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美术教案>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时间:2023-08-27 11:31:05 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精)美术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巧妙构思、大胆绘制小画册。

  2、在欣赏、制作、游戏的过程中,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折、剪、画等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画册内容的发散。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明确学习目标。(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观察、发现小画册神奇之处)

  1、欣赏小画册,并分析其制作的特殊性。

  2、板书课题:神奇的小画册

  二、探究质疑,尝试了解折制方法。(探究性学习。)

  第一部分:师生探讨;

  第二部分:学生实践研究。

  1、讨论:神奇小画册是怎样制作的呢?

  2、请学生上台来尝试折。

  3、运用媒体直观了解折法。

  三、教师示范,解决折剪处添画、衔接问题。师生互动制作小画册。提示:剪部位与小画册变化中的联系。(出示例图进行说明)

  1、头与身体的.变化。

  2、上半身与下半身的变化。

  四、拓展思维发散,分组进行添画比赛

  (通过讨论、比赛、欣赏,使学生思维更活跃,同时巩固衔接问题。)

  1、讨论:小画册除了画人物之外,还能画什么?

  2、分组比赛:各组同学按座位顺序逐个上台轮流画。

  3、评析作业,解决衔接问题。板书:巧妙衔接。

  4.欣赏画册,巩固知识。

  五、学生自主表现,教师指导。

  (明确作业要求,引导学生创作表现)

  1、作业要求:运用折、剪、画等方法制作一本神奇小画册。

  2、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六、相互赏析评价,总结下课。(通过相互赏析评价,满足学生表现欲望)

  1、师生开展评述交流活动。

  2、教师总结。

  七、教学后记

美术教案 篇2

  1、基本形体切挖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在泥做的六面体或圆柱体上进行切挖。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的

  【教学难点】

  各个形体的切挖变化及整体的把握

  【教学具准备】

  师:范图、实例、制作材料

  生:萝卜、橘子、苹果、肥皂、花泥、小刀

  教学过程

  1、导入阶段

  复习几何形体,回顾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等造型: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几何形体,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生答。师问:我把他们称为圆柱形、六面形、圆锥形、球形,对不对?为什么?因为它们都是有长、宽、高的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你们在下面的图片中看到了它们当中谁的身影?(课件)

  师:立方体和圆柱体是我们最熟悉的形体之一,它们看似简单,可千万别小瞧了它,我们生活中很多东西小到杯子,大到汽车,不管是造型简单或者繁杂的,都是从六面体和圆柱体的基本形变化而来的。今天我们学习用单个六面体或圆柱体进行形体切挖的练习。(欣赏课本范图,讲解结构)

  2、发展阶段

  ⑴欣赏课本图片,加深形体感受,了解草图画法。

  ⑵请大家根据课本范图尝试制作一个凯旋门,留意小结制作方法,师总结。

  ⑶欣赏具有抽象意味的有特色的建筑、日用品等等,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想像。

  3、本课练习

  根据草图,在带来的材料上进行切挖练习。

  4、生作业,师巡视辅导

  5、作品展示

  作品摆在展示台上,生评价,师总结。

  6、拓展

  纸虽然是一种平面的材料,但在纸上进行切挖以后,用折、卷等方法使它成为立体的形体,也能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大家可以回家尝试着制作。

  2、点的集合

  “点”和“线”一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造型表现,同时,“点”还具备“线”的表现略显不足的色彩表现能力。本课正是基于这个思路设计的。

  因为教材导语是:“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在自然界中找到各种各样的点:豹皮上的斑点、花园里的点点小花、夜空中的星星。从高楼往下看,大树是点,车辆是点,人物也是点。抬头看,飞机、小鸟也都是点。用点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图画。”为了避免先入为主地将“点”仅仅视为造型的元素,教材开始特别以点彩派的代表作品作为欣赏,并配以“修拉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法国点彩派画家。他把各种颜料挤在调色板上,不经过调和,用小号油画笔蘸取颜料,直接在画布上用点排列作画,画面由五颜六色的点构成,达到了他追求的‘最和谐、最明亮、最多彩的艺术效果’”的文字介绍。紧接着呈现的是“不同工具表现不同形状的点”的示意图,配以金钱豹和以点为主作为视觉呈现,以及以点状材料创作的不同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和示意图共同构成了“点”在艺术创作中的多元表现特色。

