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中班数学《图形分类》教案

中班数学《图形分类》教案

时间:2023-12-11 08:36:18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数学《图形分类》教案【合集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数学《图形分类》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数学《图形分类》教案【合集5篇】

中班数学《图形分类》教案1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探究图形奥秘的兴趣。

  2、培养幼儿初步的观察、判断、分类的能力。

  3、巩固对图形的认识,按照图形的两种特征分类。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1、不同颜色、形状的图形卡片。

  2、不同图形拼成的图画三副。

  3、“火车”、盆子。

  4、《找朋友》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

  1、音乐游戏《找朋友》。

  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室内,教师引导幼儿做各种舞蹈动作,进行找朋友音乐游戏。

  2、想象与讨论

  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大家玩的真开心,老师也非常开心,因为老师知道,小朋友们非常讲文明讲礼貌,而且喜欢认识很多很多的朋友。今天啊,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好多新的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和他们一起玩?(引导幼儿想象是什么样的新朋友,并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小朋友都想和新朋友一起玩啊,真好!这些新的朋友也很想和你们玩,他们已经等不及了,坐着飞机往我们这儿飞呢。看,他们的降落伞飞下来了。小朋友,大家快来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好朋友。

  ——教师从高处撒下图形娃娃卡片。

  二、认识图形娃娃的颜色、特征。

  教师小结:好了,大家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图形娃娃做好朋友。现在,我有几个问题要考考小朋友们。

  1、你找到的图形娃娃是什么颜色:?你还见过这种颜色的东西有哪些?

  请小朋友回答。

  教师小结:我们的.图形娃娃有三种颜色:红色、蓝色、黄色。

  2、你找到的图形娃娃是什么形状的?你还见过这种形状的东西有哪些?

  请小朋友回答。

  教师总结:图形娃娃有圆形的、椭圆形的、三角形的、正方形的、长方形的、梯形的,长的真好看。你们喜欢和他一起玩吗?今天啊,老师要带你和你的好朋友乘火车一块去游玩,大家想不想去?

  3、游戏:火车游玩

  (1)教师:看,那边有一列火车,火车有七个不同形状的车厢,请大家上车时不要坐错了车厢,请你们进入和你们图形娃娃一样形状的车厢。

  教师:喀嚓喀嚓喀嚓,大家注意了,火车开动了,我们要去游玩了,你们高兴吗?

  (2)喀嚓喀嚓喀嚓,上海火车站到了。(配班教师出示图画)你们看,这里有一副美丽的图画。启发幼儿说出图中物体是由哪些图形组成?

  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聪明,所以图形娃娃还想和我们一起玩呢,我们的火车又要出发了。喀嚓喀嚓喀嚓,(3)喀嚓喀嚓喀嚓,北京火车站到了。(配班教师出示图画)快看呀,这里有一副更美丽的图画呢。启发幼儿说出图中有个长方形、几个三角形??

  教师小结:小朋友,你们说得真好。我们的火车又要出发了。喀嚓喀嚓喀嚓。我们又回到我们的教室了。请下车了,注意安全。

  刚才,图形娃娃和我们一起快了的旅游,玩得真好。可是啊,有的图形娃娃脸脏了,有的图形娃娃手脏了,该怎么办呢?启发幼儿回答。

  4、游戏:给图形娃娃洗澡

  教师:我们来帮图形娃娃洗洗澡,洗澡的时候,图形娃娃喜欢到和自己一样颜色的盆子里,请小朋友到和图形娃娃一样颜色的盆子里洗澡。

  教师启发幼儿怎样洗、或说儿歌。

  三、游戏:好朋友一起蹲下来

  图形娃娃又干净又漂亮了,他们呢,想和小朋友一起“做个好朋友一起蹲下来”的游戏。

  放音乐。按照教师口令做游戏。

  四、结束

  活动反思:

  《图形分类》是要求幼儿能够按形状、颜色特征进行图形分类与排队的一次活动,为了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活动的兴趣,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用帮图形宝宝排队的情景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在组织形式上,我采用集体活动、游戏活动、小组操作。在活动中,幼儿的的思维很活跃,能把自己的发现主动的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幼儿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在活动中我通过个别回答和集体回答提高表达的机会,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反应能力和观察能力能得到发展。

