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音乐教案>一年级上册音乐

一年级上册音乐

时间:2023-10-09 07:19:09 音乐教案 我要投稿

一年级上册音乐

一年级上册音乐1

  教学目标:

一年级上册音乐

  1、了解西方圣诞节和新年的节日;体验节日音乐的美感;感受节日气氛;培养人际智能和相互分工合作的'能力。

  2、能愉快而抒情地演唱和表现歌曲的意境;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展自编自演的活动,人人参与,开个有趣的班级圣诞化装舞会。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中外传统节日文化。

  2、欣赏歌曲《平安夜》和《铃儿响丁当》以及学唱歌曲《祝你圣诞快乐》、《新年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侧重节日生活的情感体验。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以学期接近尾声为由,提出决定在圣诞节前开个以班为单位的庆祝圣诞节的化装舞会,每个人确定自己在化装舞会上表演什么节目,可以几个人合作,也可以独自表演。自愿打扮自己,设计面具,准备道具和服装等。

  二、谈话:

  美国小朋友迎来了最高兴的节日—圣诞节,圣诞老人给他们带来了礼物,带来了欢乐,同学们,我们也来学一学这首歌曲,然后去参加晚会。

  1、朗读歌词;

  2、听唱,模仿。

  3、跟琴学唱。

  4、有感情地演唱。

  三、开化装舞会。

  全班围成圈坐,以《平安夜》、《铃儿响丁当》、《祝你圣诞快乐》和《新年好》为舞会的基础音乐,用每小组轮流当邀请者的方法,向其他同学发出跳舞的邀请。

  要求:在活动过程中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

  1、欣赏《平安夜》和《铃儿响丁当》,让学生随着音乐律动,在音乐声中体验意境,进行审美体验。

  2、谈话:有过了几天,元旦到了,小朋友们高兴地唱起了《新年好》。

  3、放音乐《新年好》,尽情地歌舞。

  4、结束音乐,《铃儿响丁当》。

  四、老师宣布舞会结束。

一年级上册音乐2

  教学目标:

  1、通过表演,感受音乐中描绘出对小音乐家的喜爱之情。

  2、能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经验探索感知音的长短。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表演,感受音乐中描绘出对小音乐家的喜爱之情。

  2、能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经验探索感知音的长短。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发生练习。

  3、复习歌曲及上节课内容。

  二、基本部分:

  1、表演《法国号》

  (1)完整地聆听歌曲。

  提示:这首歌是谁在唱《法国号》,随着歌声拍手感受节拍。

  (2)听歌曲读歌词,教师可用事先做好的头饰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边读边拍手。

  (3)用听唱法尽快地学会歌曲。注意:读衬词时要清晰、准确。

  (4)边唱歌边表演

  2、编创与活动:

  (1)认识响板,由教师示范学习演奏响板的正确姿势。

  (2)分小组讨论音、响板的演奏方法,交流演奏方法。

  (3)选择一种演奏方法,为歌曲伴奏。

  三、结束部分:小结。

一年级上册音乐3

  一、教学内容:

  这学期需要读完一年级第一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整本书由七个单元和四十节课组成。教材难,任务重。我希望通过努力,我们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声音的感受力,用不同的材料模仿。

  2、培养音乐学习中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3、逐步培养孩子听音乐的习惯和兴趣,通过用打击乐器伴奏歌曲的练习,逐步培养孩子的音乐创造力和协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

  1、要求学生唱歌声音自然,姿势正确。

  2、组织班级形式,使之生动、活泼、有趣,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慷慨地表演。

  四、教学难点:

  1、激发学生对各种事物的兴趣和关心,让学生感受到人与动物、动物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2、如何吸引大一新生专心听歌,帮助学生从愿意听音乐逐渐过渡到喜欢听音乐。

  五、教学思路:

  我们应该对新生给予更多的指导,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系统理解,使课堂组织灵活多样,注重学生的发音、歌唱姿势和表达,在课堂上增加更多的互动内容,培养学生与老师和学生的协作与合作意识。

  不及物动词教学准备

  录音机、DVD、电视、铃声、响板、数字视频展示架等。

  六、课时安排

  单元1: 4课时

  单元2: 4课时

  单元3: 4课时

  单元4: 4课时

  第5单元:6课时

  第6单元:4课时

  第7单元:6课时

一年级上册音乐4

  一、教学内容:

