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1-13 08:23:35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特产、清香、悦耳、翠绿”等词的意思。

  2、读通课文,知道成熟后的秋白梨的特点。

  3、读懂句子。辨别“不但……而且……”句子的正误。

  教学过程

  一、揭题。

  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理解:特产。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填空:我的家乡在_________,咱家乡的特产是______________。

  二、预习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成熟的秋白梨是什么样子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秋白梨的可爱?

  2、自学生字新词,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三、检查自学情况。

  1、看课本插图,说说:成熟的秋白梨是什么样子的?

  2、看看作者是怎样把秋白梨的样子写具体的。

  对照课文,正确地朗读第3自然段。

  注意检查:“雕”的部首和“尝”的书写。

  3、成熟的秋白梨样子可爱吗?请围绕“成熟的秋白梨样子十分可爱”接写几句话。

  成熟的秋白梨样子十分可爱……。

  4、辨别“不但……而且……”句的正误。

  ①划出课文中带有“不但……而且……”的句子。

  ②把句子读一读,体会用法。

  ③尝试练习。见《作业本》第4题。

  ④反馈校正。

  ⑤用“不但……而且……”说一个句子。

  5、学习字词。

  ①读准生字字音。

  ②熟悉字形。

  a、你觉得哪几个字比较难写?

  b、说说“爽”字的笔顺。

  c、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一遍。

  ③理解词语意思。

  a、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清香 悦耳 翠绿

  b、比一比,再组成词语。见《作业本》第1题。

  四、提出疑难问题。

  五、正确地朗读课文。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一组按时间顺序连成的句群,初步了解这种叙述方式。

  2、感受秋白梨生长过程所带来的美。

  教学过程

  一、用“不但……而且……”这个关联词说说成熟的秋白梨有什么特点。

  (成熟的秋白梨不但个儿大,而且香甜可口。)

  二、学习第2自然段。

  目标1:认识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的叙述方式。

  (1)默读第2自然段,理清该段共有几句话。

  (2)用“——”划出表示时间的词语。根据学生情况补充一些表示时间的词。

  春天夏天秋天

  阳春三月初夏秋高气爽的季节

  (3)轻读这个自然段,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

  (4)在括号里填上表示时间的词语。见《作业本》第6题。

  (5)小结:《家乡的秋白梨》第2自然段共有5句话,按时间(季节)的顺序写,句子的意思前后连贯,生动优美,值得我们学习。

  目标2:感受秋白梨生长过程所带来的美。

  (1)读“春天”。

  ① 看投影片(一),体会梨花像银海船灿烂的壮阔之美。

  ②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江湾美景的句子。

  (2)“夏天”部分的朗读训练。

  出示投影片(二),以学生为主体,重点读好:“躲、害羞、小姑娘”等词,把初夏时树上即将成熟的果实的.可爱读出来。

  (3)“秋天”部分的朗读。

  出示投影片(三)。

  ①学生试读、评价。

  ②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读得那么高兴。

  (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的情感教育)

  (4)欣赏课文录音,模仿朗读。

  三、作业。

  1、按课文内容填空。见《作业本》第3题。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或全文)。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对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这一叙述方法的认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家乡的美丽可爱,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巩固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这一叙述方法的认识。

  1、把下面三句话连成一段话,并说明理由。

  ( )初夏,青苹果像害羞的小姑娘似的躲在翠绿的枝叶间。

  ( )春天,满山的梨花散发着清香。

  ( )秋天,成熟的白梨挂满了枝头。

  ① 投影上面三句话。

  ② 读一读,按顺序填上序号。

  ③ 说理由。

  2、齐读第2自然段,体会词句的优美和连句成段的方法。

  三、学习“阅读方法提示”。

  1、读“提示”。

  2、出示一段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的话。(投影)

  春天的时候,池边一丛丛马兰头开着粉红色的小花。池塘里的水浅浅的。水面上漂着一点点嫩绿的浮萍。夏天,一阵雷雨过后,池水迅速涨起来,池子变大了。小石桥好像浮在水面上。秋天,池水是深绿的,水面上有一片片菱叶,菱叶下面藏着小小的四角野菱。冬天一到,池子干涸了,可以见到池底是黄黑色的泥土,偶尔能看见几株小草,平平常常,并不神秘。

  ①这段话共有()句话,句子之间是按()顺序连接起来的。

  ②短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有:_____。

  ③朗读这段话,摘录好词佳句。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会写的17个字,会认的字17个。

  2、培养学生自学生字的兴趣,积累识字方法。

  重难点

  选择好方法,记住难记的字,理解“陡峭朦胧”等词语的.意思,并会运用。

  乐学善思

  办法小组竞赛

  教学流程

  一、自主学习

  1、自由读文,把生字圈画出来,读一读。

  2、给生字组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二、小组内学习。

  1、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2、交流、理解、运用词语。

  3、组内有同学不会的字词,请组内成员教会。

  三、小组竞赛。

  1、分小组,每小组出一名同学,说一个字的记住方法,再每组派出第二名同学“开火车”式接,每组100分,接不上的扣一分。

  2、开火车式读字词、

  3、选字组词,每错一名同学扣一分。

  4、汇报多音字(加分)。

  5、教师选词语,说一句话(加分)积分高的小组为胜。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细雨如丝、贪婪、吮吸、伸展、狭长、端午节、桂圆、触到、细

  腻、汁水、甜津津、豆腐、虽然、酸味。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杨梅的特点,体会作者喜爱故乡杨梅的感情。

  4.领悟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思想教育:体会作者喜爱故乡杨梅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抓住作者写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重点留心观察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质疑导入:

  1.齐读课题。

  2.提问:这个题目包括几个意思?分别是什么?

