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历史教案>七年级历史教案>七年级历史《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

七年级历史《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

时间:2024-01-01 07:19:38 七年级历史教案 我要投稿

七年级历史《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范文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历史《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七年级历史《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范文

七年级历史《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范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通过本课学习,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寻找图中较为明显的、主要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堂讨论、交流、表演和课后动手制作、实践活动,感知远古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逐步积累客观真实的农耕知识,加深对早期人类生产、生活状况的理解,体验劳动人民勇于创造的'精神。

  本课教学用具是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4.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难点是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

  【探究导入】

  教师出示探究问题一: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需要不断迁徒,等等),然后引出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怎么办的问题,从而得出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的认识。

  探究问题二:推测一下,自然界中的什么现象可能促使原始人类注意到野生的植物可以人工种植,引导学生联系“引言”中神农氏拣坠落地上的谷粒,种在田里的神话传说,进行合理的分析推测:多年从事采集的原始人类,注意到可食的植物种子落地、发芽、生长、成熟,从而开始进行人工种植的尝试,原始农业于是便开始出现了。大家想不想了解原始农业时代我们的祖先生产、生活状况?(生:想)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他们的世界。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知新过程】(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师:同学们,课文讲了哪几个原始居民代表?

  生: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大汶口原始居民。

  师:课件展示中国氏族主要遗址图 ,让学生对农耕时代原始居民的遗址形成地理空间的直观印象。

  师:首先我们来学习第一个问题: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同学们看课本7-8页内容,完成导学案的第一标题知识结构空白处的填写。(教师强调注意动手动脑洞口和标志疑难点)

  师:巡视指导学生填写、把握时间。

  生:交换学案互相检查。交流。

  师:组织学生展示,同时指点,适当评价、播放课件图片。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1和2.分组讨论论形成总结,展示。

  师:河姆渡原始居民展现了长江流域的农耕生产生活状况,接着我们看一看黄河流域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二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师:模仿导学案第一标题的知识结构图图示法,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8-9页,“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一目的内容,找出其中包含的内容要点,并列出其知识结构。

  生:看书、思考、设计。填写。

  师:巡视、指导、把握时间。

  生:交换学案,相互检查,交流讨论

  师:让两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知识结构。教师评价、补充。学生完善。

  师: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3比一比。(见课件)

七年级历史《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范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本课教学用具是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4.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5.难点: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

  [教学策略]

  1.教法选择:直观法、比较分析法、史料分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2.学法选择:观察法、对比分析法、史料解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3.课堂组织形式:分组讨论。

  4.教具媒体组合应用:多媒体展示。

  5.课程资料开发利用:教材插图和史料、网上下载的部分资料等。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板书设计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1、时间---距今7千年 2、生活位置:河姆渡居民位于长江流域

  3、农业: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4、河姆渡居民会建造房屋,还会开挖水井。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时间---距今五六千年

  2、生活位置:半坡居民位于黄河流域

  3、农业:半坡居民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4、半坡居民会制造彩陶。

七年级历史《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范文3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可能对历史这门课程比较陌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但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教师教学中要注重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授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热爱历史这门学科。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继第一课基础上,讲述原始的农耕生活,目的要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展示出土文物图片设置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寻找知识,逐步积累对原始农耕生活的认识,最终概括出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②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学会应用观察法、比较法,并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难点:半坡人的半地穴式房屋和河姆渡人的干栏式房屋不同风格原因,理解建筑艺术和地理环境、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点。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采用读图,用视觉效果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然后通过讨论,结合所学知识,在比较归纳的基础上形成对原始农业的发展正确认识

  【教学过程】

  温故而知新:

  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

  2.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人类是,距今约 年。

  3、北京人发现的地点是,距今约 年使用 石器,过着 生活,会使用 ,还会保存 火种。 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

  4、 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 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最古老的人类,了解了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知道了在早期人类时期,他们是以采集和渔猎为生,住在洞穴和树上,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但也有很多不便之处。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外采集、捕捉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思考、回答)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依靠“采集”为生,有很多局限性,要受到季节的影响,例如植物果实在冬天就很难找到;如遇上自然灾害,像水、旱灾等,可能就无法生存;食物来源不固定、不充足,生活的场所就不固定,那他们将始终过着流浪的生活,等等。

  有什么好的办法让原始人的生活有保障呢?