  翻页后,以“学习提示”开始,通过“技法点击”和示范作品及学生作品,为同学们进行自己的创作从技法到内容,以及表现形式都提供了直观的参考。而“学习要求”清晰地点出了最终应该呈现的结果。

  以点为主线,通过欣赏法国新印象主义代表画家修拉的点彩画名作《大碗岛的塞纳河之春》及西涅克的《纳蒂布港》,对比现实主义画家米勒的作品《牧羊女》,揭示点彩派绘画技巧。通过欣赏古希腊人用马赛克拼贴的方式装饰的建筑,中国画中的点点墨迹不仅墨色万变,还概括表现各种形式的物象,现代派画家用不同形状的点勾画诗一样的图画??充分体验点的有序和无序排列的美感,明白点无处不在。本课可采用“导入激趣—解读概念—欣赏作品—尝试创作—评价展示”来完成教学。

  一、引导阶段

  课件出示画面效果完全不同的点彩派创始人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塞纳河之春》和西涅克的《纳蒂布港》以及现实主义画家米勒的作品《牧羊女》,请同学们分析不同作品中画面效果的不同之处。

  在分析回答的过程中,学生经过观察会直观地感到:不经调和的颜色经过重叠形成丰富的色彩,画面给人朦胧的效果,与现实主义绘画作品效仿自然、清晰而真实的画面是完全不同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点点的奥秘,出示课题——《点的集合》。

  二、发展阶段

  1.解读图形,讲述概念。

  通过欣赏教材和学生思考讨论得出:金钱豹的身上有斑纹点;彩色的鹅卵石可以拼成火车的点;马赛克上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是点;花园里开放着的小花是点;树叶是点;夜空中一闪一闪的星星也是点;解放军身上的帽子、徽章、枪、衣服是点,甚至他们本身就是点;楼房、汽车也是点。出示图片,请学生再次辨析点。

  通过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点的分辨,学生可以得出:点的形状可以是各种样子的,只要在相对空间中较小的事物都可以看成点。

  2.欣赏作品,感受魅力。

  出示多种不同的绘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学会用多种绘画形式来创作丰富多彩的点的集合作品。马赛克壁画用小块不同色彩马赛克镶嵌而成。电脑绘画,将点整齐排列,用黑白画的形式表现图案(白点集合表现物体,黑点集合表现背景)。

  中国画中的点点墨迹不仅墨色万变,还概括地表现了各种物象。

  民间工艺中利用点的组合作为自己画种的表现手法。

  凡·高的《星月夜》用点进行方向组合,形成线化感觉,增加流动效果。

  米罗的《午夜和晨雨中夜莺的歌声》则通过点的奇妙形状产生有趣的画面效果。欣赏学生作品。

  3.图乐共赏,学生创作。

  这里提出作业要求:用点的集合创作一张作品。

  引导学生观看书上的技法点击,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用合适的材料创作,题材不限。作业要求:(1)用点画方法进行创作或临摹。(2)注意整体效果的变化,把握色彩的关系。

  三、展示与评价阶段

  对于率先出色完成绘画创作的同学采用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的手段,再通过奖励机制请这位同学巡视选择优秀作品进行师生互评,最后同组学生互评。将优秀作品展示在展示板上。四、

  1.能否理解点的概念。

  2.能否掌握“点彩派”的绘画典型特征及代表人物。

  3.能否运用点的不同排列规律、疏密变化表现作品。

  4.能否运用合理的色彩关系使画面丰富和谐点的形式表现点集合效果的方法很多,可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去创造新的点画方法。

  3、远去的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凡是客观世界的景物都是有透视现象的

  2、让学生了解视平线心点和消失线。

  3、让学生用剪贴的方法创作一副《远去的路》

  过程与方法:

  1、出示图片让学生讨论图片中的透视现象。

  2、让学生看图片尝试画出简单的透视图片。

  3、教师小结定义什么是视平线心点和消失线教师示范画透视图。

  4、注意透视现象同桌合作完成一幅《远去的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培养团结互助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近大远小近宽远窄的透视现象。

  2、难点:如何在画面中表现出近大远小近宽远窄的透视关系。

  教学准备:

  1.教具:多媒体各种近大远小的图片资料

  2.学具:旧画报等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观察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疏密、树木的大小等。

  师:你能用间单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

  2、讨论

  (1)在纸上表现的事物

  (2)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近大远小)

  教学说明:让学生自己感受透视的微妙,使他们更有兴趣了解和掌握透视。

  3、揭示课题:《远去的路》

  二、新授

  1、讨论学生简易画,从中发现问题

  讨论:在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以外还有哪些透视现象?

