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美术教案>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时间:2023-10-28 09:42:31 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美术教案合集[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术教案合集[6篇]

美术教案 篇1

  目的: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日常用品,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引发学生联想,运用不同的方法、材料对勺子进行添加、装饰,从而创造出新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重点:对勺子进行联想,添加、装饰,从而创造出新的作品。

  难点:引导观察、引发联想。

  教具:勺子,课件、示范作品等。

  方法:引导观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引发孩子丰富的联想。

  自由画的体现:

  1,通过勺子引发联想,想到生活中的其他日常用品,比如:植物、动物、交通工具等,学生可以对自己熟悉的日常用品进行联想,添加、装饰。

  2,学生可以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表达对勺子的联想,比如:绘画、剪贴、橡皮泥等。

  过程:

  一,检查学生带来的勺子及学具准备情况。

  说说自己带来的勺子,有什么作用,他是什么材料做的,外形有什么特点?(材料上应有尽有,外形上丰富多变)

  二,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观察勺子。(板书)

  从不同的角度看勺子,正放、反面、横放、竖放、斜放,有什么特点?

  教师引导观察(出示美丽的公主作品)要与我们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如:什么东西上大下小、上圆下长?什么东西脖子长来身子大有圆?等,引发联想。

  三,方法。

  通过观察,想到了许多的变化,怎样把你的想法表现出来呢?(课件展示)

  一个勺子,通过添加、装饰,变了!(美丽的'公主、大象等)。学生练习,要求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呢?

  四,作品展示,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鼓励。

  五,拓展,生活中除了勺子,还有许多的我们熟悉的东西,只要我们仔细、认真的去观察他,我们就会感受到其中的美

  板书:

  实物投影 外形特点 作品展示与评价

美术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名片的功能,知道名片能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方便。

  2.能创造性地设计自己的名片。

  二、活动准备

  1.幼儿有互留通讯方式的愿望。

  2.《幼儿画册》(第三册P65)。

  3.老师设计制作的名片,上届大班幼儿名片,各种不同种类的名片。

  4.操作材料:几何图形卡纸、彩笔、剪刀、花边剪刀、废旧图片。

  三、活动过程

  1.了解名片的.作用。

  (1)你们见过名片吗?见过谁的名片?名片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一张老师自制的名片(尺寸要大),引导幼儿看一看,说一说名片上有哪些信息。

  (3)人们为什么要用名片?它有什么用?

  :名片上有自己的名字、电话、地址等。它有很多用处,可以认识新朋友,可以与朋友保持联系,可以介绍自己单位的产品等,名片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2.欣赏各种名片。

  (1)欣赏多种名片。这些名片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分别有什么特色?(观察名片的形状、颜色、装饰方法)

  (2)欣赏上届大班幼儿的名片。

  你们知道这是谁的名片吗?这些名片和刚才的名片有什么不同?

  3.设计名片。

  (1)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设计自己的名片?名片上应该有什么?如何进行装饰?

  (2)幼儿操作设计自己的名片。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名片设计得更独特,更漂亮。

  4.幼儿互相赠送自己的名片,激发毕业后与同伴保持联系的愿望。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欣赏民族服饰,感受各民族特点以及民族服饰的美

  2、会用折、剪、贴等多种美工方法制作一种民族服饰

  3、能较协调的搭配色彩教学准备各民族娃娃的图片,彩纸 剪刀,胶水,皱纹纸、 白纸教学重点与难点选择合适材料,运用各种方式制作民族服饰教学方法与手段直观感知法、讲解演示法。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5、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幼儿活动设计意图

  一、欣赏民族服饰师:我们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她有56个兄弟姐妹。今天我带来了很多图片,你知道这些服装是哪个民族的吗?

  师:这些民族的服饰,分别是苗族、藏族、蒙古族、朝鲜族等等。

  请你仔细看看,他们的服饰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你最喜欢哪个民族的服饰?为什么?

  引导幼儿谈谈民族服装、服饰之间的异同之处。

  分别大胆地猜测这是什么民族的服装先感受民族服饰的特点,为下一环节制作服饰做铺垫。

  二、尝试制作民族服装。

  1、请幼儿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民族服饰。

  师:“今天我要请每个小朋友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民族服饰,今天我们要做一件民族服装。你来说说看你想做哪个民族的服装?”

  2、教师示范操作师:“这里有很多材料,这是什么?你觉得可以做什么?”

