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9-26 08:48:56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数学教案实用(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数学教案实用(6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此次的教学活动是来源于前段时间我园开展的一次家园共同进行的"装扮活动",他是由幼儿、家长和老师共同参与、利用各种材料进行装扮表现的活动。活动之后,我班的孩子意由未尽,在教室的小舞台中一直乐于表现,并发现了装扮材料中的数字,例如兔子的2只耳朵,蝴蝶的1对翅膀等,这些都被孩子称之为数字朋友,我想,是否可将这些元素进行整合,于是《斑斑的生日》这堂教学活动就产生了,在活动中幼儿将会发现4只蝴蝶、4个斑点、4条腿的小狗,这些都可以称为4,然后幼儿在众多材料中选择进行装扮,找到各种含有4的物品,与斑斑共同庆贺生日,从而积极的参与表达、表现。

  活动目标:

  1、在情境中理解4的含义,尝试手口一致的点数。

  2、愿意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过程:

  一、斑斑的舞会1、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客人,一起来看看是谁呢?

  这只小老虎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斑斑",我们一起和斑斑打个招呼。

  2、你们感觉斑斑的心情怎么样?斑斑有什么开心的事情呢?

  3、(呈现蛋糕)原来是斑斑的生日。斑斑几岁了呢?你怎么知道的`?(4岁)(手口一致点数蜡烛),蛋糕上有4根蜡烛,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斑斑:今天是我4岁的生日,我要请和数字4有关系的朋友,来参加舞会!你们听清楚了吗?请谁来参加舞会呢?

  4、小鸟飞来了问:"斑斑、斑斑,我可以参加舞会吗?"小朋友你们说,小鸟能参加舞会吗?(幼儿想办法)原来,4只小鸟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所以,4只小鸟可以参加舞会(小鸟高高兴兴参加舞会了)5、又有谁来了呢?(一条小蛇)那么小蛇能参加舞会吗?

  原来小蛇身上有四个斑点,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所以,小蛇能参加舞会。

  6、你们看,谁来了呢?(小狗)小狗可以参加舞会吗?为什么?

  启发提问:斑斑不知道小狗有4岁,你有什么办法让斑斑知道呢?

  你们见过小狗吗?小狗身上也藏着4、有4的朋友,你来找一找。

  原来小狗有四条腿,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所以,小狗能参加舞会7、又有谁来了?1只小鸡来参加舞会,它问小朋友:"你们说,斑斑会同意我参加舞会吗?"为什么不可以呢?那怎么办?(幼儿一起想办法后,逐一添上1只小鸡,一直到4只小鸡)原来,4只小鸡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所以,4只小鸡可以参加舞会(小鸡高高兴兴参加舞会了)8、小结:原来,小狗有4条腿、小蛇有4个斑点、4只小鸟、4只小鸡、都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所以它们都可以参加舞会。你看它们多开开心啊!

  二、斑斑的礼物1、小动物都去参加舞会了,你们想不想参加呢?刚才斑斑告诉我,你们可以装扮一下,只要和数字4有关系就可以了!

  2、幼儿自由选择装扮,教师观察幼儿的选择情况。

  3、幼儿介绍自己的装扮。

  启发提问:你装扮的是什么?有什么是和4有关系的?

  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和4有关系?

  4、小朋友们都装扮了和4有关,斑斑真高兴,我们一起来参加斑斑的舞会吧!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空间直觉和判断力。

  2、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3、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分清左右。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手环等。

  活动过程:

  1.猜谜激趣。

  “一棵小树五个杈,不长树叶不开花。从早到晚不讲话,写字画画不离它。”(手)

  2.区别自己身体的左右。

  (1)、区别左右手。

  每个人都有两只手,一只是左手,一只是右手,那么你们能分清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吗?(幼儿交流)

  ①、请小朋友举起经常画画、写字的那只手,向大家招招手。

  ②、幼儿交流右手除了画画、写字,还能做什么?

  ③、出示手环,请把手环戴在右手。

  ④、伸出左手摇一摇。说说左手还能做什么?

  ⑤、小结:戴手环的这只是右手。摇摇手的是左手。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只有在左手和右手的相互配合下,我们才能把想做的是做得更好。

  (2)区别左右脚。

  ①、我们的身上除了左手、右手,还有什么也分左右的?

