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9-26 11:10:25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数学教案【集合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数学教案【集合10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用一样大小的物体来间接测量比较面积的方法。

  2、感受为故事情节中的公主挑选物品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公主来了》;

  2、幼儿人手操作材料一份(磁性板一块——正反面分别贴有地毯图片和记录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磁片若干;记号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比较床的大小

  1、操作课件,讲述故事的第一部分:公主要来村子里游玩并要住一晚,村长号召大家把家里最大、最好的`东西拿出来给公主用。我们一起去帮村长把最大的东西挑出来吧。

  2、提问:用什么办法来比一比,两张床哪一张更大呢?村长想了什么办法?第一张床用了几块垫子?第二张床呢?那么哪张床更大呢?

  二、比较镜子的大小

  1、出现两面镜子,提问:你觉得哪面镜子最大?你们的意见都不一样,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证明呢?

  2、操作课件,提问:村长为你们准备了长方形和圆形两种垫子,你想用哪一种?为什么圆形不太合适?

  3、请个别幼儿上前分别在两面镜子上铺满方形垫子。提问:两面镜子各用了几块垫子?第一面镜子和第二面镜子比,到底有没有谁大谁小呢?它们一样大吗?

  三、比较地毯的大小

  1、出示操作材料,请幼儿自己选择一种形状的材料去铺满两张地毯,比一比,看看哪块地毯更大?

  2、教师展示幼儿操作材料,提问:哪块地毯更大?你是怎么知道的?虽然你们用了不同形状的材料,但是比下来结果一样吗?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利用魔力地砖铺路,了解不同的路径组合。

  2.个人操作和合作操作中,学习动手动脑解决问题。

  3.在游戏中体验互助合作和分享的乐趣。

  活动准备: 魔力地砖(四组)、起点5个、城堡图片5个、邀请函4封、小动物铺路材料(人手一份)、装扮道具若干、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出示神奇的地砖,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扮演地砖国国王,在黑板上出示魔力地砖,引导幼儿观察形状和条纹。

  教师:小朋友们好!我是地砖国国王!我呀发明了一种魔力地砖!给你们瞧瞧它的神奇之处吧!看!它是什么形状的地砖呢?(六边形)你还看到了什么?(红色的线)

  (二)教师示范:帮助小鹿到达城堡教师出示小鹿铺好的魔力地砖,师幼合作帮助小鹿到达城堡。

  教师:今天我的城堡里要举行化妆舞会!收到邀请函的小朋友和小动物可以参加!看!猜猜看邀请函里装着什么?

  教师:看这边小鹿已经铺好了一条由森林通向我城堡的路!我们来跟它先来走一走!

  (三)个人操作:帮助小狗和小熊到达城堡

  1.教师出示操作卡,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看!这里还有其他小动物需要你们帮忙!是谁呀?(小狗和小熊)它们想尽快到达城堡!

  2.请四位幼儿上来介绍。

  教师:小狗和小熊(实物)很开心,对我说,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助!国王我想知道你们是怎么铺的`魔力地砖路?谁想拿着上来介绍呢?

  3.幼儿获得邀请函。

  师:我们来数一数用了几块魔力地砖?真棒!为了感谢你,我也送你一封邀请函(红色的),待会请你和好朋友给自己铺路吆!

  (四)合作操作:小朋友也到达城堡,参加舞会

  1.幼儿分组合作,利用邀请函中的魔力地砖铺路通向城堡。

  教师:现在4种颜色的邀请函说了,它想和颜色相同的小朋友一组,一起合作用魔力地砖铺路,到达我的城堡来参加舞会!城堡的前后左右四扇门已经为你们打开!红队从红色的起点出发到达左边的城堡为胜利,绿色从绿色的起点出发,到达右边城堡。黄色从黄色的起点出发到达这个城堡,蓝色从蓝色的起点出发,到达后面的城堡!成功到达各自的小城堡后,就请坐在位子上休息!天渐渐暗了,小朋友们赶快结队铺路吧!

