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班会教案>心理健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时间:2023-12-28 07:32:15 心理健康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顺利进行,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 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二、课题重新论证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西方,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人格学家对现代人的健康标准,从四个角度进行了研究:

  一是将个人能否适应环境作为划分现代人是否健康的标准;

  二是以个人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规范作为划分健康的标准;

  三是以有无心理症状作为现代人是否健康的标准;四是采用统计常态分配的概念,取得心质的平均值作为区分现代人是否健康的标准。这些研究若把它概括起来,主要集中在个人能否适应社会进行健康的生存活动上。60年代以来,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崛起,人们在对健康人格的探讨上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人本主义者认为,真正的心理健康者,应该是内心世界极其丰富,精神生活无比充实,潜能得以发挥,人生价值能够完全体现的人。基于这一基本的心理健康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各种模式,使得西方学术界在对健康问题上的探讨由适应社会标准向适应和发展标准并重的方向过渡。

  在我国,综合整理与分析儒家道家等文化的著述言论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是适当约束自己的言行;

  三是保持情绪的平衡与稳定;

  四是正确认识周围环境;

  五是保佑积极的生活态度。从中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在对健康人格的设计中,对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及创造性又有所忽视。这种传统文化和社会习惯的延续,直接影响了当前许多学者的研究,现代我国学者在对心理健康标准做界说时,更倾向于社会适应标准(或称生存标准)。当然,进入新世纪以后,国内许多学者在制订心理健康标准时,已经将发展的标准列入其中。

  对于本课题的研究来说,要创设一种适合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首先必须对学生心理健康标准进行界定。针对国内外众多的模式,根据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及我国现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的自我观。

  (2)智力正常。

  (3)情绪健康。

  (4)行为正常。

  (5)人际关系适应。

  (6)能与周围环境保持相对的平衡。

  (7)人格统一完善。

  (8)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9)能发挥自身潜能,有成就感。

  当然,上述9个标准只是构建了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一个基本内容框架,因为心理健康的标准从来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是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罗杰斯在《患者中心疗法:它的实践、含义和理论》中指出:人类有机体有一种天生的“自我实现”的动机,所有其他的动机都是这种自我实现的不同表现形式,自我实现指的是一个人发展扩充和成熟的趋向。这种潜能只有在真诚、共情、无条件关注的环境和条件下得以充分的发展和实现。

  罗杰斯认为:人类给予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事实似乎就是其有方向性的那种倾向性,倾向于朝着完美,朝着事项各种潜能的方向发展。因此他所倡导的以人为心的治疗就是使来访者自我调整、自我成长并逐步摆脱外力的控制前进。而且每个人都可以作出自己的决定,每个人都有着实现的倾向,若能有一个适宜的环境的话,一个人将有能力指导自己,调整自己的行为,控制自己的行动,从而达到良好的主观选择与适应。

  鉴于以上思想,我们认为应该挖掘初中生自身的潜能,他们“是能思考、能感觉、能体验的一个人”。心理健康教育说到底是学生内心的自我调节。作为学校,要紧的是给他们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自我实现的环境,心理辅导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给予学生良好的指导和帮助,比如交给学生自我调节心理的方法,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能积极参与的活动课程。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主动进行调节。

  素质教育理论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

  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这里指出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即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培养能力、培养劳动观念、发展个性、办学形式和教学多样化。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即教学要适应儿童每个年龄阶段发展的特点:让学生在经验中学习;在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或中心;要充分尊重和重视个性差异;教学要多样化。

  课题研究基本理念

  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自我教育活动,它具有区别于学校其他教育活动的特性。这种自我教育活动有如下特点:

  1、以积极的人的发展观为理念。

  人的本性是积极的、向上的、富有理性的,具有建设性的,可以通过自我教育不断自我完善,达到自我实现。儿童、青少年处于未成熟的生长发育阶段,更具有自我发展的潜能。

  2、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中心。

  心理教育是以个性成长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帮助他们解决一系列成长中的问题。如学校生活适应、学业、交往、情绪、社会适应、青春期困扰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主要不是依靠教育者的说教与社会规范的灌输,而是通过辅导者帮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通过自我体验、自我领悟、自我实践,不断地自我完善与发展。

  3、以他助——互助——自助为机制。

  心理教育活动是一种积极的人际互动过程,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在活动中既是受助者,又是助人者。作为受助者,他可以得到他人的帮助与教益,作为助人者,他可以用自己的思想行动帮助别人。这种他助与互助可以增进学生对自信自尊的体验,从而达到自助。

  基于上述理论,我校成立了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在深入学习和广泛借鉴相关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对如何在初中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进行了实践与探索。我们提出了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班主任为主导,由学校各部门、学科教师共同辅助教育的综合干预模式。由以上学校中的各个资源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三)已查阅的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研究文献(直接按规范的文献格式列出,不少于20篇)

  [1]邵瑞珍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

  [2]冯克成、于明主编的《课堂教学过程操作策略全书》,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4月。

  [3]马肃霜写的《学困生真能转化吗?从多元智能理论看学困生及其转化

  [4]李志宏、王晓文主编《新课程学生发展性评价》,开明出版社

  [5]《心理学》人民出版社

  [6]俞国良.美国学者的差生问题研究评述[J].比较教育研究,1995,(6):42.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方案】相关文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方案(精选7篇)08-13

以点带面集智备课模式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08-05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点研究课题研究方案08-19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方案范文(通用5篇)08-13

教育讨论 - 区域内外来务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实施方案08-17

教育研究课题开题报告4篇07-30

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的开题报告12-04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随笔03-21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案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