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1-08 11:12:33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语文教案(优)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语文教案(优)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默读课文,了解科考队员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发现并精心保护朱鹮的经过,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

  3.增强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介绍“朱鹮”。

  朱鹮:鸟类的一科,身体大,嘴细长而弯曲,腿长,生活在水边。

  2.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要求: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查字典。

  (三)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光和伙伴们带领科学考察队的叔叔们寻找朱鹮并精心养护的事)

  (四)理清文章的脉络。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叙述的?

  (按事情发展顺序,先讲小光遇到几位寻找朱鹮的'考察队员,然后和小伙伴们带领叔叔们寻找来鹮,最后讲他们终于找到了朱鹮并认真观察,精心养护它们)

  2.朱鹮是什么样子的?找出文中有关语句读一读。

  3.小光和伙伴们为了寻找,保护朱鹮,都做了哪些事。

  4.讨论:他们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发?

  (学生从保护里野生动物和保护生态环境两方面来谈感受)

  (五)总结、扩展

  经过小光的小伙伴们以及考察队员叔叔们的努力,使得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朱鹮得以生存、繁衍下来,那么在当今的社会中,又有多少野生动物会有如此幸运呢?为了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应做点什么呢?

  (六)布置作业

  搜集一些野生动物的资料,图片、向人们宣传并呼吁大家共同保护它们,保护生态环境。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中“员、贴、翔、喂、耍、涛、汹、涌”这8个生字,正确书写生字“翔、员、贴、喂、耍、涛”。重点理解“贴着”“沿着”“盘旋”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用直线划出写“海鸥妈妈预报天气的句子”。

  4、通过教学,让学生初步知道有些动物会“预报”天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初步了解事物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

  重点难点:

  1、理解和运用有关表示动作的词语。

  2、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

  3、理解海鸥妈妈说的话。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观测、预报天气情况的人叫气象员。有一种海鸟,我们可以从它不同的飞行情况,知道海面上不同的天气情况,因此有人叫它是“海上气象员”。

  2、板书课题:海上气象员

  学习生字“员”:读准整体认读音节。

  渗透写字指导:员: 口+贝 最后一笔是点。

  说说你知道的“**员”,如,儿童团员、少先队员,司令员……

  二、初读课文

  1、边看书边听老师读课文:海上气象员是什么鸟?课文写了它几种不同的飞行情况?

  2、板书:海鸥。

  3、自由读课文:标上小节号,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4、了解海鸥妈妈三种不同的飞行情况。

  (1)自由读前四节课文:划出写海鸥妈妈怎么飞的句子。

  (2)学习句子:

  A读一读句子:了解句子内容。

  B说一说内容:妈妈是怎么飞的?

  (逐次板书:贴着海面飞;沿着海岸飞;半空中盘旋)

  C出示生字卡片,学一学字词:

  学习“贴”:用换部首法记住它的字形。

  学习“翔”:拼读三拼音;字形分析:左边羊的最后一笔是撇。用双手作海鸥演一演飞的样子。

  理解“贴着海面、沿着海岸、在半空中盘旋”的词义。

  D练一练朗读:注意情景变了,朗读的语气也应该不一样。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三、复习巩固

  1、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海鸥妈妈飞翔。

  海鸥妈妈贴着海面,欢快地飞翔。

  小猫捉蝴蝶。

  2、 写字指导。

  请分别写出每个字的指导要点。

  翔: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羊字旁”最后一笔是“竖撇”。

  员:上下结构。最后一笔是点

  贴:左右结构,左右相当。

  喂: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半部分下面“撇”是没有的。

  耍:上下结构。上面是个“而”,不要写成“西”。

  涛: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结。

  海鸥妈妈3天飞行情况是不相同的。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贝、男、虾、原、爱、跑?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家乡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家乡美在哪里。能读出家乡的美。

  教学课时:2课时

  突破方法:讨论法、讲授法、合作法、情境设置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贝、男、虾、原、爱、跑?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本课生字词。

  2、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3、有感情的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4、画家乡

  涛涛海边蓝

  山山大山高家乡美

  平平平原宽

  青青草原大爱家乡

  京京城市美

  课后反思:本想根据课文的2-6自然段段式相似的特点,给孩子来个先习得方法,再来个举一反三的,可是有时候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想让他们自主学习,真的只是美好的幻想,孩子们不知道如何自主,自己又总是不自觉得又将孩子们攥在了自己的手心,慢慢教,慢慢学,要耐心啊,语文老师!!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辨析组词。