  师:呀!我的城堡里坐了这么多小客人呀!我太高兴了!化妆舞会快开始了!请客人们选好自己的装扮,和国王我一起尽情跳舞吧!

  2.师幼在音乐中,戴上装扮,尽情跳舞!

  活动延伸:

  玩一玩走迷宫的游戏。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上下左右箭头的含义,能根据箭头的指示行走路线。

  2.能绘画不同方向的箭头,记录行走路线。

  3.能耐心观察、记录,体验空间思维游戏的快乐。

  教学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认识上下左右的方位。

  物质准备: 1.交互课件。

  2.乐园地图、乐园密码操作图纸。

  3.箭头扭扭乐游戏垫。

  4.红色左手手套、橘黄色右手手套若干,蓝色左脚鞋套、绿色右脚鞋套若干。

  教学过程

  一、猜测地点,引出主题:

  教师用探照灯逐一展示景点,幼儿猜测地点。

  二、理解箭头含义,根据路线图寻找对应的景点:

  1. 自主观察线路图,讨论小红去了哪儿。

  原来来到了迪士尼乐园,小红想去玩一玩,她去了哪里呢?

  2. 出示小红的行走线路。

  瞧!小红给我们留下了一张线路图,仔细观察线路图,就一定能知道她去了哪儿。

  3. 幼儿观察线路图和地图,根据线路图在地图上走一走,寻找小红去了哪里。

  小红去了哪儿?你是怎么知道的.?箭头表示什么?

  4. 教师引导幼儿有序地按照线路图上的箭头提示找到对应的景点。

  5. 集体观察线路图,猜猜小蓝去了哪儿。

  教师出示小蓝的行走线路图:小蓝也来了,她去了哪里呢?幼儿集体观察小蓝的行走路图,说一说小蓝去了哪个景点。

  三、自主设计行走线路图1. 激发帮助小黄寻找景点、设计行走线路图的兴趣。

  小黄的家住在后门附近,他想去乐园玩,可又不知道怎么走,谁他设计一张线路图?

  2.幼儿自主为小黄设计的线路图。

  3.交流、讨论为小黄设计的线路图。

  四、体验空间思维游戏的快乐1.游戏:乐园密码运用线路图寻找行径路线,记录整体行径路线后,得出通关密码,揭开悬念。

  2.游戏:箭头扭扭乐转盘上红色区域代表左手,橘黄色区域代表右手,蓝色区域代表左脚,绿色区域代表右脚,每块颜色区域都有上下左右四个箭头,根据箭头和箭头所在的颜色区域,幼儿用相应的身体部位压在游戏垫相应的箭头上。

  直到有人身体不稳倒下,身体其他部位挨到游戏垫子或地面就淘汰,坚持到最后的玩家获得胜利,体验空间思维游戏的快乐。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借助四季花圃设计活动,引导幼儿学习将物体分成两份和四份。

  2.探索各种图形四等分的方法,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3.通过种花的活动体验园丁的辛勤劳动,培养幼儿绿化意识。

  二、活动准备

  正方形花坛图片一张,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各种形状花坛卡片若干;剪刀;胶水

  三、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出话题

  1.出示迎春花、荷花、菊花、梅花四季典型的花图片。

  师:这里有一些是特定季节的花朵,你能说说它们是在哪个季节开花的吗?

  2.在教师的示范下,幼儿在白纸上绘画这四种花,并剪下。

  (二)实例操作,理解知识

  1.出示正方形的花坛。

  师:裴老师家的小院子里要建造一座小花坛,准备种上刚才的那四种花,小朋友请你们帮我想一个办法,在这个花坛里种上四种花卉,并且让每种花卉所占的地方一样多呢?(幼儿自由发言)

  2.教师:要把正方形的花坛分割成大小相同的4块,才能保证四季的花卉所占的地方一样大。

  3.师:观察一下这个正方形的花坛,怎样才能把它平均分成大小相同的四块呢?你是怎么分的?还有没有其他小朋友有不一样的分法?