  (这个题目包括两个意思:一是“我爱故乡”,二是“我爱杨梅”。)

  (1)“我爱故乡”主要写什么?(故乡)(2)“我爱杨梅”主要写什么?(杨梅)

  (3)“我爱故乡的杨梅”主要写什么?(作者喜爱杨梅,看到杨梅就想起故乡,本文借赞美杨梅抒发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二)自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并借助自学生字、词。

  1.学生通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

  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故乡的杨梅?(课文从杨梅树、杨梅果两个方面介绍故乡的杨梅。)

  2.学生自读课文,标画出生字、新词。

  3.学生借助认识生字,了解字义。

  (三)检查自学。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2.注意纠正误读音。

  (四)读词语,理解词义。

  (五)阅读课文,明思路。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思考:本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引导学生总结出本文按先总述后分述的顺序,先总写“我”爱故乡的杨梅,然后分别从杨梅树、杨梅果两个方面具体描写杨梅,抒发作者对杨梅的喜爱和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2.哪一部分写得详细?为什么?

  让学生认识到作者观察细致、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描写杨梅果用了四个自然段,从形、色、味三个方面进行了生动具体的描写,层次分明,特点准确。

  (六)学生再读课文,巩固复习。

  (七)作业。

  1.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按要求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思考:“我”为什么爱杨梅?杨梅有哪些可爱之处呢?

  (“我”的故乡在江南,那里是杨梅生长的地方。“我”看到杨梅便会想到故乡,“我”热爱家乡,所以喜爱杨梅。

  作者从杨梅树可爱,杨梅果好吃两个方面介绍了杨梅的可爱之处。)

  2.文中写杨梅树和杨梅果两部分,哪一部分内容写得详细。

  (写杨梅果。作者从形、色、味三个方面作了具体的描述,内容十分详细。)

  (三)学习第2自然段。

  1.出示填空练习。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______春天的甘露。它们____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____。

  2.填好后让学生朗读。

  3.想一想这段话有几句?分别写的是什么?

  本段有两句话,第1句写杨梅树需要春天的细雨。第2句写杨梅树生长得茁壮茂盛。

  4.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所填写的`词语“贪婪地吮吸”、“伸展”、“欢笑”这些词语的意思,想一想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贪婪地吮吸”、“伸展”、“欢笑”本是描写人的行为、心理特征的词语,作者采用拟人的写法,写出了雨中

  的杨梅树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十分惹人喜爱,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5.应该怎样朗读?

  应让学生在朗读中注意采用欣赏、赞美、欢快的语气朗读这段话。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读体会。

  (3)指名朗读后齐读巩固。

  (四)学习第3至6自然段。

  1.指读课文。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介绍杨梅果?

  2.指名回答:形状、颜色、味道。

  3.指读第4自然段,本段有几句话?让学生找出描写杨梅果形状的句子读一读。

  4.出示按课文内容填空练习:

  (1)杨梅( ),和( )一样大小,遍身生着( )。

  (2)等杨梅( ),刺也( ),平了。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 )杨梅那( ),使人感到( )而且( )。

  (3)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回答填空。

  (4)作者是怎样观察杨梅果的形状的?

  (看到的:杨梅果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感觉到的:放进嘴里,舌尖感到平滑、细腻。)

  (5)从哪些描写可以看出作者对杨梅的喜爱之情?

  (亲自品尝“平滑的刺”和“细腻而且柔软”,这些细致的描写都表现出作者对杨梅果的喜爱之情。)

  (6)读课文,体会情感。

  (7)小结学法:

  读文找句,解词明意。

  联系观察,体会情感。

  5.杨梅果的颜色是什么样儿的?让学生用以上学法学习第5自然段。

  (1)让学生默读第5自然段,

  (2)读后完成填空练习。

  杨梅先是____,随后变成____,最后____。

  (3)讨论“几乎”是什么意思?颜色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几乎”是将近于、接近于的意思。颜色的变化说明杨梅果逐渐成熟。

  (4)文中哪些描写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

  在这句话中作者对果肉、汁水的颜色的描写,流露出了对杨梅的喜爱之情。

  6.学生自读第6自然段。

  (1)出示思考题:作者怎样写杨梅的味道?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对故乡、对杨梅的喜爱之情?

