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班会教案>心理健康>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报告

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报告

时间:2023-12-21 08:15:17 心理健康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报告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报告

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报告1

  一、个例资料

  李国富,男,10岁。父亲因偷盗而屡次关进看守所,母亲在外打工常年不着家,平时的生活学习都是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

  二、个例表现

  我发现在李国富身上出现了一些问题,通过观察交谈发现该生突出表现为在课堂上和各种活动中,表现冷淡,从来都不参与,从来不和同学、老师交谈!如有同学主动邀请他出去玩耍,他会拳脚相加回应。性格偏执,合群困难,沉默寡言,不自觉的流露出自卑,不喜欢读书,自己玩自己的!经常趴在桌子上睡觉、看窗外。

  三、观察分析

  通过我的观察、家访、交谈,我发现他身上的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来源于害怕、畏惧!父亲因偷盗而屡次关进看守所,从此他也背上了“犯罪”儿子的臭名,母亲常年不回家,自我感觉是个“野孩子”时常莫名幻觉同学们歧视,嘲讽他。造成了他孤僻自卑!加上从小缺乏父母亲的关爱和爷爷奶奶缺乏沟通交流的隔代教育,使得他性格十分偏执攻击!

  四、对问题行为的评估

  “自卑”是指对自己有着不良的观念、不适宜的评价以及赋予过低的自我价值”,包括软弱无能、自我怀疑和低人一等。李国富同学表现为对同学交往排斥,不喜欢学习,不乐于参加各项活动,它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该生对生活越来越无望。

  在本案例中,李国富同学即使知道攻击他人是错误的,但是他仍然不能友好的和同学们老师们正常交往,在课堂睡觉,下课后自己玩自己的,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这些行为的直接结果就是导致他的性格自卑。从他的表现中可以判断他存在着极度的自卑,而且在这种自卑思想的影响下,他不敢和同学们交流,不敢和老师们说话。

  “孤僻”是指青少年在与同伴相处过程中表现出的不利于与群体和个体建立和维持良好持久关系的心理行为问题”。 “偏执型”人格又叫妄想型人格。其行为特点常常表现为:极度的感觉过敏,

  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思想行为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隘;爱嫉妒,对别人获得成就或荣誉感到紧张不安,妒火中烧,不是寻衅争吵,就是在背后说风凉话,或公开抱怨和指责别人。

  五、帮助制定近期目标

  共同制定计划,对她作出一些具体要求。

  1 、要求他在校要友好的对待同学,不准挑衅骂人,动手打人。 2 、给一个月作为适应期。在这一个月里,尽量减少与同学们的冲突,允许他在心情不佳时发泄,但一定不能打人。

  3、给两个星期作为过渡期。在这两个星期里,要求他和同学们一样,每天认真学习,和同学们友好相处,积极交流,互帮互助。考虑到他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我每天给他留了一个小时与我谈心,沟通的时间。

  4、巩固期。要求他不仅要和同学主动沟通,树立自信,尽力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5 、定期帮助他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确定训练内容,养成豁达、开朗、友善的性格。

  六、辅导方案和过程

  1、与家长多联系、沟通,希望他们用正确的方式对待孩子,走出爱的误区并和他的父母亲沟通,让他们明白要做孩子学习效仿的榜样,而不是做孩子的反面教材。在和爷爷奶奶交流时,首先我肯定了老人们带孩子的辛劳,但同时我也指出了隔代交流的'误区,让他们意识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严重性,在孩子

  犯错的时候,应当对他进行适当合理的批评与教育,让他认识到错误,鼓励他改正。使他们明白:孩子应树立自信,剔除消极。勇于承担,自我接纳!积极上进,友善待人!多给孩子一些心灵上的关心,关怀,特别是他的学习生活,心理动态!并对孩子取得的每一点微小进步及时肯定与赞美。这样能让孩子感到父母对自己关心,要让孩子知道你们是爱他的。他并不孤单,他不是没人要的孩子。

