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

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

时间:2024-01-07 07:24:36 七年级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记住老舍并了解其生平。

  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3、记住“济南、暖和、着落、着急、发髻、看护妇、镶边、薄雪、水藻、贮蓄、澄清、空灵”中加点字的读音,并解释、运用词语“响晴、响亮、温晴、安适、秀气、贮蓄、澄清、空灵”。

  4、能够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并说出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5、说出作者抓住了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展示济南的冬天,并仿照《春》中给图画命名的形式来概括《济南的冬天》所描绘的图画。

  6、分析第一自然段运用对比突出事物特征的写法。

  7、给第三段分层,理清写景顺序并揣摩其写景之“妙”。

  8、有感情的朗读第5段,概括济南的冬天水的特点。

  【预习方案】一、读课文三遍以上,并学会圈点批注。

  二、借助工具书、资料,与同伴交流,积累掌握本课的相关知识,并思考【课时学习目标】

  中提到的相关问题。

  【预习收获】1、学生查阅资料与工具书,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下来。

  2、济南的冬天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你认为哪些片段比较精彩?可以给这些片段怎样一个个命名?

  一、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济南为何“真得算个宝地”?

  2、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3、你是否觉得济南的冬天是“暖和安适”的?请讲述理由。

  4、文中渗透着作者对济南的冬天怎样的感情?

  5、按描写的不同景物,给文章分段,归纳大意。

  二、抓住景物特征,倾注真情实感,生动细致的描写景物。

  1、说出作者抓住了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展示济南的冬天,并仿照《春》中给图画命名的形式来概括《济南的冬天》所描绘的图画。

  2、精彩语段研习,鉴赏景物描述方法。

  默读第3语段,就如下内容品析研讨。请同学们自由选择进行答题。

  (3)全段写“小雪”之美妙,主要通过其他的景物来进行烘托,这些景物是:

  (4)文中的动词用得好,如:

  (5)文中的色彩词用得好,如:

  (6)文中是怎样化静为动的呢?

  (7)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8)你在对全段的朗读要求上有什么体会?

  1、《济南的冬天》作者是__,原名___,字__,是我国著名的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____、____,话剧____、____等。

  济南( ) 伦( )敦( ) 晾晒( ) 暖和( ) 唤( )醒

  着( )落( ) 发jì( ) 看( )护妇 镶( )上 xiǎng( )晴

  露( )出 狭窄( ) 水藻( ) zhù( )蓄 chéng( )清

  设若:___________ 温晴:___________ 着落:__________ 慈善:___________

  空灵:__________ 响晴:___________ 秀气:__________ 贮蓄:___________

  4、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抓住了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美景。

  C.作者在描绘济南冬天具有代表性的几种事物时,巧妙地运用表示色彩的词语和确切的比喻、拟人,描绘出济南冬天的.景色,流露出自己的赞美之情。

  D.文章开头,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三组对比,反衬出北平、伦敦、热带三处令人讨厌的气候。

  5、文章标题“济南的冬天”,结尾却说“这就是冬天的济南”可理解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作结尾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勾画你认为优美的词句和贴切的比喻、拟人句,并反复朗读体会它的妙处。

  2、文中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冬天无风声,温晴,山秀又水清。你印象中的冬天是怎样的,用一两句话把它描述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不能写成一篇文章呢?

  1、体会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对突出事物形神特点的作用。

  2、与《春》在写法上的对比阅读。

  3、说话训练:我当导游来讲一讲那令人向往的济南的冬天,或者说说俺家乡的冬天。

  2、文中能概括济南冬天水的特征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描绘了济南冬天特有的美丽景色,抒发了___________的感情。

  3、“就凭这点绿的精神”中“绿的精神”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也不忍得冻上”用了_________修辞手法,济南的水冬天不结冰,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作者却说是因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5、“看吧”引导人们的视线由_________而_________地__________视。“慢慢”表现出___________的感情。“自上而下”一句又进行纵览,从________到___________,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引出________________的清亮,蓝汪汪的。

  6、“空灵的蓝水晶”用了__________修辞手法,突出济南冬天的_____________特点。

  C、景色美,是少有的冬季游览胜地 D、清亮、迷人、美丽的特点。

  1.默读全文,画出文中贴切且给人以美感的比喻、拟人句,并小组讨论、分析是如何写意情状、传达情韵的。

  在小组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体味情景交融的诗意境界。对于修辞手法的辨析,采用“替换法”即通过与改为一般表述的比较,看表达效果的不同。如:

  (1)组:甲: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 声 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乙: 这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在冬天也特别暖和。

