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1-05 08:17:21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备课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学生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主体,是教学之本,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把学生放在首位。在备课时明确课堂教学过程性、体验性的目标,创设具有渗透力、影响力的情景,从学生活动的时间、表现的机会、成功的体验等角度去设计教案,实现新课标的要求──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让学生在品味、讨论、判断、交流中,享受学习过程,发展勇于创新的。那么,教师究竟该怎样备课,才能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呢?

  现结合苏教版第十册《三亚落日》的备课,谈谈粗浅的认识。

  一、让学生有活动的空间。

  在由学生、教师、文本三方组成的教学行为过程中,课堂不应仅仅是学习的地方,更应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园地。因此,在备课时,教师就要预先设计好各种实践活动。

  《三亚落日》这一课,有一个重要教学目标:欣赏描写落日美丽景色的句子,背诵课文。因此,在备课时,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来增加学生的情感积累和优美语言的积累。

  1.在读讲完太阳像孩童、像红灯笼、像跳水员三段内容后,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刚才的细读课文,同学们想一想,这三个环节中哪一个环节作者描写得最精彩?说说为什么?”

  2.当学生描述太阳“颤动两下,悄然人水”的情景时,教师介绍古人描写落日的诗句:“大漠孤烟盲,长河落日圆”;“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浩浩风波起,冥冥日沉夕”。

  3.在教师概括课文后,引读:多么醉人的三亚落日啊!此时此刻,让我们一起立足在三亚的沙滩上,凝视天边的太阳,在感受美的画面、美的音乐的同时,一起来感受一下作者为我们美的文字吧!

  4.在巩固阶段设计:分成4人学习小组.根据教师的板书提示.试着读一读课文,背一背你最喜欢的句子,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来打擂台。

  这样一来,学生就有了足够的活动时间。一课下来,三亚落日在他们心中已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二、让学生有表现的机会。

  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表现机会,在备《三亚落日》时,我设计了这样三个问题:

  首先,在了解了古人描写落日的诗句后,问学生是否愿意仿用诗歌赞美一下三亚落日?

  其次,假如听课的老师就是来三亚旅游的客人,你就是三亚的小导游,你该怎样为他们介绍三亚落日?

  再次,表现的机会不仅仅在课堂上,也可以体现在作业中:我们家乡也有许多的美景(出示课件),瞧,这优美的小桥流水,这高大的城市建筑,这五彩的花朵,这碧绿的草地,每一样都让人赏心悦目。请你拿起笔,勾画一幅你熟悉的家乡风光图,并写上几句,赞美一下。

  通过迁移,让学生有表现的机会,通过读后复述、表演、讨论、画图、习作等形式,把教材化为一种学习语言的动态情境,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三、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

  对小学生来讲,有许多的语言文字,他们不可能完全理解,但是经过教师的提示,特别是经过自己的反复朗读,他们会有所感悟──情在读中悟,理在读中悟,问题也在读中悟。教师的职责就是在他们悟有偏差时,适当点拨。

  在《三亚落日》一课中,有这样一句:“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初备时,我用了“请大家带着喜爱的心情读。”后来一想,还没学,怎知道学生一定会是喜爱的心情?于是,再备时,我把它改成“请同学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一读,你觉得怎么样才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就怎么读,放开声音。”学生读过之后,教师问:“对太阳有什么看法?有的说赞美,有的说喜爱,有的说想跟太阳交朋友。

  有一个学生问:“即将西沉的太阳远没有先前来得热烈、灿烂,看上去,已经有些疲倦了,书上为什么还说‘毫无倦态’?”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只要没落下去,太阳就会灿烂,生机一片。”有的说:“冬天傍晚时的太阳就有些暗淡,显出倦态,夏天就不是这样。”还有的说:“三亚那儿没有冬天,只有夏天。”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有一年暑假,我跟爸爸从上海乘高速客轮回南通,傍晚时分到南通港。那时,夕阳在江面上面一点儿的时候,仍然很刺眼,显得很有。水面上银光闪闪,一片壮丽。只过了一会儿,太阳便接近了水平面,不刺眼了,变得暗红起来,就显得疲倦了,但仍然很可爱。”学生的理解独具慧眼,精彩至极。以体验、感悟为灵魂的教学,打开了学生思维和想象的空间,闪现出个性化的理解,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笔者认为,教师在备课中要主动为学生着想,多从学生学的角度去备课。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应该是一句空洞的理论,而应将其有机地渗透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去。首先要渗透到我们的备课中。因此,教师只有在备课时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才能保证学生在课堂上体现学习的主动性,才能真正落实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语文教案 篇2