  2、 练习搭配数量词。

  3、 学会有礼貌地向别人提问。

  4、 进一步学习正确的默读的方式。

  相关资料:

  教师准备《三字经》节选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半---伴朋----棚兰----拦 代---袋当---挡召---招 干---赶人---认方----坊

  1、前四组字有什么特点?(前四组生字读音完全相同。)

  2、后五组字有什么特点?(后五组生字读音相近,字形不同。)

  3、从每一组的二个生字中,你又发现了什么?(每一组的第二个字都是形声字,形声字偏旁表示意思,声旁表示它的'读音。)

  4、 能举出声旁表音的形声字吗? (初步了解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并利用这一特点自主识字,自由阅读。)

  二、填一填,读一读。

  1、 请给数量词搭配上合适的词语。

  2、 学生汇报,注意“一只”和“一支”的区别。 (学会使用数量词,在口语表达中正确选用。)

  三、学习提问

  1、 生活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怎么办?

  2、 怎样向别人提问呢?请教时要注意什么?你能依照例子,向别人提问吗?

  3、 学生读例句,依照例句提问。

  4、 你在什么时候有礼貌提出过问题,能介绍一下吗?

  四、学会默读

  1、 复习:以前,咱们教过默读的方法,回忆一下,默读时要做到什么?(默读不出声;默读是用眼睛快速看,脑子迅速想;默读时加快速度,唇动或暂用手指也是允许的。)

  2、 请迅速默读《爷爷学英语》,教师相机检查。 (养成默读的习惯,让学生通过默读积累更多的语言。)

  五、读一读,背一背

  1、 教师简介《三字经》

  2、 请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能说说吗?

  3、 比一比,看谁记得又快又准? (自主获得更多的课外知识。)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

  2、自主积累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培养学生对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敬佩之情,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渗透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学习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对伟大诗人的敬佩之情。

  3、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试着用“先……接着……然后……再……”练习说话。

  三、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对诗人的敬佩之情,渗透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热爱。

  四、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电影资料。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板书课题“粽子”,出示一个粽子(或图片或实物)。“同学们吃过粽子吗?你知道每年什么时候吃粽子吗?”“今天我们来学习16课。你们不仅能学会包粽子,还能了解吃粽子的来历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标出自然段。

  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音。

  2、教师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3、分段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段向我们介绍了怎样包粽子?哪段向我们介绍了吃粽子的来历?

  (三)学习课文内容,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第二段:

  (1)读一读课文第二段,找一找哪句话向我们介绍了怎样包粽子。

  (2)读一读第二句话,说一说怎样包粽子。

  句式练习:先……接着……然后……再……

  (3)请同学们用这些词语试着也说几句话。

  提供给学生情境,如:放学后我回到家先……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生活。

  (4)先在小组中说说,然后再全班进行汇报。

  2、学习课文第三段。

  导语:这小小的粽子里面还藏着一个感人的故事呢。

  (1)读一读课文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

  (2)当人们把粽子投入江中时会说些什么?

  (3)想看看当时的情境吗?(播放电影片断)

  理解屈原“悲愤”的心情。

  (4)说一说“屈原是一位()的诗人”。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在学生说的过程当中教师指导朗读。

  (5)指导朗读,读出对伟大诗人的热爱之情。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你还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传统节日?可以向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了解一下。

  (五)板书设计:

  粽子

  包来历

  先……接着……然后……再……屈原

  爱国诗人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复习旧知。

  (二)复习生字。

  1、教师出示课件演示:请学生带读生字词,指名认读生字。这些字宝宝回到课文中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2、请学生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三)记忆生字。

  1、小组学习:选择自己喜欢的最有效的识字方法记忆生字。

  2、汇报自学情况:说一说,你们记住哪个字了。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3、及时评价:教师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学生自主记忆生字的方法很多,教师要善于发现,及时点拔,总结、提升学生的'认识。如以旧代新记忆,加、减部件记忆,编儿歌、猜谜语记忆等。)

  4、质疑:你们认为哪个字比较难记忆?