  甲句中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新巧地比作“小摇篮”,写出山景的小巧秀丽,又用拟人显出感人的脉脉温晴。躺在摇篮里承受母亲体贴入微的抚爱,那当然是最暖和不过的了,而况山们还“低声地”哼着摇篮曲,秀美的睡态再现了这个“理想境界”的温暖、舒适的特点。而乙句的直白叙述则传达不出寄寓的赞美深情。

  (2)组:甲: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乙: 快日落时,阳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出点粉色。

  甲句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情态可掬,粉色羞容以微黄斜阳相映衬,色彩鲜艳悦目。比拟把本来没有生命的、静止的东西写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而乙句则少了那份美感。

  (3)组:甲: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 还 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乙: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水也不结冰,垂柳的长枝倒映在水中。

  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楚楚可爱。用“不忍得”写水不仅有生命的质感,而且还有一副和善心肠,为了水藻的绿,为了垂柳的倒影,仍然充满着春意。虽没直接写天气暖和,却让人感受到了温暖,传神之妙是乙句用一“倒映”所不及的。

  2.训练联想能力,练习使用比喻、拟人句写形神。

  提示:文学需要联想,联想对于散文尤为重要,本文不仅联想丰富,而且贵在自然、取譬精当。给学生设定熟悉的情境,如落日、乡野清晨、海滨夏夜等,让学生抓住情境特征,展开丰富的联想,以优美传神的手法状景达意。

  3.本文语言朴实清新,娓娓道来,情恳辞切,除体现在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同时在遣词造句上还非常讲究,值得仔细玩味。

  思考:(1)“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去掉“声”字可以吗?为什么?

  不可以。“没有风声”并不是没有风,济南的冬天只是没有那种令人战栗的呼啸的北风而已,如果去掉“声”就说成了“没有风”,那是不切合实际情况的。

  (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里为什么用“卧”字?和文章什么地方相呼应?

  用“卧”字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表达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文章基调相调谐,有一字传神之效。和前文“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相呼应。

  思考:《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与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些什么相同的地方?你更喜欢哪一篇?说出理由。

  提示:两篇散文都通过几幅具体生动的画面来表现特征。《春》一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等五幅画面,体现了春的“新、美、力”的特点。而《济南的冬天》同样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描绘了阳光下的济南全景、雪后的小山、澄清的水等画图,表现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三、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冬季带领游客来济南,追随老舍的足迹,请你设计一下导游词。

  1、“好象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将小山写得象慈母般的温存,体贴,慈祥。“准”的意思是___________,“小摇篮”生动的写出了济南冬天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写济南是一个理想的境界,为什么“请闭上眼睛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写济南人“面上含笑”和他们的幻想,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济南人在冬天面上含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一句中“慈善”一词是用来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把冬天当作人来写,表现了_______________的感受,这一句交代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

  5、“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这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雪本来是白色的,这里微微露出点粉色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微”

  以“________的冬天”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②仔细观察,充分展开联想与想像,抓住景物特征,模仿课文力求做到情景交融。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2

  设计理念:

  本单元的主题--感受自然,所选诗文为我们展示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这里有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语言。《济南的冬天》是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在1931年初写的一篇通过描绘济南冬天的美丽景色来抒发感情的写景散文。作者抓住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从不同角度描绘济南冬天得天独厚的美妙景致,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把握作者笔下济南冬天的主要特点,并学习作者怎样抓住景物的特征展开细致的描写、怎样在景物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情感的写法。同时,学会品味优美的语言,并注意领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

  基于本文的特点和所处单元的目标要求,我在教学中,力求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受,想象等方式的结合,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冬天的济南。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景物和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鼓励学生创造地学习,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知识目标:

  (1)感受济南冬天的美,体会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真挚感情。

  (2)学习从不同角度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3)品析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描绘景物的语句。

  (4)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描写景物的方法,以及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

  (2)体会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

  (1)学生方面:布置预习课文,扫除字词障碍;利用早读时间充分熟读课文。

  (2)教师方面:教师制作课件、用来听读的课文录音《济南的冬天》。

  一、导入,感知“温晴”

  1.导入:由“一看到冬天这个词,我就想到了……”开头,说一段话。(幻灯)

  是啊,北风凛冽、天寒地冻、万木萧条、亘古沉寂是我们印象中的冬天。那么,“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在冬天又是怎样的胜景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老舍先生去北方感受一下济南的冬天。(板书课题、作者)本文选自描写济南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济南的冬天留给老舍怎样的印象呢?

  3.感知“温晴”

  (2)听录音朗读课文第一段(幻灯片有链接),找出一个词概括济南冬天的天气。(温晴)

  (3)作者是怎样把这印象告诉我们的呢?

