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13 08:03:31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10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10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

  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看图导入,交流资料

  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

  “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4.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2~13是课文的具体写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 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a.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

  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5.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6.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

  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

  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

  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课后习题

  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

  2.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板书

  灰雀

  (惹人喜爱)

  列宁 男孩

  教育 知错就改

语文教案 篇2

  设计理念:

  1.培养学生整体学习单元内容的能力,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各篇课文联系更紧密。

  2.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用一篇课文学会的方法自己学习相关的课文,举一反三,学习更灵活,兴趣更强。

  3.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课文中的精彩片断让学生熟读背诵

  4.强化口语表达和写作实践。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言语训练是语文学习的必要途径,因此对口语交际、习作等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听说写的实践中切实感受语言,学习语言,发展语言。

  教材分析:

  自然奇观这一组由四篇课文组成。《观潮》选自《喜看今日钱塘潮》,描写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雅鲁藏布大峡谷》,作者用具体准确的数字来证明它的大,还用了好多优美的语言文字写出了它的神奇美丽;《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 《火烧云》是著名女作家萧红的作品,描写了一幅多姿多彩的火烧云图景

  这些课文虽然都是描写自然景观,但描写的方法却不一样,各有特色。每篇课文都是经典之作。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4篇课文,理解课文所描写的景观的特点。

  2.以4篇课文为研究材料,寻找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和规律。

  3.通过词语、句子的积累,增加语言储存,为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4.培养学生通过语言想象的能力,理解语言的能力。

  5.培养学生探究语言,对信息分类整理概括的能力。

  6.培养学生描写景物的能力,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大自然的景物。

  7.认识27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能读记文中词语。

  8.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热爱大自然。

  总体构想:

  整个单元分为三个模块:

  模块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以第一篇课文为主,附带其他两篇课文。同时,积累语言,通过熟读背诵,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模块二:探究景物描写的方法。四篇课文连学,学生自主探索,然后进行归类、概括。同时积累语言,把景物描写的词语、句子进行归类整理。

  模块三:实际能力练习。通过口语交际、习作等,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把语文学习的结果落实到能力上。

  实施说明:

  此教学设计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流程指示了教学的基本步骤,是一个大体的路径,教师循着这条路径可以有目的的实施教学。板块设计,让每个训练项目凸现出来,进行板块设计,需要对每一个内容进行相对深入的思考。教师在实施时要随机应变。板块只是一种构思,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灵活处理。

  模块一:感知整体内容

  学习内容:《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鸟的天堂》《火烧云》

  教学流程:

  自由阅读自然奇观这一组课文,说说各个景观给你的初步印象,板书四处景观的主要特点。找一找,画一画:这些景物的主要特点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交流画出的内容,指导朗读。自由读《五彩池》(知道五彩池的具体位置,景物特点,以及水池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总结:五处景观的不同特点,说一说:那处景观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板块设计:

  板块一:导入

  介绍你最喜欢去的地方,用简单几句话说一说那个地方给你的印象。评一评,谁说得好?为什么?

  板块二: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学习

  1.生字词

  随课文记忆字词,读准确、写正确。

  说一说,怎样认记这些生字。

  提醒大家一些难写的字应注意什么。(让学生提醒学生)

  听写本单元词语,看看学生巩固的如何,及时纠错。

  2.课文的理解

  自然景观──由浅入深:自由读课文,说一说你不理解的内容;再读课文,解决不懂的问题;简单交流四处景物给你的初步印象;总结出这四处景物的主要特点;默读,深入文字理解人物,你是从文中的`哪些地方体会出景物的这些特点的?

  《雅鲁藏布大峡谷》《火烧云》──以自学为主:自由读两篇文章,请教同位自己不懂的内容;边读边画,哪些语言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及时总结出景物的特点。

  板块三:读的设计

  1.读正确、流利

  在自由读的基础上接读课文:边读边评价。

  找出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或请教他人。

  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读出感情

  (1)《自然景观一组》

  说说评评:边读边想象钱塘江大潮的声音和样子,《鸟的天堂》里大榕树以及鸟的活动样子,自由练习说(读)评书活动,评价,谁说得好,好在哪里;画出描写钱塘江大潮声音和样子的语句,自由读一读,给大家读一读,让大家眼前仿佛听到了潮的声音由小到大,到天崩地裂;看到了潮越来越近,由一条白线到万马奔腾,评价读;大榕树的静态描写,读出大榕树的勃勃生机,鸟多鸟美鸟欢的动态描写,以读书的形式来指导,画出这些优美的句子,大家都来读一读,比一比,谁读的最好,最美。可选几段精彩的背诵下来,做到声情并茂。并把树和鸟联系起来,树茂鸟多,鸟欢树旺。