  2、帮助孩子树立自信,融入集体,找到和同伴交往的乐趣。在与班委开会的时机,与班委约定,要用爱心感染他,耐心帮助他,他的缺点要包容,帮助他克服;对于他的任何进步我和班委们都不要吝啬我们的赞美。作为辅导员的我去除居高临下的态度,尽量与他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和他交谈,用语重心长的、幽默的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适时引导他。班委们接纳她,理解他,更加关心爱护他,和他做知心朋友;我建立个别和小组辅导形式,让他在和谐、轻松、安全的氛围中和大家交流。另外把他座位调到一些性格开朗的同学旁边,使其“近朱者赤”,减少了自卑感。在每周的队会活动上表扬他一点一滴的进步,树立他的自信。经常在课间对他说“你真棒!你进步了!”等鼓励性语言。

  七、效果评估

  自卑是一种消极的心理表现,其产生的原因与过程相对比较复杂,所以辅导员一定要耐心地与辅导对象进行沟通,在沟通时要

  了解辅导对象的家庭出生,父母职业,父母的教养方式,儿时的成长历程等。并采用“层层剥笋法”对辅导对象的回答不断深入追究,挖掘其消极的核心观念,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这个个案中,很明显,李国富的自卑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庭出生,父母的职业、教养方式,儿时特殊经历等以及爷爷奶奶所采取的并不恰当的教育方式而导致的,父母亲的教育以行为示范造成了李国富的不健康性格。因而在对李国富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就要特别注重家庭的作用,让家长参与咨询过程,促进家长与孩子的交流与心灵的互动。利用合理情绪疗法可以使李国富对健康心理及积极行有更为客观的理解,从而调整心理状态及主观动机水平,促进其从思想上改变对周围事及人有个正确的认识,从一个更为积极的角度看待学习生活;强化法可以对李国富同学的积极学习予以强化,从而保证其学习过程的持续性;利用认知疗法可以帮助李国富同学认清自己的性格上的缺陷,可以有助于完善其人格。

  我多次鼓励他要振作起来,积极自信的面对未来。我深知改变偏执自卑心理是一个漫长及反复的过程,我应给予他足够的时间、耐心、宽容。李国富孩提时代经历了很多挫折及失败,我要求班上其他的孩子给他足够的理解及温暖。融化他那颗伤痕累累的心。在我的鼓励、同学们的尊重中他找回了自信,丢掉了自卑,遗忘父亲进看守所带给他的阴影,他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学会与别人交往,体验交往的乐趣。找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认识

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报告2

  xx(化名,保密原则),六年级女生,因一次考试排名全班第一名后,总为下一次考不了第一名而担心,产生焦虑,情绪低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伴有失眠,学习效率有所下降。咨询老师主要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xx调整认知观念,建立合理的思维方法,效果较好。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合理情绪疗法

  一、一般资料

  xx,女,12岁,小学六年级。父亲是工人,母亲为家庭妇女,家庭条件一般,经家访和调查,无家族精神病史和遗传病史。独生女,足月顺产,母亲身体健康,孕、产及哺乳期未服用特殊药物。大约10个月会说话,1岁会走路,4岁上幼儿园,活泼可爱。上小学后,学习用功,成绩优秀,和同学关系融洽,深得老师和同学喜欢。曾担任班生活委员,学习委员。身体身体健康,意识清醒,思维正常,与人交往基本正常,但心理焦虑,情绪不稳定,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变得少语低沉,一个多月来伴有失眠。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少语,情绪低落且不稳定,并伴有失眠。