  近高远底近宽远窄近长远短等

  教学说明: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

  提问:什么是透视?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同的位置上就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底近宽远低的变化这就是透视。

  1、出示图片:站的高的地方看远去的路站在左边看远去的路站在右面看远去的路小组讨论说说这些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教学说明: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生活中的透视

  2、欣赏书本上的透视图片

  (1)小组讨论找出图片中的心点消失线和视平线

  (2)教师解释这些名词的.定义:

  如:想象在大海上向远处看天和水之间产生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还比如: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的消失在视平线上的一点这点就是心点而这两条线就是消失线

  教学说明:用这样的比喻通俗易懂让学生对这些名词的概念联系到实际生活中。

  (3)学生练习一个透视图

  5、教师展示一幅剪贴的透视关系的风景画

  (1)学生小组讨论这幅风景画是如何制作的?

  (2)教师小结:A作视平线和消失线B定山脚线和远山C贴正视的房子

  D按照近大远小近宽远高近高远底的方法贴出树和栏杆

  注意:远的地方学生选择彩纸的时候因该选择色彩模糊点的近的地方要鲜艳

  贴的时候先贴远的最后贴近的

  (3)作业要求:同桌合作一个画透视图另外一个负责剪贴

  (4)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说明: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合作利用废旧的彩色画报根据前面老师所讲的透视方法来完成一幅剪贴的有透视关系的风景画使学生对透视的印象更加深刻。

  三、评价

  1、布置主题:奇妙的视觉。

  2、展示学生作品。

  3、点评:是否符合老师要求的透视变化和颜色变化。

  4、教师小结。

  4、线与造型

  生活中并不存在绘画中的“线”,是创作者根据观察和感受,为了更好地进行表现而“提炼”出来的。从一年级起,每个学年的《美术》教材中都至少会有一课涉及到线与造型。但是基本都是以感受线条,体会线条造型为主。本课在全套教材中第一次将线条表现与造型联系在一起。开始呈现的生活中的“线”,其目的就是帮助同学们形成从生活中提炼自己需要的“线”的能力。所以在导入课文中这样说:“观察我们的生活环境,你会发现许多不同类型的线:架在空中的电线,人行道上的斑马线,还有大自然中的山川河流、树木花草等等。艺术家用线创作出众多丰富的艺术作品。”首先是“观察”,然后是“发现”,最后是“创作”。观察和发现线并不是目的,其目的是完成自己的创作。接下来选登四幅中外艺术作品就是为了让同学们直接欣赏并帮助分析“线”的造型能力。“线可以用来确定物象的形状轮廓,表现明暗结构、质感肌理等,对线的研究是绘画学习中的重要内容。”翻页后,就可以看到和“学习提示”紧密结合的多种线条的表现形式,既有线条本身的多种变化,也有线条的多种组合效果。配合“学习要求”则是人物头像的线描画绘画方法。之所以选择人物头像,是因为这是上课时最容易观察到的表现对象,每一个同学都可以以自己的观察提炼出自己需要的“线”完成作品。为了强调“线”,在“学习要求”中特别强调要“着重表现人物的头发”。教学目标

  了解线是艺术造型的主要表现手段和线在美术造型表现中的运用与作用。运用直线、曲线、细线、粗线、长线、短线、实线、虚线、有规则的线和自由的线表现各种头发。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背景:

  幼儿的好奇心是创造力的"种子",是创造发明的起点,要培养幼儿的创造精神,就需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想象是创造力的"翅膀",幼儿期是培养想象力的最佳时期,教师要无时无刻注意保护和激发幼儿的'想象。

  活动目的:

  1、幼儿学习用水粉颜料画点,用连点的方法画不规则图形,并均匀地涂上不同颜色,注意颜色的搭配。

  2、激发幼儿的好奇心,鼓励幼儿大胆涂鸦,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圆点娃娃图,调色盆30,黑色卡纸30张,白色颜料及其他彩色颜料,棉签若干,擦手布。

  2、音乐:《认识你呀真高兴》。

  活动过程:

  一、出示圆点娃娃图,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师:"今天早上我去散步的时候遇见了一个好朋友,你们想知道她是谁吗?出示圆点妈妈图片,引出活动。

  二、圆点娃娃在散步--画点

  1、师:圆点妈妈告诉我,早上散步的时候圆点娃娃太调皮了,隐身到了黑色卡纸上,圆点妈妈想请我们帮她把圆点娃娃并出来,你们愿意吗?

  2、"我们的圆点娃娃们和妈妈长得一模一样,都是圆圆的、白 白的,它们现在隐身在黑色卡纸上了。有很多圆点娃娃,它们正在散步呢。我们来当当魔术师把它们变出来。注意,我的圆点娃娃身体比我小得多。

  3、幼儿人手一支棉签,蘸白色颜料在黑色卡纸上画点。

  三、圆点娃娃跳舞--自由连线(放音乐:《认识你呀真高兴》)

  1、幼儿听音乐自由游戏。

  2、圆点妈妈告诉我:"圆点娃娃听见这么好听的音乐,多想跳舞啊,请小魔术师们帮助它们拉拉手,可以横着拉,可以竖着拉,也可以斜着拉,或者用其他方法把它们的小手一个个牵起来。"鼓励幼儿合作连线,线条不要太长。

  四、变"地毯"--涂色老师:

  "圆点娃娃在小魔术师们的帮助下拉好了手,可是它们不喜欢黑色的地毯,要是小魔术师们能变出彩色的地毯,它们就跳得更开心了。"(指导幼儿大胆涂色,一个格子涂一种颜色,颜色少蘸一点,尽量不要流下来。)五、欣赏、想象老师:"看,圆点娃娃跳着优美的舞蹈变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这是它们在考验我们小魔术师们。我们来猜猜看,这幅图画象什么?"老师带幼儿到稍微远一点的地方去欣赏、想象,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给予肯定和赞赏,激发他们对创造的兴趣。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我设计了一个游戏情景--圆点娃娃找朋友,通过让幼儿扮演的小魔术师来"变点"、为圆点娃娃"拉拉手",把操作过程融入游戏中,情节生动有趣,激发了幼儿创造的兴趣。孩子们很兴奋,积极性很高,思维也很活跃,在不同程度上发展了思维力和想象力。活动中,我注意对他们进行鼓励,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他们处于温暖可靠的信任中,从而信心产生动力 ,动力产生行动,行动得到收获,收获得到自信,使幼儿在获得经验的同时,逐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创造力也得到了提高。活动中,孩子们还体验了合作,这对于我们大班幼儿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如何在尊重幼儿的前提下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及稳定的心理素质?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地研究。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梅花的外貌特征,知道梅花花瓣有5瓣。

  2、掌握用手指点画梅花的方法,养成保持画面整洁干净的良好习惯。

  3、感受梅花坚毅傲骨的品质,体验点画活动的快乐及成功感。

  活动重点:掌握用手指点画梅花五个花瓣的画法。

  活动难点:保持画面的整洁干净。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生活中见过寒冬里的梅花。

  2、教具准备:绘画范例大图、梅花的图片若干、轻音乐。

  3、学具准备:调好的颜料每组幼儿一份,抹布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图片导入。

  师:小二班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有一种在冬天开放的花叫梅花!你们知道他长什么样子吗?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第一幅图 师:观察一下梅花长在哪里(树枝和枝干)?这幅图片上除了梅花还有什么?在大雪纷飞的严冬梅花开放的这么漂亮,一点儿也不害怕寒冷,特别坚强,那我希望小二班的小朋友们也能学习梅花的这种精神,不怕寒冷,每天坚持来幼儿园可以吗?