  1.欣赏:《荫中鸟》、《鸭子拌嘴》

  2.活动:声音的长短

  3.欣赏:《两只小象》

  4.唱歌:《在动物园里》

  5.欣赏:狮子、大象

  二、教学要求

  (一)单元总要求

  1.进一步激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本单元通过游戏、模仿、歌唱、表演、绘画等艺术形式展开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

  3.引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关爱,使学生感受人与动物、动物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

  (二)具体要求

  1.鼓励学生体验、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引导学生用真诚的歌声表现不同情绪的歌曲。

  2.进一步熟悉“× -”和“×”,感受声音的长短。

  3.通过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初步培养学生的合奏能力。

  三、教学准备

  (一)教具

  歌曲《两只小象》《在动物园里》的录音带或CD以及伴奏带;打击乐器(碰铃、响板、铃鼓、三角铁);《荫中鸟》《鸭子拌嘴》《动物狂欢节》的CD或VCD、动画片《狮子王》。

  (二)文字、图片

  动物的图片(小猫、狮子、老牛、小狗、鸭子、小鸡、老鼠)、《鸟类的家园》图片、节奏卡片。

  (二)重点和难点

  四、本单元的重点:

  进一步鼓励学生体验、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引导学生用真诚的情感和自然的歌声表现歌曲。音乐活动从模仿动物的叫声入手,认识声音的长短,让学生感受、体验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培养学生稳定的节奏感。

  本单元的难点:

  通过欣赏描述动物的音乐,理解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并能用语言、动作、表情简单描述音乐形象。在多声部节奏练习中,聆听、感受、表现其他声部的节奏及三声部的和谐美。

  五、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声音的长短。

  2.《在动物园里》。

  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并在教师的弓1导下,边模仿叫声,边拍节奏,培养学生稳定的节奏感。

  教学过程:

  1.将小猫、狮子、老牛、小狗、鸭子、小鸡、老鼠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2.教师播放狮子的叫声录音,请学生猜一猜它是谁?

  3.学牛模仿,总结狮子叫声的特点:音长、低沉。

  教师随即在狮子的图片上出示节奏卡:

  4.一半学生拍节拍,一半学生模仿动物的`叫声;互换练习;全体学生手拍节拍,口中模仿动物的叫声。

  5.一名学生模仿任意一种动物的叫声,其余学生猪。

  6.教师在这种动物的图片上出示节奏卡:

  7.依次将黑板上的动物,按叫声分类(方法同4)。

  狮子: 小狗: 小鸡:

  × - × × × × × ×

  小猫: 鸭子: 老鼠:

  可以变换方式,由个别学生选择其中一个图片,放在狮子、老鼠、鸭子的图片下方,全体学生判断正误。

  8.学唱歌曲《在动物园里》(听两遍录音)。

  9.教师带领学生熟悉歌词。按节奏朗读歌词:

  × × × × | × × × 0 | × × × | × × × |

  狮 子 睁 眼 看 我 们, 真 好 玩 真 好 玩,狮 子 跳 舞 多 起 劲, 真 好 玩 真 好 玩,五 色 小 鸟 吹 口 哨, 真 好 玩 真 好 玩,动 物 园 里 动 物 多 真 好 玩 真 好 玩,教师念歌词,学生拍节奏Z学生跟着老师迈念歌词边拍节奏。

  10.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11.教师分句弹奏旋律,学生分句唱歌词。

  12.有表情、完整地演唱歌曲。

  13.两名学生为一组,选两种叫声不同的动物共同演唱。下节课课上汇报。

  教学评价:

  1.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情绪反应。

  2.是否掌握手拍节拍,口念节奏;节奏是否稳定。

  3.学习歌曲《在动物园里》时掌握的速度和熟练程度。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在动物园里》。

  2.音乐活动“声音的长短”;听赏乐曲《狮子》。

  教学目标:

  1.在上一课学习的基础上,继续感受声音的长短;

  2.练习三声部合奏能力,培养学生稳定的节奏感。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在动物园里》,让学生熟练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上节课课后练习汇报:两个学生为一组进行表演。

  3.动物大合唱:教师选中一组节奏准确、节拍稳定的同学,再加上老师组成一个三个声部的“动物大合唱”。

  4.学生聆听,感受大合唱中三声部的和谐美。

  5.学生练习:将全体学生分成三个大组,刚才示范的组当指挥,练习“大合唱”(全体手拍节拍)。

  6.学生自由组合,演奏形式不同的“大合唱”。

  7.教师出示各种打击乐器(铃鼓、碰铃、三角铁、响板),学生自由选择、讨论,练习刚才模拟的动物的叫声。

  8.汇报练习结果。

  9.欣赏乐曲《狮王进行曲》。这首乐曲描述的是动物园中的哪一种动物?为什么?