  ②、区分左右脚、左右眼睛、左右耳朵。

  ③、小结:左手的这边是左边,右手的这边是右边。

  3.感知左、右边。

  (1)、请小朋友看看自己身边,请问你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2)、改变方位,区分左右。

  4.游戏:我说你做

  (1)、举起你的右手;举起你的.左手

  (2)、抬起你的右脚;抬起你的左脚

  (3)、用你的右手拉你的右耳朵;用你的左手拉你的左耳朵

  (4)、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左眼睛;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右眼睛

  5. 出示课件再次巩固左右。

  6.音乐《我有一双小小手》

  7.总结:

  今天,小朋友又学了一个新本领,认识了左右,其实,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左右,比如:上下楼梯我们要靠右边走;路上我们也要靠右边走;现在我们就来当小司机,把自己的椅子当方向盘,从这里开到我们的教室,看看我们分别是从哪个方向转弯的?好,请小朋友准备,汽车开动了,滴、滴、滴、滴。

  活动反思:

  根据《纲要》中的科学教育要求:“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试验的机会,支持、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探索。”我选择了思维游戏中的左右手操作活动,让幼儿在观察、探索、操作中感知、区分左右的空间方位。并穿插游戏,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初步理解左右的相对性,并迅速做出判断和反应,从而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和判断力。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我班幼儿挑食的问题比较严重,每天午餐时,遇到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就很高兴,遇到不喜欢吃的食物就愁眉苦脸。因此,我试图通过学习活动让幼儿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另外,刚升入大班的幼儿,遇到问题还是喜欢找教师帮忙,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弱。综合以上两点,我设计了"十元午餐"的数学活动。

  《一元午餐》原来是一本绘本,其中包含很多数学元素,反映了一个小学生的生活。因此我决定适当改编故事,开展一次数活动。我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的调整:第一,结合上海的实际情况(一元钱可选购的东西太少),把故事改为《十元午餐》,将餐厅价目表上的价格全部换成以元为单位的'。第二,原来菜单上只有奶酪、比萨饼、冰激凌等食品,考虑到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我将菜单调整为有各种荤菜、素菜和水果等(鼓励幼儿科学合理地选择有营养的食物,做到荤素搭配,引导幼儿不挑食、不偏食)。第三,改编故事,使之更加精炼(改编后故事围绕吉米口袋里的十元钱展开,吉米通过观察菜谱,精心计算,合理运用十元钱),故事中包含了认识钱币和计算等内容。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游戏情境中,为吉米安排一份合理的午餐。

  2.鼓励幼儿能与同伴合作记录并交流分享。

  活动准备:

  图片1、2(具体见教案),统计表,钱币(1元、5元、10元),幼儿菜谱,黑板。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出示图1

  今天我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吉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观察图片)

  小结:午餐时间到了,吉米肚子饿了,今天爸爸妈妈不在家,吉米需要自己去餐厅买午餐。

  2.出示图2

  (1) 看一看,吉米一共有多少钱?(1O元)

  (2)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又快又准确地数出这里一共有多少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

  小结:把相同面值的钱币放在一起,就能很快地数出一共有多少钱了。

  二、取钱

  (1)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不同面值的钱币,请你们用自己的办法取出10元钱。

  (2)你们是怎么取钱的?(各取了几张什么面值的)把取钱的方法记录在统计表中。(教师统计)

  小结:可以拿各种面值的钱币,(合起来是10元)这样买东西会很方便,不用一直找零。

  三、设计菜单

  1.两两合作设计菜单

  (1)吉米拿着钱来到了餐厅,他该买些什么呢?

  (2)(幼儿观察菜谱)两两合作为吉米设计一份10元以内的菜单。(将幼儿设计的菜单展示在黑板上,交流分享)

  小结:挑选食物时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口味,还要想想食物是否有营养,不能偏食、挑食,当然还要算好价钱,不能超支。

  2.小组合作设计菜单

  (1)(幼儿观察菜谱)四人合作为吉米设计一份10元以内的菜单,要既营养又实惠。

  (2)互相交流设计的菜单,分享经验。

  四、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我得到了以下启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过程中,我们以模拟的方式再现生活情境,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让幼儿在假想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使得幼儿学习起来更感轻松、自然和真实。由于活动内容来自生活,活动情节丰富有趣,激起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满足了幼儿自我探索的愿望,体现了个性化的魅力,实现了幼儿快乐学习的理想。

