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08-29 10:06:54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推荐]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推荐]

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内容:做树叶贴画

  [使用简介]

  “做树叶贴画”是语文a版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乐园三中的语文生活主题。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做树叶贴画,并根据贴画写一篇捡树叶、制作贴画的习作。在活动中,学生需动脑动手动口,主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学生对于这项活动是很感兴趣的。教师可以通过赏、说、猜、做、评、写、改这些环节,让学生学会观察、表达、交流和合作,初步掌握树叶贴画的制作方法,能清楚地介绍制作过程或办展览的过程,并且能写下来。通过教学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感受制作的乐趣,启发学生发现美、创造美。

  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重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制作指导不必过细,要留给学生大胆想象的空间,对学生富有创意和灵性的`作品要尤其表示赞赏。同时,注意在制作、办展览的过程中,始终要贯穿学生口语交际方面的训练,在学生写作后,要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的方法进行修改,改正错别字、不恰当的标点符号,以及不通顺的地方。切忌将此课上成一堂单纯的手工制作课。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树叶贴画的制作方法,能清楚地介绍制作过程或办展览的过程,并且能写下来。

  2、通过教学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感受制作的乐趣,启发学生发现美、创造美。

  教学重、难点:

  掌握树叶贴画的制作方法,能清楚地介绍制作过程或办展览的过程。

  教学准备:

  各种树叶、课件、剪刀、胶水或双面胶、衬纸、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赏读秋天。

  1.教师配乐朗读关于描写秋天的文章。

  师:秋天真美!前几天,老师让同学们去找秋天的脚印,你们找到了什么吗?它们是什么样?

  2.小组内说一说,指名说一说。

  3、出示《树叶歌》,齐声诵读。

  柳树叶,像眉毛,两头尖尖一笔描,槐树叶,像鸟蛋,排列整齐挺好看,

  梧桐叶,五对尖,好像一座五指山,泡桐树叶大又圆,拿在手里像蒲扇,

  紫荆叶,不一般,像只桃子嘴儿尖,冬青叶,闪银光,一年四季绿汪汪,

  银杏叶,不常见,玲珑小巧像合扇,松树叶,像衣针,一年到头绿阴阴。

  4.师:这些叶子不但形状不同,颜色也是丰富多彩。今天,我们就要用这些树叶进行贴画。

  5.板书课题:做树叶贴画。

  二、学习方法,大胆创作。

  1、欣赏,激趣。(出示课件)

  师:前几天,老师收集了一些漂亮的树叶贴画,现在和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你们猜一猜它们是怎样做成的呢?

语文教案 篇2

  课前透视:

  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儿童化的口吻描写了泉水从冲出石缝到汇入大海一路经过的地方及发生的故事。山腰的水池、山间的平地、山坡的果园、静静的山谷四幅场景意境优美,极富画面感。语言清新明快,充满诗情画意。

  孩子们见惯了矿泉水,很少见过山泉水。课前教师可布置学生搜集泉水的相关资料,有条件的还可以亲自去看一看。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材的潜在优势,引导学生个性化的自读自悟,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抓住描写四幅场景的句段感悟泉水的纯洁无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自读自悟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品词析句,感悟泉水的快乐、无私。

  信息资料:课文录音带、音乐磁带《泉水丁冬》、生字卡片、搜集泉水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课件导入。播放泉水的画面:你知道什么是泉水吗?(从地下流出来的水)启发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泉水的样子。

  2、歌曲导入。师生随着音乐磁带共唱《泉水丁冬》。

  师:丁冬的泉水多么美妙!但是你们知道泉水是从哪里来的吗?(板书课题)

  【轻松优美的乐曲,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激发了学生探究读文的欲望。】

  对话平台

  感知

  1、学生听课文录音带(或师范读),思考:泉水从哪里来?最后又到哪里去了?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交流

  1、小组长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字情况。注意“哦”和“我”读音的不同;“脆”是平舌音。

  2、组内学生轮流读课文,做到读音正确,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读不好的句子大家共同指正,反复多读几遍。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在组内展示朗读,互相评价打等级。

  【低年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此环节充分发挥组内资源优势,互补共享。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体验到读书的乐趣,有效调动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朗读

  1、细读课文,思考:泉水流过哪些地方?一路上遇到了谁?