  (2)《雅鲁藏布大峡谷》

  重在读和评:画出文中描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地理位置、以及一些具体数字描写、景物描写的句子,通过你的读让同学们体会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高,美,奇,边读边评价。初步体会文中的一些说明方法。

  (3)《火烧云》

  边读边想象:文章3──6自然段,读一读这些段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说说你的感觉,并边读边想象,还可以画一画天空中的火烧云。

  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刚开始的霞光把大地变成什么样了,地上的事物有什么变化,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边读边评价。还可以在吃完晚饭后,带学生观察天空中的云,然后说一说,评一评,让学生学会观察,正确地表达。

  模块二:探究景物写法

  学习内容:《自然景观一组》《五彩池》(4课时)

  教学流程:

  回顾四篇课文中景物的特点,出示例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总结出描写方法。

  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生动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总结出描写方法。

  全面交流,总结描写方法,进一步指导朗读。

  摘抄四篇文章中自己认为精彩的词句。

  拓展:阅读课外书,摘抄描写景物的精彩片断,交流课外搜集的精彩片断。

  板块一:景物描写方法的概括

  1.由一个例子引导(出示《观潮》的样子、声音描写一段文字)出描写景物的方法──动态描写,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读出自己的认识。

  理清样子和声音的变化

  样子:一条白线→拉长变粗→水墙→千万匹白色战马

  声音: 隆隆→响声越来越大→山崩地裂→风号浪吼

  2.自由阅读四篇课文,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一段文字,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它们属于哪种描写?

  [预设:《雅鲁藏布大峡谷》中第二段的具体数字描写,写出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高,长,深;《鸟的天堂》中的12、13自然段的动态描写,写出了鸟多、鸟美、鸟欢;《火烧云》中的3、4、5、6自然段的语言描写,写出了云的变化之美;《五彩池》中通过池水颜色变化原因的科学说明,描写出了池水颜色的美。

  3.进一步总结板书出这些描写景物的方法。

  4.现在再让你谈一谈你喜欢的地方,你会注意到些什么?尽量用上总结出的描写景物的方法。

  板块二:语言的积累

  1.讨论:若把这一单元中描写景物的词语和句子摘抄下来,应该怎样分类才好?(预设:词语、句子按描写景物的动静态、比喻、拟人、数字说明等分类记录。)

  2.按照我们讨论的(一种或几种)分类方法,把词句分别积累到我们的“阅读记录卡”上。摘抄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等,并写出自己的体会。

  3.交流“阅读记录卡”,选出出色的进行展评。

  板块三:读的训练设计

  在体会到描写的好处之后,进一步认识景物的美和壮观,用自己的心声读出景物的特点。

  (1)《自然景观描写一组》

  如闻其声,如见其形:找出你认为最能表现钱塘江大潮的壮观、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秘、大榕树的勃勃生机、火烧云的千变万化的语句,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写就能写出景物的特点。让我们大家听一听你声音下的自然景观美吗?壮观吗?奇特吗?

  (2)《五彩池》

  体会表达效果促读:画出文中你认为描写最精彩的句子,体会一下,这样表达有什么好的效果?再去读,就能读出自己的独特体会了。如: 有的像……有像……有像……有像……“五光十色,更加瑰丽,就在人间,不再天上,体会这些句子和词语的好处。

  特别是倒数第二段,用科学的解释,告诉我们池水的颜色为什么会不同,让人们感到大自然的神奇,同时解决了人们的疑问和名字的来历。

  模块三:我会说 我会写

  学习内容:《口语交际·习作一》《回顾·拓展一》

  教学流程:口语交际(包括词语积累等,对景物的了解),习作(学生自己写景物)交流学习收获(单元学习总结)

  板块一:基础知识

  1.词语。积累“涓涓细流、郁郁苍苍、鸟语花香、山清水秀”等词语,尽量在自己的口语交际和习作中运用。

  2.句子。学习本单元有哪些印象深刻的句子,可以是描写动态静态的,也可以是描写声音样子的。

  板块二:口语交际设计

  1.交流景物特点。

  学习本组课文,哪一处景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2.讲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

  可以讲课内的,也可以讲课外的。在学生有准备的基础上进行。

  3.相互评价。

  ⑴这些景物为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⑵他或她讲得生动、具体、形象吗?怎样才能做到生动、具体、形象?