  4.教师:用对折的方法,先把正方形二等分,然后再对折一下,就能得到四块形状、大小都一样的花坛了。

  5.师:小朋友,我们来想一下,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还用过对折的方法?(跳绳、折叠小手帕等)

  (三)问题拓展,升华课堂

  1.出示各种形状的纸(长方形、圆、椭圆)。带着幼儿再次认识一些这些图形。

  2.师:花园里还有许多各种各样形状的花坛,都要种上四季花卉,请你们试着把花坛分成大小不一样的'4块。

  3.布置任务,幼儿从三种图形中任选一种自己喜欢形状的花坛进行等分活动。

  4.完成任务,交流挑战成果:

  (1)谁分的是长方形花坛?你是怎么分的?还有其他方法吗?

  (2)圆形花坛怎么才能平均分成4块呢?你是用什么办法分的?

  (3)椭圆形花坛的分法和哪种形状的分法是一样的?

  5.幼儿将课堂开始时画的花粘贴在花坛上。

  (四)延伸活动

  想一想,三角形的花坛能分成4块同样大小的花坛吗?怎么分呢?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调查统计的方法,了解班级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并在表格中记录。

  2、初步了解统计图表的意义。

  3、能积极参与调查统计方法的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制男生和女生人数统计表(一)、(二)。

  2、幼儿人手一份统计表,铅笔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统计单(一),请幼儿进行观察、讨论,并明确记录单的要求。

  师:这是一张统计记录单,这张记录单上有什么?

  师:我们可以用这张记录单做什么事情呢?

  师:怎么样让别人一看就知道这张记录单统计的是第几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呢?

  二、师幼讨论记录的策略。

  师:男生和女生的人数记录在小表的什么位置?

  师:如果第一组男生有3小朋友,在表格中怎么记录呢?(男生标记下的空格里)女生呢?

  三、完成小组调查统计表。

  师:现在就请你们用这样的方法,将你们一组上的男生、女生人数统计到记录单上。

  1、幼儿操作时教师应注意观察并做必要的提醒。

  2、同组幼儿相互交流统计结果。

  3、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统计结果,然后再集体检查验证统计人数是否正确。

  师:谁来像我介绍一下你的统计结果。

  四、学习将小组统计的结果汇总到班级的大统计表中。

  1、教师事先出示好画好的'表(二)。

  2、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

  师:这种统计表上有什么?横排的标记表示什么意思,竖行的呢?我们可以用这种表做什么呢?

  讨论:怎么样在这张统计表中记录每组男生、女生的人数?

  师:第一组的统计结果记录在表格的什么位置?

  五、师幼共读表,了解统计图的意义。

  1、每组选派一名幼儿在表格中记录本组幼儿的统计结果。

  2、这张表格填完了吗?还有哪些空格需要我们完成的?(合计人数)

  3、每横排合计人数表示什么意思?竖排呢?

  4、这张统计表告诉我们什么事?

  :统计表能够比较快而清楚的告诉我们一些事情,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帮助,做起事情来比较方便、简洁。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挂灯笼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6的分解、组成。

  2、能找出按顺序分的递增、递减规律。

  活动准备:

  1、6的分解、组成式一套,圆片6个。

  2、幼儿画册《数学》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一、谈话

  在中国的许多节日里,大家都喜欢挂灯笼,红红火火,特别热闹。我们小朋友也剪了许多不一样的红灯笼,把它们串成一串灯笼。今天,我们将这些灯笼和算式题做朋友。

  二、认读加法题

  1、认读加法题:1+5=6,5+1=6,2+4=6,4+2=6,3+3=6,

  这些算式题上有什么?有数字、有符号排列出来的叫算式题。认读数字:每个数字和符号都有名字的。幼儿认读算式题中的数字。

  符号:“+”名字叫“加号”,“=”名字叫“等号”。在算式题中“+”读“加上”,“=”读“等于”。

  认读每一道算式题:1加上5等于6。1、4、6各表示什么意思?