  (预设:对比。和北京比,“无风”;和伦敦比,“响晴”;和热带比,“日光不毒”。)

  师:?在北方居然有这样温晴的冬天,真是奇迹和怪事。下面,让我们带着好奇一起去济南感受一下吧。

  二、品读,体验“温晴”

  自由朗读课文2--5段,找出最能表现“温晴”这个特征的的字、词语、句子或段落。

  师: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捕捉阅读感受,及时做好批注。

  预设1:第三段“那点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害了羞”将雪赋予了人的情感,“露出点粉色”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其中“微微”一词最能体现出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而不是“热带”之热。)

  预设2:“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那些小山太秀气”都是指少女。少女穿着花衣害羞的样子最漂亮。)

  预设3:?“风一吹,叫人希望看到更美一点的肌肤”一句,让人感觉到的不是禁锢在棉袄下的死气沉沉,而是充满着生命的活力,蕴含着朦胧的春意。一个好的比喻和拟人,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给人无限的遐想。

  预设4:“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睡着”、“唤醒”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预设5:“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是北边缺着点口儿。”

  此处可引导学生体会:①为什么称“小山”?--因为千佛山主峰海拔只有285米(本地有山可与之比较)。②“圈儿”、“口儿”,将“儿”字去掉可不可以?去掉和不去掉的各朗读一遍,比较一下效果。--答案是不可以。“儿”与“小”搭配,贴切地表现出其“小”,表达出一种由衷的“喜爱之情”。

  预设6:“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把济南比作“小摇篮”,生动形象地写出济南的可爱,给人暖和安适的感觉。

  预设7:“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卧”字来写村庄,写雪,写它们悠闲、舒适的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

  预设8:“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突出水的“绿”、“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况且”表达进一步申述,或补充、追加新的理由,“还”表示范围的扩大,“况且……还”相配合,进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冻上”的原因。

  教师小结:这温暖如摇篮、秀气如少女、天明水净如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

  三、体验,感受“温情”

  1.师引导:济南的山水美吗?在老舍的眼里那山、那水、那阳光、那雪不仅能给人美的享受仿佛充满了灵性,正如刚才同学讲到的:小山会唱摇篮曲,薄雪覆盖下的山像害羞的姑娘,水呢,也不忍得冻上。

  2.材料介入:“这里每一个角落,似乎都存在着一些生命的痕迹;每一小小的变迁,都引起一些感触;就是一风一雨也仿佛含着无限的情意似的。”《吊济南》

  师:山水风雨本是无情物,是谁赋予了济南的山山水水无限的情意?(是作者)王国维先生说:“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所以,老舍眼中的济南就融入了老舍的色彩。

  3.体会“温情”

  师:请再次细读文章,找一找体现作者对济南无限的情意的语句。

  预设:“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老舍好像在祈求老天爷。因为他太爱济南了。叹词“吧”?表达了这种强烈的爱。如果去掉行吗?读一读,感受一下?

  生齐读:???A.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B.就是下小雪,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去掉了就表达不出这种祈求的语气,也就不能表达对济南的爱了。

  师:你认为这种爱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去朗读呢???(应该温柔一点,舒缓一点。)

  (提示:这样的例子很多:“呢、呀、吧”,?分析时将这些语气词去掉和不去掉的各朗读一遍,去掉可不可以??比较一下效果。--答案是不可以,表达出作者的一种温情脉脉。这些句子一定要结合有感情地朗读。)

  1.“请闭上眼睛想……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循循善诱,一点没有强加于人的语势。

  2.“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这是流露真情,惟恐读者不信的口气。

  3.“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以情动人,令人如同身临其境。

  4.“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由于对济南,对娇媚得似乎弱不胜衣的小山充满着热爱,这里简直是用一种祈求的口吻了。

  5.“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又是思索,又是猜测,又是同读者的商讨。

  6.“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最后步入俊秀深邃的意境,也没有忘记忠实的读者。

  师小结:老舍就是把这种温情渗透进每一个字眼儿,一处景就渗出一缕情。难怪他眼中的冬天的济南是慈善的、秀气的、富有生机的。

  提示:北方的冬天哪有不冷的,济南也是如此:冬季济南受蒙古冷高压控制,盛吹寒冷的偏北风,一般6~8天有一次冷空气侵入,使气温不断降低。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极端最低温度平均在-20℃以下,整个冬季雨雪稀少,北风频吹,干燥寒冷。

  这“温晴”是长期生活在北京的老舍对济南的真实感受,更是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回到祖国怀抱的真实感受。

  5.材料介入:老舍(1899-1966),一生67年,经历坎坷,他先后在北京度过了42年,剩下的25年是:英国5年、新加坡1年,山东7年--济南4年半、青岛2年半,汉口半年、重庆7年半,美国4年。据老舍夫人回忆,老舍生前“常常怀念的是从婚后到抗战爆发,在山东度过的那几年”。特别是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的四年,是老舍整个人生历程中最为自由、温馨、安定而难忘的美好时光,他称济南是“我的第二故乡”。