  个人陈述:我父亲是一名工人,母亲生下我后,她一直带着我,直到我上小学才开始找了一份工作,但主要精力还是照顾我。父母对我非常好,关心我,鼓励我,希望我学习上出类拔萃。我学习很努力,考试成绩总在班上前五名,每年都会有奖状带回家,老师喜欢,父母高兴,也以我为骄傲,到了六年级学习更加紧张,我也更加努力,从五年级的班第二名冲到班第一名,就在这次考试之后,我内心好象有一种声音在问,“下一次考试我还会是第一名吗?如果不能考第一名,那多糟糕。”特别是看到别人都在拼命地学习,我越来越担心,开始只是晚上睡觉时会想,后来常常在课堂也想,总是担心下一次不能考第一名,注意力也不能集中,学习效率慢慢下降,晚上睡觉时更加害怕,害怕由于怕下一次考不了第一名,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会更糟糕,那后果将更惨,越想越睡不着,这样的状况已经有近两个月。以前总会和同学们说说笑笑,还主动和别人讨论学习问题,可是现在话也少了,懒得和别人说话,总是心事重重的。自己很想象以前那样,充满自信,愉快积极地学习,可就是不能回到以前的状态,所以我想我心理是出了什么问题,希望曹老师帮帮我。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家长反映:xx从小懂事可爱,做事认真,对自己要求自尊心强,不爱听别人的批评。

  老师反映:xx原来活泼可爱,学习努力,成绩优秀,可是近一段时间以来,好象人变了不少,没有以前那么活泼,上课回答问题也没有以前那么主动了,上一次考试全班排名第一,那以后好象有心事,人变得沉重了。

  咨询老师观察:来访者衣着整洁,举止得体,看上去情绪比较低沉,没有轻松活泼的表现,讲话声音清楚,语言较流畅,思维清楚。自知力完整,心理过程协调一致。但在谈到学习成绩排名时表现出不安的情绪。

  四、评估与诊断

  1.来访者心理状态的评估:情绪比较低落,焦虑不安,内容未泛化,反应强度不太强烈,能找到相应的原因,思维合乎逻辑,人格无明显异常。

  2.诊断:

  (1)根据正常不正常三原则,来访者知情意统一,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行为,无逻辑思维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由于来访者冲突与现实处境相连,涉及公认的重要生活事件,有明显道德性质,属于常形冲突,因此可以排除神经症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3)来访者问题持续时间不长(一个多月),未出现泛化现象,基本能维持社会功能,但学习效率有所下降。

  该来访者的问题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所以xx属于一般心理问题。

  五、心理健康辅导目标的制定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减轻xx的焦虑情绪,上课放松,注意力集中,改善睡眠。

  2.最终目标与长远目标:帮助求助者建立正常的认知观念,客观地分析自己,科学地进行自我目标定位,轻松自信的学习,活泼快乐地生活,积极地与人交往。

  六、心理健康辅导方案的制定

  1.方法与原理:合理情绪疗法。合理情绪疗法是20世纪50年代由艾利斯在美国创立,它是认知疗法的一种,因其采用了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故又被称之为合理情绪行为疗法。这种方法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辩的途径,改变来访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这种理论强调情绪的来源是个体的想法和观念,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变情绪。该理论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事情本身无所谓好坏,但当人们赋予它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时,便有可能产生各种无谓的烦恼和困扰。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反映及行为结果。通常人们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理解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参《学校心理咨询》第252页)

  2.双方责任与义务:

  来访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供真实资料;

  (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老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完成双方商定的家庭作业。

  权利:

  (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咨询老师;

  (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1)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咨询老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2)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

  (1)有权利了解与来访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来访者;

  (3)本着对来访者负责的态度,有权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

  (1)向来访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2)遵守咨询机构的在关规定;

  (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各方面的内容;

  (4)尊重来访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来访者。

  3.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

  4.咨询费用:不收费。

  七、心理健康辅导过程

  第一阶段:诊断评估与咨访关系建立阶段,共1次

  时间:20xx年11月26日

  1.目的

  (1)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

  (2)向求助者介绍心理咨询的性质、收费标准、保密性原则、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3)了解求助者的基本情况,收集相关资料。

  (4)确定主要问题,共同协商咨询目标。

  (5)介绍心理咨询方法和相关情况。

  2.方法

  摄入性会谈,心理测验:焦虑自评量表(SAS),粗分45分,标准分56.25分,呈焦虑状态。

  3.过程

  了解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介绍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向管教民警进一步了解求助者的基本情况和求助者最近的异常表现情况。采用会谈法与求助者交谈,收集资料。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是倾听,本着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的态度使求助者感到被理解、被接纳,咨询师成功地取得了求助者的信任,使求助者愿意与其交流。咨询师还对求助者讲解了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原理,指出造成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症结是不合理信念。咨询师具体讲解了ABC理论原理,A是指发生的事情,B是指人们对发生的事件所持的观念及评价,C是指这种观念所引起的情绪及行为后果。求助者能够接受这种理论对自己问题的解释。