  2、共同选择一串灯笼,请幼儿找一道算式题,说说算式题的意思。例如“2盏红灯笼加上4盏绿灯笼,等于6盏灯笼”,“4盏小灯笼加上2盏大灯笼等于6盏灯笼”等。

  三、看灯笼找算式题

  1、我们剪了许多灯笼,每一串是几盏灯笼?找找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2、能不能用这些加法算式题和灯笼做朋友?

  3、幼儿操作:观察各串灯笼,分辨它们不同的特征。寻找可以匹配的算式题,对应地挂在一串串灯笼下面,说说自己所表示的意思。

  活动延伸:生活中的算式题。

  思考:3+3=6可以表示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事情?

  算式题的用处很大,能帮我们许多忙,我们平时可以用它做什么事呢?

  教学反思:

  美人鱼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6的加减法。

  2、激发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兴趣。

  活动准备:

  1、6的加减算式提卡一套。

  2、幼儿画册《数学》下。

  活动过程:

  一、复习6的组成

  我们来拍手碰球,你的球和我的球合起来要是6。

  二、学习6加法。

  1、出示图一。“这三幅图讲的是一件事,谁会每幅图用一句话把这件事讲清楚。”(指第二幅图)“这里为什么要讲成是'又来了'?”(指第三幅图)“这里为什么要讲成是'一共有'?”“谁和谁合在一起?”(原来的5只和又来的1只)“谁能把这件事来讲一件?”(树上有5只小鸟,又飞来了1只,一共有6只小鸟)。

  2、幼儿用同样的方法来讲一件另外的两幅图。

  三、学习6的减法。

  1、出示图四。“这三幅图讲的是一件事,谁会每幅图用一句话把这件事讲清楚。”(指第二幅图)“这里到底是走掉了还是又走掉了?为什么?”(引导幼儿展开讨论)第三幅图“底是一共有还是还剩?为什么?”“能把这件事来讲一件?”(草地上有6只羊,跑走了2只,还剩4只)。

  2、幼儿用同样的方法来讲一件另外的两幅图。

  3、幼儿找个同伴互相出加减法的应用题,请同伴猜一猜是加法还是减法,为什么?

  四、引导幼儿看幼儿画册《美人鱼》,完成练习。

  1、我们一起把美人鱼打扮得更漂亮些吧。

  2、把得数是3、4、5、6的地方涂上相应的颜色。

  漂亮的'礼盒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了解其名称和特征。

  2、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装饰好的正方体和长方体礼盒各一个,各种正方体和长方体实物。

  2、幼儿画册《数学》下。

  活动过程: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并尝试根据图纸制作礼物盒。

  (1)出示正方体礼盒,引导幼儿说出正方体的名称,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2)出示一个长方体纸盒,先认识长方体,再请幼儿将盒子拆开,仔细观察长方体的构造图,引导幼儿发现折痕。

  (3)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图形,这个图形的名字叫做长方体,那么它是怎么组合而成的呢?从盒子来看,看的不清楚,我们一起来把纸盒拆开来看一看,好么?

  (4)将拆开的纸盒还原,进一步感知如何制作立体纸盒。

  2、根据图形纸,自己制作长方形纸盒。

  师:看看,老师今天带来了许多美丽的图形纸,让我们一起来跟着这些图形纸制作一个漂亮的纸盒吧。

  3、装礼物:互相欣赏礼物盒并装礼物。

  活动反思: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运用感官感知7以内的数量,能按数量多少进行排序。

  2、体验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的乐趣,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

  【活动重点】

  能够感知7以内的数量,能按数量多少进行排序。培养幼儿良好的规则意识。

  【活动难点】

  学会按数量多少进行排序。

  【活动准备】

  课件(“小兔子的果园”)、数字卡、幼儿操作练习(人手一份,课件中含)。

  【活动方法】

  讲解法、观察法、操作法。

  【活动过程】

  一、导入:小兔子的果园。

  1、小兔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看一看果园里有些什么水果?每样水果有几个?(教师出示课件,请幼儿观察,目测不同水果的数量。)