  5、针对学生的质疑,进行教学,师生共同想办法解疑。

  6、如果学生没有疑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记忆。

  7、教学课件演示:字宝宝都回到课文中去了,请学生自由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

  1、请学生看看课本中的“田格”字帖,说说希望老师帮你们写好哪个字。

  2、通过学生反馈,教师演示教学课件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书写。

  3、通过教学课件,重点指导:“拿和前”的书写。

  (1)拿:请学生注意观察这个字在田格的位置,瘦长不容易写好看。

  (2)前:注意左下部分是硬月,不要写成月字。

  4、请学生当堂进行写字练习:一个字写一遍,遇到难写的字可以多写几遍。

  (教师在行间巡视,了解学生书写情况,可以做有针对性的个别同学的辅导。)

  (五)词语积累。

  1、读读“我的词语库”中的词语。

  2、你还想从本课中积累哪些词语?

  (六)作业。

  认真抄写本课的字和词。

语文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知识: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从阅读课文第二段中受到感染,从小养成爱科学、爱自然的志趣。

  2.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和一般命题常识。

  三.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投影、课文录音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请你们把手放进口袋,说一说你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

  现在有一个人,他的口袋里道了昆虫,你们奇怪吗?

  这个口袋里放了昆虫的人是谁?他是哪儿人?他为什么要把昆虫放进口袋里?大家读一读《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就知道了。

  2.板书课题。(个别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按要求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词正音。

  莱昂小溪纺织娘厉声垃圾鸟栖虫居蠕虫嗬蜗牛

  (2)释词。(讨论交流)

  小溪纵横鸟栖虫居甜滋滋厉声裤兜中毒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二)理清文章脉络。

  1.各自轻读课文,想一想文章的哪一部分是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

  2.读后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序号。

  第()自然段交代法布尔出生的时间、地点及他所居住的村子的自然环境。

  第()自然段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第()自然段对全文进行总结。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指导观察。

  2.指名交流难写难记生字的记法和写法。

  “溪”,右边中间不是绞丝旁。

  3.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4.展示评议。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3.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和一般命题常识。

  二.教学过程:

  (一)精读第一段。

  1.读第一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交流)

  2.联系全文想一想:这篇文章是紧紧扣住这段话中的哪句话来写的?

  3.齐读第一段。

  (二)精读第二段。

  1.过渡:课文是怎样具体写“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着迷”的呢?我们现在就来学习第二段。

  2.各自轻读第二段,看看这一段可以分为几层,各自写的什么内容。(第一层:2、3自然段,第二层:4——10自然段。)

  3.学习第一层。

  (1)指名读第二层,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各自谈体会)

  (2)重点研读第二层。

  ①轻轻读第4——10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哪里概括写法布尔对昆虫的入迷,哪里写的.是典型事例?

  ②默读第4自然段,画出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句子,反复朗读体会。

  ③说说文中的典型事例是分哪几个过程来写的。(装——扔——装)

  ④具体说说各是哪几个自然段。

  ⑤读读第5自然段。“这一天,他还拣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告诉我们什么?有没有具体写呢?是怎么写的?

  ⑥画出描写法布尔喜爱昆虫的语句。

  ⑦指名朗读第5自然段,引导体会法布尔当时的思想感情。

  (3)过渡:法布尔满载而归的时候,心情如何?回家以后又遇到什么情况,结果怎样呢?

  ①“满载而归”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的是什么?

  ②他满载而归的时候,心情怎样?请你画出有关的语句并朗读。

  ③“父母突如其来的责骂”指的是怎么回事?

  ④课文是怎样写法布尔扔掉他口袋中的东西时的情景的?这些描写充分表现了法布尔的什么心情?

  ⑤我们从第十自然段的哪些话中可以看出法布尔对昆虫非常入迷呢?

  ⑥画出相关语句后朗读。

  4.复习阅读第二段,找出写法布尔对昆虫非常入迷的语句并阅读。

  (三)精读第三段。

  齐读第三段,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四)总结谈话。

  1.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谁?突出写了他的哪一个方面?

  2.学习了这篇文章,我们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3.讨论:这篇文章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题目?

  4.“装满昆虫的衣袋”是用一个人做的有代表性的事情做题目的。此外,还有什么命题方法吗?

  (1)用人物的话语做题目。

  (2)用人名做题目。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昆虫的活动,写一篇观察日记。

  板书设计:

  15 装满昆虫的衣袋

  着迷

  迷恋

  浓厚兴趣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懂例文《肚子再也不疼了》,了解主要内容及事情的前因后果。

  2、编一个童话故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和挑食的害处叙述清楚。

  3、让同学从小养成不挑食和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读懂例文,学会编一个童话故事,叙述要清楚。

  课前准备:

  1,课前阅读童话故事

  2,调查了解一年级或本班同学有多少人偏食,他们喜欢,不喜欢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健康有什么影响?