  "数学来自生活,最终必回归生活。"这句话充分强调了数学教育的最终归宿——用幼儿能理解的数学观点和方法去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幼儿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经验以后,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了必然。活动中可激发幼儿学习的内在动机,引导他们用相关的经验来理解和解决问题。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星期(7以内的数)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1—7的序数,2—6的邻数。

  2、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3、激发幼儿对时间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活动准备:

  1-7的数字娃娃,大写数字一至七,星期娃娃图片7张,四个星期转盘,星期娃娃头饰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 复习巩固1—7序数,2—6邻数。

  1:今天数字娃娃也来到我们班,和小朋友一起上课,(同时出示无序的数字1—7),请你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给数字娃娃排队,还要说出排在第一的是哪个数字娃娃。

  2:以“数字娃娃找朋友”的游戏形式巩固邻数。

  老师以数字娃娃的口气问:我是2,我的朋友是几和几?请小朋友帮助我,帮我找出好朋友。幼儿回答:二、二、二,你的朋友是一和三,一和三是你的好朋友。

  二、 新授:以故事的形式让幼儿了解星期的顺序性、周期性。

  1:现在我们要和数字娃娃一起来听一个童话故事,听的时侯要仔细听,故事里讲了什么。

  老师讲述故事《星期妈妈和孩子们》。

  讲完后提问: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星期妈妈一连生了几个孩子?

  它给孩子取了什么名字?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老师随幼儿的回答出示星期娃娃图片,打乱顺序。)

  强调:星期妈妈的第一个孩子是谁?第二个孩子是谁?请你们帮星期妹妹来排队,好吗?(排好队后读一读)

  2:转盘游戏“找邻居”。

  老师示范转动转盘,然后请个别幼儿操作。

  规则:转动转盘后,指到星期几,就请小朋友讲出星期几的两个邻居。游戏反复进行3—4次。

  突出强调:星期日的邻居是谁?(意在突破星期的周期性这一难点,让幼儿具有明确的.周期意识,即一个星期有七天,一个星期结束下一个星期开始。)

  三:幼儿操作活动:转盘游戏“找邻居”

  幼儿分成3大组,每组一个星期转盘,一组幼儿轮流转动转盘,同组全体幼儿共同讲述指针所指星期几的两个邻居是星期几和星期几。

  (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感觉星期的顺序性、周期性,形成星期这一时间感念。)

  四:活动评价:

  引导幼儿与老师一起谈谈这节课认识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讲讲玩星期转盘游戏的感受。

  五:分组进行角色游戏:找邻居。

  七名幼儿一组,分别戴上星期娃娃头饰,扮演星期一至星期日七个角色形象,手拉手围成圈,顺时针转动,边转边说: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七个娃娃在一起,快快乐乐做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找邻居”。

  接着星期一发问:我是星期一,我有两个好邻居,我的邻居是几和几?其余六个星期娃娃回答:星期一,星期一,你有两个好邻居,你的邻居是星期日和星期二。

  接下去由星期二、星期三……星期日顺次提问,方法同上,游戏继续进行。

  大班数学教案:正方体与长方体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够仔细观察,发展观察、比较能力和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2、通过动手操作、比较,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

  3、乐于创编新规律。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学习abcd的排序方式

  活动难点:能用替代物排列出aabc的规律

  活动准备白板课件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小熊开了一家超市,他批发了好多好多的蔬菜水果。有一些已经摆在了货架上,还有一些还没来得及摆。

  (一)出示货架1,让幼儿明白一定的规律。

  1、提问:货架上有哪些水果?剩下的水果谁愿意帮小熊来摆一摆?

  2、你为什么这样摆?

  3、这样摆的货架整齐吗?为什么?

  (二)出示货架2,让幼儿明白整齐是因为有一定的规律。

  提问:1、这个货架上有哪些水果?

  2、剩下的水果谁愿意帮小熊来摆一摆。

  3、为什么这样摆?

  4、他们整齐吗?为什么?

  二、学习aabc的.排序方式。

  师:昨天,小熊家的超市生意特别好,很多水果都被顾客买走了。所以货架需要重新补货。

  (一)出示有规律的相同种类的水果货架

  引导幼儿观察货架,提问:

  1、这个货架上有哪些水果?

  2、顾客有没有从这个货架上买水果呢?

  3、买了什么水果?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引导幼儿观察第一层:顾客有没有从第一层买水果?买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观察货架第二、三层,这一层的水果有没有人买?买了什么?为什么?