  2、幼儿正确目测数群,感知7的`数量。

  二、给水果排队。

  1、先请小朋友想想把这几种水果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好队,应该怎么排?教师随后出示课件,和幼儿一起将各种水果排序。

  2、教师引导幼儿给排好队的水果配上相应的数卡。(并引导幼儿发现数字排列的规律)

  三、幼儿操作。

  1、找朋友:请小朋友将数字宝宝和与数字宝宝数量形同的小圆点用线连起来。

  2、添、去点子,按照题目上所给的数字添圆点或去圆点。

  3、按顺序填空格。按照题目中圆点多少的顺序在空格里画上相应的圆点。

  四、结束活动。

  教师讲评幼儿作品并做小结,活动结束。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进行学习数量的关系,了解加减法的意思。

  2、进一步练习9的加减法。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套1-9的`数字卡、十、一、=、有关动物的头饰。

  2、教师准备磁铁教具。

  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的兴趣。

  1、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些玩具9个,让幼儿数一数。

  2、让幼儿说出9的分合。

  二、团体活动。

  1、小朋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图形宝宝。出示三角形(红色和蓝色)让幼儿说出加法算式。

  师在问:9个三角形去掉1个还剩多少个?

  怎样写算式?(书:9-1=8)

  9个三角形宝宝去掉8个,还剩多少个?

  2、出示苹果图形。

  小朋友,老师又带来了什么?(7个红苹果、2个紫色苹果)一共有多少个?用什么方法算?(加法)怎样写加法算式?(书:7+2)还可以写加法算式(2+7)。一共有9个苹果送给2个苹果给小朋友,还剩多少个?怎样写算式9-2=7。

  9个苹果送给7个小朋友,还剩多少个?9-7=2。

  三、操作活动:

  1、先出球形,6个绿色的球,3个桔黄的球一共有多少个?怎样摆出算式:6+3=9 3+6=9 9-3=6 9-6=3

  2、操作2出示梨子图形让幼儿说一说然后摆出算式:5+4=9 4+5=9 9-5=4 9-4=5

  四、游戏动物找家

  游戏规则;带动物头饰的小朋友算好得数,然后找家。其余小朋友说“XX动物你的家在哪里?”小动物回答“我的家在这里”。(王美英)

大班数学教案 篇9

  【知识引入】

  尺子又称尺、间尺,是用来画线段(尤其是直的)、量度长度的工具。尺上通常有刻度以量度长度。有些尺更在中间留有特殊形状如字母或圆形的洞,方便用者画图。

  尺通常以塑胶或铁,不锈钢,有机玻璃制造,亦有以硬纸、木、竹,铝,皮革等制造的。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即将进入小学,在他们的笔盒里有铅笔、橡皮、尺等文具,其中铅笔、橡皮是孩子们经常使用的文具,尺却使用的较少。尺有什么用?怎样使尺子?小学生为什么要用尺?是幼儿感兴趣而又疑惑的问题。设计此活动目的在于扩展幼儿对尺的认识,激发幼儿自己去探索,寻求,解决疑问,从而发展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满足幼儿渴求学习的愿望。

  【活动目标】

  1、 认识各种各样的尺,了解其用途,发现其区别,发展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

  2、 初步学习直尺的使用方法,培养幼儿对测量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活动准备】

  1、 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各样的尺,并了解尺的名称,特点及用途。(如:不同材料、不同长度的直尺、三角尺、皮尺、卷尺等。)

  2、幼儿每人直尺一把。(含三种长度:10厘米、20厘米、30厘米。)

  3、操场上画一条宽为120厘米的“小河”。

  【过程建议】

  1、 认识各种各样的尺。

  (1)分组讨论交流。请幼儿将自己收集到的尺在小组介绍。要求说出是谁帮助收集的,在什么地方收集的,叫什么尺,有什么特点和用途。

  (2) 集中交流。请小组推荐,介绍比较有趣、特殊的尺。

  (3)引导幼儿归纳有些什么样的尺,各有什么用途。

  2、找找尺的不同点。

  (1)分组讨论。 提问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这么多的尺都是不是一样的?有什么不同?