  4.家庭作业

  运用ABC理论,结合自己的问题予以初步分析:具体找出自己不合理的思维方式B是什么?(参《学校心理咨询》第257页)

  第二阶段:心理咨询阶段,共3次

  时间:20xx年12月3日(第1次)

  1.目的

  巩固咨询效果,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改变不良认知,求助者应该对自己出现的不良情绪和行为问题负责。

  2.方法

  会谈法、合理情绪疗法。

  3.过程

  咨询作业反馈过程中,在咨询老师的引导下,帮助求助者自己找出不合理的思维方式。

  (以下为咨询过程要点)

  咨询老师(以下简称咨):xx同学,你想清楚你的你的低沉焦虑的情绪与什么有关?

  xx(以下简称访):与上一次考了全班第一名有关。(事件A)

  咨:上次考了全班第一名,你怎么就会焦虑了呢?

  访:因为从考了全班第一名后,我在心里每天都对自己说下次必须还要考全班第一名,(信念B)但又觉得那是不一定的,所以就总是担心。(情绪困扰C)

  咨:你考了第一名后,如果你想“我下一次可能考第一名,也可能考不了第一名,那都是正常的。”你还会焦虑压力很大吗?

  访:那就不会了,那我会以前一样开心轻松的。可我就是在心里放不下。

  4.家庭作业

  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与这一事件相同的事件,以进一步理解ABC理论原理

  时间:20xx年12月10日(第2次)

  1.目的

  进一步寻找求助者心理问题发生的认识根源。

  2.方法

  合理情绪疗法。

  3.过程

  咨询作业反馈中,求助者自述通过寻找问题发生的根源,进行了反复自我审查。

  (以下为咨询过程要点)

  咨:生活中有哪些情绪反应与本案例相同?

  访:是的,有很多事情因为态度不同而使情绪反应不同。

  咨:那么,事情本身是否是使人愉快或不愉快的唯一因素呢?

  访:好象不是,好象往往是对事情的不同看法造成了不同的心情。

  咨:那么,你细细想一想,在本次情绪反应中,是什么使你焦虑情绪低落的呢?

  访:我好象清楚了,就是“下一次必须还得考全班第一名。”如果我不这样想,一定会比较轻松的。

  咨:那请你根据ABC理论原理对本案例作一个小结,好吗?

  访:好的,我说说看。事件A是上次考了全班第一名,B是因为我这一次考了全班第一名,所以我下一次必须要考第一名,这是不合理信念,C是因为我担心下一次不能考第一名,所以感到压力很大。

  咨:好的,你真的很棒。

  4.家庭作业

  请你回去寻找各种理由与你的这一不合理信念辩论(D)。(参《学校心理咨询》第257页)

  时间:20xx年12月17日(第3次)

  1.目的

  (1)巩固咨询效果,促进问题的解决。

  (2)使求助者认识到这些不合理信念是不现实的、不合逻辑的,是没有根据的,并且学会以合理的信念取代不合理的信念。

  2.方法

  (1)会谈法。

  (2)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

  3.过程

  咨询老师先认真听取回家作业的情况,在此基础上确认xx的进步,并专门设计了如下讨论:

  (以下为咨询过程要点)

  咨:你们班一共多少人?

  访:50人。

  咨:你能确认50个人中你的智商是最高的吗?

  访:不能。

  咨:你能确认50个人中你是最勤奋的吗?

  访:不能。

  咨:你能确认50个人中只有你一个想考全班第一名吗?

  访:也不能。

  咨:你能控制自己的努力程度,同时也能控制别人的努力程度吗?或者说,你每天晚上学习到12点,你能让别人晚上9点就睡觉吗?