中班数学《图形分类》教案2

  活动目标:

  1.学习将物品按用途分类。

  2.根据物品的共同特征设计标记。

  3.在活动中学习,能够有条理的对物品进行收拾和整理。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图片、幼儿之前要有按标记分类的知识积累、黑色水笔、白纸。

  活动过程:

  1.首先以圣诞节到了,帮助托板的小朋友整理收到的礼物为情景展开活动,出示图片,让幼儿知有 哪些礼物。

  2.首先让幼儿自主分类(有的按形状、有的'按颜色、有的按质量的软硬等等),并让幼儿说出为什么这样分。

  3.以托班只有三个箱子为由,引导幼儿按物品的用途分三类,把那个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分?(引导幼儿说出吃的、用的、玩的)

  4.分好后,为了让托班的小朋友更容易的辨认箱子里的东西是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做标记,并在纸上画出来。

  活动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我并没有用实物而是用的图片,因为出示得实物都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东西,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课程就不容易继续下去了。采用图片的形式既能提起幼儿的兴趣,又不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一节课的活动下来,总体上的还是不错的。老师的建议是:应该多加一些家具类的或者幼儿部常见的物品进行分类,这样加大了难度,拓展了幼儿的认知面,如果仅限于幼儿常见的物品的话,拓展的部分就无法显现。

中班数学《图形分类》教案3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与数量关系并体验到学习数学的重要和乐趣。 中班幼儿已经能熟练的分辨出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在此经验基础上,我将图形与分类统计结合到一起,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激发幼儿探索并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进而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形状、颜色对物体进行分类;

  2.能将分类结果进行数量统计;

  3.体验操作带来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活动重点:能将分类结果进行统计。

  活动难点:能正确数出各种图形和各种颜色的数量。

  活动准备:

  教具:不同图形组成的图片;机器人;分类统计表;形状标记卡;颜色标记卡;1-10数字卡片;

  学具:幼儿操作纸;各种图形卡片;白纸;马克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谈话导入:

  师:你们都见过哪些图形?

  幼: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

  2.出示各种图形宝宝

  二、基本部分

  师:图形宝宝们太调皮了,它们总喜欢凑在一起玩耍,一会儿变成了天上的太阳(出示太阳图片),一会儿变成了地上跑的大卡车(出示大卡车图片),一会儿又变成了水里游泳的小鱼儿(出示小鱼图片)。

  1.出示小花图片

  师:这会儿呀它们又变成了一朵小花,这朵小花由哪些图形组成?

  2.出示小鸡图片

  师:小鸡是由哪些图形组成,都有些什么颜色?

  3.出示小房子

  师:小房子由哪些图形组成,每种图形有几个?如果按颜色分类的话能分几种颜色?

  引导幼儿按形状、颜色分类。

  4.出示机器人

  1)师:今天我们中七班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你们听一听它的声音猜猜它是谁?

  播放机器人的声音。

  2)出示机器人,对机器人中的各种图形按形状和颜色统计数量。

  师:这个机器人身上藏了好多不同的`图形宝宝,我们一起把它们找出来吧。老师带来了一张统计表,这样更方便小朋友们记录每种图形的数量。

  教师先示范,再请个别幼儿操作。引导幼儿按形状、颜色分类,并数出每种形状和颜色的数量。

  5.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介绍操作规则,请各组幼儿根据记录表按要求完成操作。

  师:你们想不想给图形宝宝分类?