  3,从课外书上查阅或向医生请教偏食的害处。

  4、教学电子演示文稿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知道饭前不洗手有什么害处吗?

  2,一年级有几个小朋友不讲卫生,饭前便后不洗手,你准备怎样教育他?

  (编一个童话故事)

  3,耿新华同学已经把故事编好了,请同学们打开书,俺们一起来读这个童话故事。

  二 学习例文

  1,引导构思:假如你写这个童话故事,你准备写哪些方面的内容?

  (怎样不讲卫生,不讲卫生的害处。)

  2,初读例文,要求读通例文,读懂大意。

  3,引导同学说说例文的大意。

  (1)指名读例文

  (2)说说各自然段的内容

  4,组织同学讨论

  (1)这个故事有没有把不讲卫生的害处讲清楚?怎样讲清楚的?

  (2)你认为哪些地方写的`好?

  5,总结:同学们,耿新华同学在写这篇童话时,先确定好自身写作的主题--讲卫生,然后展开丰富的想象,抓住小花猫怎样不讲卫生和不讲卫生的害处两个方面来写,全文条理清晰、语句通顺。今天,也让俺们来排一个养成良好习惯的童话故事吧!

  三 按要求,编童话故事

  1,在你们的生活中,大家都会有哪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呢?书上就有几幅图,让俺们一起来看一看。

  2,图上都说了哪几种不好的习惯呢?(写字姿势、爱吃甜食、挑食)

  3,你准备写哪一幅图,又准备怎样写呢?

  以第三幅图为例

  1)过课前调查,你发现谁偏食?他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指名说说)

  2)偏食有什么害处?你从课外书上或医生哪儿了解到了什么?(讨论,交流)

  3)引导构思:你的童话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他偏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后来他是怎么做的?

  4)同学自行构思

  5)交流,评议

  4,第一、二幅的写作指导同理。

  四 同学写稿(其中书面习作1课时)

  板书设计:

  习作八 肚子再也不疼了

  小花猫不讲卫生

  怎样不讲卫生的

  不讲卫生的害处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阐述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3.结合文本分析摆事实、讲道理以及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4.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注重实践、富有创新精神的重要性,积极争取做一名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

  掌握本文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以及对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常说“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见,实践精神有多么重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讲述实践精神的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二、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

  开头点出“格物致知”就是“科学实验”。

  2.速读全文,找出中心论点。(中心论点的特征:表判断的陈述句;高度概括、统领全文的观点。)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三、文本分析。

  1.作者在文中探讨了哪四个问题?初步了解各节大意及写作思路。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

  (2)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3)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病?

  (4)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怎样培养“格物致知精神”?

  本文的题目即是中心论点。课文开头先剖题,由“格物致知”的出处,带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真正重视的原因分析

  澄清了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及怎样把这种精神应用到科研实际中去,最后诚挚地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3.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因为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四、论证方法。

  1.引用古语。

  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第3自然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

  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的说理方法。反面事例:

  (1)列举明朝大理论家王*明“格竹子”头痛失败的事例,阐述了传统儒家对实验的错误态度。

  (2)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实际工作却束手无策。

  (3)作者在念大学时,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正面事例:通过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了解竹子的性质。

  好处:典型事例论证,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3.运用对比。

  如,中国传统教育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维护社会制度,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好处:正反互陈,发人深省。

  五、小结。

  本文思路清晰,例证确凿,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不光增长了人们的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人们的思想

  学完本文后,最重要的应在于积极培养这种精神上。

  六、延伸、讨论。

  1.讨论:怎样才能真正成为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

  2.有人认为:丁肇中先生将中国学子的“不愿动手”归咎于王守仁,有失公允。

  为了强调自然科学而否定社会科学,有否定中华传统文化之嫌。你怎么看?请依据本文,独立思考,做出回答。

语文教案 篇9

  《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确实,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主动地去探究知识。这是学习的动力,也是知识的来源。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中的《我叫“神舟号”》一课时,我就尝试着从以下两方面来促进学生个性化表达的自主性,效果还不错。

  一、激:激发阅读兴趣,使之乐于阅读。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课一开始,我便以兴奋的口气说:“小朋友,去年的十月份,咱们中国有一件举国欢庆的大喜事,是什么呀?”孩子们小手如林:“‘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又成功返回了!”“对,那你们想知道飞船在太空中遇到了谁,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吗?”“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我叫‘神舟号’》。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来读读课题。”学生的朗读个性飞扬,精彩纷呈。有的说:“飞船成功发射了,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啊,所以要用特别高兴的语气来读。”有的说:“这可是好多国家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我们中国却做到了,我觉得特别自豪,所以要用自豪的语气来读。”还有的说:“我觉得中国的科技水平已经很高了,我对中国很有信心,所以要用自信的语气来读。”……

