次根据算式尝试口编加法应用题,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四、幼儿作业。

  1、教师讲述书写要求。

  教师: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数学本和铅笔,要请小朋友看分合式变算式来书写10的加法算式,在黑板上老师也画好了一张作业纸,仔细看看要怎样书写。

  教师边讲述边示范,要求幼儿先把书写本对折,在折线的左边书写加法算式

  2、看分合式变算式。

  3、幼儿进行书写,教师观察并指导。

  4、评价幼儿作业情况。提醒幼儿注意书写格式。

  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正确握笔,端正坐姿,书写规范、整洁,不乱涂乱画。

  四、结束活动。

  教师展示书写规范的作业,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意图:

  本活动旨在让幼儿理解物体重量之间的关系,初步学习运用换算的方法计算物体的重量。由于初次接触换算类数学内容,考虑到幼儿现有的经验水平有限,我们选择了数量较少的“西瓜、菠萝、苹果”这套教具。在学具的使用上,幼儿活动材料与教师教具基本一致,不建议使用。“积木”教具虽然难度较大,但对幼儿思维的提升是有益的`。

  活动目标:

  1、理解物体重量之间的关系。

  2、初步学习运用换算的方法计算物体的重量。

  活动准备:

  1、羊猫鸡图各一张;动物图片、水果图片各一套。

  2、印有大、中、小积木的幼儿操作图人手一份。

  3、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第27页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图片演示,理解物体重量之间的关系。

  1、教师出示图片羊、猫和鸡,请幼儿比一比它们谁轻谁重?

  2、让幼儿按轻重给它们排排队(从重到轻、从轻到重)。

  3、演示动物图片,学习运用换算的方法比较轻重。

  ⑴教师将图一:

  一只羊等于三只猫

  提问:一只羊和几只猫一样重?

  ⑵出示图二:

  一只猫等于三只鸡。

  提问:一只猫和几只鸡一样重?

  ⑶出示图三:

  一只羊等于?

  提问:那么一只羊和几只鸡一样重?(根据孩子的回答把9只鸡摆放在天枰的另一端。

  4、演示水果图片,继续学习运用换算的方法比较轻重。

  ⑴直接出示三张图片:

  请幼儿观察讨论。

  师:请你们先观察一下,然后说说一只西瓜和几只菠萝一样重?

  ⑵出示第四张图片:

  那么两只菠萝呢?

  二、结合操作活动,初步探索运用换算的方法计算物体的重量。

  1、第一次操作探索活动。

  ⑴教师演示材料,介绍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块大积木和两块中积木一样大,一块中积木和三块小积木一样大,想想一块大积木应该和多少块小积木一样大?

  ⑵提出要求:

  请小朋友也来试一试、摆一摆、贴一贴。

  ⑶孩子摆弄材料:

  在操作纸上排出等值关系1块大积木=6块小积木。

  ⑷个别幼儿介绍操作过程。

  2、第二次操作探索活动。

  ⑴教师演示积木教具:

  一块搭积木和两块中等积木一样大,一块中等积木和四块三角形积木一样大,想一想一块搭积木和多少快三角形积木一样?

  ⑵幼儿操作材料:

  排出等值关系1块大积木=8块三角形积木。

  三、算算画画,巩固所学经验。

  1、出示活动材料第三册第27页,引导幼儿按画页提示要求完成操作材料。

  2、加强个别指导。

  3、讲评活动。

  课后反思

  本活动旨在让幼儿理解三种物体之间的关系,初步学习运用换算的方法计算物体的重量。由于初次接触换算类数学内容,考虑到幼儿现有经验水平,我将活动内容进行如下调整:先出示水果的1=2=4的换算内容,再出示动物的1=3=9的例子,从易到难幼儿好理解。再通过教具的演示帮助幼儿理解换算关系,谁和谁换,怎么换。最后运用积木学具摆摆放放加深理解。如果给幼儿也画两个天平,让他们在天平上摆放我想会更直观。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一.设计意图:

  我班幼儿在开展叙事性整合课程《西瓜船》主题活动时,喜欢操作水果卡片,在认识了许多水果的同时,幼儿对数学操作活动产生了初步的兴趣。教师通过观察发现,幼儿会进行无意识的分类操作,并尝试给卡片无规律的排序,结合小班幼儿对数的认识和感受,特设计了此活动,目的是让幼儿在主动、愉快的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并学习观察、操作,自然习得按简单规律排序的.方法。

  二.活动目标:

  1.对周围生活中有趣的数学排序现象产生兴趣。

  2.在活动中,学习观察、操作,发展思维能力。

  3.学习按简单的规律进行两种以上的排序。

  三.活动准备:

  水果卡片人手一套,黑板、磁铁。

  四.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探索,尝试排序。

  教师请幼儿自由操作水果卡片,摆一摆,排一排,并说说自己是怎样和卡片玩的?教师巡回观察。培养幼儿对物体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2.提升经验,学习排序。

  请幼儿上来演示自己是怎样给水果卡片排队的?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排的?学习按简单的排列规律进行排序。

  3.加深认识,练习排序。

  引导幼儿:你也会这样给水果卡片排队吗?幼儿进行排序操作,练习按简单的规律进行两种以上的排序,教师个别指导。

  4.自然结束。幼儿带水果卡片到户外玩。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2-04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7-21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24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8-02

大班数学教案07-20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20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7-30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31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7-31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