  访:不能。

  咨:请把这五个“不能”与“下次必须在全班考第一名”联系起来,会怎么样呢?

  访:啊,是这样的,我明白了,原来我的“下次必须在全班考第一名”是如此的不合情理!

  4.家庭作业

  请xx回家后思考合理的想法是什么,并在学习和生活中体验自己的情绪反应。

  第三阶段:结束与巩固阶段,共1次

  时间:20xx年12月24日

  1.目的

  巩固咨询效果,学会用理性思维方式思考问题,使求助者在认知、思维、情绪、行为等方面重建新的反应模式。

  2.方法:会谈法,合理情绪疗法,心理测验。

  3.过程

  这次求助者前来咨询时,表情轻松、自然,求助者自述通过上次与不合理的思维方式辩论以及家庭作业的实践反思后,收获很大,心里感觉轻松了许多,又体验到以往快乐轻松自信的学习状态。

  (以下为咨询过程要点)

  咨:回家后思考合理的信念是什么呢?

  访:上次明白了自己原来的想法是不合情理的,但什么是合理的想法呢,我想了好多,不知道对不对,请老师指点。

  咨:好的,你说说看。

  访:我想,我考了第一名,是我的努力,但下一次考试,每一个人都在努力,每个人也都会进步,也可以别人进步得比我还快,这是正常的,所以,我下一次考不了第一名,也就是正常的;我想重要的是,我自己要努力,要考出自己的最好成绩,这也是我自己可以控制的,我可以做最好的自己!

  咨:你说得真好。

  访:当我这样想的时候,心里就觉得轻松,这几天基本上又回到原来的状态,感觉好多了,与同学的话也说得多了,睡眠也好多了,整个人好象是生了场重感冒后的轻松感觉。

  咨:你真聪明,进步很大,以后碰到类似事情你能举一反三地思考吗?

  访:我想通过这一场“心理感冒”,会明白很多道理的,以后我会从更加积极的角度去看事情的。

  咨:真好,那我们可以结束对这一问题的对话了,祝你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健康成长。

  访:谢谢老师,我会的。

  八、心理健康辅导效果评估

  来访者自我评估:经过与老师几次谈话,觉得自己长大了好多,心情变得轻松了,基本上又回到以前那种轻松快乐自信的学习状态,睡眠也好多了,身体里又充满的活力,一切又回到以前的感觉中了,真好!

  咨询老师评估:在整个咨询过程中,来访者能坦然敞开心扉,对咨询老师建立了较高的信任感,在与咨询师进行不合理信念辩论时有所感悟,咨询结束时来访者面露笑容,神色轻快。

  家长和老师反映:xx又象那样可爱了。

  心理测验:焦虑自评量表(SAS),粗分34分,标准分42.5分,情绪反应正常。

  九、总结

  这次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咨询一般心理问题的个案,总体上比较成功。值得肯定的地方是运用咨询技术比较恰当,求助者领悟能力较高,咨询总体顺利。但在咨询过程中感到自己对咨询方法和原理的运用还不够熟练,本案例的咨询过程也是理论学习的实践和深化的过程。谢谢学校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机会,本案例的咨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将激发我学习的兴趣,促进我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报告3

  我校五年级的蒋择远同学走进了我的视线。根据他的症状和家长及班主任的介绍,我发现在她身上出现了一些问题,通过观察交谈发现该同学突出表现为厌学孤僻等心理问题。于是经过科学的诊断,我制定相应的辅导目标及方案,通过一个阶段的实施,她的心理状态得到了很好的调整,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最终基本上克服了以上心理问题关键词:心理健康辅导厌学孤僻

  一、个例资料

  蒋择远,女,13岁。父母常年在常州打工,去年父亲因与人打架而坐牢,母亲平时仍在外打工,无暇顾及女儿的学习与生活,只好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二、个例表现