  第一组:给图形宝宝分类

  第二组:拼图形(用各种图形宝宝拼图案,教师拍照作为延伸活动,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拼出的图案用了哪些图形和颜色。)

  2)教师指导

  将幼儿拼出的造型拍照作为延伸活动,在下次活动中进行形状和颜色的数量统计。

  三、结束部分

  1.引导幼儿将物品进行归类整理。

  2.自然结束。

  活动延伸:

  将图形宝宝和统计表投放到区域中供幼儿操作。

  活动反思

  《图形分类》是中班的一次数学公开课,教学目标是通过对比,让幼儿感知长方形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能够区分三种几何图形。活动前我对活动的内容进行了思考讨论,在确定这一内容时,觉得这一内容很简单,但经过对中班幼儿认知特点的分析发现,中班的幼儿已有了粗浅的几何概念,这一阶段的幼儿虽然能正确地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但他们不是从这些形状的特征来认识,而是将其和自己熟悉的物体相对照。因此,我们最终确定了《图形分类》这一活动,让孩子在游戏探索中对图形产生兴趣,并通过观察、比较、想象、动手等,感知不同图形的不同特征。

中班数学《图形分类》教案4

  活动目标:

  1 能按照图形的形状特征进行活动,巩固对形状的认识。

  2 能说出自己的分类理由

  3 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4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过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椭圆形等图形。

  物质准备:每人一个分类盒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科学·按图形的特征分类》《科学·图形组合》。

  活动过程:

  1 出示奇妙的口袋、复习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师:这是一个漆面的口袋、里面藏着许多东西,请大家猜猜藏的是什么。教师一边念奇妙口袋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边请个别幼儿分别摸出正方形、角形、圆形、长方形、梯形、椭圆形的图形让大家辨认并说出名称。

  2 引导幼儿操作,学习给图形分类。

  师:请小朋友拿出分类盒,把一样形状的图形放在一起。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操作完毕后,请幼儿将所以图形按形状分别放在相应的篮子里,并互相检查分类是否错误。

  3 完成操作材料请幼儿观察操作材料《按图形的特征分类》《图形组合》,看看上面的图案分别由哪些图形组成,数一数每种图形的数量有几,并分类作记录。

  教学反思:

  《按图形的特征分类》是要求幼儿能够按形状、颜色特征进行图形分类与排队的一次活动,为了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活动的兴趣,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用帮图形宝宝排队的.情景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在组织形式上,我采用集体活动、游戏活动、小组操作。在活动中,幼儿的的思维很活跃,能把自己的发现主动的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幼儿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在活动中我通过个别回答和集体回答提高表达的机会,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反应能力和观察能力能得到发展。

中班数学《图形分类》教案5

  活动目的:

  1 能按照图形的形状特征进行活动,巩固对形状的认识。

  2 能说出自己的分类理由。

  3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过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椭圆形等图形。

  物质准备:每人一个分类盒

  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科学·按图形的特征分类》《科学·图形组合》。

  活动过程:

  1 出示"奇妙的口袋、复习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师:这是一个漆面的.口袋、里面藏着许多东西,请大家猜猜藏的是什么。教师一遍念"奇妙口袋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边请个别幼儿分别摸出正方形、角形、圆形、长方形、梯形、椭圆形的图形让大家辨认并说出名称。

  2 引导幼儿操作,学习给图形分类。

  师:请小朋友拿出分类盒,把一样形状的图形放在一起。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操作完毕后,请幼儿将所以图形按形状分别放在相应的篮子里,并互相检查分类是否错误。

  3 完成操作材料

  请幼儿观察操作材料《按图形的特征分类》《图形组合》,看看上面的图案分别由哪些图形组成,数一数每种图形的数量有几,并分类作记录。

  教学反思:

  《按图形的特征分类》是要求幼儿能够按形状、颜色特征进行图形分类与排队的一次活动,为了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活动的兴趣,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用帮图形宝宝排队的情景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在组织形式上,我采用集体活动、游戏活动、小组操作。在活动中,幼儿的的思维很活跃,能把自己的发现主动的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幼儿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在活动中我通过个别回答和集体回答提高表达的机会,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反应能力和观察能力能得到发展。

【中班数学《图形分类》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数学图形分类教案03-26

中班数学《图形分类》教案10-12

中班数学活动图形分类教案02-27

中班数学教案:图形分类02-27

中班数学教案图形分类教案03-02

数学《图形分类》教案03-25

中班数学图形分类教案15篇03-26

中班数学图形分类教案(15篇)03-26

中班数学教案图形分类教案7篇03-02

中班数学教案图形分类教案(7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