  出示第二幅图 师:看一看这种梅花的花瓣是什么颜色的?中间黄色的部分叫做花蕊。小小的没有开放的叫做花苞。

  出示第三幅图:师:请小朋友们数一数梅花的.花瓣是由几瓣组成的?那它的这5瓣花瓣是怎么长的?(围绕花蕊,一瓣挨着一瓣)。

  二、基础部分

  1、欣赏范画

  师:我今天给小朋友们就带来了一副梅花盛开的画,这幅画的梅花不是用画笔画的,而是用我们身体的一个部位点画出来的,猜猜是哪里?(手指)

  2、示范手指点梅花,讲解如何点画开放的梅花和花苞以及注意事项。

  师:请你们现在先观察我是怎样用手指点梅花的,我是用哪根手指的那个部位?(食指指腹 )指腹就是摸起来软软的这个地方,沾少许的颜料轻轻地点上去,如果用手指尖蘸颜料点出来就太小了!一朵梅花我要点了几下?看,轻轻地旋转纸张,就可以让花瓣围绕着花蕊,一瓣挨着一瓣,这是盛开的梅花,那还有一些花苞怎么办?(轻轻点一下)。

  师:我点在梅花树的什么地方呢?树枝上和树干上都有盛开的梅花。

  注意:不要到处点,保持画面干净;先从上端树梢点,再点下边的。从上往下这样颜料就不会弄到衣袖上了;手指上的颜料不要往身上抹哦!

  3、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播放音乐)

  师:那你们想不想用自己的小手来完成这样一副梅花盛开的画?那颜料和纸老师已经准备好了,小朋友们开始吧!

  (三)结束部分

  小组作品展示,请幼儿选出最喜欢的一幅作品并说出原因。

  师:小朋友你们谁愿意来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呢?

  活动延伸将幼儿作品装订在美术作品栏中。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内容:第4课 真情对印(活动一)

  教学目的:(1)寻找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对称形,感受对称在生活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体会其特点。

  (2)在学习活动中掌握相关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耐心的工作习惯,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创造思维。

  教学过程:

  一、欣赏探究

  1.导人:春天来了,大自然万物复苏,散发着勃勃生机,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到大自然的怀抱中看一看,玩一玩。大自然不但美丽,还蕴涵着许多的秘密,你想知道吗?只要你仔细观察,积极动脑,你一定能发现有趣的'奥秘:大自然中有动物、植物,它们生长得很有特点,我们一起来观察几样常见的东西:花、树叶、蝴蝶……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2.教师出示画家或教师、学生对印作品给学生欣赏,提问:这些画是怎样“画”出来的?这些画的奇妙之处住哪?

  3.:这画主要是用对印、折印的方法制作出来的。奇妙之处:对称、抽象、肌理。

  4.板书课题,有趣的对印画。

  二、实际操作

  1.教师引导学生看书自学,学生尝试第一次作业。

  2.收集学生第一次作业。

  三、反馈指导

  1.出示有代表性的作业,请小作者和老师共同分析、示范、讲解制作方法和要领:

  (1)将画纸对折后展开。

  (2)在折线的一侧点、滴涂颜色,可随意。也可有形象目的,点涂的颜色不可繁杂、细碎,3~4种即可。

  (3)将未点涂颜色的另一侧覆盖在涂色面上,用手轻压、推抹或拍打。

  (4)揭开候干。揭开后如有未印上颜色的地方可再增补,重复折印局部,直到满意。

  (5)还可以根据揭开后的效果,自己稍加添画,联想命名。

  2.欣赏各种对称图案,拓展学生思维,启发想像。根据不同的对称现象,对印画在折法上可以有什么变化?根据不同的折法,你准备印什么?

  四、自主表现

  1.提出作业要求。

  (1)制作方法正确,对称关系明朗。

  (2)色彩较丰富,有纹理变化。

  (3)想像丰富,作品富于创造性。

  2.学生再次练习,教师行间巡视指导。

  五、欣赏感悟

  1.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

  2.作业展评,学生自由欣赏、交流后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对称美,知道了人类在创造美的过程中,真诚地向大自然学习,看看我们身边的事物,你能找到许多不同的美,所以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欣赏美好事物的情感。

  2、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和习惯,初步从自我审美的角度进行评价。

  3、引导幼儿欣赏著名静物画向日葵的造型和色彩,并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课件、向日葵的挂图、小幅向日葵图画若干、关于梵高的其他资料等。

  活动过程:

  1、简单提问、直接进入活动主题小朋友们,我们刚才看到的是什么啊?向日葵生长在什么地方?它为什么叫向日葵呢?