  我发现在蒋择远身上出现了一些问题,通过观察交谈发现该同学突出表现为在课堂上和各种活动中,小到一次课堂发言,大到学校组织的活动,都显得没有热情,参与意识淡漠。合群困难,平时沉默寡言,独来独往,偶尔也流露出想和同学们交往的思想,但显得不知所措,不自觉的流露出自卑,不喜欢读书,不想上课,逃课、旷课时有发生,在上课的时候经常趴在桌子上睡觉、看窗外。

  三、观察分析

  通过我的观察、家访、交谈,我发现她身上的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来源于爷爷奶奶的过分溺爱与保护,事事迁就他,缺少严格的监督与管教,这就造成了她既胆小怕事又固执任性;为了补偿她失去的父爱母爱,每次家长回来就给她大量的零花钱,对于她提出的各种物质上的要求有求必应,但对于学习基本不提,和生活上出现的各种问题漠不关心

  四、对问题行为的评估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蒋择远同学表现为对学习厌恶反感,经常逃学或旷课,它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在本案例中,蒋同学即使知道学习的结果直接影响到他的未来,但是她仍然对学习表现得非常反感,或是逃课,或者是在课堂上睡觉,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这些行为的直接结果就是学习成绩的'急速下降,从她的表现中可以判断他存在着极度的厌学心理,而且在这种厌学思想的指导下,她无心向学,与同学交往出现困难,都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孤僻是指青少年在与同伴相处过程中表现出的不利于与群体和个体建立和维持良好持久关系的心理行为问题”。

  五、帮助制定近期目标

  共同制定计划,对她作出一些具体要求。

  1要求她不论是否完成作业,都要坚持到校上课,认真听讲。

  2给两个星期作为适应期。在这两个星期里,别人一次做完的作业,允许他分两次做,但一定要做完。

  3给一个星期作为过渡期。在这个星期里,要求他跟别人一样,每次作业都要一次完成。考虑到他基础较差,允许他当天要交的作业最迟不能超过放学前交。

  4巩固期。要求他不仅每次作业能一次完成,还要和同学们一样,按时交作业,并且准确率要有提高。

  5定期帮助她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确定训练内容,就训练内容与她达成共识,社交训练的步骤,同时给她传授交往知识。

  六、辅导方案和过程

  1、与家长多联系、沟通,希望他们用正确的方式对待孩子,走出爱的误区。

  我与他的爷爷奶奶多次交谈,让他们明白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教会他如何解决,而不是替她做。并通过电话与他的父亲进行沟通,让他们意识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严重性,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应当对她进行适当合理的批评与教育,让她认识到错误,鼓励她改正。使他们明白:钱不能弥补自己对孩子的歉意,无节制不合理地满足孩子物质上的任何要求实际上是在害孩子,会让孩子滋生好逸恶劳、铺张浪费的恶习,其实孩子在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多关心她,给她关怀,特别是她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对孩子取得的每一点微小进步及时肯定与赞美。这样能让孩子感到父母对自己学习的关心,要让孩子知道学习的重要性。

  2、帮助孩子树立自信,融入集体,找到和同伴交往的乐趣。

  在与班委开会的时机,与班委约定,要用爱心感染他,耐心帮助她,他她的缺点要包容,帮助他克服;对于她的任何进步我和班委们都不要吝啬我们的赞美。作为班主任的我去除居高临下的态度,尽量与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和颜悦色的表情和她交谈,用语重心长的、幽默的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适时引导她。而班委们要接纳她,理解她,更加关心爱护她,并成为她的知心朋友;然后再适当的时间选择组成个别或小组辅导形式,让她在和谐、轻松、安全的氛围中和大家交流。把她座位调到一些性格开朗、外向的同学旁边,使其“近朱者赤”,减少自卑感。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的一点一滴的进步,树立他在同学之间的威信,改变他总是默默无闻的处境。经常在课间对他说“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等鼓励性语言。