  板块三:习作设计

  ⑴交流经验。

  已经进行了近3年的习作,你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经验?

  ⑵确定景物特点。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怎样写。

  根据你的经验和交流后的收获,你想写什么?为什么?

  ⑶动笔。

  根据以往的经验,有意识运用学过的词语和句式,把想写的景物写出来。

  ⑷自我评价。

  你觉得与以往的写景习作相比,这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⑸相互评价。

  互相交流习作,进行评价,教师引导,注意与整组课文的联系。

  板块四:交流收获。

  1.学习本组课文有什么收获?(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经验)

  2.朗读四副写景的对联,注意节奏美,对称美,意境美。并熟读背诵。

  3.你建议同学们去参观哪处景物?为什么?

  4.办一期以“神奇的大自然”为主题的习作展览。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字”“代”等7个生字。激发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2.正确地朗读词语、小诗。背诵小诗《小鸟》。

  3.在和同学交流时,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4.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愿意爱护身边的环境。

  课前准备

  1.多媒体教学课件。

  2.识字“苹果树”。

  3.学生课前搜集食品商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小朋友在学习语文园地一、二时,已经发现了一些识字方法,小朋友还记得吗?(生交流)今天,你们又会发现什么呢?

  我会认1

  1.请小朋友在小组内自己认认书上的这些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组里的小朋友(四人小组自由读生字)。

  2.指名读带拼音的生字卡片。

  3.学生互相交流怎样记住这些生字朋友。

  4.谁在我们今天的识字中又有新发现(四人小组交流并派代表说)。

  我会认2

  1.(出示课件:秋、灯)

  谁认识这两个字?(指名读)

  2.你怎么记住这两个字?

  出示课件

  秋 灯

  禾 火 火 丁

  3.(出示课件:秒、炒)

  这两个字谁认识?(出示拼音,指名拼读)。

  4.你是怎么记住这两个字的?

  (四人小组交流在识字中自己的发现)

  (学生得出不同的结果:如两个字可以合成一个字,或“秋”字把“火”换成“少”就是“秒”)。

  “展示台”。

  1.老师知道小朋友在课外认识了很多字,买东西时,还收集了许多商标呢?请大家把收集的商标拿出来。

  2.小组里的同学互相看看组内同学收集的商标,读读上面的字,不认识的字可以询问,组长安排好交换顺序(四人小组互相识字)。

  3.你们在课外识字时又有什么新发现吗?

  (学生上台说,同时用实物展示台展示收集的商标)。

  (如果学生答出语文园地中学的识字方法,教师鼓励;如果答出新的识字方法,老师应大加赞赏。)

  4.把收集的商标贴在本组的展示台内。

  5.学生下座位去认识其他组小朋友收集的商标上的字,不认识的可以互相询问。(学生下座位识字,交流)

  第二课时

  导入

  小朋友真聪明,上节课又认识了许多字。这节课,我们来做个游戏。我会读。

  1.(出示识字“苹果树”,树上一个一个的“苹果”上写着“我会读”中的词语)

  我们来开展一个竞赛,看哪个小组能够在最短时间内,组内每个小朋友都能正确读出“苹果”上的词语,获胜小组的奖品就是这些漂亮的.“苹果”。

  2.竞赛要求:

  a.小组内每个同学都会读后,就插上小旗告诉老师。

  b.检查读词时,小组内同学一人读一个词,轮流读,组内同学不准提醒,违反规定的取消成绩。

  3.小组同学自由读词,准备竞赛。

  (教师下位巡视点拨方法;组内同桌可以按顺序一人读一遍,派一人做好记录,不会读的词,互相帮助,反复多读,增强记忆)。

  4.识字比赛

  a.按插旗顺序,每个小组同学轮流读一遍。

  b.选派一名同学做好记录。

  5.按时间和读的正确率评出第一名,给予奖励。

  6.请第一名的小组汇报学习经验。

  读读背背

  1.(课件出示画面:一棵小树慢慢长高了,一只小鸟在小树上跳来跳去,小树摇摇摆摆)小朋友,看见了什么?

  2.学生自由朗读《小鸟》。

  3.小组里的小朋友交流一下:“我”为什么要小鸟轻轻地跳?