  教师一边问一边简单地示范操作。

  3、提供材料,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1、说说自己想做哪个民族的服装,用什么材料,通过什么方式。

  2、仔细观看老师的制作步骤。

  3、自由操作。

  通过欣赏图片,获得直观印象,然后组织讨论有利于孩子们更仔细的观察到民族服饰的特点,对接下来的教学开展提供帮助在认识材料的基础上,有目的的选择自己需要的材料,通过教师的示范操作,降低操作难度。

  三、展示制作成果。

  师:“小朋友做的都非常用心,下面我要请你们来介绍一下你做的民族服饰。”

  师:“你做的是什么民族的服饰?你用了什么方法做的裙子?……幼儿将布置好的民族服饰进行介绍,相互欣赏,并随着民族音乐跳民族舞蹈。

  说说自己做了什么,怎么做的。

  通过幼儿与教师一起布置,幼儿不再是观看老师布置环境,而是与同伴相合作,一起来完成展览。

  音乐舞蹈的方式让幼儿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案反思:

  1、 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我作为教师,上课的时候自身没有设定好一个清晰的说课条理。尤其是到上课的后阶段,我经常内容重复,没有逻辑性,甚至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说什么接下来该怎么说,语言也啰嗦拖沓起来。幼儿的思维也被我弄乱??,上课的`效果就不是很好了。

  在上课过程中,前面时段教师可做一个“模板”,在黑板上罗列描述民族服饰特点的主要方面,条理很清晰了,教师讲了几个后,后面阶段就可以请幼儿模仿老师来讲述,这样可以促使幼儿开动脑筋思考,也可以很好的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

  2、 作为延展活动的民族服饰拼图难度设计过大,不适合大班孩子操作。我在设计拼图的时候,将拼???切成12块左右,这对于大班孩子实在难度过大。有些组操作的时候,我还把两组的图片弄掉了几张,这也使得拼图游戏难以展开。虽然后来小朋友都把作品完成了,但这些都是在其他老师的帮助下完成的。设置拼图环节的教学目的没有很好的达到。

  3、 我是第一次上课,幼儿不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我身上,在开展活动或是讨论问题的时候,我很难控制住局面,常常是他们在那里说话或是做些小动作。而我在上课的时候也出现了问题:很少和幼儿互动。幼儿需要老师的回应才能有动力继续关注老师所讲的课,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表扬,而我就是怕小朋友的一些问题或是话语会脱离课程主题甚至引起其他小朋友的哄闹,为了“省去麻烦”,我就只采取了一些和我课相关的小朋友的回答,进而忽略了很多其他小朋友。后来我注意到,小朋友几乎没人回答我的问题了。看来,教师及时对幼儿的回应,对整个课的效果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4、 课程环节设置上要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教师的讲课难度要有提升,不能一直处于平铺的状态,既然幼儿觉得“有挑战性”对内容更有兴趣,也使认知目标能更好地完成。

  5、 教师指令一定要简洁明白,在开展活动前就要将要求讲述清楚,有些甚至要反复强调让幼儿有个意识。在拼图前,教师可以先示范一次,将要求讲述清楚,再让幼儿分组操作。而我当时先分组后讲述,幼儿投入到分散的游戏中,注意力就更少集中在我的话上,这也是课堂局面混乱难以控制的一个原因,也给幼儿完成拼图增加了难度。

  第一次上课效果不是很好,不过我也收获了很多的经验教训,在这些经验和老师对我的帮助之下,我会有进步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将大小不同的蜡光纸圆片黏贴在底板上,并在教师的提醒下有颜色搭配和图形组合的意识。

  2、通过观看教师的演示学习用糨糊黏贴的方法。

  3、能大胆黏贴,体验不同大小、颜色、组合方式的“泡泡”贴在展板上的美感。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康定斯基作品《圆之舞》的图片或PPT。

  2、颜色、大小不一的蜡光纸圆片,A4大小的白纸或黑纸每}人一张。

  3、泡泡枪或泡泡器(也可以用直接可吹的泡泡水等)。

  4、底板上布置几条小鱼和水草,底板的大小以能张贴所有幼儿的作品为宜。

  5、幼儿有玩吹泡泡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调动幼儿关于泡泡的经验

  1、你们吹过泡泡吗?你们看,我会变出泡泡。(教师用泡泡枪打出一串泡泡)

  2、有多少泡泡?(适时丰富词汇:许多、一串一串的泡泡)

  3、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观察并用动作和语言表达:圆圆的,有的大有的小)

  二、引导幼儿欣赏康定斯基的作品《圆之舞》PPT,帮助幼儿整理前面获得的经验

  1、有个画家画了许多泡泡,看看他画的泡泡和刚才你们看到的泡泡一样吗?