  七、效果评估

  厌学心理是一种常见于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正因为它的涉及之广、危害之深而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积极地寻找厌学心理的干预技术与方法的过程中,应针对具体个案进行分析,找出适合问题行为人的具体方法,有所侧重地对问题行为进行干预,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这个个案中,很明显,蒋同学的厌学心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庭环境中家长对孩子对学习的态度及其所采取的并不恰当的教育方式而导致的,家庭的教育方式同时也导致了桑同学不良性格的形成。因而在对蒋同学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就要特别注重家庭的作用,让家长参与咨询过程,促进家长与孩子的交流与心灵的互动。利用合理情绪疗法可以使桑同学对学习过程以及学习目的有更为客观的理解,从而调整学习态度与学习动机水平,促进其从思想上改变对学习的认识,从一个更为积极的角度看待学习过程;强化法可以对蒋同学的积极学习予以强化,从而保证其学习过程的持续性;利用认知疗法可以帮助蒋同学认清自己的性格上的缺陷,可以有助于完善其人格。

  我多次为她提供尝试成功的机会,让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荣誉,使她摆脱自闭心理,激发起自信心和上进心。同学们真诚的笑容,热情的鼓励,温暖了她那颗冷漠的失望的心,在我的表扬、同学的赞赏目光中看到了自己的自信,丢掉了自卑感,遗忘父亲坐牢带给他的阴影。她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学会与别人交往,体验交往的乐趣。找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增添信心,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对父母的态度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理解了自己的父母和爷爷奶奶,在家会帮助做家事。

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报告4

  一、案例简介

  本案例的研究对象是我校五年级的学生张涛,男孩,13岁。在校表现一般,平时上课开小差,有时不完成作业,学习成绩较差。情绪偏激,经常顶撞父母和老师。

  二、案例分析

  1、观察和他人反映:

  看上去很正常,可是询问他问题时,总表现出一种不配合的态度,有时甚至表露出敌视的神情。

  据张涛爷爷说:张涛同学在家只与母亲有极少的语言交流,与父亲基本无话可说,对父亲的态度“就像对待仇敌一样”。在家不听话,不学习,总是看电视打发时日。父母越是管得严,他越是对着干。我从与张涛爷爷的几次谈话中得知,他对父亲的反感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父亲不理解也不尊重他。例如他身体不舒服,却强迫他去锻炼;成绩不好就经常当着亲友的面数落他,让他感到无地自容,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

  第二、父亲的期望值太高,切望子成龙心切,给他带来巨大的压力。第三、,父亲在生活上要求太严,也较为刻板。例如每天一定要洗头、洗澡等,让他感到有点不可理喻。

  2、心理社会发展历史

  主要因素:父亲太不近人情,让他无法忍受。

  促使因素:父母的高期望和高要求。

  附加因素:母亲则没有主见,无论什么事都对父亲言听计从,一点也不懂得为他着想。

  社会文化因素:父母教子方法及学生自身成长中的个性修养存在问题。

  3、评估与诊断

  经过多方了解,细心观察,查阅书籍,认真揣摩。我认为这是一例较为典型的由于家庭教育方法不当而引发逆反心理问题的个案。

  逆反是指孩子对父母的意愿做出相反反应的行为和态度。父母让做什么就不做什么。追其缘由,往往是由于孩子看待事物较为极端和片面,对父母的很多行为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父母的教育方式跟不上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要求,亲子间缺乏沟通造成的。

  案例中父亲的专横、不尊重、期望值过高等都引起张涛的极大不满,进而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当这种压力不断积蓄、沉淀,但又找不到渠道排解时,便在感情上对父母的教育产生抵触情绪。但是父母并没有意识到,反而认为这是孩子不听话的表现,因此对他更加严格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类似的生活事件一再重复出现,终于使得张涛的不满情绪逐渐外化为敌对行动,最终造成逆反心理。具体表现为: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不论父母的要求是否正确,他都只有一种态度——与之对着干。因此,要做好张涛的心理辅导工作,必须解决下面两个问题:

  第一,改变张涛不合理的认知和思维方式。

  第二,帮助家长改变错误的教育习惯和教育方式。

  三、辅导过程

  1、方案设计

  目标:希望通过辅导,能改变张涛对家庭的逆反心理,从而改善他与家庭的关系,进而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