  4.指名分小节朗读,学生评议。

  5.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感情朗读小诗,背诵小诗。

  6.配乐、配动画背诵。

  第三课时

  一、谈话引入

  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阜新正在创建文明卫生城吗?你觉得阜新城干净吗?(播放阜新风光或校园风光,让学生感受到城市的整洁美)

  城市的垃圾哪里去了呢?今天我们的口语交际要谈的话题是:

  我们身边的垃圾

  二、小调查的汇报交流

  1.每人在小组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互相帮助,互相补充。

  2.每组派代表交流。

  3.教师小结:

  垃圾的果皮纸屑、塑料袋、各种瓶子、吃剩的食品等(校园垃圾)厨房垃圾。

  三、开展活动,处理垃圾

  小朋友在学习生活中,少不了出现垃圾,但是我们的校园,我们的家园,我们的城市仍然这么美丽干净,你们知道这些垃圾到哪里去了吗?

  1.让学生自由说说,交流自己所搜集到的资料。(学生可能会说扔到垃圾桶里,垃圾房里去了,那么老师就追问:“垃圾房装满了怎么办?”)

  2.该怎么处理垃圾呢?今天我们来成立“点子公司”,为处理垃圾出出点子吧。

  (1)学生自由组合,成立公司,动脑筋、想办法。

  (2)分组汇报,注意评议:

  谁听的认真?谁的点子好,好在哪里?

  你认为还有哪里不够好?可以提出问题要求解答。

  四、介绍科学的垃圾处理方法

  1.阜新的处理方法:垃圾填埋场。

  2.焚烧法。

  3.积肥法。

  五、讨论质疑,求真创新

  1.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呢?请说出理由。

  引导学生从环保、废物利用等方面谈谈看法。

  2.介绍美国科学家研制出用人造闪电处理垃圾的新方法。

  六、导行

  我为创建出力,携手共建卫生城。

  成立环保小卫队。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与我们一家建立的深厚情感。

  2、学习作者如何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与我们一家建立的深厚情感。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如何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

  【教学准备】

  课前阅读描写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的资料,有条件的可观察家中的小动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从题入手,了解大意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提问: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我家有只松鼠;松鼠是自己跑来的;松鼠活泼可爱……)

  3、预习后你一定有了更多收获,现在分组交流,组长记录要点,各组选一名同学汇报预习情况。要求:不重复前面同学的发言,可以提出疑问。

  (汇报过程中,扫除字词障碍,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脉络。)

  评:本篇略读课文文字浅显,采用预习、自学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生生互助的学习交流。

  二、根据提示,拟订提纲

  1、读自读提示,想想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什么?

  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指导学生拟订自学提纲。

  (原则:尽量考虑听说读写多方面的训练。)

  评:由学生自己拟订自学提纲,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指导阅读,体会情感

  1、快速浏览课文,根据提纲自学课文。

  2、分组交流学习情况。

  3、集体交流:

  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可按课文叙述的顺序汇报,也可先汇报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可先交流事件再谈感受,也可夹叙夹议。

  (预设:松鼠千方百计储存冬粮,把糖、面包皮什么的叼到大柜顶上;松鼠把我们采来的鲜蘑菇晾上了;天冷了,松鼠用我们的手套头巾垫窝……从中体会到松鼠的可爱以及家人对松鼠的`喜爱……)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朗读。

  评:此环节重在通过思维交流、朗读交流,启发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体会松鼠的可爱以及家人对松鼠的喜爱。

  四、朗读深化,学习表达方法

  1、快速阅读,找出你认为最能表达我们一家与松鼠感情的部分,有感情朗读,想象作者怎样把这种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

  2、交流作者表达方法:

  (要点:通过松鼠在“我”家的几件趣事反映松鼠的可爱,表达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这种喜爱之情是隐藏其中的;文中爸爸的话和作者的议论从侧面反映了作者一家对松鼠的喜爱。)

  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是高段学习的一个重点,注意引导学生旨在意会,并能在以后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3、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及自己观察的情况,进行口语交际训练:XX与XX的故事(可以是我与小动物也可以是别人与动物之间发生的真情故事)。

  【评与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真正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通过预习自学、小组交流扫清了字词障碍,课堂上学生自己拟订自学提纲,然后自学、交流,教师作为教学的倾听者,当然在学习中作些许指导,完完全全把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能正确认读4个生字。正确认读生词。

  教学重点:领会课文的主题。

  教学难点:领会课文的主题及表现主题的方法。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炮吗?知道大炮是用来做什么的吗?卡卡王国的城堡上有三尊大炮。一天国王突然下令将三尊大炮掉头面向城堡的广场,卡卡国王要干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将进入卡卡王国的.城堡,探个究竟。(板书课题:城堡上的大炮)