  提问:1、这个货架的摆放规律和刚刚的货架一样吗?

  2、那么这个货架是什么规律呢?

  三、出示不同种类水果的货架,引导幼儿发现其规律。

  那我们来看一看下面这个货架是不是也是这个规律呢?在发现规律之前,我们首先要将顾客买走的水果补到货架上,看看哪个聪明的小朋友可以查出来缺了那些水果。

  1、出示水果货架,引导幼儿观察货架第一层。

  师:小熊在货架的第一层都摆了哪些水果?顾客有没有从这一层买水果呢?买了什么水果?你是怎么知道的?

  2、引导幼儿观察货架的第二层。

  提问:小熊在第二层摆了哪些水果?

  顾客有没有买这一层的水果?

  买了什么?你是怎样发现的?

  3、观察货架第三层,你觉得第三层货架的水果有没有人买?为什么?

  4、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个规律和上面的水果一样吗?

  小结:原来他们都是按照2个一样的和两个不一样的规律排列的。

  四、用替代物替代aabc格式。

  师:摆完了水果,现在我们来到了蔬菜区,小熊的要求是:必须按照刚刚摆水果的方法来摆,谁来试一试?

  五、尝试创编新规律。

  (一)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发现新的不同的规律。

  师:老师在后面给你们准备了很多的图形宝宝,请你们按自己的想法给这些图形宝宝排一排规律,记住是跟我不一样的规律哦。

  (二)分享:

  挑出规律:例如aabb,aaac,aabcd等不同的规律进行分享。

  活动延伸

  还有很多有规律的东西,请你们在平常生活中去找一找

  活动总结

  活动以故事的形式为串联,巧妙地融合和数学认知,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符合纲要和指南的精神,同时活动过程层层递进,充分的让孩子在循序渐进的自我建构和经验提升中获得认知帮助,在活动中重难点把握适宜,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完成了活动目标。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会服装可以分为上衣和裤子,食品可以分为水果和蔬菜。

  2、学习根据物体特征来设计分类标志记录分类,并学会设计操作记录表。

  3、愿意在操作活动中动手动脑,感受数学的乐趣。

  活动准备:准备分别画有上衣、裤子、水果、蔬菜的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学习将物体按类摆放并设计标志记录分类。

  以帮忙整理超市的游戏引出分类的要求:"老师有一个朋友新开了一家超市,可是她太忙了没时间整理,你们看,都有哪一些东西呢?""你们愿意帮她整理一下超市将这些东西分成两堆吗?"教师引导幼儿将物品按相同的特征分成两类。

  幼儿操作后与教师共同检查是否按类摆放。

  以给超市分区域的`游戏来邀请幼儿设计标志:"如果要将这些分好了的商品放进超市,我们应该分别将它们放在哪些区域呢?""你们愿意帮老师来为这两个区域设计你喜欢的标志吗?"教师展示分类结果。

  教师小结:刚刚我们将这些商品分成了服装和食品,并且分别给它们设计了一个自己喜欢的标志。

  2、学习将分类后的物品再次按类摆放并设计标志记录分类。

  "老师还想请小朋友将每个区域里的物品按不同的特点再分成两堆。分好后,请大家给你们分好的商品分别设计一个你们喜欢的标志。想一想,怎样才能让来超市的客人一眼就看出来她想买的商品在哪里。"幼儿操作,教师去每一组进行指导。

  教师展示分类结果。

  教师小结:现在我们已经将这些商品分得很清楚了,我们将服装区的商品分成了上衣和裤子两堆,食品区的商品分成了水果和蔬菜两堆。并且已经给它们都设计好了自己喜欢的标志。

  3、学习设计操作记录表来展示自己的记录。

  "现在我们已经将这些商品分好了,现在请大家想一想怎样通过你们刚刚设计的标志来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来你是怎样将这些商品分好的。"幼儿操作,教师进行指导。

  4、展示幼儿的记录单,集体讨论,引导幼儿对各组的记录单进行讨论,看看这些记录单是否能让别人清楚地知道是怎样对商品进行分类的。

  5、根据记录单引导幼儿回忆,今天我们做了一件什么事,先怎么分,再怎么分,帮助幼儿体会层级分类。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06-27

大班快乐数学教案04-02

大班对称数学教案04-02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7-28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7-30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31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7-31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12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8-04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