  10.你怎么感受到是狮子?体会理解音乐要素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

  11.观看动画片《狮子王》片断。

  12.教师引导学生从音色入手,理解乐曲音色中“威严”的感受:兽中之王--狮子。

  13.听乐曲模仿狮子在森林中昂首漫步的神态。

  教学评价:

  1.学生参与程度和参与率。

  2.学生掌握歌曲《在动物园里》的熟练程度。

  3.学生自选打击乐器练习的效果。

  4.三声部合奏的准确性和节奏的稳定性。

  5.是否注意聆听音乐,能否随音乐表现狮子威严走路的神态。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听赏乐曲《大象》。

  2.唱歌《两只小象》。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两只小象》,体会三拍子的韵律感。

  2.欣赏《大象》,区分狮子与大象不同的音乐形象。

  教学过程:

  1.完整欣赏《狮王进行曲》:这首乐曲的曲名?

  2.欣赏《大象》:这也是一首描述动物的乐曲。听一听乐曲表现了什么动物?

  3.这两首乐曲有什么不同:《狮王进行曲》更威严,这一首稍活泼。

  4.告诉学生乐曲名称《大象》。

  5.谁来模仿大象的动作?双手交叉,两臂伸直于头顶,弯腰;左手托住右臂,右臂柔软的向上甩起,手腕下垂。

  6.听音乐,学生自由运用肢体语言,感受体会大象快乐的舞蹈。

  7.学习歌曲《两只小象》。

  8.教师带领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

  9.学生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10.教师弹奏旋律,学生演唱歌词。

  11.自由讨论,如何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教学评价:

  1.学生参与的程度与反映的态度。

  2.学唱歌曲《两只小象》掌握的速度和熟练程度。

  3.对比欣赏《大象》与《狮子》,能否区分乐曲的不同音乐形象:威严和活泼。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歌表演《两只小象》。

  2.听赏乐曲《荫中鸟》。

  教学目标:

  1.复习歌曲《两只小象》,体会歌曲三拍子舞蹈的韵律。

  2.欣赏《荫中鸟》,感受乐曲带给人们的愉快感受,同时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两只小象》。

  2.歌表演《两只小象》。展示上节课后学生自由创编的结果,体验三拍子的韵律感。

  3.听赏《荫中鸟》,请你听听:音乐中什么动物在鸣叫?

  4. 初听乐曲:小鸟怎么叫?为什么叫得这么好听?

  5.出示图片:《鸟类的家园》请你观察。

  6.图片上的鸟的家怎么了?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引导学生保护环境,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7.请你为鸟设计一个美好的家。学生可以在黑板上即兴创作,也可在图画纸上创作。

  8.复听乐曲,体会鸟儿在绿茵下快乐歌唱的愉快心情。

  教学评价:

  1.演唱《两只小象》掌握的熟练程度。

  2.学生的参与程度及情绪反应。

  3.“为鸟儿设计家”是否积极投入。

  4.欣赏《荫中鸟》时情感是否投入。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听赏乐曲《鸭子拌嘴》。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鸭子拌嘴》,体会音的强弱、快慢对比。

  2.将乐曲编成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过程:

  1.图片导入:图片上画了什么动物?它们在做什么?

  2.鸭子生活在什么地方?

  3.欣赏《鸭子拌嘴》:你听到了什么?

  4.将全体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听到水擦演奏的老鸭时请举手,一组听到小镜演奏的小鸭时请举手。

  5.任意扮演老鸭或小鸭。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6.你能将这段音乐讲述的内容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吗?

  7.请你回家后,将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评价:

  1.学生参与程度及参与率。

  2.学生随音乐游戏时,能否投入。

  3.学生用语言编织的故事是否流畅?有没有发挥想象?

【一年级上册音乐】相关文章: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1-14

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01-04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07-19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01-17

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07-15

音乐上册教案01-14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03-28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11-15

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15篇01-06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