  2、指名读课文前三自然段,重点指导泉水说的话,揣摩它的心态和神情。

  “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重点读出泉水自豪、欢快的语气,突出“多”“清”的特点。)

  3、范读——仿读——指名读——分组读——齐读——竞赛读。

  【朗读训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是增强语感的重要途径。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使他们初步体会到泉水的快乐和无私。】

  背诵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1——3自然段。(看图背诵、想情节背诵、看板书背诵)

  2、练习背——指名背——分组竞赛背。

  写字

  学习“瓦、泉、然、结、塔”

  1、学生观察先练习书写,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范写指导,重点强调“塔”字右下是“合”,中间的短横不能少;“泉”字下边是“水”,竖钩右边是两笔,不要合成一笔。

  2、开展“小小书法家”擂台赛,师生共同评选。

  评教师:老师写的字请学生评价。

  学生互评:学生田字格中的字,互相评价。

  3、写得不满意的字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让学生参与评价,利于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写字质量。同时教师以伙伴的身份参与学生活动,更营造了融洽的学习氛围。】

语文教案 篇3

  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酸的和甜的》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非常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狐狸用“精神胜利法”迷惑了小松鼠和小兔子。如果不是小猴子敢尝试,他们都将错过一顿美餐。它告诉我们做事要亲自尝试,不能光听别人的话。

  二、学生分析:

  学生的学习起点并不为零,他们的智慧口袋里装满了东西。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认知水平和独特感受。

  三、设计思路:

  1.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乐学,积极投入其中。

  2.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在朗读指导、以读为本中,让学生感悟道理,积累语言。

  四、学习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酸”等九个字,会认会写“狐”等八个字,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游戏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通过自读、挑战读、评价读等方法,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读书,从而悟出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五、学习重点分析: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和有感情。

  2.识字

  六、学习难点分析:读中感悟,明白道理。

  七、课前准备:课件、头饰猴子图、狐狸图、写字卡。

  八、学习过程:

  (一)看图识字,激趣导入

  1.看图识字:(课件出示葡萄图,认读“葡萄”)你觉得葡萄成熟了吗?成熟的葡萄把小狐狸吸引过来了。(出示狐狸图,认读“狐狸。”)

  2.激趣导课:可是狐狸却说葡萄是酸的,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让我们学习一篇非常有趣的故事。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的具体内容。

  2、知道福尔摩斯善于观察和严谨的思维能力。

  3、学习福尔摩斯,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二、教学重点:

  了解小说的具体内容,知道福尔摩斯善于观察和严谨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

  学习福尔摩斯,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示课题

  1、导入谈话:今天我们学习28课,福尔摩斯的推断。

  2、板书:28课,福尔摩斯的推断。

  3、请学生谈谈对福尔摩斯的了解。

  二、学生自学课文,整体感知故事内容

  1、学生自学课文。

  (1)读通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的方法理解不理解的词语。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理解感悟

  1、出示思考题:我为什么要对福尔摩斯的推理能力进行试探?是怎样试探的?结果怎样?

  2、学生讨论。

  3、语意理解:

  (1)我心中暗暗地想:“又在吹牛说大话了,他明知道我没法证实他的猜测是否正确。”

  (2)我尽量用温和的`语调说:“小伙子,请问你的职业是什么?”

  四、朗读体会,讨论升华

  1、有感情地朗读。

  2、对人物进行。

  五、课外阅读有关福尔摩斯的的侦探小说。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2个生字, 会写7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插图,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

  1、 学习生字,掌握7个字的音、形、义。

  2、 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的能力。

  3、 结合插图,体会诗中的趣味,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春天是代表希望的,你们喜欢春天吗?