  2、重点不同的欣赏向日葵的其他作品欣赏完真实的向日葵,那我们起来看看画中的向日葵吧。

  (1)这幅画和我们平常画的画有什么不同?主要让幼儿知道油画的一些简单知识和作品的名称《剪下的两支向日葵》

  (2)知道作品的'名称《剪下的四支向日葵》

  (3)向日葵是在哪里的?所以画名就叫做《花瓶中的五支向日葵》

  (4)我们一起数一数一共有几支向日葵啊?那给你它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吧?《花瓶中的十二支向日葵》

  3、欣赏《花瓶中的十四支向日葵》

  (1)优美音乐、充分欣赏。让幼儿在优美音乐的烘托在自由欣赏作品。

  (2)逐步提问,深入欣赏

  这些都是一个画家画的向日葵,他特别喜欢这种植物。我们今天重点欣赏这一幅作品。

  提问:你感觉这幅画怎么样啊?让幼儿自由说出感想。

  提问:画面上有几支向日葵?这些向日葵是在哪里的?花瓶、桌布分别是什么颜色的?(金黄色最能代表向日葵,同时也是画家最钟爱的颜色)每一支向日葵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它们都有什么样子的?(画家的线条有力,向日葵姿态优美)大的向日葵和小的向日葵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还有低着头的向日葵?为什么画家不画成一个样子的呢?向日葵象征了些什么?画家画这幅向日葵要告诉我们什么?

  4、请幼儿欣赏小图片,相互交流。“你喜欢这幅画吗?它哪里画的好?为什么好?”

  5、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用语言和肢体动作分别表示。“你看了这幅画,心里有什么感受?”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进行表现。

  6、介绍画家的有关背景

  背景:荷兰人,但生活在法国。享年37岁。在34的时候去向日葵情有独钟,绘画向日葵十余多幅,画家的所有作品都是在死后才被别人认可和接受的,直到现在都影响是世人。

  家庭:出生牧师家庭、穷困;父亲善良、乐于帮助穷人,有兄弟姐妹好几个。

  性格:善良、勤奋、喜欢帮助别人、孤僻。

  提问:画家梵高是一个怎样的人?

  你喜欢他吗?喜欢他的哪些地方?

  7、活动延伸

  为幼儿准备了有关梵高的其他有关资料,以展览的形式出现。让幼儿更加生入的对画家进行全面的了解。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教师并没有运用范画,而是让幼儿欣赏梵高的作品《向日葵》让幼儿观察向日葵颜色,构图,摆放等,幼儿能够根据老师的引导发现向日葵花盘朝着不同的方向,颜色也并不都是一样的,向日葵的状态也不同,有的开的很大,有的开的很小,还有的花瓣已经凋谢了,幼儿知道梵高爷爷是一个很著名的大画家,他能够仔细观察周围的景物,教师也引导幼儿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景物来表现大自然的物体。幼儿在绘画时能够合理构图,花瓶里插的花有高有低,朝着不同的方位,颜色也不同。

美术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通过听唱一组歌唱祖国的歌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和自豪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欣赏《中国娃娃》,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多媒体(三山五岳和长江黄河的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伴奏,请学生齐唱,独唱《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二、欣赏歌曲《中国娃娃》

  1、第一遍:

  请同学听赏歌曲的情绪,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第二遍:

  A:请同学仔细听每一句歌词的`第一个字,有什么特点?

  B:回答书上的提问

  C:你们知道哪些关于四大发明和五岳的知识?请大家说说,并一起交流交流。

  3、第三遍:

  再次感受歌曲轻快活泼,有朝气的情绪。

  三、小结

  《中国娃娃》通过歌颂我国两条大河,三山五岳的大好河山和四大发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这首歌曲通过活泼,欢快的音乐使学生受到一种美好情感的教育。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美术教案美术中班教案01-07

美术的教案06-20

美术教案(经典)07-30

(经典)美术教案07-27

美术教案【经典】08-01

《美术》教案02-17

经典美术教案03-05

美术教案01-26

(精选)美术教案08-18

美术教案【精选】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