  (2)集中讨论。 个别幼儿发言,其他幼儿补充。

  (3)引导幼儿归纳,从用途、材料、形状等不同方面进行小结。

  3、找出尺的共同点。

  (1)提问引发思考:尺有这么多不同,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2)引导幼儿归纳提升:它们上面都有刻度,都是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

  4、 测量活动。

  (1)学习测量长度的方法。

  ①请幼儿拿出自己的尺,尝试测量桌子的长度。(以各自的尺为单位测量。)

  ②请幼儿说说是怎样测量的。

  ③引导幼儿小结测量长度的方法:测量时尺与被测量物的起点要对齐,每量一尺要做上记号,接着量时尺的一端要与记号对齐,要记住量了多少尺,不能漏计,也不能多计,最后的测量结果就是物体的长度。

  (2)测量操场上“小河”的宽度(120厘米宽)。

  ①幼儿用自己的尺测量,老师将幼儿测量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可让幼儿反复测量,确认后再记录。)

  ②集中观察记录表,看看小河有多宽,让幼儿思考,提出问题。

  ③集中讨论:为什么小河的宽度会出现三种不同的数字?

  ④引导幼儿小结:尺的长短不同,所以量出的结果也不同。

  ⑤分别请量出三种不同结果的幼儿说出自己的尺上刻度最大的数字(表示尺的长度),教师帮助测算出小河的宽度(120厘米)。

  【延伸提示】

  1、 在活动中投放各种直尺,供幼儿选用。

  2、 举办“各种各样的尺”博览会。

大班数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复习4以内数的组成,初步学习4以内数的加、减。

  2。认识“+”、“-”、“=”符号,理解其意。

  活动准备:

  民族娃娃的贴片教具,数字卡片(1、2、3、4),“+”、“-”、“=”符号卡片,算式卡(4以内的所有算式),《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1。复习4以内数的`组成 游戏:碰球或对数。例:“对4”的游戏,老师报“3”,幼儿要报“1”,合起来是4。可采取两名幼儿进行挑战赛,看谁对的又快又正确。

  2。学习4以内数的加法。认识“+”、“=”。

  (1)教师口报应用题 师:幼儿园来了一个藏族小朋友,后来又来了两个维吾尔族小朋友,现在一共来了几位好朋友?(并出示教具)

  (2)幼儿回答后,请幼儿说说是怎么样算出来的?(先来了1个,后来又来个2个,一共来了3个小朋友)。

  教师出示卡片;1、2、3,提问:这几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呢?(并贴在与贴片教具相对应的地方)

  (3)出示“+”和“=”符号卡片,并把其放在“1、2、3”数字中,形成算式:1+2=3。 教师:“+”就表示合在一起的意义,“=”就表示一共有多少,和在一起念1+2=3。我们用这个算式可以表示刚才的事情。

  (4)幼儿学念算式。

  (5)练习4以内其他加法算式 教师口报应用题,幼儿选择正确的算式表示

  3。学习4以内数的减法。

  (1)教师口报应用题 师:花园里有4个小朋友在跳舞,走掉了2个小朋友,还剩下几个小朋友呢? 师:剩下2,这个数字式怎么得来的?

  (2)出示“-”,认识并理解意义,形成减法算式。

  师:“-”就表示去掉的意义,可以用来记录刚才的事情。 例式:4-2=2,幼儿跟着读。

  (4)练习4以内的其他减法算式。

  教师口报应用题,幼儿选择正确的减法算式表示。

  4。幼儿操作练习,完成幼儿用书:添上正确的符号,形成算式。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06-27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2-04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9-06

大班数学教案07-20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20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24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8-04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06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8-07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