  2、谁能背出有关春天的诗歌?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咏柳》。

  板书课题:《咏柳》

  齐读课题,师注意正音。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古诗,学生注意字音。

  2、师逐句领读古诗。

  3、学生同桌之间读古诗。

  4、指名读古诗。

  (三)学习生字。

  1、 读诗的题目,学习生字“咏柳”。注意“柳”的笔顺。

  2、 同偏旁识字。“绿”“绦”

  3、 区别字识字。

  (四)反复诵读,体味情感。

  1、 学生自己练习读古诗。

  2、 指导学生借助插图及注解理解诗句的`意思。

  3、 指名读古诗,引导学生根据古诗的意思,读出古诗的韵味。

  4、 同桌互相评读。

  5、 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诵读。

  6、 指导背诵。

  (五)布置作业:1、书写本课生字。2、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或指名读词语。

  2、朗诵古诗。

  二、仔细品味,指导朗读。

  1、指名读。

  2、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朗读。

  3、配乐朗读。

  三、学习《咏柳》

  1、 出示柳树的图片,仔细观察,说说它的样子。

  2、 找一找诗中对柳树整体形态描写的句子。

  3、 把第一句不理解的画下来。

  4、 讨论解决。“丝”“绦”

  5、 试着说一说第一句诗的意思。

  体会这是一个比喻句。

  6、 诗中有一个问句把它画下来。

  7、 试着说一说第二句诗的意思。想象一下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8、 整体感知诗歌。说一说诗中描绘的景象。

  9、 配乐朗读诗歌,在头脑中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10、根据你对古诗的理解为古诗配一幅画。

  11、说一说你为什么要这么画?

  四、背诵古诗。

  五、布置作业。

  1、 写词语。

  2、 请你背一背《咏柳》

  3、 请你利用周末到湖边、池塘边,观察春天的景象然后记在日记上。

  六、板书设计: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语文教案 篇6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会写“先、干”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分角色朗读中,能读好每个角色的语气。

  3.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

  二、教学重点:

  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会写“先、干”等6个字。能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理解课文第八自然段,鸭先生为什么说:“这都怪我!”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五、教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重点学习课文1-8自然段,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突破本文的难点。认识“我会认”中的14个生字,会写“先”。

  第二课时:学习课文9-12自然段,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表演。巩固“我会认”中的14个生字,会写“干、赶、起、明、净”。

  第三课时:交流我做校园“美容师”---我给校园作“美容”。计划,我为校园“美容”已经做的事。进行拓展阅读和练习。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神秘而有趣的动物王国去走一走,看一看。听说那儿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和美丽的风景呢!大家愿意吗?好,让我们搭上想象号列车,向着目的地前进。

  二、初读课文,激发情趣

  1、(。课件出示一条美丽的小路,并出现鸟鸣声。)看,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

  2、今天,我就要带大家走上这条小路。你觉得这是一条怎样的小路?美在哪里?(指导学生有条理地用上好词佳句说。)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课题。

  3、咱们今天要学的故事就和这条美丽的小路有关,到底是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听一听吧!

  4、听配乐课文录音,思考:

  ①你在这条小路上看到了那些动物朋友?

  ②这条美丽的小路发生了哪些奇妙的变化?(板书:美丽的小路-----不见了------又出现)

  5、那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又怎么会出现了,让我们一起到小鸭的家门前去看看吧。

  (语文教学要达到高层次和理想化的境界,调动学生的情感是必要的手段之一。在教学开始时,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让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动态化,刺激学生的感官,拨动他们的心弦,引起他们的感情共鸣,使他们和课文融为一体。)

  三、自悟自主、合作识字

  1、师:这篇课文出现了很多的生字,它们可调皮了,躲在课文里和大家捉迷藏呢!你能用О找出它们,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会它吗?再找出课文有几小节。

  2、检查自学情况:

  ①多媒体出示由带读字和生字组成的词语。(学生自由读-----抽个别读------同桌互读)

  ②哪些读音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

  (如:鼻音声母的字:脑;后鼻音韵母的字:净、辆;容易读错声调的字:鹿、积、辆,“积”是一声,“鹿”和“辆”是四声;有轻声音节的词:先生、鼻子、脑袋。)

  ③、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④、课文共有几个小节,同桌分小节互读课文,告诉学习伙伴,读到哪里你最着急,读到哪里你最高兴。

  四、以读为本、自读自悟

  1、(课件出示小路)课文哪一自然段写了这副美丽的画面?谁能读一读,把美带给大家?(读完请学生评价)随机理解:鹅卵石。

  2、小朋友,现在请你走上这条美丽的小路,看见这么美的景象,你想说什么?

  3、(课件动画出示兔姑娘和鸭先生走来)看,走来了谁,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请大家自己读2、3小节,划出他们说的话。

  ①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啊,多美的小路啊!”

  ②让我们来演演兔姑娘和鸭先生,你喜欢读哪个角色就读哪个。

  ③指名读,其他学生评议:听了他们的朗读,你觉得小路美吗?

  ④谁再来赞美小路?(男、女学生分角色朗读)

  4、师:你们读得真棒,这条小路实在太美了,动物王国的小动物们都喜欢来这里边散散步,说说话,边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可是过了不久,发生了什么事?(。课件演示:垃圾堆满了小路,耳边传来苍蝇的嗡嗡声。)谁来说小路怎么样了?(。课件出示:“美丽的小路不见了。”)该怎么来读这句话?如果现在你走上这条小路,最想说什么?

  5、兔姑娘、鸭先生又来到了这条脏兮兮小路上,他们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请大家自由读5—8自然段,读完后4人小组分角色表演,我们要选出最佳表演者。(一人当小导演,其他当演员)

  6、师:当好演员就得读好台词,设计好人物的动作,再开始表演。

  7、请4人小组上台表演,其余评议谁演得好,为什么?

  (本文出现了很多人物的对话,尤其在课文的1-8小节,是进行分角色朗读的好材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合作者的角色出现,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自由读、个别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将每一个学生带入课文所表述的情境中,用语感连接学生的感官、感受和情感。以读代讲,让学生让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事物,用朗读使他们的心灵受到熏陶,从而实现本文的教学目标,进而突破难点。)

  五、开放实践、合作交流

  1、鸭先生为什么说“这都怪我!”,请大家不要急着回答,先交流课前调查的情况:我们学校的垃圾是从哪里来的?到哪里去了?

  2、学生合作交流

  3、现在你能告诉我鸭先生为什么这么说了吗?(小鸭和大家乱扔果皮纸屑,却又不捡,不清理。)

  (实践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通过让学生交流课前布置的调查“我们校园的垃圾从哪里来?这些垃圾到哪里去了呢?”这种开放式的教学设计,自然而然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同时也让课堂成为社会、学校教育的连线,又给学生提供了合作交流,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舞台,增强了他们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意识。)

  4、(课件出示)“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指导读。

  5、美丽的小路是怎样找回来的?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六、字词巩固、指导书写

  1、出示由带读字和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习生字“鹿、先、慢”让学生自主选择他们喜欢的识字方法。

  反义词比较:先—后快—慢

  多媒体。课件辅助:如,从鹿的样子到鹿字的小篆,再到鹿字的楷书的演变;合体字由两个或三个小朋友拿着不同的部件,跳到一起来,组成一个字。

  2、写字指导:书写“先”

  (1)“土”字横左边长,右边短,

  七、作业

  1、自由读课文2遍

  2、作业实践活动–完成表2 我给校园作“美容”。计划我为校园“美容”已经做的事

  板书:

  花花绿绿 鹅卵石 小鸭乱扔 垃圾 清扫、浇水、洗澡

  美丽的小路 不见了 又出现

  五颜六色 鲜花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指导背诵、写字

  教学过程:

  一、检查练习朗读情况

  指名三人感情朗读,教师随机指导

  二、指导背诵

  1、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听

  2、听录音

  3、教师指着板书内容,逐段引背,学生分段试背

  4、学生看板书内容,练习全文背诵

  5、指名全文试背

  6、同桌二人交替互背

  7、全班齐背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卡片:壮、蓝、芒、伏、更、余、沉、涨、傍、慢

  2、指名认读

  3、对照田字格,自己看看,想想,说说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4、全班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5、教师范写并指出注意点

  四、作业练习

  1、描红练习

  2、比一比,再分别组成词语

  皮( ) 夕 ( ) 运 ( ) 摇( )

  披( ) 多 ( ) 远 ( ) 遥( )

  3、在括号里填上表示颜色的词语。

  ( )的天空 ( )的太阳 ( )的云朵

  板书设计:

 夕阳真美

  西斜 收起光芒 山坡 余挥 壮丽

  往下沉 脸涨红 染云 黄 红 紫

  西山背后 脸更红 天边 留 霞 光

语文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会认“撒”等9个生字,会写“勺”等12个字。

  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张衡之所以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是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天文,善于观察和思考,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课前准备

  课件

  布满繁星的夜空。

  北斗七星。

  北斗七星绕着北极星转。

  摘苹果。

  实物投影仪。

  生字、词语卡片。

  做奖励用的科学家的图片。(毕昇、李时珍、祖冲之、达尔文、牛顿、爱迪生、居里夫人)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导入

  你们知道古时候我国有哪些著名的科学家吗?

  直观感知。利用实物投影仪,老师介绍张衡及他发明的地动仪。

  当你知道了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时,你想说些什么?

  出示课题并朗读。这节课,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关于张衡小时候的故事。你们想听吗?板书课题:数星星的孩子。多音字:数(shǔ、shù)。

  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自读、正音。

  借助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拿出字卡,小组自学下列字词:勺、斗、组、睡、玉、数、珍珠、钻研、距离。(重点是读准音,记住形)

  玩字卡游戏。

  老师随意说字音,学生按老师所读的顺序用字卡搭一座拱桥。

  小组合作,玩字卡组词接龙游戏。

  读通课文,初步感悟

  初读感悟。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各人画出自己所喜爱的句子反复朗读,再读给小组的伙伴听,请小组成员评价。

  朗读展示。选你最喜爱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的同学如果觉得他读得准确优美,可模仿他的语气读一遍。

  “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当学生读到这一句话时,可播放课件,让学生感受到夜空的美丽和星星之多)

  “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让学生谈谈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你看,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七星。勺口对着的那颗星,就是北极星。北斗七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可播放课件,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北斗七星的形状和北斗七星是怎样运动的.)

  “这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让学生通过读“一夜”“几次”“果然”等词语体会张衡是怎样认真观察星空的)

  小结。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名叫张衡,是汉朝人。正因为他从小爱好天文,长大后又刻苦钻研天文,所以在天文方面表现了非凡的才能,创造了世界上瞩目的浑天仪和地动仪。

  再读入情。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拓展活动

  同学们,你们想更多地了解张衡吗?你们想了解更多的科学家吗?请读读课后的“我知道”,还可以到书中或网上查找资料。

  作业

  课外阅读科普方面的文章,了解身边的科学常识。以小组为单位,编写一张手抄报。

  第二课时

  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了《数星星的孩子》讲的是张衡小时候善于观察、肯于动脑,长大后刻苦钻研天文终于成为一名杰出的天文学家的故事。谁愿意把这个小故事讲给同学和老师听?