  二、自读自悟,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堡(bao)隆(long)震(zhen)聋(long)召(zhoo)臣(chen)

  授(shbu)糖(tang)降(jiong)铅(qion)橡(xiong)凡(fan)

  (2)理解词语。

  风调雨顺和睦喜气洋洋

  2.整体感知,梳理文章的层次。

  (1)学生朗读课文,思考:

  ①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②梳理文章的内容。

  (2)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①文章讲述了卡卡国王在新年钟声敲响时,用三尊大炮与居民们狂欢的故事。告诉我们和平年代,百姓是么幸福、快乐,应热爱和平,珍惜和平。

  ②文章的内容及层次。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卡卡王国城堡上有三尊大炮及现状。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孩子们了解三尊大炮的来历及威力。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至结尾):卡卡国王用三尊大炮与居民们狂欢。

  (4)指导朗读。

  ①选择你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②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语文教案 篇6

  《新闻两则》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新闻两则

  ●教学目标

  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了解新闻特点,复习记叙文六要素知识。

  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课前准备

  预习生字词,查阅有关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资料。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毛泽东亲自撰写了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学习这两则新闻不仅要抓住战争的主题,也要抓住新闻的特点)

  教学过程:

  整体感知

  教师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教师检查预习字词情况,布置思考题:

  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了什么内容。

  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指出记叙的六要素也是新闻的要素)

  精读课文(可分读、齐读),具体说说新闻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报道渡江情况的?按什么顺序报道,为什么?

  学生读课文后,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三个思考题分别针对新闻结构的三部分:标题、导语、主体)

  教师导学

  (讨论了以上三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要想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就要看标题。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导语。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主体。

  新闻的要素也是记叙的要素,只要把记叙的六个要素变成六个问题,阅读的时候注意这六点,养成留意要素的习惯,再读其他叙事性作品也就容易把握内容了。

  合作探究

  教师布置思考题:

  阅读这则新闻后,你以为新闻具有怎样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讨论后明确:

  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拓展延伸

  教师导学:要求学生快速默读第二则新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了解新闻内容。再让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新闻知识学习第二则新闻,并提出思考题。

  默读第二则新闻,理清记叙的六要素。

  运用所学的新闻知识具体分析第二则新闻,并说说两则新闻在写法上有哪些不同之处?

  品味两则新闻语言的特点,完成课后练习三。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学生全班交流,只要言之有理,教师就给予鼓励。

  教师小结

  《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

  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

  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

  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相关作业

语文教案 篇7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体会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的表达作用。

  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

  2、过程与方法:把握课文按情节的发展安排文章结构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塑造了以周副主席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大形象。继承长征中的革命传统。

  二、学习重点

  难点:1、重点:把握课文按情节的发展安排文章结构的特点。

  2、难点:体会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的表达作用。

  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

  三、学习过程:

  自学内容1、注音

  焦灼()踉踉跄跄()愠怒()霎那()

  蔫巴()抽噎()酸涩()拽()端详()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警戒:军队为防备敌人的侦察和突然袭击而采取的保障措施。

  ②焦灼:非常着急。

  ③踉跄:走路不稳。

  ④愠怒:愤怒,生气。

  ⑤惶惑:疑惑,畏惧。

  ⑥蔫巴:枯萎。

  ⑦抽噎:抽搭。

  3、有表情的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课文中人物对话的语气。

  4、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自学展示

  重点展示字音字义的落实情况、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情况。

  交流讨论1、理清本文记叙的线索;

  明确线索:全文以“草”为线索安排故事情节:以“草”为题目,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又提示了小说的线索,还以此引发出思想的火花。

  2、根据时间顺序划分课文的.层次

  红军战士误食毒草而中毒——

  周副主席辨毒草、尝毒草——

  周副主席议吃草、红军战士悟真理。

  这样写,结构紧凑,脉络分明,有力地刻画了人物形象,表现了小说的中心意思。

  3、怎样理解开头的题记?