  2、他画的泡泡是怎么样的呢?(引导幼儿说出有不同颜色、不同大小)

  3、这些泡泡都是紧紧地靠在一起的吗?(引导幼儿观察出有的密集,有的分散,就像有的喜欢和好朋友挤在一起,有的喜欢单独呆在一个很空的地方一样)

  (分析:此环节的重点在于引导幼儿观察泡泡不同的组合方式,特别是重叠、聚合、分散的组合方式,以帮助幼儿丰富泡泡组合的图像经验,便于幼儿在后面创作时主动运用。用“紧紧”这个词来引导幼儿具体感受泡泡的组合方式很关键,因为如果问题太宽泛,如:“泡泡是怎么排列的'?”小班幼儿就不知如何回答。因此,对小班幼儿来说问题具体、语词准确特别重要)

  三、创设情境,引导幼儿进入黏贴泡泡的状态

  1、出示大底板,指着底板上的小鱼说:“小鱼也喜欢用嘴巴吹出许多的泡泡呢!”

  2、你们想让小鱼吹出一个什么样的泡泡呢?是大大的还是小小的?是什么颜色的?

  3、教师演示贴“泡泡”。幼儿每说出一种,教师就在底板上贴上一个圆片“泡泡”,在贴之前教师问:“你们想把它贴在中间还是旁边,上面还是下面呢?”同时教师用动作演示每一个地方,最后将“泡泡”贴在幼儿选择的位置上,边贴边说:“先用食指蘸上糨糊,从‘泡泡’白色的这一面的中间开始抹开去,记住每个地方都要抹到,然后用抹布将手指擦干净,再把‘泡泡’贴在底板上。”当贴第二个“泡泡”时,教师问:“是紧紧靠着第一个泡泡呢,还是离它远一点,或者离它很远呢?”

  (分析:此环节的重点是帮助幼儿运用前面的经验,进一步强化图像组合意识。教师通过演示,让幼儿明确怎样贴在一起或分开贴,将幼儿无意识的黏贴引导为有意识的黏贴。通过与幼儿讨论如何选择“泡泡”的大小和颜色,强化幼儿的参与意识和自主意识,为后面幼儿的个性化黏贴作铺垫)

  4、再次交代操作要求。

  (1)今天我们要学习用糨糊来黏贴"泡泡”。(教师逐一介绍工具材料——糨糊、抹布)你们会用糨糊黏贴吗?

  (2)谁会用糨糊贴“泡泡”?(请个别幼儿上来演示如何正确抹糨糊及黏贴)

  (分析:此环节的目的有二:一是调动幼儿主动学习的能力,让幼儿认为不用教师教自己也能学会这个本领(其实教师在上一个环节中已经有目的地讲解并演示过>,增强幼儿自主观察、学习的意识;二是教师可以由此了解幼儿在前一个环节中学习的情况,发现幼儿的问题和困难,从而进一步强化和补充,使指导具有针对性。同时演示的幼儿又给能力较弱的幼儿做了一次示范,既满足了该幼儿的表现需要,也满足了其余幼儿再次观察学习的需要)

  四、幼儿创作

  教师提醒幼儿选择颜色、大小不一的圆片进行黏贴,并将多余的圆片放回原处。

  五、引导幼儿欣赏作品

  1、师幼一起将所有作品布置在大展板上,教师引导幼儿找到自己的作品并向大家介绍。

  2、教师鼓励并引导幼儿对别人的作品发表看法。如:“你喜欢哪里的泡泡呢?”

  活动反思:

  幼儿喜欢观察,动手做做玩玩,如果做出一些又简单又好玩的小制作,既满足了幼儿的兴趣需要,又能培养他们对颜色的感性认识。美术活动离不开感知、模仿、练习、创作这几个基本环节。

美术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美术界中大师作品的门派类别琳琳种种,并不是所有作品都适合幼儿欣赏的,所以在选择欣赏作品时非常重要,应适应幼儿的知识、经验和心理发展特点,幼儿喜欢贴近自己生活、富有情趣、色彩鲜艳、生动活泼的美术作品。现代派绘画主要以线、形、色等形式因素间接地传达意义,这与幼儿期还完好保存的人类感知本能和知觉相一致。幼儿知识经验少,思维框框少,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和创造,容易与这些作品达到默契与相通。因此我选择了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的作品《在红色安乐椅上睡着的女人》,让幼儿发现美、感受美、丰富美。

  期待幼儿表现的行为:

  1、乐意运用自己的各种感官参与欣赏活动,激发孩子体验美、发现美、表达美的情感。

  2、能对作品产生一定的想象,大胆地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认识和感受

  3、知道弧线的表现作用。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在红色安乐椅上睡着的女人》。

  2、创设体验的环境,在红色地毯上放一些抱枕、毛毛公仔等休闲物品。

  3、陶泥、小工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体验活动:让幼儿在老师创设的红色地毯上体验舒适的感觉。

  1、师:我们找个舒服的位置休息一下吧!听着音乐,轻轻地闭上眼睛,放松你的手,放松你的脚,你的身体软软的、柔柔的坐着或躺着。(让幼儿听着柔和的音乐,在老师的语言提示下放松肢体,体验舒适的感觉。)

  2、休息后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

  师:刚才你休息时,感觉怎样啦?