  《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案人教版及板书

  (一)揭示课题,感知课文,理清顺序

  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揭题,读题)《只有一个地球》。请同学们回想一下,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地球哪些方面的知识?(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二)细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1、通过课文的介绍,你对地球的哪一部分知识最感兴趣呢?下面就请同学们拿起课文,把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再去读一读.可以是一段话,也可以是一句话,或者是一个词语。要读出你对它的理解。

  2、根据学生交流,指导感情朗读有关句子。

  朗读时解决以下知识点:

  · “地球美丽可爱”(出示第一节内容)

  A、他把他的美丽读出来了吗?(引导:评价也要一分为二)

  B、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了它的美丽?(随着学生的交流,指导读好“晶莹透亮”“薄薄的水蓝色纱衣”等词语)

  真美,想看看它的样子吗?请同学们点击“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看着这么美丽的地球,你们想不想读一读呀?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C、指导感情读,说说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地球渺小”(出示第二节内容)

  1、你为什么对它感兴趣呢?你能读一读吗?

  2、宇宙还是怎样的?(“群星璀璨”)

  3、想一睹这样的宇宙吗?(请同学们点击“群星璀璨”这个词语)

  地球在宇宙中很渺小,我们一起把这个句子连起来读一读。

  ·“地球资源”(出示第三、四节内容)

  为什么你对它介绍的这部分内容这么感兴趣呢?你能把它读一读吗?

  (三)学生质疑

  通过交流,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地球的xxx。那么,你们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提出来,或者还有什么不太明白的地方,想继续了解呢?把你的问题提出来。(学生质疑)。(还有别的问题吗?)

  (四)网络教学:

  1、同学们的问题还真不少,一两句话也说不清。其实,刚才同学们提的这些问题,已经有同学在《只有一个地球》专题网站中的.师生社区的质疑区中提了出来。相信(教师点击三个问题)我们只要解决了这三个问题,其它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1)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

  (2)为什么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2、其实你们感兴趣的这些问题,只要你们登录我们的这个专题网站,好好阅读其中的内容,相信你一定能够找到答案。这堂课让我们搭乘网络快车,走近地球,一探究竟。请你寻找就对相同问题感兴趣的同学组成小组,然后在一起查寻资料,交流讨论,然后把把相关资料,如图片、文字等用发帖子的形式发到我的问题下面,或者把它保存到word文档里,最后我们一起来交流交。如果你从这里有找不到你的答案,你也可以到相关连接中的其它网站搜索。

  3、学生在论坛上或文档中就答案发表观点,教师指导讨论交流,形成共识。

  五、课堂小结:

  (根据板书:美丽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要精心保护地球,因为我们的地球只有一个。板书“只有一个”齐读课题)

  l 最后一小节(出示内容)

  2、是的,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导读)

  3、让我们满怀深情再来读一读。

  六、升华主题,拓展延伸

  1、亲爱的同学们,当今天养育华夏儿女的长江、黄河以浑浊的河水向我们诉说他们的悲哀的时候,你们想过没有,我们的明天是否还有绿水、青山、蓝天相伴呢?我们目前可以为保护地球妈妈做些什么呢?(媒体出示“青山、绿水、蓝天组合一起”的一组镜头,然后在上面滚动打出“?”)50年后地球将是怎样的命运呢?

  2、出示:

  选做题:

  (1)畅想地球50年后----用一段文字把你的想象写下来。

  (2)为保护地球妈妈写上几条宣传标语。并设计一个活动方案。把学习结果放在老师论坛中的“学习讨论区”。

语文教案 篇3

  翠鸟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4.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搜集有关翠鸟的资料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预习提纲

  1.收集有关翠鸟的资料。

  2.自由读课文,找出自己印象深刻的部分,并记下不懂的地方。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鸟吗?都喜欢那些鸟?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新朋友——翠鸟。(师生共同板题,借机提示“翠”的写法。)

  2.你对这种鸟有哪些了解?(交流资料)