  (2)分组讨论。

  (3)各小组推荐代表回答。

  经过讨论让学生明白作者写杨梅果的味道是抓住由生到熟、由“又酸又甜”到“甜津津的”的特点描写的。重点对小时候吃杨梅吃得太多把牙酸倒的事,进行了具体的描写,使人觉得真实自然、充满情趣,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杨梅、对故乡的喜爱之情。

  (4)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五)、总结全文。

  (六)、布置作业。

  枝条

  树 叶子

  20 我爱故乡的杨梅 形状

  果 颜色

  味道

  课后小记:

语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了解四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2.积极参加小组、全班的交流讨论,对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竞相发表见解和看法。

  3.有争当学习小主人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更感兴趣,更加乐于语文学科学习。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编排按专题分组编写。专题内容新颖、丰富,内涵深刻,富有人文气息,同时也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特点。比如,热爱生命专题,从对自然万物生命勃发的感悟,到对人的生命的尊重、救助,及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对学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大自然的启示专题,则从生物、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给人类的启迪,提出对生存环境的思考,比前几册相关专题内容更深入,具有丰富的思考价值。

  学情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习欲望

  (出示课件)20xx,已经悄然离去,20xx,我们同行,我们一起旅行,沿途要经过哪里?会有哪些风景?经过这一旅程,我们会掌握哪些本领?用什么方法掌握这些本领?让我们一起畅游课程纲要吧。

  二、师生共同梳理课程内容

  1、(出示课件)教材目录是我们学习的好朋友,同学们,你发现共几组,几篇课文呢?

  出示课件:

  本册课程分组编排,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

  2、教材依然按专题进行编写。我们将继续围绕专题展开学习活动,每组的专题和学习重点都巧妙地蕴含在单元导语中,快快用上我们明亮的双眼和智慧的大脑,和大家一起探讨吧。自由看书,然后交流。

  第一组:走遍千山万水

  第二组:以诚待人

  第三组:大自然的启示

  第四组:战争与和平

  第五组:热爱生命

  第六组:田园生活

  第七组:执着的追求

  第八组:故事长廊

  3.学生相互交流自己喜欢的章节或课文。

  三、师生共同明确课程目标

  (课件出示)课程模块目标。人生要有目标,学习也不例外。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了解我们的目标,以便今后的行动中向着目标去努力。

  1. 识字与写字。

  2. 阅读。

  3. 口语交际。

  4. 习作。

  5. 综合实践活动。

  四、交流研讨课程实施

  1.教法介绍,学法指导。重点指导预习方法。

  课件出示预习要求:

  课前预习:

  a读:3——5遍,能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b划:对照生字表及词语表,括出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好词

  c.组词:课内课外组词各一;二类字注音

  d批:画出喜欢的句子,眉批感受,三处

  e搜集与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有关资料,对于文中不理解的字词,要查找资料现行自学。

  课堂学习

  课后复习

  拓展学习

  2. 评价方式:

  平时学习评价(学习态度、作业情况)

  a学习态度包括:

  (1)预习情况

  (2)课堂学习状态(听讲、参与、回答、讨论、合作)

  学习态度评定等级为:优秀、良好、合格。

  b作业情况:

  (1)是否上交(2)是否及时纠错

  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合格。

  3.测试成绩评价

  形式:卷面测试,统一命题;评定等级:

  (1)85分以上为优秀;(2)84—80为良好;

  (3)60—79为及格;(4)60分以下为不及格。

  五、分享短语,树立学习信心。

语文教案 篇5

  观 潮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学习作者有顺序、特点的观察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教师范读课文或学生听录音朗读。学生思考: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 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3.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三、 提出问题,确定目标。

  1. 再读课文,学生根据课文提出问题。

  2. 师生共同讨论,确定学习目标:为什么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四、读中感悟,深入理解。

  1. 默读有关段落(主要是第三、四自然段),找出描写钱塘江大潮声音和形态的语句,把能体现钱塘江大潮是“天天奇观”的语句画下来。

  2.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尝试着通过朗读把自己的体会表达出来。

  3. 结合学生的、交流,观看钱塘江大潮的录像,进一步体会那雄伟壮观的'景象。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5、理清顺序,学习方法,尝试背诵。

  六、 指导写字,抄写生字。

  七、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思考?练习3

  第二课时

  一、 回顾复习

  上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什么?了解了什么?

  二、 引入新课。

  1. 潮来之时声势浩荡,潮来前、潮过后又是怎样的情景?

  2.学习课文第二、五自然段。

  三、 创设情境,复述课文。

  让学生以台记者身份,以课文为蓝本,加上自己合理的想像,写一段解说词,练习观潮“现场直播”。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生字复习巩固。

  六、布置作业。

  1. 抄写生字。

  2. 摘抄课文中精彩生动的句子和由四个字组成的词语。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8-05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的教案01-0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观潮》教案07-22

《语文天地》教案08-08

语文诗经教案05-31

《语文识字》教案08-20