  诚然,如果在教学一开始,教师就以积极饱满的教学情绪、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新闻为引子,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角色”的话,那么,学生将会有更自主的个性化表达。

  二、放:放手自主阅读,使之思维发散。

  陶行知先生这样说过: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口,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在授课过程中,我尝试着让这些刚从幼儿园进来不久的小朋友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于是便出现了如下对话。师:“读了课文,小朋友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生甲:“太空是指哪里?”生乙:“嫦娥姐姐是谁?”生丙:“什么叫‘散步’?”生丁:“科学家为什么要派飞船弟弟去做试验?”……可以说,在后来的教学过程中,所有的问题都被孩子们自己解决了。有的讲了“嫦娥奔月”的故事解决了关于“嫦娥”的问题;有的讲了关于宇宙太空的故事解决了“飞船”的问题;有的上来做了一个小表演解决了什么叫“散步”的问题……尽管孩子们的表达内容和方式各不相同,但都是他们的独特感受,听来令人动容。

  确实,在具体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学生个性化的所思所感,应积极地、耐心地俯下身来倾听,用一双热情、冷静、智慧的眼睛去发现、珍视每一棵富有个性的小苗苗,并创造机会,让他们自主表达、展现自我!

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和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和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或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题

  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花吗?(课件或挂图)你们知道百合花生长在哪里吗?可今天,老师要让你们认识一株生长在特殊地方的百合花。齐读课题:心田上的百合花

  这是著名作家林清玄的散文,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

  二、由词悟文,读懂故事

  1、初读课文。同学们,在不同人的眼里看到同样一株百合花感觉是不一样的。在作家林清玄的眼里,这是一株怎样的百合花呢?请你仔细默读课文,勾画出有关语句,再有感情地朗读。然后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出这是一株怎样的百合。

  2、理解课文,主动探究。每个同学从课文中都读到了你所发现的百合花的形象,那是否是作家心田上的百合花的形象呢?请大家交流交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谈看法,教师顺势点拨、指导、提升。

  根据学生的答案相机板书:坚定顽强不向命运低头坚持不懈自信纯洁名副其实……

  出示课文重点句子,齐读:“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这里百合说了几次我要开花?(三次。)这是一组排比句,排比的句式要读出气势。练习朗读。从课文中我们感受到了这是一株怎样的.百合花?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小结:这是一株坚定的百合、顽强的百合花、不向命运低头的百合花、坚持不懈的百合花,这是一株自信的百合花、纯洁美丽的百合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百合花、名副其实的百合花。这是一株近乎完美的百合花。

  三、回归课题,深挖寓意

  1、同学们,这是一篇寓言,作家在百合形象中寄予了什么寓意呢?是什么力量让它冒出了花苞,开出了花朵,是什么原因使百合近乎完美?请用发现的眼光去课文中找。

  2、生默读课文,找相关语句。提示:特别要注意百合的语言,读读百合说的三段话。

  3、分角色朗读全文。

  4、生全班交流。引导:为什么它要努力,为什么它要直立地挺着胸膛?因为它有一个纯洁的念头。

  5、师生合作朗读。

  引读:当它长得和野草一模一样的时候,它心里有一个纯洁的念头——

  生齐读: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唯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引读:当它受到野草的嘲笑时,它有一个纯洁的念头——

  生齐读: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引读:当有一天百合所生活的偏僻遥远的山谷成为百合谷的时候,它还是有一个纯洁的念头——

  生齐读: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6、小结:这种纯洁的念头就是一种“信念”,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信念是人生旅行中的一盏明灯,信念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心里有了这样的信念,它才能顽强;心里有了这样的信念,它才能不向命运低头;心里有了这样的信念,它才能坚持不懈;心里有了这样的信念,它才能开出灵性洁白的花朵,它才能感到幸福。因为百合有信念,所以百合才有这近乎完美的形象。

  7、同学们,明明是山谷里的百合花,为什么题目为“心田上的百合花”?指名谈。

  8、小结:一个人有了信念,他的人生就有了意义,就有了价值。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8-05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天地》教案08-08

语文关怀教案03-18

语文翠鸟教案05-02

语文诗经教案05-31

语文《观潮》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