  课文正文前面有一段引语,其中的“最甜”一语双关,既指“糖甜”,更指今天的人们继承了当年红军长征的革命传统,用这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去创造更美的生活。

  4、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谁?你对他们的评价如何?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些人物的形象的?略举一些例子说明。

  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周副主席和杨光。

  周副主席作为红军革命领袖虽身患重病仍置个人的安危于不顾,对红军战士的生命和健康高度关注,对革命大业极端负责、无比忠诚,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尚品质和非凡气度。

  杨光代表了红军战士的形象,他在战友中毒后救人心切,表现出一往无前的优秀品质和顽强意志。他对周副主席充满了爱戴和敬重,从周副主席的行动和教导中获得了精神力量。

  小说主要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肖像)描写、心理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

  5、杨光在整篇文章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杨光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物。课文以他的所见所闻展开故事情节发展的脉络,又以他的眼睛及他的所感向我们展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光辉形象。从普通人的角度来反映红军长征中感人肺腑的事迹,更令人信服,更显得亲切感人。同时,杨光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优点也正是千千万万红军战士身上所共有的优点,也让我们更深地体会到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战士、这样的队伍,我们的革命事业才会成功。

  6、杨光发现担架上躺的是周副主席后,心理活动怎样?把描写杨光心理活动的词圈出来。

  先是“立时惊住”,接着感到“惶惑”;面对周副主席的招手,杨光又深感“不安”;当眼见周副主席病得十分严重时,杨光“大吃一惊”,“觉得心头像刀在绞”,这些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形象而细腻地描绘了二班长杨光邂逅病重中的周副主席那复杂的感情变化过程,最后聚焦到对周副主席病体的关切和忧虑,充分表现了红军战士对周副主席的爱戴和敬重之情。

  7、周副主席尝毒草时的动作和神态如何?把描写周副主席动作、神态的词圈出来。细细品味作者用词的精妙。

  周副主席仔细观察有毒野菜时的神态:“仰起了头,眼里浮上了异常的严肃的神情”,详细询问有毒野菜长在哪里和它的味道,这些都为紧接着周副主席尝有毒野菜的情节加大了蓄势的力度。

  周副主席亲自尝有毒野菜是全文的高潮。作者描写一系列动作周副主席尝有毒野菜的动作和神态的词:“举起”“看了看”“放进”“咬下了一点”“干裂的嘴唇闭住了,浓密的胡须不停地抖动着,一双浓眉渐渐皱紧了”“吐掉了残渣”“还给杨光”。

  这些词语和句子,充分表现了作为红军革命领袖的周副主席虽身患重病仍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对红军战士生命和健康高度关注,对革命大业业极端负责、无比忠诚的高尚品质和非凡气度。

  接下来写周副主席“非常明确”的命令,以及对年轻卫生员惊叫的回答和示意,进一步表现了周副主席的高尚品质和伟人气度。

  当堂检测第一课时

  阅读下面的句子,你有怎样的感受?

  1、(他的)语气里透着深深的感情:“等你们长大了,就会想起这些草,懂得这些草;就会看到:我们正是因为吃草吃得强大了,吃得胜利了!”

  两个“就会”强调了青年一代继承并发扬革命传统的必要性,强调了革命精神、革命意志对于壮大队伍、克敌制胜的重要性。

  2.就这样,他摸黑冲进了烂草地;开始是跑,然后是走,最后体力实在支持不住了,就在地上爬。

  这一段动作描写具体地展示了杨光在烂草地上行进的情形,表现了他对同志生命安危的无限关切之情

  3、就在这一霎,他看到了伟大战士的那颗伟大的心。

  前一个“伟大”指周副主席是“全军都敬爱的人”;后一个“伟大”,指周副主席关爱红军战士生命和健康、唯独没有自己的高尚人格,正视困难、藐视困难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以及善于引导、启迪红军战士的高超领导艺术。

  第二课时

  从课文提供的材料想开去,以“说吃草”为话题,谈一点或几点自己的看法。

  提示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忆苦思甜,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

  2、从周副主席尝毒草、议毒草,学习他的高尚人格、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闪光的辩证法思想。

  3、要懂得植物学方面的有关知识,学会识别无毒和有毒的野菜,以便保护自己,战胜困难。

  4、今天,人们已解决了温饱问题,过上了小康生活,开始以吃野菜这时尚,这是物质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的表现,体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

  5、鲁迅先生曾说:“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是血。”又把自己当做是人民大众的“孺子牛”。从牛感受鲁迅先生倡导的奉献精神。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培养想象能力,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样子、游人的感触和话语,写一段话详细描述。

  4.引导学生领悟保持生态平衡、保护地球的意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1.揭示课题。

  板书:葬礼

  讲述:一般指人死亡后所举行的一种殡。

  葬仪式.叫“葬礼”。用彩笔在“葬礼”前加“特殊(sho)的”

  问:看到这一题目,大家会提出哪些问题?

  (1)为谁举行葬礼?

  (2)为什么要为它举行葬礼?