  二、自读自悟。

  1.认读生字。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翠鸟的什么特点?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全班汇报交流

  1.指名认读生字,注意“赤”、“衬”、“衫”是翘舌音;“苇秆”不要读成wéi gān

  2.认读词语:

  浅绿 衬衫 疾飞 等待 逃脱

  锐利 蹬开 一眨眼 腹部 饲养

  3.把这些词语放回课文中再读一遍,注意把句子读通。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四、学习第一段

  过渡语:你们的脑海中有没有出现翠鸟的样子?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板书 : 色彩鲜艳或美丽 、小巧玲珑

  1.那么,课文怎样写翠鸟的色彩鲜艳、小巧玲珑呢?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看插图,想象翠鸟的样子。(自由读,指名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2.(出示翠鸟图片)翠鸟长得什么样?你能像课文中那样为大家介绍一下吗?

  (1)重点抓住“颜色鲜艳”这个词来体会,并感受运用拟人、比喻表达的好处。教学时运用比较的方法出示句子“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是橄榄色的,并带有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是浅绿色的。腹部的羽毛是赤褐色的。”让学生把这几句话和课文上的比较一下,觉得哪个写得更好一些。

  (2)你还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说一说理由。

  (3)带着刚才的体会把这一段美美地读出来。

  3.总结:课文对翠鸟的描写,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言之有序地描写的。

  五、抄写生字

  1.自主记忆字形。提出难写的字。

  2.指导书写。

  3.抄写生词。

  六、作业

  1.练写生字。

  2.有顺序的观察一种动物或植物,并做记录。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2.齐背第一段。如果让你用一两句话来说说翠鸟的样子,想一想,怎样说比较合适?

  二、学习课文内容

  过渡语:看来,翠鸟美丽的外形确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翠鸟可不只是外表漂亮,它捕鱼的本领也很高呢!课文哪一段写的是翠鸟捕鱼的情景?

  1.自学第二自然段,出示自学要求:

  (1)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你了解了翠鸟的.什么特点?

  (2)画一画表现翠鸟动作敏捷的词句。

  2.指名说,要求:先读所画的词句,再谈自己的感受。顺势朗读,评读,适当范读。

  (1)抓住“疾飞”、“一眨眼”、“蹬开”、“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贴着”“只有……还……还……”这些重点词语体会翠鸟动作的迅速敏捷。

  (2)练习朗读,读出翠鸟动作的迅速敏捷。

  (3)从那些词语看出翠鸟的机灵?读出小鱼的机灵,突出翠鸟的机灵。

  (4)试着背一背。

  三、学习课文最后两段

  1.课文最后两段除了告诉我们要爱护翠鸟,和鸟类做朋友的道理外,也表达了作者和小朋友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找一找哪些句子能体现作者和小朋友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并把它读出来。

  2.学生找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

  四、回顾全文

  课文学完了,谁能说一说作者是怎样把翠鸟写那么美那么可爱的?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写法:

  1.抓住事物的特点;

  2.仔细观察,按一定顺序写;

  3.运用比喻、拟人等生动的表达方式。

  五、读写结合:(任选一题)

  a) 用连续的动词写几句话。

  b) 仿照《翠鸟》写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六、课外实践:

  收集有关鸟类的图片和资料,办一期以鸟类为主题的手抄报、板报。

  板书设计

  翠 鸟

  外形: 颜色鲜艳 小巧玲珑

  疾飞……一眨眼……

  动作: 蹬开……像箭一样…叼起…贴着

  只有……还……还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材

  《散文诗二首》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四篇课文的主题都是亲情,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情感。学习这个单元,我们要进一步体会不同时代、不同背景情况下不同家庭表现出来的至纯亲情,也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品味把握或直白或含蓄的人间真情。

  《散文诗二首》这个篇目实际上包含两篇散文诗,散文诗虽然是刚上初中的孩子没有接触过的体裁,但这两篇文章从内容上来看,还是比较简单的。泰戈尔的《金色花》通过一个美丽的假设——孩子变成金色花,生动巧妙地表达了孩子对妈妈亲密与关爱的情感;冰心的《荷叶母亲》则是由雨中荷叶护莲的情景联想到母亲对孩子的呵护关爱,从而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与依恋之情。