  步骤:帮助张涛分析自己不良行为的现状及可能引发的不良后果;帮助家长改变教育观念和教育习惯;自我检讨并提出各自的期望;为张涛创造良好、民主的家庭教育环境;为张涛提供学习帮助。

  辅导方法:情感沟通、就事论事、用技巧说话、众志成城、激励机制。治疗时间:整个过程约九周,分三个阶段进行。

  2、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创设条件,向双方渗透辅导理念。(约1周)

  (1)了解张涛与家庭关系的现状,帮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

  几次的接触,我已经取得了他的信任,基本上成长无话不说的朋友。他坦然承认自己对父母尤其是父亲极为不满,自己的所作所为,目的就是为了激怒父母。有时甚至把成绩差作

  为一种报复的手段。面对他的坦言,我又以一个爷爷的身份向他说明父母的良苦用心。告诉他从客观上说,父母的教育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但自己的看法也不完全正确。引导他正确地看待父母的教育,传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他意识到自己行为和态度的错误之处。

  (2)帮助家长改变教育观念和教育习惯

  在对家长的几次家访中,我告知张涛已经表示愿意改善与他们的关系,

  并婉转地指出他们教育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建议他们找时间与张涛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家长认同我的看法,觉得自己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表示愿意接受我的建议,向张涛检讨自己的错误,并请求我协助共同教育。

  第二阶段:家校合作,实施行为辅导措施。(约6周)

  本阶段为整个辅导过程的关键所在,共分为三步进行。

  第一步、家庭会谈。

  会谈有我、张涛及其父母参加。我安排张涛首先发言。他谈到了对父母反感的原因和一些具体的生活片段,还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同时,我也要求他做了自我检讨。然后我安排其父母向张涛检讨了自己的错误,并提出了合理的要求。尽管张涛一时间未能接受,但他表示可以尝试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整个过程气氛较好,双方都表现出积极的合作态度。

  第二步、布置家庭作业。

  事后,我分别对双方提出如下建议:

  给父母的建议:

  给孩子的建议:

  第三步、为张涛提供学习帮助。

  测验、考试成绩不理想、不完成作业等问题是父子俩冲突的导火线,所以我帮他制订了学习计划,并特意安排两个品学兼优的男生专门帮助张涛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其中一个与他同桌,并叮嘱两人平时多与张涛谈心,了解他的思想动态,同时适当开导他。

  刚开始的时候张涛并不合作。但是经过大约差不多四周的时间,家长来电告知张涛与家庭的关系开始出现转机,愿意由父母陪同去买衣服,书籍等东西,在家会完成作业,与父亲的关系没有那么紧张了。

  第三阶段:巩固辅导效果。(约2周)

  为了巩固取得的成果,我决定采用激励机制。在与张涛的闲聊中要求他说出自己的两个愿望。他说希望能有一台MP4学习英语。我把此事告知其父母,他们表示完全能够满足。我和他们商量后对张涛提出如下要求:第一,想办法进一步改善与父母的关系。第二,努力学习,争取提高成绩。他表示同意。事后我帮他制订了复习计划,并监督他是否努力完成。此后,张涛在学习方面表现出来的积极性比以前有较大的提高。

  四、辅导效果

  学期快结束时,对张涛的心理和行为辅导已经进行十周了。据父母反映,张涛顶撞父母的情况基本消失,与父亲也有了一定的交流。由于家庭关系的改善,他的学习成绩虽然仍不太理想,但是有了较大进步,所有的课程都由原来的不及格变为及格,基本上符合预定的目标。父母也兑现承诺,买了MP4。家庭关系进一步改善,张涛也终于走出了逆反心理的误区。

  点滴的进步让我欣喜,但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形成不是朝夕之事。张涛短期的良好表现能否持久并伴随一生,仍需观察、追踪、指导。我坚信在持之以恒的正确引导帮助下张涛同学一定会成为品行皆优的好少年。

【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报告】相关文章:

中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08-08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12-11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_典型案例08-10

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总结11-08

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健康教案03-22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计划03-30

团体心理辅导教学案例探讨08-20

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方案(精选21篇)12-06

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教案(精选12篇)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