  (3)为什么说这是特殊(不同于一般)的葬礼?

  2.教师指定:这些问题问得有道理。我们研究课文之后就能弄明白。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画出文中含生字的词语,根据所注拼音读准字音。

  (2)查字典、问典弄清下列词语的意思。

  枯竭:(水源)干涸。垂危:病很重将要死去不辞而别:辞:告别。

  奄奄一息: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一息,一口气。只剩下口气,形容临近死亡。课文中指瀑布即将完全消失,下旬:十天为一句。每月21日到月底的日子。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晤的意思。

  水帘、预测、骄傲、唤起。

  (4)指导书写下列几个字:垂、竭、葬。

  2.各自渎课文,思考:如果按“举行葬礼——瀑布今昔——决心保护”分段:

  [一(1)二(2-5)三(6-8)]

  三、精读训练

  1.默读第一段。

  思考:这一次葬礼“特殊”在哪里?[地点特殊:在……河上;主持人特殊:巴西(南美洲最大的国家)总统;对象特殊特殊垂危枯竭:一条瀑布]

  2.指名朗读第二段。

  (1)“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指什么?(第1自然段中总统为瀑布举行葬礼)哪几个自然段回答厂这个问题;(第3—5自然段)

  (2)读“但这雄伟的景观,竟然不辞而别”。

  ①“竟然”是什么意思?(有点出乎意料)“不辞而别”呢?(课文中指瀑布的消失)

  ②“这雄伟的景观”指什么?(默渎第3自然段,指名描述,用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雄伟壮观”)

  ③为什么会不辞而别?(两个原因:用水毫无节制,森林被乱砍乱伐,造成水土大量流失)

  (3)“见到这样的情景”指的是怎样的情景?(逐渐枯竭,无奈地低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等待着最后的消亡)

  (4)小结要点:

  ①学习课文上下衔接、呼应的写法。

  ②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由于人为的破坏,将要完全消失。

  第二课时

  复习检查

  新授课文

  指名读第三段。

  (1)面对塞特凯达斯瀑布即将消亡的现实,人们是怎么行动起来的?(点面结合介绍。面:许多人感到十分震惊和痛心,纷纷加人到宣传“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行动中。点:几十名专家教授以及大批热爱大自然的人汇集、哀悼)。

  (2)总统举行这次葬礼的目的是什么?

  (号召人们行动起来,保护自然生态,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使大瀑布的悲剧不再重演)

  (3)教师指出文章首尾呼应的特点。

  四、体会写作特色引导学生总结文章上下文呼应衔接的特点。

  五、启发想象

  1.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是什么样子的?

  (注意引导学生从“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等词语的反面去思考,比如:“咆哮而下”,这里的.“咆哮”指水流的奔腾轰鸣,发出巨大的声音,如今已听不到这巨大的声音,水只是慢慢地有气无力地往下流淌)

  2.游人看到这样的情景会有哪些感触;提示:感触: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的思想情绪。(游人会想起塞特凯达斯瀑布往日的雄伟景观和导致这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消失的原因)

  3.他们会说些什么?

  [要点有三:(1)往日这一瀑布的雄伟壮观,(2)瀑布不辞而别的原因,(3)今后如何接受教训,保护环境,爱护地球]

  六、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课后练习题4,作好写的思想准备。

  3.写一段活详细描述上述场面,要求尽可能用课文中的词语。

语文教案 篇9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播放肖邦的作品《波兰舞曲》和波兰平原的图片,用音乐的溪泉和平原上的清风滤去心灵的喧嚣,为学生情感上亲近肖邦作铺垫。

  导语设计:有人说,……

  二.进入文本,感悟故园景物美。

 (一)自读文本。

  可以在网上搜索肖邦所作乐曲(舒缓一些的),作为背景音乐,轻声播放。学生在优美的音乐陪伴下优雅阅读,优美阅读。

  (二)欣赏肖邦故园

  [展示课件]大家能猜一猜我现在放的图片是什么地方吗?大家现在看到的图片相当漂亮,这就是波兰著名音乐家肖邦的家乡。现在让我们随同作者到肖邦的故园去走一走,看一看,或许我们能发现一些什么。

  我们先来看这样一段文字,这是一位有幸去过肖邦故居的中国作家写的。肖复兴,著名的散文家,近年写了大量的.乐评。(投影肖复兴《春天去看肖邦》的一段文字:略)