  二、目标

  本课两篇短文都属于散文诗,而散文诗的本质还是诗,诗歌有强烈的抒情性。所以,要想走进这两首散文诗,让学生体会诗歌蕴含的情感,必须首先引导学生读好诗歌,进入情景。我据此设定本课教学目标一:指导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要深入体会中外诗人各自文章里表现出的具体情感,我们必须透过具体的语言去品味,找到不同文章在语言表达、情感思想等方面的各自特色。我据此设定本课教学目标二:品味词句,体会人间至爱亲情。两首散文诗在写法上都运用了借物抒情这种独特手法,而初中学生有必要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建立对这种手法的认识。我因此设定本课教学目标三:体会借物抒情手法在表达情感上的独特效果。

  三、教法

  现代文学家郭沫若曾说过:“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而终于感情,文学家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总是要在读者的心中同样引起感情作用的。”因此教这篇文章时,要唤起学生心底同样的情感体验,就要通过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诗人的思想感情。另外,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探究美点动情点,则需要采用词句品析法、讨论法等。教学《荷叶母亲》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诗歌的共性之一形象性,也是为了更深体会诗歌蕴含的真挚情感,我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冰心的《纸船——寄母亲》,则需要采用比较阅读法。对于两首在体裁、主题方面极其相似的散文诗来说,我觉得教师则要采取重点突破、举一反三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主教第一首,引导自学第二首。

  四、学法

  在课堂上,教师起主导作用,而学生要发挥主体作用。也就是要变“讲堂”为“学堂”。特别是对待内容相对浅显的这个篇目来说,教师更要充分相信学生,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讨论,去交流,甚至作出评判。所以,我觉得应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多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主动思考、口头表达的能力。

  五、过程

  学习《散文诗二首》,我设计以向学生介绍散文诗入手。而介绍散文诗以建立学生的信心为原则,让学生不要因为散文诗是一种新体裁而产生畏难心理。引入课题后,我主要采取以下三个步骤进行教学。先学习第一首《金色花》。

  第一步,读一读,体会情感意蕴。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朗读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主题、情感等,再试着去揣摩恰当的朗读方法。然后点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与老师一起参与评议,使学生明确《金色花》在节奏、语气、重音等方面的朗读技巧。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一方面提高了在散文诗朗读方面的处理技巧,另一方面又对诗人透过

  文字表现出来的情感有了初步认识。在这样的基础上,设计一个男女交叉朗读的环节,让学生体会到《金色花》表现了一种特别圣洁、甜蜜、幸福的母子亲情。

  第二步,品一品,分析主要形象。初步体会课文包含的情感意蕴后,第二步就要深入文本,通过品味具体的语言,去进一步分析文中母亲、“我”的形象。我设计了四个小问题:

  1、“我”为什么希望变成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吗?

  2、为了表达对妈妈的爱,“我”有哪些具体的行为?

  3、“我”的行为体现出“我”怎样的形象特点?

  4、面对“我”的调皮,妈妈又有怎样的表现?体现了妈妈怎样的形象特点?

  通过这四个问题,我们引导孩子去关注文本里的关键信息,对孩子的行为会有完整的认识,自然会分析出孩子活泼好动、单纯可爱、顽皮机灵的特点和母亲温柔慈爱、善良无私的特点。

  第三步,写一写,深化认识感悟。当学生们通过上一个环节被孩子和母亲之间圣洁的亲情感动的时候,我希望通过一个写、说的环节来深化学生对自身身边类似情感的认识。所以,我拟定了一个句式“假如我变成了,我希望。”,启发学生发挥想象,表达对至爱亲人或友人的一份情谊。同时,这个环节的设计,也是启发学生,表达情感的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直接吐露真情,也可发挥想象联想借助具体的事物。

  完成以上三步的学习后,我顺势进行课堂小结,归纳学习类似《金色花》一类散文诗的方法,以便下一首《荷叶母亲》及以后其他散文诗的学习。

  因为有上一课学习散文诗《金色花》的铺垫,学习《荷叶母亲》自然就轻车熟路了,所以,这一课的学习要更加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老师更多地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下面,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我简要谈谈学习思路及必要交代。

  通过散文诗学习方法复习导入对《荷叶母亲》的学习,在第一环节里,由学生分组自由读,然后小组派代表展示并交流朗读体会与技巧。再通过分析文题里“荷叶”与“母亲”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文章是借写荷叶护莲来表达对母亲爱子的感激之情。