  结束语:难怪先生毫不犹豫地把“宝地”这个词给了济南,这是老舍生命中的一块宝地,是一块富有生命的宝地。

  在他一生的散文里,几乎完全没有写纽约,也几乎没有写过伦敦(写了一点留英回忆)、新加坡,写汉口、重庆、成都的极少,写青岛的有两、三篇,就是北京也写的并不多;唯独济南,他不但写了,而且一写就是一个长长的系列,?他不仅写了济南的冬天、济南的秋天,还写了济南的马车、大葱。使后来每一个想了解济南,喜欢济南的人,都不能不读读这些优美的文字。从古至今,没有一个文人雅士能对济南山水如此相熟、相知、相亲。如果济南的山水有知,仅凭这些不朽的'文字,就完全可以认定是遇到一位千古知己。

  老舍描写济南的系列散文《一些印象》,其他散文,如《想北平》、《五月的青岛》。

  以“________的冬天”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②仔细观察,充分展开联想与想像,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将你家乡冬天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力求做到情景交融。

  是“温晴”?,更是“温情”

  这是晚上我从空间里看到的一学生的留言:某老师,真希望您能多给我们上像12课那样的语文课。

  这确是一堂自我感觉很不错的阅读教学课。

  细细回想起当时上课的情景,一如济南的冬天给老舍的印象--温情,对!用“温情”一词再恰当不过了。

  (一)在朗读中,感受济南冬天的“温晴”

  《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指出:“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要达到这一点,朗读是实现其目标的首要途径,是最重要的一环。因为朗读的过程是学生对文本感受、理解、吸收的过程,也是想象、加工、创造的过程,是把无声语言转化为渗透自己感情、意识的有声语言,这一过程是别人替代不了的。

  结合本单元总的教学目标:“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领略自然景物的美,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揣摩精彩的词语、句子和段落,还要练习精读的技能,并作适当的摘录”。

  《济南的冬天》属写景散文,语言准确生动,适于朗读,所以在教学中运用诵读法教学,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领略课文的感情美、景物美、语言美。

  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先是老师配乐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描写最精彩的段落,如第3段和末段,师生合作朗读,通过朗读,品味赏析语言;最后是展示模仿朗读,深入体验。如:“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和“就是下小雪,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两句比较,感受老舍心中对济南的那份“温情”不露痕迹的依附在对景物描写上,自然真挚而富有感染力的独特写法有了真切的体验,也对?“语言大师”的评价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再则,“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自然对文本的主旨、内容、写作技巧、价值等有了一定的认识。

  比如课文第一段的三个对比,就是作者从自己的生活实感中引发出来的,鲜明地突出了济南冬天的特点,洋溢着对济南冬天风光的赞美之情,“奇迹”、“怪事”、“真得算个宝地”这些词语准确地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而要使学生真正领会到这一切的妙处,就是借助朗读。否则,那种体味是无法达到的。

  (二)在品析中,感受老舍心中的“温情”。

  《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指出,在新课程有效教学中,教师要建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组织观念,建立平等、自由、和谐的对话关系,在学生学习行为上“放手”,鼓励他们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自主对话。

  阅读教学就在于挖掘,对文本的挖掘、对作者的挖掘、对时代背景的挖掘、对生活的挖掘、对自我体验的挖掘。这也是新课改提高语文素养、丰富人文内涵所要求的。

  所以,在教学中,我充分运用了多媒体、录音等电教手段来丰富教学,力求实现教学目标。这不仅加大了教学容量;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又通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

  比如,在体悟老舍热爱济南的情感与美文意蕴时,我适时插入背景材料,让学生了解老舍一些特殊的人生经历,引导学生往深处挖掘,学生对这份“温情”--老舍对济南的独特情愫的理解,也就茅塞顿开了。

  特别是在研读赏析这一环节中,我没有给学生过多的限制,而是让他们自己选择喜欢的景物、喜欢的语句段落来进行品味,给学生以较多的空间,这更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讨论中学生自己思考,互相答辩,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

  结尾设计“推荐阅读”,力求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从情感上感染学生,并让学生下课后欲进一步接触语言大师的愿望。

  这一节课,带着学生跟老舍一起走过“济南的冬天”,我分明看到学生们不仅感受到大师笔下的语言魅力,而且那份“温情”也在他们心中流淌。

【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 -济南的冬天08-16

济南的冬天教案08-14

济南的冬天教案范本08-12

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 设计08-16

《济南的冬天》教案(精选10篇)10-24

济南的冬天08-16

《济南的冬天》08-16

《济南的冬天》有关资料:《慈善的冬天品读〈济南的冬天〉》08-16

(语文版)《济南的冬天》课例08-16

《济南的冬天》有关资料:《〈济南的冬天〉的写景艺术》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