  同学们阅读完这段文字后,请结合文章的第1、第2节,谈谈对这段文字的看法:肖复兴的这个揣测有没有道理?肖复兴文章中的一些话如何来解释?真正的肖邦故园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肖邦故园》的作家为什么要花如此之多的笔墨来写这个贵族庄园呢?是不是一种写作策略上的失败?那又是为什么?(讨论)

  (三)欣赏故园四季景色

  1.请同学们找到课文中描写肖邦故园景色的语句或语段。肖邦故园的景色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用文中的词语概括。

  2.课文中提到“这片土地的景色正是肖邦音乐最理想的序曲”,作者是怎样将肖邦故园的四季与肖邦的音乐结合起来的?欣赏音乐《肖邦钢琴协奏曲》,再品读鉴赏,思考提出的问题。

  三.深入探究,感悟人物情感美。

  (一)故园对肖邦。

  [问题探讨]肖邦的传记中描写了这样的情节:因为在大庭广众之下,肖邦拒绝为俄国沙皇派到波兰的总督演奏,为了避免受到迫害,肖邦在1830年11月1日离开了波兰,前往维也纳,华沙音乐学院的孩子唱歌相送,他们还送他一只银杯,里面装满了祖国土,肖邦预感这一次肯定是一去不复返了,他哭了。此后他长期生活在巴黎,果然再也没有能够返回祖国。而文中所提到的肖邦故园,肖邦仅仅是出生后的几个月在这里住过,肖邦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在巴黎完成的,为什么是这里成为他创作上的源泉呢?为什么不是巴黎?

  [讨论拓展]同学们平时的阅读体验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艺术家与他的家乡、与他的环境密切相关?

  (二)肖邦对故园

  肖邦在这里生活了几个月,这里真的会对他一生的创作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吗?这里的陶冶魔力真的就那么强吗?能不能从文中找一些话来说明?

  (三)肖邦的影响

  在前面我们讲到了故园之景对肖邦的影响,那肖邦之家因为肖邦而对祖国、对祖国的人民又有什么样的反作用?能不能从文中找一些话来说明?

  (四)欣赏音乐,与肖邦促膝谈心。

  一篇《肖邦故园》带我们走进波兰,走近肖邦,让我们懂得品味自然,阅读人生。阅读其实就是一种对话,与作者、与肖邦、与精神高贵的前人今人对话,以此丰富阅历,启迪心智,提升境界,这是一个多么幸福的过程。故园之于肖邦的意义是极为重要的,肖邦故园对于我们也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肖邦之家的最大魅力之一,正是在于我们能感受到在同肖邦‘促膝谈心’。”听音乐――《E大调练习曲》(《别离曲》),说出你对肖邦是怎样的情感,以“肖邦,我想对你说……”为话题,写一段文字。

  四.欣赏品味,感受文章的意境美。

  在故园与肖邦的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下,这篇文章也台肖邦的音乐一般,要奏出它最华美的乐章,让我们一起领略作者如诗如画如歌的细腻笔触。请大家一起充满感情地朗诵,(播放音乐)请学生找出认为写得好的段落,诵读品味。

  五.整体把握,欣赏文章结构美。

  再次浏览文章,大致概括各段的主要内容,整体把握全文,看看本文的结构有何特点,引导学生存疑、质疑。例如:

  [讨论]文章开头已经有过对肖邦故园四季景物的描写,后面几大段的景物描写是不是重复?可不可以把后面的景物描写放到前面来?

  六.作业布置。

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1个生字,主动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能力: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激励学生从小为人大度,常抱有处处为别人着想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体会小人鱼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杀王子的品质。

  教学方法:

  读中感悟

  教具准备:

  搜集安徒生童话书籍

  教学过程:

  一、读题质疑,导入新课,汇报资料

  二、初步感知、了解大意

  三、自主阅读,体会

  1.读课文介绍小人鱼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承受了那些痛苦?

  2.最后她 成功了吗?

  3.这个故事的结局让你感悟到了什么?

  四、积累内化

  1.根据小人鱼故事写一篇读后感。

  2.自读课文中的相关文章。

  五、作业

  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六、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了解的安徒生的故事,谈谈感受。

  板书设计:

  小人鱼憧憬人间——序幕

  小人鱼救了王子,爱上王子——开端

  海的女儿 小人鱼忍痛变成人形——发展

  小人鱼爱情失败,没有加害王子——高潮

  小人鱼化成泡沫——结局

  小人鱼牺牲了自己——尾声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诗经教案05-31

语文关怀教案03-18

《语文园地》教案05-21

语文翠鸟教案05-02

语文《检阅》教案06-10

语文树教案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