  配乐,讲故事。

  口头完成课后“我会填”的练习题。(对优秀学生可奖励毕昇、李时珍、祖冲之、达尔文、牛顿、爱迪生、居里夫人等科学家的图片)

  复习词语

  让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词卡。

  摘苹果游戏。(课件演示:一个词卡为一个“苹果”,老师点击苹果即出示词语,学生齐读词语)

  指导写字

  字形分析、范写。

  组、睡、珍珠、钻研、距:都是左窄右宽的字。“珍”字右边的最后一撇长。“研”字右边的第二横落在横中线上。“钻”字右边的口字第一笔竖落在竖中线上。

  数:左右结构,左右均等。

  睡:右边的“垂”字,中间宽,两头窄,注意提示笔顺。离:上窄下宽。这两个字笔画多,要重点指导。

  学生先书写,再临摹。

  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写字展示、评价。

  完成课后练习

  书面完成“我会填”。

  同桌交换、订正。

  拓展活动

  合作交流。学生把查找的资料在组内交流。

  各组选派代表展示。

  班级可开展一次手抄报评比活动。

语文教案 篇9

  一、教材情况分析:

  1.本文语言优美但篇幅较长,所以宜片段朗诵,不宜全文诵读。(读一遍需近20分钟)

  2.本文用了不少引起回忆的衔接句,但片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不明显。所以宜由教师点拨,使学生理解。

  二、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学生多半能体验思乡情绪,也能感受到文章很美,但他们自己往往“眼前有景道不出”,“心中有情不会抒”。所以教学本文意在启迪如何以我手写我情。

  三、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选材特点:(榕树多、奇)

  2.理解文章组材特点:(物→事→情)

  3.品味文章语言的特点:(情韵悠长、描写细腻)

  四、教法媒体选择及课时安排

  1.点拨、诵读教法

  2.投影胶片等

  3.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2—3分钟)

  思乡怀旧是散文常见的主题。人们常借别具深意的物或富有特色的景来抒发思乡之情,比如萧乾的友人因为当年住北京总布胡同时,院里有一棵枣树,所以她把思乡之情寄托在“枣核”这一物上;香港作家黄河浪,因为生于榕树之乡福建,而把思乡之情寄托在榕树这种景上。他故乡的榕树有什么奇异之处,使他激情澎湃、文思涌动,写下本文呢?请大家一起从第5节浏览至第10节。

  二、故乡的榕树有什么奇异之处?(15分钟左右)

  明确:驼背的榕树形状奇,传说奇,功用奇;另一棵树也为农人遮阳歇凉提供场所,为我幸福酣眠提供场所。它们在我心中,不仅仅是树,还是理想的启迪放飞者,道德的见证教化者,爱心的赐予传达者,农人的庇护慰安者,夏夜的造境催眠者。榕树,汇聚了浓浓的友情、亲情、乡情,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故乡风物之一。这部分回忆片段犹如一个个电影分镜头,回忆画卷徐徐展开。

  三、为什么不直接以《忆故乡》或《故乡的回忆》为题?(20分钟左右)

  明确:

  A作者所怀念的人、事、物莫不与榕树相关,对故乡的怀念是通过对榕树的怀念来表达的。所以,用《……的榕树》作标题,准确、贴切。

  B这样的标题含蓄、深情,有艺术感染力。

  C此外,榕树在文章结构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请看课文1—4节和11—13节,分析课文是如何拉开回忆的序幕,又如何收起回忆的画卷的。

  明确:1.从第3节开始回忆

  2.1—2节的`序幕里突出的背景是什么?画面中流动着怎样的情?(明确:是榕树;浓郁、幸福的感情。写狗是为了烘托情。)

  3.第3节是故乡榕树的一个特写镜头。这一节里“迷濛的烟水,苍茫的群山”表明他现在距故乡很遥远,但,再远也挡不住思乡的视线,割不断思乡的情感。你瞧,他对榕树叶子的记忆多么细腻真切!请齐读3节末句。

  4.第4节是与榕树有关的两个广角镜头,注意一下句子的衔接特点,颇似顶针格修辞。好处是有连绵不绝之势,仿佛悠长的乡思,缠绵温馨。请读一遍。《弯弯的月亮》写忆中故乡,语言与本文有异曲同工之妙。大家一起欣赏一下。(放歌曲,放投影胶片:“歌词”)

  5.为什么不说“记忆里的故事”象天上星星一样多,而说“象榕树的叶子一样多”?