  二、幼儿整体欣赏,初步感知画面。

  师:你从画中看到了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有什么感觉?

  三、幼儿分层欣赏,深入解析画面。

  (1).感受线条

  1、这个人的眼睛、表情是怎样的?身体姿势是怎么样的?你猜猜画中的阿姨感觉怎么样?

  2、画家用了哪些线条来表现这个睡得很舒服的人?(弧线、波浪线)(请个别小朋友出来找一找,请大家书空或摸着自己的轮廓来说)这些线给你什么感觉?

  小结:画家就喜欢用这些流畅的线条表现这个人软软的姿势,睡得安详、很舒服的样子。

  3、我们一起来学一学画中的阿姨。刚才我们学画上的阿姨,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我们的身体很放松,感觉很舒服。就像画中的人一样。

  (2)、感受色彩。

  师:“阿姨坐在红色的椅子上,给你什么感觉?

  三、整体欣赏,提升画面感受。

  师:你喜欢这幅画?为什么?这幅画给你什么感觉?请你给作品起个名字。

  四、向幼儿介绍这幅画的名称与作者,理解画家作品立体的、奇怪多面的作画风格。

  1、教师介绍:这幅画的名称叫《在红色安乐椅上睡着的女人》,这是毕加索画的,这幅画整体色调鲜明,线条使用较多,表现了女人身体线条。画中的女人面部表情安详,柔和,看得出她睡的好甜,让人有种欲睡的感觉,用弧线描绘的宽大的手臂置于椅子的两个扶手,而身体耷拉着。显得那么的无力,完全进入睡的状态。红红的,软软的沙发椅,衬托出阿姨粉红色的手臂,他主要用了红色和黄色两种暖色的调子,给我们一种很放松、很舒服的、很暖和感觉。

  2、用课件演示让幼儿了解作品立体的、奇怪多面的作画风格。

  如果幼儿能发现作品人物面部的奇怪地方,老师就顺势启发幼儿看课件进行了解。如果幼儿没发现,老师用平行参与的方式说:“这个女人的`脸有点奇怪,你发现吗?(让幼儿先自由表达,再看课件进行了解)

  小结:毕加索大画家画这个人时画了她的侧面,但他又想画上她的正面,侧面、正面同时在画上出现,就给我们有立体的感觉,毕加索就是爱想象。

  五、迁移创作,用陶泥表现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1、师:“阿姨舒服地躺在红色的沙发椅上睡着了,除了躺在沙发椅上睡很舒服,还可以怎样睡也让我们感觉很舒服呢?

  2、播放甜睡的照片,让幼儿感受甜睡的放松和愉悦。

  3、创作要求。师:今天我们用陶泥来做一个你觉得最舒服的睡觉样子。

  3、幼儿创作,并给予一定的引导鼓励。

  六、作品评价。

  展示幼儿的作品,互相欣赏,请幼儿说说别人的作品,说说自己的感受。

  七、活动延伸:

  欣赏多幅毕加索的作品,让幼儿感受画家作画的风格,丰富对名画欣赏的能力,让幼儿体验美的感受。

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叙述梦境、奇怪的梦表现梦境的过程中,了解梦是现实生活的特殊继续,是人脑活动的特殊形式。

  2、通过启发回忆和想像,奇怪的梦诱导学生用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梦中故事”,挖掘创造的潜能,抒发自己的情感。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远离迷信的情感。

  教学准备:绘画工具,图片。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回忆和梳理自己的梦境,进行大胆奇特的想像、幻想和创造。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进入梦的'感觉和体验,并通过美术活动,利用色彩和构图,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作品新颖、生动,富有艺术美感。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创设梦的情境,让学生从图片加上音乐和自己的幻想进入梦境。

  二、回忆表述梦。

  讨论:你曾经做过哪些奇怪的梦,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表述:把你梦中最精彩的片段说给同学们听。

  三、欣赏作品。

  欣赏大师和同学的作品,加深学生对梦的独特的感受,并引导他们进一步了解范作的表现手法。主要引导学生从作品的构思和色彩上讨论。

  四、构思创作。

  1、梦的构图。

  2、梦的色彩。

  五、学生绘画。

  用创新的思维,画出最奇异的梦吧。教师相机指导。

  六、课堂小结。

  学生作业点评。结合学生自己的讲述的创作意图。

  教学反思: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美术教案美术中班教案01-07

美术的教案06-20

经典美术教案02-23

(经典)美术教案07-27

经典美术教案03-05

《美术》教案02-17

美术教案01-26

美术教案(经典)07-30

美术教案【经典】08-01

(精选)美术教案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