  在第二环节,学生按小组围绕雨中红莲的阶段、“我”的心情变化等内容组织讨论,体会荷叶护莲和母亲爱子是何其相似,更具体准确认识无私母爱的可贵。学生设置问题,相互交流解答,教师适当补充引导。

  第三环节,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文眼”:“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在上节课让学生初步认识借物抒情手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掌握借物抒情这种手法。

  课堂小结:母爱是世间最美丽最纯洁最无私的一种情感,让我们带着一颗感恩之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回报母爱,也希望大家学着借助一定的景或物去表达内心对母爱的一份赞美。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简析:

  《妈妈的葡萄》是一篇深受儿童喜爱的童话故事。课文记叙了一个感人的故事:狐狸妈妈翻山越岭为饥饿的小狐狸摘来葡萄,路上却遇上猎人,为救小狐狸,她冒死引开猎人。狐狸妈妈死了,而她放在树下的葡萄却在若干年后长了起来,结了串串葡萄,让小狐狸吃到了甜甜的葡萄。这个故事表现了世上最伟大的爱——母爱。这篇课文浅显易懂,不需进行讲解分析,可引导学生在朗读、讨论、感悟中体会母亲对孩子伟大、无私的爱。

  教学要求:

  1、会写8个字,学会8个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妈妈的爱是伟大的,学会用行动回报父母的爱。

  4、复述课文。想象狐狸妈妈被猎人追赶的情景。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使学生体会狐狸妈妈的爱。

  教学难点:

  复述课文,想象狐狸妈妈被猎人追赶的情景。

  教学设想:

  这篇课文要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感悟中体会狐狸妈妈对小狐狸无私伟大的爱。理解时围绕课后思考题“山洞附近树下的葡萄是哪里来的?”这个问题充分讨论,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复述课文,培养理解能力及想像能力。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爱吃葡萄吗?想吃葡萄的时候怎么办?有一只小狐狸它特别想吃葡萄,该怎么办呢?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

  3、抽读生词卡片

  狐狸 饥饿 采摘 附近

  冒险 山洞 一颗 嗓子

  4、再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思考:

  (1)为什么课题是《妈妈的`葡萄》

  (2)妈妈采摘葡萄容易吗?找出相关词句。

  体会:

  a 翻过一座山,翻过两座山,又翻过第三座山,狐狸妈妈终于来到了长着葡萄的村庄。

  b 狐狸妈妈实在跑不动了,把葡萄放在一棵树下,打算歇一会。

  (3)听到猎狗的叫声,狐狸妈妈是怎么做的?谁来试着读读这句话,注意读出妈妈焦急的心情。

  (4)为什么小狐狸能逃脱猎狗的追踪?狐狸妈妈哪去了?

  (5)请你们想象一下狐狸妈妈被猎狗追赶时的情景。

  (6)山洞附近的葡萄是从哪里来的?小狐狸是怎么知道的?谁来读读妈妈说的话。

  (7)如果你是小狐狸,此时你会怎么想?请你读读小狐狸的话。

  (8)让我们带着对狐狸妈妈的敬意,再来读读这篇课文。

  三、拓展

  1、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同桌听。

  2、想象狐狸妈妈被猎人追赶的情景,续写一段话。

  猎人带着狗追来了,怎么办?狐狸妈妈大声喊:“呜-危险!快逃呀!”这时( )

  第二课时

  一、齐读课文

  二、学习要求会写的字

  (1)用旧字换偏旁的方法学习:狐狸饿险洞

  (2)组词

  狐:狐狸狐步狐仙

  狸:狐狸狸猫狸子

  饿:饥饿饿了饿虎扑食

  险:危险保险冒险

  洞:山洞洞口洞穴

  重点指导:

  摘:里面是个"古",不要写成“”。

  颗:颗是量词,用作颗粒状的物品。只有和“棵”的用法区别开。“棵”跟植物有关。

  嗓:右面是三个“又”,不要写成三个“口”。对比“噪”和“嗓”

  三、写字

  1、观察生字在田子格中的位置

  2、写字。注意把字写端正。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8-05

语文的教案11-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诗经教案05-31

《语文天地》教案08-08

语文《观潮》教案07-22

语文荷花教案09-02

语文蜡烛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