  明确:就近取譬,扣题、新颖。

  6.这句话起什么作用?明确:开启下文回忆

  7.11—13节先以“快摇镜头”的方式徐徐收束画卷。再由哨音、榕树回到现实,让我与忆中树对话询问,产生一种彼此思念的意境美。结尾轻声呼唤,传达了绵绵不尽的乡思。

  8.总结:本文是由眼前树而引起回忆的。忆时先特写再广角,前者使榕树的形象清晰而遥远,后者为下文分镜头回忆榕树设下了背景。下文以分镜头的方式展开回忆的画卷,分别有两次集中抒情。所以,以《……》为题,还起了使形散神聚的作用。

  四、学习过本文后,你有什么作文方面的收获?(2—3分钟)

  明确:

  1.写思乡之作,要注意选择,对你别别具深意或故乡富有特色的景或物。

  2.思乡之作,常常以“眼前→回忆→眼前”的方式结构全文。

  3.类于顶针格的语言组织有情韵悠长的效果,细腻描写所忆之人、物,有真切动人的效果。

  五、作业

  课后请仿照本文,写一篇寄情于物的怀旧之作

  六、板书设计:

  故乡的榕树

  胶片一

  一特殊形状奇理想的启迪者放飞者(伙伴)友情

  传说奇道德的寄寓者教化者(爷爷)

  株一般功用奇:爱心的传达者实现者(祖母)亲情

  两特殊劳人的荫蔽者慰安者(乡亲)乡情

  株夏夜的造境者催眠者(我)

  胶片二胶片三

  眼前树思乡之作:选材(寄情于物)

  别具深意,富有特色

  忆中树组材(插叙方式)

  容量很大,开合自如

  特写镜头,广角镜头语言(类于顶针)

  分镜头(5、6、7、8、10)情韵悠长,绵绵不绝

  (细腻描写)

  真切动人如在目前

  不丰不杀恰到好处

  眼前人与忆中树交融

  (两地交通,彼此相思)

  七、教学后记

  教学本文,我有一些深刻体会①正确解读本文。全国中语会会刊《语文教学通讯》96年12期P26上,有宁夏/朱宗明的教案,是借《乡愁》导入的。我以为十分不妥。a.《乡愁》与本文虽同抒乡愁,但作者具体情况不同;在台与在港心态绝不会相同的。b.《乡愁》有苦味,《故……》有甘味;《乡愁》有悲观怅惘气息,《故》则是神秘感恩气息。市一中的曹德山说,授课结束时应提一下作家之所以会如此思乡,是因为港陆分离。我也觉得不妥。因为香港回归指日可待,且未必在港才会有此情调、此内容的怀乡,在他处也一样会怀乡的。

  ②长文如何短教?本文很长,读一遍要20分钟。只读精粹之处甚至应会背,其余可略过。其次,内容较好懂,仅须在结构关键处,内容难解处指点一下即可。我在市一中上这节比赛课时,只用一节课不仅教完全文,还详析了特写处、第4节、第5节写理想处,第10节写玄想处,还让学生当堂背诵了3、4、5、10节中以上详析之处;听了《弯弯的月亮》的部分旋律。

  ③语言美应当领略,如以上所说之处。尤其让学生颇有收获的是:a.怎样借语言加强抒情意味?可以用类于顶针之法,如4节,又如《弯弯的月亮》,它与所想表达的绵长不绝的思乡之情相一致。b.可以对一细节处详描。如第3节对叶子,给人之感觉是虽距离(时空)遥远而记忆极其清晰。再如写老祖母处亦然,祖母神态栩栩如在眼前。c.可以充分想象,如写放飞理想时,理想美好在何处,远大在何处等等,俱通过相关词语表达,且>3句,若去掉其中一句,效果立即大减。

