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初一数学复习教案

初一数学复习教案

时间:2023-12-19 07:05:35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一数学复习教案锦集(3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一数学复习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一数学复习教案锦集(3篇)

初一数学复习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体会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的引入,认识到负数的产生是来源于生产和生活,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按要求对有理数进行分类。

  重点、难点:

  1、重点:正数、负数有意义,有理数的意义,能正确对有理数进行分类。

  2、难点:对负数的理解以及正确地对有理数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数学与数是分不开的,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小学里已经学过哪些类型的数?

  学生答后,教师指出:小学里学过的数可以分为三类:自然数(正整数)、分数和零(小数包括在分数之中),它们都是由于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为了表示一个人、两只手、……,我们用到整数1,2,……

  为了表示“没有人”、“没有羊”、……,我们要用到0。

  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许多量不能用上述所说的自然数、零或分数、小数表示。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某市某一天的温度是零上5℃,最低温度是零下5℃。要表示这两个温度,如果只用小学学过的数,都记作5℃,就不能把它们区别清楚。它们是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

  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相反意义的量还有很多……例如,珠穆朗玛峰高于海平面8848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高于”和“低于”其意义是相反的。“运进”和“运出”,其意义是相反的。

  同学们能举例子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怎样区别相反意义的量才好呢?

  待学生思考后,请学生回答、评议、补充。

  教师小结:同学们成了发明家。甲同学说,用不同颜色来区分,比如,红色5℃表示零下5℃,黑色5℃表示零上5℃;乙同学说,在数字前面加不同符号来区分,比如,△5℃表示零上5℃,×5℃表示零下5℃……。其实,中国古代数学家就曾经采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古时叫做“正算黑,负算赤”。如今这种方法在记账的'时候还使用。所谓“赤字”,就是这样来的。

  现在,数学中采用符号来区分,规定零上5℃记作+5℃(读作正5℃)或5℃,把零下5℃记作—5℃(读作负5℃)。这样,只要在小学里学过的数前面加上“+”或“—”号,就把两个相反意义的量简明地表示出来了。

  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表示出前面例子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高于海平面8848米,记作+8848米;低于海平面155米,记作—155米;

  教师讲解:什么叫做正数?什么叫做负数?强调,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界限,表示“基准”的数,零不是表示“没有”,它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并指出,正数,负数的“+”“—”的符号是表示性质相反的量,符号写在数字前面,这种符号叫做性质符号。

  2、给出新的整数、分数概念

  引进负数后,数的范围扩大了。过去我们说整数只包括自然数和零,引进负数后,我们把自然数叫做正整数,自然数前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整数,因而整数包括正整数(自然数)、负整数和零,同样分数包括正分数、负分数。

  3、给出有理数概念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4、有理数的分类

  为了便于研究某些问题,常常需要将有理数进行分类,需要不同,分类的方法也常常不同根据有理数的定义可将有理数分成两类:整数和分数。有理数还有没有其他的分类方法?

  待学生思考后,请学生回答、评议、补充。

  教师小结:按有理数的符号分为三类: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零。在有理数范围内,正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数。向学生强调:分类可以根据不同需要,用不同的分类标准,但必须对讨论对象不重不漏地分类。

  三、总结反思

  引导学生回答如下问题: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基本内容?学习了什么数学思想方法?应注意什么问题?

  由于实际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因此产生了正数与负数。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就是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负数小于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如0℃。

  四、课后作业:

  课本P5习题1.1A第1、2、4题。

初一数学复习教案2

  学习目标

  1.理解有序数对的应用意义,了解平面上确定点的常用方法

  2.培养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重点:

  理解有序数对的意义和作用

  学习难点:

  用有序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学习过程

  一.问题导入

  1.一位居民打电话给供电部门:"卫星路第8根电线杆的路灯坏了,"维修人员很快修好了路灯同学们欣赏下面图案.

  2.地质部门在某地埋下一个标志桩,上面写着"北纬44.2°,东经125.7°"。

  3.某人买了一张8排6号的电影票,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座位。

  分析以上情景,他们分别利用那些数据找到位置的。

  你能举出生活中利用数据表示位置的例子吗?

  二.概念确定

  有序数对:用含有两个数的词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其中各个数表示不同的含义,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

  利用有序数对,可以很准确地表示出一个位置。

  1.在教室里,根据座位图,确定数学课代表的位置

  2.教材40页练习

  三.方法归类

  常见的确定平面上的点位置常用的方法

  (1)以某一点为原点(0,0)将平面分成若干个小正方形的方格,利用点所在的行和列的位置来确定点的位置。

  (2)以某一点为观察点,用方位角、目标到这个点的距离这两个数来确定目标所在的位置。

  1.如图,A点为原点(0,0),则B点记为(3,1)

  2.如图,以灯塔A为观测点,小岛B在灯塔A北偏东45,距灯塔3km处。

  例2如图是某次海战中敌我双方舰艇对峙示意图,对我方舰艇来说:

  (1)北偏东方向上有哪些目标?要想确定敌舰B的位置,还需要什么数据?

  (2)距我方潜艇图上距离为1cm处的敌舰有哪几艘?

  (3)要确定每艘敌舰的位置,各需要几个数据?

  [巩固练习]

  1.如图是某城市市区的一部分示意图,对市政府来说:

  北偏东60的方向有哪些单位?要想确定单位的位置。还需要哪些数据?火车站与学校分别位于市政府的什么方向,怎样确定他们的位置?

  结合实际问题归纳方法

  学生尝试描述位置

  2.如图,马所处的位置为(2,3).

  (1)你能表示出象的位置吗?

  (2)写出马的下一步可以到达的位置。

  [小结]

  1.为什么要用有序数对表示点的位置,没有顺序可以吗?

  2.几种常用的表示点位置的方法.

  [作业]

  必做题:教科书44页:1题

初一数学复习教案3

  一、教学目标:

  ⑴在具体情景中了解余角与补角,懂得余角和补角的性质,通过练习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概念及性质,并能运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⑵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的几何概念,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

  ⑶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余角与补角的性质

  三、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⑴复习角的.定义。你知道有哪些特殊的角?

  ⑵用量角器量一量图中每组两个角的度数,并求出它们的和。

  你有什么发现?

  新课:

  由学生的发现,给出余角和补角的定义(文字叙述)。

  并且用数学符号语言进行理解。

  问题1:如何求一个角的余角和补角。

  ①∠1的余角:90°-∠1

  ②∠α的补角:180°-∠α

  练习:填表(求一个角的余角、补角)

  拓广:观察表格,你发现α的余角和α的补角有什么关系?

  如何进行理论推导?

  结论:

  α的补角比α的余角大90°

  α一定是锐角

  钝角没有余角,但一定有补角。

【初一数学复习教案】相关文章:

初一数学复习教案10-20

数学复习教案01-27

数学总复习教案01-09

数学教案-期末复习教案08-16

数学总复习教案【荐】01-10

小学数学复习教案优秀09-08

数学复习教案15篇01-27

数学复习教案(15篇)01-27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案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