  ( 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原始农耕的国家之一。你知道我国的原始农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吗?当时的人们有哪些生产工具?过着怎样的生活?

  让我们一起步入那个时代,共同感受一下他们的生活吧。

  感受新知:

  课件展示中国氏族主要遗址分布图,让学生对农耕时代原始居民的遗址形成地理空间的直观印象。

  首先我们来学习第一个内容---半坡居民的生活

  半坡居民的生活

  师:首先请各位同学阅读课本第6页—第8页,从时间、地点、生产工具、农耕作物、原始饲养业、定居生活、原始手工业等方面归纳出半坡居民的农耕生活特征。

  1、时间:距今约6000年。

  2、地点:陕西先附近的半坡村,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

  3、生产工具: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木制的耒耜

  4、农耕作物: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5、原始饲养业:饲养猪狗等动物,还用骨制箭头、渔叉、渔钩打猎捕鱼。

  6、定居生活:半地穴式的房子,定居生活。

  7、原始手工业:彩陶 、纺织、乐器(陶埙)

  教师出示半坡居民的生活的图片。

  在出示半坡半地穴式的房子时,提出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这种房屋?(讨论、思考)(半坡村地处黄河流域,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气候比较寒冷,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挡风雨,又可以取暖。顺应大自然规律,因地制宜、科学合理。)

  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师:请各位同学阅读河姆渡人的生活,课本第8页—第9页,从时间、地点、生产工具、农耕作物、原始饲养业、定居生活、原始手工业等方面归纳出他们的生活特点:

  1、时间---距今7000千年

  2、地点:河姆渡居民位于长江流域

  3、生产工具:耒耜,磨制石器。

  4、农耕作物: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5、定居生活:河姆渡居民会建造房屋,还会开挖水井。

  6、原始饲养业:猪,狗、水牛等。

  7、原始手工业:陶器、 玉器、 原始乐器象牙雕刻(中国最早)、使用天然漆(中国最早)

  课本中第8页说到在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稻谷,这就说明了江南气候适宜水稻生长,河姆渡居民掌握了水稻种植技术,农耕生产成为最主要的生活来源,因此,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河姆渡原始居民不但进入原始农耕阶段,而且有了较高的水平。

  教师出示河姆渡人的生活的图片。

  在出示河姆渡人干栏式的房子时,提出河姆渡人为什么要建造这种房屋?(讨论、思考)

  干栏式房子是一种木结构的建筑。浙江地区地势低洼,潮湿温热。我国先民为了居住地能有良好的通风和防潮性能,于是盖造干栏式房屋。这种筑房屋,由若干木桩、圆木、木板组成,下部有木柱构成底架,高出地面,底架采取打桩的方法建成。桩木打成后,上架横梁,再铺木材,然后在木板上立柱构梁架和屋顶,形成架空的建筑房屋。干栏式建筑,既可防蛇虫猛兽之害,又防潮湿,下面还可以养殖家禽家畜。这说明古代建筑业开始萌芽,而且能做到因地制宜。今天,我国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然采用这种古老的建筑形式。

【七年级历史《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相关文章:

历史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05-01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原始的农耕生活01-22

七年级历史上册《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08-26

七年级历史上册《原始农耕生活》教案08-26

《原始农耕生活》教学反思04-22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原始的农耕生活3篇01-23

七年级历史上册《原始农耕生活》教案4篇12-02

七年级历史上册《原始农耕生活》教案(4篇)12-03

七年级历史上册《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4篇12-04

七年级历史上册《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4篇)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