  ④结构上,此类文章有一常见模式:眼前—回忆—眼前。本文之长处在于:它把琐碎思绪借榕树以串联凝聚,形虽散而神不散。

  ⑤文章材料的选择、排序、衔接的道理应跟学生讲清,才能有效指导今后作文。

  ⑥先在广角镜头中两树合写,再写形状、功用、传说皆奇的老榕树,然后合写两树的共同功用;写共同功用时,又先写一般功用:众人歇息乘凉;再写特别功用,单写我乘凉时的独特感受。这样安排材料,整体感觉是从特殊→一般;细部感觉则从一般→特殊。

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了解录音新闻的形式及它与其他新闻形式的异同。

  2.通过模拟播音锻炼具有播音员感情、形式的朗读。

  3.培养祖国荣誉感。

  教学重点难点

  1.弄清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学习语言、训练朗读。

  课前准备

  通过收音机听2-3则有意义的广播,并做详细笔录。

  朗读课文,准备模拟播音。

  教学设计

  一、导入

  组织学生读一读新闻广播的笔录。

  教师点评,简介新闻的有关知识。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分角色通读课文,教师随机正音,疏通字词。

  本文是1982年10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广播稿。这是一篇录音广播稿。录音广播稿和一般广播稿不同的是,它是由文字和现场录音结合起来报道有关事件,比一般的广播稿能更全面、更具体生动地报道事件的具体情况,使人犹如身临其境。课文中,括号中的文字就是对录音内容的'说明。

  2.再次通读课文,了解火箭发射过程。找出新闻的标题和导语。

  提问:这篇新闻的标题和导语分别在哪里?

  标题:喜看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壮观景象

  导语:在第二小节,第一小节是个引子,交代通讯员和新闻标题,是录音新闻的特有形式。

  3.通过比较,了解录音新闻特点的知识。

  ①这则新闻中,括号里的文字是对录音内容的说明,这些文字去掉与保留有没有不同?

  学生答题后教师再讲,这些文字丰富了新闻报道的内容,增强了所报道的材料的真实性,缩短了听众和事件发生现场的距离。

  ②从这里我们能看出“录音新闻”具有怎样的一个特点?

  材料真实,报道全面。

  ③作为广播稿,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殊的表现吗?

  有“各位听众,你们好,现在向你们报道……”等口语化的表达。这样能使听众易于接受。

  三、精读课文内容

  1.组织学生阅读课文画出表示时间的句词,并分析作用。

  这则新闻以时间为顺序,报道事件的发生过程。先报道运载火箭发射情况,再报道运载火箭落水情况。报道运载火箭发射情况,从一小时准备开始写起再写到“还有两分钟”,“离发射时间还有一分钟”,然后报道运载火箭的发射。报道运载火箭落水情况,先报道测量船的情况,后报道直升机的情况,也是按时间顺序,这样使事件发展十分清楚,便于听众收听。

  2.课文除时间语言准确外,还有许多形象的语言,把它们找出来,看看它们对录音新闻有什么作用。

  从景物描写的作用、比喻手法的表达作用等方面谈,言之有理即可。

  四、设置活动:模拟播音

  以课文播音稿为基础指定学生组成一个小组进行模拟播音。朗读时根据课文内容,确定感情基调,选择适当的语调语速。

  教案点评:

  学生初学新闻这种体裁,有必要弄清楚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为了便于学生尽快了解新闻的特点和结构,在教学方法上遵循由感性到理性反复这样的认识规律,不从知识概念切入,而从对新闻广播的的复述和概括入手,完成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口语和书面语言的自然结合是本文的语言特色,是学生学习语言、训练朗读的好教材,因此,语言的学习与训练朗读列为教学重点之一。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诗经教案05-31

语文《检阅》教案06-10

语文树教案12-11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语文《黄继光》教案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